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长会经验交流

家长会经验交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长会经验交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长会经验交流范文第1篇

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育儿的话题是很有压力的,先不说我家小妮在学校表现如何,就是在家里,我和我老公的分歧都挺大的。虽然我和我老公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可是从观念上到关注点到具体实施的方式上,都有分歧,我崇尚的是给孩子“爱和自由”,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宽容孩子,我老公相对而言传统一些。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因此,今天我在这里分享,就是做个抛砖引玉的开头,希望后续咱们的家长都能积极交流和分享。

孩子上学之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了,今天我的分享就是从孩子学习这个话题入手,聊一聊我对孩子教育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没有的话就提前给大家说个抱歉,耽误大家时间了。

首先,我们想一想,孩子学习,是给谁学的?孩子学习,为了谁?我们家长都很清楚,孩子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孩子学习,是为了他自己的将来。可是为什么我们家长总是做出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事儿呢,呵呵,我也会这样。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正常,只不过,这里对孩子学习的关注,我觉得得有个正确的态度,就是关注孩子学习的哪个地方,而哪个地方是我们可以放手不管的。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观点吧。

1、别为分数着急,更多的去关注分数背后的东西。

分数从何而来?分数是考试的结果。为什么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这段时间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数反映出孩子哪里还掌握的不好,哪里还需要改进,相当于一个警示灯,它不代表一切,高分不代表一点问题没有,低分不代表孩子一无是处。孩子考的不好,和孩子一起总结找原因最重要,而孩子这次考得分低,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下次她的进步空间也是大的。

我不那么看重分数,是有自身原因的。我们身边高学历很多,硕士博士都有,大家一交流,就发现,在学习上,男女的思维方式真的有区别。相比较而言,女性更擅长总结归纳,也更擅长利用记忆力,男性更擅长逻辑推理。同样的分数,可能背后的解题思路会完全不同。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有切身体会。我是考试型,上大学时我都是找老公答疑,可是考试他很少能考过我,考分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真的到了工作中,我两个差别也很大,所学的专业课,他都能理论联系实际,而我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很困难。不但我如此,为了考试而学习出来的,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得高分,但做不到学以致用。这就是学习知识的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想一想,中学学的物理化学,现在能拿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家长有多少?能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又有多少?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一个老师说过:学了不会用,等于没学。我很对不起我的老师们,学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我不给孩子强调考试和分数,不是说我不关心,孩子考高分我也很高兴。只是我觉得家长过度的关注考试和分数,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样的结果,是对孩子最大的误导,只会考试的孩子来,是教育的悲哀。

如果学习是为了考试,是为了上大学,那么一旦上了大学,学习压力骤减,再没有人那么高压的管着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而学这个问题就明显的突出。多少考入大学的学生变得迷茫无助,变得无所适从。我考上大学之后的迷茫至今记忆犹新,从小被要求要好好学习考入大学,这个目标实现了,却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该设立什么样的目标,甚至,连自己爱好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都不明白,于是就继续考,考上研,这些问题依旧存在,……在看看现在大学生疯狂上网的、一进入高校门就开始放纵的……都让我在思考,如何让孩子意识到,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先不管以后孩子的学习状态会如何,至少现在,我要努力地让孩子去感受,学习是为了用于生活,不是考试得高分,不是为了升学……

再者,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摆在这里,不用我们家长去强调,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尤其到了中学阶段,升学压力、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压力,考试的重要性他自热而然就会体会到,那时候,只怕我有心思给孩子讲这些,都怕孩子没空听。

正是因为我的迷茫我的经历,相对于分数,我更看重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说到了年龄自然就会的,这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和锻炼的。因此,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她问我问题,我尽量的不直接回答答案,而是引导她去观察,让她去思考,哪怕她得出的结论多么可笑和无厘头,我都能接受,我也尽量不用对错去回应她,更愿意让她带着她的观点去生活和学习中去验证。我觉得不要给孩子的回答直接判定对错或者评价孩子笨,孩子会容易因为在意对错问题而不敢回答提问。让孩子学习全面的看待一个问题,远比一个简单的对错重要。

我观察过乐高课上的孩子,老师引导之后,那些很在意对错的孩子除了不敢回答提问之外,还有就是不知道如何动手去搭建,不是模仿他人就是需要老师很细致的引导才会;而另外一部分有主见的孩子,老师的初步引导之后,就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搭建。搭建好之后,在意对错的孩子还容易对自己的作品没自信……这是谁造成的?我认为孩子是天生具有创作力和想象力的,这方面成人绝不如孩子,可是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绝不是孩子的错,背后的始作俑者正是家长。

