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养路机械

养路机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路机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养路机械

养路机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型养路机械;问题;检修;措施;预防

中图分类号:TJ2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铁路向着高速重载方向的飞速发展,大型养路机械大量配置,大型养路机械检修作业量日益加剧。 如何做好大机的检修工作,满足高质量、高效率、高技含量的要求,实现检修工艺、检修方式的创新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存的问题

1.1检修现状及突出问题

首先,不注重平时的常规机械保养,加之养路机各方面的磨损程度较大,容易造成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突发故障,而一旦出现故障,则会使整个施工环节不能正常进行;其次是大型养路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各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而平均分配的定期检修时间,并不能做到对每种程度的磨损都给予修复;再次是检修人员技术熟练程度有差异,而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系统没有一套科学的检测标准,只能单纯依靠人为的经验来进行故障诊断,操作规范性较差;最后,大型养路机械在不同地点和条件下出现的故障类型是有差别的,定期维护只能做到常规检修,未能及时准确对每一种故障类型进行维修处理,使得养路机经常处于带病工作状态。

1.2技术管理存在漏洞

首先,检修规范和范围的制度不明确,造成职工的理解存在偏差,检修工艺需要不断修订完善才能适应养路机械新技术、检修技术的更新发展,目前这一块存在很大的脱节现象;其次,检修规则也存在着很明显的滞后现象。当前,大型养路机械空气制动装置仍然采用的是早年编制的检修规则;第三,在操作中的规范也存在着欠缺,车间在检修的时候,并没有按照设备科下发的相关技术性文件来完全的执行,且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1.3检修工艺范围执行存在漏检漏修现象

(1)在执行检修工作当中一线维修人员存在单凭经验检修,面不按工艺进行检修

(2)在探伤工作当中,由于个别探伤工没有按照探伤标准来严格的执行,造成了探伤部件中的清洁方面达不到要求,从而使探伤的精度大大的降低。

(3)在检修的过程中存在着漏修漏检的隋况,这是因为在检修过程中没有按照检修的规则和要求来进行。

(4)检修记录有滞后的情况,检修记录是全面反应大型养路机械检修的过程。但是现在出现很多不记录的情况,数据上也是按限度进行编写的,并不是按照检修部件时的数据。

1.4检修管理工作职责模糊

大型养路机械检修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一是制度上落实不到位。执行大型养路机械检修规则很多年,而在检修当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的。二是技术人员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作用。三是现场施工质量信息反馈没有得到重视。

1.5检修设备不完善

造成工艺执行范围工无法落实,主要是由有检测设备、大型养路机械检修、计量器具这些方面存在着修复不及时和不到位的情况。

2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方式

2.1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制度与检修周期

2.1.1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制度

随着大型养路机械配属数量的增加,大型养路机械全面修工作按全年生产的布局,集中在冬季进行。

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是各车间的工作重点,检测工作由检测车间承担,机组所属车间配合进行。由于大型养路机械机型多、技术标准各异、工作机构复杂,机组人员对设备状况更为了解,因此维修工作应由专职人员和机组人员联合完成。

2.1.2大型养路机械的主要检修内容和检修周期

大型养路机械的重要部件和总成,如柴油机、变速箱、捣固装置、激振器、液压系统、检测装置及电气系统的检修,按照大型养路机械各系统的检修规则,,确定其检修修程及周期。

大型养路机械的主要检修内容和检修周期见表

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实行检查、保养、计划性修理和状态修,由表格可以看出,各大型养路机械的系统、部件、总成的修程是不同的,但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一般在现场完成,在大型养路机械运用及检修基地检修库内完成的只有年修和全面检修两个修程。

2.2实行状态检测修理

随着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质量得到了很大的保证。检测部门专业检测人员运用各种检测仪器对大型养路机械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了解各部位的使用状态,如运用铁谱分析技术对大型机械在用油液进行监测、运用磁粉探伤仪对制动梁和常用部件进行裂纹探伤、运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车轴进行探伤、运用轮径尺和轮对内距尺对车轮轮径进行检测等等。检测部门根据大型养路机械的使用情祝制订出具体的监测方法、监测周期、监测部位等经过一定的监测试验和资料分析,制订出主要部件的磨损限值,故障原因,用以指导检修和保养。

