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美贸易摩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要:中美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本文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特点、影响及我国的策略等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综述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一些研究者从中方和美方两个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美方的角度来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丁家云2004;于铁流、李秉祥,2004;苗迎春,2004;岳晋峰,2005;周骏宇、周文贵,2007);美国全球战略中包含遏制中国的策略(丁家云,2004;苗迎春,2004;陈泰锋,2005;王丽娜,2008);美国国内政治的干预(丁家云,2004;陈泰锋,2005王丽娜,2008;甄亚丽,2009);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陈泰锋,2005;韩国立,2007;王丽娜,2008);美国经济的衰退(成健,2009);美方对国内市场份额进行战略调控(甄亚丽,2009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从中方的角度来看,我国商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质量差(丁家云,2004;陈泰锋,2005;成健2009);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增长过快、出口秩序紊乱(丁家云,2004;陈泰锋,2005;韩国立2007);外贸依存度过大(陈泰锋,2005);外贸经营体制不完善(成健,2009);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战术不高(陈泰锋,2005)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也有研究者从心理、制度以及政治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李春顶(2007)认为,从心理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源于美国人的失衡心理、妒忌心理;从制度角度来看,美国的政策制定制度决定了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一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影响到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就会制造障碍,贸易摩擦由此而生;从政治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集体行动”等政治行为以及美国制造的“中国”。
还有研究者从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探讨。赵书晓(2010)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从经济因素方面来讲,一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导致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二是我国的产品出口主要依赖美国市场,美国以“反倾销”为理由频繁挑起争端;三是美国出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保护,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和纠纷;四是在对华贸易中,美国难以发挥其比较优势;五是生产力迅速膨胀与市场扩大之间的矛盾。从非经济因素方面来看,则是由于美国的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力图使中美贸易关系按自己的意图发展,如国会的介入和干预、媒介的负面宣传以及两国间的意识形态模式差别等。
此外,研究者还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客观必然性。周骏宇、周文贵(2007)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并愈演愈烈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是世界经济失衡、美国经济中各方面矛盾日益凸显以及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正常”反映;另一方面中美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迅速提升的必然产物。成健(2009)认为,由于非均衡收益格局的存在以及经济全球化使贸易摩擦成为一种必然。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次数增多、频率加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丁家云,2004;崔日明、李兵、赵勇,2007;周骏宇、周文贵,2007;甄亚丽,2009)。
2、贸易摩擦重点由低附加值产品扩大到高附加值产品(丁家云,2004;岳晋峰,2005;韩国立,2007;甄亚丽,2009)。
3、贸易摩擦的形式多样化(丁家云,2004;岳晋峰,2005;周骏宇、周文贵,2007;韩国立,2007)。
4、贸易摩擦开始从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转化,宏观经济摩擦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新焦点(丁家云,2004;岳晋峰,2005;韩国立,2007)。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中美贸易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到八十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美贸易开始出现越来越大的不平衡。2000年我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据我国统计,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据美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达285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3%,其中美国对我国出口418.4亿美元,增长20.4%,我国对美国出口2432.6亿美元,增长23.8%,美中贸易逆差2016.3亿美元,增长24.5%。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方面;二是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即技术以及知识产权方面。在我国出口产品方面,我国遇到的贸易摩擦主要有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等手段。而其中美国是发起对我国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在我国进口方面,美国为了维持其长期的经济增长、保持世界霸主地位,保护知识产权、抑制其他国家的技术进步。在我国加入WTO之前,美国主要通过301条款对我国进行这方面的调查。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健全、加强对违反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美国已经越来越多地利用337条款对我国进行调查。
