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贾平凹散文精选

贾平凹散文精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贾平凹散文精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贾平凹散文精选

贾平凹散文精选范文第1篇

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形成个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

“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太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跟我有同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摘自《贾平凹散文精选》)

赏析

《地平线》是篇寓含哲理的抒情散文。

作者描述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骑车奔驰,追赶“地平线”的情景:在天和地的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它就是“天边”吗?作者一次次奔到“天边”,但远处仍是“那道还是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一位“如仙翁”的老人告诉他:“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贾平凹散文精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 传播 开放式 对接 教学

一、引言

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新闻与传播学各类专业点已达到700多个,硕士研究生点80多个,博士研究生点10多个;在校学生超过12万人。①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规模得到跨越式发展。与规模的不断发展相比,新闻与传播学的教育质量一直处于瓶颈期。长期以来,课程设置和实践薄弱是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两大难题。怎么进行实践式教学,是采取学院教育内部的模拟实践,实习制度,还是真刀真枪的与业界对接实践?本文以笔者讲授的《书刊编辑学》和《新闻编辑学》两门课程为例,探索在与业界进行对接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

二、作为两个对接教学案例的两门传媒课程实践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图书编辑学》课程主要为编辑出版系的学生开设,内容主要是图书和期刊编辑知识的传授和编辑加工能力的培养。《图书编辑学》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图书生产的理论知识以外,更重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书的市场调研、选题策划、内容加工编辑、整体包装到辅文写作等全流程生产图书的实践能力。笔者对课堂作业的要求是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要求同学们把一个好想法变成一本可以触摸的具有市场和社会双效益的好书,这本书可以触摸,并且能给人美好的阅读体验。整个学期我的教学重点就是围绕这个“动态作业”做文章,作业的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互动,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设计,目的是让课堂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的教学效果落到实处。这样一方面释放隐藏在学生中间的图书创意能量,给课堂互动碰撞出来的创意力一个释放和喷发的出口,培养学生参与图书策划和生产全流程的热情。激发鼓励同学对图书出版产业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为业界提供年轻的智力资源。我这里对一名同学“做书”的案例进行解剖。

编辑出版专业一名叫周慧同学在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后,策划了一本名为《大话长安》的图书。这本书的选题背景是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周慧为此考察了一下同类图书的封面设计和内容,发现并不是很理想。她的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大多数的图书价位偏高,无人问津。那么她要策划的图书空白点在哪里?与众不同才有出路,必须进行差异化营销和差异化定位。于是,经过我们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繁复的讨论,这本书的定位为“经典的积存”。图书封面是重要的信息展示地。在书名和封面符号的选择上也要周全考虑。这本书起初定名为《大话长安》,因为这个名字具有浓郁的文化格调,但是最后她还是舍弃了。因为考虑到同类书大多都采用这个书名,一来读者会产生阅读“免疫”,二来容易和同类书名混淆,塑造不出清晰的个性特征。最后她决定用贾平凹的同名散文《西安这座城》,这个名字意犹未尽,余音绕梁,极具韵味。营销的三境界是词语,符号和仪式。词语有了,符号还没有落实。她想起了上海女画家杨璐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心目中的西安是一大块坚定的黄,上插一朵坚毅的蓝。根据杨璐的这句话,她的思路是找人画出来一幅印象派绘画作为图书的封面。

在内容上,她也精选了关于西安的文章,总共100多篇散文和50多幅图片。《西安这座城》目录编排先按六大部,后按作者名排列,这样做是为了使层次和内容清楚明白,读者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阅读习惯选择阅读内容,按人名排也突出了作者。周慧精心编选收录100多篇文化名人写西安的文章,最后形成的是完整的书稿和思路,完全可以进行操作。她还写好了用于腰封、封面和封四的广告文案。如叶广芩:“在西安,我呆了很久,呆得很舒服。”许倬云:“西安是中国人的祠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要走进中国,只有从西安才能进入。”还有“看30年的中国,请去深圳;看100年的中国,请去上海;看500年的中国,请去北京;看5000年的中国,请来西安!”这只是“动态作业”的一个代表,所有学生都要求经过一个繁复的过程,最后生产出一本“好书”。经过大半个学期的互动修改,最后全班涌现出很多不错的选题和成品原创书稿。