2.3建立专业的验收制度

检修结束后必须由专业的验收人员对检修结果进行验收。由于机械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差别,在机械设备检修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检修人员进行相应的检修和保养工作后,再由专业的验收人员按照验收标准对设备进行验收,既可对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指导,又执行监督检查职能,共同完成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工作。

3大型养路机械故障预防

大型养路机械的故障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机械的设计、制造、使用、保养、维修、贮存、运输等多全环节以及人员的素质。为确保施工计划的正常进行,在检修的基础工,必须确保大型养路机械不易发生故障或出现故障后能迅速有效处理,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3.1做好日常检查保养

在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中,机械单机或机组运行前由大型养路机械司机进行出入库检查。日常检查保养由机组人员在机械施工期间每日进行。因此日常检查保养工作的主体是班组的职工,检修质量的高低与他们的工作紧密相连。只有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对职工进行日常保养检修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将职工收入挂钩,才能真正做好日常检修保养。

3.2注重检修质量信息跟踪反馈

对于检修质量必须加强信息的反馈 ,以便跟踪检查检修的效果。当日进行的检修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当日复查,做到工作有布置、有落实复查时,利用作业的模拟状态检测检修效果,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各机构动作是否正常、到位,各参数是否正确、真实,各仪表显示是否灵敏、有效核对检修记录,发现漏项,及时补充,跟踪检修质量,及时预防消除隐患,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3.3做好应急措施

针对不同车型不同部位经常出现故障和易损部件,根据使用周期和实时磨损情况,随车配备备件,损坏时由专业维修跟车人员及时更换补充。对于预料之外的故障,施工现场无法处理的,应做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通俗易懂,处理方式得当,责任明确,确保行车安全,做到不延点不影响行车安全。

3.4推广大型养路机械安全风险管理

实行大型养路机械安全风险管理,目的是要预防故障,消除风险,确保行车安全。一是有效处置大型养路机械安全风险。对各类安全风险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实行闭环管理,实现良性循环坚持把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二是搞好大型养路机械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完善应急救援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将安全风险渗透到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中去,以铁路安全运输为重点,不断提升大型养路机械的安全高效运行。

结束语

只有将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与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融合,才能更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检修质量,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只有运用科学系统的检修方式,对养路机械周期性检修,才能让设备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其处于最优技术状态。才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作业质量和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养路机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养路机械;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U2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033-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列车行驶的里程以及列车的数量都明显增加,虽然这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但是在列车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及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原因,其往往会发生一些损坏、变形的状况。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严重影响到列车的行车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列车的线路进行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起初,由于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我国进行铁路养护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不但需要工作量大,效率还非常低下,施工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型机械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的大型机械,我国的养护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促进我国铁路养护事业的发展。

一、机械保养维修的意义

养路机械外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又大,长时间使用,很容易因零件的损耗、腐蚀、油的减少或是变质、紧固件位移或是出现松动等等,而造成机械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可靠性降低,甚至因机械故障造成整个设备失去工作能力。因此,对机械进行保养,可以大大降低机械零件磨损的速度,消除机械产生故障的隐患,从而保证机械能够正常工作,并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让机械更好地服务于铁路线路检修工作。

机械保养的作用具体包括:第一,让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从而提高机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第二,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不致于因机械零件的损坏而中途停止进行维修工作,进而影响安全;第三,良好的保养可以使机械各零部件的技术状况保持均衡,而延长大修的时间间隔;第四,有效降低机械各零部件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二、养路机械维和保养的内容

