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心理学心得

管理心理学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心理学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心理学心得

管理心理学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病症,据综合医院统计,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占62%;老年门诊患者中有70%因心血管病症状来院求诊;老年病科病房收治的患者69%为心血管疾病,95%以上患者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异常。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66%年龄在60岁以上。健康体检资料,60岁以上受检对象中查出一种以上心血管异常者占58%—62%。在当前的医疗保险经费开支中,心血管疾病占医疗总支出的近1/2。老年心血管疾病除有较多引起患者痛苦的症状外,其发生意外事件的频率也较高,同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率也不低,容易造成家庭社会的重大负担1。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配合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配合护理,男36例,女24例,年龄;年龄61—80岁,平均68.6岁。其中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病窦综合征5例。根据不同情绪个体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

2 心理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 及时准确地评估精神障碍危险因素,跟踪检查、化验结果,协同医师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同时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其信任。

2.2 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护士要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举止大方,技术娴熟;患者病情变化时,应积极及时处理,但要沉着、冷静,紧张有序,通过言谈举止向患者传递自信的信心,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

2.3 控制会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 突发的应激反应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可引起猝死。因此,在护理照料这样的老年病人时,要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从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出发,减少应激源。首先,病房的布置要柔和、轻松、协调,使老年病人心情舒畅,房间的设计从老年病人的角度出发,方便老年病人的起居;其次,医护人员态度要和蔼可亲,耐心细致、言语大方、动作轻柔,和老年病人打交道时不要言语吞吐,过分冷淡或过分关心、同情老人,都会引起一些敏感老年病人的多疑;第三,杜绝在患者面前谈论与病情有关的刺激性话题,严禁对病人传达一些不负责的话,或不利于情绪的家庭、单位和其他有关老人生活的信息2。

2.4 保持病人的心理平衡 调节老年病人的心理平衡,向老年病人宣传心理、生理、病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三者间的关系,减轻老年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鼓励老年病人勇敢面对疾病,要相信医学和医护人员,即使在困难的条件下也应努力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各种挫折。对老年病人中常见的无用感、等死感等,要及时开导,避免老年病人陷入被动绝望之中。

2.5 关心病人的行为举动掌握病人的心理 有的老年病人胆小怕事,有的老年病人遇事容易激动,有的老年病人则性格孤僻、不合群,掌握老年病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可使医生以不同的方法对待病人。如对有些老年病人,可以告诉他实际病情,而对有的老年病人就不适用了。平时注意观察老年病人的行为和习惯,同时经常与老年病人家属保持联系,便于老年病人一旦出现反常举动时,可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3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经采取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达48.76%和52.86%,效果较好。

4 讨 论

同年轻人一样,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对老年患者产生的情绪影响往往是很显著的,老年人知道自己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其心理状态往往比较复杂,较多的患者开始时隋绪可能比较紧张,常担心近期死亡,担心瘫痪,担心痴呆,担心发展为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的各种症状也可导致焦虑,进而引起不正常的精神心理状态。多数人知道,心脏是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脏功能的受损意味着对整个生命的威胁,易表现为忧虑、空虚感、伤感的情绪,急躁,对任何琐碎的小事都耿耿于怀,遇事好动感情,易激动,对生活失去信心,以至于生活变得没规律,甚至对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不去主动节制,整天混日子,将疾病视为“不治之症”,不按规律服药和治疗,拒绝与医生合作,这些心理方面的障碍,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促使病情恶化。因此,对此类患者需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以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对患者坚持心理疏导和护理,排除多种心理障碍,对疾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3。

针对老人的特点和患病后易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心理护理是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影响了老年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干扰治疗进程;另一方面,这些心境本身就对健康有害,它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水平,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平衡,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病室整齐、清洁、安静、舒适,使患者心情舒畅。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病的有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该病注意事项。本研究资料表明,本组60例患者经采取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达48.76%和52.86%,效果较好。心理护理可明显缩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秋琼,詹振鹏,洪惠珍,等.浅谈心血管疾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9,22(7):1818—1819.

[2] 徐迎庆,王冬梅.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44—145.

