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序渐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序渐进范文第1篇

国内制造行业一直以来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始终是这一行业的生存之本。但是从实际状况而言,由于制造企业生产工艺和过程比较复杂,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普遍存在着以下障碍:哪种产品应该承担多少成本、哪个部门应该承担多少成本、哪种工艺应该承担多少成本;哪些成本是必须发生的,哪些成本是没有必要的;哪个部门在有效的利用资源,哪个部门在做无用功等很难核算清楚。这就使得企业如何降低成本成了一个难题。因此,要想真正的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就必须首先改善公司的成本核算系统,了解成本真实的形成过程,才能实现通过细化制造企业内部成本的归属,建立完善的成本信息系统,与业务生产部门紧密配合,合理分配成本,是企业内部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的成本计算体系。它在成本核算中引入了作业的概念,通过作业把消耗的资源与最终的产品联系起来,以达到使成本核算过程与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成本形成过程和结果的目的。简单的说,作业成本法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下面以国内某轧钢企业(简称,HY公司)为例,探讨在我国多数现有企业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成功实施作业成本法,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清”算之难

据HY公司总会计师史伟介绍,HY是一个轧刚制造企业,是脱离原国有集团成立的独立经营单位。由于独立后原材料供应得不到集团的照顾,完全按照市场价格结算,HY公司失去了原来的经营优势。面对经营环境的改变,降低成本是企业的生存之路。为寻找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方案,HY公司特别聘请了财务咨询顾问公司深入企业,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双方的努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阻碍了有效成本信息的提供:

1. 核算深度不够,成本归集不细致

成本核算只计算到车间,并不知道每个班组,每个工人承担多少成本,所以没有办法将成本降低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单位。大部分料工费是按类别进行归集的,每一类别包括的内容和它们的消耗情况没有反映出来。

2. 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

制造费用统一按照产品的产量进行分配,并没有注意到不同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差别。比如说:开坯和轧材的工艺路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轧制工段,轧材需要经过五架轧机,而开坯只需经过一架轧机。在精整工段,轧材和开坯需要的工序则完全不同。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忽略了这种差异,生产车间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按产量分配到了轧材与坯材,轧材与坯材成本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

3. 没有体现各个工序的料工费差异

在钢材轧制过程中,各个工序所承担的成本核算对于生产管理非常重要。工序成本信息决定着生产技术改进的成本目标。这一信息的缺乏导致没有办法从工序改进的角度上降低成本。

4. 分配辅助部门的方法不完善

现在,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需要进行两次分配。第一次利用内部结算价格分配燃动、修理和委外费用,第二次通过产量把剩余费用分配到各车间。第一次的分配类似标准成本法,但缺少费用差异核算环节,差异的责任和原因未能反映。第二次分配过于简单,消耗对象和消耗方式不同的费用采用了同样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标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

最终,根据咨询公司的建议,HY公司实施了作业成本法,因为ABC成本计算方法是通过“作业”将资源和产品联系了起来,“作业”引入的目的是为了合理的阐释成本发生的过程(或者说是资源与产品的因果关系)。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关键的因素就是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他们是构成资源与产品因果关系的纽带。传统成本会计采用的“产量”分配标准,就是一种动因,如果产品成本的变化与“产量”相关,“产量”就是非常合理的动因。而随着产品生产的复杂化和精细化,产量不再是惟一的动因,不同的作业会产生不同的成本动因,如果产品成本的变化与生产时间,或者是生产批量最相关,那么这两者就是合理的动因。ABC的精髓就是用合理的成本动因去计算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因地制宜ABC

确定了实施方案后,HY公司开始按照咨询公司的建议着手实施元年ABC成本信息系统。

首先,调整业务系统,采集成本数据。史伟认为,作业成本法是反映企业价值形成过程的成本核算方法,与整个生产过程环环相扣,节节相应,所以“实施作业成本法的首要步骤就是调整业务系统,从而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成本信息。”由于原成本核算系统核算深度不够,成本信息不够详细,因此在采集成本数据的同时,将核算从部门深入到班组,使得每个班组都可以生成自己的成本信息。

第二步,确定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各种消耗资源的最终承担者,是归集和分配成本的主要依据,也是成本控制、成本预测和盈利分析的关注对象。针对HY公司是专门从事钢材加工的制造企业,其产品服务类型比较简单,所以其成本对象主要是不同类型的产品。

