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生乡镇卫生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临床医生 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25-01
前言 我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按全国人口十三亿计算,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就占十亿左右[2]。这么庞大一个群体,国家采取积极的保障政策,让县级以上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不间断的下乡巡诊和指导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提高诊疗技术,对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随着我国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患者在乡、村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数有所增加。现阶段国家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了乡、村级医疗机构的门诊、病房条件等硬件设施,但同时还存在设备不足,卫生院发展不稳定,缺乏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具体要求,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素质偏低、乡镇医生队伍素质差,管理操作不规范,缺乏保障与激励措施,医疗行为规范、药品的使用以及购进随意性大等[3]。笔者认为,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教育培训政策可促进乡镇医生素质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乡镇医生的服务水平,对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功能,推动乡镇卫生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搞好乡镇卫生院卫生工作必须重视和加强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培养,必须做好如下工作[4]。
1 国家要加大对乡镇医生的培训
鼓励地、市级卫生学校和有条件的县级卫校多为农村培养一些留得住,能在农村扎根的初级乡镇医生,逐步提高农村医生的专业水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到所有在农村从医人员都有相应的学历。
2 建立临床医生培训基地
县级医疗除承担为乡镇卫生院解决重大医疗卫生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协调检查外,培养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工作。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主动承担起此项任务,要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积极创造办学条件,搞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建造好符合标准的办学场地,配备一定的办学设备,开展综合知识、专科专病防治知识培训;举办各种学术会,开展专题讲座、典型病例讨论等,认真落实好人员教育培训的各项工作任务。
3 抓好在职培训工作
我们首先要做好引导医学生向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过渡工作,重点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处理能力,这是在岗教育的一个首要且重要的环节。工作5年以上的在职人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了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扎实地岗位练兵,适时进行专题讲座、专科专病研讨、病例讲解等,使临床医生不断接受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4 做好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
要及时将年轻有为,工作责任心强,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临床医生选送到地市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进行2年以上进修深造。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做好高、中、初级临床医生的选送进修工作。
5 加强乡镇卫生院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工作有其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临床医生掌握综合的医学知识,要培养具有医、防、治、管理一职多能,能医、能防、能治的综合人才。
6 要做好管理干部的选拔培养
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要从严,要将德、才兼备,有管理能力,安心从事管理工作的干部选拔到管理干部队伍中来,管理干部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
7 在对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培养上,医科院校还应该与农村卫生单位联手合作
既帮助农村卫生室有效解决了专业人才匮乏,用人难,留人难等问题,又有利于专科学校强化办学优势,打造办学特色,提升社会影响力;同时,医科院校也可以在农村卫生单位设立临床实习与研究基地,教学中多安排学生到农村卫生室实践,增加他们将理论学习融入临床实践的机会,并通过接触更多的临床病例,为开展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奠定基础。此外,通过对定向培养生开展系统的全科医学与相关理论、临床和农村卫生室实践技能教育,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忠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思想意识,又使他们掌握了全科医疗的作方式,具备了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转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技能,以及具有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管理能力,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中的骨干人才[5]。
加强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培养教育是乡镇卫生院卫生工作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要探索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工作需要,同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跨世纪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芝芳,郑全庆.中国乡村医生现况[J].中国公共卫生,2003,(2)
[2] 贾树平.中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管理与发展之我见[J].中外医疗,2011,(24)
[3] 闫佩峰,李学斌.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临床医生的培养教育[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5)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建议
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担负着农村、社区的医疗、保健和防疫任务。卫生院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医疗、保健和防疫工作质量的高低。
一、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
1 护理管理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
