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李清照;声声慢;凄清;慢语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涵咏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其苍凉意境、细腻深邃的凄美感情、浑然天成的珠玉言辞,让人不忍释卷。

我们知道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再婚乖运等不幸遭遇后,李清照饱尝颠沛流离,孤苦无依。不难想象,在古代,孤独女子生活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年老独居、满腹才情词人?在这种遭遇和心境下,可寻觅和哄散的实在太多。

开词十四个字叠用,看似突兀启笔,实则以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般的旋律美先声夺人,词人胸间凄情,真切感人,让人回肠荡气,一咏三叹之余,让人渐入凄美的意境之中。

似乎经历难耐无眠的雨夜,清晨起床后,词人更觉百无聊赖,怅然若失,不禁“寻寻”,然“寻寻”未得,故又“觅觅”,“寻觅”自然不得,词人又恍然。曾经与自己情投意合、安乐厮守的丈夫已与尘土相伴。此时,一种清冷而又孤寂的气氛横压而来,令人窒息。往昔院中的温馨,恍若昨天。然而此时,词人却倍感寂寥、孤独,往昔夫妻恩爱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冷冷”中又带“清清”,继而词人终肠痛心碎,凄情入心,化为“凄凄”,“冷清”遂凝结于心,词人终不堪重重的重负,痛心入髓,“惨惨”不已,心情已由失望而转为愁苦万状。“戚戚”油然而生,肠断心碎,言尽万千愁情。

思念,找寻,失望,哀婉,仅用十四个叠字,便超然笔墨蹊径之外,情感渐入深邃,勾画出了一个凄凉、肃杀、孤寂、凄清而又痛苦难耐的境界,笔抒胸臆。仅开端这三句一连串的叠字,就已写出了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细细密密,感情真挚而感人。

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一文中,傅庚生有如此妙评: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后世词人亦纷纷效颦,但终未得其妙。

词人继续挥笔:“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时,正值深秋时节,秋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乍寒还暖”,而词人换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词人如此笔法,定有其用意,联系词人此时的遭遇,不难看出,此处的“乍暖还寒”,应为词人心头“乍暖还寒”的真实写照。词人难眠之余,梦中追思,觉来饱尝寻而未果的凄楚,郁积在词人心头的孤独、凄苦,此时流露为“乍暖还寒”,直至“最难将息”。如此情势,词人如何能安心地歇息呢?倍增牵肠挂肚痛苦忧伤。

词人随俗又不堪其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古人有晨起于卯时饮酒的习惯,故称“扶卯酒”。词人心中的寂寥,无处排解,想借酒浇愁,然而心中的愁苦已很难承受这晚来的诸事打击,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一股脑儿涌上心头,借酒浇愁恐怕也只能愁复愁了。

思绪万千:“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忆往昔,雁儿往来传书,传递夫妻浓浓的相思,而如今已成匆匆“过客”,斩断了词人心中情思。词人触景伤怀,愁情澎湃。

下阕词人情不能堪,渐入直接表白,“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此时此刻,词人独居秋日的杭州,漫步萧瑟的庭院,残英满地,无菊可摘。秋菊已过盛期,色泽憔悴,让饱经人世沧桑的词人,不禁生发慨叹:“如今有谁堪摘?”是啊,还有谁能够慰藉自己的内心呢?惜花更为惜人、惜己,笔意深远,字里行间透露出词人内心深处浓得化不开的愁苦滋味。

词人独自一人,守着无声的窗儿,如何度过即将降临的夜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充满词人心间的,也许除了孤寂、凄惶外,还有随之而来的那挥之不去的精神上的无尽苦恼。

下面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似实似虚,亦实亦虚。在秋日黄昏的景色中,枯黄的梧桐叶子正细细地飘落着,酷似绵绵的雨丝,沁入词人的百结断肠,不经意间,又平添了一抹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滋味。此处写得极妙,“到黄昏”后作一停顿,仿佛词人已清泪横流,词人停下拭去清泪,但哀愁不尽,伴着那缕缕的细雨,“点点滴滴”仍然不断滑落。

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不掩饰的内心愁情,喷涌而出。乱世词人李清照,用她的凄情慢词,写尽了自己晚年的哀婉愁情。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叠韵;声韵;音韵;愁情

音乐可以创造意境、传达心情。《声声慢》一词集中地创设了凄苦忧愁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深沉的忧虑与悲伤的心情,作者是如何调动音乐手段为之服务的呢?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本词的音乐艺术。

