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梦开始与篮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篮球梦新纪录片艺术特征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在纪录片备受冷落的全民娱乐时代,这无异于一剂强心针,令纪录片的创作者和爱好者欢欣鼓舞。大量优秀的国内外纪录片得以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然而有一类纪录片却一直远离公共视野,那就是新纪录片,也称为独立纪录片、边缘纪录片。所谓新纪录片,就是“在资金方面,不依托于体制,作者个人筹借拍摄资金,控制作品的销售及发行渠道;在创作方面,没有商业化和播出压力,作者的创作理念不受人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和国家电视台体制内栏目形式的纪录片不同,新纪录片代表着一种向下的视角,关注的不再是大时代、大人物,而是平民甚至是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
一提起这种形态的纪录片,很多观众对此的第一印象就是沉闷、无聊。的确,多数新纪录片都有着相似的拍摄风格,那就是拍摄者刻意隐藏自身的存在,鲜有解说词,而是大量的长镜头、景深镜头,把主导权交给了观众,让观众从原生态的纪录中体会影像背后的含义。如张以庆的《英和白》、杨天乙的《老头》、段锦川的《八廓南街十六号》等。然而在美国,新纪录片和那些在探索发现频道中播出的为我们所熟悉的商业纪录片一样,不仅受到业界的认可,更是屡屡在各类影像节上获奖,甚至还创造了票房奇迹,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些纪录片在纪实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融入了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商业化理念,在真实的基础上提炼故事,从选题、结构、节奏、人物、线索、冲突矛盾各方面精心布置,抓住了观众的心。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曾创造纪录片票房奇迹、由史蒂夫・詹姆斯和弗莱德里克・马克斯拍摄的作品《篮球梦》。
和很多新纪录片一样,《篮球梦》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没有过分突出的主题,没有解说词,只是凭借跟拍和采访,记录了两个黑人少年4年的追梦历程,然而观众为什么会对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兴趣,去主动体会导演隐藏在影像背后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呢?《篮球梦》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那就是平凡主人公和时代大背景的结合,挖掘人物命运和热点议题之间的联系。这些热点议题早已被观众熟知了解,也更能激发观众的收看兴趣。《篮球梦》正是抓住了美国职业篮球赛(NBA)这一极具群众基础的热门事物。在片中NBA比赛的画面,赛事评论节目,NBA预备队员的选拔,甚至是NBA球星伊文思出现在镜头中和我们的主人公交流。观众很可能出于对NBA的兴趣,从而对两个怀有NBA梦想的少年产生关注,才会继而看到片中更多要表现的东西:理想、激情、竞争、金钱、阶层,还有种族观念等。就如芝加哥Time Out杂志评论的那样:“《篮球梦》不仅仅是梦想而是人生,不仅仅是芝加哥而是美国。”??
除了题材吸引人,《篮球梦》在影片的结构上,也引入了好莱坞编剧艺术的技巧,使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丝丝入扣。片中的两个人物构成两条线索,他们之间有着很多的相同点,比如相似的家境、贫穷、残缺或是混乱,又比如他们惊人的天赋和对梦想的执著,然而他们又有着不同的境遇和个性:威廉・盖茨腼腆谨慎,优柔寡断,而亚瑟・亚吉则性格张扬,乐观开朗。人物之间真实的性格反差和境遇对比,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整整4年,他们在片中呈现的人生轨迹如坐过山车一般地上下起伏,在悲喜之间穿梭。此外,好莱坞编剧理念将故事分为几个重要的部分: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和结局。这些元素在《篮球梦》中都得到一一的体现。
激励事件
所谓激励事件,就是在人物生活轨迹中打破主人公生活平衡的事件??,在片中一开场,两个主人公双双被选入了圣约翰中学读书,这里是实现他们篮球梦的梦工厂,有着一流的教练和教学设施。然而,在开片不久,亚吉就被退学,原因是他付不起高昂的学费。这个激励事件使得亚吉一下子从之前积极乐观的状态跌入了谷底,他被转入了另一所学校。片子迎来了人物命运的第一个激励事件,导演通过关键人物的采访来强调这个事件,突显矛盾,并用影像的视觉写意来渲染情感。亚吉的母亲出于对儿子的保护,愤愤不平地抱怨圣约翰中学的势利和冷漠,转学后的篮球教练则尖锐地指出亚吉离开的实质――亚吉就像一个商品,当他们觉得这个买卖不值得的时候,亚吉就被抛弃了。而圣约翰的教练则理性而冷漠地回答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学费毕竟是维持学校运营的重要经费来源。导演通过对这一激励事件的重点展现来强调事件对当事人生活平衡状态的打破,而这种冲击也使得亚吉产生一种与之抗衡的力量,他的母亲也就自然而然地出场,导演对亚吉母亲的刻画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于盖茨而言,虽然他一直被圣约翰中学所器重,但是他的篮球梦却被另外一个激励事件所打破,那就是他膝盖的伤病。因为受伤,他不得不做手术,缺席赛事,并且在之后的比赛中发挥失常。盖茨对于这个事件的反应有挣扎――他独自一人刻苦训练,同时也产生信念的动摇,他开始反思自己在这场游戏或者说是生意中的角色,正如他最后说的:“现在你们对我说‘如果你以后进了NBA,可别忘了我’,但是如果我以后没有进NBA,你们会记得我吗?”
