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白的思乡诗

李白的思乡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李白的思乡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

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三、终身教育观

柏拉图从重视胎教开始,对各阶段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为了造就至善至美的优秀治国人才,他还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

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的时代,尤其是当代知识爆炸和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知识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要求我们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四、乐育与体育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人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

在他看来,教育大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体操来锻炼他们的体格;另一方面是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灵魂。先从音乐教育入手,然后再以体操训练为后续。这里音乐是包括文学或故事,教育好比给小孩讲故事开始。音乐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当它被作为一种工具时,就会成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一点点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灵里去,以此改变人们的性格和习惯,再渐渐地扩散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再由人与人的关系肆无忌惮地流向法律和国家的政治制度。

五、国家教育观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着眼于国家,立足于国家,始终把教育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而培养人才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成为有序和谐、人民幸福正义的国家,关键在于统治者必须是真正关心国家利益,具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哲学家。

综上所述,柏拉图在构筑自己理想国的蓝图中提出并实践的一系列教育理念、方法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终身教育的提出,教育要按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它的教育课程,并注重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等;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剥夺第三等级的民众受教育权,不主张变革,轻视技术和职业教育等等。对此,我们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和批判。在研究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方案,把我国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子菁,译.西苑出版社,2003.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第2篇

一、历史主义的坍塌

《萨朗波》中的历史环境营造具有典型的风格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说表现了福楼拜对于文体的特殊实践,小说中既有沦为琐屑的细节描写,也蕴涵着强烈的印象主义风格。在《萨朗波》中,从优美或残酷的自然风景到骇人、惊悚的战争场面,从房间布局到人物的衣着服饰,全部都进行了相当详尽地叙述,全书几乎是由一个个精雕细琢的工艺而勾勒组成。但是这种细节的铺陈和巴尔扎克式的细节描写完全不同,作者并不是为了营造一种典型的环境,更多的是为了空虚主题的营造,越是细致的,越是虚无的。《萨朗波》中这些细节的描述完全成为作家表现纯客观愿望的一种载体,读者也会不自觉地为他所架构的世界所感染和倾倒,但是却发觉这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它的真实意义也难以把握。小说中的细节俯拾即是,但是叙述者的淡出却使得这种细节缺乏了特点含义的解释,由此分解甚至割裂了小说叙述的完整的意义关系,也直接导致作者费尽心思极力营造的环境缺乏典型性和历史感。除了大量漫无目的的细节描写外,小说中也存在很多感官印象式的描写。文中有一段关于太阳的叙述,出现了“大量扩散的红光中蠢动”以及“血管中的金丝雨光华”等词汇,这种大量的印象主义描写方式使得文章整体的感觉被分化为一个个纯净而相互对照的小感觉,而这些小感觉则各自成为流动的漩涡,使得文章整体上带给人一种眩晕感,难以感知到历史环境的确定感。

《萨朗波》中的历史解释或者历史的真理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们说历史叙事通常都会隐藏着一种历史解释,并在其中蕴涵着特定的历史哲学,作家创作历史小说绝不仅仅是将一些彼此无关的历史事件的碎片进行简单或苍白的组合,而是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人和事体来揭示各个历史事件彼此存在的连线,阐明这些历史发展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阐明某种历史的真理。但是在这部历史主义小说中,我们却无法观察到这一点。小说中的正义与非正义没有设置明确的界限,作家忽略或者悬置了道德判断,福楼拜显然不是在借助小说表现某种历史理念。比如有学者提出,小说中的雇佣军应当是正义方,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是被压迫者,从人类天性中的悲悯情怀来说,作者必然会将同情之心放置到他们之上。然而,我们应当考虑到,雇佣军存在的本身实际上就是对战争性质的不确定,这些雇佣军不管是为政府做事还是为反政府做事,这些都不能够与人类传统的历史进步观念直接联系。著名的评论家卢卡契对此评价道,它把人类精神的不朽价值非人化,福楼拜在小说中着力描述了各种事物图画般的美,但是显然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故意忽略了人的境况,使得整部小说中这些迦太基的真实社会包括历史语境都显得无关紧要。主人公本人也没有历史主体意识,马托除了孔武有力,谈不上有多大的领导才华来统领30万大军,整日混混沌沌,智力甚至比不上正常人,性格上也优柔寡断。而他之所以参与战斗,唯一的目标只是获得萨朗波。通读小说,不难发现马托的所有行动都是基于对于要得到萨朗波的强烈欲望这一根本目标下所进行的。马托认为和迦太基的战争无关乎种族、国家或者人类正义,这只是自己的私事,而这个所谓的私事就是得到萨朗波。马托整日沉浸在这种幻想与欲望的封闭之中不能自拔,无暇思考或者忘记了战争的目的与意义,也有学者指出战争的意义始终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

