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性和创意是最根本的事情
在您的幼儿园里,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金慧顺:在我们的理念中,所有生命的存在,没有爱是不行的。大多数不良的行为后果,都是源于对生命的忽视。所以,拥有一种亲和的、重视生命的力量,接近大自然的教育,就是最理想的教育。
听说在东国,为了让孩子能更细致地感受事物,会教他们冥想?
金慧顺:我们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们学着集中精力,从而养成对事物关注的习惯。比如我们曾经做过“蜡烛游戏”,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风的感觉”,感受“阳光的魅力”。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渐渐学会对事物的关注,养成安静的习惯。这种游戏方法可以不分年龄地进行。
在幼儿园强调传统文化的同时,会怎样和国际化相融合?
金慧顺:我们最看重的两点是:人性和创意。人性正是传统文化的表现,而创意是国际化的指标。这两方面都要做到,才能保证一个孩子的发展平衡。而这两点,正是我们幼儿园努力的方向。
在韩国,对幼儿园老师有什么要求吗?
金慧顺:幼儿园老师的待遇并不是很高,但我们会提供很多升职的空间。对老师的要求一般是大专3年或者本科4年。东国的老师中,30%~40%具有硕士或以上的学历。韩国幼儿园一个班大约有20~26个孩子。要求老师不仅仅从得到答案的角度来教,而是要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
在教育中,除了特色,还有更多是世界共通的东西。作为孩子,有共同需要学习的内容;作为家长,有共同焦虑不安的事情。
30年前的家长希望孩子听话,现在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听话,“听话”的孩子怎么教?
金慧顺:在我看来,听话的孩子属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孩子,他们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赞美。对待这样的孩子,应该帮助他们找到内在的自我,教会他们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某一次做事情失败了,我们可以赞美他在过程中的努力,教会他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平时,要小心地赞美他,不要太频繁、太笼统。让他慢慢脱离对别人夸赞的迷信,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
和别人比较在所难免,您建议家长如何对待“比较”这件事情?
金慧顺: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大,希望孩子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这种愿望我非常理解和认同。孩子与孩子是不同的,我们在探讨孩子有什么可发展的技能之外,人性培养更重要。在韩国,我们的幼儿园有各种符合能力的课程,也有与体育、艺术相关的各种兴趣班。当然,我们会把幼儿园课程放在首位,但也正有意识地更加专业化,这样,可以让家长们有更多的选择。
编后语
现在的幼儿园越来越接地气,让孩子们自由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共识。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多了解幼儿园的理念,观摩课堂。找到最符合自己想象的那一个。
关键词 内涵;地方文化;特色
府谷县第四幼儿园位于府谷镇高石崖第三自然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一所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园所。幼儿园建筑造型别致,室内装饰精美,构建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园内布局科学合理,注重“内涵性”环境建设,将赋予环境对话功能,可以让孩子尽情感受大自然丰富多彩的魅力。
我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注重体验与表达、尝试与分享、互动与支撑、过程与整合,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互动式师幼关系的建构,以“诵唱童谣,用爱心浸润童心;徜徉艺海,激情点燃童趣”为特色,逐步培养并形成以研促教的教学新风。
一、蕴教育于环境,赋予环境对话功能
幼儿园应建设良好的互动环境支持幼儿自主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心身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管理资源,发挥环境的整体教育功能,让环境“说话”,让环境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环境布置是我园的一大亮点。我园环境建设着力打造“一楼一主题,一班一品位”,我们按照大、中、小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活动室区域进行设计,对全园三层楼道走廊和七部楼梯都做了别具特色的布置,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选定园本教材,让幼儿快乐成长有章可循
为了让幼儿能在我园健康快乐成长,我园尊重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基于此,我园将幼儿我身心衡统发展与养成教育融会贯通,将幼儿思维挖掘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兴趣,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有机整合,注重生成和园本化,生成幼儿感兴趣的、适合本园实际的教材《民间儿歌诵读》与《民间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我们把陕北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来,大力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增添了“面人塑”、“滚铁环”“跳方格”“翻绳”“跳皮筋”“打陀螺”“捉麻雀”等传统游戏。我们认为本土民间游戏具有生活的气息,风格各异。它具有多样性,手指游戏、体育游戏、顺口溜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体现随意性,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及空隙间被孩子们所利用;它富有科学性,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此类游戏的开展,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更使孩子了解了一些地方风俗习惯,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经验。