进展纠葛
当激励事件打破了主人公生活的平衡状态后,主人公为了走出激励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并最终达成愿望,开始处于一种进展纠葛的状态。纠葛是指人物生活中的磨难。进展纠葛是指人物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对抗力量,产生越来越多的冲突。??这些冲突一直推进着故事的发展。
当亚吉好不容易从转学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正常的学习和训练的时候,他的生活却发生接二连三的灾难:他的母亲生病,失业,贫困折磨着这个家庭,住所断水停电,他的父亲离家出走,在外流浪吸毒,因为欠费拿不到圣约翰的学分证明从而无法毕业,因为满18岁而使家庭失去了救助金,甚至是到最后,他顺利毕业即将上大学,还在家门口被人拿枪指着头――他的生命一度受到威胁。这些冲突有的直接影响到亚吉的篮球梦,有的则看似和追梦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导演正是用这一个个的冲突以及亚吉和家人在这些冲突中的反应来表现人物性格,带动观众的情绪,从而抓住观众的。
如果说在亚吉的进展纠葛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人物与外界的冲突,那么导演对盖茨的处理则放在了内心冲突上。盖茨的生活相较而言要顺利许多,一直得到资助,球队的器重,医院良好的治疗,大学球队经纪人的青睐。当伤病这个激励事件发生后,导演弱化了人物生活中顺利的情节,而是着重强调了一些负面性的情节,比如盖茨在严酷的训练中加重了伤情,比如在康复后的比赛中,因为害怕受伤而输掉了比赛。在没有外界冲突的环境下,导演挖掘出主人公内心的冲突,这也是典型的好莱坞编剧手法,没有冲突,故事就不可能获得推进。导演用镜头捕捉盖茨在场上失意的表情,教练抓狂又失望的训斥,盖茨兄长的责备,妻子的不理解,以及盖茨本人内心的动摇。他开始抱怨兄长将梦想寄托在他身上所造成的压力,担心自己的伤病,觉得教练对他过于严格。影片甚至剪入了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情节:盖茨去探望3年未见面的冷漠的父亲以及在家里和妻子女儿一起嬉戏玩耍。这一情节的加入让我们更加感受到盖茨内心深处除了篮球,对家庭的温暖和完整也有着无比的向往,而这一点却恰恰也是盖茨追寻篮球梦的一个阻碍:当盖茨在场上比赛时,他的妻子竟然坐在热闹的观众席中睡着了。
危机和
当两个主人公都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当观众还在为两人的遭遇哀叹时,激烈的篮球比赛和拉拉队以及观众的热烈狂欢的氛围一转哀伤的基调,使影片进入了。新一轮中学生联赛开始,亚吉和盖茨分别带领着各自的球队上阵。盖茨所处的强队因为盖茨的失误而提早将其淘汰,亚吉却凭借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惊人的爆发力以弱胜强,连连创造奇迹。导演特别捕捉了这种戏剧性对比下人物的内心冲突。盖茨在最后一场关键的比赛中,因为压力而频频失误,台下的亚吉却爱莫能助,赛后和流泪的盖茨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个原本可以并肩作战的人只能隔场相望。亚吉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时候,曾经抛弃他的盖茨教练则面色铁青地坐在观众席中默默地注视着场上的亚吉,与此同时,盖茨也在家里心情复杂地看着电视转播。这种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如同故事片的一般,让人顿生唏嘘之感。
结语
影片最后的结局明朗而平静。盖茨虽然输掉了比赛,仍然获得了球队年度最佳球员的称号,并顺利入读大学。亚吉因为成绩的缘故,也通过进入预科学习,最后成功地升入了高等学府。观众欣慰地看到两个少年在经历生活的磨难后依然坚持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虽然未来是否成为NBA的明星尚未可知,但是他们起码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篮球梦》虽然是一部新纪录片,除忠实地记录了原生态生活之外,还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特征,那就是对好莱坞编剧艺术的借鉴和运用。导演将观众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充分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研究收视心理,从“讲故事”入手,把故事性当做了最重要的创作元素。而在某些新纪录片导演的眼中,这“故事性”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可控元素,很少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故事性”的缺失恰恰正是大量新纪录片在市场大行其道的掣肘因素。
归纳一下,新纪录片从《篮球梦》中可借鉴的艺术手法如下:
1.注重题材以及拍摄主体对大众的吸引度,除了满足观众猎奇的心理,尽可能地找到小人物与时代大背景的联系,拍摄主体与社会热点、新生事物、突发事件等之间的关系。
2.在全片的整体布局上,可将线索人物的命运进行交叉对比,注重境遇和情绪的反差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从而使片子有戏剧化的设计。
3.在拍摄和剪辑上,注重人物与外界的矛盾以及人物内心冲突的刻画,用冲突组成一个个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表现手法上,运用抓拍表现、采访还原以及空镜渲染等来强调冲突和矛盾。
4.在保证纪录片观赏性的同时,启发观众对故事背后的含义进行哲理性的思考,而这种启发的深度正是由观众对故事的投入程度决定的。当故事足够精彩的时候,纪录片所承载的反思精神和教育意义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可以说,《篮球梦》是一部精彩且充满哲理的纪录片,导演跟拍了5年,拍摄素材长达250个小时,最终剪辑成3个多小时的成片。虽然长达3个多小时,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人们不仅为两个少年的执著和奋斗感动,也对片中所展现所揭示的很多现实问题,如贫穷、疾病、、枪支泛滥、篮球和金钱的联姻关系等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通过片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对生命、对梦想、对人生都会有新的感触和认识。正是由于导演极具好莱坞编剧意识的拍摄和剪辑,用戏剧的冲突结构故事,鲜活地刻画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牢牢地吸引了观众,获得纪实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三方面的成功,这三点,对于我们今天新纪录片的创作,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注释:
??郑伟:《记录与表述:中国大陆一九九年代以来的独立纪录片》,《读书》,2003(10)。
??en.省略/wiki/Hoop_Dreams
????罗伯特・麦基:《故事》,中国电影出版社,第222页,第243页。
这是最精彩的奥运会篮球决赛!