护理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卫生院领导一般都是搞医疗工作的,未亲身体会过护理工作的实际问题,加之事务繁多,领导和指导护理工作只能是流于形式,大部分护士长也由于长时间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对新理论、新技术不了解,知识陈旧老化,服务理念落后,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另外,管理的内涵偏离,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内涵和范畴不断扩大,护理管理的面和深度也发生了变化,现行的管理人员只停留在排好班,按班上岗即可,人性化管理,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是一纸空白。
2 护理人员配置薄弱,知识结构偏低
部分医院领导认为护士对医院工作影响不大,甚至认为有医生就行,打针、发药同样做得好,致使护理人员配置薄弱,知识结构偏低,多数护理人员保持中专水平,未接受继续教育,无业务技术考核,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有的卫生院没有一个护士,严重缺编,护理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甚至无证上岗、混岗,存在不安全隐患。
3 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护理基础装备十分简陋
近年来。随着农村卫生工作的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逐步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医疗机构的补偿渠道得到拓宽,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医疗条件正在改善。但乡镇卫生院的一无三配套(即无危房,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任务仍很艰巨,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破旧,仪器设备简陋,特别是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治疗室等一些重点科室差距更大,有的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病房设施也非常简单。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护理基础装备很不完善,尽管少数单位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多数单位仍存在问题,差的甚至连注射器、酒精缸、泡镊筒也未解决,更谈不上以新式不锈钢制品进行更新换代。
4 护理队伍思想不稳定,缺乏工作积极性,护理人力外流增加
客观上,由于人员缺编、劳动强度大、工作辛苦、住房条件差、职称晋升难、工资待遇低、缺乏进修学习机会,有时甚至不被看作是知识分子,加上社会大环境、物质利益、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普遍感到心情压抑,不被人理解,因而要求调动,甚至改行。主观上,一些护理人员责任感、事业心不强,缺乏献身护理事业的思想基础,认为护理工作不外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生活护理,没有高层次的技术,无新知识可学,不愿在临床第一线吃苦。特别是一些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护理中专生。认为工作条件差,没有用武之地,而大多数农村医疗机构在短期内又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护理人员看不到希望,敬业爱岗精神逐渐淡薄,职业吸引力不强,护理人力外流增加。
二、建议
1 认真执行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各项工作的准绳,是保证工作到位、保证工作质量、维护个人权益的“武器”。《护士条例》是护理工作的准绳和护士获得合法权益的法规、法则。所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护理人员都要严格执行《护士条例》。
2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卫生工作的权力机构,(1)认真贯彻实施《护士条例》,分析评估医疗卫生机构具体情况,对照《护士条例》的要求不断修订既往对卫生院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制定的规范、规章,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并有力的督导医疗卫生机构实施。(2)强化医疗机构职责,由于护士权益的实现有赖于医疗机构提供物质保证,强化医疗机构职责尤为重要。
3 医疗卫生机构
(1)把好聘用人员关,尽量聘用高学历、高素质护生。(2)管理者从思想上、制度上把提高护理质量与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护士素质与提高医生素质放到相同高度来抓。(3)努力为护理人员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每 3~5 年一个周期,并与个人的职业生涯相挂钩。(4)鼓励自学,对在职学习取得的学历与工资、晋升挂钩。(5)统一订阅相应的报刊、杂志。对于、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6)尽量实行护理人员的工资、晋升等待遇与相同学历、职称的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相同,并与护理水平、护理质量挂钩。(7)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理论、技能考试,其成绩与奖惩及年终评优等挂钩。(8)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理论及技能考试、考核与技能比武。(9)经常邀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护理工作与技能指导。
4 加强护理科研工作
1)努力提高每位护士的科研意识。利用周前会、每日晨会和全院职工会议,向护理人员进行思想动员,深入分析和揭示护理的科学价值,使她们明确护理科研来自于临床,反过来又为临床服务,搞好护理科研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关键措施,从而增强了积极参与意识,激发了科研热情和信心。
2)搞好护理科研选题。(1)以提高护理队伍科研积极性为重点,及时把有科研兴趣的临床护士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和研究如何进行科研设计、资料分析、统计论证、撰写论文等科研知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自拟护理科研课题,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搞好科研。(2)根据护理科研是研究探索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这一目的,把病人经常发生的问题和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及护理学界尚未定论的问题作为选题方向,坚持课题宜小不宜大,有专长和特色的原则,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寻找题材,通过调查研究、理性思维、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使护理科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工作满意度;乡镇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011-03
工作满意度是指组织成员根据对工作特征的认知评价,比较实际获得的价值与期望之间的差距之后,对工作各方面是否满意的态度和情感体验[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行政部门不仅重视患者满意度,也不断重视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2]。通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能够反映出政府医疗卫生管理决策以及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就能够提供更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3],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展医疗服务、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5~11月本次调查通过分类、概率和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宁夏固原县、云南镇雄县、四川康定县,再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经济好中差分别在3个县各抽取6个乡镇卫生院,共18个卫生院,所有医务人员为本次调查对象,共调查155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满意度的Likert 5级量表[4],以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场调查。
