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镇化的土地需求如何满足?随之而来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又如何筹集?农民变成了市民,又将如何在城市中找到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呢?
实际上,对这些问题,实践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城镇化就是农业现代化、农民富裕化的过程。
江西省赣州市是个农业大市,728万农村户籍人口,人均只有0.64亩耕地。依靠这有限的耕地,农民很难致富。要使农民富起来,农业变得有利可图,农村的土地就必须实行“三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这意味着大批农民将进城务工经商。城镇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了城镇,反而促进农业“三化”成为可能。
例如,赣州市上犹县曾经因为修建水库,导致耕地减少,由此直接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社会矛盾。伴随着近年来的城镇化,这里的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成功提高了自身的收入,也极大化解了当地的社会矛盾。
城镇的扩张使原来城郊的农民变成了市民,但这些人并没有因此而失业,而是顺利地转为从事工商业或第三产业,他们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增长。
近几年,赣州的工商企业几乎年年出现“用工荒”,企业的用工成本急剧上升。有媒体报道:今年春节假期后赣州各行各业用工缺口大增。月嫂等家政服务人员更成了紧俏的职业,月薪最高甚至达到6000元,比当地普通公务员的月薪高出一倍多。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群体当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因征地拆迁补偿而致富,一户人家获得了几套甚至更多的住房补偿。这些农民将多余的空房出租,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有的农民还利用补偿款进行投资,当上了老板,收入大幅提高。
城镇化提高了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
城镇化是城镇面积的扩张,虽然要占用大量土地,但城镇化的进程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例如,90平方米的土地,在农村只能解决一户农民的居住问题,在城市就可以解决几户、十几户甚至几十户居民的住房问题。由于农民迁往城镇,一些自然村寨往往出现空置现象。经过整治,可以让这些村寨恢复成耕地或森林。
地处武夷山主脉的江西省石城县张坑村,原有1700多人,分别居住在几十个自然村或屋场。他们耕作的都是一亩几十丘的陡坡梯田。为了确保稻田的光照,每年都要砍伐稻田旁的大量树木。为满足新增人口的土地需要,他们不时还要毁林开荒。
伴随着近十年来的城镇化进程,这里的大部分农户正逐步迁往城镇,目前只剩下二三百人。经过整治,多数陡坡梯田已经退耕还林,恢复森林原貌。
由于城镇的规模效应,在城镇进行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电视通信、废水处理、垃圾处理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学校、医院、文化艺术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都要比在分散的农村进行投资效率更高。
在山区,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一个自然村设立一个教学点,一个教师、一个教室同时上几个年级的课。随着城镇化和农民居住的相对集中,这样的教学点正在逐步撤销或合并。这不但节省了财政开支和社会资源,而且提高了教育质量。
城镇的扩张要占用土地,但土地不等于耕地。以赣州市为例,城市扩张所占的土地绝大部分是丘陵荒坡。这些丘陵荒坡并不种庄稼,并不会威胁到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而空置的自然村庄经过整治,都能改造成上好的耕地。这样一减一加,反而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和粮食的安全,而且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的恢复和改善。
土地出让金当用于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包括住房和就业场所的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实践证明,这些资金都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在整个城镇化的过程中筹集。
工商企业等就业场所建设的投入,可以由工商企业解决了,政府不必掏腰包。80%的居民住房需求可以由居民通过房地产市场得到满足,还有20%的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可以由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保障房建设来满足。保障房的建设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
剩下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又如何解决?办法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政府通过出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取土地出让金再投入到上述两种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备受攻击的所谓“土地财政”制度,恰恰是为上述两种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了合理的资金来源。
政府收取土地出让金,主要不是因为政府拥有土地使用权,而是因为未经开发的土地需要上述的配套设施建设才能转变为城镇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有完善了这两种配套设施建设,商品房才具有居住的价值。因此,城镇国有土地的土地出让金应用于上述两种配套设施建设,而不应该挪作他用。
城镇化还需顺势而为和正确引导
从全国城镇化的进展来看,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的地方不考虑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和自然生态容量,将城市框架拉大到不切实际的地步;有的地方在城市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这些都可能使地方政府形成巨大的债务风险;有的地方只重视城镇化的硬件建设,而忽视城镇社区人文建设、户籍制度的改革、新市民的培训就业。
城镇化只是为农业“三化”提供了可能,而并没有使之成为现实。目前,除县城关镇外,一般集镇、乡、村没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即使它们有少量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会层层上缴,无法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城镇化是中国的大趋势,但我们要避免走欧洲城镇化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要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城市病”: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立体污染、贫民窟、社会矛盾加剧,也要避免出现房屋空置率过高、城市规划滞后、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
《人民日报》近日刊文披露,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了“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
个别地方新城变“空城”、城镇化“虚热”现象,是近来不少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不少地方新城新区建设数量过多、规模过大、标准过高,“造城盛宴”风险大。之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也曾有代表委员警示,一些地方把城镇化理解为“建广场”、“种房子”,缺乏产业支撑下,造出的只是“空城”。现在看来,代表委员的警示并没有阻止一些地方盲目建新城的脚步。