一、叠词

《声声慢》开篇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领起,连叠七字,重笔浓墨曲折尽意,为全词奠定了异常痛苦、悲愁感伤的基调。宋代张端义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但无斧凿痕。”细加分析,妙不可言。

今人傅庚生概括也极其恰当:“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开头七组叠字连用,感情深沉,声调铿锵,平仄相间,字音相谐,且这些叠字所形成的哀婉舒展章节是与家国破亡之忧、爱人病逝之哀、漂泊颠沛之苦、凄惨忧愁之情紧紧相连的。

二、词调

词调是词的腔调,又叫词牌,一定词调反映一定的声情,歌词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也得与每一曲调的声情恰相谐会,这样才能取得音乐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使听者受其感染,获得“能移我情”的效果。《声声慢》属于长调,清代毛先舒《填词名释》云:“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李清照选用《声声慢》这一词调,以悲怆、凄楚、拖音、袅娜的调子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她凄楚的晚年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三、节奏

《声声慢》特有的音乐节奏,实质上就是作者心中的感情波澜的音响反映。寻寻觅觅(平平/仄仄)音调由舒缓入急促,冷冷清清(仄仄/平平)由急促暂缓,“凄凄惨惨戚戚”(平平/仄仄/仄仄)由舒缓入急促,“点点滴滴”(仄仄/仄仄)声调急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以急促为主,只是偶尔稍有舒缓,每舒缓处仍只是为更加急促做铺垫,一声一声的顿挫,刻出作者“顿挫凄绝”的情感。

李清照还擅长通过改变句读来调节情感。清代万树云:“其前结‘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于‘心’字豆句,然于上五下四者,原不拗,所谓此九字一气贯下也。后‘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句法亦然。”

四、音韵

全文四十二个齿音字,字字是血与泪的哀愁,哽咽啜泣之声充满耳管,扰人心弦。夏承焘先生对本词齿音做了详尽的阐述:“用舌音的共十五个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音的四十二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齿音本是不开展的难发之音,而将其叠用,更为难发,尤其那十四叠中,大量齿音连发,难则更加几层,大量齿音连叠而发,不发则已,一旦发出,就将那一曲无尽的哀歌唱彻。

本词韵脚多为“一七”韵,特别是前十四叠与后四叠押的都是“一七”韵。“一七”韵缩口、窄音且凄婉,加之又都为入声,故更显缠绵中的急促、愁苦、悲哀,泣不成声,断断续续,真是点点滴滴都是愁人心上之秋。

五、长短

“长短句歌词的形式之美,是根据‘奇偶相生,轻重相权’的八字法则加以错综变化而构成的。”句子的长短与奇偶看似自由,但实际上却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句子的长短与奇偶对表达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声声慢》上片先连用两个三言短句、两个四言偶句,特别是开头连用七个偶数句,加之整个上片都用入声韵,故构成整体的拗怒音节,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恰宜表现作者当时当地的愁苦心情。下片开始多用偶数句,略显拗怒,但到最后处“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繁音促节,愈转愈急,一泄而下,加之句句押入声韵,使人感到情急调苦,凄婉欲绝。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充分调动叠词运用、词调选择、节奏与长短和声韵与平仄等音乐手段创造了铿锵急促的旋律,营造了凄苦愁绝的意境,传达了顿挫凄绝的情感。今天,时隔近千年,我们依然能清晰地体会到词人的惆怅、茫然不知所措的凄苦,这应该是这首词的最大艺术魅力了,然而在那特定的年代里,一颗哀伤破碎的心灵用凄绝哀婉的声腔与顿挫紧促的节奏所唱出的悲戚与愁情才是真正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端义,贵耳集.梁玉玮校点.1版.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4:19.

[2]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1版.北京出版社,2003-1:3.

[3]万树.词律.1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241.

[4]夏承焘.月轮山词论集.1版.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9:6.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范文第3篇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内自读课文,属于“古诗词鉴赏”专题阅读板块。“伟大的诗篇中总展示着诗人博大的胸怀,体现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在教学中以课文文本为例子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学会用诗人的生命之光去洞彻自己的灵魂,用诗人的燃烧的火炬去点燃自己前行的灯塔,进而以自己的生命去接近艺术的生命,在自我与诗人心灵的交融与碰撞中,通过对作品阅读、语言品味,能够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境界。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1.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体会词的意境美。

2.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2.探究中华文化里的“愁韵”,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培养健康的情感。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以“情境―穿插―赏析―迁移”式落实高考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内容与能力。因此,诗词的阅读教学亦如历经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本课的教学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循着作者的物景去体味作者的情感,以课堂整合为契机,让学生走向中国古诗词探寻诗词“愁”韵。

