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层培训

中层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层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层培训

中层培训范文第1篇

**月13日至19日,管理处组织中层负责人进行了系统全面严格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学习,我们的收获很多,在思想认识,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很好的影响和帮助。

一、要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主动、积极地心态去工作,生活和学习。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恩社会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感恩祖国教我们成人,感恩单位给我们施展才华的平台,感恩同事给我们的快乐和帮助。。。。。。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就会以主动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成绩。

二、思想认识有了较大提高。思想决定行动,作为中层负责人,如何正确面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中层管理者提出的挑战,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面对这个时代,知识更新更快,信息爆炸,终身学习成为必要,受教育和学习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二是要树立创新思想,一个单位能否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于创新,如果一味依赖既有的制度和方法,不管当初的出发点有多美好也将被时代淘汰;三是要打破思维定势,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过去的经验,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才能使创新成为可能,才能使工作得到提高。

三、管理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在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核理论方面。我们一是要充分理解和认识精细化管理的本质;二是要自觉推进和优化各岗位流程;三是要有效杜绝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四是要通过绩效考核,提高基层单位的管理水平,完成单位的管理目标;五是要以绩效考核为手段,激励基层单位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

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学习,我们对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了全新认识,全面提升了自己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水平。作为基层管理者,敬业是应备的第一职业素质,敬业就是将职业当事业做,敬业就是敬重自己。其次,责任重于能力,一个缺乏责任感和责任心的人,注定会一事无成,只有拥有责任感和责任心,才会带出优秀的团队。第三,执行是基层管理者的第一要务,基层管理者首先是执行者,其次才是领导者。第四,基层管理者应具备奉献、律己、节俭、服务的职业美德;奉献的人生是富有的人生。只有奉献才能成就事业,成就价值,实现自我;严于律己是必备的职业素质,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保证管理严格,团队工作正常进行;节约不一定使企业走向成功,但不节约的企业一定不会成功;管理者不仅要自己做到用心服务,还要教会下属用心服务;第五。以结果为导向。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以结果为导向才会有明确的具体目标,才会Ibanez目标分解实现。工作本身没有价值,工作结果才有价值。

五、领导力的第一要素是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作为基层管理者,要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与时俱进,跟上形势。在领导过程中,要做到引导代替控制,以激励代替惩罚,才能营造一个环境,使员工愿意成为这个环境中的一员,辅之以共同价值理念、愿景、成就感,引导他们愉快工作,不断达成企业和个人目标。成败系于执行力,只有提高执行力,才能把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没有有效的执行,再好的决策目标也是一纸空文。

中层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因材施 “上门服务” 灌输式培训 考核制度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这个具备特殊性的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社会上培训力量的影响,促使电力行业培训在保存原有特点时,更要与时俱进,加强培训管理工作,为电力企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我国电力行业目前的现状来看,某些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

二、电力企业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形式过于单一。不仅是在电力企业,我国多数企业的培训形式都是一个模型――培训教师讲,培训学员听,效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山雾绕,这样的培训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培训要本着“缺啥补啥,干啥学啥”的本质,因材施教,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培训效果。

2、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培训教师是培训学员获得知识的源头,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该是专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而电力企业的培训老师大多不具备这三点,很多都只能讲些理论知识,缺乏处理实际业务的经验;更有一些电力企业的培训教师是本企业的主管领导,虽然主管领导处理实际业务的水平很高,但知识结构单一,培训很难全面。

3、培训后的实用性不大。培训的实用性就是看培训到底有没有效果,培训是企业完善和成长的需要,企业是培人才的摇篮。电力企业的培训要的不是走过场、走形式主义,要的是――实用,实际,实效。

三、对电力企业培训的几点建议

电力企业培训的原则是“重点培养重点岗位,优先培训优秀人才,加紧培训新员工”,在培训过程中,以下几点不妨作为电力行业的培训参考意见。

1、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

(1)因材施“培训”,每个员工的能力不同,优势劣势也不一样,在培训中,先通过考核评估方式,找到员工的薄弱处,合理设置培训课程,把培训内容按需求模块化、单元化,适应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培训的实用性。

(2)培训内容采取案例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模式,要做到既贴合了员工的实际岗位需要,又津贴电力企业的经营模式。例如,在培训中,将生产案例、生产规范操作等制作成光盘,扩展了培训课程的模式;在培训结束后,可以开展技能比拼、事故演习、情景模拟等活动,既可以检验员工的培训效果,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

(3)培训教师“上门服务”,远程培训机构。教师的“上门服务”是针对一线员工开展的,一线员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培训与工作上产生了矛盾,教师的工作现场培训,针对生产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及时解答,亲自示范,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而远程培训机构则要求电力企业搭建电力系统网络教育平台,完善网络培训系统,开展远程培训服务,电力企业还要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有利于员工自觉进行网上学习,自觉参加网络培训。