1.3 研究内容
问卷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科室、职称、学历、工作时间等信息;第二部分是满意度量表,利用Likert 5级量表来衡量医务人员的认同程度,涉及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12个条目,包括工作条件、社会尊重与认同、工作中人际关系、薪酬与福利待遇、工作压力、机构激励制度、未来发展、工作环境、工作占用时间、与同事相处、职业技能、工作中机会的公平性等12个方面。每个条目以1分表示很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很满意,满分为60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原始数据的录入与整理,再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t检验对不同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以及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现场调查155名乡镇基层医务人员,回收问卷共15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98.06%。
所调查医务人员中男82人,女70人。35~44岁年龄段人员占39.4%;其次是25~34岁年龄段人员,占总人数的30.3%;45~54岁年龄段占7.7%;
2.2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
此次调查显示,西部民族地区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水平不高,得分范围12~60分,以36分作为基本满意,医务人员的平均得分为(38.78±7.94)分,其中最高分58.00分,最低20.00分。基本满意及以上的医务人员有102人,总体满意度为67.1%,低于基本满意的有50人,占32.9%。
2.3 医务人员在不同方面的满意度
12道题目描述了医务人员工作中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将不同维度工作满意度的平均值与3(一般)比较并进行t检验。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在工作条件、社会尊重与认同、工作中人际关系、未来发展、与同事相处、工作中机会的公平性共六方面感到基本满意(得分>3,P < 0.05),在薪酬与福利待遇、工作压力、工作占用时间这三方面感到不太满意或更差(得分
2.4 影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2.4.1 年龄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 所调查的12个满意度条目中,仅在“知识技能水平”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4.2 性别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 所调查的12个满意度条目中,在“工作占用时间、工作条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女性满意度略高于男性,见表3。
2.4.4 所就职卫生院类型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满意度得分影响 在所调查的12个满意度条目中,“工作中人际关系、工作占用休息时间、机构激励制度、工作未来发展、工作中机会的公平性”共5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2.4.6 工作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差异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 在所调查的12个满意度条目中,“工作压力、工作条件、机构激励制度、工作未来发展、工作中机会的公平性”5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7。
3 讨论
3.1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偏低
此次调查显示,西部民族区域乡镇卫生院人员的满意度较低,总体上达到基本满意及以上者有102人,占总人数的67.1%,感到不满意的占32.9%。具体而言,医务人员对工作压力、工作占用时间尤其是薪酬感到不满意。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医务人员任务重、报酬低,会导致他们感到不公平感,造成工作热情不高[5],这不仅影响乡镇医疗队伍的稳定性、农村居民享受的卫生服务质量,还直接影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持续良好发展[6]。
3.2 影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年龄对医务人员知识技能水平的满意度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其知识技能满足工作方面的满意度越高。提示卫生院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年龄分布合理分配工作。性别方面,女性医务人员相较于男性,对工作条件、工作占用休息时间的满意度偏高。
学历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学历低的人员应注意其工作压力的舒解,工作时间的合理分配[7],更重要的是提供医疗知识、技能的教育,使其对工作尽快熟悉掌握。学历较高的人员对于薪酬分配、机构激励制度等方面满意度偏低,相关部门应尊重知识,充分发挥高学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次数的多少是影响其对于工作条件、薪酬与福利待遇、机构激励制度、工作未来发展、工作环境、工作中机会的公平性六方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参加培训次数多的医务人员满意度偏高,提示可以通过增加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次数,满足其发展需求,使其有能力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8]。
4 建议
西部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相比其他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民族聚居、乡镇卫生院辐射范围广等因素[9,10]都影响着西部地方政府应制定医疗服务措施。
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强乡镇卫生院制度合理性建设,积极营造一种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11],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在激励制度、工作环境和知识适应方面的满意度;②根据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学历、职称分布,提供多种方式的培训与进修,促进医疗技能的提高,使医务人员产生对基层卫生工作的归属感与责任感[12];③适当增加卫生人力,减少现有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有助于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④实施合理分配制度,提高工作薪酬与福利。薪酬与激励制度在任何机构都能产生巨大作用,有资料显示,同一时期,乡镇教师的年实际收入比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高出很多[13]。这次调查提示相关机构应重视基层医务人员薪酬的合理分配,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14,15],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和地位。
[参考文献]
[1] 郭婷,刘毅,王文. 四川省36所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95-4697.
