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论的英文

谈论的英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论的英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论的英文

谈论的英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外部性,使得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都出现了失灵,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科层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导致市场和政府失灵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仍然困扰着非营利组织。如何构建有效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使人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非营利组织起源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外部性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一是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一种强劲的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决策结构,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但市场经济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外部性会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它性和非对抗性特征,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于是只要有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这样,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固然需要成本,这种费用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另一方面“公共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策谁来得到它”,即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部性”。即指一件事对于他人产生有利(正外部性)或不利(负外部性)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更严重的是,如果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成为搭便车者,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而缺乏必要的公共产品,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从而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2.信息不对称导致契约失灵。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人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是不相等的,有些参与人比另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且双方都知道这种信息分布状态。由于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很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欺骗另一方。

3.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的外部性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此类产品和服务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而只能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来承担。但是,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问题上也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如政府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方面缺乏相应的大量的信息。同时由于过度科层化、机构臃肿缺乏对社会需求的即时回应。更加令人不安和怀疑的是,作为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构,过度集权的政府将对其公民个人的自由权利产生极大的威胁。正是这些限制为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提供了契机。相比之下,非营利组织比较有弹性,能够根据个人需求的不同提供相应的服务;能够在较小范围内开展服务;能够在服务的提供者之间展开竞争等等。正是由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各自组织特征上的互补性,政府出于对服务提供的成本考虑,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从而既可以保持较小的政府规模,又能够较好的完成福利提供的责任。

二、非营利组织的科层困境

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充分表明:上述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让出了空间。

非营利组织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来自于社会捐赠、政府补贴,这就使得信托人(捐助人)受托人与“受益人”的角色产生了分离。信托人将信托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或处理,受托人取得该项财产的处分权,信托利益归于受益人。无论是委托人、受托人或受益人均不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诸权能,也就是说,不享有绝对意义上的所有权。

因为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市场和国家这些组织机制都不足以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以外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就有了存在的功能需求。但是,引起“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因素同样会引发“非营利组织科层失灵”,这种“非营利组织失灵”在非营利组织特有的“出资人”(捐助人)受托人与“受益人”,“三权分离”的委托关系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非营利组织外部“委托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问题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科层制度安排,虽然有助于克服“契约失灵”,但是导致“契约失灵”的信息不对称在非营利组织产生以后依然存在,并以另外的方式导致对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困难。

1.产出的品质与数量难以测度。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指出:“同市场产出的效益成本描述相比,非市场产出总的来说没有一个评价成绩的标准”。这一结论对非营利组织完全适用。首先,许多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性产出往往不像产品一样看得见摸得着,产出的数量和品质难以测度。其次,非营利组织的产出和产出的最终社会效果之间有时间上的滞后性。“非市场产出通常是一些中间产品……充其量是最终产品的‘’……间接的非市场产品对最终产品贡献的程度是难以捉摸和难以度量的”。最后,“非市场产出的质量尤其是难以弄清的,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缺少有关产出质量的信息”。而在市场产出的情况下,“这种信息应当通过消费者的行为和选择传递给生产者”。非营利组织的产品缺乏价格信号和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因而也就缺乏检验和传递质量信息的机制和渠道。Rochester则用“责任的明确程度”表述了同样的看法:所谓的“底线”,即营利与否使得私营部门的责任明确,公共机构的责任和权限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非营利组织的责任则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