(4)强化考核制度、员工必须持证上岗。为什么要重视考核制度呢?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和运用往往可以检验员工培训的效果、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企业的运行发展,因此要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加大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把考核当做进步的一种方式;此外要严格实行员工持证上岗制度。

2、选对、选好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可以是外聘专业教师,也可以是企业内部自行培养,但无论哪一种,都要具备综合素质。

(1)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培训教师要做到三个了解:生产现场、员工工作对象和员工工作内容的了解,只有对这三方面全面了解才能在培训前期做好课程准备、培训中做到深度剖析讲解以及培训后期的及时更新和内容修订。

(2)培训教师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是基础。员工的经验丰富,属于技术人员;培训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属于知识理论型。培训教师要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改变培训模式,禁止“灌输式培训”,要多和学员沟通,做到培训师与学员的互补,进而提高学员的培训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

(3)培训教师善于做自我培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首先电力行业的生产设备更新较快,培训教师要定期到设备厂家进行学习研究;其次培训教师的生产经验比一线人员少,要经常到现场学习;最后培训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观念要与实际操作能力想结合。

四、电力企业中层干部培训的重要性

1、中层领导大多年纪轻,学历高,对新事物接受较快,有利于电力行业新知识的传播。电力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一些老领导、老员工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时间过程,而中层领导培训过后,能做到“上传下达”,所谓“上传”是中层领导与高层领导接触多,在培训结束后,可以及时传达培训理念,有利于领导作出正确决策,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下达”则是利用培训理念对生产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对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可以具体分析解决。

2、中层领导培训之后,回到所属部门,可以成为该部门的培训教师,因为受过培训的中层领导,多数既具备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3、中层领导的培训有利于建立内部管理环境,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五、总结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优秀的人才,就可以开发优秀的产品,创造优秀的业绩,电力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开发员工的最大潜能,而开展中层干部的培训更是建立内部管理环境和实现战略调整的必要步骤,电力企业只有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造培训新理念,在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溪,郭小燕.提高电力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中层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层管理者;培训误区;培训模式;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86-02

就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说,其改革变化的轨迹贯穿着知识化的内容,无论经营管理者本身还是经营管理的方法,都在经历着知识化加深、技术含量提高的过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也向固有的企业中层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相应地制定方案和计划,构建一个规划合理的高绩效中层管理者培训模式,这是现代经济和形势的要求,也是是广大客户的需求,更是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企业中层管理者团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先进银行最新发展趋势,集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新的培训观,改进以前传统的培训方法,建立一整套完整有效地培训模式,是不可否认的努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素质的优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因此打造高绩效的中层管理者队伍,建立新型、有效的中层管理者培训模式,通过外在的强化条件鼓励受训的中层管理者提升能力素质,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之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模式及效果评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常见模式和提升培训效果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企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管理信息。

一、中层管理者培训存在的误区

1.培训不分等级

从纵向上讲,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层级结构,在不同的形势下,各个层级的履职要求是不一样的。高层主要侧重于宏观管理,分支机构和中层则要侧重于操作层面,这个特点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培训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切忌上下一样,没有差别,重点加强人员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对基层机构来说,则应着重加强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而对大部分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而言,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并不明显。

2.培训一劳永逸

现代企业的业务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一些业务系统操作流程、内控制度和要求都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中层机构的培训必须紧跟业务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同时要建立持续性、动态性的培训机制,避免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特别对中层管理者,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可把培训教育与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是中层管理者明确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员工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效果更好。

3.培训的“无用论”

部分中层管理者认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应付目前的工作绰绰有余,培训无非是职能部门做做形式,是为了完成上级的培训任务。至于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来培训、怎样检验培训的效果、怎样改进培训管理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搞不清楚,没有起到培训作用,反而造成了中层管理者的厌烦心理。

4.培训模式一成不变

在当前大部分对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中,只是单一的为了提高中层管理者业务更新的需要,而进行的比较单一的课堂培训,而没有本着人本的原理在培训的过程中充分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潜能。实际上,中层管理者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训在短期内就彻底改变,要想改善和提高中层管理者的质量结构,需要长期的行之有效的不断培训才能见到实效。传统陈旧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需要不断地创新培训模式,并且形成一整套的培训体系,利用各种培训方法和手段进行培训,从应急培训向系统教育转变。

二、中层管理者培训的常见模式

1.网上同步培训

这种培训方式通过各种共享平台上的资源浏览器、文本交流和音频视频,学习者可以即时获得各种知识,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及时地获得各种帮助,并观测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进步和不足。培训者也通过实时的交互技术服务系统和管理工具,掌握到学习者的各种学习信息,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从而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高质量保证。当前在网络上可用来实现同步培训的方式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在线聊天、共享白板、BBS和网络论坛、IP电话答疑系统等。

