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期阅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范文第1篇

有关资料表明,一些西方国家的孩子普遍从6个月时开始“阅读”,4岁进入大量阅读,逐步过渡到独立阅读。我们国家的孩子普遍是8岁进入独立阅读。

心理研究表明人有80%-90%的信息从视觉获得,人在新生儿期已具备通过视觉学习获取信息的条件。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发现:有42%的天才男童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前开始阅读的。美国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人的阅读能力是在3-8岁形成的。人的阅读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即阅读技巧的学习和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方法的学习。一般来说,8岁以前儿童重点要学习阅读技巧。8岁以后重点学习如何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即用阅读来学习。

人生早期阅读能力获得的关键期。如果在婴幼儿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孩子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如不会拇指和食指配合逐页翻书,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严重者会导致阅读障碍的发生。因此说“早期阅读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重视早期阅读教育不仅是家长和教师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二、解析早期阅读

西方国家一般认为阅读是人的基本学习能力,从0岁时,就应该逐步渗透阅读教育,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他们采用的主要是亲子分享阅读、多元阅读的方式,重点让孩子体会读书带来的快乐,获得丰富的阅读经验,帮助他们在大脑中积累大量理解图书内容所需的内部“图式”。在我国“先识字后阅读”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在个体成长历程中,阅读活动启动时间偏晚。尽管近几年已有很多人认识到及早对孩子进行阅读教育的价值,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只是重视早期识字教育。这种教育理念会带来只重视识字量,而忽视孩子阅读过程中积极情绪的体验、多种阅读经验的积累,这很可能酿成孩子疏远图书的后果。

(一)早期阅读的科学定义

早期阅读是指“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由此分析早期阅读,首先,它具有广泛的内容:色彩、图像、符号、文字等等主要由视觉参与的一切感知活动;其次,它具有多元的参与途径:视、听、触、肤、嗅、动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参与丰富早期的阅读经验;再次,它具有分享的活动特点:获得成人、同伴的帮助,分享阅读带给彼此的愉快情绪体验,积累有益的阅读经验等。最后,它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也不等于早期诵读。

(二)早期阅读教育的开始时间

既然0-8岁是阅读能力获得的关键期,那么从何时开始对孩子实施早期阅读教育?一般来讲,新生儿已经具备良好的视觉能力,他们喜欢看简单明了、清晰鲜艳的图形。5-6个月的婴儿对待书就像对待其他东西一样,会把书放在嘴里咬,用手去拍、推、撕。9个月以后,婴儿对书的兴趣使他们想去翻动书页,但往往一把抓起好几页,他们常常倒拿着书喃喃自语,这些都是孩子对阅读的早期探索活动。1岁以后,孩子的口语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为早期阅读的学习提供了条件。14个月的孩子开始看图指物,1岁4个月-7个月时,孩子已能大量说出图中物的名称。2岁到了“命名期”,常常主动询问“这是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直。

(三)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理念

引导儿童早期阅读活动,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若把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比做一棵大树,树根应该是阅读动机、兴趣、习惯的激发;树干与主枝应该是阅读技能、策略的早期预备教育:树的花和果应该是儿童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树的叶和冠应该是开启智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早期阅读范文第2篇

一、农村幼儿早期阅读现状

1、没有足够丰富有趣的图书供幼儿阅读。

2、幼儿缺少必要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幼儿拿到书后,往往是走马观花式地胡乱翻阅,漫无目的,阅无所获。

3、幼儿不善于观察画面上的人物变化,不懂得抓住画面上的重点内容,讲述时词汇贫乏,不能顺利将画面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也不能正确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因此,很难坚持阅读的兴趣。

4、幼儿不懂得爱护图书,撕书、折书、抢书、扔书等损坏图书的现象时有发生,看完后也不懂得放回原处。

5、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对幼儿阅读的培养。部分家长因自身素质低,不能带幼儿一起阅读;有的对幼儿发展阶段认识不足,没有时间或懒于花时间带幼儿共同阅读;有的则片面定义早期教育,把早期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识字教育,而整体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相伴随的写作能力却受到了压抑。

二、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低下的产生原因:

1.农村经济条件不宽裕。

2.农村家长素质普遍偏低,对早期阅读重要性认识不够。

3.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不太注重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三、策略研究

(一)选择适合农村幼儿早期阅读的内容

1、多途径的选择阅读内容

(1)选择适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图书

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他们所熟悉的周围事物,针对农村幼儿的特点,在早期阅读的内容上,我们选择了与农村幼儿生活经验接近的内容。那些描写农村的图文并茂的儿歌、看图讲述等更有利于幼儿理解。

(2)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阅读材料

早期阅读除传统的图书阅读外,还可以是视听阅读,一切可视听的材料,只要是符合年龄特征的就可拿来阅读。《纲要》中指出:5—6岁的幼儿不但对图书的画面颜色感兴趣,而且对文字开始产生兴趣。生活中他们看到所认识的字就会大声读出来,有时会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有时也会边看图边猜着念书中的文字。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为孩子选择了带有故事情节的、色彩鲜艳的图画书和文字的阅读识字书及图夹文故事书。

(3)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我们将早期阅读的研究融入了二期课改中。就拿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来说,这是大家都熟悉的,要让他们去探索,由此,《交通标志》这一主题就产生了。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探索各种交通标志的用途、意义等,使得他们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因此,在生活中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对他们又是有益的,就可用做阅读材料。

2、创设创编情景,发展幼儿想象力,增强阅读能力

幼儿的阅读活动通常是通过视觉获得画面形象,然后再依靠画面形象展开语言活动的。大班的孩子创造欲望强烈,对创编故事、儿歌非常感兴趣。

(1)创编故事结尾。5—6岁的孩子看图讲述的能力明显提高,语言表达也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一样,因此我们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探索、创编的兴趣。

(2)作品创编。根据幼儿现有水平进行创编,使孩子的实际经验得以提升。例如在中班的美术活动《可爱的图形宝宝》中,让幼儿运用不同图形拼贴自己喜欢的事物创编故事。幼儿根据事物、联系生活经验创编出丰富多彩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为自己的画,甚至幼儿园内的环境创设编故事。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还进行儿歌创编、环境故事创编、谜语创编等,并组织孩子们进行小青蛙故事比赛、看图讲故事比赛,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和游戏。

(二)寻找出适合农村幼儿早期阅读的途径

1、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环境的刺激作用具有与教师指导同等的价值。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

(1)在活动区,我们配上了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文字,诸如“娃娃家”、“理发店”、“超市”、“银行”等幼儿游戏的主题,并在墙面上布置“识字角”,帮助幼儿获得有关文字的信息,充实幼儿的经验和环境中书面语言的信息量,使得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获得语言文字的知识。

(2)每个班级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量,相对安静的阅读区,提供各种阅读材料,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区角活动时自主进入,为保持新鲜感,教师时常更换阅读材料。向这样的区角活动更能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也给予幼儿更多的发展空间。

(3)另外,除了阅读区的活动和创设语言角外,幼儿可以自由交换自带读物来阅读,使孩子接受到不同类型的图书,幼儿也非常喜欢。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保证合理的阅读时间

将阅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让阅读自然而然成为幼儿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如:活动室的物品上、绿色角的植物种子贴有相应的名称……同时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引导和鼓励幼儿进行阅读交流活动。

3、家园同步,亲子共读

早期阅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儿阅读;兴趣;习惯

“书香侵润童年、阅读滋养童心”,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项生活技能。通过阅读,不但能够使少儿接受前人探索自然、观察社会的成果,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还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为创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西方国家儿童接触阅读的年龄在6-9个月,4岁左右进入独立的大量阅读阶段:而我国儿童普遍接触阅读的年龄在2-3岁,独立的地大量阅读则要到8岁左右。有资料显示,美国儿童年阅读量为3万字,而中国儿童的年阅读量仅为5000字,是美国儿童阅读量的16。所以说现阶段培养儿童阅读能力尤为重要,首先应激发少儿的阅读兴趣,然后在培养少儿良好地阅读习惯。