对于孩子的为什么,只要家里条件允许,我都带着她去试验,让她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当她提出新问题的时候再鼓励她去验证;当她问我怎样会如何时,我更多的是回答:“去试试,不试怎么知道呢?”比如带孩子去吃火锅,她自己第一次单独一个锅,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一个劲儿的问:“妈妈,什么时候能放?什么时候能捞?……什么叫水开了……”不等我回答,老公抢先说:“爸爸告诉你什么时候捞就什么时候捞……”我明白老公的担心,但我很不赞同老公的方式。但也不好和老公争执。就看丫头一边紧张的看锅,一边问老公:“爸爸,好了吗?爸爸,可以了吗?还要等多久?……”老公顾不上自己吃,光顾着丫头那里了,而我一旁大快朵颐,我吃的不亦乐乎心中直说老公自找的。等老公离开的功夫,丫头开始问我问题,我直接就说:“所有的东西一定要等水咕嘟咕嘟冒泡泡了才能捞,想知道熟没熟,最好的办法就说尝一尝……”然后叮嘱她注意别烫着,就不管她了,等老公回来之后,丫头不用老公去帮忙了,自己总结出不同的时间,口感会不一样,什么时间长了会煮烂,时间短了发硬……这些东西都是很主观的,我们怎么能让孩子明白时间长点短点?长短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去试一试。

另外一个学习中我看重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我的理解,包含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和自学方式这几个方面。

家长会经验交流范文第2篇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跟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说到对于john的教育,我个人其实也没什么系统的方案与良好的经验。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一直都是在补其短而没有扬其长。john除了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之外,其他方面还是比较弱的,从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他的学习我基本上不管的,我一直想着帮他多发展发展自己的弱项,结果这几年下来,他还是依然故我地只热爱学习和自娱自乐。呵呵。。。既然热爱学习是他的长项,我就讲讲如何培养孩子热爱学习吧。

如何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也要热爱学习,要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试想,如果家长整天就喜欢看电视剧闲聊天什么的,孩子还能热爱学习吗?其实这很简单,做为家长,平时少看一点电视,多看一会儿书,上网的时候少玩一会儿游戏,多看一些文章,甚至动手写一点小文章,不时地读给孩子听听什么的。

再就是在孩子面前可以适当地充当学生,让孩子休会到知识带来的成就感。一个不算太难的问题,跟孩子说自己不会,让孩子想办法讲给咱们听,帮咱们解答,这样他在对咱们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对相关的知识总结梳理印象深刻了,再就是当孩子讲完了,咱们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恍然大悟,让孩子感受到他能解答大人的难题,自然而然他就会有成就感。慢慢地他也就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知识的乐趣。孩子学习英语,学习拼音什么的,相信咱们这个年龄的人,如果不是专门学的话,早都忘光光了,多看看孩子的书,多向孩子学习学习,不明白的地方问问他,他还很高兴很乐意地教咱们,这样多好。

第三条就是不管就是最好的管。对于孩子的作业啊游戏不要干涉的太多,让他有安排时间的自由,让他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孩子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大人适当地引导,主要选择权交给孩子。大人管的太多了,他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如果咱们不管,让他自己学习,自己安排游戏,可能他遇到困难或者问题他就会主动找大人来商量讨方案。这样自然地也就把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了。其实家长忙不见得是坏事,让孩子知道大人就是要好好工作,孩子就是要好好学习。

家长会经验交流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治为保障、以改革为动力、以育人为根本、以师生为主体、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树形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提升本校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条件、环境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实现学校办学效益和办学声誉的最优化,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知识和素质支持、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工作目标: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精神动力。

2、切实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内涵。

3、严格考核,强化过程管理。

4、大力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师资队伍。

5、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增大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能力。

1、、强化领导队伍建设,民主决策,细化分工,狠抓落实。

2、抓好行风建设,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内涵。

3、健全教师培养制度,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职员工素质,努力营造一支真诚奉献、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健全学校制度,科学管理,推进民主办校,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度、听课制度、考试制度、外出培训制度、备课工作检查制度、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二)、树立“育人是根本”的教育观念,强化预防为主的德育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1、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务处、团支部、学生会、班主任队伍育人功能。

2、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牢固确立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素质的观念,明确学校德育目标。

3、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班主任的培养,逐步提高更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4、进一步规范住校生管理,强化住校生教育。