2.服务的间接性。服务的间接性即服务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尚有中间环节的存在。这种间接性特征在某些公共部门同样存在,但在非营利组织尤为突出。其结果是:家长很难判断托儿所的服务质量,因为他们年幼无知的孩子才是服务的直接对象;子女很难判断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因为他们年迈体弱的父母才是服务的直接对象;捐助者很难判断慈善组织的表现,因为捐助者“购买”的服务无一例外是让第三者受益。简言之,服务的间接性导致信息获取的困难,进而导致监督困难。由于非营利组织“出资人”(捐助人)、受托人与“受益人”三权分离这一特殊的产权特征使得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的问题在其众多的利害相关者(包括众多的捐助人、服务对象或受益人、政府主管部门、专业协会、所在社区等等)中产生了极强的外部性,以至于使这种监督成为不可能。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指出的:“对一个上市公司来说,股票持有者是最终的‘选民团体’。对政府来说,投票者是最终的‘选民团体’。”而对非营利组织的负责人来说,仅同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选民团体打交道是“无法享用的奢侈品”。

3.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之间也存在着外部性的困扰。如果把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话,如果非营利组织整体有一个廉洁的道德高尚的声誉,则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会从中受益,但个别非营利组织及其管理者却有足够的激励通过违规或者卸责来获取个人利益,依靠非营利组织的整体信誉继续吸引社会的支持。这种“搭便车”行为消耗着非营利组织整体的信誉资源,使得所有非营利组织的状况都变糟。

4.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主体还面临着监督动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市场中的营利性公司来讲,为了获得利润,其出资人有足够的动力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而非营利组织的出资人(捐赠人)一旦把财产捐献给非营利组织,就失去了对该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以及管理、经营的权利,因此,缺乏监督非营利组织运营的利益驱动。另外,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作为弱势群体,不仅在信息获取和处理、利益诉求和资源动员等方面存在能力的缺陷,而且由于受益者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他们的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非营利组织内部“委托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作为对市场和政府的替代,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采取了科层式(hierarchy)的组织结构方式。科层可以被定义为某一决策者拥有非对称性和不完全界定的权威。这种权威能在一定范围内指挥其他人的各种活动。在科层组织里面,雇员的权利常常比较模糊,而责任更是如此。引起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因素也同样会在非营利组织内部引起“科层失灵”。只要科层具有一个以上的下级单位,而且每个单位可以决定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那么这些单位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低效率和偏离行为。

正像哈耶克所讲的那样:“如今说科学知识不是所有知识的总和,几乎是离经叛道。但稍加思考即可得知,毫无疑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未经组织的知识体系,不可能以知识的一般规则称之为科学知识,这是关于时间、地点的特定情况的知识。正是着眼于此,所以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优势,因为他可以有利地利用他掌握的独一无二的信息。只有依赖于该信息的决策由他进行或在他积极配合下进行,才能利用到这种信息”。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在科层中,上级很少能够直接观察到雇员工作的努力程度。相反,上级观察到的只是一些产出,但产出的决定因素除了雇员的努力,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其他因素,如天气、经济周期、其他雇员的协作程度或者运气。只要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雇员就有机会通过隐瞒信息而策略性地卸责。

随着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深化,生产的相互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在非营利组织内部也是一样,团队成员的相互依赖性会模糊个人的工作成果,从而带来很强的外部性,除非非营利组织能够提供一种能衡量每个成员贡献和努力程度的装置,否则只靠成员的志愿献身精神很难维持长久。

(三)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失灵

非营利组织除了因为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会产生“科层失灵”外,作为人类服务的提供者也有着一些固有的缺陷,会产生“志愿失灵”。赛拉蒙提出了志愿失灵理论来说明非营利部门的缺陷,进而论证了政府支持志愿部门的必要性。在他看来,非营利部门的固有局限性在于以下几点。

1.对慈善的供给不足。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中普遍存在的搭便车问题。更多的人倾向于不花成本地享受别人提供给自己的福利,而缺少激励去利他性的为别人提供福利。因此,能够提供的服务肯定少于社会最优的。另一方面,慈善的资金来源也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旦发生经济危机,有爱心的人自己也难以维持生计,更谈不上帮助别人。只有建立在强制基础上的税收才能提供稳定的、足够的资源。