一、激发少儿的阅读兴趣

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是家长自己要热爱阅读。自己热爱读书,这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从儿童出生起,就让孩子看到你阅读,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家长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自然也喜欢阅读。教育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读有所思,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2、培养少儿利用少儿图书馆的意识。儿童阅读除由父母、老师的协调引导外,更需阅读环境的配合,少儿图书馆是培养、激发少儿阅读兴趣的最佳环境。以少儿为服务对象的少儿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并提高少儿的阅读兴趣。

(1)加大宣传力度。 少儿图书馆应该利用讲座、竞赛、实地参观、讲解、声像影视、印发宣传单、利用媒体广告等宣传形式向幼儿园、中小学宣传介绍图书馆的产生、发展、作用、性质职能、特点及如何利用图书馆,介绍图书馆的工作内容、藏书情况、借阅方法、目录知识、文献检索等等,目的是让少儿充分认识图书馆并学会利用图书馆,大力培养少儿的图书馆意识。把培养少儿的“图书馆意识”作为读者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到幼儿园、学校为少儿服务,采取多元化服务方式,主动到学校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图书馆。每学期都到学校现场办借书证、集体证,假期组织学生参观、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并且定期为学校送课外书刊,这些活动会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也大大增强了少儿的“图书馆意识”。

(2)配合幼儿园、学校开展读书活动。 少儿图书馆应主动配合幼儿园、学校开展读者活动,可以把班队活动“搬” 到图书馆。沈阳市皇姑区少儿图书馆,常年不懈的坚持和学校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例如:“专题讲座 ”、“名著导读”、“消灭错别字”、“成语接龙”、“童话人物表演”、“校园剧比赛”、“读后感欣赏”、“我是图书馆理员”等活动,还开展了“我阅读、我快乐”读书朗诵会,“情系灾区、爱心放飞”演讲活动,此活动不仅使全校学生受益,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好评。少儿图书馆还可成立少儿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少儿作品展、航天科普知识讲座、少儿健康用药保健知识讲座、机器人制作比赛、儿童智力玩具大组拼等一系列校园科普活动,普及了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营造创新意识,使少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3)优化馆舍资源,提供好的阅读环境。 面向少儿的图书馆资源主要包括书籍、儿童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等,可供阅读观赏的馆藏资源也包括桌椅、黑板、益智玩具等馆舍硬件或辅助设施。图书馆应当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分年龄段优化配置馆舍资源,营造少儿喜欢的充满温馨的、指导性、娱乐性、开放性的宽松愉快地阅读环境,从而提高少儿的阅读兴趣。可将经典卡通动画作为设计蓝本,如儿童喜欢的迪斯尼儿童城堡设计,儿童走进阅览室就像走进迪斯尼乐园一般,桌椅也要选择符合儿童的特点,选择矮小、带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桌椅。根据儿童好动的特点,在地面上铺设带有卡通图案的地毯,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坐在地毯上阅读。试想这么一副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走进少儿图书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进入了一个卡通世界,那里有孩子喜欢的书籍:每一个桌椅小凳,每一幅画都是精心设计的。在业务熟练的图书管理员亲切的帮助下、和蔼的关怀下,孩子们在安静的环境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这难道不是儿童梦寐以求经常想去的一个地方吗?

3、 图画书可作为激发少儿阅读的首选。 图画书是一种专门为儿童制作的、以图画为主并配以少量文字或根本没有文字的图书,在日本及我国也被成为绘本,一般为手绘之作,生动迷人,给儿童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图画书用可以用生动的插画为儿童讲故事,也是作者针对儿童的心理及需求,以儿童的视角写作绘制,特别为儿童制作的,属于儿童文学的范围,其内容与主题多与儿童生活相关或为儿童所感兴趣的题材,对儿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图画书的阅读形式还适合亲子阅读,有助于促进亲子交流沟通。松居直的阐述准确而深刻:给孩子读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共同体验到同一个故事世界,从而获得共通的经验。这其中也有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意义。这个共通的经验,不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失去,它将会作为一个快乐的精神纽带永远存在下去。成人给孩子读图画书,对孩子精神、知性上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读者(成人)对图画书的理解和共鸣越深刻,听者(孩子)就越能深入于图画书中,那么这种阅读体验也将会更为丰富。图画书最早起源与欧洲,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这300年间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经典佳作。许多著名的图画书最初都是源于作家为自己的孩子亲手制作。例如,安特丽克斯・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等等。