5、重视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组织德育工作者学习相关的德育文章、书籍,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研讨主题班会课及典型德育事例,“走出去、请进来”听德育讲座;鼓励德育工作者认真总结德育经验,积极撰写德育论文,并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德育水平。

6、强化预防为主的德育过程管理,积极有效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以班会课为主阵地,通过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重视构建校外德育队伍,定期召开各年级学生家长会,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重视家访、电访、约见家长等德育形式,密切联系学生家庭;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和养成性教育。

7、团支部继续做好组织发展和建设工作。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帮助生活贫困或遭受意外事故的学生继续学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突出教学实绩。

1、确立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体制,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争取明年中考综合评估继续跃上新台阶;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明确教学质量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2、学校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加大教学过程检查的力度。

3、切实抓好毕业班工作。全体教职工都要关心、支持毕业班的工作;教师要重视个别指导,要采取“低起点、多层次”的辅导方式,争取大面积质量的提高。

家长会经验交流范文第4篇

西航天鼎保育院 徐晓杰

答:我也是一名生活老师,从事保教工作已经二十余年了。首先,对小托班的幼儿来说,我会去抱每个幼儿上床,这样既能摸摸孩子的裤子是否湿了,又能使孩子感到亲切,使之安静入睡。

其次,对一些中大班的孩子来说,有时幼儿衣服上有些小珠子亮片,他们上床不睡时,手就爱去揪那些小珠子亮片,这时我就教他们把衣服叠整齐,放在脚底下,他们就不容易去揪那些东西了;还有些幼儿爱去揪枕巾上的线线,再揉成小团来玩,有时不小心就会塞到鼻子里、耳朵里,这样也容易造成危险。所以我会不停的巡视,把那些不爱睡觉和入睡较慢的幼儿安排在我容易看见的地方,并轻轻告诉孩子“睡觉时小手放在身体的两边”,这样就会排除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中午上床时,我会去每一个幼儿的床边有意跟他们说一两句话,这样就会发现孩子嘴里有没有东西。还有,班上有抽屉床,床比较容易活动,我就会去告诉孩子不要站在床上脱衣服,以免摔倒。

保育员工作就是要眼勤、手快、心细,在平时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以勤补拙。我们不但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还要有总结和创新。这样会更好的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

怎样和顽皮孩子家长进行交流呢?

我是一名大班的老师,班上有个孩子特别顽皮,我经常主动和他的妈妈进行交流。但是这两天,送孩子的家长忽然换成了爸爸,刚想和他交流孩子的情况,他总是很快的离开幼儿园不见了踪影。以前和他爸爸交流的时候好像也没有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在和孩子的妈妈联系时她总推说自己很忙。为什么孩子的父母有意识在躲避我呢?我该怎么办呢?

西航天鼎保育院 曾荣

答:在我们的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类似这种情形的现象,总有一些顽皮的孩子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的困难,当我们和其父母不断交流后发现孩子的变化不大收效甚微,并且,孩子的父母都开始躲避老师。怎样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呢?在长期的实践和反思中,我总结了一套方法并且有所收获。

1.减少当家长的面对孩子的批评,修饰批评孩子的语言:“南南在园的时候把某某小朋友的碰倒了,但她能很快地向小朋友道歉,有进步了等等。”

2.在别的家长面前表扬顽皮孩子的父母,让孩子的父母有了一种满足感,“今天孩子在幼儿园进步了和妈妈(爸爸)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谢谢小雨妈妈(爸爸)的配合”。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明显增加了,以后幼儿园不管什么活动都能积极参加了。

3.家长间的经验交流。我会在某些时段里,特意让三四个家长(对孩子非常上心的)和顽皮的父母一起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心得,对顽皮孩子的家长有一个小小的提示。

4.对交流过的家长隔三差五的进行询问:昨天做了吗?完成的怎么样?在老师的不断督促下,家长就会慢慢变得自觉,甚至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这几天对孩子的看法。

5.分类对待。对沟通能力较弱、教育能力偏低的家长不要提太高的要求,循序渐进是最有效的;性格倔强、脾气较大的家长要婉转、慢慢地说,站在他的立场说话,心贴近了,意见就容易接受了。

如何让幼儿大胆地说英语?

我们班有个别小朋友很害羞,不愿意说英语,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让他们克服害羞,大胆地说英语,并能把简单的英语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呢?