[2] 袁蓓蓓,孟庆跃,曲江斌,等. 乡镇卫生院人员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6-28.
[3] 何佳佳,林振平,赵亮,等. 乡镇卫生院职工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5):455-458.
[4] 陆璇. 数理统计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0.
[5] 顾松涛,黄淇敏,陈志强,等. 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和意义[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611-614.
[6] 薛睿,袁士宗,张波.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需求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56-758.
[7] 吴晓阳,陆妹娟. 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具体做法和体会[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2):11-12.
[8] 邵娜. 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探讨与实施[J]. 中外医学研究,2012, 3(10):145-146.
[9] ,许宗余,杜跃斌,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满意度研究分析[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3):59-61.
[10] 胡伟. 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讨[J]. 中国医院统计,2013, 20(1):7-9.
[11] 赖爱华,陈烈平. 国外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经验和借鉴[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7):557-559.
[12] 黄庆军,贺景锋,陈立明. 医务人员满意度量表的设计研究[J]. 现代医院,2011,11(7):122-124.
[13] 王延中. 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实证研究[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68.
[14] 陶红. 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之我见[J]. 现代医院管理,2005,3(1):30,32.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根据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医疗纠纷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另一类是非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即医疗过失)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笔者收集了2005~2007 年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妇产科的医疗纠纷40 起,半数以上首先表现为患方家属或纠集人员围攻医院闹事,甚至殴打医护人员或院领导,他们认为“小闹小赔,大闹大赔”,于是高额要价。而最终申请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不足1/3,起诉到法院进行司法鉴定的不足1/4,多数通过医患双方协调赔偿解决。
1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引发因素
1.1 “三基”不过关而强行开展技术能力范围之外的工作
乡镇卫生院部分妇产科医生平时缺乏自学及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且多为中专学历或无正规学历人员从事妇产科临床治疗及助产工作(多数乡医院妇产科治疗与助产工作未分开),大部分妇产科医生还未取得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必须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未掌握。近几年来,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范围扩大,不再满足于妇产科只能进行产前检查、妇女保健、接顺产、人工流产、上环及治疗一般妇科炎症等工作内涵,而积极委派妇产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进修半年或一年归来的妇产科医生,可以说还未能系统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生殖系统疾病与相关系统的相互影响还不熟悉,就迫切收治高危妊娠孕产妇并开展妇产科常见手术,例如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切除术、宫外孕手术、卵巢肿瘤切除术等,忽视了手术成功与否并不只是手术技术本身的问题,手术还牵涉到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麻醉管理、急救等一系列配套方案和设施。某些医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明知医疗条件不够,凭工作热情和经验开展技术能力以外的工作:①明知医院不具备输血条件却进行剖宫产术,术中产妇大出血而输血跟不上,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死亡,引发医疗纠纷。②未掌握剖宫产时缝合子宫切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致使子宫切口缝合不佳,引起术后大出血,转上级医院后二次开腹缝合,引发医疗纠纷。③还有的医生盆腔解剖结构还不完全清楚,就大胆进行子宫切除术而将双侧输尿管缝扎造成输尿管上段及肾盂积水,导致术后无尿并伴有严重腰痛,好在及时发现,二次开腹松解输尿管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术后引发医疗纠纷。④因相关系统医学知识缺乏,无整体观念,对妊娠合并症处理不当导致产妇死亡而引发医疗纠纷,如初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住院待产时心功能Ⅱ级,以前曾有心衰史,主管医生只知道按处理原则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不知道产后3天内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由于血容量明显增多,仍是心衰发生的危险期,术后仍应严密监护并严格限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一般24小时输液量不超过1500ml,速度以每分钟20~30滴为宜。在无心电监护条件下,该产妇在此乡镇卫生院做了剖宫产术,所幸手术还算顺利,但最终没逃出恶运,由于手术后第一天输液量达2500 ml且滴速达每分钟60 滴而导致患者心力衰竭,加之抢救方法不力病人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2 未掌握基本的产科诊断及处理常规