三、传承地方文化,着力打造特色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传承地方文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文学修养底蕴,我们组织教师专门开展了学习研究,进行教学方法研讨。使教师自身文学底蕴和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育理念逐步更新,能运用本土文化、园所设施题材创造性地教学。能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摸索出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开展活动的目标定位、活动内容、组织过程。
在我园特有的园所文化设施上,把各个部室的特色与五大领域的教育完美结合,如模拟体验室与社会领域结合,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加幼儿的社会经验,棋艺室与数学思维训练结合,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发现室与科学领域结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科知欲,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让幼儿园的各个部室成为社会的剪影,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加社会经验,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我们将园本课程形象的命名为“玩转部落”,该课程有效地实现幼儿接受全面教育的目的,帮助幼儿获得了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我们将遵循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抱着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心态和目标,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使我们的园本课程打造得更加完善和丰满。
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注重内涵发展
1.注重师德建设,形成良好园风
倡导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采取集中学习讨论、看录相、听讲座、写心得等几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对教职工进行教育引导,促使教职工真心诚意地热爱每一名幼儿,真正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
2.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内涵的发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明显地提高。各段开展课题现场交流、反思,并鼓励教师多写经验总结,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在原有基础上的明显发展。通过才艺展示,了解教师的专业水平,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进行分班培训,采取聘请专业名师和我园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办法,每天安排1小时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分科目、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弱项的提高。
3.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挖掘本土资源; 构建课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08-001
幼儿园课程特色的显著特点是由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们所秉持的课程哲学、本园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本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等共同决定的。几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各种课程资源,尊重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下面谈谈我园如何构建幼儿园科技课程特色的。
一、以课题研究构建课程特色
“九五”期间,我园加入了教育部、科技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乡镇幼儿科技教学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进行实证研究,发动教师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注意材料投放的安全性、广泛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启发幼儿大胆探索,并满足不同幼儿探索的需要。在长达三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注重课题研究与特色建设的整合,把科学的材料投放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与各科之中,形成了“以科学的材料投放为突破口,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园特色,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的教师根据农村自然材料创编体育教材,如好玩的草帽、好玩的蛇皮袋等,形成了体育教学特色;有的教师创编科学教材,如好玩的漏斗、会走的纸杯、有用的瓶盖等,形成了科学教学特色。
二、以园本实践积淀课程特色
