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一天电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河神公开招聘干部,青蛙与河马当选。
金鱼不解地问:河神,凭什么是青蛙与河马?
河神:青蛙会吹。
鱼:河马呢?
河神:河马脸皮厚。
校园幽默
陷阱
放学后,唐豆豆问妈妈:1大还是51大呢?
妈妈:一定是51大呀!
唐豆豆:大好还是小好?
妈妈:大好!
唐豆豆:妈妈,我这次考试考到了51名!
不好意思哭
1858年,在伊利诺州议员的竞选中,史蒂芬?道格拉斯击败了林肯。
数分钟后,朋友问林肯:你感觉如何?
林肯说:我觉得像个小孩子绊到脚趾,很痛,但我又太大了,不能哭出来,但实在太伤心,也笑不出来。
路牌
老师:你怎么迟到了呢?
小明:因为一个路牌。
老师:路牌?什么样的路牌能让你迟到?
小明:它上面写着前方学校,请慢行。
迷路
一天,中学生维克去探险,在森林里迷了路,终于遇到一个人。他高兴地说:谢天谢地,我迷路了两天,可今天我总算是遇到您了。
朋友,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那人说,要知道,我已经迷路10天了!
了不起的人
英国文学课下课后,琼斯和约翰在聊天
琼斯:如果莎士比亚今天还活着,你认为他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吗?
约翰:是的!无论如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活四百多岁的人。
祝福错了
一天,美国前总统克利夫兰祝福一位小男孩:小绅士,我送给你一个奇怪的祝福,我祝福你不会当上美国总统。
多年后,事实证明克利夫兰错了,小男孩长大后不仅当上了美国总统,还连续干了3届半,成为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统。他就是西奥多?罗斯福。
度日如年
妈妈:你爸爸今天生日,你有什么祝福的话?
小宝:我祝爸爸度日如年!
妈妈:你怎么不会说话呢?
小宝:爸爸老说忙,时间不够用,如果一日如一年不就解决了。
倒数
讲解完倒数后,老师想考察一下同学们都明白了吗,便问小明:1的倒数是多少?
小明说:1!
老师又问:正确。6的倒数是多少?
小明说:9!
植物互评
小草批评大树:就它爱出风头。
大树批评藤蔓:一辈子也没直起过自己的腰。
藤蔓批评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竹笋批评仙人掌:浑身是刺,不是什么善角。
仙人掌批评牡丹:一心一意追求大红大紫的荣华富贵。
牡丹批评腊梅:自命清高,极端的个人主义。
关键词 电视剧名 英译 拿来主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多,中国的观众自然也多,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蓬勃发展,但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电视剧名的源起,比如《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源自动画角色“灰太狼”,《婆婆来了》和《丈母娘来了》等;以及一些电视剧也有英文名了。既然发现了这两个特点,在电视剧名的英译中,我们可以采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本文以两部热播剧《辣妈正传》和《抹布女也有春天》为例来进行探讨。
2014年的热播剧《辣妈正传》,其英文名为“Hot Mom”,讲述一位年轻时尚女孩在意外怀孕之后成长为称职母亲的故事,由此而知该剧是讲辣妈的故事的,所以英译时只抓住“辣妈”一词进行翻译。
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中,“辣妈”一词“已经成了身材性感火辣的准妈妈或妈妈的代名词”,“除此以外,辣妈不仅仅是指妈妈的身材好,也指准妈妈或妈妈的性格泼辣豪放,有自己独特的个性”。Mom是指妈妈,那该剧主创为什么要用hot呢?在《朗文当代英语辞典》中,对于“hot”有如下解释“sexy; someone who is hot is very attractive sexually” (性感的;非常具有性吸引力的)。
然而百度百科也告诉我们,“辣妈”一词“最早来自辣妹维多利亚的粉丝们对她的一种昵称,原先是辣妹和贝克汉姆结合,并育有一子之后,辣妹维多利亚自然升级成辣妈。所以“辣妈”一词来自于“辣妹”,而英文中的“辣妹”就是维多利亚原来所在歌唱组合的名字“Spice Girls”。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中,spice可以指额外的趣味或刺激性的事物。
