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美育;礼;乐;仁
在深邃的时空长河里,在厚重深沉的文化积淀中,中国孕育和滋养了对自身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影响深远的儒学思想。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其著述学说宏大丰富,涵盖分野,包罗万象。孔子的门人弟子将其极具魅力的人格力量和博大精深的思想统统写进了浩如烟海的文章典籍之中,在如此浩繁的符号载体中,诸如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均能在孔子那里找到源头。早在诸子论战、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构建了其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并将之用于教育实践,首开中华民族美育之先河。
聂振斌在《中国美育思想探源》一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审美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思想最早产生于春秋时代早期,经过孔子及儒家的进一步发挥,才形成较系统的理论。”《论语》直接记述孔子的言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被学术界称作“东方圣经”。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重拾经典,择取《论语》来就孔子的美育思想斟酌损益,以期能够对当下后现代背景下的生态美育有所启示。
一、礼乐相济――孔子美育实施的途径
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西周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覆盖面广,既有知识技能教育,也包括道德情感教育;既有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也包含政治、法律教育。如此众多的教育内容各具特色,但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即通过饱含美感的教育来养成德行完美的高尚人格。“礼乐”教育在孔子审美教育中尤其重要。“礼”,本为祭祀祈祷的仪式,后来发展为社会行为的规范。据权威统计,“礼”在《论语》中出现了74次,均作礼仪,礼制,礼法释。[1]孔子推崇周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礼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的依据。孔子对弟子讲“礼”,目的在于修养心性,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在这些著述中,孔子提及了礼的本质,即人们立身处事、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笃行“礼”,就可以增进人们的亲缘关系,改善社会的伦理关系,从而维系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进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朱光潜曾说:“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注重仪节,目的在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曾经说过:“美是各部分之间的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2]休谟这里揭示的美的特征,实际上是美的中介论意义,从根本上讲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张一种内心和谐、外有秩序的生活才是合乎伦理、臻于美善的。孔子所提到的“礼”的本质与休谟关于美的陈述显然是相契合的。
孔子的“乐教”思想源于西周。“乐教”在孔子看来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孔子常常“礼乐”并称,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意思是“读《诗》使人振奋,守礼可使人立足于社会,而音乐则能让人完成学业并形成好的思想修养。”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即“礼”之为用,要由音乐来辅助,“礼”才能发挥积极的意义。可见孔子对音乐的教化作用笃信不疑。另外,孔子本人还有着深厚的音乐造诣,他曾在鲁国“学琴于师襄”,去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当然孔子不仅仅把音乐作为赏心悦耳、愉悦感官的工具,更将其作为感化教育学生的良方。孔子曾“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却“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庄子・让王》)。说的就是孔子用弦歌教化弟子,即使困于窘境,也坚持用音乐鼓励自己和学生,要坚持信仰和操守。
孔子作为一位热心救世的教育家,其美育理论与实践须臾也离不开政治上的教化。孔子崇尚从尧舜到周公的礼乐之治,歆慕那种在美的浸润中实现的理想社会。“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意思是“音乐可以使人心归善,感人肺腑,并且能移风易俗。”音乐演奏井然有序,便能使人目明耳聪,心气和平,改易风俗,天下臻于至治。在音乐的情感陶冶中,去实现社会的美满和谐。礼乐相济,在礼数的秩序规范下,在音乐的熏陶感化下达成人与人的和睦相处,这种“和”就是一种“大美育”。孔子就是要用这种“大美育”来治国冶情,从而使个人实现发展,使社会得以进步。
二、完美人格――孔子美育思想的旨归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是礼崩乐坏的社会。正是在这种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孔子怀揣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言传身教,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意图重塑人性,树立一种以“仁”为核心的高尚的理想人格。
