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亲密敌人台词

亲密敌人台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亲密敌人台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亲密敌人台词

亲密敌人台词范文第1篇

说起徐静蕾,她身上总是有着如凡客体一样的标签。比如:四大花旦、方正静蕾简体、杂志主编、博客女王、才女导演等等。看起来清淡如菊的一个小女子,挺潇洒地就做出了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她坦承,如果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人告诉她,未来她将会导演出五部电影,她绝对万万不敢相信。但它就是发生了。于是各种赞扬声和诋毁声也接踵而至,除了她的电影,还有她入行十几年来的情感经历。

对父母和感情,徐静蕾极度保护,除了似是而非的感情传闻,很少看到关于父母亲人的新闻。“我愿意生活在我自己的空间里面,可能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吧。” 她说。

NO`1 所有情侣都是“亲密敌人

出演了那么多爱情戏,徐静蕾几乎算得上情感专家了。《亲密敌人》里,投行商战的外衣下,仍然是一个兜兜转转的爱情故事。在她看来,所有情侣都是“亲密敌人”,因此,在娱乐性之外,影片想要表现的是“在这个人心通货膨胀的时代,对爱情也应该有投资理念,互相包容共同进退才能保鲜增值,重要的是在一起而不是工作挣钱。”

参与编剧的老徐写了不少对男女情感的妙论,堪称老徐版的男女情爱圣经。例如:“我有时候真不知道女人到底怎么想的,到底要什么,也不知道怎么了就翻脸了,都不知道怎么了,就得罪她了……翻脸和翻书一样。”这段台词让黄立行深以为然,“这类台词完全就是我们男生私下聊女生的口气。”

怎么看待感情世界里的竞争关系,你理想的“亲密敌人”是怎样的?

徐静蕾:男人和女人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由于性别、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不一样,男人和女人面对同一个问题,看法根本不一样,因此在生活中往往会和自己的另一半形成“亲密敌人”的关系。一对在完全不同背景下长大的情侣,他们相处时一定会有很多事情是冲突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冲突也像是人生的一种游戏。至于我个人,我喜欢有独立思想的男人。在我看来,思想独立是一种难得的性感。

现在连拍沉重历史题材的片子都要大肆宣传激情戏吸引眼球,有人会问,怎么《亲密敌人》这部讲爱情的电影完全没有激情戏?

徐静蕾:当时剧本里是有激情戏的,就发生在二人回到成都的时候,但我一直对这场戏存疑。拍的时候,改成了现在这个方案,我觉得这种处理,比一场更符合两个人的情感状态。巡回宣传的时候,确实有部分观众反映为什么没有激情戏(笑),我说原来大家都那么爱看激情戏啊……好吧,下次荤的素的都来点儿(笑)。

在我看来,激情戏更多是噱头,爱情里最初的激情很难长久,欢喜冤家才是最真实的浪漫。激情戏太肤浅,我要深一点的感情。正如电影里台词所说的:“无论我们多么不同,无论你有多少缺点,我依然爱你;不管世界末日何时来临,此时此刻,让我们在一起。”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个一见钟情然后终生铭记的故事,到后来的《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就已经不再是一见钟情的爱情了。你的爱情观在变。

徐静蕾:一见钟情比一辈子到老那种要更容易,最重要还是要选择一个能跟自己过一辈子的人。这样的人就必须具备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大家关心的东西都有相似之处,这样就可以长久,有信心。

最近很多杂志封面都是你跟黄立行,很多合影你都表现得很御姐范,现实生活中你的爱情关系也是女强男弱吗?

徐静蕾:我是一个很小鸟依人的人啊!工作中我当导演要做很多决定,回到家就只想休息,最好什么决定都不要让我做,做决定实际上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有多少权利就要承担多少责任,所以回家我愿意当一个跟屁虫。

他能管你吗?

徐静蕾:那不行,管我不行,约束对方反而更让人有逆反心理。两个人在一起其实就是没有压力,回到家就是放松,所以谁也不要给谁压力,要不这种关系就会有问题。

NO`2 朴素的情感最动人

《我和爸爸》是徐静蕾为数不多的亲情戏。很少谈及父母的老徐在这部电影里倾注了对父亲的感情。徐静蕾说:“电影《我和爸爸》帮我实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实现的梦想,我的父亲过去对我太严格了,所以有点儿羡慕宽容的父亲。”

“对,我爸爸是个领导,哈哈……”说到爸爸,徐静蕾的语气里透着敬畏。徐静蕾的父亲应该算是学前教育坚定的践行者,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全面系统地教育女儿,认字、写字、背书、算术……她憷什么越让她学什么。可想而知徐静蕾的幼年其实并不好过,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完成爸爸安排的任务。

不过如今才女已炼成,徐静蕾自己也承认,“如果说我的审美能力和分寸感还不错的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爸爸的培养。”