我们遵循新课程理念,坚持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活,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一日活动中,鼓励教师根据本园、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选择、改编和创造。如:依靠教师群体的智慧,利用符合本地区特色资源,设计了科技制作活动“稻草系列”(一串爆竹、扫帚、美丽的鱼),“麦秸系列”(麦秸三角、麦秸笼)等十多篇科技制作活动,采用实物流程图以教师引导,让幼儿观察发现,学习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制作活动的兴趣。
此阶段园本教研的形式以“个体一课多研,群体联环跟进”的方式进行,由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引领大家探讨实施。要求骨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全过程进行分析和再认识,为带教对象提供不同风格的“教”与“学”的情境,如材料的投放、方法的选择、环境的创设及师幼的互动等,引导带教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教学策略下的教育理念,然后自己内化,结合本班的实际,参考研讨组的建议,生成设计了“小鸡啄米”、“风铃的制作”、“会走的纸杯”等多篇科技制作教案。
以“会走的纸杯”为例谈
1.目标重构
试教前的目标
修改后的目标
1.1在探索中发现制作会走的纸杯的方法,掌握用回形针固定的技能。
2.体验探究与制作的乐趣
2.1在探索中发现制作会走的纸杯的方法,掌握用回形针固定、绕等技能。
通过试教发现绕线这个技能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线绕的均匀了才能流畅的把线拉出来,放下线时橡皮筋才能快速地弹回去,陶泥块就像轮子一样转动起来,纸杯就能走路了。所以把绕这个技能也放进目标一里了。
3.流程重构
试教前的流程
修改后的流程
(一)教师出示作品,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二)出示实物流程图,讲解示范,突出重点;
(三)幼儿观察流程图,学习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遇到问题克服解决;
(四)在相互的作品介绍中叙说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幼儿玩玩具,老师抛出问题,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六)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制作流程;
(七)出示实物流程图,突破重难点;
(八)在实际制作中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克服解决;
通过磨研教师觉着观念要开放,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的原则,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究,动手动脑学习技能,获得知识,培养科技活动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对比实践研究,修改后的流程更适合于幼儿的探究式学习,更易产生探究的心理需求,为以后组织类似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模式。
三、以环境营造凸现课程特色
我们坚持课程、环境、特色的有机整合,注重以环境营造凸现办园特色,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真正主人,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
1.定期组织幼儿到专门的科技创新操作室和科技长廊进行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敢于实践操作的品性。制作区有专门适合幼儿的榔头、切割机、冲床供幼儿敲敲打打,实地练习。科技长廊开辟了制作弹力车、回力车、风车、小鸡啄米等区域,均布置了实物流程图供幼儿学习制作。
2.班班都创设了自主科学探索区。大班设计了有趣的迷宫、有趣的静电、弹弹乐等。中班设计了颜色变变变、区分生熟蛋、磁铁的秘密等。小班投放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袜子、手套和瓶盖等的配对。自主科学探索区的创设拓展了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与科技制作的空间,可以供幼儿个体或合作探索,并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角色游戏通道渗透科技教育内容。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想象、创造,中班幼儿设计制作未来的汽车,大班幼儿设计制作未来的江南水乡的房子、船、桥等。小班幼儿在学习基本技能系鞋带、围巾,穿衣服扣扣子的同时,学习折围巾、衣服,并进行简单包装。引导和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04-02
当前,随着我国生育政策逐步“松绑”,在可预见的三年后,新一轮的新生幼儿入园高峰指日可待。这对于我区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说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的地区来说,将面临新一轮的冲击和考验。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办幼儿园的建设进程将不断提速,同时,数量和在园人数过半的民办幼儿园也必将不甘落后,如此才能共同应对生育高峰对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强劲需求。