既然此处 “辣妈”一词来源于“辣妹”(Spice Girls),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脑髓”的“拿来”了,使用“辣妹”中的辣(spice),“辣妈”就应该被翻译成“Spice Mom”而不是“Hot Mom”了。
“运用脑髓”地“去拿”的同时还要记得“放出眼光”。2013年的热播电视剧《抹布女也有春天》的英文名是“Mop Lady’s Spring”, 该剧主创称这个翻译借鉴了2007年的一部日本热播剧《抹布女孩》的英文名“Mop Girl”,而在《抹布女也有春天》中,主角“抹布女”是一个已婚女人,考虑到具体剧情要求,所以将Girl改成Lady。但是他们简单的采用了“拿来主义”,却忽视了对源剧名以及两剧中主人公设定的研究。
《抹布女孩》是一部日本电视剧,其日文名为“モップ ガル”,该日文名中的两个字都是日语中的按照英语发音形成的外来语,モップ就是按英语中mop一词的发音形成的, 而ガル则是girl一词形成的,合起来就是前面《抹布女也有春天》的主创提到的其英文名“Mop Girl”。那么在将该句日文剧名翻译成中文时,我们首先要了解mop一词的意思。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中mop被解释为“拖把,墩布;短柄拖把状用具(如洗碗刷)”,那Mop Girl(“モップ ガル”)就应该被翻译为“拖把女孩”、“墩布女孩”而不是现在的“抹布女孩”。那为什么墩布变抹布?日本电视剧多是由字幕组翻译的,他们这样翻译的原因无从可知,但是百度百科对于该剧的剧情是这样介绍的:该剧女主人公是一位“丧仪社的清理员,而抹布是她是去做遗体回收作业都必须携带的东西”,这应该就是“抹布”的来历了。况且,中国南北两地对“拖把”这个事物的叫法并不一致,我们南方称之为“拖把”,而北方称之为“墩布”。如果将“モップ ガル”(Mop Girl)直译为“拖把女孩”或者“墩布女孩”,都会让某一部分人无法理解其意,从而影响播放量,于是将其翻译为《抹布女孩》,反正抹布和拖把都是清洁必备品,不会对主人公身份设定产生影响。笔者窃以为该日剧翻译是基于这两个考量将“モップ ガル”(Mop Girl)翻译为《抹布女孩》。
但是《抹布女也有春天》中的主人公“抹布女”是指那些爱得无怨无悔,为了爱情宁愿牺牲自己的事业、青春,全心全意帮助爱人成功,最后却被抛弃的悲剧女性。这与日剧《抹布女孩》中的“抹布女”(清理员)的人物设定完全不同,所以mop一词用在《抹布女也有春天》的翻译当中是完全错误的。所以由于该剧主创缺乏对剧名源起的深入研究,只是因为一样的词语就简单的对应,导致了该剧在播出后遭到网友们的纷纷吐槽。
所以,电视剧名英译中的“拿来主义”首先要“放出眼光”――探寻并看清该电视剧名字的源起,比如《辣妈正传》中的“辣妈”源自于“辣妹”,《抹布女也有春天》中的“抹布女”并不是与《抹布女孩》同一类型,然后再“运用脑髓”――根据源起进行翻译加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鲁迅先生的“自己来拿”,不至于出现这两部电视剧名英译时出现的不当之处。
参考文献
[1]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朗文当代英语辞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随着HOT等一批韩国歌手以欧美音乐组合形式进入内地音乐市场之时,国人对“韩流”一词就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后几乎一夜之间,东亚、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港台地区荧幕上,韩国的俊男靓女携其作品竞相亮相,韩剧犹如磁石一般将亚洲观众牢牢锁定,谱写了一段段收视与票房神话。自此,韩流在整个亚洲、在世界影坛上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新锐力量。
对于来势汹涌的韩流,中国影视界仅仅一味的去“炮轰”、去“控诉”是不可取的。甚至有人说人家是“文化入侵”,说什么媒体播放韩剧就是“汉奸”。为什么我们不能冷静下来,客观的去认识人家文化战略的成功所在,加以学习汲取呢?韩剧至纯至真,直指人性深处;刻画人物细腻,情节上精雕细琢,注重知识性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宣扬……这些都是韩剧之所以能打动观众,异军突起的原因。
我们真心希望国产剧能够谨遵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借鉴韩剧的成功模式,打造自己的特色,让中国的影视也能在国际上扬名。
山东读者;许建伟
王心刚在哪里?