【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体验―探究

【教学时间】1.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氛围激趣 走进情境

(一)营氛围 激兴趣

1.请同学们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谁。

(课件出示):“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国伤时的赤子忠臣;/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你知道她是谁吗?(引出李易安,即李清照)

2.播放歌曲《月满西楼》:让学生聆听音乐两遍后,用一个恰切的字概括曲与词所蕴涵的情绪。(愁)

3.集体齐背《一剪梅》

4.学生朗读展示的句子。

(课件出示)

(1)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采桑子》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

(4)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行香子》

(5)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

(6)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师:千古才女李易安,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李清照的《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作者的内心世界,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进“愁”情境:诵读中知晓文意

1.先听范读,后跟读,再自读。

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3.个人或集体背诵《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追寻踪迹 扣响心弦

(一)追逐“愁”踪迹:探析文本中的物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1.找出定下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七个叠字词给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2.知人解诗情,简介作者。

教师陈述: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18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板书)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

2.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寻,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课件出示)

(1)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酒”,心愁的象征。

(2)秋风: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秋风”,愁情的象征

(3)过雁:“雁”是“旧时相识”,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雁”,离愁的象征。

(4)黄花: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实写,也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写自己飘零而憔悴不堪之意。――“黄花”,飘零憔悴的象征。

(5)细雨、梧桐: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所以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滴……答……滴……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梧桐细雨”,哀愁的象征。

小结: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

(二)扣响“愁”弦:体悟作者内心深处的秘密

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学生自由选取诗句赏析,自由讨论,自由回答。名句做重点鉴赏,其余简略分析)

(课件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语破天惊地以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特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谓“横绝古今”。女词人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寻寻觅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气氛笼罩。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仅此三句,就把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也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课件出示)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5)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探寻文化 激宕余韵

(一)探寻“愁”文化:中华文化里古诗词中的“愁”

“愁”是一种心绪,一种情感,一种忧思,一种愤慨,它无形无状,无长无短,无轻无重,无高无低,无硬无软,无色无味,可是,在浪漫多情、奇幻生辉的文人笔下,它却呈现出立体多维、丰富多彩的风姿。

(课件出示)

1.“愁”的高度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 ――苍生忧患,高齐终南,不可丈量,更有愁高如山。

2.“愁”的长度

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千种恨意,万般离愁,恰如滔滔不绝、绵绵不尽的江水,从诗人眼前也从诗人心上缓缓流过。流水走得多远,诗人的离愁忧思就有多长!

南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滔滔滚滚,无穷无尽,写尽了词人国破家亡的万斛仇恨。

3.“愁”的广度

唐・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将生命凋零的茫茫愁思比作浩瀚无垠的大海,凸显谪恨之深广。

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恨如千里云峰,迢迢不断;愁似万顷烟波茫茫无际;旧恨新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简直可以让人绝望、窒息!

4.“愁”的密度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细密繁复,不绝如缕的无边雨丝,恰似困扰人心,驱之不散的缕缕愁绪。

晏殊《玉楼春》“楼头残梦五更钟,花低离愁三月天。”――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描绘千丝万缕、纠结缠绕的离愁苦恨,突出思妇梦醒楼头的缠绵情思。

5.“愁”的频率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黄昏细雨的繁复细密,点点滴滴来烘托词人独守空房的情深愁重,雨滴声声,悠悠不尽,见证了词人辗转反侧、心绪不宁的漫漫长夜。

6.“愁”的重量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重连小船都不能承载。

董解元《西厢记》:“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愁重连马儿也驮不动。

7.“愁”的硬度

苏庠《临江仙》:“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航渡口带烟横。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秋水芙蓉聊荡浆,一樽同破愁城。蓼花滩上白鸥明,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烟雾弥漫的渡口,千重万叠的晚山,声断气歇的别鹤,铺天盖地的暮云,倾盆而至的急雨,种种意象构筑成铜墙铁壁般的愁绪,一杯淡酒,不敌江天云雨,又岂能轻易破愁?

8.“愁”的韧度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万斛愁情,词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对现状的沉沉伤感和对未来的殷殷忧虑,犹如盘绕纠结的丝线乱麻,无头无尾,无端无绪,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是天地网罩住词人的!纵使词人横冲直撞,也突破不了离愁的围城,真是离愁绝唱!