如何才能实现从“求人来”到“主动来”的转变,有效缓解公办园“挤爆头”的状况,是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除了增加硬件投入提高外部吸引力、选聘优质师资加强内涵建设等之外,更关键的是民办园的办园理念和办园目标能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笔者认为,创建特色幼儿园是民办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我区创建特色幼儿园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区各地不少民办幼儿园都对办园特色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以南宁为例,笔者通过对10所民办幼儿园的“特色”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幼儿园的特色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西化倾向明显。如推崇“蒙氏教学”或新加坡探究教育、华德福教学、瑞吉欧教学、北美英语启蒙以及多元智能教学。二是特色创建的目标和想法比较多。几乎每个幼儿园都有两三个不同的方向,如新加坡探究教育、多元智能教学、国际化、中国情怀、多元示范教学、绘本阅读、户外创新体智能等,方向和目标多了,实际上特色就不明显了。三是特色的定位跟着“时髦”走,与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脱节。许多幼儿园推崇外来的蒙氏教学、多元智能教学、华德福教学、新加坡探究教育等,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学、国学以及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没有在这些“优质”幼儿园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另外,在公办园中,特色创建也存在趋同化现象,如南宁的两家自治区级特色示范幼儿园均以“快乐识字阅读”“E2英语”“思维训练”为主要办园特色。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区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对特色认识不清、以亮点项目建设混同于特色创建的现象。
二、“特色”与特色幼儿园的内涵分析
创办特色幼儿园首先要准确把握“特色”的内涵,确保在办园思路、设计理念以及办园实际上不跑偏、不走错。
(一)“特色”的内涵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这里特别要注意两个关键词:“显著区别”的风格和形式、“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特色”在表征上是指在风格和形式上与其他同类有着“显著区别”,在根源上是由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出,“特色”具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区域性、独特性及其衍生出来的稳定性。简单地说,“特色”即“由区域产生和决定的稳定的独特性”。
(二)特色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幼儿园是指在办园理念、园所管理、保教体系(含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园所文化等方面围绕办园特色定位所表现出的具有整体一致性且与众不同的风格、个性或独特性的幼儿园。特色幼儿园不是简单的引进一个项目或开设某一项选修课、开展一种课外活动,也不是提出一个别人没有说过的概念。另外,由于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因此特色幼儿园除了具备特色的三个具备要素外,还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特征。
从“特色”以及特色幼儿园的内涵可以看出,上述列举的10所民办幼儿园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幼儿园。当然,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幼儿园的理解和要求也存在偏差。
三、民办幼儿园的特色定位选择
(一)民办幼儿园的特点分析
1.优势
在创建特色园方面,民办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定位自主性。民办园的创办者有较大的自主选择办学特色、办学定位的决策权。第二,用人灵活性。民办园的创办者在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的选聘及使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三,机制激励性。民办园更容易为幼儿园的运行和发展营造相应的激励机制。第四,投入有效性。民办园在经费投入和使用上更容易操作,更具灵活性。
2.劣势
民办园由于办园主体及办园动因等方面的原因,在创建特色园方面也存在以下劣势:第一,办园目标的短效性。民办园创办者一般都把办园当成是“机会”,而不是长远发展的事业,急于求成的趋向明显。第二,办园方向的随意性。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政策指引,民办园在选择办园方向时往往比较随意,容易抓瞎。第三,办学特色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民办园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往往采取了最简单的“拿来主义”方式,即通过直接加盟或引进的途径开展所谓的“特色教育”。第四,办园经费的间歇性。民办园更注重前期投入,经费的持续性投入方面往往不足。
(二)民办幼儿园的特色定位
从“特色”的内涵出发,特色定位必须立足于“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创建特色幼儿园不能脱离幼儿园所在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去凭空想象或简单的“拿来主义”。从宏观上说,幼儿园特色定位必须与所在的城市或乡镇、农村的特点,与民族、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环境相结合;从微观来看,民办园的特色定位可以从创办者的优势去考量。事实上,民办园的特色创建可以从强化本土意识,增强地方与民族自信,克服盲目崇拜,摒弃全盘西化思想,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积极的教育理论,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乐意为家乡服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角度入手。以我区为例,南宁的幼儿园可以围绕“绿城”,百色的幼儿园可以围绕“红色”,田东、田阳的幼儿园可以围绕“芒果”,靖西可以围绕“绣球”,柳州可以围绕“工业”,桂林可以围绕“山水”或“旅游”,北海、钦州、防城港可以围绕“大海”,玉林可以围绕“侨乡”或“客家”,贵港可以围绕“西江”或“儒学”,梧州可以围绕“美食”,河池可以围绕“刘三姐”,贺州可以围绕“乡村文化”,崇左可以围绕“边关”,来宾可以围绕“民族”定位幼儿园的特色。当然,特色定位选择必须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和条件进行。
四、民办幼儿园的特色创建