二、培养幼儿好的阅读习惯

1、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不撕书,不折页,鼓励儿童保存看过的图书。鼓励孩子自己选择读物,和孩子讨论哪些是适合他们看得读物,哪些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并以此为标准选择读物,给孩子一定的选择读物的权力。如果为孩子订阅报刊,请孩子自己选择。

2、培养好的阅读常规,持之以恒。合理安排时间,家长可每天为孩子安排一次阅读的时间,让幼儿每天能在固定的时间读书,这需要我们家长的努力和坚持,每天陪伴孩子阅读图画书,给孩子讲故事,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给孩子提出贯穿故事内容的关键字。孩子首先是用耳朵“阅读”,因此,家长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家长的朗读做到吐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朗读时不必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家长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3、定期买书或借书。教给孩子利用儿童图书馆的技能,如图书馆是怎么对图书分类的,怎么能找到他最想看的书等。最好能参观一下儿童常去的图书馆,替孩子申请图书证,帮助孩子适应图书馆:教给孩子买书的技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每次买书都带着孩子,商量好买什么书后,把钱交给他,让他自己从售货员手里亲自接过书,完成模仿父母买书的过程,这样做比父母从街上带回一本书更能让孩子满足。孩子稍大后,告诉孩子要买正式出版社的书,最好是少年儿童出版社、教育出版社或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要注意看印刷质量、是否有错页等。这些技能看似简单,但如果孩子觉得困难,就会放弃选择图书和借阅图书的机会,从而会影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4、启发孩子思考。在孩子不了解故事情节时,家长应及时地问“怎么办”,以此来引发幼儿思考。例如,讲到大灰狼来到小白兔家敲门时,家长可以问:“小白兔们该怎么办呢?”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然后再把结果告诉他们。当孩子已经知道结果时,家长应该问“为什么呢”,如“乌龟为什么能得第一?”家长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续编故事、重新给故事起名字等,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5、与孩子交谈。 故事告一段落或讲完后,家长与孩子一起交谈,以孩子说为主。家长必须注意倾听并及时引导交谈的话题,使之紧紧围绕故事主题,又能与自身或周围的生活相联系。交谈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语言的条理性和概括性,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孩子的辨别、分析能力。家长的语言也要从生活化向知识化,逻辑过度化,为孩子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培养好得阅读习惯。

结语

接触阅读-乐意阅读-坚持阅读,这是少儿走上阅读道路的三部曲,也是少儿养成阅读习惯的三个阶段。“接触”是初步尝试,“乐意”是有了兴趣,“坚持”是自觉行动,只有唱完者三部曲,走完这三段路,其阅读习惯最后才算形成。阳海清先生说:“读书是快乐的,在于它能增益知识,获取信息;读书也是艰苦的,在于它要持之以恒,融会贯通。”这种快乐和艰苦,唯有读书本人才能体会到,别人无法替代。欲让少儿养成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兴趣,而让其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尝到阅读的甜头,使其感受到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帮助自己掌握课堂知识、完成规定作业、扩大知识视野,有利于增强少儿的快乐感和自信心。总之,政府和社会都应该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尽力为少儿阅读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以帮助其走好未来漫长的人生旅程。

参考文献:

[1] 海胜利 以图画书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 读者工作工作2011

[2] 刘晓英 少年儿童图书馆与青少年阅读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

[3] 中国阅读协会 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

[4] 郁爱芬 学会阅读方法 养成阅读习惯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

早期阅读范文第4篇

幼儿与生俱来是比较好奇的,喜欢探索。早期阅读不单单是要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启蒙幼儿的阅读意识,让幼儿能够多途径地接受各种信息,对书和阅读的概念有较深的理解,即要看、听、读,为以后良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有其独特目标与专门的内容,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特殊的要求与方法。因此,幼儿的阅读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性、规范性。怎样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有较好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呢?我浅谈以下几点:

一、环境的创设是比较重要的

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选材与构思要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创设多种方式,让幼儿融入阅读的大环境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幼儿年龄比较小,对于他们来说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包括两方面:书本环境与非书本环境。书本环境就是我们的教材,选用的教材要色彩鲜艳、语言简洁,要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