第三步,分析和确定生产经营过程消耗的“资源”。 资源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投入的具体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咨询公司在ABC模型里定义了包括:人员、建筑物、作业设备等九大类共计31种资源。资源的定义是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分析,将成本科目重新细分和归集形成的直接对应于生产过程的结果。

第四步,认定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整个轧钢过程经过的工序、需要的活动非常多。是不是这些工序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划分为一个作业,从而一一去计量成本呢?如果完全按照这种思路,实施ABC的成本就远远的高过它所带来的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公司建议,由于作业成本法要求的是能够充分的反映成本发生的原因和责任,而并不是将所有活动的成本都反映出来,因此对HY公司的价值形成过程,成本形成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由于HY公司的生产过程是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的各种活动,机器采取的各种操作,都是与整条生产线的工作时间密不可分的,所以可以按照作业级别,基于生产线的分类定义作业,将同一系统的几个活动划分为一个作业。

第五步,选择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各项资源和活动被最终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按照所分配的对象,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是对一项作业所消耗资源数量的计量。作业动因是成本对象对作业需求的频度和强度的计量。根据HY公司的生产特点,体现出了单位作业与批量作业的区别,选择出了作业中心产量、作业中心工时、作业中心轧辊消耗等12种成本动因。

最后,设置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的合理设计,再辅以合理的分配标准,不仅便于成本的合理归集,更便于明确各个部门的成本责任。在作业成本思想的指导下,不同的辅助成本中心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把成本分摊到基本生产车间去。从前以“标准产量”作为单一标准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整个元年ABC系统的设定,解决了HY公司的关键问题。改善了公司的成本信息:成本核算深入到了工作班组。使成本的计算更加精确;制造费用的分配更加合理,考虑了不同工艺之间的差异。避免了部分产品带来的成本的大量增加;不同工序的料工费消耗差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车间承担的辅助费用也得到了清晰的界定。

“开放式”实施先河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成本法对于制造行业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确有效。但是“成本信息系统在建立和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对系统的不熟悉,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引导和认知,这是在最初阶段面临的问题,”史伟如是说。

而诺亚舟咨询总经理韩向东认为,HY公司在改善成本核算的设计中,很大程度上贯彻了ABC的思想,特别是在“动因”的理解上,体现出了ABC方法追溯成本发生原因的目的。这体现在对基本生产过程“作业”的定义中,以及辅助部门成本分配标准多样化的设计中;其次,ABC系统的实施确实给HY公司的成本核算带来了改善,核算更加深入,分析更加广泛,责任更加明晰。从这两点来说,HY公司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个案例有很多遗憾。韩向东认为,HY公司的实施计划一直受到实施成本和原有核算基础的巨大制约,以致于“作业”的定义不能够细化。“ABC作为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其最终的目标是要走向ABM――‘作业管理’,即根据ABC提供的信息,分析‘作业’是否增值,从而消除不增值作业,提升企业的活动效率。但是从目前HY公司ABC系统的精细化程度还不能实现有效的ABM。”韩向东坦言。“这主要体现在,基本生产过程中‘作业’只定义到了‘工艺’的层面,没有定义到‘活动’的层面,辅助生产和生产管理并没有进行细致的作业划分。没有精细的作业划分,就谈不上区分增值作业与不增值作业了。”

ABC不是单纯的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管理思想。目前我国很多制造性企业的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要一步到位的实施ABC管理系统成本非常之高,但是HY公司的例子说明,ABC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循序渐进的实施。HY公司以后可以在现有的ABC系统上,进一步细分作业,并将ABC深入扩展到辅助生产和生产管理中去,甚至可以重新调整动因设计等等,从而优化ABC系统,直至走上真正的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道路。

循序渐进范文第2篇

一、找准学校精神文化是建设的序曲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长期存在的,但要提炼出其精神的内核,是一个开发、继承、发扬而逐步形成的长期过程

凝练学校文化精神。因为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文化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的文化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学校的精神气质;也就意味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就会体现每个师生的价值取向、期望与态度中,并最终影响每一个师生员工的教育行为。(摘自《特色教育知识100问》)

二、渗透制度文化是建设的保障

学校的核心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四个层面之一,但精神文化的形成,却是以制度文化为保障的。也可以这样的说,它是处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的过度层文化,维系学校秩序,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特色学校建设就好像是一辆前行的小车,长期形成的“礼让”品行就是精神文化,交通规则就是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一个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一种文化。