1.2.1 不熟悉产妇入院后的必查项目
产妇入院后询问病史不详,体格检查不细,甚至未行腹围、宫高、骨盆外测量,肛诊盆腔情况如坐骨棘间径、骶尾关节活动度及尾骨是否上翘等基本检查,或注意了骨盆正常而忽视了胎儿大小,未对头盆关系充分估计,结果因巨大儿造成肩难产引起新生儿肱骨骨折或臂丛神经损伤;在骨盆测量中注重了骨盆入口平面的大小,而忽略了中骨盆和出口平面是否狭窄,结果因漏斗型骨盆或单纯尾骨上翘导致胎儿通过骨盆出口困难,最后以穿颅术缩小胎头面积后娩出,引发医疗纠纷。
1.2.2 不熟悉产力与产道、胎方位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产程中只注意了宫缩乏力而忽视了其与胎位异常及骨盆狭窄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产道、产力异常可造成胎位异常,而产力异常也可能是产道或胎儿异常的后果。如某产妇产程中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医生未进一步阴道检查排除骨盆和胎方位异常就盲目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因中骨盆狭窄及持续性枕后位致梗阻性难产导致子宫破裂,胎儿死亡,转上级医院切除子宫,引发医疗纠纷。
1.2.3 不熟悉缩宫素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医生对缩宫素加强宫缩的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没掌握缩宫素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凭经验用药,造成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如初孕妇,孕41 周,在乡镇卫生院引产,医生一开始就在500 ml液体中加入缩宫素10 IU,一开始滴速就达30~40 滴,在应用缩宫素过程中又未做到专人守护和严密观察,由于子宫收缩强烈而软产道不能如期扩张,胎儿急速娩出,导致宫颈严重撕裂伤和会阴Ⅲ度破裂,医生竟不会缝合宫颈裂伤,加之转院延误,造成产妇大出血休克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2.4 未掌握常见的难产助产技术
臀位助产违规操作,如助娩胎儿上肢时操作不当,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引发医疗纠纷;初产妇采取胎头吸引器助产未常规行会阴侧切术,导致Ⅲ度会阴撕裂,而医生不会缝合,引发医疗纠纷;一产妇在某乡镇卫生院分娩后,会阴Ⅱ度裂伤,该医院妇产科医生给产妇进行会阴裂伤修补术,缝合时不知深浅,缝合后又未常规进行肛诊,因缝线穿过直肠壁,该产妇于术后5 天出现肠瘘引发医疗纠纷。
1.3 对妇产科严重并发症不认识
初产妇,在乡镇卫生院分娩,产程中用缩宫素催产,宫缩强烈,随之产妇剧烈腹痛后宫缩停止。子宫破裂了医生还不知道,医生还抱怨“咋搞的,怎么没宫缩了?”,然后嘱咐助手给产妇听胎心,产妇诉说腹痛,医生说没宫缩哪来的腹痛,然后强行听诊未听到胎心,接着医生用胎头吸引器助产,牵拉时胎头仍不能下降,产妇腹痛难忍,医生看到产妇面色苍白,赶紧测血压,血压70/50 mmHg,才想到情况不妙,立即转送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妇产科医生诊断为“子宫破裂”,迅速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进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子宫完全破裂,胎儿死亡,胎儿的一只胳膊伸入破裂口,裂伤波及宫颈,取出胎儿,清除腹腔积血及血块约2000 ml,挽救了产妇生命。之后发生医疗纠纷,要求巨额赔偿。
该例医生处理错误为①缩宫素应用不当,导致子宫破裂、胎儿死亡;②子宫破裂之后未能诊断出来接着误用胎头吸引器牵拉胎儿,致使破口进一步延长,使患者丧失了修补子宫的可能,采取了子宫切除术致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某孕妇,孕2产1,此次妊娠4+月,在某乡镇卫生院行引产手术,该医院医生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引产。因胎儿娩出后30 分钟胎盘仍未娩出伴少量阴道流血,医生用卵圆钳伸入宫腔夹取胎盘,患者腹痛难忍,阴道出血量增多,医生仍继续进行钳夹,阴道出血量进一步增多,面色苍白,立即转上级医院,上级医生检查后考虑子宫穿孔,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3 处穿孔且部分胎盘植入子宫肌层,采取了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生医疗纠纷。该例处理失误为:医生用卵圆钳钳夹胎盘时操作粗暴引起子宫穿孔后而不知,仍继续钳夹导致子宫多处穿孔,致使植入性胎盘患者丧失了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可能性,患者子宫被切除,失去了生育能力。
1.4 未能履行告知义务,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有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很好,确实做到了急病人所急,但在治疗前未充分向家属解释病情,告知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让患方知情、选择,而引发医疗纠纷。如一初孕妇,妊娠9 个月,因频繁抽搐急来某乡镇卫生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妇产科医生接诊后立即给病人测血压,血压180/120 mmHg,询问家属得知该孕妇妊娠前血压不高,诊断为“产前子痫”。该医生未给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立即给病人用25%硫酸镁20 ml+25%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在推药过程中病人心跳停止,复苏无效,孕妇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医生的用药无过错,患者猝死的原因很可能是冠状小动脉严重痉挛导致心脏急性严重缺血,或脑内小动脉破裂大量出血压迫呼吸循环中枢所致,由于医生未向家属解释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家属认为用药失误导致孕妇死亡,纠集人员围攻医院进行闹事,虽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医院为平息事端,最后进行了经济补偿闹剧才结束。