管理心理学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冯友兰 理气观 新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冯友兰看到了新实在论的“共相”与程朱理学的“理”有某些相通之处,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改造程朱理学,并使用逻辑的分析方法解释程朱理学,使之形成了自己的新理学体系, “理”和“气”既是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冯友兰将其称为“最哲学的哲学”。

一、冯友兰“理气”观的提出

(一)“理”是事物所依照之本体。

1、“理”是超时空、超动静的绝对。

冯友兰沿用程朱“理”是超时空、超动静的绝对,冯友兰认为“理”是不能用古今来说的。在他看来,时间与空间是两种实际的关系,而“理”不是实际的,所以不能将其纳入实际的关系中。即有“在上之理”,但“在上之理”并不在上;同理,他进一步推出“理”也是超动静的,有“动之理”但动之理并不动,有变之理,但变之理并不变,事物之所以变动,是因为事物依照了“动”“变”之理,而非“动”“变”之理本身变动。

2、“理”是由高而低的实现。

冯友兰沿用了朱熹的“理之秩序”,他说:“理之实现,是有层次步骤的。高类之理之实现,必须在低类之理已实现之后。”但冯友兰的理并非出自同一源,而是物各有理,每事物都有每事物之理。如:方有方之理,坚有坚之理。在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新理学体系的这种理之实现有先后与新实在论的共相区别开来,新实在论者认为共相是多元的,没有隶属关系,缺乏内在统一性。冯友兰深知这个多元的共相世界无法找到统一的局限性,所以他的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具有从属关系的真际,并且他的理之实现是由高而底的。

3、“理”之大全是太极。

冯友兰引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解决理的综合本体的问题,提出了“大全”的概念,他说:“每理对于依照之事物,无论就极之任何一义说,皆是其极。” 如方之理是方的物之标准,也是他的极限,而每一事物都有其为某物之理,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极限,他将这些极限之整体称之为“大全”,他认为:“总一切的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的有,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从而冯友兰进一步得出:“太极是众理之全,所以其中是万理具备。从万理具备之观点以观太极,则太极是‘冲漠无联、万象森然’。‘冲漠无联’以言其非实际的,‘万象森然’以言其万理具备的。万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亦可用佛家‘真如’名之。”可见,冯友兰的“大全”是一个不可思议、不可了解、不可言说、总一切的“有”。

(二)“气”事物所依据之条件。

1、“气”是“绝对底料”。

冯友兰充分运用了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来分析程朱的“气”,他的 “气”完全是一个逻辑的观念,他认为程朱之所以会得出气之清浊的结论,完全是因为程朱没有把实际的事物抽象到最彻底的气,还停留在对实际事物的肯定上,冯友兰说:“我们若说气是什么,则所谓气即是一种能存在的事物,不是一切事物所能有以能存在者”,程朱即肯定了气的实际存在,所以就不能使一切事物所能存在者了,他说:“今试取一物,用思将其所有之性,一一分析,又试用思将其所有之性,一一抽去。其所余不能抽去者,即绝对底料。” 最后只留下一个逻辑的预设,而这就是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气”。在新理学中,“气”没有任何内容,是空洞的逻辑观念,冯友兰说他的这个气相当于“无”。

2、“气”是事物之无极。

冯友兰说:“所谓极有两义:一是标准之意,一是极限之意” 真元之气自身是没有任何标准和极限可言,真元之气是以理为标准和极限的。固此,冯友兰将真元之气称为“无极”,而具体事物是不能仅靠理或单靠气能够形成的,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具体事务必有两所依,一是其所依照,一是其所依据。其所依照是理,其所依据是气”,固而气成为事物所依照之无极,理成为事物所依照之太极,针对无极和太极他进一步做了论述。“我们的系统所讲之宇宙,有两个相反的极,一个是太极,一个是无极。一个极端的清晰,一个极端的混沌,一个是有名,一个是无名” 他所说的这个无名混沌指的就是“真元之气”,因为在他的新理学体系中,“每一普遍名词皆代表一类,代表一理”,太极因为是众理之全所以有名,而气则是“绝对底料”,它“不可名状、不可言说、不可思议” 冯友兰将其灌之以私名曰“真元之气”。所以冯友兰得出,“太极是有名而无极是无名,由无极至太极中间之过程,即我们事实之世界,此过程称之为‘无极而太极’的气之实现理”。