2.慈善的特殊主义。志愿组织的服务对象往往是社会中的特殊人群,比如残疾人、未婚母亲、儿童、外来移民等。不同组织获取资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现有的志愿组织可能不能够覆盖所有处于需要状态的亚群体。同时,由于大多数群体拥有自己的人呼吁为自己捐款,机构数量的扩张可能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从而降低了整体制度的效率。

3.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由于私人慈善是志愿部门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那些控制着慈善资源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忽略了社区需求,由此往往导致提供较多富人喜爱的服务,而穷人真正需要的服务却供给不足。

4.慈善的业余主义。根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穷人、残障人士、未婚母亲等特殊人群的照顾是需要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的,但是志愿组织往往由于资金的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报酬来吸引专业人员的加入。这些工作只好由有爱心的业余人员来做,从而影响服务的质量。总之,非营利组织在“出资人”(捐助人)、受托人与“受益人”三权相分离及具有一个以上下级科层单位的条件下,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复杂的委托关系,缔约各方的目标不可能自动统一,必须加以协调。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与外部性又使得这种协调无法低成本进行。

三、构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科层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和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不足,但是导致市场和政府失灵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仍然在困扰着非营利组织,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层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有效地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使人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就显得十分重要。

1.强化非营利组织的道德伦理信念。人类的动机要比单纯的财富最大化复杂得多,人类会牺牲财富或者收入来获得其他的价值。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ChesterBarnard认为,组织实质上是由个人组织的合作群体。因而,经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并不是致力于规约下属们的自利行为,而是激发他们超越自利性追求。他认为,经理人员的其他能力,“将不会被发挥出来,甚至将不会产生这些能力,假如缺乏一种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激励成员们对合作的基本信念的话……然而,组织的生命力与该组织所治理的道德程度成正比。这也就是说,远见卓识,长远目标,高尚理想,是合作得以维持的基础”。非营利组织的重要力量源泉即来自于其成员的志愿献身精神,它是公益、慈善的化身,担负着人类最为神圣的事业,因此,非营利组织的任何违规行为都将会沉重打击公众的道德与信念。非营利组织滥用公共资源的恶果甚至比其他机构滥用资源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人们对非营利组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要求更高。整个社会和非营利组织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要注意发掘和强化非营利组织的道德资源和精神价值,以弥补单纯物质激励的不足。

2.建立非营利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借鉴市场中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非营利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在非营利组织“出资人”(捐助人)、受托人与“受益人”三权分离的情况下处理好委托关系,构建起非营利组织所有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分立制衡机制,以防止内部人控制。这里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规范财务会计制度。

3.加重非营利组织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委托关系中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非营利组织科层失灵”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加重非营利组织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要求非营利组织及时、准确地披露组织的财务和管理状况、筹集资金的用途及使用效果、组织的目标、管理层和内部职工的薪酬等等。在这方面,政府是唯一具有法律权威强行要求非营利组织进行信息披露的组织。因此政府在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

4.构建第三方独立审计、鉴定机制。第三方独立审计、鉴定机制是帮助公众对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克服专业的非营利组织与其非专业的利害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机制。第三方通常是指具有法定权威或较高信誉的中间机构或组织。由它们制定标准,对行业内的成员机构之工作和项目进行评审,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或否定成员机构自己所作的评审结果。虽然独立的第三方审计、鉴定机构并不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直接的管理,非营利部门也不需对其给予任何关注,但许多非营利组织都自愿服从管理,因为私人捐赠者、募集资金的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媒体都使用它们的报告。总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都出现了失灵,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科层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导致市场和政府失灵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仍然困扰着非营利组织。因此,如何构建有效地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使人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就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杰.SOA标准加速软件业变化[J].软件世界,2007,(6):23.

[2](美)伊尔.SOA概念、技术与设计[M].王满红,陈荣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甘仞初,颜志军.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6-47.

[4]MichelsonBM.EnterpriseServiceBusMichelsonBM.EnterpriseServiceBusQ&A[EB/OL].

