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时事评论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时事评论的定义与定位。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新华时评”做的定位是:“顾名思义定位在‘时’上。‘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时评就是围绕‘时’字做文章。”按照这个定位,我们理解“时评”就是“时事评论”“时势评论”“时世评论”“时政评论”“时局评论”“时弊评论”。回溯时评发生发展的历史,结合今天发展的形态,是否可以作出如下的归结:时评是新闻媒介常用的一种时事评论文体,是紧密结合时事、时局、时政、时弊即时发表的简洁明快、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的政论性文字。(徐兆荣:《谈如何写好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从新闻属性上讲,它是报纸新闻的深化和延伸;其社会属性是站在大众的立场,紧追社会热点,力图用通俗的语言,透过新闻现象,帮助读者看清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时事评论还向广大读者传播先进的理念,为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鼓与呼。这既是读者的需求,也是报纸质量和品位的体现。由此可见,时评要紧紧围绕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注重舆论引导的时机和节奏,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灵敏性、针对性、实效性;时事评论要坚持“三贴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及时准确表明权威观点,回应社会关切,做到好中求快、准中求快、深中求快,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牢牢掌握舆论的制高点,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呼唤“血性”的评论。时事评论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写时评没有激情,温吞水是不行的。充满激情,就是时评的写作不能是温良恭俭让,不能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激情之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时评说到底还是讲道理的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在这里,分析说理是时评的灵魂所在。时评的写作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这里说的“道理”自然应该包含法律、法规、政策、纪律、道德等为社会所普遍公认的律则和价值标准,这应该成为时评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时评的写作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
在文坛盛行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下,评论员的独立身份和独立人格已经淡化。时事评论秉笔直书的确有“诸多不便”,“别人做得,我却写不得”的尴尬也较为常见,但这并非一个有“血性”的评论家所为,一个没有血性的评论家是写不出真诚、率直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评论来的。我们需要那种合乎时宜,“及时雨”式的评论;需要寻求那种激浊扬清、匡正时弊的评论;呼唤那种一针见血、酣畅淋漓的评论;渴望那种客观公正、有思想深度、风趣生动而又富于逻辑力量、锋发韵流的评论。
时评呼唤平民意识。平民意识,就是站在普通的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核心是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上,特别是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来分析问题。说得直白一点,所谓平民意识,就是大众意识、百姓意识、弱势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作者在写作时评时,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写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时评来。撰写时评文章,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医疗、卫生、就业、收入、住房等民生问题,思之所思,悟之所悟,言之所言。2008年以来,《河南城乡经济报》开设“三日评弹”栏目,这些时评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强烈的平民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注重用事实说话。以平民化的视角,发掘主题,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效果显著。
呼唤有个性的时事评论。重视和加强报纸的评论是提高报纸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2007年3月初,《开封日报》以“干成事”为主线,连续发表了3篇评论员文章,即《一论干成事》、《二论干成事》和《三论干成事》。这3篇文章立论正确,论据充分,给人以启迪和力量。文章以干成事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就影响我们干成事的不良因素和怎样才能干成事等问题,层层剖析,给读者作了明白的交代。文章紧接着分析了当前影响干成事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怎样才能干成事?文章指出,一是要树正气,抑歪风。二是要正导向,立规矩。主要是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的规则和程序,努力做到以干成事为出发点去选人用人。三是要抓具体,勤督察,要完善督察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奖罚得当。四是要敢创新,善总结,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作为地方党报,能够围绕如此重大课题,紧跟市委工作部署,连续组织如此既有规模又有声势的评论,为突出发展主旋律营造浓厚氛围,确属难能可贵。