三、践行行为文化是建设的关键

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方面,一旦形成,师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一股信念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当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学校形象被师生认同后,就会以微妙的方式来沟通师生的思想,使他们产生对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团结全体师生,规范师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进而推动学校事业朝着共同的愿景发展。

1、点滴学习、自然渠成,加强内在修养。

在周前会上、集体教研活动中,先后集中或分散学习了有关自然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理念,学习斯宾塞《快乐的自然教育》中以大自然为老师、卢棱的《爱弥儿》塑造的自然人、《老子》的天道自然、《庄子》无为而无不为、《周易》阴阳天地四时和谐而自然运作、陶行知的六个解放……

2、在特色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启动后,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参加特色学校课题有关理论培训。学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本课题的有关文件、理论文献及各学科有关本课题的优秀论文,布置撰写心得体会。并要求各教研组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安排中心发言人,交流心得体会,研讨有效策略。

3、融入自然,促进学习、美化教学方式。

在《自然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正逐步学会通过“自然”搜集学习资源,自主化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上,在课堂下,更多的学生能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学习,反过来也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随着《自然教育》的影响,我校学生能拓展知识视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的更加紧密,促进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各教研组开展的诸如“中华魂”的活动中,我校的师生包揽了片区的所有一等奖,师生们能够主动将自然教育与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积极展现学习成果,也很好地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

4、借助自然、自主学习,有效的学科整合

(1)自然教育创设学习环境,优化学习过程。

自然教育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有景、有形的学习情境,在这种多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觉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由原来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过程变为开放式的师生探究过程,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被唤醒,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直接、快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优化了学习过程。

(2)自然教育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生活相比是封闭的、孤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自然”提供资源环境,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把各种相关资源以不同的媒体形式显示出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可以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能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获取知识。例如,语文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教师利用自然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将得到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同的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理解不同,所获取的资料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同,其结果也是不同的。

在自然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校认真梳理了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等。

学校以“生命的圆满作准备”为办学理念,同时也重新确定了一训:校训“博采众长,自然宽和”;校风“善信善仁,善竞善静”;教风“善耕善导,善言善严”;学风“善问善学,善思善师”;政风“ 善能善治,止于上善”。

循序渐进范文第3篇

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十千米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千米,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千米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循序渐进范文第4篇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古诗词与现代白话差别较大,古典诗词字数有限而意境无穷,教师更应该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古诗词。一般地说要遵循这样一个教学顺序,介绍写作背景、品读重要词句、体会诗意词境。

一、写作背景教学是诗词教学的基础

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是作者进行创作灵感的源泉,写作背景的介绍是诗词教学的第一步。文章因情而发,因时而感。如果不对作者那时那地的情感进行剖析,一味地就诗讲诗,那对于诗词的理解可能会是比较苍白的。因此,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了解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掌握作者意图,读懂诗词内容,了解诗词情感。比如在教师讲解北朝民歌《敕勒歌》的时候,就先对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的历史进行讲解,再简要介绍敕勒这个游牧民族的迁徙过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远辽阔的意境,以及游牧民族对美丽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除了对时代背景要进行了解外,该应该介绍作者的生平主要经历。比如李白和杜甫,即“诗仙”和“诗圣”,虽然他们同处于同一时代,而且也是一见如故的朋友,但是他们的人生际遇不同,因而创作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李白尚武轻儒,仗剑任侠,喜欢游历山水,因而他的诗词自由奔放,气势宏大,极具浪漫主义思想;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深受儒家影响,有宏图伟志,却一生穷困,因此诗词重视写实,描写人间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他们的作品都是小学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采用夸张手法气势宏大,杜甫《绝句》、《枫桥夜泊》等更侧重眼前实景的描绘,进行如实写照。学生掌握了他们的生平经历,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二、重要词句品读是诗词教学的关键

古诗词的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对文中的重要词句的掌握,这些词句我们称之为“诗眼”或者“名句”,是整首诗词的“传神之笔”,是诗词“灵魂”所在,有时候“诗眼”和“名句”掌握了,整首诗学生就理解了。比如, 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一个老翁在风雪寒江独自垂钓的形象,“独”字为诗眼,独钓与孤舟在“鸟飞绝”和“人踪灭”的环境里,非常突兀,表达了他虽受贬黜但是依然傲岸不群的精神。再如我们在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阐述诗人思恋家的思想时,可以着重讲解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尤其是重点突出诗眼“绿”字,融情于景把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春天百草重生、生机盎然的景象,再写明月何时照我还,直接表达思念家园的感情,过度自然、情景交融。还有王之涣《登鹳雀楼》,重点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作者向上进取的精神;苏轼《题西林壁》,重点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名句,表达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不同见解的哲理。学生掌握了古诗词重要词句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能够增进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三、体会诗意词境是诗词教学的目的