1、维修。维修主要分为事后维修方式、视情维修方式和计划预防维修方式。事后维修方式是指在机械发生故障以后进行维修的方式。对于没有规律的突发性故障,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地位不太重要的机械发生的故障,除停机以外,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能够采用这种维修方式。视情维修方式是指故障发生之前,当出现的各种征兆,如仪表不正常、异常响动等现象时采取的对机械维修的方式,这种方式应用较为普遍根据机械零部件磨损情况,在人工诊断后再维修。计划预防维修方式是指依据机械故障发生的时间历程,因为机械磨损、腐蚀等引发的故障,提前进行维修的方式。这种维修方式要先知道机械磨损的规律,再以机械使用时间为衡量标准,按照计划预防故障发生,降低损失,一般在强制性维修中使用。

2、保养。养路机械保养的内容主要包括:(1)走合期保养和日常保养。走合期保养是指在使用初期要对新机械和大修恢复以后的机械所进行的保养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机械的说明书和恢复后的机械使用要求进行使用和保养,机械的负荷和转速要逐级递增,及时进行、紧固工作。日常保养是指在机械的使用期间,包括出车前、工作中以及收车后所进行的清洁、检查和紧固等保养工作,这是一项例行保养,有利于保障机械的技术状况和增加其使用寿命。(2)定期保养、换季保养和停用保养。定期保养是指当机械使用到规定的台班、工作小时或者里程以后进行的保养工作。换季保养是指对于四季都必须使用的机械在入夏或者入冬前所进行的一种适应胜保养工作。保养的重点部分包括燃料系统、启动系统和冷却系统,主要的保养工作有更换燃料、调整蓄电电池电解液密度和采用防冻液等。停用保养是指机械由于某些原因需要暂停或者停用后须进行的如清洁、整齐配套和防腐为主的保养工作。

三、养路机械维修保养措施

1、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明确的规则制度是确保养路机械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保障。这要求维修管理的各项内容要密切地联系起来,各项管理工作必须到位,每位维修保养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制度,否则会影响到整个维修管理效果。

2、利用现代化检测和管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养路机械维修保养要想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式,就必须使用现代化维修保养设备,以此提高机械维修保养的质量。而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不仅能满足机械维修保养的要求,还能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维修保养水平。

3、重视培训

对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与此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培训, 以此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意识,并自觉地形成爱护机械设备的意识。

四、养路机械维修保养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的养路机械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经过了20 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养路机械设备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养护水平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还对技术进行了吸收、创新,现在我国的相关制造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我国的国产产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铁路的养护事业当中。根据目前我国的养路机械的现场分析,我国的养路机械市场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通用机型饱和,专门急性需求量大

随着制造业基础不断提高,以及大量的设备的积累,目前我国对于一些常规的铁路养路机械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但是针对一些专业的机械却有着很大需求,诸如桥梁、隧道等工程,这样的工程往往起着比较好的效果。

2、高速铁路机型需求大

我国的高铁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针对于高铁的养路机械设备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随着我国的高铁建设的逐渐兴起,其机械设备的需求将保持一个高水平。

结语:铁路事业的发展,不单需要建设大量的铁路线路,还需要对其进行养护,这样才能使得其保证稳定的运行环境,增加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确保铁路线路正常、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加强对养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在维修养护中我们必须做到以“管理为辅、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地指导机械维护保养,从而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交通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只有加强对于铁路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养护,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铁路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养路机械保养管理的探讨-科技传播-2010(22).

[2] 试论如何加强养路机械保养管理-管理学家-2014(3).

养路机械范文第3篇

【关键词】筑路机械;安全事故;隐患分析;预防

我国公路建设持续的在进行,使用的机械也是越来越多,这些设备的使用增加、科技含量增加都使得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难度。尤其是工程施工管理,总有一些机械伤人的事情发生,机械事故也是总是出现,根据统计表明,道路施工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大约90%都是由于筑养路机械所引起的,这一结果表明,筑养路机械给社会、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危害和损失。而引起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装卸不规范,在进行维修、养护、停放的时候均存在问题,因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1.设计缺陷

筑养路机械的吊装比较频繁,设计的时候吊点的重视有所偏移,或者是吊用使用的材质具有质量问题,这样在进行频繁的吊装过程中就会引起事故出现;控制系统存在故障,电子制动系统异常或者不灵敏;设计的时候没有对相应的一些防护设置进行配套设置,导致了安全事故的产生,这些事故虽然有些事间接出现的,但是都和筑养路机械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设计缺陷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