[5]王辉,邵贝恩.用SOA和BPM组合架构实时企业[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

谈论的英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师音乐理论;多媒体课件;MIDI教室

多媒体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所表现出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各高校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多种媒体的使用、计算机课件的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老师都已感受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便捷,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和制作计算机课件用于教学。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

一、力戒贪多求全,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以适用为原则。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简单地把学科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课件中,画面呆板,文字太多太密,课件仅仅起到了代替黑板板书的作用。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也不是从教学方法的需要出发,而是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大”而“全”,好像不加入几段音频或视频,不用3Dmax做几个动画,便不是真正的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把功夫下在课件表面制作技术上,在界面、色彩、配音、按钮等方面制作得很精关,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结果教学虽然很热闹、很生动,但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实际效果并不好。笔者以为,媒体的选择要力戒贪多求全,重在需要,贵在精。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资料及多媒体制作手段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制作课件之前,一要多渠道收集和整理好素材。课件制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素材一一特别是音乐多媒体课件,有很多的音响、中外古今音乐家画像以及乐器的图片资料等等。在开始制作前应首先收集整理好素材,如果是边做边找,就会导致制作过程混乱无序、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大量返工和修改,事倍功半,影响课件质量。二要认真备课,并对课件制作的目的、拟达到的效果进行思考。教师对自己本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要十分清楚,在资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经过仔细筛选、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课件中的各个环节;既要最大限度地体现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忽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变成了解说员。经过这样的准备、制作过程做出的课件才可能是精品。总之,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夕州可,最终还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根据教师讲课的思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显现出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再者,对于大多数音乐教师而言,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尤其是各种软件的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效果与效率的关系,争取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收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正确认识、使用多媒体课件要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时坚决不用,切不可追求表面形式。以《外国音乐欣赏》为例,如果我们手头的音响资料大部分是磁带、录像带或VCD,DVD,教室里又有现成的播放设备,播放起来也不麻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些影像资料转录、制作到课件中,况且Authorw等软件播放较长、较大的视频时,质量往往不好。当然,若是到外面比赛,为了携带的方便,则另当别论。如某些章节或问题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形式能表现得十分清楚时,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截取。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方面,也应捌昌适用即可的原则,Powerpoint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仅需蛋对雷入一些图片和音响资料的音乐史论课,就很实用。所以,能用Powerpoint制作的,就没必要非用Authonvare,Director等软件来制作。

二、充分发挥MIDI教室的作用,提高音乐理论课教学质量。计算机课件不是万能的,有些课程铡门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媒体并用,如利用MIDI教室进行教学。其实,很多理论课都可以在MIDI教室进行,像和声、复调、作曲、配器、视唱练耳等。以《和声》课为例,教学中有大量的谱例,想把它做成计算机课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在MIDI教室中上课,就可以发挥作曲软件的多种功能,实现计算机课件无法达到的效果。如Sibelius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示。对和弦连接,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已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对教师所弹的各种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判断。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高师的许多音乐理论课中,用MIDI系统进行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理论课学习的效率。

MIDI教室的数里和规模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情况配皿。如一个20人的音乐理论教室,需要配备教师用电脑1台,学生用电脑20台;教师用电脑需要配备一套品质较高的电脑音乐设备,包括MIDI键盘或合成器1台、通用标准格式曝好是XG格式)的音源1台、4进4出的MIDI接口一个、有源监听音箱一对。如需要更好效果或是加强音乐制作功能可再多配音源、采样器等。学生用电脑每台各配一低档合成器,也可用类似YAMAHAMU10的教学用音源加一小型MIDI键盘代替。规模较大的学校可按不同课程分别设t教室,规模较小的可以用一个教室上所有的音乐理论课,采取专业教室专业使用的方法,让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轮流在一个教室上课。只需要把上课时间调度好了就行,以增强使用效率。教室内所有的电脑都配备相应的教学与作曲软件(这一类的软件较多,如MusicatorWin3.0}Sibelius}Encore等,很多都可以从网上下载,操作也不很复杂),还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起来,这样,教师在自己的电脑上给学生作演示时,学生在自己电脑的屏幕上都可以看到,就像看自己的电脑一样,教师能监视到任准1一个学生的操作,并从自己电脑上操作学生的电脑,实现远距离手把手的教学,学生在有问题时也可随时呼叫老师。为了方便作业或教学资料的传递,在技术力最比较成熟的学校,还可以将这个局域网做成一个小Internet的形式,学生可以用电子邮件向老师文作业。这就不仅可以用真正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了音乐教学,并且可以使这些学生具备适应当今这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能力。当然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是值得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很快我们人人都要面临这些问题。