相对爱情戏而言,亲情戏不容易把握,因为它不像爱情戏那样可以大开大阖,荡气回肠,但你涉足了。

徐静蕾:我一直觉得亲情是最能够打动人的东西。我演戏演了这么多年,都是爱情戏,我想演一些别的。亲情的题材是最容易感动我的,所以就选择了父女情感这样一个题材。

《我和爸爸》并不是讲我自己的故事,片子的主角是爸爸。我希望透过父女感情的变化表达出一种人性。因为有了血缘关系,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是你父亲始终还是你的父亲。片子的结尾爸爸死了,有人看完会觉得是不是有点儿悲剧,我自己觉得它不是悲剧。其实什么是悲剧呢?人最大的悲剧就是什么人到了最后都会死,剩下都不叫悲剧。因为还有生活,人总是要往前走。

因为“要往前走”,你后来的电影都是大团圆结局。

徐静蕾:有一件我现在都很不愿意想起的事,我一直在规避那个画面,就是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当时她从焚烧炉里被送出来,我才知道什么叫难过,什么叫悲伤。那个事在我脑子里不会没有,我要躲开这个东西,我就要多去想点开心的事。所以在做电影的时候,我就转变了,我不再觉得大团圆结局是肤浅的,我觉得大团圆结局就是能给人带来温暖的东西,能温暖一会儿是一会儿。

很多人对结婚、生子感觉到有压力,都是因为来自父母,你没有吗?

徐静蕾:我们家完全没有这压力,我父母真的没催过我,相比家庭压力,我感觉到社会压力更大一点,但连我爸妈都不管,其他人管得着吗?我爸有时候会问我一下,他说:“你是怎么想的?跟谁谁谁不准备结婚啊?”我就问我爸:“你说我为什么要结婚啊?情感上我觉得挺有安全感的,我不需要用婚姻来拴住另外一个人。生活方面我更有安全感,挺独立的,可以养活自己,养活全家都没问题。那孩子,我也没有一定说要有一个孩子。其实要结婚无非就是这三方面有要求嘛,我三点都不需要那为什么我要结婚呢?”我爸听了以后就点了点头。

NO`3永远演不了18岁

徐静蕾以清纯“玉女”形象出道,在内地影坛四小旦宝座上一坐多年。多风光都有黯淡的一天,对女演员来说年龄就是致命的催化剂。不过干过多种行业的老徐似乎没有这个焦虑:“年龄的增长是自然规律,盖是盖不住的……人家最多说你显得很年轻,但不会认为你真的年轻。我没有存心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玉女’, 我不是说反感这个词,而是有点担不起,这词太好听了,就好像‘白雪公主’这种意思。”

和一些女演员隐瞒年龄不同,你的年龄是公开的,那么翻年就进入38岁了,离40岁不远了,有没有想过这个年龄的到来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徐静蕾:我不知道,一方面就好像你小时候看三十岁这个年纪,觉得遥远、可怕,都是些无趣的大人,可到自己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觉得,没有啊,好像新的世界刚刚开始。所以基于这种心理,我觉得四十岁可能也没什么大差别。但另一方面,我也在想好像总要有一个计划吧,虽然我一直都没有规划,但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呢。这个问题我还没深想,可能这个电影告一段落,等我安静下来,我会花几个月或者半年的时间去想一想我今后的人生要怎样。现在还没有很明确的,至少我没有给自己规定一个结婚的时间。

你说《亲密敌人》之后要开始做纯粹的导演了,选择新的女一号要什么样的标准?

徐静蕾:我可能会演女二号女三号,或是路人甲什么的。毕竟表演是我的大学专业,彻底说不用了也觉得挺可惜的。其实我还挺想演个什么高科技犯罪或是间谍什么的,不过现在让我演18岁我绝对不会演。

你说过,导演也不见得是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有可能过几年你会去读书,然后从事写作?

徐静蕾: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最适合做的还是个人工作。为什么我有三年没有拍电影呢?就是因为我觉得电影这个东西我很喜欢,但是电影制作、执行过程当中要和许多人打交道。我是一个有些社交恐惧的人,碰上新人我就不想冷场,总得找点话说,特别累。而且那样我还不如在家呆着,没有这么累。我现在好很多了,拍完《梦想照进现实》之后的一段时间比现在更自闭。

但是你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精神,特别能说服自己,也特别能说服别人。

徐静蕾:对啊,就是自己和自己聊。我在英国拍戏的时候很累,整天说“我再也不要拍戏了!”但过了也就忘了,特别烦的时候就自己跟自己聊:你为什么?我很生气!你为什么生气?我就生气!那你生气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你赖谁啊?谁逼着你干这事了呀?最后自己就傻呆眼了。

我特别相信人的自我暗示能力,每个人都在被暗示。比如我在十多年前,在电影学院查血被误以为是O型血,我有时候会看报纸上说O型血怎样怎样,然后觉得说得挺对的。那十年我一直是按O型血来塑造我自己的。可是后来生病验血,我发现我原来是B型血,然后我就会去看B型血怎样怎样,觉得也挺对的。所以我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其实是被你身边的人和环境所暗示的。

白羊座的人都挺强势的,你的性格里有没有比较脆弱的一面?