小结:多重愁绪积压中国古代文人的心头,他们在中国文学史的坎坷路上颠簸前进。

(二)课堂结语

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三)激宕“愁”余韵:吾手写吾心

1.发挥联想与想象,将《声声慢・寻寻觅觅》改写成散文。

2.以“乐”为情景,仿作《声声慢》。

【教学视点】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成功的阅读教学与创意优美、角度新颖、手法巧妙、激趣昂扬、学生活动、教学技巧等等是分不开的。

(一)“批情入文”是古诗词教学的价值,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必由之路

这节课的亮点始终将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紧紧联结在一起,让学生行走在作者的“愁”的情感世界里,让作者的“愁”的小溪流淌在学生的心灵,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接受信息、批判反思、过滤沉淀,从本质上摒弃教师支离破碎的解读,建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性情与作者的性情激宕,产生阅读的美感。

(二)“涵泳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抓手,是学生感动与感悟古诗词的灵魂

要落实古诗词阅读教学效果,关键不在于教师用什么方式、教师讲多讲少、教学环节是否完整,而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智能否“动”起来,能否直接而长久地受益。这节课在精心营造的“愁”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词中的物境,循着作者的物境去探寻作者的心灵,从而在“知人论世”中比较全面地解读作者,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体验中学会去阅读诗词――缘景明情晓主旨。学生在解读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新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就在这感动与感悟中得到提高。

(三)“出乎其外”是古诗词教学的宗旨,是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点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范文第4篇

下面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我对有效教学的看法:

一、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我认为诵读在诗词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学时应该遵循“读得顺、读得懂、读得透、读出自我”的原则。所以我在教《声声慢》时主要就采取了诵读法。课前播放歌曲《醉花阴》,让学生沉浸在李清照那柔婉细腻的境界中,展示她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阴》,学生能概括两词皆为抒“闺怨闲愁、相思之愁”的,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该词抒发的什么愁?并出示本课目标:

1.深入研讨诗词,抓住意境,体验情感。

2.了解人生际遇对词人风格的影响,体会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二、学生自学探究积极

教学中我采用“五读法”来和学生一起抓住意境、体会情感,分别是初读(初味词情)、研读(品味词语)、听读(体味词境)、悟读(玩味词情)、赏读(回味词韵)。在研读部分我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或意象进行品味,大家首先找出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又找出了“梧桐细雨”“满地黄花”“过雁”“淡酒”“晚风”等意象。赏析中,学生能积极探究叠词:读起来比较有音韵感,能强化词人表达的情感;梧桐叶落知深秋,这是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加上细雨让人感觉细细密密的愁情;“满地”残菊正像漂泊落魄的词人自己;那南飞的“大雁”不正是为逃离战火而被迫离开故乡的李清照吗?自古以来,“酒”一般是用来消愁的,所以也是词人哀愁的表现。

三、教师点拨到位

通过积极探究,学生理解了词人“缘愁选景”的手法,对词人的愁情有了体会,此时教师再加以恰当的点拨,学生会理解得更到位。启发学生:“寻寻觅觅”是什么描写?“冷冷清清”是什么描写?“凄凄惨惨戚戚”又是什么描写?经过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寻寻觅觅”是动作描写,“冷冷清清”是环境描写,“凄凄惨惨戚戚”是心理描写。这些叠词从词人的动作到外部的环境到内在的心理,有层次地写出了词人茫然无措、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是失魂落魄。那么她到底在寻找什么呢?其实她是在下意识地找丈夫、找过去美好生活的踪迹,而她什么也没有找到,只有满地黄花,悲人的秋风而已。在词人前期作品《醉花阴》中有“人比黄花瘦”句,而在本词中黄花已不是“瘦花”,而是“落花”了,那“憔悴”的黄花好像是已入暮年的词人自身的写照,可想而知这时的“愁”要比那时的“愁”深多了。点拨“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时,提请学生讨论:文中为什么用“却”而不用“因”呢?前后之间的转折关系如何理解?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前是伤心而后是高兴,因为雁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一剪梅》中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曾托大雁为在外的丈夫寄去自己的相思,可以说是“故雁”了,“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喜事,与前面伤心的情绪相比,这高兴的情绪是一种转折,所以用“却”字,但再想想,睹雁思人,如今有思无人可寄,有苦无人能诉,不是更令人感伤吗?因此用一“却”字更添“愁”情。这些意象都是惹愁、生愁、牵愁的事物,可以说,把人带进了愁的世界。

有了对愁情意象的深入理解,再进入“听读”阶段。随着如泣如诉的伴乐,学生边听边想象自己就是词人,自然能很好地完成对词中境界的描绘。教师加以适当点拨,要求大家在描述时注意文采和细节描写。从合作交流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

至此,可以说学生已经“读懂了”词,但还没有“读透”,需要进入“悟读”环节。教师点拨:本词只是抒“愁”吗?当然不是,因为文中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除了“愁”还有什么情感?请结合李清照的生平考虑。经过讨论学生能够悟出:还有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漂沦之苦。这种深愁比闺怨情愁要浓得多!