1.5 法律意识淡薄,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行为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的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的有关资料,是对医疗全过程动态的记录和病人全部医疗信息的汇总。产科病人病历的关键内容主要为病史、入院体检、分娩记录等内容;妇科病历的关键内容主要是病史、妇科专科检查、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等。这些内容在证明医院诊疗行为没有过错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些内容记录不到位,对于医院的举证非常不利。上述医疗纠纷案例中有2例,当患者索要住院病历时,经治医生未及时写病历以致各种检查、治疗、处理等无据可查,只能依据患者及家属提供的证词及实际造成的损害进行裁决,对医院极为不利。
2 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产科医疗事故多于妇科,基本都是技术事故。因此提高基层妇产科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2.1 领导重视,完善并落实各种医疗规章制度
乡镇卫生院要改变“重效益,轻管理”的现状,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的监督,制定防范与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严格要求医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是防范医疗事故最基本的措施,如乡镇卫生院必须建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高危病人及超过本院医疗技术范围的病人转诊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等。
2.2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质量的提高是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医院应重视职工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要求妇产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尤其对于医疗事故高发的产科,由于产妇及胎儿情况变化快,更需要医护人员练好基本功,提高产科检查及诊断的准确率,熟练掌握并执行产科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如产妇入院后必须检查的项目;如何正确保护会阴及协助胎儿娩出;臀位助产规范;产程中应用缩宫素的适应症、方法及注意事项;会阴侧切和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禁忌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人工剥离胎盘术;宫颈裂伤及会阴三度裂伤的缝合,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初期心肺复苏技术等等。什么样的孕妇条件在什么时机可以采取引产术,什么情况下采取剖宫产术;什么样的高危孕产妇必须转诊;分娩过程中如何预防与诊断子宫破裂;流产过程中怎样预防与诊断子宫穿孔等等。建立考核机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晋职晋升挂钩,以督促其业务学习,只有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保证母子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防止医疗纠纷。
2.3 加强病历管理,确保病历质量
病历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过程中的全面原始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尤其2002 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实施及2002 年9 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使得病历的法律地位更为重要,已成为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明确责任及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鉴定的依据[2] 当患方对医疗责任认定不认可时,往往对病历提出质疑,怀疑改动、作假等,使得医疗纠纷激化。因此,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能随意涂改。应及时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每次与病人交待病情后应详细记录谈话内容并让病人签字。在进行重要检查、操作或手术前交待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让病人或委托人签字认可。分娩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产程进展及胎心监测情况,应尽可能详细的记录接生过程及新生儿出生当时的基本情况。涉及剖宫产与自然产的选择,应当有充分的选择依据,医师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的情况以及患方的签字,这些内容在证明医院诊疗行为没有过错上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严格执行病历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并可避免医疗纠纷激化。
2.4 加强法制和医疗安全教育,做到依法行医