这是水平最高的一届篮球大赛!
美国队的十二名篮球巨星齐齐地站上领奖台,捧着鲜花,挂着金牌,脸上洋溢着骄傲,在一场惊心动魄的绞杀战之后,他们是胜利者。他们用三年的准备完成了对命运的挑战。八年失落,一朝梦回!
十二个人的梦
当决赛还有26秒结束的时候,勒布朗・詹姆斯已经蹿到基德和保罗的怀里,在决定性时刻命中一记不可思议的“打四分”的科比,已经和队友们开始轮流拥抱。
拥抱结束,跳跃结束,詹姆斯把大家叫到一起,团团围住――没有一点空隙。十二名球员不约而同地伸直手臂,立起食指,12根手指聚在一起,指向天空。这样的POSE,他们曾经做过,但那是在耐克为他们拍的宣传画里,而现在,梦变成了现实。
这时科比没有忘记场边还有一个人,也应该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他跑到球场边的电视评论员席,向一个灰白头发的评论员伸出双手,那人也伸出手来,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道格・科林斯,NBC的转播评论,作为美国男篮的队员,他曾参加了1972年首次在奥运会上失利的那次奥运男篮金牌决战。“道格曾在拉斯维加斯开营时给我们做过一个激动人心的讲话。”科比说,“他打动了我们所有人。我们都能感受到因为输给对手而留在内心的创痛。所以,我们想和他分享这激动的时刻。”
在北京奥运会的最后时刻,当他们从领奖台上走下来之后,这些挂着金牌的小伙子们一起快步往里走――他们本应该在混合区留下来接受记者们的采访,有人试图拦住他们,“小皇帝”往新闻会那边一指,说:“去那儿!我们都会去的!”
十二人都去?没错!
当结束了新闻会的加索尔和西班牙队主帅阿伊托准备离开的时候,他们被浩浩荡荡的美国人吓了一跳――“K教练”走在前面,十二名勇士紧紧跟随,最后面是球队的大主管克朗杰罗。这一盛况让在场的记者也为之一愣,接下来便是全场的掌声。12名巨星都穿着同样的领奖服,他们中有的人把美国国旗围在了脖子上,而詹姆斯则像1992年在登上巴塞罗那奥运会领奖台的前辈一样,把国旗披在了肩上,就像超人的披风。
所有人走到台前,依次落座。“K教练”居中,左有詹姆斯、韦德,右有科比、基德,其他人则从台下拉来椅子,十二个人挤在了一起,在桌子的最右边,坐下了克朗杰罗。
专家和好事的人都在讨论美国男篮在连续三次世界大赛失利重新崛起的秘诀――贯穿整个奥运会期间,但从美国男篮的嘴里说出来的,只有“团队”这个词。
事实上,已经不用任何语言,美国队在夺冠后的一系列表现已给“团队”作了最完美诠释。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支真正的团队。每个人都在说,NBA球员是多么自私自利,骄傲自大,个人主义,但你们今天看到的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一个团队,我们一直面临着逆境,现在终于靠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来到了这里。”这是科比为国家队做的总结,很真实,也很完美,八年一梦,由十二个人协作完成。
最简单、最有效
一直以来,由NBA球员组成的美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上只有一种战术:“压迫性防守+快攻”。这种建立在球员必须拥有超强的个人能力前提下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战术仅适合美国队。
同以往几届“梦系列”的球队相比,这届美国男篮在基本战术上没有任何改变,但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他们增加了对国际篮球规则的了解,掌握了主要对手的特点,而且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认真、耐心,这使得他们战无不胜。
毫无疑问,这届美国男篮是一个“超级团队”,这里没有主次之分,首发和板凳之间也没有任何不一样。全队12名球员中只有布泽尔一人的上场时间不足10分钟,但场均上场时间超过20分钟的球员却只有詹姆斯、科比和保罗三人,其中“小皇帝”最多,但也不过24.8分钟,而全队的得分王韦德场均上场时间不足19分钟。八场比赛,有五名不同的球员成为单场得分王,集体主义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至。
同样是紧逼防守,但以科比为首的这届美国男篮的球员们比以往任何一届国家队都要投入,因此在本届奥运会上,美国男篮场均造成对手19.4次失误,而由此获得的快攻得分每场都在20分以上,而且除了决赛的西班牙队之外,其余的球队都没能在美国队的身上拿到85分以上――包括阿根廷队。通过比赛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参赛队的首发阵容都足以同美国队对抗至少20分钟,但美国队最终仍然取得了场均近30分的优势,每场比赛美国队都会在对手体力下降或准备不足的时候打出,对中国队第三节25-11,对安哥拉队第三节26-16,对希腊队第二节31-16,对澳大利亚队第三节34-19,对阿根廷队第一节30-11,贯穿全场的防守强度和斗志是他们取胜的法宝。
显然,“K教练”居功至伟,除了打造出史上最强的防守以外,他在换人和排兵布阵方面也很有艺术,美国篮球的优势在于意识和速度,在一板一眼的阵地进攻中,他们的优势并不大,早在1996年的奥运会上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本届奥运会上,“K教练”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加以利用,因此在很多比赛中,他都放弃了大个子球员,而让身体强壮的詹姆斯和安东尼去打内线,这种灵活多变的“全明星小个子阵容”在让对手措手不及的同时还更好地发挥了己队的优势。
这届美国男篮面对每一个对手都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他们甚至还认真地研究了联防战术,在决赛首节过半的时候,狡猾的西班牙队祭出了原本应该是美国人最怵的“二三联防”,但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2.06米的普林斯突然出现在了罚球弧上,站在五名西班牙队员的中心,成为了美国队进攻的一个“桥”,其他球员都可以通过这个“桥”来获得进攻机会,这是欧洲最传统的破联防打法,而美国队却已经掌握得非常娴熟了。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美国在向世界传播篮球文化。现在,大家都在共同分享关于篮球的知识。我觉得,全世界都看到了这种转变。”“K教练”说,美国队的谦虚态度促使世界篮球和NBA进一步融合。
