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豆的观察日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豆子发芽。回到家一看,豆子身上正中间的部分,裂出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像婴儿的嘴巴。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泡豆子观察日记。
泡豆子观察日记18月19日 星期四 天气 阴
今天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我的黄豆。那可爱的小黄豆,就像蝉脱去了外衣,露出了嫩嫩的身体;发出的嫩芽,就像那刚出生的小娃娃,伸展着他那细细的、软软的小腿。嫩芽儿有的是直的,像一个感叹号;有的是略微弯一点的,像一个小逗号;还有的是弯弯的,像一个小问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好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怎么也看不够。
这一刻,我似乎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成功的幸福。
今天晚上,我亲手把豆子泡在了杯子里。
我先从杯子里接了一半的热水,抓来一把豆子,一松手,豆子都掉到了杯子里,豆子渐渐地沉入杯底。我边看边想,一小时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过了一小时,我拿出一个泡过的豆子和一个没泡过的豆子,啊,泡过的豆子就像七十岁的老爷爷的脸,皱皱巴巴的,而没泡过的想十岁的小男孩的脸,光滑无比。泡过的豆子轻轻一捏,豆子粉身碎骨,变成了好几瓣。在杯子了的那些,个个膨胀,就像吃撑了肚子似的。没泡过的在它的面前,可就渺小多了,泡过的似乎有它一倍那么大,看来,我接的滚烫滚烫的水,是接对了。
泡豆子观察日记38月17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第二天中午,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黄豆变得更肥,长的跟那豆芽似的。从深黄变成了浅黄。也不再皱巴巴的,变得有光泽,还有些滑。让我大吃一惊、激动万分的是,有一两个发了芽。还有的被温水泡开了肚子,有的压在杯底绽开了笑脸
大约又泡了一个小时,我准备上学的时候,黄豆就像椭圆形的珍珠,体积变得更大了。有些还脱去了自己的衣服,在水里挤来挤去。
放学回家,豆子与上午的豆子没什么两样,但颜色更淡了,体积又扩大了一圈,看起来更加成熟了。
我真想吃到美味的豆子,没办法,只能默默的等待
泡豆子观察日记48月18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这天,我又跑到厨房,发现它们长得都有一厘米了,也变得非常肥胖,已经不像以前和小石头一样硬了。
我伸手拿出一个豆子,看见豆子下端有些凹凸不平,我想,大概是还没长出来吧。现在豆子变得有些硬,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掰开,里面的颜色接近白色,硬邦邦的。我又小心翼翼地把一半的豆子切开,闻到了一股奇怪的气味,我叫妈妈过来看,妈妈瞅了瞅豆子,激动地说:“再泡一晚上就能吃了”。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心里非常高兴。
泡豆子观察日记58月19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又过了一夜,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桌子旁边,我看见豆子拖着淡绿色卷曲的尾巴,尾巴有几个毫米长呢。昨天我换了一次水就长这么长,真是不可思议!问了半天,原来,是爸爸给豆子铺上了纸巾,豆子才在一夜之间飞快生长。
一个小时又过去了,豆子似乎都从中间裂开了一条缝,妈妈说:“儿子,现在的豆子能吃了。”我听了心情比考了一百分还高兴。
我生的豆芽成功了,我开心极了!