2.野外拓展培训

这是一种参加者在不同平常的户外环境下,直接参与一些精心设计的程序,继而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达至自我突破、自我升华的目的的新颖有效地训练方法。野外拓展训练是借鉴先进的团队培训理念,由传统外展训练发展而来的。他利用大自然的各种条件,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与规则,结合大自然环境本身存在的各种险阻、艰辛、挫折等困难来提升个人意志力、团队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野外拓展培训的优点是可以造就高绩效的团队,提升企业文化,提高士气。也可以使受训者改善人际关系,学习关心和更融洽地与他人合作。野外拓展培训的缺点:控制不好容易会使受训人员受到意外的伤亡,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做支撑,在野外拓展培训前,要建立一整套项目实施的详细计划,组成培训管理小组,对不同的个人挑战课程和团队协作课程进行精心的准备。

中层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构建

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企业竞争转向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和适应新的竞争方面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所认识,对处于企业竞争力核心地位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更是倍受重视。

一、中层管理人员的概念

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享有部门或办事处主任、项目经理、单位主管、地区经理、部门经理的头衔。中层管理者是在任何结构、形态和产业的一切机构里,一个拥有自己所辖的下属(员工或低一级管理者)、同时向更高一级管理者(总经理、董事会或高层主管)负责,并通过贯彻,传达,计划和实施调动、指导和控制员工来完成整个组织目标的管理者。

任何组织的中层管理者都是充满了责任和挑战的经营群体,他们承上启下、协调资源,为组织的长久发展而尽职尽责作为中层管理者,既要严格贯彻组织高层的战略意图又需要结合本部门具体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发挥团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坚定地执行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运营,这是组织中难度颇大的工作。因此组织中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

在一个公司中,人数众多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运行的中流砥柱,但是一般而言,公司对他们的培训并不足够。实际上如果仅仅从培养能使用的中层管理人员这一目的出发,往往会照成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所真正要求的人才完全脱节,他们只是单纯凭高层管理者的意思塑造出的“很听话和什么事都肯做的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想法如果扩展到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使组织里的每个成员,只是墨守成规地完成上司的命令而毫无变化。虽然领导效率会提高,然而其缺乏判断及思考的能力,最后总也必将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下面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下对中层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的目的与益处:

1.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办事能力很强的人

必须给与中层管理人员实践学习的机会,也要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一个行事小心的人。工作认真并不代表中层管理人员对整个工作状况非常了解,于是一心栽培工作认真的中层管理人员,殊不知认真的态度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可能对整个工作概况全然不知。为了解中层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有多少,就必须经常询问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的目的为何,以及基本知识是否明了。

2.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企业真正的中流砥柱

尽管企业不断地高喊教育人才的口号,然而真正负责任,肯为训练中层管理人员而作长期计划的公司高层管理者,却不多见。尽管有部分公司已经把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优秀人才作为企业的重要方针,并没有真正去实行。至于要培养优秀人才,从其上任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实行。

3.形成组织内部的独特文化,即企业文化

借此可以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以及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实现在组织内部的交往规范的教育。由于这种培训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不少高层管理者经常利用外部力量做集合教育或是简单地喊喊口号,这种鉴于多半是依赖行政人事部门的力量在进行,往往中层的能力增长见效甚微。

重要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发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领导的组织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刚上任或对这种教育方式不太了解的高层管理者而言,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充实内在涵养,这是一个成功管理者的必备条件。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弄清了上面三个目的之后,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组织才能真正实现长足的发展。

三、构建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

1.培训内容的选取

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其内容十分宽泛,并且会因行业特点、岗位职务和企业发展战略不同而各有差异。其中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营销技巧,管理技能,团队建设,谈判技巧,MBA课程等方面的培训应加以重视。总体来讲,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思维能力,行业发展研发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的培训。

2.培训方式的选取

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同于基层及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对是否会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经常采用的有效的培训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培训、合作培训、外包培训,网络培训、自助培训等。另外培训与岗位轮换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改变中层管理者的工作部门或岗位,到各个工作部门去丰富工作经验,扩大对企业各个工作环节的了解,以使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其他岗位的职责有更全面的了解。培训参与企业决策同时进行,让中层人员参与企业高层次决策,就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人员的奖酬机制,部门之间冲突的协调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促使中层管理人员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再在培训中寻找差距。

3.培训方法的选取

管理类培训的对象是成人,通过培训应使成人的观念和行为有所转变。实践证明灌输和强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效果极差。真正深人人心的培训必须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展开,并辅之以特殊的技巧。在培训实践中被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研讨法、调查培训法、模拟法和案例法,“三明治”式培训和体验式培训应作为今后在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努力实践的方法。