谈论的英文范文第3篇

有个很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从前有个名叫王戎的小孩,一天,他和小朋友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尝了之后才知是苦的,独有王戎没动,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这个故事中王戎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从反面论述了李子为什么不甜,不好吃。这种间接的证法就是我们下面所要讨论的反证法。

二、反证法的定义、逻辑依据、种类及模式

定义:反证法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属于“间接证明”的一类,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导出矛盾,推理而得。

种类:运用反证法的关键在于归谬,因此反证法又称为归谬法。根据结论B的反面情况不同,分为简单归谬法和穷举归谬法。

模式:设待证的命题为“若A则B”,其中A是题设,B是结论,A、B本身也都是数学判断,那么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

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

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三、反证法的适用范围

1、否定性命题

即结论以“没有……”“不是……”“不能……”等形式出现的命题,直接证法一般不易入手,而反证法有希望成功。

例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钝角。已知:∠A,∠B,∠C是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求证:∠A,∠B,∠C中不能有两个钝角。

证明:假如∠A,∠B,∠C中有两个钝角,不妨设∠A>900,且∠B>900,则∠A+∠B+∠C>180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0”这一定理相矛盾。故∠A,∠B均大于900不成立。所以,一个三角形不可能有两个钝角。

2、限定式命题

即结论中含有“至多”、“至少”、“不多于”或“最多”等词语的命题。

例在半径为的圆中,有半径等于1的九个圆,证明:至少有两个小圆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不小于。

证明:每个小圆的公共部分的面积都小于,而九个小圆共有个公共部分,九个小圆的公共部分面积要小于,又大圆面积为,则九个小圆应占面积要大于,这是不可能的,故至少有两个小圆的公共部分面积不少于。

例已知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直接分情况用判别式求解就特别麻烦,可用反证法,假设三个方程都无实数根,然后求满足条件的集合的补集即可。

证明:假设三个方程都无实根,则有:

解得

例已知m,n,p都是正整数,求证:在三个数中,至多有一个数不小于1.

证假设a,b,c中至少有两个数不小于1,不妨设a≥1,b≥1,则 m≥n+p,n≥p+m.

两式相加,得2p≤0,从而p≤0,与p是正整数矛盾.

所以命题成立.

说明“不妨设”是为了简化叙述,表示若有b≥1,c≥1和a≥1等其他各种情况时,证明过程是同样的.

所求的范围为、

3、无穷性命题

即涉及各种“无限”结论的命题。

例求证:是无理数。

分析:由于题目给我们可供便用的条件实在太少,以至于正面向前进一小步都非常困难。而无理数又是无限不循环的,“无限”与“不循环”都很难表示出来。当反设是有理数时,就增加了一个具体而有效的“条件”,使得能方便地将表示为一个分数。

证明:假设是有理数,则存在互质,使,从而,为偶数,记为,,,则也是偶数。由,均为偶数与、互质矛盾,故是无理数。

例求证:素数有无穷多个。

证明:假设素数只有n个:P1、P2……Pn,取整数N=P1?P2……Pn+1,显然N不能被这几个数中的任何一个整除。因此,或者N本身就是素数(显然N不等于“P1、P2、……Pn中任何一个),或者N含有除这n个素数以外的素数r,这些都与素数只有n个的假定相矛盾,故素数个数不可能是有限的,即为无限的。