我们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中大多数都是美国对我国的投诉、调查,我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在美国对我国的投诉当中最多的是指责我国出口产品倾销和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另外,贸易摩擦涉及的产业不断扩展,农产品和纺织品成为摩擦的焦点。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我国现在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美国认为是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导致了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而且,美国还面临着某些产业萎缩、工人失业、就业率下降、收入下降等问题,美国将这一系列问题归结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冲击。再者,如前所述,美国为了维持其长期的经济增长、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在我国经济不断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把我国作为战略对手抑制我国的技术进步。所以,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为: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我国对美国的顺差确实占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中美贸易顺差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统计方法不同,我国统计的中美贸易顺差要远远小于美国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其次,产业转移,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把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转移到我国,使它们对美国的顺差减少,我国对美国的顺差增加;最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大量的加工贸易产品在我国的增值幅度却不高。
(二)就业。美国认为我国的大量低价产品造成了美国某些产业的萎缩、工人的失业和收入的相对下降。但是美国工人的失业是不是由进口产品引起的并无定论。
(三)知识产权。美国为了保持其技术上的优势地位,维持经济长期增长,进而保持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一方面限制对我国技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不断地要求我国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正当的,如果对发明创造者的知识产权不予以保护,就会抑制科技的进步。但是,由于知识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它的市场价格是很难正确判断的。所以,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盗版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正版的价格太高,消费者承担不起这样的高价格。同时,打击盗版的成本太高,政府力不从心。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
首先,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方面。为了减少我国对美国的顺差,可以通过增加我国对美国的进口、减少出口,这样对我国的经济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美国要求我国通过调整汇率来改变这一情况,如果汇率调整幅度稍大,可能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美国通过“两反一保”等手段限制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增长。如果被限制的产业属于传统产业,这种限制有可能在短期影响就业,但长期会迫使我国加快产业升级,并使劳动力和资源转向现代产业;如果被限制的产业属于现代产业,那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最后,美国限制对我国的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方面。美国限制对我国的技术出口会抑制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如果我国完全按照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来保护知识产权,我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我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策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应该沉着冷静地应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让美国政府了解,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不能片面地认为是我国的出口造成的。同时,我国应该积极地调整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减少出口的恶性竞争,减缓和消除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
其次,我国应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因为它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可以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来解决。虽然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我国也有必要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推进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讨论人民币的合理升值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货币支持。
再次,我国应该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和思考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这样可以避免与美国交往和处理贸易纠纷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处理中美贸易逆差时,我国可以采取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种贸易政策可以对美国起到有效的安抚作用。同时,又可以把限制出口的主动权掌握在我国手里。既减少了贸易摩擦,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我国可以积极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建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关键词]中关贸易摩擦;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产品附加值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的认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本人将先简要分析中美建交30年来的贸易摩擦的艰辛历程。
第一阶段:单纯经济性贸易摩擦阶段(1980-1989年)
这一阶段由于中美间存在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大多数的贸易摩擦属于经济性质范畴内的经济性问题,由于当时中美政治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中方在贸易摩擦中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因此摩擦的解决途径也基本遵循着“美方立案一中方解释一美方裁决一中方让步一双方达成协议”这一模式。这一阶段涉及的商品还大多数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化工材料以及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二阶段:政治化摩擦阶段(1990-2001年)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经济问题的政治化。冷战结束后,由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破灭,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恶化,美国对华贸易不再简单的以反倾销为主,而是加大了经济制裁手段的使用力度,主要以限制防范对华的高新技术扩散,此外,还扩展到最惠国待遇、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以及入世等方面。这一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中美两国经贸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主动反击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