特色幼儿园创建工作是一项建立在规范、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系统工程。结合民办幼儿园的特点,创建特色幼儿园至少要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
首先,选聘一位具有先进办园理念和个性的园长。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园长便会有什么样的幼儿园。通常情况下,园长的办园理念是指导幼儿园发展方向的根基;园长的人格魅力对幼儿园的团队建设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只有通过园长的努力,基于对园情的分析,才能明确幼儿园的特色定位。
第二,组建一支执行力强,会管理、善保教的团结务实的团队。管理和保教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好的管理队伍是创建特色幼儿园的关键,高素质的保教团队是创建特色幼儿园的重要保障。
第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幼儿园管理制度,按制度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工作,确保各部门能够分工协作,保育和教育工作协调促进,各环节有序推进;要制定一套适合特色幼儿园创建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使各项工作与幼儿园的特色创建工作相适应。
第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文化。要围绕幼儿园的特色定位,加强文化建设,体现自己的特色目标。比如,幼儿园要有自己的校训、标牌、墙饰、永久性雕塑等,形成良好的园风(学风和教风)。特色幼儿园不能离开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参与,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真正理解并积极参与到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第五,保障“硬件”和“软件”的经费投入。要保障对园舍和设备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向保教团队的人头开支倾斜,维持并激发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民办特色幼儿园创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特色具有本土化特点
基于对特色内涵的理解,特色具有本土化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特色不是个人的突发奇想,不是简单的引进或加盟。特色必须扎根于地方,立足于本土的社会发展。脱离地方这个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而萌发的或引进的“特色”都不是真正的特色,充其量只能是亮点或噱头。
(二)特色具有相对稳定性
特色幼儿园不是昙花一现。特色具有持续性、稳定性,不能因为人员(特别是园长)变动而导致幼儿园的特色变更。这要求幼儿园的创办者和管理者坚定办园目标和办园理念,立足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而采取科学决策。
(三)特色具有整体统筹性
如前所述,幼儿园的特色体现出的是一个整体表征,是幼儿园各部门全体教职工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结果。实际上特色创建就是把特色分解、细化为多个部分、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由幼儿园的各部门人员经过多个阶段的努力逐步完成的。因此,特色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四)特色需要积淀
特色幼儿园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办园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应坚定信念,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以“立竿见影”的要求去实现跨越式、跃进式的发展。特色形成是一个逐渐积淀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对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和管理者的耐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民办园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以社会效益和品牌特色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五)特色需要科研和培训保驾
特色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研引领。民办园必须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这要求民办园的创办者和管理者在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方面要舍得投入,这将有助于队伍的稳定,且其回报远高于经济方面的收益。
关键词:农村地区;幼儿园;建筑设计;探讨
1国内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农村地区作为人口最多的地方,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孩子上学。作为学前教育类型之一的幼儿园教育,针对的对象主要是3至6岁的儿童。为了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就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学校开始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儿童适应性、创新性的不断发展,让其个性得到充分体现,这样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出合适的人才。伴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重视,全国各地尤其是乡村正开始兴建许多新式的幼儿园以适应儿童的更好发展,同时乡村幼儿园也引进国内外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著名的蒙台梭利式教育法。这些新式教学都是秉承遵循人的成长规则和心理学原理,以激发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层次的发展。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就提出要尊重儿童的观念,鼓励孩子从内心去学习,把孩子的智慧与品格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当下,因为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改变,蒙台梭利式幼儿园在全国各地兴起,这种举措得到了当地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孩子家长的热烈支持。譬如说,青岛明星幼儿园、北京神墨幼儿园培训机构;此外还有瑞吉欧式幼儿园、音思派教育等。以上所列述的都是一些大城市比较有特色的幼儿园,除了这些,在我国农村地区也陆续出现一些符合当地地方特色的幼儿园,适合孩子的全面发展。