二、欲望思想的起舞

《萨朗波》彻底颠覆了以往历史小说以及哲学著作所描述的古代文明经典观念,很大程度上将启蒙学者所阐述和推崇的理性进行了历史暴力化和化。小说中充斥着大量令人震惊胆战的由欲望引发的暴力场景,《萨朗波》的开篇就令读者毛骨悚然,充斥着大量饕餮进餐的场面,小说描写了带角的羚羊、带羽毛的孔雀、还描写了全羊、母骆驼的后腿以及油炸蝉子和油浸山鼠等。这场浩大的饮食狂欢酣畅淋漓地展现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当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雇佣军们拿出自己的食物,将其汇聚到一起,所组成的吃喝图虽然有失体面,但是给人的感觉依然可以是快乐的。然而在结尾处,当作者描绘出饥饿的雇佣军所上演的一幕幕人吃人的惨剧就只能留给读者深深的残忍和恶心了。福楼拜写道:“他们把死者的衣服剥光;这些白色的尸体便赤条条的躺在沙,被太阳晒着。”而后这些尸体就沦为了雇佣军的腹中餐。我们说,这种吃死尸的行为不仅是人类道德没落的表现,更是当人对于生存的欲望战胜人本应有的尊严和悲悯情怀之后人性的丑恶和不堪,通过这一人间惨剧的描写,福楼拜将人的原始欲望推向极致,完全遮盖了人性光辉的一面,从而加深了整个事件的残酷和野蛮。在这些苦难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人性,只是人类在欲望控制下可怕的、愚蠢的暴行,《萨朗波》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非人性、凶恶和暴行。

小说中除了这种暴力性的描写,还体现着浓烈的化倾向,最为突出的就是萨朗波与马托的爱情,其中充斥着人类最原始的,《萨朗波》中有很多地方都对此进行了描写,表现出了人物歇斯底里式的。比如在描写萨朗波的身体时,作者描绘她的胸前的地方都闪闪发光,从中能够闻到庙宇特有的香味,他极力夸张地描写道:“比酒更甘美,比死更可怖。”而马托对于他身体的感觉则是“搂抱她,吞下她,喝了她”。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萨朗波仿佛和马托的欲望融入到一起,福楼拜对此描述道:“她举得像被太阳神的威力占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她虽然害怕马托,但是另一方面从内心深处却对他产生了与日俱增的渴望;萨朗波仇恨马托,但是很多时候她又觉得这种仇恨可以看做是一种神圣的东西;直到后来被马托,萨朗波却没有感觉到愤怒和屈辱,反而感觉这种让自己目眩神迷。或许当《包法利夫人》中那种虚假的、经不起现实冲击的浪漫主义幻想遭到破灭后,福楼拜想要获得一种更符合人类本能,更为强烈且更真实的新型情感模式,而这些在《萨朗波》中明显得到了实现。

三、象征意义的欲望构建

如果欲望是一种事物,那么用什么比喻才是恰当的?福楼拜在《萨朗波》中给予了解答,他将欲望本身还原成了一种新的意义结构,通过水作为象征性形象建构起来,仔细观察水的特点,不难发现它带有明显的柔软、飘忽不定、危险的特点,而这些特征和欲望的神秘性、创造性以及毁灭性显然是不谋而合的。福楼拜认为水是欲望之源,是一切欲望的原始动力,小说中大祭司沙哈巴兰曾经对萨朗波说过,有一种重浊朦胧的气息在众神面前凝聚,创作出了两种原始物质―和裸女,而这种物质就是混浊、漆黑、冰冷的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欲望之源,同时水还以自己独有的混浊、冰冷和深沉把人们的生命全部归拢到死亡和毁灭的阴影中。《萨朗波》中一段神奇的插叙讲述马托与庞迪尤斯是通过迦太基狭窄的供水管道才到达迦太基城,福楼拜将管道比作坟墓,在这里,水为主人公带来的是窒息,是粉碎,是坠入黑洞的恐怖,使得他们感到窒息,甚至无法喘气。在这里,水即欲望,当欲望泛滥时就如同水能淹没生命一样给人们带来绝望甚至死亡。