第三阶段:制度性摩擦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从纺织品彩电家具等微观经济局面向以人民币汇率、市场经济体制等宏观经济局面为核心的制度性摩擦阶段发展。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不断,摩擦数和金额迅速攀升,已成为我国加大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上文提及的中美轮胎特保案来说,涉案金额就高达22亿美元涉及20多家中国企业,10万多名中国工人的就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上述三个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摩擦在随着双方经济政治不断发展中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随着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新的变化如下:
第一,贸易摩擦领域不断扩大。除了农产品、纺织品、贸易逆差及知识产权等传统问题外,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贸易领域,也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服务贸易领域的摩擦日益频繁。第二,对待贸易摩擦手段的日益多样化,集中表现为反倾销不再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唯一形式。保障措施尤其是特保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美国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第三,贸易摩擦形态的复杂化。表现为多边摩擦现象日益增多,典型的是“中美钢铁保障措施”一案,美国根据《1974年贸易法》中的“201”条款口实施的保障措施不仅仅针对中国,同时还包括对欧盟、日本以及巴西在内的14个国家进口钢材采取措施。
二、中美贸易摩擦根源分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美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其中既有美方的因素,也有我国自身存在一些因素使然。
从美方来说:首先,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是造成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根据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是国家间进行分工合作的基础。各国通过国际贸易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中获益。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就中美所处位置来说,美国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中国处于底端部分。如果顺利按照微笑曲线的分部规律,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就不会这么严重了。然而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利益的不一致,美国产业分工并不是完全按照微笑曲线所示,相反由于交易背后的利益所使,在一些传统部门,美国并没想轻易让出一些底端的传统产业领域。当这些传统产业受到外来产品入侵威胁时,美国就会毫不犹豫的采取保护措施,从而爆发贸易摩擦。
其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突如起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致使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而中国制造无疑成了最主要的靶子,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促进经济复苏,美国加大对华进口限制。还有外加一些政客在其中搬弄是非,捞取政治好处,都左右着奥巴马政府对华的政策。
从我国自身方面来说:首先,贸易依存度的差异决定美国对我国具有较强的控制力。改革开放之初,政府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取决于外贸的增长。其中,中美贸易在我国外贸出口领域占重要地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约10%的GDP来自中美贸易,与此相反,美国在经贸领域对我国的依存度相对较小。从另一侧面来说,大量的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导火索。这种中美间贸易依存度的差异意味着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美国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因此,中美间不平等的贸易依存关系决定了我国在双边经济相互依存中的脆弱性,这也是我国产品在美国频频受贸易管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国内企业“薄利多销”战略易引发贸易摩擦。我国企业为更快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形成了低价出口战略,导致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对美出口增速过快,容易授人以柄。以纺织品为例,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国内纺织业产能得到全面释放,对海外出口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对美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总额高达65.6亿美元,较入世元年增长22.9%。2007年该类商品出口额又在此基础上增长两倍至188.1亿美元。
问题总是与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只有在深入探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后,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力求在今后的中美贸易摩擦中,摆脱不利的地位,依国际惯例争取属于我国自身的贸易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春明,国际贸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钰,国际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8
[3]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关键词】双边贸易;贸易摩擦;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对策
2001年9月17日,中国结束了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得到入世资格,美国从中国加入GATT/WTO的漫长过程中获得了中国的市场开放和保护美国的重要产业部门,之后中美经贸合作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在2002-2004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78.6%,进口增长64.1%。同期,自1993年以来,中国对美国贸易从原来逆差转为顺差,并逐年上升。
在此数据中,貌似颇为占据优势地位的中国,却并没有获得预期中的经济利益,反而是颇显劣势的美国却净收暴利。逆差只是经济活动的表象,它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根本危害,无论是美国的进口、出口、对外投资还是消费者,都获得了巨大利益。
全球产业链中,中美两国之间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竞争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然而,经济繁荣的现象并不能掩盖背后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事实,中美贸易关系遇到了贸易顺差问题、反倾销和反补贴等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等障碍,阻碍了双边贸易的顺利进展。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中美两国在钢铁、轮胎和汽车进出口问题上时有矛盾。且其摩擦特点为:数量和领域不断扩大,摩擦往往是复合型。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中美双方日益升级的“反倾销”大战,截止到2005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为112起,居当时世界首位,其中,1997年8月1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的淡水小龙虾尾肉倾销案作出终裁决定,裁定倾销成立,对涉案中国公司裁定了程度不一的反倾销税率:中国永亮贸易公司为156.77%,彬州水产品进出口公司为119.39%等,对其它出口该商品的未应诉中国公司适用的统一税率为201.63%,这层层升高的反倾销税率,无疑加重了中方对美方贸易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美贸易农产品贸易方面的阻碍。