正如专家强调,城镇化是我国今后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怎么迈、走多快,各地正处于实践摸索之中。从一个来自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调查数字,可以看出各地的急切与热情。在调查的12个省区中,12个省会城市都要建新城,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要建新城。
而舆论对“造城盛宴多风险”的警示,是出于对个别地方城镇化建设走样的担心和忧虑,是在表达一种主张:这种只“种房子”而忽视人的城镇化的做法,不是我们想要的城镇化。说到根子上,一些地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急切与热情,应当基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应当充分考虑它最终是不是有利于全面改善民生,能不能让当地百姓日子过得更滋润,是不是能够促进当地持续健康发展。
局部并不能代替整体。我们在看到一些新城变“空城”的同时,也有必要看看其他地方城镇化建设的成果。除了建新城最成功的上海浦东之外,在不少地方,当地方经济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实力,投资兴旺,外来人口大量进入,原有城区限制了新兴产业及企业的扩大投资,难以容纳常住人口的生活和工作,这时,拓展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在更大的面积上重新划分城市发展的功能,是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地区发展的理性选择。
事实上,在一些地区,新城区一片繁荣,大量人口迅速进入,各项配套设施日趋完备,百姓居住生活条件改善,新老城区形成发展互补,经济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样的城镇化建设无疑利国利民。
只是在“一窝蜂”之下,难免鱼龙混杂。除了3年前媒体报道过“鄂尔多斯50亿建新城如鬼城,清洁工比行人多”之外,媒体对新城变“空城”的报道多是笼统指向,并没点名。那么,那些既成事实的、新城建起却“白天不见人,晚上不亮灯”的地方,估计没谁会主动承认自己决策失误;而那些尚未既成事实,正在筹划建新城的地方,媒体的报道能不能起到一定的警示效用呢?
城镇化,化什么?
城镇化要化以投资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向以消费为内核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转化
工业化创造供给,而城镇化的最大经济效能则是创造出持久增长的需求。从长远来看,城镇化在培育消费需求,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城镇化为主要动力的非农化过程,正是有效需求增加和市场扩大的过程。
我国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消费依然是国民经济的短板,而影响需求不足的群体则是农村消费。目前7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很低,农村人均消费能力不到城市的30%。把农民留在农村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农民的新增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依赖于农业收入,而是在城市中获取的非农收益。如果能在接下去几十年里,将7亿多农民中的4.5亿人转变为城市人口,那么中国的内需市场将有一个极大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和非农化,农民的总收入显著提高,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08年的接近40%。如何提高农民进城就业的可行能力以及就业机会,如何保障他们的就业权利,是增加新内需的关键。
近30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以年均约1%的速度提升,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大部分国家人均GDP3000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在60%~65%,而目前中国在46%左右,滞后15~20个百分点。如果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75%,那么,年均社会消费额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而且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可以维持 20年。因此,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将扩大内需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互动。
城镇化要化从注重政府投资的短期刺激机制,向注重民间投资的长期驱动机制转化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资本是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民间投资作为新生的投资方式,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增加供给、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同时,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开发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及“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格局正处于新一轮的调整和重新排序,中国面临的不仅是对原有经济结构的简单恢复,而且要对新的经济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尽快启动民间投资,实现从政府投资拉动向社会投资拉动转变,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稳定回升,也关系着未来更长时间经济发展的路径和质量。以城镇化激活民间投资的创新思路在于:通过调结构、扩内需,消化过剩生产能力,形成新的民间投资热点,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先进生产能力。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投资领域中对民间资本的进入壁垒,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铁路、航空、电信、电力等行业;制定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加大城乡保障住房建设,激活房地产投资,这样既有利于房价回到合理水平,从而刺激住房消费,也有利于增加房地产投资。
城镇化要化产业发展空间的拓展、产业结构转型的推进,进而实现经济的服务化
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将在中国未来形成的新的消费热点和产业层次,对城市公共产品产生很大需求,推动以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健康、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将加快城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测算表明,如果政府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到位,居民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 4~5个百分点。同时,城镇化也能够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集聚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业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发展阶段,产业集聚化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城镇化发展步伐能有力推进农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化,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促进了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的共享。
城镇化,怎么化?