泡豆子观察日记6星期四 晴
今天中午,老师让我们泡黄豆,做观察日记,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先抓了一把黄豆,之后用温水没过黄豆,放在窗台上晒了几个小时。下午,我回到家里一看,呀,黄豆膨胀起来了,而且有的皮脱落了,摸起来软软的。
泡豆子观察日记7星期五 晴
教学模式与范例
范例1:《发豆芽》
一、课前准备(课前一周左右)
在盆子底部铺上一层细沙,然后将未炒过的黄豆和炒过的黄豆各均匀撒半边。将盆子放在教室后面,遮光,指定同学负责每天浇水,并要求全班同学做到以下几点。
1、每生每天起码观察一次,并作好观察记录。
2、查阅相关资料,搞清楚发豆芽的原因和炒过的黄豆不发豆芽的原因。
3、学习园地的观察日记由指定学生写,其他学生可以自由补充,全班同学均要看观察日记,并和自己的观察日记相比较。
二、课堂指导
第一教时
1、要求学生(可指定平时作文较差者)说出本次作文的顺序,若有遗漏,其它学生作补充。
2、讨论确定事物的特征。
3、讨论确定应详写哪些部分和应介绍哪些有关知识。
4、学生自由作文。
第二教时
1、分组推优
要求每个学生为作文写评语和总结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2、点评佳作
教师评点要结合学生具体作文情况并突出本次作文训练目的与要求。
三、课外延伸
精选作文佳作打印,每生一份,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和作文佳作一起比较阅读,写出读后感。所有作文资料妥善保存,以便每期装订成册。
范例II:《手工贺卡更传情》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精心制作一张贺卡,鼓励学生有独特创意。
二、课堂指导
第一教时
1、教师先对各式各样,做工精细的贺卡发出由衷赞叹。然后说,这么漂亮的贺卡,制作时一定费了不少心血,回忆一下,把从材料到工具的准备、创意设计、制作的各个过程一一道来,让对你的贺卡感兴趣的人也来做一张,同学们,你说好不好?
2、引导学生简单拟出提纲,然后作文:
制作初衷――准备材料――制作过程――点题
第二教时
与《发豆芽》的第二教时教学内容相仿。
三、课外延伸
1、每组评出本次最具创意和最精美的贺卡作品各一件。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阴
今天,小绿豆的变化更大了,它们的变化让人难以想象。
小绿豆因为多吸了水,长得又白又胖,比黄豆还大了,真是太胖了!有许多的绿豆皮都完全剥落了,可绿皮还是小小的,毫无变化。绿豆的中间都裂开了一条小缝,可能是因为太大了,没有地方放才裂开的缘故吧!小绿豆的芽长长的,最长的有一厘米左右,短的也有三、四毫米。有条长芽的位置特别奇怪,居然从许多绿豆上“拔地而起”,好像在和我们玩游戏“捉迷藏”呢!这些芽儿真是有趣!有的芽把豆子的一半给贴了起来,让人觉得要把整个豆子给贴住。
水已经很少很少,几乎都要被豆子给吸光了。颜色还是绿的,可味道很难闻,我闻了一次就跑开了。
观察日记(五)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早上,塑料杯里的小绿豆又有了一个变化。
小绿豆的皮全部剥落了,整杯绿豆都白白的,而且裂开了,就像在张开它那大大的嘴巴似的。绿豆的颜色似白但却是浅黄色,芽很白,中间是暗红色的,最上面那一点点是灰黑色。摸上去脆脆的,就像一豆芽的根一样。那些刚长出来的芽非常短,估计只有八、九百微米那么长,连一毫米也不到。我想:这些芽长大了应该有黄豆芽的一半吧!众多芽儿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像蜘蛛网那么大的“豆网”。这偶然的发现让我惊呆了,我的心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
塑料杯里的水即将被绿豆给吸光。水的豆腥味更浓了,没有一个胆大的人敢闻很久。我想:等到十月里的这七天长假过完后,杯子里的水一定会被吸光!