徐静蕾:我是一个看电影还挺容易哭的人,比较容易被感动,而且我不敢看恐怖片,不是那种僵尸啊鬼啊,我不相信那些东西,我比较害怕那种杀人谋杀,镜头只要跟着人后脑勺一走我就害怕了,一点都不能看。我的恐惧点很低。

亲密敌人台词范文第2篇

对于企业而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植入广告是成功的,因为它们吸引了眼球,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迅速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记住自己的品牌和产品。那么,电影为什么要与品牌合作?是电影需要品牌,还是品牌更需要电影?品牌娱乐营销除了产品植入,还有什么样的操作方式?就以上中国品牌普遍关心的问题,日前《新营销》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导演和企业家。

产品植入之外的娱乐营销

提到品牌娱乐营销,人们首先会想到产品植入,其实在品牌娱乐营销中产品植入只是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不止于此。

品牌娱乐营销是冠以内容的方式做营销。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娱乐营销进入植入时代,它为信息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绝佳的平台,突破了信息超载,人们在欣赏娱乐的同时接受品牌信息,所以品牌必然要思考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做娱乐营销。

“目前,衡量最佳植入影片是根据它植入形式、广告好感度、品牌记忆率、植入广告的数量,以及植入品牌与人群定位的契合度。国内早期经典案例中的一句台词非常深入人心,即‘支付宝让天下无贼’。近年来,《将爱》、《爱LOVE》、《亲密敌人》、《我愿意IDO》、《爱出色》等都是植入影片的代表。这些影片的品牌植入形式越来越巧妙,与品牌的契合度也越来越高。”艺恩咨询总裁郜寿智说。

“品牌在影片中的合作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除了影片中的合作之外,在电影之前和电影上映之后,品牌可以围绕如何投放广告、策划新闻事件、开展促销活动以及与消费者互动,考虑从产品植入、联合推广到授权进行全面合作。目前,中国很多企业还在纠结logo在影片中展示时间的长短、台词中是否有品牌名称,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品牌就很难取得更大的娱乐营销效果。因此,品牌应该利用传统和非传统的方式,把娱乐营销的信息传播出去,这一点非常重要。”瑞格传播集团执行董事戢二卫说。

“1982年,好莱坞电影《ET外星人》开拍之前,剧本中有一个情节是小主人公用巧克力豆吸引外星人,制片公司找到好时巧克力公司,最终这家巧克力公司用100万美元买下这部电影的广告经营权,以及电影上映期间所有影院的商品货架。后来《ET外星人》票房大卖并成为经典影片,好时巧克力公司借势一跃成为20世纪80年代巧克力第一品牌。”戢二卫说。

“对于品牌植入,我们一直专注于不去破坏电影的故事。例如,电影《钢铁侠》中品牌植入得非常自然、有机。我们不仅要注重电影本身,还要明确在电影之外应该做什么。”漫威娱乐公司全球市场合作执行副总裁鲍勃萨布尼说。

“好莱坞不仅在植入方面向品牌收取费用,它还要求品牌做广告投放。比如,它给品牌提供《钢铁侠》片花和素材,品牌利用片花和素材制作广告片。”戢二卫说。

形式趋向多元化

“品牌植入要非常自然,自然得就像是电影本身的基因,这是精神气质层面的东西。而为使品牌借助娱乐内容实现良好的呈现及传播效果,品牌娱乐营销形式日趋多样化。”戢二卫说。

“说起娱乐营销的形式,自然少不了好莱坞。好莱坞除了产品本身作为营销载体之外,它自己也做营销,为品牌起到搭载的作用。例如,迪斯尼有全球市场推广部,列出排片计划,与战略合作品牌接触,比如麦当劳推出迪斯尼家庭桶,柯达推出狮子王镜框,可口可乐推出印有迪斯尼影片内容的包装等等。所以,这些品牌不一定要在影片中呈现,核心是双方品牌战略节奏相互吻合,这样的品牌娱乐营销形式在好莱坞已经很成熟。”戢二卫说,“在品牌娱乐营销全案中,品牌除了支付产品植入费用外,还要进行联合推广,这就为电影制片方节省了大笔金钱。此外,衍生产品部分涉及授权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就品牌植入而言,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魏江雷认为:“电影的品牌植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品牌与产品露出,例如《变形金刚3》中出现的联想笔记本电脑、《亲密敌人》中联想智能手机曝光等等,它强调的是品牌在电影中出现多少秒、logo的清晰度、摆放的位置,是与剧情互动的植入形式;第二个层次是把产品独有的特点和功能深度植入到剧情中;第三个层次是品牌的定制剧,比如品牌内涵的定制剧,我们创造一个工具,每个人用这个工具实现梦想,这就引申出‘联想为梦想而生’,而与这句话相关的是行动派,他们如何让一个工具设备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为此我们会与编剧、导演、制片方进行深度合作,找到与我们的品牌相符、利益吻合的推广机会,从电影开机就投入资金,包装剧组、演员,在拍摄过程的生命周期中把电影制作的过程变成实现梦想的过程。所以,不同的层次合作,我们的追求不同。”

“品牌娱乐营销的全案包括产品植入、联合推广和授权。例如,好莱坞以环球、福克斯、华纳、迪斯尼、索尼、派拉蒙六大公司为核心,拥有全球营销网络和批量制作计划,是一个巨大的营销机器。《变形金刚》就是一部很好的定制电影,因为它是由孩之宝玩具改成的电影,海之宝除了从电影票房中获得收益外,还促进了变形金刚玩具销售。《变形金刚》中还出现了汽车,吸引福特、雪福来加盟,结合影片中玩具的性格与车的类型进行联动。结果是电影、玩具、汽车品牌三方联手,实现娱乐影响力最大化,各方受益,这只有成熟的电影营销攻略才能完成。”戢二卫说。