古诗词短短数语描写了丰富的内容,表达了无限的形象,蕴含着无穷的意境。进行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诗词的基本规律,让他们掌握诗词蕴含的意境。小学诗词更多的是通过“借景抒情”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诗词教授学生“触景生情”。比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全是写景,但是通过描绘看着朋友乘船远去,最后消失在天际的过程,却表达了诗人目送朋友久久不肯离去,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巧妙地把情感融入到眼前景色的描写之中,实现情景交融,体现了深邃的意境。叶绍《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面上看这两句完全写景,但是通过墙内红杏花从生长到墙外的描绘,却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无限的生命力的歌颂,同时蕴含新生事物冲破困难,脱颖而出的哲理。

循序渐进范文第5篇

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尽快拿到诗歌解读的钥匙,课堂外,老师们有的给学生印发了大量与具体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有的归纳了古代诗歌各种意象的普遍意义,有的总结了各种题型的答题模式,有的概括了解读诗词的各种方法技巧,可谓殚精竭虑,煞费苦心。课堂上,老师们或者字字解剖,条分缕析;或者循循善诱,巧妙点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学生呢,也不负师望,时而显得茅塞顿开,时而会意地频频点头。师生各司其职,各得其乐,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按说,照这样发展,诗歌鉴赏难题应迎刃而解,诗歌鉴赏成绩应扶摇直上,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年过去了,从各省每年高考后统计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来看,学生的成绩却难如人意。它不仅没有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普遍亮点,反而成为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传统难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经过对古诗本身特性及其教学流程的反思,我觉得应该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讲,首先,古代诗歌写作年代久远,学生与古人生活经历、表达方式存在很大的隔膜,无法或者说很难准确触摸、正确把握古人的思想脉搏。

其次,古代诗歌是文言的最集中表现形式,思路的跳跃感、文字的含蓄性很强,其语序甚至同一般的文言散文都存在很大差别,这些都决定了其解读上存在相当的难度。

再次,除了教材上的诗歌板块和考试中的相关题目,学生读过的古诗其实极其有限。再加上各科作业的挤压,社会普遍的重理轻文倾向,即便是手头仅有的这些诗歌,学生都未必有时间细细咀嚼消化,因此,缺乏对古代诗歌应有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从主观上讲,首先,上诗歌鉴赏课时,老师们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技巧的把握而忽视句读、字义等基础性的东西,为了抢进度赶时间,常常在学生还未读懂字面句意的情况下便引导学生架空分析,以至学生总是吃夹生饭,始终处于懵懂、朦胧的认知状态,对诗歌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真切的感受。

其次,由于古诗对古文字功底捉襟见肘的现代中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种“曲高和寡”、“望洋兴叹”的高雅文学样式,再加上老师们讲这类课时习惯使用过于典雅和书面化的语言,讲解理论过于高深,术语使用相对频繁,于是无形中拉大了诗歌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如堕云里雾里,深感诗歌虽美妙但玄虚,既高深又莫测,自己境界太低,语言太俗,无法达到鉴赏的高度,久而久之,就对诗歌望而生畏,继而望之却步,敬而远之。

再次,诗歌鉴赏题目的答案限制过死,挫伤了学生的解答积极性。诗歌的解读本是高度个性化的鉴赏活动,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首诗歌,由于解读对象的身份、年龄、经历、修养、心态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结论,更何况有的诗歌本身就有很大的模糊空间。但遗憾的是,每套试题诗歌鉴赏题的答案都是基本固定的,灵活变通的余地很小。结果,如果学生的思维屡次无法和答案合拍,合理的解读得不到认可,创新的火花被粗暴掐灭,信心便会大打折扣。

最后,每一首成熟的诗歌无论长短,都同文章一样自成天地,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世界。解读诗歌首先应着眼于诗歌的全局,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品味名句、诗眼的独特作用,去咀嚼别词、个字的精妙之处。值得商榷的是我们老师在引领学生鉴赏诗歌时却普遍将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并在学生出现争议、分歧的情况下,将名家或教参上的所谓权威定论强加给学生,以致破坏了学生自己感悟到的有可能更接近诗歌本真的独特境界,并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以上所举都是我多年来耳闻目睹眼见后得出的一些切身感受,希望能够引起各位同仁的思索。