蛇在小说中则代表着人们欲望汹涌难以抑制的波涛,但同时也预示着人物即将面临的死亡黑暗与危险。自古以来,蛇就是神圣与神秘色彩的重要象征物,蛇婀娜走路时的姿态能够让人瞬间联想起江河的蜿蜒,它独特的体温仿佛来自神秘年代的膏腴的黏稠的黑暗。福楼拜将蛇所呈现出的三种表现和主人公萨朗波的生命状态进行了一一的对应,小说中萨朗波大致经历了三种状态,即难以抑制的欲望开始升腾――欲望被满足后又逐渐升华――当欲望燃尽,激情焚烧了她的生命,而蛇也随之呈现出了三种对应状态:无缘无故的生病――充满活力――死亡三种变化。从中不难发现福楼拜实际上把蛇作为了萨朗波命运展示的载体或者象征,并在其中暗含欲望与死亡的关系,较为含蓄但有力地阐述了欲望充满死亡气息的诱惑力及其蕴涵的唯美主义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萨朗波》中,创作者福楼拜用酣畅淋漓的欲望之舞掩盖了古迦太基历史的客观真实,同时又借助大量的精神与热情的象征试图超越这个丑陋不堪的现实世界,以期在某种程度上赋予这个世界精神上的深度。正如他本人所说,他爱人间的两种东西――肉和热情,所以他喜欢隐居生涯,也喜欢玩世不恭。

[参考文献]

[1]林媚.福楼拜小说的文体特征[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李硕.论福楼拜长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识[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3]丁冬.欲望的毁灭――福楼拜的历史小说《萨朗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4]Jameson,FT edr ic.Flaubertps Libidinal Historicism:Trois Corttes[A].Flau bert and Postmodernism[c].Eds.NaomiSchor and Henry F.Majewk i.Lin coln:U of NebraskaP,1984.

[5]韩晓清.中国现代作家对福楼拜的接受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2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建立起教育学体系的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理念主要集中在《国家篇》、《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其涵盖了各个教育阶段的思想体系,被认为是一座取之不竭的思想资源巨矿,为后世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从现代视野客观分析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柏拉图看来,能够培养治理城邦的哲学王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柏拉图把教育提高到比立法和军备更加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良好的教育能够潜移默化的使人的精神纳入正轨,使其心灵得以端正。否则,就算具备完善的法令,也很难贯彻下去;就算有数不完的财富,也很难加以保护;就算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也很难做到长治久安。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对高校教育平稳推进、对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大学生为中心进行,要体现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潜能,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快乐,使高校成为促进大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园地。

二、注重大学生美德的培养。

世界著名教育理论家柏拉图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和理论。在他的观点里,所谓的理想国应该由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分别是:1、护国者;2、卫国者;3、生产者。这三个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缺一不可。这三个重要的部分同理协作,同时还要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理想中的国家和人民。要符合这样的情况的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建立起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具备了这样道德观念和思想的人民的国家才可能是正义的国家和完美的国家。我们必须要为这个目标和理想而努力。这三种角色的人群所拥有的是各自的职责。举个例子来说吧,护国者的重要职责是负责城邦的安全和治理工作,他们要具备高超的智慧道德。而卫国者的职责是保护人民安全对外御敌等等重要的军事目标,那么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敢的道德水平。还有就是生产者,生产者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生产,那么不容置于节制的道德水准就非常重要了。所以说,为了建立理想中的邦国,这个邦国中的人民必须要具备这些基本的道德水准。这些道德实施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

柏拉图关于美德教育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的美德培养。促进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的方式,使大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历史,同时各个方面一起参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注重大学生美育的培养。

柏拉图教育理念对于音乐价值的诠释,告诉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大学生美育的培养。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心灵的完美,他把道德与审美看做同一种价值,同时认为,音乐可以改善道德面貌。