“定制电影是品牌娱乐营销的最高境界。目前,大部分还是娱乐内容与品牌联姻。其实联合的过程是双方寻找的过程。”戢二卫补充说。

“对于联想来讲,每一笔投入都必须要保证品牌的特质和影片的调性相关,否则投资没有办法收回来。娱乐营销需要长时间积累,不是靠一部电影就能出名的。”魏江雷说。

“最近我们的手机客户提出,在植入好莱坞大片时把导航、微信体现出来。目前,品牌植入已经不是简单地呈现品牌形象,而是进入到体现品牌功能和气质层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品牌进入成熟阶段,已经从注重知名度转向注重美誉度,希望在精神层面与影片契合。而品牌进入精神、气质层面之后用广告、公关是很难奏效的。因此,强势和成熟品牌会参与到编剧中。例如,电影《电子情书》细致地展现了星巴克,让观众有不同的体验。”戢二卫说。

“说到品牌精神气质与电影的契合度,我的标准是在不影响创作的情况下,在不让观众反感的情况下,如果我可以为电影再创造一些收益,扩大行销上的影响力,我觉得这是双赢的。”导演钮承泽说。

植入广告效果评估

“相对于传统的广告、公关、营销方式,品牌植入效果的评估是个挺大的课题。比如定价,比如影片中品牌出现多少秒,比如是什么样的场景和角色,考量的是一套体系。”戢二卫说。

亲密敌人台词范文第3篇

TOP1: 金陵十三钗 导演:张艺谋 综合评分:7.6

导演手法:8 编剧技巧:8 演员表现:8 技术:7 本土价值:7

这是张艺谋最商业的一部电影,也是他近十年最好的一部电影。影片叙事相当干净,没有什么赘肉,细节相当丰富,节奏控制张驰有度,场面和情感的把控也很出色,整部电影基本上没有华语电影惯有的虚浮夸张做作的顽固特性,反而有着一种好莱坞商业片的精细感。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也前所未见地克制了他热爱色彩与形式的癖好,除了影片中玉墨那个过于调皮的屁股和那曲油腻的《秦淮景》。作为一部电影,《十三钗》是最没有野心的一部,也正因为此,它没有那种格局过大的空洞与芜杂,反而有一种小中见大的别致轻盈。影片的问题,在于张艺谋太没有野心了,他完全把重心放在了那个救学生的奇情故事上,由于对故事本身工艺化的流畅性的重视,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塑造人物,所以最终时风尘女子的勇敢赴死,并不能让人从灵魂上得到共振,它只是简单粗暴地如同主旋律电影所做的一样,让那些人物如同神灵附体一样瞬间达到境界上的升级。当然张艺谋把这种戏剧深层驱动力的不足掩盖得很完美,紧促的节奏感和情绪的扎实铺垫让你很愿意去忽略这个问题。但这种表层的处理让《十三钗》没有真正的杰作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或者《钢琴家》是那种深入到骨子里的爱与怆痛,最终,张艺谋只是拍了当下华语电影标准下的一部好电影,然后笃定地向那些无数次否定他的人说,我回来了。

TOP2:龙门飞甲 导演:徐克 综合评分:7.2

导演手法:7 编剧技巧:4 演员表现:7 技术:9 本土价值:9

这注定是一部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印记的电影,当然,不是作为一部如何优秀的武侠片,而是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3D+IMAX电影——就像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彩《梁祝》一样。作为徐克的另一面,他以一个技术狂人的身份,再次在中国电影中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打造了《蜀山传》之后的又一场视觉盛宴,将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再次向前推进了一步。影片统筹九大特效制作公司制作影片的特效场面,无论是龙江船厂的一艘艘大明福船,还是传说中西夏王国的黑水古城,呈现在银幕之上时都足以震憾人心。影片的3D效果极佳,会改变以往伪3D中国电影给你带来的恶劣观感。影片的武打也尽力的配合了3D的空间感,可惜,徐克这一次似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技术的实现方面,对编剧似乎是听之任之,特别是当前面还有一个《新龙门客栈》作为对比的时候,《龙门飞甲》的故事和对白苍白的让人有些不忍。

TOP3:这里,那里 导演:卢晟 综合评分:7.0

导演手法:7 编剧技巧:6 演员表现:7 技术:8 本土价值:7

本片的导演是曾经为贾樟柯和王兵担任过摄影师的卢晟,电影也很容易可以分辨出这是一个摄影师的作品,因为镜头的美感成为了电影最大的特点,这是一部用镜头写诗的电影,其三段式的故事也是散文诗式的,并没有明确的联系,也没有明确的故事线,但是这三段时空却有着情感上的内在联系,即影片的最大主题:安哲罗普洛斯式的孤独与飘泊。因此本片并不能说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它的内容并非传统性的故事性主题,而是诗意的表达。这是一部近年来比较特殊的中国电影,但也正因为如此,影片本月注定暂时淹没在两部超级大片的硝烟之中。