从逆境走出
当终场铃声响起的刹那,韦德和安东尼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久久不愿松开,而站在他们身边的科比却一个人兴奋地扯着球衣跳啊跳。
科比很激动,但他并不能体会几个小兄弟的感受,因为在国家队,他没有经历过逆境。
美国男篮从2002年世锦赛开始走下“神坛”,已经连续三届世界大赛与冠军无缘,其中最让美国人心痛的便是2004年奥运会,这是他们在1992年之后首次没能获得金牌。而詹姆斯、安东尼和韦德这三位2003年出道的“同年”,正是四年之前的直接“受伤者”。
四年里,这三名球员在NBA中早已成为天皇巨星,但“奥运之痛”却是他们始终无法释怀的,因此本届奥运会上他们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身体
和精神状态。安东尼终于找到了在国家队中的位置,不再是四年前的超级板凳和两年前面对联防的孤独投手,在不足20分钟的上场时间里,安东尼专心地为全队提供外线火力。“我们走过了如此漫长的道路。”安东尼说,“尤其对我们几个曾打过2004年奥运会的人而言,所以现在这个光荣时刻我们也要享受很长时间。”
安东尼的话足以代表詹姆斯和韦德,这三个经历过奥运失败的“黄金一代”已经成长为美国男篮的顶梁柱,他们和科比一起,得分列全队的前四名,其中伤愈复出的韦德更是居功至伟。几乎一年没有打比赛的韦德选择在国家队复出,虽然只是队中的“第六人”,但却带来了非常强劲的冲击力和十足的能量。在决赛的上半场便攻下21分,并且投中四个三分球,毫无疑问韦德是奥运会金牌战的MVP。科比说:“他今天打出了一个真正的自己,那个韦德已经回来了,健康无比,现在他那么强壮,又可以为所欲为。”
“黄金一代”的表现感染了很多年轻球员,两年前还很少发挥作用的保罗已经是队中最值得信赖的球员,他的总共33次助攻也是全队最多的,而同样年轻的德隆在场均不到19分钟的上场时间里,他为全队贡献了14个三分球,命中率高达50%。
这样的奥运金牌,价值超过了靠球星自我炫耀就拿来的冠军,因此格外值得珍惜。保罗说:“我要把金牌带回家里,不过此时此刻,我要一直戴着它,今天晚上无论我到哪里我都要戴着它,甚至下个星期,再下个星期,我也要一直戴着。然后,我要在家里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当然,在“黄金一代”的背后,还有默默无闻的老将基德的功劳。无论场上场下,他都像一个导师那样引领全队前进。对西班牙队的决赛,当美国队开局以4-5落后的时候,基德毫不犹豫地突破上篮成功,这是他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五次投篮,这个球等于为全队吹响了冲锋号:让我们为了金牌,开始吧!
“为什么这支队伍能做到的,在2004年做不到呢?”基德总是这样温文尔雅,但他能体会詹姆斯等人的激动,就像他八年前做过的那样,“这是因为,现在我们只有一个‘自我’,那就是团队的‘自我’。我们的所有成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场次你能上场很长时间,有的场次一次投篮都没有,可你能为你的队友加油啊!”
伟大的球队,伟大的球员,“黄金一代”同美国篮球一起从逆境走出。
篮球大使
除了奥运会冠军,这支美国队还有一个名字是“篮球大使”,他们在本次奥运会中成功地扮演了国家和体育运动完美形象大使的角色。
我们根本无从查询他们到底赢得或者征服了多少人心,不止是球迷,还有那些来自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们。
这是奥运会开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勒布朗・詹姆斯在奥运会期间签名超过了1000次,还赠送过一双球鞋,那是在比赛开始之前的一天,当时的詹姆斯正在仰望着北京师范大学球队训练场的上层,他看到了一个正在观看梦八训练,由妈妈陪伴的12岁小女孩。“小皇帝”招手让小女孩下来,带她见了球队的其他球星们,跟她合影,然后詹姆斯脱下球鞋,签名后赠给了女孩。
当时在场的科比也同那个小女孩进行了简单的握手,这让他感触良多。“比赛后,我正要上大巴。”科比说,“然后我同她握了手,她当时哭了起来,那场景真是……”
其实科比和他的队友们早就决定了该怎样做,他们到宾馆后,马上集体下楼,并去了运动员村。虽然周围的人非常多,“场面简直有点吓人”――克里斯・波什语,但美国队的球员们还是在那呆了几个小时,并尽力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四年前的雅典,美国男篮运动员在入场前被隔离在了包厢里。其他运动员对此举动如此憎恶,以至于他们开始到处对记者们宣称这些篮球运动员们看起来是多么的孤傲冷淡。那届美国队甚至连许多美国国内人士都看不惯。比如在现场观看女篮比赛时,他们看起来非常心不在焉,坐在一起带着耳机,仿佛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镜头之外的他们同样对他人不冷不热,就像在贝尔格莱德奥运热身赛时,和塞尔维亚的总统一起就餐的他们居然全围坐在一个角落里,这让东道主非常不快。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样的,但对外,我们是一个整体。”曾在那次国家队效力过的布泽尔回忆道,“希望我们这一次的表现能改变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和看法,我们可不想被人们看成傻瓜或者是……我们希望可以荣耀地代表自己的国家,谈吐举止得体,并拿下比赛。”
事实上,在比赛中美国男篮的球员们也做得非常好,强悍但不粗野,强大而不傲慢,只有安东尼在同阿根廷队的比赛中同对手有过一些不愉快――在被对手侵犯之后,当然最终止于“语言交流”。
“没人告诉我们去挽回自我的形象,可我们真的想这么做。因为,我们是一群友善的人。”科比道出了每位“梦八”成员的心声。
历史最佳?