以农民市民化为切入点推进城镇化,开展以人为本的人口转移和流动的政策设计
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引致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改变的空间过程,涵盖了城镇和乡村两大地域空间的转型历程。在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完全打破的背景下,城镇化肩负着突破城乡二元分割、协调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而人口城镇化的主旨,实际上就是保障进城农民的权益,与农民共享城镇化的利益。因此,按照实现以人为本、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目标设计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农民市民化为切入点推进城镇化,将有助于冲破城乡间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和行政管理方式方面的政策体制束缚,终结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农民不断市民化,也有利于改变我们现在的农业国的地位。农民市民化的路径:一是保护农民权益。城镇化中最容易伤害农民利益。如果城镇化带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这样的城镇化是得不到农民支持的。二是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有的地方征用了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给了一笔补偿金,但农民没有城市工作技能,只能坐吃山空,不能在城里稳定居住下来。三是改革户籍制度、金融制度以及土地制度,让农民工率先在中小城市市民化。由于户籍制度以及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的原因,大部分的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他们创造了巨大的产能,却没有产生有效的需求。未来的发展需要通过户籍制度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农民市民化”。户籍制度的改革要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实行不同的政策。四是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所有公共服务产品。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开始由单体型城市向都市圈、城市群等组合城市形态转换。当前,我国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大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不明显、中小城镇发展无序的问题,表现在大城市领导力和带动力明显不够,没有形成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辐射源,加重了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矛盾。现代意义上的大城市,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点”,而是一个核心,其他周边城镇则是拱卫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大城市与周边城镇是相互联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近年来,国家批准了一大批区域发展规划,如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成渝统筹城乡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等,都是以特大城市、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因此,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必须以城市群的发展为判断基准,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把城市群对国家基础实力的贡献,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推进和加快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城镇化战略,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即提出的与工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并列的重大战略之一。多年来,由于认识论及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原因,这一战略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而深远。
城镇化对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大意义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总书记指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宏观经济的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间失衡、投资与消费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产业结构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的严重失衡、城乡区域结构的严重失衡等等。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包括从制度安排入手,完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所有的政策举措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关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作为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抓手。
城镇化战略,我们讲了许多年了。但是与工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战略不同,城镇化战略这么多年来始终没能落到实处。直到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只是把城镇化看作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把城镇化更多的看作工业化现代化的一个结果,而不是政策的着力点。这次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重大转变,至少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它表现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都是现代化的过程之一,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宏观调控政策开始由强调供给侧的管理向强调需求侧的管理转变,表明了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而建国以来的宏观政策,一直把工业化放在首位,即把供给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核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主要政策着力点是工业化,是招商引资,即扩大供给。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买方市场。在供给能力极大提升并出现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城镇化将成为工业化向中后期发展的重要条件,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工业化由中期向中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供给政策,显然是不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要由供给政策转向需求政策,以需求的扩大带动供给的增长。不仅要考虑如何增加有效供给的问题,更需要考虑到市场开拓、市场的培育。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
1. 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主要途径。
城镇化在扩大需求上的具体作用表现在:
第一是扩大消费需求。首先是增加了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消费需求,包括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公交、道路、公园绿地、垃圾处理、电信等等。以安徽省为例,按现有水平计算,每增加一万城镇人口,需要增加道路15万平方米,增加公共交通车辆9标台,增加公园绿地面积9万平方米,增加日供水能力2千吨。其次是住房需求。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每年新增农村进城镇人口约110万人,需要增加商品房需求3300万平方米。住房要装潢,要买家电,据建设厅测算,家电装修每平方米约1000元,需要增加约330亿元的装饰、家电产品需求。再次,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要享受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保障、治安等服务,这又增加了大量的服务业需求。目前城乡在服务业方面的差别很大,城市居民大概每年用于教育医疗文化交通通讯等支出2800元,农村人口支出为800元,按此计算,每增加一万城镇化人口,增加服务业消费支出2000万。
第二是扩大投资需求。就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来看。按建设部规划标准,每增加一万人口,一个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的基础设施投资需5个亿。这些投资以及形成的城市熟地可带动约4倍的工商业投资,即放大到20亿。按照每年新增进城人口110万,直接带动基础设施投资500到600亿,拉动其他投资2000-2400亿元。其次带动住房投资新增约1000亿。相应地增加服务业投资,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商业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报务业投资和制造业的投资,如家电、钢材、水泥等。另外,现在进行的城镇化工业化都不是传统意义的,而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在老百姓的需求标准在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拉动力也是明显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扩大了就业需求。城镇化是扩大就业的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城镇化对服务业拉动力极强,服务业是容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一个产业。
2. 城镇化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
城镇化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城镇化是调整需求结构的重要途径。当前调整需求结构的重点是调整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需求。有研究表明,国内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可提高1.5至2个百分点。通过城镇化扩大国内需求,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国外市场,过于依靠外向带动的发展模式。