TOP4:遍地狼烟 导演:胡大为 综合评分:6.4

导演手法:7 编剧技巧:5 演员表现:6 技术:8 本土价值:6

“废话少讲,子弹才是语言”,这是片中的一句台词,很有趣,用这句台词来做影片的评语,也是非常合适。因为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肯定是更喜欢看电影里的枪“说话”,而不喜欢电影里的人说话。很多人都在影片观看之后关注起了胡大为这个名字,其实他是吴宇森的御用剪辑师,《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喋血双雄》等名片都是出自他的剪刀之下。这也就解释了影片狂风暴雨般激烈的枪战场面的出处。本片在军事技术上功课做的还算扎实,动作场面一流,出现了不少 对经典影片的模仿,有《骇客帝国》式的弹壳落如雨点,也有《波恩3》里的跟拍跳窗。不过台词基本上只有笑场的份,但影片除了动作之外还是有着值得关注之处,首先他以军人的抗战为背景,二是当片中爱人的生命与国家任务出现冲突的时候,这部电影似乎是首次的选择了前者。

TOP5:翻滚吧!阿信 导演:林育贤 综合评分:6.2

导演手法:6 编剧技巧:6 演员表现:7 技术:6 本土价值:6

一部打上了深刻的台湾式烙印的电影,虽然它混杂着日本体育漫画式的故事,《艋舺》式的台湾青年励志和黑帮元素,成龙式的香港动作片设计??影片虽然改编自真人真事,而且其原型还是导演最熟悉的人:他的兄弟。不过可以感受得到,影片为了迎合观众而做的再创作。影片最终成为了一部成功的青春偶像励志片,但也仅停步于此。影片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偶像明星彭于晏的敬业,他为片中的体操动作进行了几个月的特训,这使他在片中可以亲身上阵,至少让普通观众挑不出破绽——除了“一米八的身高是否能练体操”的质疑,不过这问题倒确实是多余的。

TOP6:追爱 导演:刘怡明 综合评分:6.0

导演手法:6 编剧技巧:5 演员表现:7 技术:6 本土价值:6

一部意识形态其实很明显的电影(本片另有一个名字,《长城外面是故乡》),一个不理解父亲的台湾女孩儿,因为回到大陆寻找父亲的生命轨迹,最终理解了父亲,也对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有了认同(通过一个北京男朋友),《追爱》属于能看的电影,男主角可爱,女主角可爱,风光好看,音乐好听,没时间旅游的可以跟着电影行走山西、宁夏、内蒙、陕北,可惜电影没有能在剧本上再更多的推敲,使之失去了超出一部普通爆米花爱情电影的可能性,也使影片深藏的主题影响力减弱了不少。

TOP7:巨额交易 导演:马俪文 综合评分:5.6

导演手法:6 编剧技巧:5 演员表现:6 技术:6 本土价值:5

导演马俪文的第一部真正的商业电影,电影希望保持马俪文电影中一贯的对人物情感的关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但希望是一回事,能否在电影中完成设想则是另一回事,电影能够感受到导演希望表达的东西,但感受和说服则是两回事。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它的喜剧水准不够,希望能够达到的故事和台词的精彩和深度又比较浅薄,反面的例子仍然是《失恋33天》,后者的“金句”不仅有创意且确实可以打动很大一部分人的内心,而《巨额交易》的台词则做作而缺失触动人心的力量。和很多中国电影一样,本片也沦为了一部风光电影,带观众到迪拜进行了一场一个半小时游。

TOP8:开心魔法 导演:叶伟信 综合评分:5.4

导演手法:6 编剧技巧:5 演员表现:5 技术:6 本土价值:5

两部《叶问》捧红了甄子丹,但导演叶伟信还是戏红人不红,如果我们相信新版《倩女幽魂》投资2千万美元的鬼话,那么就得承认影片赔得一塌糊涂,即使去掉一半水分,影片仍然是赔钱。《开心魔法》再次证明了,叶伟信其实是个能赚钱的导演——但绝不是来拍这种精心设计迎合市场的商业片,比如这部名叫《开心魔法》的汇源果汁广告片。叶的长处是营造真实生活中的情感(《叶问》的成功也在于此),而这种中国《哈里·波特》式的魔法喜剧是他把握不了的,喜剧的设计比较勉强,魔法在电影中并未得到有魅力的展示,而特效显然又不是好莱坞电影的对手,影片对吴京的功夫底子也基本上完全浪费了。

TOP9:亲密敌人 导演:徐静蕾 综合评分:5.0

导演手法:5 编剧技巧:5 演员表现:5 技术:6 本土价值:4

徐静蕾的都市时尚戏有些走火入魔,都市商业白领的感情生活并不是不能撑起一部电影,但不是仅靠光鲜时尚的商场生活就足以搞定,《杜拉拉升职记》票房上的成功有原著小说和“徐静蕾效应”的原因,而第二次如果仍然只是一个空洞无味的故事,那么即使没有《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的大海,本片想再现《杜》片的成功也是很困难的。而且本片关于投资公司背景的设计,似乎以“让观众看不懂为荣”,一个术语接着一个术语的抛出来,唯恐行外观众明白是什么意思,似乎吃准了观众愿意花钱来这里学习商业知识。《失恋33天》也许会给类似的电影以启发。