无论是实力、名气,还是战绩,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这届美国男篮都足以青史留名,他们已经具备了同任何一届美国男篮相比的条件,下面我们就把他放到历史的坐标上,进行一下简单的对比。
梦之队:场均得分:117.3分,场均净胜:43.8分,最小分差:32分(117-85),对手最高单场得分:85分(克罗地亚队,决赛)
梦之二队:场均得分:120.1分,场均净胜:37.8分,最小分差:17分(115-100),对手最高单场得分:100分(西班牙队,小组赛首场)
梦之三队:场均得分:102分,场均净胜:32.3分,最小分差:22分(104-82),对手最高单场得分:82分(立陶宛队,小组赛第三场)
梦之四队:场均得分:95分,场均净胜:21.6分,最小分差:2分(85-83),对手最高单场得分:94分(法国队,小组赛第五场)
梦之八队:场均得分:106.3分,场均净胜:27.9分,最小分差:11分(118-107),对手最高单场得分:107分(西班牙队,决赛)
从数据上看,1992年的梦之队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但我们首先要考虑时间的因素,梦三、梦二和梦一之间各相差两年,但各项数据都明显呈下降趋势,而梦八虽然和梦三相隔12年之久――这12年恰恰是世界篮球水平发展最迅猛的,各项数据却没有明显的下降,事实上,在决赛开始之前,梦八的数据几乎同梦三不相上下。梦八的对手是所有“梦字号球队”中最强的,1992年的时候,没有人敢试图挑战“梦之队”;1994年,面对梦二的蛮横,其他球队想的更多的是少输些分数;1996年,只有南斯拉夫队敢于尝试同美国队叫板;2000年,在实力上可以同美国队一拼的对手虽然已经有四到五支,但更多的球队面对美国队在第一时间想的仍然是放弃;但现在不同了,梦八的每一名球员在对手面前都毫无秘密可言,而每一名对手都以击倒美国队为荣,甚至连一场未胜的安哥拉队也能叫NBA的巨星们惊出一身冷汗,决赛中,梦八的球员们达到了最佳状态,全场投篮命中率高达60%,三分球28投13中,在上半场结束前的某个时段,在大屏幕上的技术统计是:美国队命中率70%,三分球70%,但这样的球队却仅赢了西班牙队11分,可见对手的强大和比赛的激烈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时空无法穿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梦八是历届美国男篮中实战能力最强的,因为他们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而在这支球队身上还有一种“王者之气”,每一名球员都身经百战,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他们面对突况的冷静是梦二之后的球队不具备的。
拉开书桌旁黑漆的木质抽屉,从中抽出一张质地轻柔的雪色薄纸,在黑寂里不留褶皱地拂平。我摸索出了纤长的铅笔,在纸上轻轻勾画我的渴望,渴望笔下绘出阳光。
银铅温润的微光在黑沉的昏暗里闪光,沉默中隐约着最初的方向。
从小热爱绘画,握住画笔在纸上随心地涂抹,别有一番美妙。
那时,学校开设兴趣班,爸爸没有理会我的心愿,写作班上赫然出现了我的名字。面对纸上歪歪扭扭的图画,只留下指尖上沾满着的银灰铅屑在灯下闪闪地晶莹我的眼眶。
第一次去兴趣班,走错了教室,我来到绘画班,清晰的纸香与特别的颜料味刺激着我渴求的心。但最后还是被老师请出了教室,我隔着玻璃窗,看到同学在画纸上描绘着各自的美好,满脸都是幸福的微笑,他们笔下似乎绽放出了阳光,而我只能远远地看着,然后默默离开。
我的蓝天,似乎约定了黑暗。
窗外下起了大雨,透过朦胧的玻璃向外望,雨仿佛从天空到大地衔接起一根根弦,弹奏一曲美妙。在阴暗之中。即使不能坐在画室,也要让画笔在白纸上挥洒斑斓。
纵使乌云密布,也要让笔下绽出一束阳光!
美术节目我开始观看,学习。白纸、画笔、热爱之心,角度、浓淡、勤奋之画。琢磨体会、留心生活,将热爱凝聚笔尖,明亮的颜色宛然是盛放满天的向阳花,繁盛幽香,溢出清丽的余味。我的绘画开始进步,我开始渴望一个机会,一束阳光,证明自己,照明自己。
终于,绘画比赛悄然而至,我抓住良机。
围绕主题,我要先设计。铅笔尖细腻温和地触及白纸,声音在静谧中婉转而沉浮。灵感总是需要慢慢来。星星点点的阳光透窗而入,跳跃在有些微皱的画纸上,橡皮屑更新着我的想法。铅笔撑着下巴,等待豁然开朗。
透视手法的运用,灭点处,旭日初升,阳光下,汗水淋漓的男孩投出篮球,反光与阴影描绘的配合,优雅认真,一弯弧线勾画着嘴角的微扬,是梦想,也是热爱。
抓住灵感,请老师作指导。绘画班的同学也在作画,娴熟地在画室挥笔。我坐在画室靠南窗的角落里,偶然发现一束阳光透窗而过,洒入画室的角落,暖暖的黄色,有着梦想的味道。
相信自己,我可以。
勾勒我的梦,七彩的梦,用热爱的心让它如彩虹般捧在暴雨后的蓝天,细心描绘笔下的男孩,扬起手臂,将篮球与汗水投出,那笑容折射出我心底的幸福和骄傲!