纵观整部《论语》,孔子讲“仁”达109次之多。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他认为没有仁,就谈不上礼,没有仁,也就谈不上乐,即所谓“仁是礼之本,无仁非真礼”。可见孔子以“礼乐”为途径的审美教育,其精神旨趣就在于“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或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或曰“仁者爱人”。“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那么究竟什么是“仁”的本质呢?孔子讲“仁者爱人”,“仁”就是对同类的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行。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按照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仁”的内涵包容宽广,但其核心乃是求美求善的心理情感和精神境界却是毫无疑问的。
如何看待“礼乐”之手段与“仁”之目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仁”与“礼”相对,“仁”是内发于心的,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即把是否遵循“仁”作为主体自主的选择;而“礼”是外制于人的,即社会所定的行为规范、法律条文。可以说“仁”是“礼”的内在心理依据,“礼”是“仁”的外在行为表现,两者是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结合,意即只有认识到了“仁”的高尚性,并决心用“仁”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才产生了守“礼”的道德行为。孔子将“仁”视作“礼乐”的价值本源,把“礼乐”视作实行“仁”的途径,着力在“礼乐”艺术教育上做功夫,形成了一种以“礼乐”艺教为手段、人格道德教育为心理基础的美育体系。
那么是否做到了“仁”就可以达到孔子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巅峰了呢?孔子美育思想中的“礼乐”教育和道德教化都以人格境界为旨趣,不仅在“礼乐”艺术教育中追求完美人格的“道德境界”,并且在道德教化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两者相互贯通,各有侧重。如果说遵“礼”守“仁”的“道德境界”追求的是一种理性自觉的话,那么“艺术境界”中所追求的是一种超乎理性的情感体验,即一种审美境界。这种更高一层的审美境界便是儒家所力倡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四位弟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许多,没有人肯启用我了。你们平日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假如人家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怎么办呢?”子路回答:“千乘之国,被逼迫在几个大国中间,外忧内困。我去治理,及至三年,可以使民众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孔子听罢,撇嘴笑之。冉有接着答道:“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去治理,及至三年可使民众富足。至于修明礼乐,那就等待贤德君子了。”公西华则说:“不是说我有能力了,只是我愿意这样学习:宗庙祭祀或者诸侯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作一个小小的司仪。”孔子又问:“点!尔何如?”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对话中既有愿意修明礼乐的冉有,也有甘做礼仪表率的公西华,孔子都没有赞同他们的志向,却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点大为赞同。借曾点之口孔子向世人表明了他对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超脱功利、追求闲适的审美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在这种境界中,人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当遵循规范与法度,于社会有所贡献,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人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要知天,事天,乐天,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孔子审美教育的鹄的,完美人格的终极旨归。[3]
三、孔子美育思想对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启示
在孔子的美育思想中,无论是对理性功利“道德境界”的追求,还是对感性超功利的“艺术境界”的推崇,都没有偏离儒家传统所谓“美育和德育之不可分离”的观念。
王国维曾说:“孔子教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所谓的“始于美育”,就是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而达于道德教化;他还与学生一同“玩天然之美”“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独是一种感官快适,更是孔子对“纯粹美”的追求,对崇高人格的向往。所谓“终于美育”就是借此养成“纯粹”“无欲”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这种境界,对个人而言,就是高尚圣洁;对于社会来说,就是理想国。[4]
孔子美育思想是王国维等在语境中所力倡之“审美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石。可以说孔子的美育思想构成了中国现代美育的两大传统:道德功利主义和审美功利主义。前者主张以审美和艺术的手段(礼、乐)作为政治和道德说教的工具,要求审美和艺术直接“服务于”政治和道德的目的;后者主张为人生的美学,反对审美艺术直接充当政治或道德的工具,而是要求审美和艺术作用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和完美人格的养成。中国现代美育的内涵就是通过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国人的本能和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摆脱物欲和私欲,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德行。