4.建立培训评价机制

(1)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

(2)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

(3)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的评价。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通过组织受训者讨论,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

第二阶段,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和手段,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可对受训者前后的工作态度、熟练程度、工作成果等进行比较来加以评价。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培训中将企业文化融入中层管理人员的文化体系之中,从而稳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使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培训可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留住核心人才,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及凝聚力。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春锋,杜以升,陈澎.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现状与思考.煤矿机械.2004(11):135

[2]金延平.人员培训与开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宋克勤.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中层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层干部 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05-01

中层干部是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身兼领导和下属双重职能,同时也是领导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对于上级领导而言,中层干部是其指令的有效执行者,从下属教职员工角度来说,中层干部又是各种活动的良好组织者,因此中层干部素质水平的高度、工作能力的好坏,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完成度。因此,加强中层干部队伍的建立力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中层干部队伍的不足之处

1.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一大部分是由原来中职学校发展而形成的,在中专学校升格以后,因为缺少相应的教育培训,使得部分中层干部的思维和管理观念依然停留在从前,导致中层干部自身缺少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各项素质和水平并没有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而自身经验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发展。虽然有部门教职员工脱颖而出进入到中层管理岗位上,但是其中一部分人员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培训和锻炼,使其在组织组织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1]。

2.中层干部思想认知上不足

就目前高职院校中中层干部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人员就不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始终使用较为保守或者老规矩思想进行工作,在部分问题的考虑上也只是站在自身角度上进行,不具备良好的大局观念。而面对新形势任务时缺少竞争意识,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

二、高职院校对于中层干部培训教育方面的不足

1.思想上不重视

高职院校中,多数中层干部认为培训学习还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开展工作才是自己所要完成的,在对培训教育上还没有良好的认知,从而导致中层干部只是应付,不能很好的进行学习,致使培训计划不能落实到实际上,使得培训结果十分不明显[2]。

2.工作和学习间的冲突

绝大多数的中层干部不仅要承担一部分学校的管理工作,还要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其不能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培训的学习,导致部门人员在培训学习开始参加一次,培训结束以后写写体会心得就算完事,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学习效果不明显。

3.学习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相关培训学多数都是政治理论方面的培训,针对提升中层干部自身素质能力的培训几乎没有,由于培训内容长、时间不更新、相对落后,并且还缺少一定的时效性,再加之没有按照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使得教学效果长时间得不到提升,不能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发展对中层干部的实际需求。

4.培训形式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通常会使用会议形式代替培训形式,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化,缺少交流和互动,使得参加培训人员在进行学习时较为被动,不能有效调动起中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全面提升中层干部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标受到严重的影响。

5.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高职院校不能对中层干部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使得学和不学处在同一个状态上,使得对中层干部的考核等工作很难进行,因此对其培训教育的实际约束性不强。

三、提升中层干部培训水平的有效途径

1.做好集中培训工作

首先,要加大组织领导能力,始终秉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而充分发挥党委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且要把培训工作放到日常工作中,真正使其落实到实处。

其次,要合理安排培训学习的时间。由于中层干部多数都身兼数职,再加上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因此,就要合理利用假期时间举办干部培训班,其内容主要是针对中层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保证高职院校能够良好的发展。

再次,要丰富培训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在培训教育中开展政治教育,要结合学校未来发展战略,中层干部岗位特点,借鉴企业管理中的一些观念和想法,进而提升中层干部综合业务能力和自身水平。

第四,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在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按照其实际情况,使用多种不同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其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完善培训主导方式,激发教和学的双向积极性,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提升相应的监督管理水平和能力。要根据中层干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和体系,作为考核中层干部学习成果的参考依据,进而保证中层干部学习效果良好[3]。

2.认真落实中层干部

想要提升中层干部培训学习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实际作用,有效拓宽教育培训工作的途径,而中层干部还要按照实际的工作情况和自身状态,有效利用假期或者是业余时间,多阅读一些能够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书籍。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蕴含量,进而满足高职院校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在中层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教育时,要进行一定的交流和互动,这就需要中层干部要搜集和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对所要交流的内容进行充足的准备,同时在准备资料期间,也是一个不断提升中层干部能力和素质的过程。

3.加大中层干部实践能力

学习是对知识获取的过程,虽然书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却不是唯一来源,因为通过实践一样可以获得知识,并且还能有效地检验在书中获取的知识。所以,完善的培训学习,不光要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能够提升中层干部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为社会、学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4]。此外,不仅要加强其理论教育培训,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对中层干部进行考验,在实践中推动中层干部成长。

结论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中层干部的培养力度,使其综合素质、能力、水平都有所提升,建立起良好的中层干部队伍,提升领导和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满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F.关于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21):7-8.

[2]陈修佳,王晓峰.加强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