2.拆卸、安装、调试

由于筑养路施工场地的变化,机械设备转场移动频繁、特别是大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稳定土厂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等大型设备的拆卸、安装、调试作业等过程中最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此,抓好拆卸、安装和调试三个环节的工作是整个施工项目的重中之重。

(1)筑养路机械的装卸和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等等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因此对这些作业的管理非常重要,安全第一是对这些工作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业过程中需要由专人对全程进行监督,起重之前需要对钢索、吊环等等部位的质量和连接进行检查,达到安全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对于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及时的排除和制止,以防安全事故的产生。

(2)调试设备要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各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查,避免系统的失效和不灵敏。

3.转场运输

转场运输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具有非常大的风险性,在进行装卸以及运输过程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运输时的捆绑是否紧实,一定要检查清楚;沿途的电线、弯道、树木等等环境因素是否存在较大影响需要实现进行观察,制定好解决方案。设备的装卸有吊装和自行装卸两类,要求配合设备的性能和车辆类型来选择,车辆必须是满足该起重要求的吨位车辆,进行起重使用的设备和连接构件都要求检查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一定要在确定安全后进行吊装。

4.工地停放

筑养路机械停放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停放位置要避开山口、风口、河道、桥头;要与公路、铁路、机场、高大建筑物等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若在山区施工要注意滑坡、泥石流、山洪及悬崖落物打击等;如是边施工边通车项目,夜间设备停放要立有醒目的警示灯、警示牌、以防被过往车辆碰撞;坡上停车要拉紧制动并用三角垫木垫好;要注意火灾,电源开关要切断、以防线头松动或电线短路起火花而造成火灾,要严禁值班人员在驾驶室、操作室内吸烟,使用电炉、油炉、气炉做饭或取暖。

5.运输状态

筑养路机械的运输过程往往会有超重、超宽等等情况,因此车辆的选择对于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运输车辆的荷载和筑路机械的重量之间是否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还有就是在装车后,需要捆绑好,使用木垫来防滑以及道路的颠簸。运输过程中定时的检查捆绑情况,避免颠簸后松脱。

6.维修养护

施工现场维修一般具有急(时间)、挤(场地)、差(条件)、难(难度大)、险 (危险)等特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施工工地要具有满足所有设备维修保养的场所。要注意油、水、沥青、导热油温度高引起的烫伤;防冻液、电解液等的灼伤;配件清洗油、油棉纱引起的火灾;边施工边通车项目救急维修要在被维修设备两边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以免被过往车辆碰伤;进入密封容器类设备维修要注意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等危险气体和物质,保持通风良好并有专人监护,以防造成窒息伤亡;小型电动工具要装有匹配的漏电保护器;检修皮带、齿轮、链条、传动部位、进入搅拌缸维修要停机,并在控制开关处放置“正在维修 禁止合闸”的警示标志,必要时要有专人看护或在开关箱加锁;对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设备要泄压降温至常压常温后方能维修。

7.施工作业

筑养路机械在起步的时候,需要先对环境进行了解,保证良好的视野以及光线,以防倒车撞到人或物,涉水和沼泽前,先对地下情况进行了解,爬坡要求预防侧翻,行驶的时候要求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超车。

8.结束语

我国公路事业发展还是比较快速的,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单从经济和效益上来看,对筑养路机械进行管理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提升,而从设备的使用和安装水平上来看,筑养路机械管理能够保证其更加的顺利,安全度有保证,所以不管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经济效益考虑,筑养路机械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科]

【参考文献】

[1]孔令雪,陈永凛,李建春,胡登峰.从资产经营角度对筑养路机械施管理的探讨,工程建设机械,2006,7.

[2]罗振峰.关于筑路机械管理体制的探讨,2008,5.

[3]刘罗铭.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探析,中国路面机械网,2008-09-25.