从2007年10月20日开始,美国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乘用车轮胎产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从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第一年为35%,这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的首例特保调查的结果。美国的一系列对华反倾销措施,均可视作是其“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诚惶诚恐忧虑中国的优质产品会占据在美市场,担心本土产品的市场主导地位受到威胁,而这些措施却严重阻滞了中方对美贸易的顺利展开。此种情形之下,我国也不甘示弱,2009年9月27日,我国商务部已启动对美国进口的肉鸡产品和部分汽车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立案审查程序;2009年11月6日,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09年11月2日对进口自美国、欧盟、韩国的己二酸产品征收5%~35.4%不等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双方展开了持久的贸易摩擦“拉锯战”,对彼此的发展可以说“百害而无一利”。
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是建国初期的180倍,对于贸易依存度如此之高的中美双方,日益激化的贸易摩擦势必会阻碍到双边贸易的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共荣,据分析,贸易摩擦产生的经济原因主要有:
1.贸易不平衡导致的宏观经济摩擦。其中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美经贸的不对称性。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却大相径庭,依赖水平相对较低。正是因为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美国对中国有着较大的经济约束力,而中国对美国则缺乏相应的制约能力。
2.因单方某些进口激增或者进口限制引起的微观经济摩擦。如2005年12月美商务部国际贸易署最终法规公告,宣布将钢材进口监控和分析机制延长至2009年3月21日,并将所有基础钢厂产品列入监控名单。无疑给向美国出口机械设备的中国加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3.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技术摩擦。美国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上设下重重关卡,给中方造成莫大的压力和阻碍,诸如轮胎测试标准,部分产品能效标准等。尤其是轮胎测试标准,令中国的轮胎出口常遇瓶颈,因质量和规格不符合美国标准而难以在美国市场颇有一番作为。
从政治方面分析,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有:
1.公平贸易取代自由贸易。美国在70年代以后因为巨额贸易赤字等问题开始转向公平贸易政策,其基本观点是认为美国市场开放度远远高于别国。而最终美国从中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而且常常借此来以经济手段来制裁其他国家,地位不平等性导致了贸易摩擦的产生。
2.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有重要影响。在美国的特有制度下,我们经常会看到,对于有利于的美国的事情,美国政界睁只眼闭只眼,而对于不利于美国的事情,无论影响大小,势必规避。
3.国会管理贸易。美国的宪法规定,国会有管理同外国贸易的商务合同,并制定和征收关税。美国注重本地区利益的议员可以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更为猖獗。
中美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鉴于中美不可分割的贸易“情缘”,但是摩擦火花如果不加遏制,必将引发熊熊大火,给中美贸易双方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在入世的大好情势下,理应做好充足准备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市场,在艰险困难之间游刃有余,尤其是中美双边贸易方面,要抓紧谈判时机,积极推出对策,具体如下:
1.缩减对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降低对美贸易的依赖性,积极寻找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援助,博得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实现对外贸易的重心转移,避免对美贸易消退与障碍对中国对外贸易整体水平的重创。
2.对在华的美资企业实施沟通、鼓励的措施,发挥这些企业的游说功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经济手段吸引美国相关利益集团对华投资,规避政府和党政关系对中美贸易的干涉,以非官方方式拉近中美贸易联系。
3.我国政府应重点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市场机制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和发挥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高效市场环境。因此,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借机实现政府由职能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完善各种立法,建立公平的交易和竞争环境,深化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提升我国出口生产的竞争实力。
4.努力创造适合我国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改变我国原有的以政府带头的具有浓重的政府色彩的行业协会现状,培养一批有行业牵头所形成的行业协会,形成一定的行业协会规模。
5.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的规避国际贸易摩擦。通过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形成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甚至在区位条件适宜的第三位进行间接出口产销结合的局面;而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整合资源,使得中国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实现国际化经营,有效规避国际贸易摩擦,开辟国际贸易的崭新局面。
6.熟悉WTO/GATT运行机制,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抑制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在遇到国际贸易摩擦时,首先应积极争取以磋商的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尽量谋求和解,但不是无原则退让,以调解方式降低诉讼及其不利影响给贸易带来的损失,妥善处理好与摩擦国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耿晗.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思考与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0,4.
[2]徐声星.我国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J].当代经济,2012,10.
[3]袁心湄.从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及发展趋势[J].中国外资,2012,16.
[4]苗昕.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8.
[5]李亚.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策略分析[J].网络财富,2010.13.
[6]白霜.浅析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成因[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Z2.
[7]刘丝.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10
[8]姜国庆,李淑静.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9,18.
