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登泰山记原文

登泰山记原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登泰山记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登泰山记原文范文第1篇

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我国名山的杰出代表。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登临泰山,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文。

《登泰山记》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同类题材游记的佼佼者。作者在文中不仅清晰平实地记述了登泰山的历程,而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风光和日观亭观日出的壮观场景,间或穿插考据,无一字议论,而寄予情怀尽在言外。读来令人既如同作者一样激荡着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挚爱之情;又感佩于作者的攀登雅兴和毅力。

姚鼐(公元1731―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他与方苞、刘大齐名,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工古文,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以阳刚、阴柔区别文风,指出:“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登泰山记》的写作,融会“义理、考据、词章”于一体,成功地实践了姚鼐的文学主张。

以时间、游踪为序:脉络清晰又详略得宜

《登泰山记》的行文,以时间和自己的游踪为序而展开,依次记述了作者于隆冬岁梢从泰山南麓经中岭登上泰山之巅的沿途观感,在日观亭上所见日出的绚丽景致,归途中的庙宇、皇帝行宫、石刻等文物古迹,以及冰雪泰山的肃杀寂静物候。

我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公元1775年1月),自首都北京冒着风雪,经过山东的济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的西北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仅一句话,既利索地交代了自京师至泰安的经历,又颇具匠心地设下贯串全文的一条“伏线”,紧扣时令风雪,反衬登泰山之艰难、攀登之勇气毅力和游览之雅兴。

十二月二十八日(丁未日),与泰安知府朱孝纯子颍一道由南麓登山。大约四十五里,一路上都是石头砌成的台阶,有七千多级吧。我开始沿着中谷进山,路走了一小半,越过中岭,再沿着西谷,终于到达泰山之巅。道中迷雾冰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具体展现由泰山南麓登山一路之艰辛。

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二十九日(戊申日),五更时分,我与子颍坐在日观峰上的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浓墨重彩,生动描绘。

日观亭的西面有东岳大帝庙,又有供奉东岳大帝女儿的碧霞元君祠。清乾隆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边。这一天,我们还观赏了道路上的石刻,都是自唐代显庆年间以来的,以往久远年代的古石刻都磨灭缺失了。偏僻不在路边的,都没有前往。――简略记述泰山上古迹,也是游记的必要内容。

游记写作,以时间和游览行踪为线索,安排段落层次,叙事、写景、状物,结构简洁,行文方便,又显得脉络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同时又要注重有详有略,详略得宜。

描绘雪后初晴、日出景观:文辞清丽而如诗如画

《登泰山记》的重点,也是最为传神动人的内容文字,应属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清新靓丽的文辞,着力描绘登上泰山之巅所见雪后初晴和日出之景观。

动词活现。“苍山负雪”,动词“负”用得何其奇妙!假若换成“背”、“披”、“盖”、“覆”,试一一比较,不能不说:都远不及也!“明烛天南”,用动词“烛”,不仅可避免与下句“望晚日照城郭”中动词“照”的重复,而且把照耀南边天空的明亮雪光表现得更加微妙。

比喻熨帖。“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汶水和徂徕山的风光景色犹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就像白带子一样。“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用当时人们熟悉的赌具“樗”(形状像后来的“色子”)来比喻形容远方云雾中积雪的座座山峰,绘形绘色。

作者伫立泰山顶峰鸟瞰,放眼远眺,辽阔视野中,汶水、徂徕山、泰安城郭尽收眼底;晚日,流水,青山,白雪,云雾,城郭,交相辉映,和谐地构成一幅多么绚丽壮观的“晚晴夕照图”。

拟人化添魅力。“苍山负雪”,不仅动词用得活,而且是运用拟人手法,绝妙地赋予青山以强大的生命力,让被动的山,一变而为主动者,如壮汉一般,肩负起深厚的皑皑积雪,尽显神韵。站在泰山的主峰日观峰上,看西部的诸多山峰,统统比它低,一一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诗圣杜甫《望岳》中有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的“皆若偻”,似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尾两段略写:文字凝炼而内涵丰富

《登泰山记》的开端写到: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中的水流都汇入汶水,北面山谷中的水流都汇入济水。在那山南山北水流分界处的,是战国时齐国修筑的古长城。泰山观日出的最佳地点、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十五里。

首先点明泰山坐落于汶水、济水之间,然后又借介绍山谷,巧妙地引出齐国的古长城,接着又道出:“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样,不仅有层次地简要介绍了泰山的地理环境,为下文着重描述登山做了必要的铺垫,而且把山、水、古长城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从“大处着眼”,让读者首先置身于泰山地理形势的广阔天地之中。

《登泰山记》的最后写到:泰山上多石,少土。石头呈苍黑色,平平方方的多,圆形的少。山上少杂树,多松树;松树生长于石头裂缝中,都是平顶。正值隆冬,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也没有什么鸟兽的鸣叫声和踪迹。在日观峰周围几里内没有树,而雪与人的膝盖一般高。