养路机械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工务养路;机械动力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1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设备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决策,集中管理,统一使用,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方针,要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顶层决策管理与一线工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保持设备技术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最大效能,确保设备全寿命周期处于可控状态,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的科学研究,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现代化水平,实现管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数据化,逐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技术装备素质提高的要求。

2机械动力设备前期管理

2.1主管部门参与或负责生产设备的选型工作

设备的选型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生产通用,维修方便等原则。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设备的实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先进性;②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③设备的价格、交货期,服务信誉及使用单位的评价;④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各规定。

2.2主管部门要参与或负责自制设备设计方案的研究和审查

其设备管理人员也应参加,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做好制造工作,设备造成后,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并经一定时间生产验证方可组织验收。

2.3管理部门要参与对进口设备的选型、考察工作

进口设备应当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设备到达后,要认真点收并及时组织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发现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索赔。

2.4设备使用人员应做到的工作

①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良好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②正确使用和保养,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努力达到红旗设备标准;③对设备(包括附件,备品,工具)负保管责任,不经领导同意,不准其他人动用;④参加设备检修,掌握设备构造和性能,练好基本功,做到“三好,即管理好、使用好、养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养修、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的四项要求。防止和消除一切事故隐患;⑤及时准确填写各种记录。

2.5设备维修人员应做到的工作

①与设备使用人密切配合,进行定期巡回检查,掌握设备技术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改进设备检修工艺,不断提高修理质量和效率;③苦练基本功,掌握所修理设备性能、结构,不简化修理程序;④帮助设备使用人员提高养、用、修的技能。

3机械动力设备基础管理

3.1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国家的财产,必须严肃认真搞好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根据《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凡单台设备的购置费在2000元及以上,同时具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者应列为固定资产。自制设备的单台价值在2000元及以上,经生产验证有效也应列入固资。所有设备的附件或附属设备均随同主机列入固定资产,不单独建账和编号。所有设备固资统一由设备技术科和计财科负责管理,其他设备由各使用部门负责资产的保管和使用。

3.2设备的分类管理

①根据设备对生产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程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保养方法,确保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②随着生产任务的变更、技术的革新、新材料的运用、先进工艺的改进、设备精度的变化和提高以及设备质量的变动,设备的划分也应随着改变,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重新划分;③对重要设备(包括设备附件)要加强三级保养,定期检查和预防维修工作,有计划地进行预检预修,决不允许设备带病工作,对于不能维持到下一个管理周期的零件,应立即更换,应尽量减少突发故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重要设备要保证资料齐全包括设备说明书、技术手册、备件图册、图表、使用操作规程,修理记录等技术档案。重要设备和主要设备应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对重要和主要设备的人为设备故障,要严肃处理设备事故的责任者,切实做到“三不放过”。重要设备备件要齐全,做到定储备范围,定储备定额,保持最佳储备量。随机附件要完整,妥善保管,备用的应合理存放,要定期维护保养。

3.3设备的台账及档案管理

①凡列入固定资产的机械动力设备由设备主管科室统一建立设备台账,各个使用部门应建立设备分台账。台账应由专人负责记录和保管,并做好设备的统计工作。②新增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接管人员验收后,供货单位应将有关票据,凭证转交接管单位计财科一份,作为固定资产增加的依据,计财科提供设备原值后,方能列入固定资产。精、大、稀等重要设备要在台账,卡片上标明设备特征和管理级别。③设备主管部门的台账每年应与计财科的固定资产卡片核对一次,每半年与各个使用部门的分台账核对一次,每年对台账上的设备进行清点一次,做到账、卡、物相一致。④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工作,具体包括:设备图纸、履历本、说明书、清单记录、备件记录、开箱验收记录、安装调试记录、工作时间记录、大中修记录、定期维修保养记录、技术改造资料维修记录,内部移交记录。所有的档案资料必须备份电子版。