TOP9:不怕贼惦记 导演:许传海 综合评分:5.0

亲密敌人台词范文第4篇

英国电影《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也很尖锐,许多人看完本片的直接反应是难受,甚至信以为真的难受,可是却忍不住回味。共同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将自己置身其中后,有些想不通,暗地里问一堆无解的“为什么”。哲学的起源可能亦在于此,你不是在和另一个人争论是非优劣,只能与另一个自己无穷挑战。结果如何呢?因为另一个自己的存在,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所以我们更多地认识了自己是谁。

别担心,电影故事绝不晦涩,而且完全不怕剧透。简单地说,它讲述的是一群克隆人的人生。但为什么有观众信以为真?因为作者像人一样对待创作出的克隆人,没有增添任何所谓的科技感,这正应了画家莫兰迪的语录“没有比现实更超现实的了”。

海尔森寄宿学校堪称人类教育的模范,膳食营养、运动科学、课程丰富、老师和蔼、定期体检。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小孩子们时常无拘无束地交换自己的梦想、看电影,房间里摆放着喜欢的书和玩偶。凯西、汤米和露丝是最亲密的朋友。凯西善解人意,汤米有绘画的天赋,露丝富于幻想。怎么看都是《简·爱》描述的可怕学校的反例。凯西甚至听着汤米送她的磁带,陶醉在一首情歌里“亲爱的,抱着我吧,永远,永远,别让我走。亲爱的,吻我吧,永远,永远,别让我走……”除了不能离开学校院墙半步的危险传说,海尔森如同天堂一般的静谧、优美。

随着露西老师的泄密,影片迅速地让观众大失所望,孩子们成年后即成为器官捐献者,直到生命终结。这还不到四分之一已经毫无悬念。如果是《逃出克隆岛》,剧情不断制造矛盾,令人期待紧张的反抗、逃亡,那么大部分观众会欢欣鼓舞的。以《别让我走》的慢节奏,实在是没有一点这种可能。

长大后的凯西、汤米和露丝被安排到了另一处乡村小屋居住,那里依然美得想让人拿起相机对着银幕一阵摁快门。观众或许会想,小时候无知、无力,这会儿怎么不想办法寻找自由呢?这就是影片在平静的叙事中所传达的第一个问号,什么是自由?作为一个公民,自由意味着持不同意见;作为一个消费者,自由意味着可以购买更多不同商品;作为一个劳动者,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更多不同雇主。作为一个克隆人,自由意味着身份认同。想起小时候的日本电影《人证》(全名《人性的证明》),当混血的儿子找到母亲却遭遇否认时,他反将刺向自己胸口的刀刃深深扎了进去……

《别让我走》也安排了类似的情节,但是永远无法确认谁是“原件”。即使接近实现这一愿望,伦理上也不存在父母兄妹这样的天然的社会关系。“复制品”不知道自己是谁,现实世界关于“禁止克隆人公约”就是为此。

既然没有在人类世界的立足之地,影片进入第三个环节,叙述他们进入捐献者9个年头的悲惨生命。凯西成为看护者,暂时像“真的人”一样见证诸多同龄者不断摘除器官直到衰竭而终。露丝在临终前的日子里来到一望无际的海滩,向她和汤米凄然忏悔,希望自己死后他们能在一起。这四分之一段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存在消费?器官移植是表面的消费话题,我们日常消费的源头又隐藏了什么?消费不只是消耗资源,影片无意去讨论现实的食品、药品、环境的安全问题。从作者刻画生命的角度,他指向了更宏大的现象——我们在有意无意中所说的过时过气、应时应景以及设想计划的人与事,是否迟早会被遗忘、废弃?这难道不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克隆人和我们一样,随时可能变成个统计学的符号。

在最后四分之一时间段里,凯西和汤米为了证实那个传说——相爱的克隆人可以延迟器官捐献,找到了当初的校长。他们携带了自己的画作,来说明两人心心相印。校长告诉他们,孩子们的艺术创作原本是为了向绝症患者要求部分或全部停止器官捐献,因为克隆人也是有灵魂的人,但无人回应……影片进入到最悲怆的时刻,汤米忍不住在夜里嚎哭,只有凯西默默相伴。我隐约听到他们问,灵魂去往何方?而每个人从降生、学习、工作、繁衍后代多少也有克隆的成分吧。

亲密敌人台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徐静蕾导演;成长主题;自主性;局限性

徐静蕾导演的作品很少关注国家兴衰和世迁,却以女性的独特视角聚焦于情感和家庭,于细微之处彰显自己的个性和色彩。新晋女导演徐静蕾的成长与电影中女性的成长交织在一起,令作品中成长主题的自我裂变和成长叙事的局限呈现出双重变奏的复调形式。

一、自我对抗与自我审视

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生理的不断成长发育加上自我意识的层层磨砺,也就是所谓的成长。所以,成长必然是心理与生理共同成熟的过程,其间必然会存在冲突、叛逆、对抗与和解。作为新晋导演,徐静蕾出山的第一部作品《我和爸爸》便是以成长为切入点,重点描述了老鱼和小鱼两父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影片以女儿小鱼为主线,从少女时的叛逆,到青年时的对抗,再到中年时的理解与宽容,将少女的成长过程影像化,以映射中国伦理社会家庭生活中的成长母题。