时评不能成为扩散虚假信息的工具。2010年3月30日,河南中原新闻网站刊登了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法院、检察院的声明,对新闻媒体报道的河南洛阳“美女不配合被判有期徒刑”的新闻公开予以澄清,认为这则新闻是对法院、检察院名誉的“恶意诋毁和诽谤”,并且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值得人们深思的是,这则虚假新闻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但很快被一些传统新闻媒体借助于新闻评论传播开来。从表面上看,相当一部分报纸的时事评论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待这一新闻的,但是一些新闻评论工作者把虚假新闻作为由头,展开无限的遐想,从而使得那些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虚假新闻得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在客观上起到了扩散影响的作用。这些打着公开批评的幌子传播虚假新闻的新闻评论,已经击破了新闻评论的职业道德底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学会去伪存真,谨慎地使用互联网的信息。不能听风就是雨,或者以批评的方式公开传播虚假新闻。
要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就必须加强写作思维特性的研究,如果我们能拿出有力的对策来 ,那么作文教学就会获得大面积的丰收。这个研究过程虽然是漫长的,也绝不是不能解决的。我认为,目前我们所要做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继承传统教学中有用的成分,尤其是模仿训练,并切实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惟有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
1.悟文"析法",提倡学以致用的拿来主义
练武有套路,习字有字帖,书法要临摹,一个初学写作者自然也离不开模仿,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 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大量事实证明:让学生进行悟文析法的模仿,是使复杂的思维对象条理化、抽象 的写作思维过程具体化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这种"偷"就是模仿,其实就是苏轼所说的"隐括法":偷其意、偷其气就是模仿中的创新。让学生从范文中得到启示与借鉴,可以领悟到作者的 写作技巧,进而变成自己的写作本领,进入近代学者黄季刚所说的"妙得规摹变化之诀,自成化腐为新之功" 的境界。关于这一点,请见拙作《考场轻松作文步步高》一书(2009年本书获甘肃省第七届基础科研成果三等奖)。
2.自由练笔,张扬个性,不拘一格的创造主义
一学期,课内大作文一般只做七八篇,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量变质才能变,没有一定量的保证,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让学生课外自由练笔,是加大学生写作量,促使学生多写作的一种 好方法。这种自由练笔由学生自己选材,自己命题,举凡人物速写、景物素描、音乐欣赏、书画评析、诗文鉴 赏、影评剧评、时事评论、旅游观感、读书笔记、知识小品、经验介绍、思考一得、科技信息、市场印象、街 谈巷议、社会调查、学校新风、家庭琐事,以及各种文体的习作,或虚或实,或长或短,即兴命笔,均可写入练习簿中,这种自由练笔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能使学生深入地感悟生活,使生活条理、清晰地贮藏 于大脑之中,并由这种自由练笔改创成正规的作文,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班的十几位同学都在报刊上发 表过优秀作文,并多次获奖,这同他们平时的自由练笔是分不开的。
3.读、写、评、析系统思维相结合培养学生认知的度
学生认知水平低表现在缺乏辩证的观点以及抓不住事物的关键和实质上。比如为了强调信心的重要,就说 "只要有信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为了强调虚心的必要,就说"虚心的人在事业上一定成功",统而言之 ,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面对学生认知水平低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分析评论文章是有益的。
写评论文章,一是与课文结合,如读《促织》就写《如何认识成名因促织而致富》,学《鸿门宴》就写《 从〈鸿门宴〉看项羽为什么失败》;二是结合课文认识社会现象,如读《包身工》就写《如何看待"打工仔" "打工妹"现象》;三是结合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写思想评论,如《〈背影〉读后》、《对"早恋"的看法》等。
读分析评论文章,学生会与自己的认识作比较;写分析评论文章,学生会认真揣摩思考,这都会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社会认识的深刻性。
关键词:民事既判力;扩张;既判力著作;胡军辉
【中图分类号】D92
作为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既判力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困扰实践部门的重大难题。近年来虽然关于既判力的文章很多,专著也有了几本,但是真正厘清这个问题的作品并不多见。在目前的民事审判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与司法理念不相称的问题,其中判决相互矛盾,案了事不了,事了情不了的现象尤为突出,而既判力扩张是一项能从审判效力的层面协调案件内部关系、诉讼机制及非诉机制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胡军辉博士的专著《民事既判力扩张问题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宏观社会背景下展开的。