静等结果。
最终成绩很好,我虽然还略输绘画班的同学一筹。拿到奖状,似乎昔日的乌云密布中。一束热爱的阳光悄然丈量了心与梦的距离。
可惜这次不同,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不出自DC漫画公司,也不出自MARVEL,他没有绿卡。贾斯科维修斯站了出来,他先是投中三分并且诱使奥多姆犯规,打四分成功,接着他又连续丢进两个三分,并且两罚两中,狂砍12分,让立陶宛在最后时刻以93比87领先对手。尽管梦之队的超级战士们在最后关头使出浑身解数,但最终他们还是不得不接受失败的事实。“小鬼魂”、“独狼”、“石佛”,他们都被打败了,复仇者比他们都要强大。
英雄的时代结束了吗?从何说起?
4年前,在悉尼。那是复仇者贾斯科维修斯的惨痛记忆,他们和美国队在半决赛遭遇。比赛最后时刻,美国队85比83领先,贾斯科维休斯在三分线外出手投篮,球砸在篮筐上弹出,美国队死里逃生。
但是全场观众把所有的掌声都给了立陶宛,就好像本赛季IZOD中心人尽可夫的主场球迷们在每一场比赛中都把"MVP"呼声送给对方球员,尽管立陶宛队中既没有科比也没有詹姆斯。英雄的时代什么时候结束了?听听澳大利亚人当时的呐喊,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支死里逃生的球队,我们叫他"梦四"。
三位天才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向全世界的体育精英发出了真诚的邀约,美国篮协也组建了全新的战队赴会。美国悉尼奥运会男篮按照惯例被叫做"梦四",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美国男篮便以"梦之队"的名号出现在国际赛场上,1994年世锦赛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男篮分别被称之为"梦二"和"梦三",1998年世锦赛在希腊举行,本来美国篮协准备派出由NBA球员组成的"梦四"出征,不过因为那一年爆发出来的劳资纠纷而搁浅,最后美国篮协只能抽调大学生球员组成联队代替。NCAA的精英们在国际赛场上不太灵光,他们最后只拿到了赛会的第三名。所以,在2000年奥运会前,美国篮协立志报仇雪恨,准备组织能人强将,重返荣耀,这就是"梦四",他们才是真正的道统继承人。
和以往的美国队一样,这届美国队选角也遭遇了很多风波,想进的人、有资格进的人进不去,没资格进去的人却获得了机会,这种二桃杀三士的事情最容易引起争议,之前三次组队问题还不太明显,从这一届开始,难服众望的选择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海选之初,全明星票王卡特与得分王艾弗森都被排斥在了球队以外,中规中距的雷・阿伦和开拓者球员史蒂夫・史密斯却捷足先登。坊间流言声称,他们的入选是各自球队管理层积极活动的结果,因为这两队有人在梦之队组委会担任委员。
许多美国球员因为个人事务或者安全问题拒绝参加远征军,艾弗森是个例外,尽管他一向不喜欢合作,但是对于参加美国国家队为国争光他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惜不管是篮协还是NBA官方对他都存在成见。这一次,直到最后可怜的艾弗森都没有得到机会,据说这次落选之后他着实低落过好一阵子。纵观其篮球生涯,只有2006年美国篮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才勉强对艾弗森开过口,尽管赛后艾弗森仗义执言痛斥美国球员太自私,并且早早就给出承诺,表示自己热切希望出征北京奥运会,克朗格诺们依然无动于衷。联想到最近克朗格洛痛斥詹姆斯之后自觉后怕,卑躬屈膝向小皇帝示好,只能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当然,官方说法是:球风不合。另外一位当红炸子鸡卡特面临的问题不太一样。因为球风劲爆被斯特恩视为联盟救星的他,在国际赛场上同样是最受期待的人选,只不过当时他受到了伤病的困扰,谁也不愿意成为他表演的道具,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他。卡特受尽特殊照顾,伤痕累累。他的左肩、右脚踝都有伤,就在奥运会开幕之前的5个月,他仍然在职业战场上浴血奋战。3月27日对阵森林狼,加内特和乔・史密斯都对他恶意犯规,赛后卡特左手臂不能动弹,左小腿严重拉伤;4月3日对阵步行者,卡特肩部受伤,中途退场。
一瘸一拐的飞人在悉尼的表演会打折扣吗?在国际赛场上,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NBA JAM》吗?
