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健医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贴热”完全是一次意外收获。在此之前,庄炳林还在经营一家小医药公司,但医药市场竞争剧烈,价格越来越透明,利润也走低。
2004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庄炳林到药店去拜访客户,看到一个日本客人,来购买一个片状的贴剂,但是药店没有,日本客人感到很失望。庄炳林觉得很奇怪:药房这么大,贴剂品种二三十个,怎么没有这种产品?出于好奇庄炳林上前和他攀谈起来,日本客人介绍说,这是一种对风湿、类风湿、畏寒不适、四肢发凉、伤处遇寒疼痛等患者有很大作用的冬季随身保健取暖用品,叫做“一贴热”。它的发热温度最高63℃,平均53℃,且持续时间有12-20个小时。听他介绍得这么神奇,庄炳林拿过来仔细端详,它薄如纸、轻如棉、柔软而富有弹性。日本客人又说,他这种产品是从日本带来的,日本国内很畅销这种产品,特别受钟爱时尚的年轻人以及老年人的青睐,可惜这里没有人生产,他找了很多家商场和药房也没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庄炳林向日本客人要了产品包装,兴冲冲的回家去了。
考虑了很久,庄炳林确信自己找到了一个让自己财源滚滚的产品,决定做这个生意。
商机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说做就做,庄炳林找到了在中大教日语的朋友,请他帮忙联系日本厂家,了解到产品是根据中医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理论所做,而暖之贴的持续放热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在消除疼痛的同时,又起到保暖的功效。
庄炳林又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一贴热”有一系列产品:粘着型、鞋用型、携带型、袜用型、腰用型等多个品种,而它的消费群体相当的巨大,几乎男女老少都适宜,天气冷,保健取暖,谁不要?适合销售的地区也广,尤其是冰天雪地的北方地区。如此好的市场,如此出众的产品,庄炳林要求做产品的中国地区总,几经周折之后,他终于拿下了“一贴热”的中国权,并成立了广州市成林化工有限公司。
适销对路 一贴热火爆热销
很快,第一批人民币150万的货发到了。庄炳林为了把“一贴热”迅速推向市场,结合了产品自身的特点,经多方考虑之后决定,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选择最为有效的渠道。
“一贴热”系列产品融入了现代时尚意识,它全新的设计理念“一贴一撕、一片温暖”,使“一贴热”的消费者不仅仅局限于热爱时尚的年轻一族,而且更适合于各种年龄段的人佩戴。而商场则集合了时尚购物,消费群体集中的特点,十分适合”一贴热“的销售。庄炳林便选择了两家在本地较有影响力的超市,以较低的价格让他们做产品的经销商,并承诺产品无效退款,超市爽快的答应了进货,并在每周商品推介册上进行了重点宣传。庄炳林则配合超市在大门口派驻经过专业培训的促销员派发宣传单、并摆放展板,又做现场演示促销,由于产品新颖独特、实用性强、携带方便,顾客纷纷购买,不到一个星期,原来铺的货都已售完,两个超市都打电话过来要求再进货……
针对“一贴热”对风湿类风湿、畏寒不适,四肢发凉,伤处遇寒疼痛等患者的保健功能,决定了其在专业性较强的药品渠道亦有精彩的表现。庄炳林利用原有渠道资源,在医品市场进行了铺货,功效显著,受到了许多新老客户的欢迎,就这样把药品市场又打开了。后来,庄炳林每次刚刚拿到货,就被各大药店抢购一空,很多订不上货的客户甚至天天打电话央求给他们再发货。
在产品正常铺货之后,庄炳林意识到广告宣传对“一贴热”的消费者影响力的重要性,他根据自己从事营销工作多年的经验,请专业的广告公司根据“一贴热”的特点,随身携带一贴即热,立即见效,此外还设计了新颖的POP画页,并且,组织业务员在节假日对重点的超市、药店、设点促销,发宣传单作现场展示,并要求每个经销商门口摆出“一贴热“的展板。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许多年轻人为了在冷天里依然有风度,而纷纷购买;中老年消费者更为了解决保暖、保健问题,也纷纷选择“一贴热”。
精心部署 加盟纷至沓来
一时间,“一贴热”在市场声名鹊起,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庄炳林信心十足,为了更快地把“一贴热”推广,开始制定了详细的全国市场拓展招商计划。
湖南的陈先生到广州出差,偶尔看到了“一贴热”促销热销的场面,连续在超市考察了3天,看到每天销量都很好,他打通了公司的电话,了解到“一贴热”正在招商的事。陈先生第二天就赶到总部办理了长沙市级手续。带着资料回到了家,依照公司的营销方案,招聘了3个业务员,经培训后,3个业务员都派往人流量极大的大菜市场,现场向来往的人们展示、宣传“一贴热”。因为买菜的以家庭主妇居多,她们追求物美价廉,故对于“一贴热”的出现,除了好奇之外,更多的是对其保暖功能的认可,妈妈给儿子买,妻子买给丈夫,女朋友给男朋友买。由于产品质量好,重复购买者开始增多,销量就这样快速攀升起来。不到一个月,陈先生就进了两次货,销售额就有5万元,除了成本,陈先生赚了净利润3万多元……
河南省的王先生自从取得河南省的权之后,从当地市场实际出发,除了进超市和药店之外,又另辟蹊径,每个周末派业务员携带一定量的产品和宣传画册到居民小区,向居民介绍冬季保暖的知识,开展关于一些风湿、畏寒症等老年人病的专题讲座。“沟通由心开始”,很快业务员就和人们打成一片,把“一贴热”送进了小区。看着越来越火红的取暖保健生意,王先生开心地笑了,有人问他,究竟赚了多少钱,他不答,但他却给庄炳林又是写感谢信,又是寄土特产。