成长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阅历有限,人格没有定型,所以会出现叛逆和对抗的负面情绪。电影中的小鱼就是在她人生最叛逆的时期被迫接受了母亲突然意外去世的消息,因此,在其生活中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的父亲便再次回归了,而这必然会引发生活中更多矛盾与冲突的出现。简陋的居室是影片中多数情节发生的地点,充分衬托了小鱼与父亲平凡却又充满磨合的现实生活。此外,电影还将小鱼与大学男朋友、姨母和父亲朋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进行了简单的串联,虽然在情节上有所弱化,却成功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人伦社会的双层框架,结构与情感元素均无缺失。

青春叛逆是电影《我和爸爸》呈现出来的表象,宽容与和解才是其要表达的人格成长的主题。女儿小鱼不断地以上学、恋爱和远嫁他乡等为借口来躲避孤苦的父亲,而她本身却有着同样的孤独感。后来,婚姻的不幸让她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身边,从排斥、争吵,到和解,最后相依相偎,完整地诠释了小鱼的成长过程。而作为一位父亲,影片中的老鱼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问题多多,不过即便他再怎么玩世不恭,在面对女儿的生活时也能马上展现出认真并且慈祥的一面。电影用非常细腻的手法塑造了这样一位非常不同的“父亲”,比如当小鱼决定去上海与男朋友结婚时,老鱼苦口婆心地叮嘱她:“即便出身贫寒、长相一般、看似忠厚老实的人也不是不会花心,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婚姻同样也会出现危机,这些都与人品关系不大。如果真的发生了,不要为难自己……就算爸爸再混蛋也依然是你爸爸,我永远都在这里,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或许是老鱼的人生经历使然,或许生活本来就充满曲折,当小鱼离婚后挺着大肚子回家时,老鱼以其独特的“人生智慧”支撑起这个家。但意外突然来临,老鱼中风瘫痪,小鱼便成了家中的支柱,她逐渐走向成熟并默默地学会了坚韧与担当。

从电影《我和爸爸》开篇伊始,小鱼母亲就因车祸去世,母亲这一位置在情节发展中一直都是空缺的,这也为“父亲”的回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片中,老鱼负责为女儿做饭、督促她学习、操心她的婚姻,最后还帮她带孩子,显然担当了一位母亲的所有职责,换言之,父亲的形象几乎被“雌性化”了,但这也恰恰成为影片伦理亲情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伦理规范中,父亲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永远都是坦然与担当。所以,本来一直都处于缺位状态的父亲再次回归,并帮助她走完剩下的人生旅程,虽然其中不乏挫折和困难,但正是由于经过叛逆才学会了自醒,这样的人生轨迹更能衬托人格的成长。

二、自我期待与自我实现

后来,徐静蕾又陆续导演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梦想照进现实》两部电影,其将成长主题慢慢从人格成长延伸到了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叩问,开始了自我实现的精神探索之路。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始终都处在一种情感的自我封闭中,非常极端地展现了“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观。影片将故事的发生背景定格在民国时期的北平,基调哀婉,衬托出女主人对男作家徐先生的一往情深。从一见钟情到以身相许,再到默默生子后的辗转流离,女主人公始终压抑着自己对徐先生的情感,即便最后相见不相识,她也从不煽情。

为了能够抚养孩子,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这个为爱执著的女人开始学会依附于有钱男人,成为一名交际花。但她并不觉得羞愧,这是徐静蕾对女性情感与灵魂的一种释放,一种在情感上摆脱被男人怜悯、关心,然后自己亲自去体验的成长;这是对自我意识的重新定位,一种真正的自我实现。这种布莱希特式的间离,陌生化的效果令整部电影的成长主题更具自主性。

与之相比,《梦想照进现实》则不同,其表达的是对精神价值的寻找以及过程中的彷徨。这部电影的主观情绪尤其浓重,令观众会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影片中,某部正在拍摄的电影的女主角十分厌恶自己出演的角色,表示无法继续演出,导演开始好言相劝却无果,最后与其争论到天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讨论了人生的困惑、做人的标准以及现实对梦想的欺凌等,其中不乏趣味十足并充满哲理的话:“觉得地上每一点亮都是那个梦想照下来的,都仰着脖子晒热了,就觉得温暖;晒黑了,就觉得健康;烫皮儿了,梦更近了;起泡了,已经在梦里了,痛并快乐着……”

影片中,女演员非常反感甚至恶心她所出演的那个清纯美好的角色,导演起初非常耐心地引导,并强调这个角色其实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但女演员却下定决心罢演。其间,两人争吵不断,在冗长的对话中不难挖掘出社会中那种约定俗成的人格对人自主性的约束、压制、异化,还有无因的反抗。而在电影最后,当清晨的阳光温柔地照进房间,女演员和导演却只是那么安静地坐在地上,相互做着鬼脸,这种没有结局的结局给人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这是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在传达一种对精神价值的确认,其不再纠结于什么是梦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而是将更多的经历放在更高层次思想上的对抗和自省。