4机械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4.1设备的使用

①新工人进厂后,须经厂、车间、班组3级教育,让新工人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安全和技术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则,在使用设备前应在师傅指导下操作设备,在这期间新工人必须了解,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学习技术操作规程,掌握设备的日常保养,一级保养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后单位有关部门对新工人要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合格后发给独立使用设备操作证。未取得操作证的工人不得上岗单独使用设备。操作工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原则上应按其直接用途使用,禁止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②生产设备执行定人、定机、交接班制度,使用者凭证操作,原则上每个操作者只准操作一台设备,根据生产的需要和设备的特点,经有关领导同意,可同时操作2~3台设备。对多人操作的设备实行机长制,有使用部门指定机长对设备的使用保养负责。凡多班或更换操作人员是均须办理交接班手续,交班时应按照交接班记录规定,逐项检查,接班人应详细检查交接人所填写的检查记录,当符合后方可签字接收。交接班时遇到有不符合事实的时候,交接人在不承认的情况下,应会同使用部门的有关领导一起检查证明。否则一切后果由接班人负责。若接班人继续加工原工作班尚未完工的工件或设备在连续生产时,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交接。一班制生产设备使用人也应填写维护保养记录,除对设备擦拭清洁外,将记录交工长签字,如设备出故障,也应将故障情况填入记录中。

4.2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①操作工人的定机保养,也就是操作工人每天的例行保养,其主要内容是: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班内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凭操作证操作设备,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电气线路接地是否可靠,绝缘安全是否良好,限位开关,挡铁是否安全可靠,信号仪表是否灵敏,发现有故障及时排除,调整紧固松动的机件,下班前应对设备进行清扫,对各部件进行擦拭和注油,并认真做好交班记录。②专业技术人员的巡查,主要工作内容有:检查操作工人对设备使用是否合理,机器运转情况是否正常,督促操作工人完成保养设备的任务,发现有违章操作的应立即予以制止,遇到有效故障是,应协同操作工人一起调整和处理,使设备经常保持正常的运转状态。

结束语

随着铁路的大提速和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大发展,对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铁路养路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大型养路机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要不断提升设备管理的水平,为铁路安全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养路机械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 增值服务 售后服务 服务创造价值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49-04

什么是制造?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大部分。传统的制造企业往往重视生产而轻视服务,但从价值链来看,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1/3,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2/3。但从制造过程来分析,生产过程的时间并不太长,而服务需要贯穿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际上,服务在制造中的分量将会变得越来越重。

现代汽车制造业服务体系较好地体现了服务型制造业的特点,汽车行业的整个服务体系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售前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4S模式的售后服务、汽车的置换和报废等一系列内容,生产仅仅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环节中很小的一部分,汽车行业现在的利润中心已经不是生产和销售环节,其他的衍生服务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长期以来企业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生产,服务的理念仅仅是维持设备的正常使用,这种模式下的售后服务工作是企业的成本中心,企业考虑的是怎么样减少售后服务成本。

根据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行业的特点,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搭建起一套卓有成效的移动服务管理体系,实现所有大机服务信息的联网同步,建成集产品信息、故障处理、备件管理、增值服务、质量改进等功能于一体的顾客服务平台,以出色的服务赢得客户的好评。

(2)企业需要将原本固定的服务体系进行全面的突破,直接延伸到每个客户面前,彻底打通售后维修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客户体验崭新的售后服务。

(3)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特点是机械、电气、液压系统复杂,设备批量较少,用户要了解和熟悉设备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企业适合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长期服务,比如:定期的维护保养、关键设备定期的维修等。

(4)通过建立完善的设备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为售后服务提供更加专业、快捷、低成本、高质量的故障诊断服务。

(5)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努力拓展各方面的衍生服务项目,比如:为工务部门提供作业后的线路精度数据,通过对铁路线路的检测数据的长期跟踪和分析,为铁路总公司提供线路维修、维护的基础数据平台。

1 建立移动服务管理系统的意义

企业在服务中都会面对多元化、对象差异化、多样化、管理复杂等问题。

(1)内容多:安装{试、使用培训、故障急修、保养维护,等等。

(2)客户差异化:数量大、区域广、分布发散、客户需求差异,等等。

(3)方式多样:电话指导、现场服务、服务,等等。

(4)管理复杂:涉及到技术支持、现场服务、配件管理、物质配送、三包服务等,以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真实性、时效性,等等。