对于商们的感谢,庄炳林很平静,他说:“我们希望给别人的是一份成功的事业,而且是一份能带来财富的事业。”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路过201金泽大厦712室 广州市成林化工有限公司
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的主题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减少因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不少医疗单位组织糖尿病咨询、义诊活动,给糖尿病患者开设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教育课程。然而,大组教育授课对象庞杂,患者接受程度不等,也缺乏对教育效果的评估;个别教育虽然能解决患者具体问题,但由于面广,医务人员有点力不从心。于是,糖尿病强化教育应运而生。
强化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全面关怀,教育患者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尽可能把每个患者培养成为自己“保健医生”。患者通过糖尿病强化教育,对自己的疾病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监测能力,能较好地执行医嘱和医生的建议,使自己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地说,强化教育在医院或糖尿病治疗中心完成,以小组形式开展(8~12人最佳),每次教育历时一周左右。教育活动按人群、分阶段进行。我们将1型糖尿病患者集中在一起,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适合他们的教育;2型糖尿病中又分口服降糖药治疗与胰岛素治疗两组,对这些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因人而异地为他们制订强化教育方案。下面是一期糖尿病强化教育的课程安排。
星期一
上午,医生详细询问你的病史及日常生活起居,护士要求你出示血糖监测本,如果你有血糖自我监测仪,护士会负责检查你自己的血糖检测技术是否合格,并作相应的记录存入教育档案。下午,听护士授课,主要内容是如何正确进行日常的指尖毛细血糖、尿糖、尿酮的自我监测,实物演示,如何观察结果以及对结果作出恰当的分析。此后病友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每个人都用血糖仪和尿糖、尿酮试纸进行实际操作,护士会随时帮助你纠正错误,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星期二
上午,被安排留在病房内,医生前来查房,与你一对一交流,并制订一个适合你病情的治疗目标,即给你定一个合适的血糖期望值,使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保证医疗安全。下午,营养师授课,讲解营养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医生与你讨论个人卫生和防护,重点放在“如何防止低血糖”,内容包括什么是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怎么办?哪些食物适合用来纠正低血糖,哪些食物不合适,以及如何分析低血糖的原因等。
星期三
上午,营养师继续讲解食物的等量互换,护士讲解有关胰岛素的常识,并对学员逐一指导胰岛素注射的方法、注意事项。护士先作示范、讲解,然后由你自己做,护士在一旁纠正。学员每进行一次自我胰岛素注射都会有护士打分,记录学员的操作能力。下午,医生介绍怎样对待高血糖和尿酮体阳性。随后,糖尿病学员按男女分成两大组,妇产科医生与女性糖尿病患者谈女性与糖尿病,讲解女性患者如何面对生育、避孕、更年期,怎样进行绝经后的激素替代治疗等;男性学医生则跟男性糖尿病患者谈男性患者与障碍。
星期四
重点了解胰岛素剂量的自我调整和糖尿病病足的防护及治疗。中午与营养师一起共进午餐,有关饮食的问题可向医生问个痛快。
星期五
这是我第一次与谢军接触。那时,谢军在取得“挑战权”前后,因赛事频繁,长时间的疲劳积累,抵抗力下降,多次因患急性扁桃体炎而高烧住院。在日常训练中,头晕、颈肩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有出现。
1991年9月19日,谢军参加马尼拉比赛的前一天,以及1993年10月11日参加摩纳哥比赛出发前一星期,她都出现过高烧,整个赛事谢军都在打针吃药中艰难度过。可以说,谢军在世界冠军赛期间,也是打针吃药的“冠军”。这些年,我们对她的体温进行了长期观察,在1991年至1996年的参赛期间,她晨起体温在36.1~36.8℃时,有13盘获胜,其中36.1℃时有8盘获胜。当时有些记者很关心谢军的身体状况,开玩笑称她36.1℃为“得胜体温”。
每盘国际象棋比赛需要4~7小时,上场后不允许与裁判员之外的任何人接触,冠军赛规定比赛16盘棋,赛程长达45天。比赛既不像马拉松那样拼体力,又不像短跑一般比速度,双方棋手要在很长的时间里精神高度紧张,根据棋盘上的风云变幻施展智慧,是既拼体力又比智力的对抗性比赛。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聪明的大脑无法充分发挥。要提高谢军的身体素质,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此,我为她设计了一整套方案,全面科学地安排工作、生活和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