2.非书本环境有很多的方面。首先幼儿园要主动创设非书本环境。幼儿园里可以用汉字的全部用汉字标上,标在需要标注的地方,直观形象,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指导幼儿进行阅读

1.在小图书阅读活动中幼儿对文字、书画符号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多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且还要让幼儿知道老师讲的故事都是从书中学到的,书里有好多我们还不知道的知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幼儿的行为充满了童趣,有时会让人非常感动。因此,我们提倡成人要与幼儿共同进行阅读,共同讨论,使幼儿在共同阅读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喜欢上阅读。

3.鼓励阅读中的操作,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可能。排图活动:教师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告诉幼儿要理解每一幅图片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将图片排序。

三、开展早期阅读能力,要充分发展幼儿自主能动性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充分运用联想开展前阅读活动,使幼儿关注书面的语言。充分发挥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相似、对比、接近、关系、配对等多种方式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借助具体事物的形象,与汉字相似的结构,推测并阅读汉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幼儿的活动范围也扩大了,他们的经历越来越多,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一旦有新的信息出现就会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

(2)应用观看表演的方式,对阅读内容加以理解,让他们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幼儿的思维有以下特点:具体形象与直觉行动性,具体形象的表演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阅读的具体内容,激发起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激发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有优势,这就决定了幼儿的内部驱动力是兴趣,一旦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他们就愿意将自己的时间全部倾注于其中。要让幼儿喜欢阅读就要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让他们读他们喜欢的书籍,让他们对早期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因此,一定要精选文学作品,选择的书籍要图文并茂,并且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让幼儿对书面语言进行充分的感知。要有组织地进行早期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五、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的基础与前提

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让幼儿感受安静的氛围,了解图书馆的借阅方法,告诉幼儿在图书馆不要大声喧哗,要保护好借阅的书籍,看完书要还回去。幼儿阅读中要关注家长的配合,告诉家长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下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幼儿更好地学习、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早期阅读范文第5篇

现在,爸爸妈妈越来越重视早期阅读,有的妈妈更是十本书十本书地往家里搬。不过怎样在家中开展早期阅读才更有针对性呢?本期,我们邀请以早期阅读为特色的上海普陀区白玉新村幼儿园园长王娴婷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来自幼儿园的真实案例

1.从乱翻书到有序翻阅

3岁的昊昊,阅读的盲目性很大,把一本图画书打开后,一会儿翻到后面,一会儿又翻到前面。跳页读,随心所欲地读,使昊昊在阅读中收获很小。

目标:初步学习有序翻看图书,观察画面的细节,并尝试简单表达

老师引导再现:

首先,为昊昊选择一本内容简单,书中的人物都是他熟悉的图画书:《藏在哪里了》。然后,老师把书拿给昊昊,邀请他和自己一起看封面,并向他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动物啊,他们在干什么呢?从而引起昊昊的兴趣和强烈的期待。然后老师暗示:“答案就在书里面,不过要一页一页仔细翻看,才能知道,一页都不能漏哦!”就这样,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好奇心驱使昊昊有意识地一页一页翻过去,果真一页都没有漏看。第一遍看完之后,昊昊马上主动说,动物们在捉迷藏。当问他如何得知时,他回答:“我看出来的。”虽说只有这短短的几个字,但说明昊昊刚才的看是有收获的,这就是一大进步。老师马上追问:“从哪里看出来的呀?”他就翻着书指着图画说:“这里的小动物躲在石头后面,它们都躲起来了。就是捉迷藏呀,我在家里和奶奶也玩过的。”

接着老师和昊昊又从头到尾翻看了一次书,每翻一页就鼓励昊昊说出这一页的具体内容。

当昊昊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后,老师又一次提示:“看来只有仔细观察书的封面,一页一页仔细看,才能把一本书看懂,是不是啊?”昊昊点点头。

小结:昊昊的问题,在3岁孩子中普遍存在。有序翻阅是阅读的第一步,有时候孩子乱翻书是因为他不知道书要按一定的顺序读。教会孩子这一步,就等于为阅读习惯的养成开了个好头,也为他以后的阅读活动建立了自信。