由此可见,孔子的美育思想以其历史的穿透力和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美育理论和实践,形成了区别于西方美学的独特传统。他的美育思想渗透在理性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理想人格的达成过程中,提供给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态度和生存方式。在此,我们从孔子美育观中吸取精华,这些精华在推动当代美育建设和人格塑造中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伦理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关键词:论语,成语,学习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散文著作。《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语言,因此,基本是口语,明白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说理性。其中有许多内容被后人频繁使用,逐渐发展成成语,对后代汉语语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按照用途和意义对《论语》中的成语做一简单的介绍。
第一,关于学习方面。
这一类成语在《论语》中出现的比较多,现在仍在使用的也很多,大多数人也比较熟悉。
例如:①《公冶长》第十五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成语“不耻下问”出自此章。其原义是:不以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后来用以表示虚心好学。
②《述而》第二十二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出处。讲的是:即使在很少的几个人中,也有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后人用“三人行,必有我师”来表示应努力向别人学习其长处。
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学习的成语还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朝闻夕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发愤忘食;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后生可畏;笃志好学;等等。
第二,关于人的修养方面。
例如: ①《述而》第十六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吃粗粮,喝凉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漂浮的白云一样。”成语“乐在其中”、“富贵浮云”都出自此章,这句话也成了儒家安贫乐道精神的最高境界。
②《学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成语“三省吾身”就出自曾参之口。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学业是否经常温习?”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对自己人格的解剖,具有鲜明的自我批判精神。
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修养方面的成语还有: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见义勇为;见贤思齐;志士仁人;当仁不让;杀身成仁;乐以忘忧;以德报怨;文质彬彬;君子固穷;富而无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
第三,关于待人接物方面的。
例如: ①《颜渊》第十六章,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语“成人之美”就出自于此章。这一章讲的是君子要成全他人的好事,不助长他人的错误。
②《卫灵公》第二十四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出自这里,说的是推己及人之意。
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接物的成语还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文会友;不念旧恶;三思而行;敬而远之;过犹不及;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始有终;和而不同;听其言而观其行。
第三,关于人生的体会。
例如: ①《为政》第二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渝矩。”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很多事情到了四十岁时就明白了。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从这句话里引申出来了“三十而立”,这段话可谓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简单回顾,蕴含了圣人对人生的深刻体会。
②《子路》第三十五章,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谓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成语“怨天尤人”就出自这一章。在这里,孔子的感慨显得是那样的沉重,虽然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只要自己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地进步就可以了。”但他还是发出了“知道我的,大概只有上天”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孔子空有满腹的才学和满腔的热情,却找不到施展才华的地方,只有对天长叹了。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巧言令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等等。
参考文献
1.肖烈雄.《论语﹒待坐》中的教育价值观 [J].文学教育(下)2008(10)