下棋是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棋手常有失眠的毛病,而睡眠是消除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的最好办法。我给谢军安排的睡眠时间较同龄人长,在比赛期间,夜间睡眠时间安排在23点前上床,早上8点起床,午睡在11点~13点。目的是更好地适应长时间的脑力和体力对抗。睡眠的环境也有规定: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为30%~70%,室内空气流通、安静。午间睡眠时拉上遮光窗帘,使室内呈暗室状态。
虽经如此周密安排,但在国外比赛时还是会碰到特殊情况。在马尼拉挑战赛时,连续几夜有噪音干扰谢军睡眠,于是我亲自夜间巡查,结果在马尼拉饭店五星级客房的纸篓里抓到了一只老鼠。在俄罗斯喀山比赛,到喀山后连续二三天晚上与蚊子“大战”,俄方提供的蚊香只在第一次使用时有效,到第二天蚊子便干扰大家的睡眠。我们只好急请国内帮助,直到中央电视台记者把防蚊药带到喀山,蚊子问题才得以圆满解决。
一日三餐颇费周折
在国外参赛,一日三餐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中国人爱吃中餐,可比赛的主办国基本上是西方国家,即使在五星饭店也难觅到地道的中餐。在紧张的比赛中,外出吃饭有交通和时间问题,想安排中餐困难重重。国外的中餐馆多是中国人或越南人开的,味道是中国、越南和当地的混合式。所以,我们每次出国参赛,中国的调味品是必需自备的,当然也少不了方便面,这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为了方便和吃得习惯。
在俄罗斯喀山的比赛,是我们饮食最理想的一次。负责我们三餐的有总统的高级厨师、防疫站的专业卫生检疫人员和资深服务员。据说,我们吃的食品他们都化验过,他们能按照我们的要求选料和加工食品。其实,这次赛事的饮食也非常简单,凉菜一般是一盘沙拉、一盘熟肉或肠、黄油奶酪,一盘水果,以及矿泉水、果汁、果酒等饮料。上菜按西餐方式先送上汤,然后是热菜,最后是茶、咖啡和点心。主食是面包、鞑靼族的蒸饺和点心。
谢军的消化系统功能良好,8年多的时间里,前后经历四次大赛,她很少发生问题。偶尔出现消化系统不适,我常采用“饥饿疗法”给她治疗。因为由中餐变为西餐,消化系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变换得过快过急,身体就会出问题。一般刚到国外,前两餐我都建议大家少食,给肠道一个适应时间。
坦然面对成败
谢军天生有特别发达的大脑,经磁共振证实,她的大脑脑回比常人多而深,脑容量大。尽管聪明,谢军仍然没有停止自身的修炼。1999年8月15日在沈阳的一盘棋,谢军执黑,从开局至中后盘形势一直不利,但残局她抓住机会,化险为夷,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那天,对弈的加里亚莫娃哭了。
运动员对比赛的反应就是这样,一家欢乐一家愁,胜败对运动员都是极端的。我又想起1991年谢军对奇布尔达尼泽挑战赛的一幕,谢军失利,比赛完后她一言不发,跑回卧室锁上了门,谁也不见。她哭了,这是运动员真情的流露,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在沈阳比赛关键的第十二盘谢军失利,我到赛场接她时,她对我说:“臭棋!”回到住地,她什么都不管,一头扎到棋盘上,自己找失利的原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晚饭后我提议到山下走走,大家一边走,一边讨论当天的经验教训。我陪谢军参加了四次大战,还是第一次看到她在自己失利的情况下如此平静、认真。我得承认,谢军长大了,成熟了。我敢断言,在今后的事业、生活中,谢军都会这样镇定自若地对待成功或失败。
合理安排文体活动
妇幼卫生保健医生:
20__年上半年应该是忙碌的半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下村。先是协同妇产科下村做好孕产妇的“5+2”查体。再就是下村搞居民健康档案了。因为今年的居民健康档案整理有了新的工作方案,目的是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做实做好,教会乡村医生整理居民健康档案,所以自2月17日以来,我和我们整个防疫科人员几乎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建居民健康档案上,由于乡村医生普遍的老龄化,教会乡村医生系统的建好居民健康档案真的不那么简单,你给他说上十遍还是记不住,恨不得自己去写。期间对建档案的村庄还要协同妇产科做好孕产妇的“5+2”查体。不过在此期间我学会了血糖的监测、熟练了静脉穿侧技术,领会到了领导的组织人员能力。这半年除了下村还要做好常规工作,比如住院分娩补助发放和补助卡的发放、叶酸的发放,计划免疫接种日的0-3岁儿童查体,其中的每项资料都要系统、符合逻辑,有时为了挤出时间来办理住院分娩补助工作,每天早上都要早来20分钟,约好补助对象,及时办理补助手续,这样就不耽误出发的时间了。即使这样妇幼资料也没来得及规范整理,直至接到5月23日市里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通知,才抽出几天时间整理妇幼资料,一直到了5月22日我们全体人员大加班,加班到凌晨2点半,当时是一片忙碌,男同志安排现场整理房间,女同志整理资料,就连翟老师也加班到1点多才回家。庆幸的是市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这都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市里领导也给我们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如妇产科布局,有菌区、无菌区分布不明确,整个乡镇的高危筛查只要有等级就行,只有在本院就诊的有专案管理就行了。