对接教学的第二步工作是邀请出版社的编辑在课堂上开选题会,虽然是一场模拟选题会,但是流程和出版社的选题会一模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不完全从市场价值上对选题进行打分,一般会从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和可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打分。无论好与不好的选题,编辑和任课老师都要进行点评,指出其不足,然后进行修改。应该说,同学们的选题策划因为缺少市场实战经验,多多少少显示出稚嫩之处,但是他们在专业领域的阅读深度和创意能力不能小觑。我们的计划是利用这种模式将同学们的选题创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出版社,实现教学互动。出版社通过的选题,由学生担任“特约编辑”,操盘该书的全流程运作,锻炼学生的能力。目前,们的部分书稿已经得到了几家合作出版社的肯定,有一些达成了初步的出版协议。

2、《新闻编辑学》的实践性对接教学探索

笔者尝试对接的另外一门课程是《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和新闻理论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以往的做法是先学三年理论知识,大四再去实习两个月。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弊端,就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脱节。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的脑子和双手动起来呢?最终笔者联系了一家为国内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提供国际新闻稿件的新闻生产机构,这家新闻生产机构专门为人民网、中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环球网等网站编译外电,是一家专业的外电新闻生产机构。与这家新闻机构达成协议以后,笔者把课外变成了课堂的延伸。刚开始时,同学在新闻编译时候出现的问题很多,甚至连时间和地点都会遗漏。这明显了违反了新闻的5W原则。这样一个工作模式相当于学生是值班编辑,我是总编辑。刚开始的时候,有几名同学不了解这个实践的严肃性,有些怕累,总想拖到第二天。我明确表示绝对不行,因为这是工作状态,新闻的生命就是时效性。我告诉同学们“这不仅仅是在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你们是新闻生产链条上的重要部件。”国际新闻生产不能拖沓。

同学们编译的国际新闻稿,经过我的审校,第二天就发表在国内各大新闻门户网站上。对于大二的同学来讲,刚刚完成新闻学的启蒙教育,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知名网站上,那种兴奋是由衷的,这激发了她们对新闻事业的热情。短短半学期,《为什么把普利策新闻奖颁给突发新闻如此之难》《印度美国战略伙伴关系》《社交媒体从用户共享信息处获益》《“波音”研制新型737客机》《中东地区的记者反对战》《本拉登之死引发媒体风暴》《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杂志业前景探究》《师-虎妈们也该被祝福?》等接近70篇国际新闻或评论文章发表在各大门户网站,对同学们是一种真实的激励。

三、实践性的对接教学的优点

在《图书编辑学》的对接教学中,通过课堂与出版社对接的教学模式尝试,初步取得了以下几个效果:第一,营造实操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培养角色意识,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通过“做书”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完成一本书的整体运作,会带给学生一种成就感。第三,培养学生从事书刊出版事业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一本书的运作,特别是和出版社的互动,学生能尽早完成一名学生到一名出版人的思想转变。

在《新闻编辑学》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国际新闻的编译实践取得了以下效果。第一,新闻编译工作让学生树立了新闻时效性观念,切实认识到新闻属性。我们曾经接受过短短几天的突发新闻(Breaking News)的编译任务,要求是某条新闻刚刚在国外新闻网站发表,在几分钟内要编译成中文新闻稿件发表,这件事情给同学的震动很大,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第二,新闻编译工作让学生树立了角色意识和新闻抱负。这样的对接教学让同学们较早地进入工作状态。第三,新闻编译工作让学生深入掌握了国际新闻生产编辑标准。通过实际的新闻编辑实践,学生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学习成为了一种真实情景的体验。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说:“如果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对知识记得很熟,但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这种学习是一种无效学习。”③外电编译有很多要求,如编译文章不得包含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政策、民族宗教问题、敏感政治人物、大规模灾害预测等敏感内容;如内容涉及副部长以上领导讲话或者公开表态,一定要非常谨慎。技术层面,国际新闻编译首先保证准确,其次追求速度,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失去新闻准确性。硬新闻的导语要遵循5W+1H原则;导语要简短,但要给出最核心的事实或者事件中最具新闻效应的卖点。通过与新闻生产机构的对接教学,学生不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且会按标准做。

结语

我国新闻院系普遍实行学生到媒介实习的教学制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即便如此,实践环节薄弱仍一直是学院式新闻媒体教育的软肋。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今天的传媒单位招聘的时候,一般要求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于生涩的大学生不愿意接受,因此,学校教育必须缩短人才成才的时间,争取这个时间差。而要争取这个时间差,和传媒机构进行对接教学是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我国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点超700个在校生12万》,《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17日第1版

②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康复医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汽车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