《寂静的山林》、《牧人之子》、《红色娘子军》、《大河奔流》……王心刚老师扮演的这些银幕形象曾燃起我火热的胸膛,催人奋进。这些英雄的化身曾打动我少年的心灵,是他们在我消沉的时候给我勇气,在我顺利的时候使我清醒。我之所以崇拜王心刚老师,不仅因为他演技非凡,更重要的是他为人谦逊,心胸坦荡,对人民、对观众无限的热爱和忠诚。
然而我心中这个最闪亮的明星,近年来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我想冒昧询问贵刊是否知晓王心刚老师的通讯方式,是否方便告知于我,因为我很想与他沟通。我将不胜感激。
浙江读者:孙通泉
难忘儿时看电影
提起电影不禁使我回想起我的少年时代。我在农村长大,可以说是电影伴我度过少年时光。
那个时候,农村看电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室内电影,要花钱买票;另一种则是露天电影,是免费的。买票看电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再加上家里经济条件较差,没钱买电影票。可是我想进影剧院看电影的欲望却十分强烈,于是只好看“霸王电影”。
有一次家乡的戏园上映战斗故事片《侦察兵》。我向来喜欢看战斗片,看到买票的观众大大方方步人影院,十分羡慕。一个朋友告诉我电影院后有个厕所,有人已经钻窗户进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也偷偷钻了进去。由于没有座位,只好坐在靠墙边的偏座上,还生怕被查出来。看“霸王电影”总要提心吊胆,后来我更多的是看免费的露天电影。当时观看露天电影可说是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个月几乎都能看一场,不是县“大机大队”放,就是公社“小型电影队”的慰问演出,有时还有部队电影队前来放映。
有一次放黑白故事片《英雄儿女》,赶来看的观众不仅有本地的,还有邻近大队甚至本公社内的,由于人太多还发生了骚乱。
在影剧院或露天看电影,放映员都不做剧情解说。剧中人讲的普通话我有些听不懂,因此,那时候看电影还有点凑热闹。好在我们公社电影队的放映员当过兵,会讲普通话,因而能向观众做剧情解说,他善于发挥,有时加入一些潮汕方言俗语,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大家都很喜欢。
虽然我们都上初二,但穆兰军看上去完全是个成年小伙子,这也不奇怪,他比我大三岁。我俩为什么成为朋友,我至今仍然没弄明白,我们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中的人。他家穷得让我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把歪歪斜斜的老房子震倒,这是我在他家做客那天发现的。那天我吃了这辈子最难吃的菜,他娘从地里摘了一只西葫芦炒了,招待我这个恐怕是多年来他们家唯一的客人,在焦糊的菜里,我吃出一个烟头。
吃完饭,穆兰军非留我住下。可能是他觉得自己家寒碜,就把我安排到他一个亲戚家新盖的瓦房里。他留给我一只手电。半夜,我被呼啸的风声和雷声吵醒。一个闪电,我隐约看到墙上一幅画。又一个闪电,我在画上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举起手电,向那面墙照去。昏黄的光晕中,我看到大半个。是的,饱满深情的。另外一小半,被一个贪吃的婴儿的脸遮住。手电再往上移,我看到了一排斩钉截铁的大字:“母乳喂养好!”
当我跟青春期蠢蠢欲动的荷尔蒙战斗的时候,穆兰军却在跟机械斗争。他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只生锈的海鸥相机,还有一瓶显影液。在集体宿舍里,他每天对着一本说明书摆弄那架破相机,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洗出的任何一张照片。只见他经常出没在黄昏的田间河边,蹲好马步,虔诚地举起相机,手颤巍巍地按动快门,咔哒。
咔哒、咔哒声中,时间很快过去了大半年。有一天晚上,学校放露天电影,是《小街》,我对这部电影已经没有了印象,只记得里面的女演员是张瑜。等电影散场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我俩和一张孤零零的凳子。我抬头看远处,地平线上有一阵阵昏黄的闪光。此时,我发现他低头在哭。
我知道他哭的是什么,他向往《小街》里那种干净、新奇、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生活。不像我们的祖辈乡亲,一辈子的道路不过是从村头通向坟头。
后来,他止住了哭声。告诉我,他将来也要拍电影。他要拍各种闪电,山顶上的闪电,峡谷里的闪电,平原上的闪电,大海里的闪电,沙漠里的闪电,亚非拉美三大洲的闪电,南极洲的闪电……
“南极洲没有闪电。”我纠正他。
他没理我,继续说:“我要找一间比人民大会堂还大的电影院,只坐着两个人。”
我问:“是跟我吗?”
他忽然羞怯起来。“要是有可能的话,我想,我想请张瑜。”
“张瑜,哈哈哈哈。”我乐得前仰后合,“那我还请陈冲一起游泳呢。”
他生气地搬起凳子,走了。
后来我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他考中专未果,继续复读,我俩的关系就这么断了。有一年,我参加一个初中同学会。席间,一个同学很兴奋地问:“你们还记得穆兰军吗?”