第二,城镇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利益是推动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根本动力。从事城镇的二三产业,会大幅提高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而这将从宏观上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少学者认为,城镇化过程是培育中产阶层、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途径。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应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城镇化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城镇化将大大提高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特别是旅游、物流、金融、保险、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国家和我省均提出要培育战略性新产业,而这更是必须以城镇为依托的。
第四,城镇化带来城乡结构与区域结构的调整,将大幅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
对于安徽来讲,加快推进城镇化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安徽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按照安徽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十年内安徽有12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我们必须要为此做好准备。此外,安徽这些年来在推进城镇化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特别是工业园区的建设,应该说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于推进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一是在宏观政策思路上进行适当调整,更加注重需求侧的管理。我们这些年抓招商引资,抓工业化,工业强省,工业强市,是非常对的,成效巨大。但我们在城镇化工作上力度是弱的,甚至没有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体系。建议国家应尽快召开全省城镇化会议,根据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城镇化的思路、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形成推进城镇化的路线图。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城镇化发展。
二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统筹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重视城镇化不是忽视工业化。我们的工业化远远没有完成,至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多数市处于中期,甚至是早中期。还是要继续重视工业化。把工业化同城镇化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脱离工业化的城镇化,后果是危险的。正如不少专家所告诫的,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极力避免陷入“拉美陷阱”,即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这些人没有稳定的就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最终在城市形成大片的贫民窟,引发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以规划为龙头,统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走城乡一体的发展道路,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我省各地开展的大规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促进产业发展、改变村庄面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加强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以产业链为纽带,促进城乡之间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体化。适应今后若干年内农村人口迁移的趋势,重点抓好中心村和小集镇建设。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土地整治的整村推进。中国已逐步进入老年社会,人口红利接近消耗殆尽。而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红利将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统筹兼顾,合理利用。
四是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完善全省城镇体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需要有一批特大城市作为增长极。但是大城市的自增长能力强,正因为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是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因此在下一步的城镇体系建设上,要重点扶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辽宁、河北等省确定了以有条件的县城为主,培育一批中等城市,以标准建制镇为重点培育一批小城市的城镇化目标,这一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五是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棚户区改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市规划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要求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特别是要扶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议财政、金融、投资、土地等政策要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要抓住综合服务功能这个关键,以扩权强镇为契机,努力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上一个台阶。棚户区的改造是最大的一个民生工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受到高度重视。现在大中城市的棚户区困难很多,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
前言: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强调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表现在忽视农民权益保障;城镇化质量较低;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城市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实际,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最终是农民获得市民待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将维护农民权益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建设和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就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发展文化,培养和锻炼农民掌握适应城市需要的生产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养成与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真正融入城镇。
2、 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由原来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改变为同时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的多力支撑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使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就业、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管理等达到动态的平衡,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 、集约化发展原则
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提高投入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把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转变为更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原则来看,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从改革角度讲,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要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新型城镇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享有;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增加,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扶持和支持农业;加强交通网络和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到"以城带乡"。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2、 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
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结构良好的城镇体系。
3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得到、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创新功能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对新型城镇化的几点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五、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选择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我国不断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必然将走一条创新驱动的道路,在城镇化的进行中,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