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地位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对于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医务人员尤其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如不了解病人享有知情权,未能尽到告知义务而引发医疗纠纷;缺乏证据意识,对病历记录及保存重视不够;缺乏依法行医观念,各项操作仅凭临床经验而不遵照操作规范,导致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等。因此,应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学习有关法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有关规定等部门法规。严格坚持医疗安全岗前教育,并定期举办医疗事故案例点评会,使医务人员从中汲取教训,做到严格依法执业、照章行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据共享与交换三甲医院卫生院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不断深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来实现医院资源有效利用和业务流程最大优化已成为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但是,三甲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信息交流仍处于传统的口口相传,充其量也就是一纸门诊病历。这无论是对患者病情的了解还是医护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都毫无益处,并且是现有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建立以三甲医院为中心,覆盖乡镇卫生院以及县区二级医院的医疗联合体是解决问题的高效方法。能全面提升区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双向转诊制度,构建起有序的就医秩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1 研究背景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医院的基础[1]。我国医院信息化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数据表明:90%以上的大中型医院已经实现了科室的信息化管理,40%的大中型医院正在建设全院的管理信息系统、打造数字化医院[2]。
而现行医疗信息交流模式上仍沿用传统的设计和方法,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和计算机强大的信息交流和远程功能;缺乏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不利于乡镇卫生院现代化医疗水平的提升。现阶段,普遍缺少三甲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信息交流以及远程服务等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的软件系统。在以往一些类似的设计平台中,工作流程得不到动态控制,信息共享不畅,工作组之间协作性差;没有规范化、标准化,导致查阅不便,数据冗余和丢失较严重,导致很多方面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等许多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以医疗信息交流为主线,开发建立三甲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信息平台。建立这样的信息系统能提升三甲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指导和服务能力,及其自身的医疗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时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能使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卫生事业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
2 需求分析与设计
2.1 需求分析:在新医改的重大政策趋势下,传统医疗服务流程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现时实行城市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每一层次的服务功能与对象大体相同,收费标准差距不大,使患者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较高层次就诊,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承担了大量基层医院可以较低成本诊治的常见病、多发病,增加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同时,虚假的“超负荷”运转,加剧了大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增,使卫生资源流向城市、基层卫生资源闲置与服务能力日渐萎缩的状况愈演愈烈。而卫生资源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的差距愈发明显,使医疗服务发展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正是在这种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的大环境下,建立三甲医院服务乡镇卫生院信息平台就显得意义重大。
2.2 技术支持:数字化医院的信息系统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以临床医疗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将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学科研、教学,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门诊、病房、药品、检查、器材等管理分系统,部分医院建成了覆盖全院的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以及综合管理查询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3]。