“记得,记得,”我们齐声说。
“他进局子了。”同学说。他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中专。听说跟他堂嫂子搞上了,闹得满村里人都知道了。后来,他偷高压线,被抓住判刑了。
在大家的叹息痛斥中,觥筹交错的人影变得模糊,我眼前又浮现出手电光里那个宣传画上的。
那么他偷电线干什么?难道为了制造闪电吗,不会,那闪电,连同那部从不存在的电影是献给张瑜的。
有一年,在一次明星见面会上,我见到了张瑜。张瑜已经老了,但透过岁月的窗帘,依稀可见当年的俏皮的笑容。望着台上的张瑜,我想起了穆兰军。
我仿佛看到,在一间比人民大会堂更大的电影放映厅里,只有两个人,巨大的银幕,像大瀑布一样垂下来。穆兰军穿了一身晚礼服,他来到张瑜身边,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掰下了电影放映机的开关。各式各样的闪电一起闪烁,那是穆兰军冒着生命危险献给心中女神的礼物。白雪皑皑,企鹅滚滚的南极,屹立着北京饭店一样大的蓄电池,一双手举着两根电线,电线连着正极和负极,电线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张瑜惊讶地长大了嘴巴。
2014年3月10日,“光荣永不落幕——吴天明导演电影回顾展”与“为有天明多壮志——吴天明导演追思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等电影导演齐聚北京电影学院,共同缅怀“第五代导演”的伯乐。
2014年3月4日上午,吴天明因心肌梗塞在北京离世,享年75岁。
在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开吴天明这个名字。这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吴天明自己的作品,二是因为他扶持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品、成名作,给了他们扬名立万的机会。
吴天明不是一位高产导演,但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蕴含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代表作《人生》、《老井》、《变脸》……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记忆。
他更是慧眼识珠,识才爱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西影厂办成了年轻导演培养基地,张艺谋、陈凯歌、何平、田壮壮等都被请到西影拍戏。在吴天明的带领下,西影厂迅速崛起,相继出品了《红高粱》(导演张艺谋)、《黑炮事件》(导演黄建新)、《盗马贼》(导演田壮壮)、《双旗镇刀客》(导演何平)、《野山》(导演颜学恕)、《疯狂的代价》(导演周晓文)、《棋王》(导演滕文骥)等一系列杰作,在海外频频拿奖。中国电影出现了“西部电影”神话,“第五代”导演的崛起正是从西安电影制片厂开始的。
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张艺谋坦言,“没有他就没有《红高粱》,他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我的命运”。而对于这些评价,吴天明总是谦虚地表示:“别人总说我是第五代导演的什么‘教父’、‘恩师’,对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来说,当时我只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支持了这些年轻人一把,仅此而已。他们后面取得的成就与我无关,反倒我现在沾了人家的光,顶着人家的光环,我应该感谢他们!”
2005年底,中国电影百年盛会在北京举行。吴天明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所颁的“终身成就奖”。他拿到“终身成就奖”的10万元奖金后,捐给了老井村。天明爱电影,电影盼天明。正如此次吴天明电影回顾展暨追思会活动现场的背景板上所写的那样:你给中国电影导演树立了坚韧、坚毅、坚定的好榜样,你就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张艺谋:
这些天一直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吴天明作为第四代导演,我们第五代导演对他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电影厂厂长就决定了电影的命运,所以电影厂的厂长有权力做一些事情,要走一些钢丝,在那个时代下,吴天明导演当上了西影厂厂长,然后我们这几位刚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分头儿都在西影厂完成第一部电影梦,而且成功了。比如说我就很走运,第一部《红高粱》成功了,改变了我的命运。人就是这样,永远会记得第一次,我永远记得我的第一次。
陈凯歌:
吴天明自己的人生是传奇的人生,当时代允许他做一个正直人的时候,他可以大放光彩,不允许他做正直人的时候,繁华尽去,平淡一顿。他说对今天电影的现状不满意,今天的中国电影因为资本市场的兴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绝对有不适应,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吴天明一个人无力改变或改善今天这样的情形,他只能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其实人总是要走的,吴天明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叫做《人生》,我想起坡的诗,“人生到处何相思”,愿吴天明仍然能够活在天堂的梦中,用他自己的魅力,用他自己的才能,用他自己坚定的人格影响这一切。
谢飞:
《人生》公映后,很快成为票房最高的影片,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在四川成都的时候,当《人生》剧组站到主席台上的时候,整个操场响起海潮般的欢呼,我顿时就掉下了眼泪,一个导演最大的欣慰就是观众认同。吴导演还是承前启后,所以我作为电影学院的老师非常感激他,有这样一个伯乐,在学校老师只能传授一些基础的知识,二十多岁的孩子,毕业之后,在五到七年中成为导演是需要有人帮,有人指导,他是接了学校老师的棒,让更多的导演出来。吴导演是一个西北汉子。
顾长卫: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毕业分到西影,二十多岁,有一天,我听说黄建新已经拍了好几部很好的电影,从一个一尺半的单元房,换到一个更大的房,他已经是厂里的重要的创作干部了。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悄悄地走到了厂长的办公室,我还怕厂长不太记得我是谁,进门做了自我介绍,我是顾长卫,其实他知道我是谁,然后他就特别热情的让我坐,问我有什么事,我就很不好意思地说了,我说能不能把那个房分给我,他说没问题,那房就是你的了。你知道分房其实是一个挺不容易的事,但是这个事这么简单,我当时就觉得要好好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