3、“气”是超时空、无性质的混沌。

冯友兰认为,“气”和“理”是同一的,都是超时空、超动静的。他说:“我们所谓真元之气,不是实际的事物,不能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他亦不在时空的”,他说:“在我们的系统中,太极是极端的清晰,真元之气是极端的混沌。”真元之气“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不可名状”。所以,冯友兰才一再的强调,“真元之气”只是一个“私名”,冯友兰反对朱熹所说的“理一分殊”,朱熹所主张的“同者理也,异者气也”,也就是在现实的具体事物中,具体事物各有太极的整体,但由于气禀各异,所以呈现出质的多样性,理在具体事物中才体现出互异。

二、冯友兰的“理”“气”关系

(一)“理气”无所谓先后。

冯友兰沿用了朱熹的:“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得到了他新理学体系的具体事物必有“两所依”,就具体事物而言,理气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生成都离不开理和气的结合。但冯友兰却十分反对朱熹的“理在气先”说,认为,“理”和“气”是超时空、超动静的,所谓的“有是理然后有是气” 根本就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真要将理和气分个先后的话,必定要将其放在时间中而论,但理和气都是超时空的,“所以理气先后问题,根本不成问题”。可见,冯友兰的理与气是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在逻辑上是构成事物的终极要素。

(二)“道体”是“气”实现“理”的总流行。

冯友兰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气在实现理之前,必先实现“动之理”,气实现动之理即“只是流行的流行”即纯粹的流行,也就是“第一动者”,他称之为“乾元”。总体而言,实际事物是气先实现动之理,而后再依据理而实现的,而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流行”,“道体”则是这所有流行的总括。

三、“理”和“气”在新理学中的作用

(一)“理”、“气”、“道体”、“大全”构成新理学体系的基本范畴。

“理”、“气”、“道体”、“大全”是冯友兰充分运用了逻辑思维方式整合程朱理学提出的,这四个基本范畴构成了新理学体系的逻辑结构,理和气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构成事物的终极要素,理之极限是太极,气是无极,实际的具体事物是“无极而太极”,即气依照理的流行,这一流行形成了实际世界,理和气从动的方面看是道体,从静的方面看是“大全”。所以,冯友兰说:“事物存在,我们对于事物存在,做形式的分析,即得到理和气的观念。我们对于事物即存在,做形式的总括,即得到大全及道体的观念。” “理”、“气”、“道体”、“大全”四个基本范畴的提出,确定了新理学体系的本体论。

(二)“理气”构建了新理学真正的形而上。

冯友兰为哲学定义:“哲学乃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做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 在整个新理学体系建立过程中,他始终围绕这一“哲学”定义,使用“思与辩”来构建他的哲学体系,他认为“哲学中有些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者”,正像他的“理”与“气”的提出一样,“理”是超时空、超动静潜存于真际的共相,而“气”则是绝对底料、无名的混沌, “理”和“气”亦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但在冯友兰看来,仅仅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还不能称之为真正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不可思议者之思议,对不可言说者之言说” 冯友兰从对“理气”的“言说”开始建立起整个新理学体系,这一过程就是对不可思议之思议,对不可言说之言说。他将其称之为“最哲学的哲学”,所以冯友兰的“理气”观自然就成为“最哲学的形而上学”。

(作者: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注释:

管理心理学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应用策略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所谓的管理心理学,主要是指在社会团体中,对某一组织内部的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经营管理。通过特殊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使员工以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在集体中发挥最大价值。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管理心理学已逐渐成为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的重要理论依据。尤其在近几年的心理学领域,对于人的心理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主要阐述了个人在进行生活和工作时,其社会属性会存在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对于完整的社会人而言,高层次的需求往往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热情。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对于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和参考,可以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更为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在工作过程中较好地满足自身需求,从而激发更多能量,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价值。再如勒温的群体动力学,通过个体单位在群体环境中受到的影响来进行激励和引导作用。这一理念主要侧重于对个人特性和集体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研究,通过对群体目标、向心力、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调整,来实现个体在工作中的局部价值。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学和心理学的融合是基于社会人才不断优化,个人意识不断增强的前提而进行的跨领域合作。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不再单纯依靠资本的扩张来进行衡量,21世纪的发展更看重团队的互促力量。从人才选拔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就需要从员工本身进行行为激励。首先,在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问题上,管理心理学可以通过员工进行价值观的再塑,不断提升个体在工作中诚实可靠的优良品质,使企业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人心。而且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使员工在受到规章制度等硬性管理的同时,逐渐将正确的价值观归类为自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时时进行维护。其次,在对员工进行提升培训时,管理心理学的应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很多员工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对个人的职业前途态度消极,缺乏一定的竞争意识。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层激励,使其在接受现实的同时也保持一种的理想主义。通过各种科学理论下的具体实施方法,使员工从内在心理学的角度在日常工作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