这本专著以避免矛盾判决、维护司法权威和提高诉讼效率为主线,以从效力的角度来理顺法院内部关系、协调诉讼机制与非诉机制之间运行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和谐司法、营造“友好型”司法环境为最终目标。著作先是对既判力的本质、根据、效力与范围等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从既判力主观范围、既判力客观范围和既判力效力范围三个方面对既判力扩张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对专著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境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主要观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民事既判力扩张概说,本部分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论述了既判力的含义、既判力扩张的含义、既判力扩张的范围基准以及既判力扩张的方式等问题;第三章,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本部分包括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主观范围扩张的类型、主观范围扩张与反射效的关系及界限、主观范围扩张的法律救济等问题;第四章,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扩张,本部分在对传统既判力客观范围理论的局限性、既判力客观范围扩张的法理依据、既判力客观范围扩张的主流理论以及我国既判力客观范围扩张的理论与实践等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解决既判力客观范围扩张问题的方案;第五章,既判力效力范围的扩张。本部分首先对既判力效力范围扩张的法理依据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影响既判力扩张性效力强弱的因素、既判力扩张性效力运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我国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最后还运用了既判力效力分离理论对非判决生效法律文书的既判力效力进行了具体分析。著作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为了适应社会纠纷的复杂化和纠纷解决模式的多样化,应当在立法上适当增加允许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具体情形。第二,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制度与反射效制度在功能上互补。我国应当引进反射效制度。第三,对受当事人之间判决影响的第三人应当提供事前程序保障措施与事后程序救济措施。第四,“原告的请求=诉讼标的=判决主文中的判断=既判力客观范围”这一传统公式在许多情况下是不成立的。既判力客观范围不能扩张到审判理由。第五,既判力包括三层效力,即禁止当事人重复诉讼、作出与确定判决相矛盾的主张、提出与确定判决相矛盾的证据材料的效力;禁止法院重复受理和审判案件的效力;前诉判决与后诉案件的审理具有先决关系时,后诉法院应当以前诉判决既判事项为前提来审理后诉的效力。这三层效力可以分离。第六,非判决法律文书具有部分既判力效力,诉讼机制与非诉机制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既判力效力分离理论在判决效力的层面得以整合。
从总体上来说,本文思路十分清晰,就既判力在各个方面的扩张都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本书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立意新颖。作者选择既判力扩张这个话题进行写作,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选题十分新颖。尽管在最近的20年内,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对于既判力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关于既判力扩张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是不多,因此,本文专门就既判力扩张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发展既判力理论,弥补国内研究不足的理论意义。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民事既判力扩张问题的专著,对于民事既判力的扩张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深度,对于目前的民事审判实践也有指导意义。2、观点新颖。本专著在大量中外文材料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第一,明确了我国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界限,区分了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制度与反射效制度的作用范围。第二,为受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影响的第三人设置了一套救济机制。第三,提出了我国如何解决既判力客观范围扩张问题的方案。第四,总结出了影响既判力扩张效力强弱的因素,提出了既判力扩张效力的运行原理。运用既判力效力扩张理论对我国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方案。第五,提出了既判力效力分离理论,并运用了这一理论从审判效力的角度整合了诉讼机制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3、意义深远。任何理论的最终目的都是来指导实践,专门研究既判力扩张问题有以下几点实践意义:第一,可以减少矛盾判决的出现,促进审判的和谐运行。第二,可以更好地协调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关系。第三,可以更好地协调诉讼机制与非诉机制之间的关系。