那么,诗歌鉴赏课应该如何来上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夯实基础,增加积累,多印古诗,加大阅读。前些年,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语文的教学和数理化一样,从高一开始,就不得不频频和高考挂钩,在学习新课的同时,不断进行各种类型的强化训练,这种做法其实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因为大家知道,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需要细水长流,循序渐进。令人高兴的是,从去年开始山东省强力推行素质教育,取消了各种排名列队的阶段性考试,给学校松了绑,这就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成为可能。既然学生读不懂古诗与阅读量少有直接的关系,那么,我们不妨在授课的同时,精心选择一些课本、读本上没有的同时又有代表性的诗篇,或者利用课前演讲的环节让学生讲,或者分门别类地不间断地给学生印发下去,让古诗同美文、时文一样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萝卜”、“白菜”等家常菜、必备餐,而不是只用来宴大宾的“鱼翅”、“燕窝”,增强学生和古诗的亲近感,视觉上不陌生,心理上不抵触,触目可见,触手可感,从而培养出对古诗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2、加强诵读,让朗朗的书声成为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道独特风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的诗歌,学生看一遍可能不太明白,但多读几遍,意思也许就会了然于心。老师没有必要事事越俎代庖。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我认为可以将其分为几个环节:

【一读】让学生凭直觉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表象。

【二读】从字音、句读、节奏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让学生尝试美读,体会诗韵之美。

【三读】利用多媒体展示或印发材料,给学生提供疑问较多又不能自行解决的生僻字词的释义及相关典故,让学生了解字面大意。

【四读】提供诗歌的相关背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和内容倾向。

如果严格按照以上程序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我想学生一定可以由浅入深,理解诗歌的大体内容。

3、引导鉴赏。我觉得“诗词鉴赏”课时少、内容多,应当从培养学习兴趣、教会自学方法入手。诗词的鉴赏不仅是一个技巧问题,更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应由整体到局部,力求简单化。具体说来,拿到一首诗后,在学生已经通过了四个诵读环节的基础上,可分四步进行解读:

【第一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人?事?物?景?感觉?)它属于哪类诗?(思乡?怀古?咏史?送别?山水?田园?边塞?咏物?言志?写景?哲理?)

【第二步】引导分析:本诗写了哪些具体场景?包括哪些具体意象?这些场景的基调是暖还是冷?是喜还是悲?

【第三步】引导分析:这些场景或意象是怎么描绘的?好在哪里?如果让你写,你打算怎么着笔?和作者的想法有何不同?

【第四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流传至今选入课本并经常用作考题的好诗一般都不会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会为写景而写景,为记事而记事,一般都会有所寄托,那么作者写这些场景或意象的用意何在?这些场景、这些意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我想,经过这样几层探究,学生应该能够大致鉴赏到位的。

4、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应允许学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对一些幼稚、浅薄的见解,需要包容;对有创新色彩的独特看法,则需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进行赞赏;而对一点不沾边、明显偏离诗歌基调的错误认识,则需要委婉指出,因势利导,尽可能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5、教师的鉴赏语言。我觉得诗歌鉴赏课的教学语言固然应当求美,但如果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口语和学生能普遍接受的术语,雅俗共赏,亲切自然,可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当然,老师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有意悦俗媚众,应当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学生的用语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层次,使学生的鉴赏语言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走出一条由通俗到高雅,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蜕变”之路。

6、必要的知识储备。诗歌的写法不同于散文,因此解读诗歌不能照搬散文。为使学生融入诗境,老师平时阶段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古典诗歌构思布局的常识性技法当然还是很有必要的,如借景抒情的诗往往“先大景,后小景;先背景,后主景;先写景,后抒情”,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往往是“情”的寄托物,“物”往往是“志”的代名词,如常见古典意象的文化内涵,等等等等。

7、教学目标的阶段定位。我总觉得,高一高二两年是让学生进行量的积累的阶段,不应该对诗歌的解读语言、答题思路作过多的限制,以给学生留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到高三的下半学期,在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鉴赏积淀的前提下,再根据高考的要求,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基本思路和各种题型的解答模式,使学生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并最终走上理性、规范的发展轨道。当然,这种作法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和检验。

以上就是我对诗歌鉴赏课上法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班门弄斧,不胜惶恐,恳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相关期刊更多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陕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