二、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方向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从人才的招聘到对人才的培养和提升,管理心理学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协调和促进。使其在工作中,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尽力使个人前途与企业的发展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一)管理心理学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招聘是企业进行良好运作的基础条件。企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这些条件的设定都来自于管理心理学的范畴。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个人的专业能力素养外,一个应聘者的个人条件与企业发展是否契合,还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如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需要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应聘者进行多维度的考核和交流,才能衡量个体特性与企业定位的契合度高低。因此,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会借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来对应聘者进行测定,通过对应聘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情商素养、个人理想等进行多方面的数据统计,来判定其优势倾向。通过对人才进行细化的分类,在实际的岗位分配中人尽其才,以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来实现高效化的团队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管理心理学在人才培养和提升中的应用

当应聘者正式步入企业时,对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工作就需要提上日程了。企业是一个群体合力共赢的场所,尤其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团结合作才是体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因此,加强对新进人才的培训和提升是保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管理心理学的应用不仅可以从管理的方面对员工进行规定和要求,同时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再次教育和培养,通过日积月累的心理强化作用,不断增强个体对集体的情感认同。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主要是对硬性规定和软性同化的交叉融合,在进行强行制约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的心理感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应该时时刻刻与企业保持同步,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影响和强化。如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规划、工作态度、行为习惯等等,都可以在进行心理引导时进行有目的的重塑或延伸,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既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又可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在团队合作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中,团队合作是促进发展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人力资源在进行交流与合作时可以各尽其能,通过最优化的局部组织来实现最大化的团队价值。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团队合作方面的价值观教育。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很多时候在荣誉面前会持有强烈的占有欲,因此要想转变这一自然心理,就需要通过管理心理学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引导。首先,在进行管理时,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的精髓在于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对于专业领域范围内的工作,企业要有严格而详细的规定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也就保证了当问题出现时,哪一个环节需要承担责任并解决问题。这种管理在于对员工的集体意识进行一种责任培养。通过相应的惩罚机制使团队在进行合作时能条理清晰,结构优化,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羞耻感,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引以为鉴。其次,在进行合作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暗示的作用对于人的影响很大,因此正面的激励手段可有效提高个人在工作中的热情,转变其工作态度。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除了物质化的奖励外,企业对于员工的心理也要进行一定的鼓舞。从管理心理学来看,通过不断刺激个人在某方面的需求,就可以有效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因此,可以通过目标规划或心理预期等方式对个人进行正面暗示,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努力达到心理预期,完成规划中的既定目标。

(四)管理心理学在团队关系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中,团队关系的和谐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发展。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协调和处理企业人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项必要的管理工作。人作为一种懂得协作的高级动物,从某种程度来讲,团队中的社会群体关系无论和谐与否,如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充分利用心理战术对人进行管理,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团结的群体关系中,群体的动力会直接带动个别因素的发展,从而使其在集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当企业内部存在分歧或竞争时,这种凝聚力就会出现一定的裂缝,但这种分裂的社会关系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阻。内部的竞争和对抗有时可以促进整体的变革与创新,使其获得更强的发展动力。在团队关系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心理学主要从人类心理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个性和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管理。通过协调和激励等不同的引导方式,使员工的社会关系与企业发展的需求相符合。

三、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随着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核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是现代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应从企业制度、工作氛围以及管理内容这三方面入手,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从而将其应用于管理实践之中。