关键词:337条款;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美贸易不平衡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引言
自从中国入世以来,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也随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由中国商务部统计的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案件数最多。美国除了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常用措施外,美国特别301条款的黑名单中多次出现中国。近年来,中国成为美国337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正在逐步加深。
二、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发展历程回顾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期,中国与美国就知识产权问题发生了四次争端:第一次知识产权争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了《贸易壁垒报告》,指责中国没有对美国知识产品提供足够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在专利制度和著作权制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故将中国列入了“重点观察国家”的名单上。第二次知识产权争端发生在1991年到1992年。1991年4月26日美国贸易代表将中国列入“重点国家”名单,指责中国对专利法保护的范围不够,版权法没有完全制订出来。第三次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在1994年。1994年4月30日,在“特殊301条款”年度调查中,美国贸易代表再一次将中国列为“最严重侵犯美国专利权和版权的国家”,并威胁中国如果在60天内无法达成解决办法的协议,将被列入“重点国家”名单。时隔两年,中美知识产权再起争端。这一次的焦点是CD、影视产品和CD、ROM的非法生产。美国代表认为中国没能有效实施此前中国与美国达成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加强,知识产权再次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2005年4月29日,美国又公布了“特殊301”报告。这一次,中国再度被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2006年特别301报告又将中国列为重点观察名单,13个重点国家共占了报告16页,其中中国就有10页。
三、美国对华进行337调查
自从1986年12月,美国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希腊的皮毛衣类产品发起了第一起涉及我国产品的337调查,截止2010年12月17日,美国发起的涉华337调查有116起,占美国1986年以来337调查总数(522起)的22.2%。其中,1986~1995年,美国对全球发起337调查143起,涉华案件3起,占比2.1%;1996~2005年,美国对全球共发起337调查177起,其中涉华43起,占比24.3%;2006年,美国对全球发起337调查33起,其中涉华13起,占比39.4%;2007年,美国对全球发起337调查36起,其中涉华18起,占比50%,达到历年之最;2008年,美国对全球发起337调查41起,其中涉华13起,占比31.7%。2009年,美国对全球发起调查31起,涉华8起,占比25.8%,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17日,美国对全球发起调查61起其中,涉华18起,占比29.5%。
四、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特点及走向
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发展历程和美国对华337调查案件数来看,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美国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发起“337”调查案件数近年来急剧增多,仅从2006至今,美国涉华337调查案件总数为70件,五年的案件数是过去20年案件总数的一倍多,占到美国涉华337调查案件总数的60.3%。
第二,中美知识产权调查的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缺陷及执行力不足。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表现在于美国政府将中国列入“特别301”条款的“重点国家”和“重点观察国家”。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直接成为美国提起申诉的应诉方。
第三,美国综合利用“特别301”和“337”两个条款对中国进行进攻与防守。这一点从二者的比较中可以获得。“特别301条款”关注的是美国厂商在国外市场的利益,针对的是外国境内存在的知识产权侵害问题,是打开国外市场的手段之一,是一种进攻性武器,主要针对的是外国政府部门。而“337条款”的目的是要限制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以避免外国产品对本国产品造成的冲击。
五、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结合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美贸易不平衡加剧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自从中国入世以来,中美贸易顺差逐步拉大,2008年达到最大值为1708.57亿美元,是2001(280.8亿美元)年的6倍多。在这种趋势下,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总体趋势也在不断增加。
第二,从美国角度上看,知识产权产品是美国的优势产品,所以美国不断要求我国扩大对其版权的开发程度和加大知识版权的保护力度,以保护其经济利益并获取知识产权贸易的收益。近年来,美国外贸逆差逐年上升,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却年年出现顺差。(崔日明,2007)因此,美国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势必会采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三,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随着美国外贸逆差的不断加大,美国国内贸易保护的呼声增加,世界上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管理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其中,美国“特别301条款”“337条款”的颁布与实施正是美国以立法形式使贸易管理法律化、制度化的结果。
第四,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确实存在很大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韩玉雄、李怀组(2005)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执法力度严重影响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不管是中国政府还是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方面仍然较薄弱。但中国外贸增长主要依靠加工业,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出口比重仍然不大。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所以中国企业很容易涉入有关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中。
六、中国应对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建议措施
第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执法体系,尤其是加强执法力度。中国应该借鉴美日欧经验,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完善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此外,中国政府可以积极利用各种对外交往的渠道,大力宣传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场原则。
第二,企业要积极应对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申诉。要做到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国外企业的起述,自身要转变观念,提高专利意识。仅仅有提高专利意识还是不够的,企业要熟悉掌握专利活动规则,了解各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以及国际规则,熟悉有效地规避方法。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纠纷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司法解决程序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批专门的人才是很难应对的。美国的“特别301条款”“337条款”都是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内容非常庞杂。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一批谙熟美国等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执法程序的专门人才,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那么出现司法解决纠纷时,我们就会束手无策。
参考文献:
[1]韩玉雄,李怀组.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研究,2005(03).
[2]崔日明.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国际贸易,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