硬件支持上,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拥有较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建有成千上万个终端信息点的网络系统,配有防雷击、UPS设施。还配备各类大型数字化设备,包括各种类型先进的检查设备,有完备的标准化数据传输接口。同时,三甲医院也有能力完成对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升级或改造。
2.3 系统设计:通过信息化整合医疗资源,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建成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为实现区域卫生规划奠定基础。引导卫生资源从上层向基层流动,使卫生资源的配置与需求相对应,才能向广大居民提供连续、动态、终身的健康服务。当各医院的检查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患者在一家医院检查后,全市各医院都认可,才能有效地减少重复检查、过度治疗等。三甲医院服务乡镇卫生院信息平台的意义在于打破地域界限,让更多的人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这是卫生资源分配合理化的必经之路。
在建设过程中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方面的需要:患者信息管理: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婚姻、住址、职业、身份证、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就诊或住院次数和时间等。
患者病历信息管理:记录患者患病过程,现病史、既往史(包括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和月经婚姻生育史;同时还包括治疗过程如用药情况等。
检查信息管理:患者在各医院所作的各项化验检查结果以及影像资料,包括图片和书面报告。
查询与统计功能:根据各种条件组合查询指定患者及其相关信息。例如根据患者姓名或某医院的门诊号、住院号均可进行上述资料的查询等。
2.3.1 系统的设计思想:业务交流信息系统主要实现三甲医院HIS数据与乡镇医院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诊治信息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其主要的实现思想:①要有效地保证业务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稳定性可通过XML这种非常适合Web传输的方法,来描述和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②利用MQSeries或MessageQ等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③通过Soap协议实现客服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交互操作;④通过并发访问控制、访问、数据校验、安全审计等手段,保证共享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⑤采用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将各种类型的业务系统整合到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上,保证平台功能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2.3.2 体系结构:采用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在有序的数据结构上,通过三甲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数据交换平台,保证医疗卫生业务部门与数据中心之间各种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保障交换数据的高度集成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数据交换平台的运行机制:三甲医院与乡镇医院间数据相对独立,通过制定标准的数据接口,建立基于广域网的 信息交换、数据采集和传输机制,完成跨网络,跨区域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总,通过广域传输模式汇集到三甲医院的数据中心,实现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业务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并及时更新。经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处理后,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JMS等协议完成与数据中心交互,把信息资源综合WEB平台上,使各级主诊医生及时方便地提取符合决策支持要求的综合数据进行查询分析,辅助其进行科学决策。
2.3.3 系统实施方案:业务交流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①以区域三甲医院为数据中心,外联若干服务站,完成三甲医院与乡镇医院机构业务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进行卫生数据的交换、集中存储与管理;②在JCA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XML等技术为交换标准设计数据接口,实现各业务跨系统、跨应用业务的有机整合。各三甲医院与乡镇医院之间可通过本部门的数据接口,将业务数据集成到三甲医院数据中心,大范围地实现医疗信息共享;③通过交换过程中制定的数据接口标准,运用多种数据集成方式,对各种业务数据进行保存、更新;④为便于医疗卫生机构和管理部门进行数据交换、查询和统计分析,需要遵循一致性、安全性原则,将数据进行分离、整合。
3 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医改的方向必将走向医疗资源的全面整合,而整合的方向将是“强弱联合,特色专科”的过程。而这些资源的整合必将从医疗机构间的信息整合开始。以三甲医院强大的信息基础建设为后盾,通过发达的网络分布建立三级医院的信息联动机制将是必然趋势。
4 参考文献
[1] 连 斌,许 苹.医院核心竞争力[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80.
[2] 陈 钧.打造数字医院[J].中国信息界,2008,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