(一)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员工对于企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情感方面,个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诉求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现代化的组织体系中,重视对人才个性化与共性化的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前提基础。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协调和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确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权责分明的企业制度文化可以在群体活动中发挥一定的激励和警示作用。如通过薪酬制度的调节,使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身需求。根据人性趋利的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公平的薪酬奖惩制度,使员工在群体活动中既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也充分满足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心理诉求。其次,在进行制度完善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对员工心理状态的即时把控。如工作态度上的转变,在进行群体合作时,员工个人的积极性或消极性都需要有根据管理心理学来进行高效促进和即时疏导。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多与员工进行交流谈心,通过心理学的一些测试方法来对其进行心理预测。

(二)注重对人的培养,促进从能力到精神的提升

21世纪的企业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在团队合作中,个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体价值的表现力,因此,为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应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出发,加强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管理。如人才培训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员工个人的专业能力素养只有不断进行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现代化社会。尤其在信息技术时代,过去传统的技能掌握在团队合作中已逐渐露出弊端,单领域范围内的能力素养根本无法完成综合性的岗位工作。因此,社会对于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人员的在职提升形成了反向推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对人的培养首先应该从个人的能力素养入手,加强定期化管理培训工作,完善业务考核机制,提高个体单位在工作实践中的局部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其次,对于人的管理还应该落实到精神意识层面。在企业管理中,成年人所肩负的社会重任更重,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很多员工容易产生多元化的心理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还应该包括对个体心理活动的了解和引导等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活动中的个人意识会被削弱,导致大部分员工的价值定位出现模糊。从这点出发,在灌输企业文化的同时,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心理健康融合起来,不断强化员工的正确价值观意识,树立诚信乐观、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使其在团队合作中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真正实现能力与精神的双项提升。

(三)调节群体队伍中的人员关系,营造和谐互促的氛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不处于恒定不变的平衡状态,而是一种正常的人际变量。在现代化企业中,经济体制的趋利环境为社会群体带来了相应的竞争压力。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企业员工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合作冲突都是个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企业中的群体进行相应的关系协调。如在薪酬分配的问题上,如果员工之间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问题,在资源管理中,首先,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阐述,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对员工进行心理调节。其次,当员工之间的问题被解决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柔性管理。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来尽力消除员工在个别问题上产生的心理隔阂,使个体在未来的群体活动中能够继续努力,积极进取。此外,在企业管理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群体动力学来看,当个人处于一个群体范围之内时,群体的行动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行为和发展。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团结互助的企业氛围对于个人品德的培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管理心理学的有效应用,使企业文化逐渐融于工作环境之中,使每一个员工在潜移默化的群体行为中逐渐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最终达到与企业发展相同步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心得范文第4篇

精致化:优质教育的管理理念

精致化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走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策略。精致管理是指交融、整合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思想,以真善美为目标,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以求得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的双重效应的管理理念和策略。

精致化,首先倡导一种精致文化的管理,即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两种思想及模式有机整合,把两者的优势因素融为一体,避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长期以来,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种“钟摆现象”,人为地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对立起来,视为水火不相容的思想与模式。其实,科学管理在注重科学原则、科学方法,强调制度管理、规范管理、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并没有否定人的因素的作用。“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说过,科学管理“不是一套效率机械”“也不是一套计件给酬的制度”“乃是工作于某一机构或某一产业的员工的一种‘完全心理革命’――是一种关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他认为,“任何制度都离不开人”“采用最好的制度之后,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人员的能力、坚韧和权威”。可见,科学管理并没有否定人的因素及其作用。同样,作为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主导地位的、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管理活动的人本管理,也不能仅仅认为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恰恰相反,人本管理十分重视组织结构的科学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变革,学习型组织就是人本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精致化管理正是融会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各自优势,形成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其价值取向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哲学观。

精致化,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至真、至善、至美的管理境界。精致管理从造就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培育和谐社会的现代公民的教育目的出发,把人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不容有失的管理思维,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求真,以科学精神规范人;求善,以人文精神,以伦理道德充实人;求美,以审美情趣、高尚情操陶冶人。通过打造精致化课程,实施精致化教学,营造精致化校园环境以及精致和谐的人际氛围来实现这一真善美的理想目标。正如广告词所说的那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是一时的追求,更好是永恒的目标。精致化管理,就是追求学校持续不断、永不停息的发展,追求一个又一个更好的发展目标。