(5)客户管理:对客户认可度、美誉度进行评估和管理。

(6)对产品的创新和改进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管理人员在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感知时很难得到有效的数据和直接的支撑,甚至可能会丧失对服务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售后服务移动化办公,将客户、企业管理者、服务人员之间建立完整的信息交互通道,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企业进行服务时面对的这些问题,使得企业获得服务的真实有效的一线数据和判定考核依据,缩短服务管理距离,使得服务管理更加实时、有效、可控。

2 移动服务管理系统构架和优势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建立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可以缩短管理距离,让服务过程信息实时化,让用户充分参与到整个服务体系中。移动服务管理系统架构见图1。

该架构由以下几部分核心内容构成:

(1)建立大机的设备管理人(用户)、设备操作人员(用户)、售后服务人员的信息交互平台,可以及时方便地将大机的故障信息、维修保养信息等进行提交并获得帮助和处理。用户可以查看问题处理的进度,对服务人员的行为、服务质量进行打分和评价,建立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2)根据不同车型大机的特点,建立车载的信息自动采集和传输系统,可以将大机的关键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到企业的管理中心。在某些具备条件的大机上(比如安装有DNCS系统或网络版电气系统)可以进一步实现远程的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自动提交的数据将包括设备检测到的故障信息、设备使用情况、关键的作业系统数据等,并可由企业的专家团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对产品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必要的帮助。

(3)引导用户将大机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大修等信息通过移动平台提交到管理系统中,通过长时间的数据跟踪和分析,对大机关键部件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和管理。

(4)对影响安全的人为操作进行记录和分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5)通过先进手段对大机进行关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提供更高效的设备故障诊断能力。

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建立后,可获得一些优势:

(1)在此架构下,服务人员、服务管理人员、公司高层均通过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服务数据根据使用者的权限对其关心的状态和信息进行查看和操作。基于移动服务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彻底改变以前服务信息延后的状态,让服务事后管理变成服务实时管理。

(2)服务从客户报障到受理,再到服务人员外勤执行,以及执行完成后服务结果反馈的整个过程都是一个连贯畅通的环境。

(3)服务人员出勤在外时就可以实时地阅读企业分派的服务任务和服务要求、内容、客户对象等,也可以支持服务人员在客户现场的服务信息反馈和交互。

(4)大机的使用最终目标是维护铁路线路,对大机的作业方式、作业精度、持续效果进行记录和精细化分析,为更好地提供线路维护方法、维修周期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进一步提高科学使用大机的理论方法。

3 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可以支撑企业服务管理的关键考核指标,可以使得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进行量化。在企业服务管理中,每一个企业均对服务的响应时间、执行时间、服务时长有自己的要求,采用传统的服务管理方式,企业的服务指标要求只是规定或制定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管控和分析。采用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可以在精细化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业务数据的交互和关键考核指标的上报。

基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特点,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要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定期保养和服务,采用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后,可以建立与用户的紧密联系,让用户通过提供的设备和软件将大机的详细信息提交到管理系统中,增强用户与企业的沟通,让企业对大机的运用情况掌握更加详细的信息,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4 移动售后服务精细化管理

如图2所示,针对售后服务的应用情况,基于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集成一系列特色功能以支撑服务过程监督和管理考核。

(1)即时拍照上传:可以直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摄像头,提供现场或者业务要求的拍照,并集成自动一体化上传,与业务数据一起返回企业内部存档,同时可以保证照片的真实性、时效性。

(2)设备GPS信息:外勤人员可通^移动终端地图展示产品位置,提供服务现场导航,减少交互和损耗。

(3)现场工作定位上报:外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人员的流动性。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以要求服务人员上报位置信息,尽可能地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服务完成后,及时提交服务报告,便于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4)实时被动定位上报:对于某些特定任务,可以提供实时位置上报,用于服务过程的跟踪和效率的比对,减少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

(5)配件数据查询:现场服务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对配件的型号和库存情况进行查询,移动终端可以为服务人员提供相应支持。

(6)移动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后,形成相应的知识库,可以为用户和服务人员提供丰富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处理流程。