还有第三位,科比・布莱恩特,作为前后两版乔丹接班人,卡特经常被拿来和科比做比较,卡特在媒体面前逃避的态度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了科比是多么强大。时任联盟统治者的"大鲨鱼"奥尼尔以要陪自己的女儿过暑假为由拒绝了为国效力,人们自然将目光投到他这位不安于室的小弟身上。可是科比的答案也是:不。
在奥尼尔拒绝美国篮协的邀请之后,梦四大名单出炉,入选球员分别是凯文・加内特、贾森・基德、加里・佩顿、史蒂夫・史密斯、阿兰・休斯顿、蒂姆・哈达威、温・贝克、古格利奥塔、蒂姆・邓肯、阿隆佐・莫宁、雷・阿伦还有格兰特・希尔。不巧的是,在季后赛对阵热火的比赛中,希尔扭伤了自己的脚踝。此时距离奥运会篮球赛开幕仅3个月,美国篮协希望能找到一个人来代替希尔,技术特点跟他一样,不管是美国篮球协会主席格兰尼克还是希尔本人都认为科比是最佳人选,尽管科比也是带伤之身,而且同样是脚踝有伤,但当时正在和步行者打总决赛的科比不想为其他的事情分心,同时他还有别的打算:“我不太可能出现在梦四的名单里,我太忙了,有许多事情等着处理。”菲尔・杰克逊告诉记者,科比所说的“许多事情”指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科比要结婚了。这对他来说是神圣而特别的。”
鸡飞狗跳
梦四最终确定的人选有一些变化,为了2001年的总冠军计划,邓肯以膝伤未愈为由退出了球队,卡特、麦克戴斯和拉希姆代替了希尔、古格里奥塔和邓肯,主教练为火箭主帅汤姆贾诺维奇,助手分别是76人主帅拉里・布朗、珀杜大学基迪和肯塔基大学塔比・史密斯。在科比走进婚姻殿堂、远赴亚平宁买篮球队春风得意的时候,在艾弗森无言独坐暗自神伤的时候,兴奋的卡特和加内特带领着自己的球队,开赴了战场,迎向未知的命运。
2000年8月26日,12位NBA球星集结在夏威夷的毛伊岛上,梦四开始了为期21天的集训。集训期间,梦四队要打五场热身赛,9月1日和3日在夏威夷大学他们要迎战加拿大国家队和美国大学生队;之后在日本的仙台有一个单循环邀请赛,除了美国队之外,另外两支参赛球队为日本队、西班牙队;9月8日,梦四将登陆澳大利亚本土,10日他们在墨尔本国家体育馆与澳大利亚国家队进行最后的热身赛。
“梦四”队首次亮相就闹出了笑话。9月1日,美国队和加拿大队的比赛在夏威夷大学篮球馆如期举行,比赛不出意料的以美国队轻松获胜结束,但是比赛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却比比赛本身更引人注意。赛前奏两国国歌时,加拿大人并没有听到卡力沙・拉瓦雷的名曲,喇叭里传来的竟然是贝多芬的《欢乐颂》,这让收拾心情、严肃以待的加拿大人很是不悦。事情本身倒没有多恶劣,但是媒体对此事的渲染却很说明问题,早在“梦二”时代,美国队嚣张跋扈的做法就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指责,“梦三”在亚特兰大时老马龙甚至差点被波多黎人报以老拳,对手们早就看不惯梦之队队员的自大,场上场下反对情绪都很高涨,只不过美国明星们都在梦里,浑然不觉。
一路上梦之队遭遇的鸡飞狗跳还有不少,在澳大利亚本土也不例外。9月12日,美国队下榻的墨尔本皇冠大酒店门外人头攒动,1500名抗议者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尽管他们的抗议目标是在这里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富豪们,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酒店被他们封锁,进出都非常困难,他们还和警察发生冲突,让美国队不得安生。为了安全起见,美国队甚至取消了训练计划,最后他们迫不得已只能提前离开墨尔本。美国队的逃跑并不顺利,尽管他们在早上6点45分就登上大巴准备离开,但是抗议者堵住宾馆大门,拒绝放行。美国队虽然将星闪耀,但是对于这些"宁杀错,不放过"的抗议者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决定另辟蹊径的大巴依然没有逃出五指山,要不是警方协调,抗议者们派出检查员确认无碍,他们可能会被困在大巴上更久。
立陶宛人的进攻
美国队的热身赛由NBC和TNT两大电视台全程直播,他们受到的关注超乎想象,不过人们对他们的担忧也随着曝光越多而越严重。从球员阵容来看,梦四缺点多多。由于邓肯和奥尼尔双双缺席,梦四内线后继无人,内线最高的是贝克和加内特,二人都是2.11米,但他们都不是中锋出身,身高2.08米的莫宁才是惟一的正牌中锋。全队年纪最大的球员是34岁的"甲壳虫"哈达威,他曾经因为伤病缺席“梦二”,而队中只有莫宁、史密斯和佩顿三人是梦之队旧将。球迷们的心仪之选是奥尼尔、科比、马龙、艾弗森、斯托克顿组成的豪华阵容,但最后得到的却是这样一副阵容,心中做何感想可想而知。
球员水平、场上球员配置并不是梦四存在的惟一问题。因为雷・阿伦的捷足先登,卡特非常不快,按捺不住的他曾经在媒体上大放厥词,在对阵雄鹿的比赛中两人还飚分斗狠。2008年“梦八”在北京训练时,记者们看到科比、詹姆斯这些巨星互喷垃圾话的场面非常惊讶,老大哥基德宽慰大家说:"这算什么,2000年的时候我们还打了一架呢。"尽管基德拒绝透露参与斗殴的球员名字,但我们至少知道当时队内气氛并非一团和气。
9月17日美国男篮的奥运会小组赛开打,他们的第一个对手是中国队。汤帅摆出了基德、佩顿、加内特、卡特和莫宁的首发阵容,而蒋兴权一上场就祭出了双塔组合――姚明和王治郅。这是姚明和汤帅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比赛开始后,他连盖两个大帽,看得各路球探眉开眼笑,赛后很多人放话预言,如果姚明参加NBA选秀,那么他铁定是状元,而汤帅也啧啧称赞:"中国队的这些小伙子们,将来一定前途无量。"这场比赛中国只领先了开场5分钟,最后以72比119败北。佩顿坦承:"开始我们有些懒散。"