精致化,十分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要求做到周到、精致、精细入微、精雕细刻。没有精致化的管理,优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必然会流于形式,流于做表面文章。重视细节,既体现了一种严格、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又体现了高度重视人的人文关怀,这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在特定意义上也会影响全局,影响发展的走向。“细节见证品质”,是否重视细节,在细小问题上处理是否得当,反映了学校领导者的人格素养。海尔总裁张瑞敏说得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做好简单的、平凡的事,就表现了管理者不简单、不平凡的精神和品质,就体现了他们不同常人的气质与境界。香港科技大学把临海的风景优美的校区安排一年级学生入住,教师、校长则住在远离海滨的山地,他们认为,刚进大学的学生,如同家庭里最年幼的孩子,应该受到最好的照顾。澳大利亚的一些中小学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课程计划,还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这些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活动都充分展现了精致化的理念,以精致化思想为指导,围绕学生的发展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精致化,还强调学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学校投入与产出的均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有了质量,就有了学校的生源,就有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才会得到家长与社区的认可与支持。学校管理不仅要提升质量,而且要放大优质教育的效益,即追求学校的绩效。学校绩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和谐发展;(2)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目标,促进学校专业的发展;(3)实现学校组织自身发展目标,促进学校组织发展;(4)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投入与产出的均衡,也是精致管理的题中之意。学校办学、管学,既要注重投入,又要讲究产出,不能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也不能只讲产出,不重视投入。如今学校投入问题困扰着中小学校长。但是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学杂费现象普遍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均衡,对资金不精打细算,对资源不充分利用,就谈不上精致化管理。

精致化:规模办学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办学,即扩大办学规模,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在高等教育“超常规的大发展”,合并学校、异地建校、扩张地盘的同时,中小学也出现规模办学的浪潮。班级规模超过3位数,在籍学生超万名的学校已不在少数。如何看待规模办学现象?如何正确评价这种现象?需要有一种科学的、理智的态度和辩证思维的方法。一方面,不能不看到规模办学反映了教育事业数量的增长,提高了教育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规模办学也促进了教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增加了经济收入;对学校来说,通过规模办学,异地建校,扩大校园面积,改善了教职员工办公、教学条件,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美化校园环境,为学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教育改革向宏观层面拓宽,向微观层面深化的趋势下,规模办学又引发我们深度的思考,学校办学究竟应以什么取胜?以数量、规模取胜,以豪华设施取胜,还是以质量、特色取胜,以高质量的教师取胜?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大学贵有大师,中小学贵在名师。美国斯坦福大学约翰・海纳西校长说,“如果斯坦福的校园增加一倍,学生的人数也增加一倍,那么,我们要花20年才能达到原有的教学水平”。学校究竟以什么取胜,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质上折射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哲学观。主张以规模取胜,只讲形式,做表面文章,满足数量上的指标,热衷于教育产业化,反映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以质量和特色取胜,重内容,重内涵,重品质,坚守教育培育人、塑造人心灵的特性,追求学校可持续地发展,则表现为一种优质教育的精致文化价值观。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教育本质观,必然影响到学校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走向之一,缩小学校和班级规模,走小型化学校和小班化教育的道路,为学生提供人本化、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富有创造精神和个性和谐发展的青少年一代。《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7期刊登的《美国“小型化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文,介绍了美国小型化学校发展的状况。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规模是300~400人,中学规模是400~800人。美国学者吉芬恩等在田纳西州进行STAR项目实验,即“师生比与成绩”关系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在“斯坦福成绩测验中”,小班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考试成绩更高。这一研究结果影响了政府对田纳西州、威斯康星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要求缩减班级规模的投资决定。有关研究表明,小学校、小班级对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有利影响表现在学业成绩、学校氛围、学生参与度、归属感、人际关系、平等性等方面。而大学校、大班级,从教育视角看,不仅加重教师工作负担,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育。从管理视角看,扩大了组织管理的幅度,增加了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和学校不安全因素。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我国许多大中小学负债经营,偿贷风险严重困扰着学校领导者,沉重的经济压力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心病”。在此情况下,学校领导者不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学中心、优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控制学校发展规模,提倡小学校、小班级,这正是精致化管理思想与策略的具体体现。