5 客户移动终端信息交互平台

如图3所示,客户移动终端信息交互平台包含以下内容信息。

(1)上车检查:将每天上车需检查的内容、检测的结果通过简洁的界面让操作人员填写和提交到服务器。

(2)日常保养、周保养、定期保养:每一项工作的要求和完成情况均由操作人员根据提示完成后提交。

(3)维修记录、换件记录:对设备出现故障进行维修处理时,需按要求对故障现象、处理过程、原因分析、处理结果等进行填写和提交。其中发生配件更换时,还需填写相应的配件更换记录表。

(4)实时数据浏览:可查看所有采集的大机的数据状况,便于检查。

(5)作业精度数据:可查看作业后自动记录的线路状况及相关的数据表格。

(6)配置参数:主要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

(7)配件计划:对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可以提件计划。

(8)资料查询:可以将与某一个车相关的资料汇集起来,便于车上的操作人员进行查看。

(9)操作记录:对使用信息采集终端的所有操作进行记录。

6 提供增值服务

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挖掘更多的客户需求,并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持续的盈利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撑。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机械、液压、电气系统非常复杂,很多用户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故障处理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在大机的使用上企业目前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难以获得合适的薪酬待遇。因为企业在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的时候不是特别多,而且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很多新型的设备,多数企业长期需要生产厂家提供专业的指导、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服务。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增值服务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专业的服务队伍,改变传统的仅售后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全范围的服务,包括售前服务、培训、定期保养、故障维修、配件供应、设备回收处理等完整的服务项目。

(2)建立中心配件管理库,将现在分散在各用户的配件信息联网,建设配件的交易平台,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行业的配件资金的占用,提高配件的流转率。

(3)通过对作业精度数据(特别是捣固、稳定系列大机)的自动采集,将数据提供给各大机段的工务管理部门,有效降低工务部门的劳动强度。

(4)与工务部门建立密切联系,长期跟踪铁路的线路变化情况,通过与大机的作业关键数据的联合分析,找到更加有效的大机作业模式。同时为铁路的线路维修的时间、维修频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5)提品租赁形式与消费者、需求者、产品使用者建立起关系,而产品的维护、保养、故障维修、配件等都由厂家负责,企业可以赚取租赁费、服务费等。将服务贯穿于生产制造的始终。

7 服务模式

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支持售后服务中常见的商模式,解决企业与商之间的数据要求、信任要求以及有效的结算凭据。服务商模式在售后服务领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服务商与厂商既是共赢的关系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传统的方式经常会面对双方基于售后服务的真实性、服务质量等产生的分歧,通过移动服务管理系统的数据一体化和移动终端的特殊功能(定位、拍照等),可以有效保障服务的有效性和质量,保证双方利益,达成合作共赢。

通过精细化管理,进行严格有效的目标、时间、行为和绩效管理,不断强化服务团队的执行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最终实现服务价值提升。

8 带来的效益

总体来说,企I通过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可以达成几个层面效益。

(1)服务效率提升。

①客户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快速提供信息和服务请求。

②实现移动式的服务人员管理及数据查询交互。

③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数据采集、业务信息处理。

④对现场服务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升工作效率。

⑤提升服务快速响应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2)服务质量的提高。

①应用GPS定位技术、地图展示、即时拍照等多种技术手段。

②对服务过程、响应时间、服务质量、效果进行有效监控。

③任务合理安排,并可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④基于移动终端的服务机制,实现零距离管理和精细化考核。

(3)服务效益扩展。

①通过信息和数据,提供增值服务。

②通过对采集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对服务、产品质量的支撑。

③提供对故障、配件等分析数据支撑,支持服务投入、供应链的决策。

④统计服务成本、产出、客户情况等分析数据。

(4)社会化效益。

①为科学地建设和维修有砟铁路线路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②有效降低铁路的维修和运营成本。

③为特殊领域的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建立提供探索的方法。

④为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发挥作用,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企业建立移动服务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售后服务执行、管理、客户满意度等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树立企业品牌和传播企业形象,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真正实现服务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林岩.服务型制造――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