最后是“赏读”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朗读,将“最难将息”“晚来风急”“正伤心”“旧时相识”“有谁堪摘”“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词句重复读,形成此读彼和的美感,使人沉浸在易安词柔婉细腻的意境中。

四、反馈练习够量有效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文性 古典诗词 翻译

一、诗词源语文本的互文性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节奏优美等特点;诗人通常旁征博引并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抒情表意。诗词中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象,互文性极强。以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的下阕(第二节)的开头为例:遍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而今有谁堪摘?

该词写在北宋已亡,丈夫赵明诚已故之后,已步入晚年的女词人孓然一身,忧愁悲苦之情可想而知。此处词人用黄花即自喻,抒发词人清高傲世、抑郁惆怅的情怀。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被吟诵,和梅花、兰花、竹子并称为“四君子”。在百花凋零的深秋依然傲然开放,难道不是孤独,不是清高么?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也以自喻自己的孤苦境遇。她写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词中的音韵也能产生互文的效果。中国的汉字是形声字,强调形、音和义的融合。诗词中的遣词用字在音、义的融合上最为显著。朱光潜认为,诗词中的声韵不只是词语的声音,更是意义的声音。汉语中的长音、短音、清音和浊音在诗词中均能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分别能给人以舒缓、急剧、明快和沉重的感受。李清照的《声声慢》的上阕(第一节)前十四个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种采用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的押韵形式,第一行是两个重叠动词外,其余均为形容词的组合,通过声音的缓重、沉闷传递出词人抑郁惆怅的情怀。

二、诗词译入语文本的互文性

在强调意境的中国古典诗词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中存在多方位、多角度的互文信息,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更是要把握好这些互文信息,使得译诗不失原诗的风格与韵味。下面从二方面来分析一下译入语文本(即译文文本)中对原诗词互文性的处理与体现。

(一)互文性与音韵传递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声声慢》的第一节前十四个字的两个译文文本。

译文一: 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译文二: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Crop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d 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And keep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John Turner 译)

杨与戴二人的译文第一行中运用两个重复的词“seeking”,其中长元音/i:/的发音悠远深沉,很好烘托出寻寻觅觅的意境;第二行中的辅音/t?/ 、/kw/ 和/t/ 象征寂静,体现出词中的冷清;第三行的三个舌边音/l/的运用强化出原词的声音韵律,苦闷之情溢于言表。译文文本中每行词语的轻重音暗合原文的平仄韵律,同原诗的押韵方式十分相似,译得形神兼备,再现了原诗的悲戚之情。相比之下John Turner的译文没有把原文中音韵的互文信息很好的传递出来。虽然也押韵,但失去了原文由紧凑的叠词所带来的浓密的愁思之苦。

(二)互文性与典故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两个译本:

译文一:

I think of someone in Wuling, far away

Distance haze hides the mansion in which I live.

Note: Wuling is an old name for south China

(茅于美 译)

译文二:

Far, far away you pass your days;

My bower here is drowned in haze.

(许渊冲 译)

茅于美的译文把“武陵人”直译成"someone in Wuling",并在译文末加注的形式翻译出来。译出女词人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许渊冲的译文中把“武陵人”意译为“you”(你),没有把原词用典处的互文信息传达给译语读者。对于“秦楼”的翻译处理上,两位译者从译诗的全篇风格考量都未用更多的笔墨解释这一词语的典故内涵。对于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每篇译诗还是要从整体来把握,本篇对译诗分析仅限从互文的角度来解读。

三、结语

翻译,包括译诗,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也是文化层面上的转换。在这一活动中作者、译者、读者进行着超越时空的交流,期间会出现或被增加、或被删减、或被误读的互文性信息转换。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是互文本;译者对原语文本的阅读和阐释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活动,译者是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媒介。译者的任务是实现二者之间合乎语言、逻辑、审美等多重标准的转换。因此,互文性存在于对诗歌解读与翻译的整个过程中。在互文性理论的背景下阐释古典诗词及诗词的翻译,能加深读者和译者对于源语和译入语中互文信息的理解,从而消除文化的隔阂,增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常青.文学翻译中的唯美追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3): 125-126

[2]常青.从译者的读者意识来谈中诗英译的翻译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69-71

相关期刊更多

食品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

学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师范大学

当代音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