精致化:一种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精致化的内在机制是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这对广大校长和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素养要求。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没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就不能做到精细入微、周到细致、尽善尽美。责任心,意味着忠于职守,尽职尽力,全力履行职责和义务;意味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不敷衍、不推诿、不拖拉,不得过且过,勇于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推给别人;意味着有高度的原则性,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一视同仁,不亲疏有别,“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一个孩子落伍”,都能享受公平的优质教育,都能得到和谐发展。总之,责任心意味着对教育专业,对本职工作的满腔热忱,执著追求,不折不挠,全身心地投入,富有奉献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不仅是代表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在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个人的角色行为总是对社会和他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承担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必须对社会、对他人负责,按一定的社会规范去行动。梁启超说过,“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这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说,责任心是一个人的道德良心和责任伦理。一个人能有道德良心,就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尽义务,同时也把它作为自己对自己的责任。没有这种深刻责任意识,就很难说一种道德良心。一个人有了责任心,就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尽职尽责,与此同时,个人的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责任心也是一种责任伦理,它是指一个人必须具备做人的热情,超越虚荣的责任感和与人与事保持一定距离的判断力,对自己行为的可预见后果承担责任。这一责任伦理的思想对于学校教育、学校管理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精致化学校管理所遵循、倡导的责任伦理,既是一种热情、一种责任感、一种判断力,又包含着“对自己行为可预见后果承担责任”,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负责,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负责,对学校组织的持续发展负责。精致化不仅面对现实,而且要着眼于未来,要有终身负责的理念和策略,为学校持续发展精心策划,为学生生涯发展精细导航,为教师的发展精巧搭建成功的舞台。

精致化:有效推进的策略

学校发展的决策、策划既要有战略思维,又要有精致化思维。管理的本质是决策。学校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决策、策划工作。决策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校发展方案进行研究和选择的过程。学校发展的决策与策划,既是一项战略性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招不慎,满盘皆损。我们不仅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而且也要以精致化理念设计、规划学校发展。既要有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的策划,也要有发展环境、发展策略、保障机制的策划;既要有全局性、创新性、特色性,又要有操作性、可行性;既要有高屋建瓴的方案,又要从多视角设计各种可能方案;既要有发展的前景,又要把方案内容细节化、具体化。

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意识。精致管理最终指向学生发展,它不仅是少数拔尖学生的发展,也不仅是部分学生的发展,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都能够抬起头来走路。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确立教育服务的理念。学生是教育对象,也是服务对象。学校理所当然地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有人认为,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降低了学校与教师的档次,把教师等同于服务行业的人员。实际上,国外早已把教育纳入“第三产业”,归属于服务业;学校、教师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家长服务,为社区服务,就是无比崇高的事业,是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教育就是服务,应当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溧阳实验小学响亮地提出“教育服务”的口号,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他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间餐,尽量满足每个学生口味要求;下雨天在传达室准备雨伞,让老师学生借用;教室内外的板报、宣传橱窗都布置在让学生能够看得见的高度;并实行教育投诉制和选师制,学生与家长可以民主反映意见。校长就是天生的服务人,校长的主要任务不是要求师生围着自己转,按个人意志去管理学校,而是要求自己围着师生转,根据师生需求建设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这可以说是对教育服务具体而形象的描绘和诠释,是对教育服务理念的积极实践。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意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精心设计与实施。教育无小事,事事见匠心,这正是精致管理、精致教育的本质精髓。

追求学校适度规模的发展。规模经济理论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两个概念。当生产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成本增加的比例,就是规模经济;当生产规模扩大时,如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成本增加的比例,则是规模不经济。这一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也存在教育规模经济和教育规模不经济两个概念。学生人数增加,班级增加的比例大于学生成本、班级成本增加的比例,就是教育规模经济;反之亦然。有学者研究,教育规模经济具有教育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等特征。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审视当前我国规模办学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我国规模办学现象,是教育规模经济,还是教育规模不经济?我们一些学校的投入与产出究竟是什么样的比例?这些值得我们去探究。根据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及规模教育经济理论,也从教育工作自身的周期性、时效性、复杂性,育人的“不容有失”等特点出发,学校办学规模应以适度发展为原则,适度发展,适中规模,小步前进,不宜提“超常规发展”的激进口号;规模适度,才可能实施精致教育、精致管理,才可能有条件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