2.李英姿.《论语》半月刊“幽默文化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吕尚.孔子与《论语》[J].学理论.2008(4)
4.李宝川.成语中的古词义里例谈[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论语作者:孔子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来源:文章屋网 )
那一个游走于天下的孤魂,他的治国思想未被采用,然后致力于弟子三千,创立私学。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王肃应之曰:“巧言无实,令色无质。”《论语》使多少人领悟了“仁德”二字。
那一个“仁”字啊!紧紧地握住了华夏的手,时时为其号脉,在无意之中,触动并融入了华夏的灵魂,唤起了多少人的仁爱之心,刻在了中华灵魂的礼节上。
《论语》维护着动乱中的血脉,时间将《论语》打磨得通透耀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而常思,思不忘学;温故而知新……
“立志于仁矣,则可无恶也”,坏事由内心产生,这就告诉我们人生应立志追求,手握单程票的我们追求高洁居世,成为追逐月亮的星星,无限的接近月亮的光辉,照亮了人们清澈的内心,则可无恶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之心;“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大度之心;“与朋交须信,与人谋须忠”,这是处世之心――感到《论语》之香迎面扑来,轻轻捧起慢慢读出其蕴味。
当孔子将仁德埋在了一炷香之下,而默默祈祷了千年之久,终于《论语》变成了一泓清泉绕在人的心间,将泉水的仁德、处世之道、治国之计与善心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醉心于孔夫子的论化人心,其满心抱负与君统思想碰撞时无法迸发出美丽的火花,《论语》所以成为一份使命,承担起了人们几经沉醉的内心。
《论语》以星汉之辉,静谧地洒入了太多人的心中,使仁德对人们的感染久久不肯离去;你以“独善其身,德政化民”从而获得了“半个华夏,分三分给儒学,一分给《论语》”的美称。
文章应如《论语》,高处摘月不经寒,刺痛了人们沉浮不已的心灵,让人心的灰尘迎着《论语》随风即散,恣意挥洒于世间之中,“仁、爱、尊、德”总是携带中华,拥之以刻刻内涵、悠悠深远而三省吾身之感,也许《论语》正是:
仁自融心三千年,
德当游走满天下。
处处乃见涵韵在,
一种是把孔子“圣人”化,许多儒学大家这样读。“圣人”化的读法常常能够使人领悟到孔子学说很深刻的真谛,那是一般人领悟不到的。只是在把孔子“圣人”化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偏离历史和人物的某些真实,看不到孔子既是圣人又是普通人,看不到孔子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圣人的真实轨迹。这种读法无疑是崇尚传统的,是尊古的。他们中的极端派别和人士有时可能表现得过于迂腐。
另一种读法是“去圣”化,从哲学、思想和历史的角度解构孔子和儒家学说。这种读法打破迷信,在许多方面涤荡了几千年来将孔子学说迂腐化的污泥,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真实,使人们看到孔子普通人的一面。这种读法也有偏颇,往往不能领会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精神奥秘。虽然他们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对儒学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种种分析,但是对其缺乏身体力行的真实体验,在对《论语》的“解构”中,有时会把一些深刻的道理图解得十分可笑。这个人群一般是反传统的,薄古的。最极端的说法是:“孔子死了,中国传统文化本该后继无人。”
那么,什么是对《论语》的正确读法呢?
我以为,是上述两种读法的结合。既从哲学、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儒家学说产生的根源和背景,包括看清楚孔子本人的人生轨迹,诸如分析他成长的经历、当时的社会现状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读孔子可以是“去圣”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孔子的伟大,承认他是个了不起的圣人,有着一般人无法企及的精神境界。孔子是一个从普通人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圣人。作为普通人,难免有他的局限;作为圣人,孔子的精神是永恒的。我赞同儒学大家陈颐的观点,读《论语》,如果你读之前是那个人,读完之后还是那个人,那你就从根本上不会读《论语》。我对《论语》的读法是,除了以历史和思想的眼光看清孔子学说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要真正领会并身体力行,化为自己的人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何其普通,又何其意味深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包含了一种以学习为幸福的快乐情操,这是一种值得赞扬和向往的精神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因为你学习了,有知识有本领了,就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切磋,这句话进一步丰富了以学习为幸福、为快乐的概念。接下来的话特别重要:“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虽然有学问有本事,但不被世人和环境理解,这时怎么办呢?孔子的教导是,不生气,不怨恨,这才是君子,这才是高水平的表现。
孔子的每一个教导都如同这句话,是他阅读历史和探究当代总结出来的,不仅是理论,更是他切身的体验。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而且是从小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一定经常身处不被人理解的困境,他在《论语》中也发出“莫我知也夫”的感叹。在发出这种感叹的同时,孔子也多次谈到“人不知而不愠”,即不怕别人不理解,不怕别人不知道。“人不知而不愠”,从最低层次讲,可以减少自己不被理解时的心理伤害;高一个层次,可以使自己努力提高,更有作为;再高一个层次,能带给人完整的信仰力量。孔子把它提炼为一种时尚的美德:即使你得不到理解,也依然乐而“不愠”,于是你更成长了,更坚强了,你也便有更多的朋友自远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