四、运用反证法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正确否定结论

正确否定结论是运用反证法的首要问题。

如: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至多有一个”指:“只有一个”或“没有一个”,其反面是“有两个直角”或“三个内角都是直角”,即“至少有两个是直角”。

2、必须明确推理特点

否定结论导出矛盾是反证法的任务,但何时出现矛盾,出现什么样的矛盾是不能预测的,也没有一个机械的标准,有的甚至是捉摸不定的、一般总是在命题的相关领域里考虑(例如,平面几何问题往往联系到相关的公理、定义、定理等),这正是反证法推理的特点。因此,在推理前不必要也不可能事先规定要得出什么样的矛盾。只需正确否定结论,严格遵守推理规则,进行步步有据的推理,矛盾一经出现,证明即告结束。

五、小结

谈论的英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摄影 失实 伦理道德

从1842年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问世起,新闻摄影就开始展示它强大的影响力和独特的魅力。“一图胜千言”的图片用视觉语言向受众传递着直观、形象的信息,强烈的视觉冲击满足了受众的视觉享受,这种优势是文字报道所不具备的。

然而,原以为只是通过光化学反应在感光介质上记录影像的绝对真实的镜头竟然也会说谎。一些失实的新闻摄影作品不断被披露出来,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客观性开始受到置疑。

真实是所有新闻作品的前提,它不仅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新闻摄影的本质任务就是利用摄影技术,用画面的形式对新闻现场进行摄影纪实,它的功能就是要告知受众来自新闻现场的真实信息。失实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不能履行这个基本功能,还会使媒介公信力下降,甚至造成社会诚信萎缩,带来比摄影失实本身更大的媒介信任危机。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科技发展、突发性事件增多等新因素的影响下,新闻摄影失实呈现的形态和原因,并从伦理方面提出了解决新闻摄影失实问题的原则,力图从伦理道德方面对新闻摄影失实问题进行制约。

一、三类失实的新闻摄影作品

根据新闻摄影作品失实的具体表现可以把失实的新闻摄影作品划分为以下三类。

1、《挟尸要价》――瞬间性失实。2010年8月18日,在第18届(2009年度)新闻摄影作品“金镜头”颁奖晚会上,新闻摄影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随即引来的却是一场关于作品真实性的争议。人们对图片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定格于作品中的船头白衣老人挥臂的瞬间是否是在“挟尸要价”。

这类新闻摄影作品的失实主要表现在对瞬间性的把握上,由于新闻摄影作品的瞬间定格性,导致它总是只能反映事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微小瞬间,如果瞬间不能代表整体就会产生失实问题。

2、《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技术性失实。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大庆晚报》摄影记者刘为强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获得了中央电视台“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铜奖,该照片还一度被全球200余家媒体传载。然而最终却发现图片中存在3处经过电脑处理的地方。

这类新闻摄影作品的失实主要表现在运用技术手段,如Photoshop等工具对新闻摄影图片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新闻图片的失实问题。

3、《非典时期的婚礼》――摆拍性失实。2004年2月13日,在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武汉晚报》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了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后来,照片存在造假的行为被披露了出来。据证实,新闻图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摄影记者请来的模特,这场婚礼是子虚乌有的。

这类新闻摄影作品的失实主要表现在通过摆拍等手段对事实进行造假,捏造根本不存在的新闻事实,从而造成新闻摄影图片的失实。

二、新闻摄影作品失实的原因

根据对各类失实新闻摄影作品的分析,可以将新闻摄影作品的失实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种。

1、摄影形式本身的局限性。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瞬间形象摄取的过程,它摄取的是新闻事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瞬间画面,瞬间的画面形象是新闻摄影的表现形式,也是新闻摄影的主要特性之一。