作者以凝炼的文字,简要综述了泰山冬季景物――石、土、动物植物和冰雪等的特征;归结为:“三多”――山多石点,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山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结句又点到“日观峰”,与文章开端遥相呼应。全文处处紧扣一个“雪”字。

间或穿插考据:看似随意实则用心

作者在表述自泰山南麓登山历程中,不露凿痕地巧妙穿插考据,看似随意信手拈来,实则精心构思,让文章更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引用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所称的“环水”作注释,这是借用古代名人名著的论述,以考据泰山之名胜。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东谷天门,远在秦汉时代,就是皇帝祭天、举行封禅仪礼的地方;东谷也是古时人们登泰山顶峰通常经由的山口。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作者这次登泰山,没有经由东谷,而是先沿着中谷进入,越过中岭,尔后再循着西谷前进,到达山巅。这样,对“三谷”都做了简要明确的交代,就显得“滴水不漏”啦。

在尽情描绘日出奇观之后,作者又随机地添加一个注解:“或曰,此东海也。”似乎有一位游客,猛然间惊呼有了新发现,别具情趣,为文章平添生气,也撩发了读者的遐思。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原文 登泰山记

[清]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1}。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济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2},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3}。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4},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5}。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6},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7}。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8},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9},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10},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驳色}11},而皆若偻}12}。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1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14}。少杂树,多松;生石罅}15},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

{1}古长城:指齐国长城的遗址。这座长城是古时齐鲁两国的分界,不是万里长城。

{2}丁未:古代用干支记日。丁未日,即十二月二十八日。

{3}知府: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号海愚,山东历城人。工诗能画,姚鼐推重他。

{4}磴(dèng):石头台阶。

{5}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著有《水经注》。环水:总名中溪,也叫梳洗河。《水经注?汶水》:“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

{6}崖限:像门户似的山崖;限:门槛。

{7}苍山:青山;苍:青色。明:明亮的雪光。烛:动词;照耀。

{8}徂徕(cú lái):山名,在山东泰安东南约四十里。

{9}戊申:戊申日,即十二月二十九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0}樗(chū pú):古代的一种赌具,形状像后来的色(shǎi)。这里用以比喻远方云雾中带雪的山峰。

{11}绛:大红色;:白色;驳:颜色斑驳。

{12}若偻:像弯腰曲背的样子。偻:驼背。

{13}漫失:磨灭缺失。

登泰山记原文范文第2篇

从近几年来考生解答试卷的情况来看,文言文翻译这一题型的得分率一直很低,根本原因在于考生在答题时没有把握住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及应试技巧。为了帮助同学们科学、高效地掌握应试技巧,笔者特归纳出以下十个文言文翻译中的注意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注意保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之类的词语应保留下来,不加以翻译。例如: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004年上海卷)

译文: 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2)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全国卷Ⅱ)

译文: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分析:句(1)中的“尧” “咎繇”是表示人名的词语;句(2) 中的“楚相”“孙叔敖”是分别表示官职名、人名的词语。上述词语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

二、注意增补

原文如果是省略句,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补充完整。例如:

(1)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广东卷)

译文: 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2)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2005年湖北卷)

译文: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分析: 句(1)中介词“以”的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代这件事);句(2)中动词“告”的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代尼僧)。上述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并补充完整。

三、注意删减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删减。例如: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004年上海卷)

译文: 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分析: 句中的“也”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应删除。

四、注意对换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古语词,翻译时应注意将其转换成与其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例如: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004年湖南卷)

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石头。

(2)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2005年浙江卷)

译文: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更换两次。

分析: 句(1)中的古语词“终日”与句(2)中的古语词“岁”在翻译时应注意将其分别转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整天”和“年”。

五、注意选择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多义词,翻译时应注意从其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来翻译。例如:

(1)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福建卷)

译文: 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分析: 句(1)中的“已”是多义词,共有五个义项:①取消,停止;②已经;③太,过分;④语气词,同“矣”;⑤通“以”。在上述义项中选择义项①最恰当。

六、注意压缩

翻译时要对原文言文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加以压缩简化。例如:

(1)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登泰山记》)

译文: 我与泰安知府朱子颖从南面山脚下开始登山。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译文: 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分析:句(1)中的“孝纯”和“子颖”是指同一个人,此人名孝纯,字子颖;句(2)中的“席卷天下”与“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与“并吞八荒之心”为同义词。翻译时应将其压缩。

七、注意扩张

文中看似是一个多音节合成词的词语,在古代实际上是多个独立的单音节词语,翻译时应将其扩展成多个词语。

(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译文: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 楚相孙叔傲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全国卷Ⅱ)

译文:楚相孙叔傲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分析:句(1)中的“中间”和句(2)中的“妻子”在现在看似双音节合成词,而在古代则是两个单音节单纯词。所以应将其分别翻译“中间夹杂”和“老婆孩子”。