梦四的第二个对手是意大利,跟中国队一样,意大利队进入状态比较早,不过他们比中国队坚持的时间更长,上半场前15分钟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双方比分一直咬得很紧。整个上半场意大利全队出手32次,比美国人还多3次,这在梦之队以往的比赛中可是不多见的。不过意大利队命中率实在惨淡,整个上半场只有31.3%的命中率,要不是手气太烂,美国队将面临半场落后的局面。到了下半场,美国人体力上的优势终于发挥出来了,而意大利则疲态渐显,整个下半场他们只拿到了26分,最后以32分之差败下阵来。93比61,悉尼圆顶体育馆现场的8368名球迷又见识了一场美国式的胜利。
在登陆澳大利亚之初,“梦四”曾经和澳大利亚国家队打过热身赛,而对方阵中有两名前NBA球员,一个是公牛的朗利,一个是在马刺打过球的盖茨。在NBA待了很多年的朗利认为美国队在奥运会上是一枝独秀,拿金牌是没有问题的,其他国家的篮球水平和美国相差至少10年。朗利的意见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悉尼奥运会之前,国王的南斯拉夫籍球员迪瓦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我相信我们可以击败梦之队。但是梦之队有95%的机会赢球。假如世界上能有一支球队击败他们,那一定是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最终没能给美国队造成任何麻烦,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碰面,帮助美国队淘汰南斯拉夫的,正是美国队小组赛的第三个对手――立陶宛。小组赛第三场比赛美国队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立陶宛人毫不退让,美国人抢了53个篮板,比他们多抢了19个,但是立陶宛在篮下进攻上面还了回来,他们在“梦四”的拿下了30分,比对方多8分;他们基本功扎实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中投命中率达到了45.5%,大大超过美国队的36.5%。如果不是最后卡特强打得手,他们最终只能赢下3到4分,85比76,这是梦之队自出征巴塞罗那以来最小的分差。
从迪瓦茨的话里看的出来,其他球队都在激励自己给美国队一点颜色看看,试图在一场比赛中击败他们,但是说到跟他们争夺金牌,那就底气不足了,很多人大概想都没有想过。不过,仅凭这一点,他们已经超越巴塞罗那的前辈们太多,现在的美国队,在他们眼中是头号种子,而并非飘在云端的梦幻,他们再也不会像前辈们那样仅仅凝视对手就会着迷,被征服,他们明白,眼前的这些人,是他们的对手,而非崇拜的对象。无论是迪瓦茨还是朗利,在NBA混得上球打的国际球员们都深受感化,他们心悦诚服,往往不能给美国队造成麻烦,而那些从来没有进入过NBA的天才国际球员,以其"无知者无畏"的精神,未被NBA体系异化削弱的篮球天赋、更加优秀的团队精神成为了美国队前路上的迷雾。
这是属于立陶宛的一章,属于贾斯科维修斯的一章,梦之队从未经历过的一章,这是噩梦,而且是反复经历的噩梦,从这时开始,梦之队将被震惊,并慢慢熟悉这样一群人,NBA的遗珠之憾。
在连续轻松取胜新西兰和法国之后,美国队的自信心又恢复过来,得知自己最大的劲敌被立陶宛除掉之后,他们也有理由高兴,尽管立陶宛在小组赛里曾经给他们制造过麻烦。但聪明人是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就像装了写轮眼的忍者一样,同样的招数对他们是无效的。从事后的场面来看,他们的确是自信过头,尽管汤帅要求他们把决赛阶段的每一场比赛都当作NBA总决赛来打。
贾斯科维修斯,这位马里兰大学校队外籍名将、NCAA著名的投手、被快船队用十天短合同打发的乞讨者,和他的同胞们一起给美国队制造了大麻烦。要不是立陶宛人的关键罚球鬼使神差般的三失其二,梦四很有可能折戟本次决赛。2000年9月29日,当贾斯科维修斯的三分球偏框而出,卡特在全场观众面前跪了下来,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看到了这让美国篮球之梦胆寒的一刻。卡特在感谢篮框,感谢它没有接受那个该死的绝杀,庆幸他自己没有成为罪人。
天才之光
“梦四”的决赛对手法国队在小组赛中有过交手,尽管决赛中法国表现更好,但小组赛两队一战更具有纪念意义。那一战,不,应该说那一瞬间,胜过了“梦四”在悉尼奥运会上的八战全胜,胜过了他们毫无悬念的夺冠。
失败与梦想
不贴海报,不买门票,我们的球赛却非常热闹。我从小就跟爸爸看过不少篮球赛,也多次在电视里领略了“飞人”乔丹的英姿,唯独这场球赛,令我念念不忘。
今天,是我们班“五三”队与一班“五一”队的篮球比赛,大家都非常激动。随着哨声,比赛开始了!我瞪大眼睛,一点也不眨,生怕在眨眼中错过了自己班的得分。我们班的“五三”队员们对“五一”左右开攻,球终于落在我们队手里了,啦啦队队员们扯开嗓子,不断为“五三”助威。“五一”啦啦队队长拿着扩音器大喊着:“五一”必胜,五一必胜。这时小涵做了个假对作,把球传给了小振,小振一个箭步冲到篮前,瞄准了便是一投,"哇,进了!"大家高呼起来.我激动地一蹦尺高,我想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有希望了.不料,"五一"这时抓紧机会,连进了好几个球,把我们抛在了后面.我见了急得直跺脚,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快,进球啊!在不进球,我们要输了!我们的队员也着急了,奋不顾身,为了一次投篮机会,一个人摔倒了。突然,小晨抢到了球,把球传给了小勋:小勋又把球传给了小涵,小涵躲过了“五一”的防守,到了篮前一投"进了"啦啦队高呼到"噢耶!"哨声一呼,第一局"五一"以10比2赢了第一局.
第二场,"五三"首先抢到球,猛地向"五一"发起了进攻,将小彭"单枪匹马"的防守,结果被我们"五三"躲过了.小勋躲过了一个又是一个地防守箭步冲到篮前一投,可惜没中唉!随着哨声比赛结束了,"五一"以2比1赢得了比赛.
失败并不代表我们再也胜利不了了,梦想使我们更加奋进,更加向上.虽然这次篮球比赛我们输了,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我与几个女同学唱着:"我们的未来不是梦,认真练好每一个球……离开了大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