管理心理学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积极心理学 积极品质 乐观

一、当今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素质教育”、“爱心教育”、“磨砺教育”的理念都强烈要求教师放下身段,扯下传统教育“师道尊严”的面纱,融入学生,以平等、互尊互重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这是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必然。然而一些教师思想观念未能彻底转变,只是形式上“被迫屈尊”,内心却极度挣扎。与此同时,由于基本国策的原因导致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情绪波动大,行为较为随意、自由,渴望冲破束缚,逆反心理较强。古老的沿用至今的控制型的管理模式不但收效甚微,而且有时还会起到反作用。加之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报道和渲染,和社会舆论时不时对学校教育的指责,教育工作被许多教师戏称为“带着镣铐舞蹈”。

二、班级管理呼唤积极心理学

1.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它打破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关注“失败、问题、障碍“的消极模式,转而关注个体积极优势,以发展潜力和提升幸福感为目标。班主任若能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班级管理,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不断发现和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和潜能,一定会促进学生积极成长。

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管理实践摸索

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班级建设和管理,关注的是班集体中全体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力量,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班级的生长点。本人在班级管理中做了以下实践探索:培养和发掘学生积极品质增强学生自我成长力量;创建班级文化,形成积极进取的班风;努力创建班级和谐、温馨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积极乐观心态,使学生懂得分享、感恩、关爱、宽容,并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最终促进班级团体积极成长。

(1)培养和发掘学生积极品质,增强学生自我成长力量。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人顺利地走向幸福彼岸。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关注不只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存在的积极美德和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有生活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获得和激发积极力量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 。

(2)建立班级积极组织,营造和谐成长环境。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和看重的是每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在班级管理中挖掘学生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人格特质,创建关系良好有效能的班级团体小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主观幸福感,从而增强其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使班级常规管理由约束和管教条例转变为学生自觉自愿遵守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减轻班主任工作的负担,还有利于建设优秀班级。开学第一周我动员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写一份材料,包括自我介绍、希望担任的职务和班规建议等。孩子们刚到一个新环境,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最积极的一面展示出来。充分信任激发出了他们身上意想不到的潜力,个个都好像是精通班级管理的高手,建议非常中肯,且有新意、有价值。我将他们的建议整理成十条,再找临时班委会成员逐句修改直至他们很满意后,以班委会的名义宣布并张贴。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自然很受欢迎,而且很快转化为每个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习惯。

(3)创建班级文化,形成积极进取的班风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以后的管理工作就会轻松很多。而积极的班级文化会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催化作用。创建积极乐观的班级精神文化是良好班风的精髓,班级凝聚力是联系全体同学的纽带。我们在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中,有硬件的建设,如教室环境的布置等,还有软环境的营造,如:共同的奋斗目标、有能力有威信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自觉的班集体纪律等。实践证明,越是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就越容易得到体现。在这样一种高远的期许中,激发起学生的挑战欲,并全力以赴地去追求成功。为共同目标奋斗是团体凝聚力增长的重要途径。把积极向上的精神确立为班级目标,这是班级精神文化得以积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4)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培养积极乐观心态

青少年处在身心快速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起落变化较大,难免经常会出现一些困扰。我们班主任在学习积极心理学之后,应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可能会集中出现的发展问题,提前做好班级团体辅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心态,使学生懂得分享、感恩、关爱、宽容;并适时进行韧性教育,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积极应对危机,增强抗挫能力,以促进个体可持续发展。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更新思维模式,强调学生的优势和班级的生长点,而非强化问题;强调正向思维而非负向关注;强调未来导向而非探查过去;强调教育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育;强调学生的积极体验而非强制命令。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基础上培养积极品质,增强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最终促进了学生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促进班集体健康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琴;论班级管理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0).

[2]李建文;谨防班级管理中的“马太效应”[J];天津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