如何将新生儿出生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有两次学习的机会,一是平阴县孝直镇和章丘市绣惠镇的学习,使我深刻明白,工作要进步光靠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只有出去学习才明白我们的差距,以上两家医院均处于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特点,单他们的职工是具有团队精神的整体,医院的建设都是职工一分一分投入进去的,大家集资建房、集资买设备,今天的成果正是昨日的付出,所以他们工作是为自己工作的,即使加班也无怨言。他们的妇幼工作也领先我们,尤其是ddst筛查技术,我们至今还没起步,他们已经开展4、5年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们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我们先进,单是硬件整个两层楼全是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就要有十多余名,健康档案的纸张更是结实美观。健康教育资料美观大方,整个的硬件投入都很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也很高,他们不但熟悉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项目,更是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此项工作。
总之,这半年真是忙忙碌碌并且压力也很大,工作中有了一些经验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ddst筛查迟迟没有执行,本来想争取区妇保站给予技术支持帮助干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启动。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也是应该强化的一项工作,如何将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做好,关键还是培训一批精明强干的人员,加强这组人员的责任心,方可将这项工作做好,否则还将是疲于应付。
曾经以为医生只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曾经以为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与爱无关。但5年前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我。
您也许还不知道,在我们儿保科的训练室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们不渴望被关怀,也不关怀别人,他们不理解别人,一直以来,也很少被人理解。他们没有欢乐和痛苦,他们只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就是一群降落人间的“蓝色天使”——自闭症儿童。
小__就是其中一员,一个有着星光般清澈的眼睛,有着天使般甜美笑容的女孩。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却从不向妈妈描述她看到的一切,从不告诉爸爸半点快乐和悲伤。她总是独自静坐在角落里,一天不开口说话。妈妈第一次带她来就诊时,她已经两岁多了,可她从来没有开口叫过一声妈妈,确切的说她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对于她,我所能做的,就是每日重复的孤独症训练。然而,两年过去了,这个女孩却始终没有开口。有一天,小__的妈妈含着泪水对我说:“医生,我不想再给孩子治疗了,2年来,我承受了多少压力和痛苦。直到今天,她都没有开口叫我一声妈妈。我真的不想再治下去了。”突然我的心好痛,也好自责,我觉得我没有做到最好。我再三劝慰妈妈不能放弃,甚至是请求她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其实我知道,那也是给我自己一次机会。小__妈最后还是同意了,但只想再试一个疗程。我想,我一定要让她开口!于是,我上班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下班后又查阅大量的资料到深夜,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给她最好的治疗。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任凭我怎样努力,她还是没有开口。我的压力非常大。不想放弃,却无能为力,太多的不忍与无奈,让我的心情到了最低谷。直到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和她面对面坐下来。“阿--姨”,一声稚嫩而又不怎么清晰的“阿姨”突然把我惊醒。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忍不住紧紧抱住她,任由泪水从脸颊滑落。2年来,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今天,孩子终于做到了,我无限欣慰。现在的小__已经9岁了,能开口说话了,生活能够自理了,也能够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