2适应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地区按其地方特性,幼儿园建筑设计分为三部分,幼儿生活用房、幼儿供应用房、幼儿服务用房以适应儿童的健康发展。
2.1生活用房
因为农村地区土地便宜,人口较多。幼儿园在建设时都会布置几个生活用房,是用来给孩子提供休息、睡觉、生活的房间,并且房间设计要求很高,符合布局、采光、通风的要求。生活用房的设计理念是方便孩子,所以房间有活动室、休息室、更衣间、卫生间等设置,同时在布局上也是很有讲究,对于使用频繁的房间一般设置在幼儿园的楼下,而休息室这样相对安静的房间一般设置在楼上。这就是在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地方特色。
2.2服务用房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功能性用房设施配备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服务用房包括会议室、医务室、值班室、办公室等基本功能性用房。而对于这部分房间的布局主要是设置在首层,比如医务室、晨检室等房间因为事服务用房,需要方便使用而对于其他房间可以设置在相对高一层的楼层,互相隔开,避免相互干扰。也可单独设置使用应具体要求。
2.3附属用房
附属用房一般是功能性不是很强的房间,主要是一些辅助作用比如食堂、茶水间、洗衣房等生活场所,他所需要占据的土地面积非常大,而迎合了乡村地区的建筑特点,土地丰富,面积宽广。一般是独立设置避免和其他房间相互干扰。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校区的建筑分为两种,集中式和分散式。在场地确定的条件下,应按要求设置协调好各个分区、房间的关系,以免造成干扰和浪费,使得其校区面积利用率最大。
3农村地区幼儿园建筑特色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3.1要突破孤立的班组空间
中国的幼儿园建筑与国外的幼儿园建筑布局相差甚大,在我国农村幼儿园建筑主要是沿用固定的活动单元模式,所有的儿童就限制在几间房间或活动室中;而相比国外的幼儿园教室布局,他们多采用自由式的平面布局,围绕多功能厅来组织空间,打破原有教室独立封闭的班级空间,把以往传统的走廊连接教室的布局手法转换成儿童互动、游戏、社交的综合性空间。这样不仅扩大了孩子的活动范围,还促进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交往,从而形成生机勃勃的儿童天地。
3.2要突出交往空间的设计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以班级为基础,从而导致在我国农村幼儿园建筑模式趋向于管得太死的特点。从农村幼儿园的建筑方式上就可以看出,大小教室隔开,走廊长连,所有孩子都按年龄、班级分开在不同的教室,各班的老师和孩子互不往来,都是以班集体为中心。然而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早就证明,孩子要健康成长就必须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一起活动和游戏。所以应将幼儿园的建筑与其他不同性质的建筑结合在一起,可以和小学、中学、等其它的公共建筑一起联建,这样就可以让儿童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沟通交流。在不同人群的交往中,他们可以学到不同知识,开阔眼界,促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建筑上突出交往空间的设计,打破分割、封闭格局,更多的为孩子创造公共的交往空间。
3.3要增强室外趣味空间的设计
因为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对农村幼儿园建筑来说要求比较高,就必须要求面积较大的空旷的室外环境,用以设计满足儿童游戏、娱乐的场所。而游戏又是开发孩子智力和学习知识非常好的教学方式,比如冒险游戏、“连接体”游戏其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农村幼儿园建筑只有迎合以上三点要求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教学提供自己的特色,使农村孩子能够真正的打破固有模式和城市幼儿园一样有自己的学习模式。
4结语
面对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孩子的教学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农村幼儿园建筑已经不单纯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房子了,他已经成了孩子们生活、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是儿童可以进入自由畅游的工具。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师,应该从多方面角度去思考,为孩子建造一所良好、温馨、舒适、且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同时有利于孩子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多功能特色幼儿园空间。
作者:郑涛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路,卢健松.湖南耒阳市毛坪浙商希望小学[J].建筑学报,2008(07).
[2]谢国杰.北京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J].建筑学报,2007(09).
[3]刘德刚,刘华,孔翔榆.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才智,2010(32).
[4]张艳.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心理学分析——以浦东凌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