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单元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范文第1篇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单元教学范文第2篇

一、起始课,单元教学的“指南针”。

单元合成,整体教学,重在对单元教材整体的把握。在每单元授课时,都要专门安排一个起始课,为学生学好本单元指引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起始课上,第一步必须通过“单元教材支配表”向学生揭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说明主次目标的构成及其关系;第二步向学生简介教材内容概要;第三步检查学生的课外预习情况;第四步要向学生提示本单元达标的方法,学习本单元必备的知识、资料等;第五步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必要的补偿,使学生获得必备的认知能力从而有效地组织单元整体教学。单元起始课,要灵活运用提问、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获得单元整体教学良好的开端。

二、预习课,单元教学的“侦察兵”。

预习是不可轻视的一环。预习可分为两种,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课外预习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寒暑假预习,二是单元前预习。单元前预习是课外预习的重点(最好结合星期天)。这类预习有以下几个内容:1.读课文2一3遍,划出生字词。2.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3.标出自然段,试划分结构层次。课内预习,每单元都专门设一课时,主要环节是:1.认字识词。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对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理解。2.感知整体。教师除了对学生加强速读、细读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3.反馈信息。教师围绕本单元的中心目标,提出适当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课内外预习情况,为讲读课反馈信息。

三、讲读课,单元教学的“主阵地”。

讲读课质量的优劣,与整个单元教学质量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把讲读课上好,教师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重点解决两个问题;1.讲解学生提出的重点间题,传授知识。2.重同轻异,揭示规律,培养能力。这两个问题不是孤立的,应穿插在所有讲读课中,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解决间题的能力,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本课型按单元知识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安排教学时数,一般安排3课时左右,这是整个单元教学中的重头戏。

四、迁移课,单元教学的“演习战”。

本课型既是对知识能力的一个测定,又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据心理学家贾德教授的概括化理论,这样的课型,教师可引导学生概括教师在教学中分析间题的方法,把它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手段。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为检查测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检测课,单元教学的“质检科”。

单元教学范文第3篇

《植物》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认识植物的开始单元,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将继续研究.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枫叶展示着火红的色彩,银杏叶闪耀着银色的光辉……秋天真是一个缤纷的季节。学生在欣赏秋天美景的时候,已经开始留意身边的大树和小草了。科学教学内容也就从观察孩子身边的事物——“大树”和“小草”开始了。

教材首先选择了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经历单纯用眼睛看,到对一棵树进行科学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对观察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本单元的观察对象——大树和小草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同时按顺序观察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有顺序地的观察,学生才能准确,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各种事物。本单元的安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通过观察研究活动来获得对生命体的体验,这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二、教学思考与建议

课前准备:把学生组织好,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到野外观察,采集各种各样的落叶和小草,要求他们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即完整的大树——树叶——茎,完整的小草——茎的种类,使学生对于大树和小草的特征有比较深的了解。

备学生: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科学,他们还不知道科学为何物,科学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初步感性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观察,对事物的观察还只停留在看的层面,通常是没有目的,也没有顺序的。我们作为科学教师就应该跟他们讲出科学的意义,上出科学的味道,讲清科学的道理。带领他们观察大树和小草时一定要注重他们各种感官的训练和体会。同时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在了解自然,认识大自然的时候,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七个主题,大概七至八节课,依次是这样的:(1)我看到了什么,(2)校园里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概念方面:(1)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此目标贯穿在本单元每一节课中,包含在《科学课程标准》常见的植物“1.1”中。(2)知道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绿色开花植物还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此目标在第三课到第七课中都有体现。(3)植物都有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空间和营养,每种植物的个体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如一定的阳光和水分。此目标主要在第七课里体现。(4)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后代。此目标主要在第六课和第七课里体现。(5)总结植物的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定的周期。这些也可以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方面:(1)用感官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此目标包含在《科学课程标准》认识科学探究“1.7”和“2.1”中,在教材第一课到第六课都有体现。(2)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此目标包含在《科学课程标准》的观察、实验与操作的“5.1”和“5.2”中。在前六课都有体现。(3)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此目标包含在《科学课程标准》提出问题“5.3”和“5.4”。在第三课和第五课中都有体现。(4)通过阅读提高对植物基本需要和植物多样性的理解。此目标在第六课要实现。(5)、比较多种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此目标在第七课要实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发展探究植物的兴趣。(2)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植物的研究兴趣。此两个目标包含在《科学课程标准》对待科学学习“3.1”和“3.2”中。(3)培养对植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的研究。(4)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中植物的意识。(5)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地追求结果的态度。此目标包含在《科学课程标准》“3.3”中。

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此课需要认识真正的观察是怎样地看。步骤可以是看一棵大树的照片——回忆交流观察过的大树——制定观察计划——按所规定的观察计划观察真正的大树。

第二课是《校园的植物》,根据案例学习观察记录,学会拓印树皮,学会有效地提出问题,清楚地与同伴交流,观察的方法是先整体再局部,后再回到整体。

第三课时是《大树与小草》,教学步骤是认识常见的小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整理大树与小草的异同。

第四课时是《水生植物》,教学步骤是(1)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2)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3)总结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异同。

第五课时是《植物的叶》,建议课前收集各种树叶,教学步骤是观察比较和统计树叶的活动——观察叶的生命特征——总结的生命特征。

第六课是《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建议(1)讨论和观察植物有哪些变化及怎样观察这些植物的变化。(2)到校园观察这些植物的变化并指导记录这些变化情况。(4)总结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七课时是《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建议(1)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交流比较得出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3)总结植物的共同特点。