西航天鼎保育院 王红

答:幼儿园开设英语课,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幼儿快乐的学习英语。引导幼儿的在平时生活中大胆地表现自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羞怯幼儿的基本情况。

教师在活动中要仔细观察羞怯幼儿的表现,了解哪能些情境、场所、人际关系对他们产生较强的影响;了解他们在什么情况下能表现得开朗大方;家长与幼儿园取得联系,了解羞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情况,分析比较他们在幼儿园与家里的表现是否一致,并作好记录。

2.形式多样,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平时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给这类幼儿多创造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比如早上来到幼儿园教师可以和小朋友用“Good morning”、“Hell0”、“Hi”相互问好;我们也可以把简单的幼儿英语运用到培养幼儿常规之中,比如喝水、上厕所排队时,教师可以把“看齐”说成“Line up”;上课问答问题时可以把举起放下小手说成“Hands up”、“Hands down”;起立坐下用“Stand up”、“Sit down”;上床睡觉时用“Go to bed”等一些简单的英语运用到幼儿的生活中。

3.循序渐进,用“鼓励”加“表扬”。

教师的催促、严厉只能产生负面强化的作用,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注意减少消极的语言。当幼儿有点滴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这样会令孩子更加放松和自信,孩子更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幼儿在集体中的表现欲望,使幼儿变得大方勇敢起来。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

今年刚带小班,家长对新接班老师不熟悉,常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麻烦老师给我孩子多喝点水。”作为老师,我们会一天给孩子喝好几次水,但是确实存在有的孩子逃避喝水或者少喝水的现象。怎样才能让孩子爱喝水?既让孩子身体健康,又让家长放心满意呢?

西航天鼎保育院 高凤霞

答:首先,家长要求多喝水是正确的。多喝水,新陈代谢快,身体毒素及时排到体外,孩子少生病,家长少担心,工作才能正常进行。孩子自已接水喝,喝多少接多少,有的孩子只接一点点,一两口就喝完了;有的干脆不喝水,甚至还有的孩子接了水偷偷把水倒掉。根据这种情况,可以给孩子编故事讲道理,让他们明白喝水的重要性――喝水能够让人类生存,还会让我们的皮肤水灵、漂亮。让他们明白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并且表扬鼓励喝水好的孩子。其次,每次喝水时都应有序地组织孩子分组排队喝水。老师给每个孩子接的水都要很充足,保证孩子的饮水量,并且要求孩子不浪费。老师在给孩子接水的同时也监督孩子,确保每个孩子把水喝完,不倒掉。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喝到足够量的水,并且逐渐养成喝水的习惯。

还有,在一天中增加喝水的次数。除了早晨,下午起床,离园前这三个时间外,还要提倡孩子随渴随喝。

另外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补充水,例如:户外活动回班可以增加一次喝水;天气炎热时及时补充水。

最后,对喝水慢、不喜欢喝水的孩子不大声训斥、不粗暴夺杯,老师要耐心和气,及时鼓励表扬地引导孩子,从而让孩子不但不排斥并且也能

身心愉悦地喝水。如果孩子爱喝水了,家长们也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

关于事故幼儿的家长交流

我是大班老师,下午有空经常会带孩子们出去玩,但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因争抢玩具而跌倒,上嘴唇磕裂了一个小口子,我发现后很快送往医务室,并及时通知该小朋友家长。可这位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骂,说没照顾好他的孩子,当时,局面很尴尬。幼儿在园受伤或出现意外情况,家长向老师或领导讨个说法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家长都是从自己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时,老师该如何处理才能取得相互的理解,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使今后的工作更好的开展呢?

答:1.跟家长沟通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向家长诚恳地致歉,不可先推卸掉自己的责任,一定要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良好方式,试想我们是一位家长,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内心又会如何的焦虑呢,这样想想就会更加理解对方,因此不会计较家长的过激态度;要语气和缓地对家长讲述事情发生的过程,以免家长误解为教师的失职造成的事故,减少家长的抵触情绪;语言也不可过于果断和坚决,给家长一个思考问题的空间,待家长情绪平静过后他们会觉得被尊重了,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目的。

家长会经验交流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统计学课程在师范生职前教育培训中的地位越显突出。[1]然而在传统教育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内容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强、教学方法单向和灌输、考核方式单一、应试等弊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实践能力薄弱,不仅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有悖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因此,教育统计学课程如何改革、完善,以便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接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2]

二、教改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3]对统计学习提出如下要求:第一学段为数据统计活动初步;第二学段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第三学段为用样本估计总体,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在教学理念上,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注重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判断的科学思考方法。新课标更加强调对统计图表的特征和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避免、淡化了统计量的单纯计算和统计概念的严格定义。