2.从不肯说到敢于表达,乐于分享

4岁的思歆,胆子小、自尊心强。听家长说,她在家里很爱看书,可是一问她书里的内容,她就默不作声了。在幼儿园的阅读活动中,思歆也是如此。甚至因为思歆不肯说,家长还打了她。渐渐地,思歆不爱看书了。

目标:重新激发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乐于分享她所读到的

老师引导再现:

首先,为思歆创设一个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在阅读中无论思歆有什么样的举动,不管是否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都是微笑着面对她,不指责,不批评,用亲昵的眼神、温柔的抚摸鼓励她。经过一段时间,思歆对阅读又重新产生了兴趣。

然后,有一天老师为思歆选择了一本图画书:《小熊生病了》。书中的内容和孩子的生活很贴近,孩子一定有话可说。在阅读之前,老师说:“你愿意和老师靠在一起读吗?”和老师身体距离的拉近,让思歆放松地沉浸在阅读中。当看到小兔因为小熊生病而伤心的画面时,老师问思歆:“你愿意和小兔一起照顾小熊吗?”思歆点点头,于是老师继续问:“那小熊发烧了,你准备怎么做呢?”思歆激动地说:“吊盐水,吃蔬菜,贴冰宝贴。”这就是好的开始,相信以后思歆会主动和小伙伴、老师、家长分享她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

小结:孩子需要“无负担”地阅读,这样才能充分体会阅读的快乐。其次,阅读,不能总是孩子一个人读,然后老师或家长像“提问官”一样向孩子提问,单向的你问我答,孩子肯定不愿回答。真正的交流,需要融入在共读的过程中。

家长可以从老师的做法中学到什么?

1. 观察孩子的阅读行为,发现问题,为孩子制定阶段性的目标,这样更有针对性。

2. 在大人讲、孩子听和放手让孩子自己琢磨之间,可尝试适当介入,如引导按序翻页、观察画面的细节,只有在阅读中有所得,孩子才会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3. 好的问题是根据故事的具体内容提出的,而不是笼统地问“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同时,在阅读中不要问得过于频繁,这样会破坏阅读的完整性。

4. 为孩子选择数本适合他年龄段、与他的生活经验相通的书,然后精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于早期阅读,园长答疑时间

Q:家长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精心挑选买回来的书,孩子翻了翻,就说不喜欢,怎么办呢?

A:孩子在3岁以后就发展出自己的喜好,家长不妨多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逛逛、翻翻,看看孩子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对哪类书感兴趣,建议从孩子感兴趣的入手。另外,如果孩子一时对你买回来的书不感兴趣,没关系,放一放,过段时间再读。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类情况,那么家长就要反思一下自己选书的依据和标准了。

Q:不知道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算养成了阅读好习惯?

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许多具体的行为指向,如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有顺序地、专注地翻阅图书,边看边积极思维;同时对书有亲近感,轻轻取放图书,看完书放回原处,不撕、不抢图书。

Q:是不是在孩子能认字后就能以孩子自己读为主?

A:首先,早期阅读或亲子共读与孩子是否识字的关系不大,或者说识字不是早期阅读的任务。在识字之前进行的阅读可以称为“前阅读”,孩子通过对图画的观察,结合大人讲述,慢慢体会、理解读物的内容,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氛围,陪孩子一起读,念给孩子听,虽然会慢一点,但孩子的收获会很多,同时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受到快乐。

Q:有的孩子已经在家里和妈妈读了很长时间书,但还不大会讲故事,让妈妈挺沮丧的,感觉早期阅读的效果没达到,是这样吗?

A:认为孩子会复述故事就是早期阅读的效果或成果,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能否讲故事只是孩子记忆力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一个方面。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在讲故事的能力上有所突破,我建议可以在一定周期内反复读同一本书。孩子的特点是喜欢反复,你会发现今天读这个故事,明天、后天孩子还会要求读同一本,但每一次读,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妈妈先读,再亲子共读,最后让孩子自己看看说说。多听多记后自然会复述故事。另外在选择讲故事的图书上,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语句较短,句型重复,角色不太多的故事便于孩子记忆与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