摄影形式本身的局限性使新闻摄影作品只能从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抓取一个瞬间,凝固事物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这就给新闻信息的传达带来了不确定性。

正如在《挟尸要价》中,船头白衣老人挥臂的瞬间到底是应该理解为“挟尸要价”呢,还是“挟尸靠岸”呢?于是关于这幅新闻摄影作品真实性的相关争议便产生了。可以说,这类“失实”的原因完全是由于新闻摄影形式本身的瞬间局限性造成的。

2、技术引发失实。当今数码相机、Photoshop软件等的使用为摄影者完善、美化照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恰恰是这些技术也给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带来了相关争议。

作为普通摄影作品,摄影者可以借助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任意的编辑、合成、校色、调色及特效制作。但是作为新闻摄影照片,利用软件对新闻照片进行随意合成、拼接、修改等都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可以说,技术对新闻摄影者来说是一种诱惑。从2005年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到2006年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再到2008年炒得沸沸扬扬的“周老虎”事件,越来越多的摄影者抵不住技术的诱惑对新闻摄影图片进行技术处理,从而违背了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原则――真实性原则。

3、利益诱发失实。为了满足受众的感观享受,吸引读者,新闻摄影记者开始追求摄影作品的画面完美和图片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为了在国内外的新闻摄影大赛中赢取奖项,新闻摄影记者铤而走险不惜牺牲真实性。

因此,虽然从形式上看,每次新闻摄影作品失实都有这样或那样具体的原因,但是其根本原因都不外乎是参赛者(或投稿者)、主办者(或某报刊)等相关的个人或组织受到了利益驱使。

三、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之惑

要从伦理道德方面入手解决新闻摄影作品的失实问题,除了厘清新闻摄影作品失实的原因之外,还要从伦理道德方面探讨导致新闻摄影失实带来的困惑。

1、拍与不拍。当摄影记者拍下他人的照片时,也拍下了他人匿名的权利。拍摄除了可能会使被摄者隐私权受到侵害之外,还可能引发伦理道德问题。

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秃鹰与女孩》反映的正是这类问题。面对苏丹贫困、饥饿的社会现状,新闻摄影记者有责任对现实进行如实的记录,而面对被秃鹰紧盯正爬往救助站的骨瘦如柴的小女孩,任何人都有理由对其进行援救。那么,一名摄影记者这时到底是应该拍摄,来履行作为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还是应该不拍摄,来履行普通人的职责?这就是新闻摄影记者拍与不拍的伦理道德之惑。

2、发什么样的图片。从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在法兰西学院向世界宣布“摄影术”这项发明起,摄影人就在用手中的相机向世界传达着自己对战争的认知。可以说,新闻摄影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战争给新闻摄影带来了道德抉择。

今天虽然整个世界处在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下,但灾难、疾病等各种突发性事件却相对增多了。面对突发性事件,新闻摄影记者是选择发表杀气腾腾、一片血腥的现场,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发行量,还是选择从侧面表达灾难,平淡记录,给读者以心灵慰藉呢?这就是新闻摄影记者发什么样图片的伦理道德之惑。

3、图片发表后的影响。有人说媒介是一面凸透镜,它的报道会放大社会对问题的关注度。如果是为需要帮助的弱者赢来了全社会的关心,获取了帮助,这种放大当然是喜闻乐见的。但如果是给被报道者带来压力,甚至对其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放大就有待思考和斟酌了。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媒介报道形式也可能会产生类似的放大效果。面对有可能会给被摄影者带来负面影响的新闻摄影图片,新闻摄影记者是选择直接发表图片,引起强烈的社会轰动,造就自己的名气,还是选择先考虑图片发表后会不会给被摄造成影响呢?这就是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的又一个伦理道德之惑。