观察日记(六)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晴
一、观察——记录性的作业
就小学生来说,培养观察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智力,均有直接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入手,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指引学生观察的方向,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学完《有趣的发现》一文后,布置了泡黄豆的课外作业:①观察黄豆的不同变化;②以日记的形式把黄豆每天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③在课堂上利用10分钟的时间,与好朋友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在这一个星期中,学生每天与朋友分享自己观察的心得,他们不仅清楚地了解了豆芽的来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以《我爱星空》为题,我让学生观察星空,画星斗,再加工成图案编成故事;学完《美丽的丹顶鹤》后,以《可爱的XX》为题,让学生观察小动物进行仿说练习。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在懂得关心周围的日常生活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调查——实践性的作业
在学生观察、记录“黄豆的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布置有关“豆”的作业,以提高对“豆”的认识。①调查生活中有关的豆制品;②了解大豆的生长过程,用几句简单的话描述出来;③解决问题:人们为什么喜爱吃“豆”或“豆制品”?④收集有关“豆”的故事、成语、谜语、诗歌、文章等。这种富有情趣、挑战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颖、好奇,非常积极地去做这些作业,忙得不亦乐乎,连家长都参与了其中。
三、阅读——拓展性的作业
课本知识虽然丰富,但所含的知识毕竟有限,语文课堂训练再怎么到位,学生的习得也十分有限。因此,课内知识必须拓展和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如学了《一株紫丁香》后,引导学生读《米兰花》和《我画画》;学了《要好好学字》后,可让学生读《小八路见到了》;学了《狼和小羊》,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学了《青松》后,引导学生背诵《梅花》《秋菊》……毕竟是二年级学生,刚开始时需要带有强制性,可时间一长,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还主动带书来读,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操作——体验性的作业
现在的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装口”的日子,如果他以后在社会上无法生存,那是谁的责任呢?让学生动手,在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光荣的同时,提高语文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的要求,把炒菜、洗碗、扫地、洗衣服、捡菜等作为作业布置。这些作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是非常新鲜的,据家长反映,学生在家里非常用心去做,说是刘老师布置的,要在课堂上讲给全班同学听的。他们课外动手做的作业也是课堂的延伸,如果不提前做准备,又如何讲得出劳动的过程?如何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我相信做得多了,实践能力就会提高。
五、实践——评价性的作业
实践性作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提高综合能力为重点。教师设计作业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新知识、新信息,去说明、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完成作业中增长知识,增加才干。认识了一些标志后,引导学生走出学校,收集更多的标志,先把标志画下来,再弄清它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张贴出来,互相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到市场上去调查商品的价格,横向比较同一种商品在各商场的价格是否一样,制定如何正确花钱、节约用钱的计划,再纵向比较同一种商品近两年的价格是否一样,分析商品价格会这样变化的原因。
六、统计——分析性的作业
有些学生,各学科不均衡,对喜爱的就学得好一些,不感兴趣的就不愿学。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各学科所学的知识是相通相联的,都是为了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每一门都很重要。一本语文书快学完了,我大致地分了一下类别,设计了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填写。表格如下:
填写完后,让学生根据表格分析,并提出以下问题:①读诗歌就要体会诗歌所表现的_;②读寓言就要知道寓言故事的_;③学写人的文章就要明白人物的_;④学写景的文章就要知道景物的_;⑤学写事的文章就要知道事情的_。在此基础上,我还让学生分小组,寻找各学科中相互联系的知识,寻找能为生活解决问题的知识。
《当下的力量》是埃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它教导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可以把日常生活我们受的苦减到最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活得更好,过得更开心。我想这也是“活在当下”成为一种被许多人认可的生活方式的原因吧。
这种思想迁移到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写在当下,写在课堂,学生是否可以写得更好,写得更开心呢?是否可以改变“谈文色变”的尴尬局面呢?这与我们有了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的话,很快灵感将化为乌有,或者逊色许多,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多管齐下,创设写的情境。
1、观察日记,将习作进行到底。