厦门PX是个化工项目,投资逾百亿,可望产生800亿的年产值,占目前厦门GDP的四分之一。但是,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成为公共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及至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公众;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12月13日的座谈会以及可能迁建的消息,地方政府与公民百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民意与决策的良性互动,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走过了一条民主增量之路。
厦门PX事件,是政府与公众双赢,印证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科学时报雷迅的评论文章说,厦门PX事件已突破单纯的科学、环保意义,而有望成为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里有对民意的尊重、对民主的尊敬、对民生的尊崇。
公民社会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公民监督权力、制衡权力。大多数厦门民众不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建设PX项目,地方权力就不应该动用国家机器强制施行。权力被公民制约,这不是权力的耻辱,恰恰是权力的光荣。权力制约的本质不是权力制约权力,而是公民制约权力。
有网友说:“世上本没有门,折腾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门。”厦门PX事件最终没有被折腾成“PX门”,这与其说是厦门百姓之幸,不如说是中国民主进步之幸。高度的民主才有高度的和谐,中度的民主只有中度的和谐,低度的民主只有低度的和谐。要想达到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民主民意就得有能力控制政府的行为,而政府只要融会贯通了敬重民主民意的精神,始终沿着民主的道路走下去,就必然会抵达和谐多赢的境界。
标志着市民时代正在到来
时事评论员笑蜀分析认为,PX事件最让人振奋的亮点,是开创了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的先例。
正常渠道不正常,一旦发生矛盾和冲突,绕过正常渠道就成了民众自然的选择;而地方政府的强力介入,不免使其成了矛盾和冲突的当事一方,导致其与民众的直接对抗,而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开阔的缓冲空间,各方都没有旋回余地。由于政府垄断强力资源,足够强势,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摆平固然不难,但付出的政府社会信用的巨大成本,却是惊人的,它使政府越来越丧失尊严,使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张。正是在这一点上,厦门PX事件具有分水岭意义。
在事件全程,人们见识了厦门市民强烈的公共精神,见识了他们的英雄主义气概,见识了一个新的、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崛起。他们的崛起意味着人民已经长大,意味着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即市民时代正在到来。面对这样的市民时代,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显然已经失效。我们常常说中国社会是一个转型社会。这种转型既处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就注定了不同于过去任何时代的转型,不是成王败寇,不是那样的零和游戏,这样的转型只是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统治型,转向现代化的公共治理。
厦门市民在事件全程中的表现,不仅英勇,而且智慧;不仅自信,而且自敛;仅仅因为一个偶发事件而短期聚合,表现已如此卓异,可见民间内生的力量实在不可低估。如何把民间内生的力量引入公共治理,用以重建秩序,正是当下中国的一个重大命题。
目前,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力量仍然强大,中国正处在两种治理模式交错的状态中。厦门地方政府在十字路口最终选择疏而不是堵,选择向民意靠拢而不是与民意对抗,选择把民意纳入地方治理,使地方治理更具公共色彩。正是厦门地方政府这个明智的选择,使得整个事件柳暗花明,厦门市民最大限度的参与,媒体最大限度的自由讨论,知识分子在自己的职业范围提供专业意见,所有这些正常渠道才能真正启动,才能最终起作用。给别人机会,实际上是给自己机会。厦门地方政府的明智选择,成就了一段佳话,也会成就自己的历史地位,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
政府要学会敢于放弃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艾君认为,只要承认现代政府并非“全能政府”,就一定要承认政府最初的决策并非件件都十分完美,可能会不合情理。这种“不合情理”的决策并不都是出于私心的、不可告人的,绝大多数是缘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比如PX事件,厦门市政府的决策者可能更多地是考虑了整个厦门市的利益,这是公益的,但这个决策严重影响了PX项目周围居民的利益,决策的差异实际上是“整体”与“局部”的差异。如果在民众权利意识未被激活的年代,这样的决策也许就过关了,但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不能以“整体利益”之名损害局部利益、少数人利益。那么,政府放弃那些“不合情理”的决策就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我们之所以还不习惯放弃,是因为“全能政府”的概念还深有基础,是因为政府“绝对权威”之“魅”还没有全部去除。
厦门PX事件证明,公共决策必须把民主与科学列为制度程序,如果决策过程忽略了这样的程序,民意沸腾之后,政府还不得不补上这一课。而补课是要交“学费”的――公众为争取表达权付出的精力,政府为说服公众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政府对企业前期投入的补偿和迁建的重新投入。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为此付出了沉重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