四、解决新闻摄影失实的伦理道德原则

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面对新闻摄影作品失实现象的频发问题,还得依靠新闻摄影者个人的道德规范和良知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具体来讲,解决新闻摄影失实的伦理道德原则有以下几条。

1、用人文摄影。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也是新闻报道中永恒关注的主体。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表达出对人生命的尊重、情感的尊重。

对拍与怎么拍的问题,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都能表达出人文关怀。如英国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的《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就是关怀,从侧面对比表现旱灾的严重,为灾区获取援助。如果摄影记者心怀关怀,就能将新闻摄影本身的瞬间性劣势转化为传递人文精神的优势,在传递真实信息的同时唤起社会的温暖。

2、用心捕捉。新闻摄影的瞬间定格性往往会造成其无法完整表达整个新闻事件发展全过程的遗憾,一旦摄影记者拿捏不准,就会导致新闻摄影作品失实。

因此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摄影过程中要用心捕捉能够反映新闻事实的典型性瞬间。新闻摄影记者要将镜头当作是自己的眼睛,通过心灵的思辨过程,记录下摄影者对事实整体用心把握的结果。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新闻摄影作品的瞬间性造成的失实。

3、用文字解释。在“读图时代”人们对图片的重视同时也带来了对文字的忽略。在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也不例外。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而加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摄影的瞬间性可能只是现场发生的某一片段,单靠画面本身很难表达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囊括各种新闻要素。所以,文字是构成新闻摄影作品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新闻摄影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参考文献

①张蔚飞:《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②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③莫文,《“照片造假”与新闻摄影的自律与他律》[J].《新闻摄影》,2010(4)(下半月)

④吕梅,《从普利策摄影奖透析美国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J].《文化研究》,2009(4)

⑤许之丰,《对新闻摄影工作职业化的探索》[J]. 《新闻三味》,2009(9)

⑥宋红梅,《镜头中的人文担当――回望汶川地震新闻摄影的以人为本思想》[J].《新闻知识》,2009(7)

⑦李士明,《新闻摄影的价值与应坚守的原则》[J].《青年记者》,2010(4)

⑧陈更生,《新闻摄影的生命尊重和人性关注》[J]. 《新闻战线》,2010(4)

⑨焦俊芳,《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由新闻照片造假引发的思考》[J].《新闻采编》,2009(5)

谈论的英文范文第5篇

20 世纪是世界旅游业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二战后旅游业在和平的发展环境中,首次超过石油业、汽车工业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从产业活动的角度看,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性的综合性产业,它能够为一个国家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全球的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旅游业占全球GDP 的比例,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人数的比例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力争将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英山县自1995 年成立旅游局以来,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明显。英山县利用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相继开发了英山温泉,桃花冲风景区,乌云山茶叶公园,毕昇纪念馆,大别山主峰风景区等一大批旅游景点,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0 年旅游人数突破75 万人次。但英山旅游发展状况相对滞后,本文就英山旅游资源现状作简要分析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供相关部门参考。

英山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英山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推介英山旅游,提高了英山旅游市场知名度,拓展了旅游发展的空间。英山县政府相关部门制作了英山旅游宣传册5000份,拍摄了《毕昇故里美英山》(旅游篇)专题 片。在《旅游卫视》、中央七台《乡村大世界》栏目播出英山旅游宣传广告,较好地宣传推介了英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从英山旅游的知名度和效益来看,目前英山旅游仍有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景区定位失误。

从旅游规划的特色性原则来看,旅游规划的本质是通过开发最富地方特色,最具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增强目的地系统的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系统的高效运转,问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客源市场和其他保障条件;旅游业发展需要特色突出的旅游规划,特色突出有利于增强旅游业,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坐落其境内,该县山秀水清,发展旅游是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立足点,发挥这一特色,主打生态牌。但是在近二十年的旅游规划中并没有贯彻这一原则。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汉语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文化研究所;新侨研究院

创作与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延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