常言到: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无处不文章。这也是我们经常要求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用心体验生活,记录生命痕迹的指导思想。并且我们坚信常写常练,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但易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来写日记,你将如何进行呢?观察日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需要刻意思考太多,又能写得真实有趣的平台。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在学完了《爬山虎的脚》一文后,我布置学生在家里浸泡黄豆、绿豆或者花生,每天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并及时地记录下来。学生们都兴味盎然地做起实验来,或长或短、或详细或简单地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发现。既坚持写日记,又不觉得很烦。因为每天我都会让学生互相打听打听、介绍介绍自己的观察发现(新闻)。同时,在学校里我也和孩子们一起浸泡了一些花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交流发现,不露痕迹地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学生乐此不疲。为本单元的写观察日记积累了素材,解决了无米可炊的难题。
2、巧抓契机,以笔代言为心声。
现代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更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课堂教学的巧妙生成,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在作文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机智还体现在巧抓契机上。
作文课开始了,一个同学气喘吁吁、匆匆忙忙地走到教室门口,小声地喊一声“报告”,你和蔼地让他进来,然后继续上课,完成你的教学任务。或者以此为契机,改弦易辙,写一写“上课铃响了”的小插曲,虽完不成预设的教学内容,但可能会更引起学生的兴趣,让“这边风景独好”。依此设想,学生在课间的游戏、打闹、别扭等小插曲都有可能被你请入课堂,登堂入室。如此,真是生活之中无处不文章了。
我就有类似的经历。
作文课上,我正引导孩子积累关于十二生肖的成语,教室里井然有序。突然,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一只大黄蜂飞进来了,“嗡嗡嗡”地飞舞着,好似一架小型的“轰炸机”,到处寻找目标。孩子们坐不住了,站的、躲的、叫的、笑的,搅成了一锅粥。习作氛围荡然无存,怎么办?是强制让孩子别理大黄蜂,让个别同学进行悄悄的革命,不小心将任由大黄蜂“宰割”,还是另起炉灶,用观察、描写来欢迎这位不速之客?我选择了后者。
于是,我让孩子们停下笔,专心观察“班外来客”。同时引导孩子们认识大黄蜂是想和大家交朋友,只要你不攻击它,哪怕是停在你身上,也是把你当成飞机场,或者想和你说说悄悄话。孩子们的情绪缓和了下来,真的用心观察这个小客人了。我不失时机地让孩子们拿起笔,运用作文材料的四根弦(眼看、耳听、手做、心想),写写教室里发生的这件事。其中,我先给孩子们一个开头,开门见山地直接点出要写的内容——“一只大黄蜂飞进来了”,引导孩子运用第一根弦——“眼看”说一句话,写下来,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习作上了。接着,我或者让孩子一根弦一根弦的往下写,做到条理清楚,或者巡视学生,将学生习作中精彩的句子与全班分享,形成我能比你写得更精彩的潜在动力,或者在学生接不下去的地方另辟蹊径,说一个总起句,让学生不断充实习作内容,同时尽量留有发挥的余地,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
在紧张、刺激、欢乐的气氛中,学生完成了习作。习作显得异彩纷呈,看题目就让人爱不释手:《教室里的神秘飞行者》、《黄蜂大闹四1班》、《“轰炸机”——大黄蜂》、《教室里的特殊客人》、《“战争”来了》、《教室里的“蜂”狂杀手》、《大黄蜂历险记》……
3、游戏引路,趣字当头更轻松。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游戏中他们能学得快乐,学得轻松。作文教学也不例外。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厦门有博饼的习俗。在作文课中引入博饼,学生都举双手赞成,这时,习作这种附加条件对他们而言,也不过是小菜一碟,学生很乐意接受。博饼开始前,我引导学生去发现本小组及其他组所准备的礼品,尽情发出声音,并适时组织学生写下来,在写好就能博饼的美好预期中,学生能很快按要求写出来。接着,让学生放松身心,投入博饼大战,教师再适时到各小组引导学生观察博饼者和等待者的表情、动作,采访他们博饼时的心理,为举行习作做准备。因事前有要求学生不能买太多,所以博饼结束得较快,学生就能根据刚才的所做所想进行习作,从而写出富有真实感的作文来。
类似的游戏作文还有好多,如“桌面拔河”“看我七十二变”“豆子过河”……都能让我们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4、关注新闻,及时记录有素材。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高度爆炸的时代。让学生多关心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际形式,进行综合实践,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如在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及时地引导学生关注、记录每天发生的灾情以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事迹,胜于老师谆谆不倦地教诲学生“要爱国,要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更有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开学第一课”、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等,都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写作素材。
二、想方设法,教给写的方法。
1、巧用作文材料的“四根弦”。
笔者曾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那里,接触到了“作文材料的四根弦”这样的指导写作法,深受启发,并极力推崇。无论是记事、写人、描写一处景物,还是想象作文,无一能离开眼、耳、口、鼻、手、心这几方面的参与,只有调动诸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有意识地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作文内容才会丰富多彩。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都尽量地指导学生从“眼看、耳听、手做、心想”这四方面入手,丰富习作内容。
如上文提到的观察日记,课堂上写“观察中的发现”时,学生因为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明确地要求,将观察中的发现写得兴味盎然。
2、妙用描写的四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