三、自我和解与自我消隐

《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预示着女导演徐静蕾正式从文艺片转向商业片。其采用商业化的运营和制作方式,循着都市丽人浪漫成长的叙事策略,成为内地首位票房过亿的女性导演。这也预示着,她从之前急于证明自己、表达自己的困境中挣脱出来,打破了局限性,找到了能够真正与世界和解的途径或者方法。这时的徐静蕾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将自己消遣在大银幕之外,与其说她是在洒脱地告别,不如说是真正地成长起来了。随后,《亲密敌人》与《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接连上映,不但延续了徐导展示都市景观和女性励志故事的电影模式,更渗透出了其对新格局下电影文化产业的一种定位和选择。经济的发展,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巨大的压力,职场生存愈加变得具有专业性且竞争残酷,人际关系也尤其复杂,但这些在电影中都被平面化和简单化了。

杜拉拉是典型的职场新人,艾米则是成功的高级白领,而金天则是因情伤落跑的退出者,她们三个更像是“灰姑娘”进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因为主导了公司的一次搬家,并顺利完成了新装修任务,杜拉拉迅速晋升,同时还收获了与销售总监王伟的甜蜜爱情。而已经是高管的艾米也在公司的一个并购案中巧遇身为另一家投资银行经理的前男友,两人从开始的对抗发展到后来的共荣,赢得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感情上严重受挫的金天离开工作后就到布拉格疗伤,却与大提琴手彭泽阳不期而遇,以相互取暖为最初目的的两个人却在彼此身上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然后走在了一起。所以,电影中的情节似乎都是模式化的,童话式的成长过程掺杂事业的发展线路,温馨且现实。

徐静蕾导演的电影中,都将视角定格在女性身上,特别强调女性成长的自主性。她们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对爱情也有着不同的坚持。就像每部电影中都有出现一些经典的台词,例如,“爱情不是用来考验的,而是用来珍惜的”“没有在一起的就是错的人,对的人你是不会失去他的”“是你的转身了也会不走,不是你的留下了也会转身”。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徐导将影片的主题定格在对现世安稳的追求和对内心情感的抉择之上,主人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都会收获甜蜜的爱情。杜拉拉与王伟因误会而分道扬镳,最后却在重游泰国的时候再次相遇;艾米倔强地追求所谓的独立,最后却又重新回到戴瑞克的身边;因为受到奶奶兰心和诺瓦克的感染,金天与彭泽阳最终排除一切阻碍,勇敢面对未来。

从三部电影的叙事策略和主线入手,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属于“罗曼司”基本程式的类型化演绎。《杜拉拉升职记》的情感主线是“杜拉拉―王伟―玫瑰”;而《亲密敌人》的情感主线则是“艾米―戴瑞克―瑞博卡”。不难看出,每条主线都属于暧昧的三角关系,程式化的痕迹相当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令故事的发展清晰明了,并且符合观众固定的逻辑思维,也十分呼应成长的母题。而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则不同,其试图去打破这种固定的模式,想为电影的叙事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影片让两条主线“金天―彭泽阳”“陈兰心―诺瓦克”呈“罗曼司”式的交叉,以表现实际生活中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但是在主线之外,又无端地增加了金天与前男友、彭泽阳与前女友、泽阳朋友罗季与金天同学姗姗、诺瓦克与前妻等人的情感纠葛,多条感情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影片在纠结于人物情感的同时还植入了战争的背景,并配以布拉格现实的生活片段,使整个情节产生了断裂,叙事毫无章法可言。虽然金天和泽阳最终克服重重阻碍幸福地在一起,这种童话式的圆满与现实社会的人格和精神的成长交相呼应,但却凸显了影片的缺点。原本设置多重的情感纠葛是为了体现复杂多变的主题意蕴,但由于处理不当,不但令这些情感线显得过于仓促浅显,而且使故事情节出现了断裂,效果非常一般,而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成长主题电影中的局限性。

总结而言,这三部电影都可以看成是灰姑娘的蜕变记,但深入分析却只能说是一种单一化的演绎。可能是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也可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或者来源于女性逃避式处世态度的影响,徐静蕾导演沿用了拒绝成长式的童话构想,用最直接并且简单的方式进行情感的传递与表达。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中学会与现实世界共融;在完美的情感生活中进行自我安慰与消遣;在大爱的气度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徐静蕾导演的女性作品中,适当地坚持了成长的自主性,并在消费主义商业化的背景下完成了自我选择与实现。

四、结 语

观摩徐静蕾近期导演的几部电影作品,不难发现她一直都在摸索和寻找一种“合适”的创作方式,既能迎合市场对类型片的需求,又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引领式”的存在对徐静蕾的帮助已经意义不大了,正如她说的那样:“虽然我依然浅薄,也可能创作出‘次’品,但这并不是我担心的,我反而怕电影不是我的。”对于徐静蕾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宣言,以她独有的姿态去寻求艺术表达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在不断的努力中,她坚持着电影成长主题的自主性,也勇于承认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认真思考着如何将“徐静蕾导演”做成一个富有个性标志和品质的品牌。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东高校创新创业队伍建设现状和心理特点研究”(项目编号:GHKT2015003)和“广东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编号:QGW20150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厉震林.导演徐静蕾的表演格式及其美学分析[J].当代电影,2013(01).

[2] 周雪花.徐静蕾电影的女性权力与叙事时空[J].创作与评论,2013(22).

相关期刊更多

电影艺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现代青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海南省委

小学生时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