单元教学范文第4篇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教学不能够以本为本,但我们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积累的模板,而我们教师做的是做好中间的衔接,导之以法,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针对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反馈落实:在作业设计上注重作业的趣味化。以单元综合性学习为落脚点强化语文的实践性,比如年龄称谓、戏曲常识、民风民俗等,鼓励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用图画、照片、手抄报、网络资料来表达,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路。

语文学习要注重单元的主体性,以美文阅读为纽带,涵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我们的课外阅读可以分为毕淑敏、林清玄等专题,防止学生阅读的漫无目的性,出现放羊式阅读的境地,我们也可以参与到学生中来采取我读你赏的形式实现预定目标,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好与我们课本的并驾齐驱,比如在学习文言单元时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补充《曲突徙薪》《曾子易席》等文段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自我语感,做到触类旁通。

二、针对教材单元设计进行再设计

学期开始拿到教材我们可以拿出一节课让学生明确课文的主题性分类,比如:

理解感悟型――单元课文赏读教学,尤其是单元中的赏读性文章是单元教学推进的代表,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我们就要抓住此以课堂为单位实现教学目标来作为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发挥以例带类的作用,辐射整个单元。

诵读积累型――文言文与古诗教学,在这部分中其实含有常识性的积累文言与诗句的背诵等相对来讲比较琐碎,重在于老师引导与监督下的日常性把握,按照先前所提到的在规定的时间板块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是其他学习环节的基础和根本。

读写结合型――单元综合与课文学习的整合,我们可以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单元综合进行预习,课堂之上老师进行点拨师生进行题材链接的交流探讨然后学生自主创作。在批改过程中发挥老师批阅,学生相互批阅或者师生的二次批阅的多元批阅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之后,针对出现频率高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力度分析,反馈矫正。

单元教学范文第5篇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由此可见,“表象”在儿童的认知活动和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要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借助实物直观、图像直观和语言启迪获得有关形体及特征认识的表象,并逐步抽象、概括出有关概念,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有关形体的表象。

1.立体图形的认识要建立在对平面图形认识的基础上。本单元是学生比较深入地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空间观念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一次飞跃,教学时要注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有关立体图形的表象。有的教师作过这样的教学尝试:首先,教师拿出一根小棒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条什么?(线段)然后让学生拿出3根同样长的小棒,首尾顺次相连围成一个平面图形(三角形),认识线段可以围成平面图形。紧接着复习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还有哪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最后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围成4个三角形(见右图),教师指出像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教师还可以边讲解边板书:线——面——体。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立体图形,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立体图形的表象由特殊推向一般,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附图{图}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要建立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可用切萝卜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第一步,教师在一个萝卜上横切一刀,得到一个横截面,让学生观察并摸一摸,直观感知面,获得“面”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第二步,在切得的半块萝卜上垂直于横截面纵切一刀,得到两个面,并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紧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棱,获得“棱”的表象。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思考哪些棱的长度相等。第三步,在切得的萝卜上垂直于横截面和纵截面再切一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并让学生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最后系统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认识,其教学过程与长方体的教学过程类似,但要注意加强与长方体的联系。

3.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公式,要建立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理解表面积的意义,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时要通过操作活动(把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例题教学有关形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表面积的公式,目的在于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从面积到体积也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分三步帮助学生认识:第一步,感知物体所占的空间。先把一块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水面的上升变化,并组织学生讨论水面上升的道理;再取一只装满细沙的杯子,把沙倒出来,放入一块长方体木块,然后再装沙,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为什么不能把倒出的沙全部装回去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出;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第二步,比较物体所占空间大小。教师可出示实物或挂图,让学生比较大小不同的几个物体,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使学生感知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第三步,归纳体积的意义,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要通过摆小木块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积的关系,从而直观地推导出体积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可以直接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统一成用底面积乘以高。

(二)重视抽象和概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表象只是从感知到抽象的中介和桥梁,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及时的抽象和概括,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性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在本单元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例如: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还应抽象概括出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样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见下图),让学生识记。而直观图去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非本质属性,保留其本质属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附图{图}

二、加强比较,促进学生掌握易混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比较。

教学时要通过实物的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特殊的长方体),会用集合图表示出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较简捷地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二)表面积和体积的比较。

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表面积和体积这两个概念发生混淆。因此,教师应结合实物(或图形)进行对比,使学生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计量单位、所需数据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区分,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三)容积和体积的比较。

容积和体积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积是指一个物体自身所占多大的空间,容积是指一物体中间所能容纳多大体积的其它物品。容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虽然相同,但测量所需数据的方法却不同。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但计算液体的容积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容积和体积这些细微的差异,在教学中都要加以认真的对比和区分,以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比较。

在引导学生推导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后,应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列表进行对比,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及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认识,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体积单位和进行有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三、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结合表面积的教学,进行变式训练。

本单元教材第2节例1的教学,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变换思维的角度,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既为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有盖和无盖物体的表面积计算)奠定了思维方法的基础,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设计富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变式训练。

例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目,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题目:如下图所示,这是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请在头脑中将这幅没画完的长方体想象出来,再填空。

附图{图}

1.长方体后面的面,面积是()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