当今国际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精神压力也逐渐增大,这些很容易使大学生的内心失去平衡,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这种状况要想从根本上得以缓解,除道德教育之外,还要更多的依靠美育。通过美育来影响大学生的情感、兴趣、胸怀,在大学生的精神层面起到净化和升华的作用,保持大学生精神的和谐与健康,塑造其健全的人格,维护其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塑造理想的人格,对激发想象力、发现新规律、创建新理论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美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特殊的审美活动,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对真、善、美的价值选择过程。我们要遵守教育的规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审美,引导大学生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四、注重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柏拉图看来,体育和音乐教育是两项最基本的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要用音乐和体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与此相应,好的教育就应该是能够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

柏拉图所谓的音乐教育,也称为音乐文艺教育,除了通常所说的音乐外,还包括诗歌、文学等。在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方面,音乐文艺教育能使人心灵愉悦,使人心灵向善并突显理性,一个人如果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就可以很透彻地看出一切事物丑恶的一面,自然而然的予以抛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融入音乐和体育的因素,并使两者结合,才能够使人的心灵和谐发展,品格高尚完善;才能够美化心灵和增进健康,最终达到理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

五、注重对大学生的启发式思想政治教育。

在希腊的语言中,教育意为“引出”,在苏格拉底那里,“精神接生术”就是一种辩论的方法。所谓“精神接生术”,就是在讨论问题时,通过辩论双方一问一答,揭示矛盾,逐渐深入的认识真理。每个人灵魂中都蕴藏着真理,只是由于受了现实生活的影响才蒙蔽了,现在要通过对话帮助真理“出生”。但是,在苏格拉底那里,有一个问题没有讲清,那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的意识中都包含众理。在这一点上,柏拉图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认为人的灵魂本来就已认识众理,包括最高的理――善。鉴于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可通过启发的方式,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忆以往正确的、反复验证的知识,目前出现的具体感性事物,都仅是一些刺激物而已。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可以说就是心灵的转向,运用他这种教育理念,就是把大学生已然具有的、潜在的知识诱发出来,或者也可以说是引导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逐渐学会思考,逐渐将知识与方法内化,进而使自己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应对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中,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他要求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出席法庭审判活动,都到剧场看戏,都到军营过军事生活;在生活中向优秀的哲学王和勇敢的护卫者学习,在磨难中培养节制的美德,努力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如果要做军人,少年时就应去实习战争,在战争中完善技能,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不能仅限于狭小的天地,需要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进行知行结合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柏拉图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他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看来,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有点类似政治培训班,主要是因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柏拉图想要在这里培养治理城邦的优秀人才。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切实贯彻知行统一,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相联系,积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七、注重大学生守法精神的培养。

柏拉图关于守法精神的理念,要求我们应注重大学生守法精神的培养。在一个民族诸多德性精神中,守法精神是肯定性的美德,是现代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体系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法律信仰生成的道德基础。只有公民具备了守法精神,法律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还需要具有守法精神的人去执行与贯彻,这样才有可能把遵守法律内化为社会生活中的自觉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使其具备守法精神尤为重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守法精神,首先就是要使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这可以通过相关理论学习与相互交流完成;接着,是要让大学生具备使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使其不仅懂法,还会用法;最后,要使大学生把法律知识自觉转化为强烈的道德自律精神和道德责任意识。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意象 月亮 思乡

一、引言

意象论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直是中国诗学、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近些年来,意象论也是古诗英译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意象作为诗歌意境中的基本元素,是构成其肌体的细胞,是古诗审美形象的外在物化。近来,翻译界逐渐重视意象的翻译问题,此举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静夜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作,诗中的“月亮”寄托了诗人对故土无限的思念之情,如何传神地翻译“月亮”,做到既保留中国文化,又传达出古诗的意象美,是诗歌翻译者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试从意象角度来评析《静夜思》中“月亮”的英译。

二、意象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换言之,“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是一种借物抒情。当诗人有了一个想法,就会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意象不是神秘的东西,是诗人头脑中灵动一瞬间的想法,读者通过作品读出其中的意象之美感,也就是“审美刺激”。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和美学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主观情感和外在物象的结合。《周易》中可见意象作为哲学范畴的雏形而出现,到了汉代,意象则作为审美概念出现,而后,陆机在《文赋》篇中提出“隐”“曲”“喻巧”的用法,拓展了意象的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谈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指出了意象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意”和“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也是中国诗学所重视的内容。谢榛称“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意象在西方诗歌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意象)指的是运用想象、幻想、比喻构成各种具体感知的意象,倡导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意象中并通过意象暗示给读者,这也恰恰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庞德说,意象是智力和情感在时间上的瞬间复合体。这表明,西方人眼中的image(意象)类似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象,也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统一体。