八、注意套用

文言文中如果含有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例如: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年全国卷Ⅰ)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2004年江苏卷)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分析: 句(1)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 ;句(2)中的“为……所……”是固定格式,表示被动。

九、注意调整

文言文有时会有一些特殊的倒装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翻译时要注意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例如:

(1)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05年天津卷)

译文: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2) 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2005年福建卷)

译文: 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命。

分析: 句(1)中的宾语“何”前置;句(2)中的介宾短语“于勾践”作状语后置。上述倒装句式应首先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

十、注意意译

原文言文中如果含有借代、借喻等修辞,翻译时应注意采用意译方式。例如: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2006年四川卷)

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我也不厌弃。

登泰山记原文范文第3篇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是通过六幅风景图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登泰山记原文范文第4篇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二]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④不如也。”部使者荐⑤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⑥。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⑦手版⑧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周敦颐传》)

【注】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狱:案件。④吏:官吏。⑤荐:推荐。⑥司理参军:官名。⑦委:抛弃,扔弃。⑧手版:即笏(hù)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蔓不枝

青树翠蔓

B.予观夫巴陵胜状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诚宜开张圣听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语段一借莲抒怀,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4.周敦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两个语段的文意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5、6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的表达效果。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的意旨是什么?

(二)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裕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①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②。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③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④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⑤,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节选自《宋史・杨时传》)

【注】①属:撰写。②进士第: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③翕然:形容一致。翕,也可说成聚集。④南:向南。⑤瞑坐:闭着眼睛坐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以中有足乐者

B.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执策而临之(《马说》)

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3.结合语段一的结尾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说说宋濂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两语段都写到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5、6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三)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哀转久绝

B.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C.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

D.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

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语段一中的第二段相比较,两者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请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请分析颈联中的“孤”或“圆”字妙在何处。

(四)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二]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③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④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下人:迁就他人。③枉:违法曲断。④即:假如。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故患有所不辟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语段一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观点的?

4.两个语段在内容上所讲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5、6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塞下秋来风景异”妙在何处。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②上:指统治者。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浊浪排空/怀旧空吟闻笛赋

B.不以物喜/无从致书以观

C.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

D.非丝非竹/不得而非其上者

2.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语段一中的两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范仲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对孟子“

, ”(用原文内容填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两人都强调要关注“ ”的生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设问起句,表达了诗人对岱宗的疑惑和向往之情。

B.“齐鲁青未了”是以距离之遥远来烘托泰山的高大巍峨。

C.“决眦入归鸟”表明诗人留恋美景,时已薄暮仍在凝望。

登泰山记原文范文第5篇

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与识记检测(二)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省试在京城举行,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通过省试后方可进入殿试。

B.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判,是(某官职)的意思。文中说陈秀公被罢免了宰相之职之后降为镇江军节度使,且扬州知

府之职。

D.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天(一说为前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者。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于西周。唐代分化出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教授原意为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丁酉,古时计时方法。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至今仍在沿用。文中“丁酉”是指这年的十一月为丁酉月。

D.节度使,官名。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国人之于国也》中有“谨庠序之教”一说。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9.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古代“国” 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后常用来指都城。 ②“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③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在古代,“仆”可作为成年男子的谦称,“妾”可作为成年女子的谦称。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不见经传”,经,指儒家经典。传是指传记体文章。后老则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与典籍。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同治帝、光绪帝等。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指山海关。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的“关”,指函谷关。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13.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1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守仁是明代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罕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习。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D. 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拜”,“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中的“除”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

1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古代称地方官调任到京城为官。

B.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借指边防重镇。

C.谥,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车马。

1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1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20. 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指黄河流域一带,是古代九州之一;九州:传说中国上古行政区划为九个区域,泛指中国。

B.斋戒:古人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C.结发:古时候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成年,可以结婚了。

D.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叫“六合”。

21.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古时 “泰山”喻指岳父,“伉俪”为夫妻自称。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与识记检测(二)参考答案

1. C【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2.A【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3. A(日中又名日正、中午,不是中午12点,是11点至下午1点,即“午时”)

4.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5. C〔判,是兼任(某官职)的意思,而且是以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州郡官〕

6. D(“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

7.C(“至日”指“夏至”或“冬至”,所以“丁酉”应该指年。即景炎年)

8.C【解析】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

9. C(②“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8点前后)

10.D(“传”是阐释*的著作,非今天的传记体文章)

11.A(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C.“关”,指山海关错,这里泛指边关。D.不是“一种褒扬的评价”而是“一种褒贬的评价”)

12. D(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

13. B(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14. B(“迁”既可指升迁,也可指贬官)

15. D(“除”为削除官职)

16. A(古代称京城官员(中央官职)调任做地方官)

17. B(“北面”才是称臣)

18. A【解析】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相关期刊更多

草原歌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煤炭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

社会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