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教育理念的革新,势必应该体现在师范生职前教育的课堂中,势必应该成为师范生职前教育的培养方向。我们的教育统计学应该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机会,应该提供学生参与调查统计全过程的机会,应该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的思维习惯。

2.教师教育科研的需要

“教师即研究者”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4]而教育统计学是将数理统计的普遍原理与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侧重从数量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统计学分支。教育统计学为研究者提供思想方法。我们的师范毕业生将来无论是作为教育者还是作为教育管理者,不仅需要阅读教育方面的研究报告、参考文献,还需要进行教育调查、数据分析等实践研究。广泛地阅读研究报告和充分地调研教育问题有利于改进教学,有利于掌握教学效果、教育实情,有利于准确地获得评价对象的定量信息,有利于训练科学的思维与推理方法。

3.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原先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普通研究者只要借助统计软件就能准确、充分、快捷地处理大规模的复杂调查数据。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对统计原理、统计模型的充分理解,适时使用;二是对统计软件的熟练操作;三是对统计结果的合理解释。对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和职前教育都应该更加强调对统计量等统计描述概念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避免、淡化统计量的单纯计算。

三、教改内容

1.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在教育统计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有时还是)合作者的身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与技能、统计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统计活动经验。因此,教育统计学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调查统计实践。在教学考核方面,我们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指标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有统计思维习惯、情感与态度的评价。[5]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教学改革重实践应用,以应用带动统计知识与技能、统计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在应用中体验调查统计全过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增加或详讲应用性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统计技能,如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标准差、四分差、百分等级的概念、使用原理和计算机软件的计算。并对相应的知识点提供对应的案例讲解或练习,促进理解和软件操作的训练。删减或略讲理论性过强、缺乏应用价值的基本概念、理论推导等,如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绘制统计图的原则、统计量计算公式的推导等。删减或略讲的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课后自学,以便有所了解。

3.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革

(1)引入案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要能使学生将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主动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发生联系。构建真实的案例情境,可以使学生进入模拟的问题情境,接受现实问题的挑战,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6]如在进行“标准分数”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如下案例情境:

案例1:某市中考,数学的平均成绩为102分,标准差为20分;语文的平均成绩为98分,标准差为18分。某考生的数学成绩为140分,语文成绩为135分,我们能断定该生的数学成绩好于语文成绩吗?

案例2:一位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3分,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2分,家长会评价说:“你看不努力,退步了吧。”这样的评价合理吗?

案例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小型的、简化了的应用环境中,这不仅容易理解统计概念、统计原理和学习软件计算,更容易产生探索、学习的需求,尤其是那些与我们经验或感觉有悖的问题更容易刺激学生需求的神经。因此,通过案例的桥梁可以实现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的联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调查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该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其意义。[7]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师范生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更应该积极践行这一理念,我们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实践。

调查统计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收集问题、拟定方案、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四个步骤。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自己熟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查研究问题,如“高校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分析”等。根据选题侧重的研究问题,由小组内同学讨论拟定调查统计的具体方案:调查对象是哪些?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怎样抽样?应该用什么统计原理和方法整理分析数据,进而形成调查统计的成果?从教学实践看,拟定方案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这个步骤往往决定了小组研究工作的成败和质量。因此,有必要让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充分地探讨,搜集相关的研究案例作为参考,更要考虑后续实施的关键细节,教师也应该作出及时的、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如果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那么后续的实施工作———收集数据和整理分析就水到渠成了。在收集数据步骤,如果是与被调查人打交道的,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访问的组织和询问的技巧;如果是查阅文献资料,要学会查阅的方法和技巧。整理分析涉及利用计算机实现的技术,学生在此之前该有所实践,做到心中有数。

(3)调查经验交流,分享实践成果

在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实践后,学生们都有了切身体会,每个小组通过自己的合作努力都有了对某个问题的第一手数据和结论。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经验、成果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对知识技能、调查过程、研究方法、实践过程的感受、收获与不足等方面进行交流、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不仅可以取长补短,互为借鉴,而且还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成果交流的基础上多方面感受统计的意义。

4.考核方法的改革

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考核方法的相应改革。根据“多元化”“多样化”的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既体现知识与技能又评价情感与态度的教学改革理念,设计考核的内容及比重为四个方面:教育统计学基本概念、原理20%,教育统计软件操作30%,平时学习态度20%,教育统计学应用实践30%。考核的形式分为理论、操作上机考试和实践考查两种形式。应用实践安排在理论与操作教学的后面,理论与操作的考试安排在期末机房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