三、“月亮”意象

诗歌是凭借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也是意象的语言。意象在诗歌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对于诗歌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谈到,“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月亮作为一种古往今来人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常常通过人们感官上的微妙变化,升华为一种特定的情绪,直至成为某种意象,从而诠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静夜思》是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佳作。比起李白的同类作品,显得别具匠心:诗人将月亮与自己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有机结合,借明月抒发对故乡的眷恋,创造了“思乡的明月”。这是李白的首创,开创了全新的“月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作者主观的情意)与境(客观的物境)的交融分为“移情入境、体贴物境、物我情融及情随境生”三种形式。所谓“情随境生”,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解释到:“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换言之,诗人起初并没有自觉的情意念,当他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然有所感怀,于是便借物抒情,达到意和境的交融。由此而看,李白的《静夜思》是即景之作的代表,它的意境交融形式属于“情随境生”。

以下是《静夜思》的英文译本,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仅评析诗中有“月亮”的译文。

(1)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徐忠杰译

(2)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TR.S.Obata译

(3)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Tr.Amy Lowell译

(4)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Tr.Witter Bynner译

(5)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Tr.Herbert A.Giles译

(6)A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Tr.L.Cranmer-Byng译

(7)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Tr.W.J.B.Fletcher译

(8)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许渊冲译

(9)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noon.

――翁显良译

纵观《静夜思》中有关“月亮”的译文,我们发现大多数译者都忠实于原文,将“月亮”翻译成“moonlight,gleam,moonbeams,moon”,如译文例(1)~(7)。只有许渊冲和翁显良两位先生对原诗中最重要的意象――“月亮”进行了再创造,将它翻译成“a silver light”和“a splash of white”。

清冷的秋夜,寂寥的庭院,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独居异乡的李白抬头望见那同照故乡的明月,随即产生无限遐想,想到了家里的亲人,想到了故乡的一切。李白由望月到思乡,完成了诗歌构思的初始阶段──意境交融过程。译者也正是抓住诗人当时的心里,将月亮译成“a silver light”。月亮同银子本无联系,但从颜色角度看,两者还是具有相似之处,恰如银子般颜色的月光,写出了月光的冰冷苍凉,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让人顿觉悲从心来,开始无尽地想念起自己的故乡。

类似地,在翁显良先生的译文中,“月亮”被译成“a splash of white”,这是从液体的角度来描写月光,寂静的夜晚,月光如同流水般洒在诗人的房间内,这儿的水既可表示月光之色,又可显示月光的流动感。下雨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往往是伤感忧愁的,译者在此别具匠心地将月光和水联系在一起,也是为了凸显诗人李白在寂静夜晚看到月光如流水般洒在房间时,那种因空寂冰冷的环境而产生的孤独感,继而引发悲凉的思乡情绪,同样突出月光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

翻译的重点应该放在移植诗歌精髓或诗种上,放在移植意象、创造意境上。译者要首先移情入境,融入原诗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进而在对象(意象)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对其在目的语中重新构思,进行再创造。然后采用突出(foreground)渲染或转换添加等手法,在译诗中突出中心意象。中国诗歌评论中有“诗眼”一说。“诗眼”是一句诗或整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是诗歌的点睛之笔,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在诗歌翻译中,抓住原诗中的意象,对它进行加工创造,是其在译文中变得传神突出,成为整首诗的关键词句,是每位诗歌翻译者应有的追求。

四、结语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解读意象则是在解读心灵,解读情感,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扩展作品的情境,从中领会和捕捉作品中更深远的东西。读诗不仅要读其语言本身,而且要透过语言的表象,读出它背后所蕴涵的深意。“诗在言外”,译者应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再现原诗的意象美。

参考文献:

[1]林玉鹏.移植诗种――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罗竹风.现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第5篇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走出夔门离开蜀地时写下的千古绝句,诗中用了多个地名,但依然清新明丽,渗透着淡淡的乡愁,寄予着对乡月的深情。

据唐代诗词史料考证,峨眉山月为李白故乡之月,自他23岁仗剑去国离开家乡,便再也没有回去,直到61岁在安徽死去,依然念念不忘那轮峨眉山月。他曾在晚年的诗作中写道:“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这首《峨眉山月歌》的构思令人叫绝,作者将乡愁蕴蓄其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乡愁?我从诗中的地名展开探寻,让学生寻找李白心中那一轮深情的峨眉山月。

一、疏言明意,知人论世

《峨眉山月歌》文字浅显直白,理解字面意思并非难事。我在课堂引入环节,从李白的《静夜思》谈起:“这首诗是谁写的?(李白)李白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月亮)李白为何那么喜欢月亮?”李白的研究史料指出,李白的月亮情结与早期创作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有极深的渊源。

学生产生的疑问是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半轮秋”是什么意思?“平羌江”是什么意思?“思君”的“君”是谁?为什么要思君?下渝州是到哪里?

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疏通诗歌语言,让学生从字词中大致把握诗歌的意思,能够初步建立诗歌印象。我让学生从手头的资料查找答案:平羌江、渝州均为地名。“半轮”,指当时李白看到的是半个月亮从峨眉山升起来。当时的季节正是清冷的秋日,从诗中推断,应是初七或初八的上弦月。“思君”从字面意思解释,暗指李白思念某人。事实是否如此呢?这要从诗中的字里行间探寻。学生从诗中并未见情意,那么李白“思君”的情又何在呢?

学生的疑惑集中归结为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要表达李白何种情感?如果说《静夜思》是直抒胸臆,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尽情表达出来,那么《峨眉山月歌》同样也是写月,却思君不见情,到底是思乡还是思人?这就要从李白的人生际遇讲起。学生简单了解李白生平,得知李白出生于蜀地,峨眉山月正是他故乡的一轮月亮。

二、地名探寻,走入诗境

《峨眉山月歌》只有寥寥28个字,却有好几个地名,如平羌江、峨眉山、清溪、渝州、三峡,在古今绝句中堪称独一无二的绝妙之作。这些地名夹杂在诗歌中,读起来并不拗口,也没有减损这首诗的意境,相反通过这些地名,读者能够感悟到李白一路舟行的思绪。

我让学生从诗歌中探寻地名的奥秘,并出示路线图:峨眉山月西出峨眉,倒映在哪里?(平羌江)为什么月随江水流呢?李白是在哪里看到的月亮?(船上)他的行程是怎样的?(从清溪驿站上船,经过渝州,而后到三峡。)在这一路上,什么与他相伴?(峨眉山月)他一人望着江中的月亮,内心会有什么感受?(思乡、寂寥)

学生通过路线图,体会到李白作为旅人的内心感受,从中感悟到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传达的乡情,以及明月相伴的寂寥。在李白的眼中,峨眉山月便是家乡,便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人,始终朗照着他,陪伴他一路向前。

三、字词追问,想象月夜

古诗的意蕴,需要学生沉入字词,涵泳文字,通过想象、把玩和吟诵感受。《峨眉山月歌》文字简单,只是描写一段行旅,从夜晚登上清溪开始,再到下了渝州,直达三峡,但就在这样的一个月夜,诗人却情思纷纷,写下了这千古绝句,让人吟咏不止。那个月夜,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他的情思呢?无他,能让他思绪绵绵的便是那轮峨眉山月。

我让学生从古诗的字眼,感悟这轮明月带给自己的感受:吟诵古诗,想象一下,哪个字让你有感觉?学生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字——“思”。在整首诗中,这个“思”点亮了诗歌的情感之路,将动态的诗境连接起来,化为引而不发的思乡之情。李白在诗中的情感并不泛滥,而是淡淡地流泻,犹如月色一般。他在一路舟行中,站在船头,仰头望那明月,是清冷的半个,再低头却见它倒影在江水中,船行人也走,人走月也行。在人月相依的夜里,他虽然孤寂,却至少有一轮江月相伴,但遗憾的是,过了渝州后便无缘再见这轮峨眉山月,此情此景,怎不让他感慨万千?于是,心中的愁绪无处寄托,唯有用一个“思”字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情感最终在句尾悄然流露。

根据《峨眉山月歌》的诗歌文路来看,李白从月亮升起之时,便一直相看,直到登船后伫立船头,从未停止。学生想象那个月夜,沉默的诗人脸色凝重,默默地看着半轮秋月,水面波光粼粼,秋风送来寒意,情感从诗中喷涌,这正是“相看秋月默无声,泪眼不语思君去”。

相关期刊更多

李白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李白研究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

唐代文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