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级宏观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99-02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资源有效利用的经济学,也是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本科生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入门,因此如何让经管类本科生学好、学会《宏观经济学》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讲授《宏观经济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典和现代的统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和课外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思考

(一)开章明义

《宏观经济学》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讲授,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之后,学生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在此背景下讲授《宏观经济学》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流派。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条件,除了“经济人”假设还有市场失灵、政府有能力调控市场,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从不同层面研究经济运行,但是“殊途同归”。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经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假定”条件之下的,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在一定的“假设”、“假定”条件下开展。“假设”、“假定”条件可以与现实经济社会相一致,也可以不符合现实经济状况,但不管“假设”、“假定”是如何的合理或不合理,只要得出的经济结论能够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或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就认为这些“假设”、“假定”是科学的。“假设”、“假定”没有对错之分,同时不能用“假设”、“假定”直接解释经济现象。如经济学研究中“经济人”的建设贯穿始终,在经济人的假设下可以得出通过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得出市场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能直接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某人A爱钱,因为A是经济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应该这样解释,在经济人的假设下,A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钱越多,A的效用就越大,所以A爱钱。

(二)高屋建瓴

在讲授《宏观经济学》时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框架结构、实现的目标这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网络架构,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分块分类学习。

明确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解决经济萧条、失业、通货膨胀的问题,在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展开,短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学习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四个模型,长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生产函数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三)按部就班

在让学生掌握了宏观经济学的架构之后,“按部就班”进行各章节的讲授,在讲授各章节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各章节的假设条件、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讲授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到数学分析或边际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或因果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学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讲好、讲透、讲明白,理论就是理论,是马虎不得的。

“按部就班”并不是讲死书、死讲书,让注重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各章节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置的,比如收入-支出模型是IS-LM模型的简化形式,而IS-LM模型是AS-AD模型的基础,AS-AD模型认为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需求,而且也取决于供给,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师基于IS-LM模型。

(四)循序渐进

在本科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也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就需要先把概念、理论给学生讲透彻、讲明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在两个课时的授课中,在第一个课时当中要让明白“是什么”,在第二课时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或者质疑,然后再进一步进入讲授。

(五)双中心、两手抓

在讲授课程中,不能仅仅以“教师”或者“学生”为中心,要建立“双中心”,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心,都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是在两个主体或者两个中心的碰撞、交流、耦合的过程中传播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采取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课堂首先是“教师”的课堂,在把知识传播给学生之前,教师是中心,在把基本的知识传播学生之后,通过互动、提问、质疑、练习强化,进一步强化、深化、广化知识,这时学生是中心。本科教学中要“课堂”、“课外”两手抓,宏观经济学课堂讲授以教科书知识为主,课外必须加以习题强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强化。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外与课堂同等重要。

(六)脚踏实地

宏观经济学讲授课程中普遍存在以讲授理论为主,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顶天立地”,把理论讲授好的同时,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或经济政策,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领略到宏观经济学的魅力。如在新时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而后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让学生明白政府出台的这两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或政策,这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或经济增长是有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需求侧的改革,目的是增加总需求,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供给侧管理,目的是向消费者尤其是国外的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就是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尽快的走出低迷期。

(七)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

在我国经济学课程中,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与之相对应的是政治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滞胀”的魔咒到“货币的非中性”,质疑与矛盾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中,因此也诞生了各种经济学流派。由于在宏观经济学讲授时学生未开展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因此无法引导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反驳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在宏观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的讲授中要让学生明白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宏观经济学逐步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验证、完善。

三、《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保证充足教学时间

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生课程一般选取高鸿业版本,共十章内容,设置学时为48学时,总体来说学时偏少,在讲授过程中部分章节会选择不讲,或只是做简单的讲解,这对学生理解和认识宏观经济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建议要扩大宏观经济学的学时设置,延长至64学时,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全面、深入、详细地的讲解,因为这是经管类学生最基础的基础课程,也是以后继续深造的基础。

(二)讲授中级宏观经济学

在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设置中仅开设初级宏观经济学是不够的,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211高校,建议在经管类本科生二年级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使学生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掌握宏观经济学,尤其是模型、公式的推导,理论的推理过程,一方面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毕业后的保研或考研打好基础。建议中级宏观经济学课时设置为36学时,必修课。

(三)由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高校中在推行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一哄而上”,也就意味教学方式的“一哄而散”,建议新的教学方式先试点,再推广。同时,不同的教师适合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教师手中发挥到最大功效,应允许教师自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理论教的很透彻很形象,而无需案例,就不需要非要案例教学法,给教师一定的自,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只要把知识、思想传播给学生的效果实现就可以。

(四)“顶天立地”讲授

宏观经济学要把理论讲好,更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高鸿业版本的宏观经济学在案例设置上偏重于西方的案例,对中国的案例涉及较少,也有中国数据不存在或不公布的部分原因,如失业率,但在宏观经济学讲授中应以中国的案例为主,西方案例为辅,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要“洋为中用”,毕竟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是要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或者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让我们读懂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五)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核应逐步降低考试成绩占比,提高其他方式考核占比,比如分小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程作业,甚至可以规定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如发表了相关的课程论文可以免考,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考试内容上不一定要照本宣科,可以增加主观题型、开放题型。

参考文献:

中级宏观经济学范文第2篇

 

 

一、引言

 

2015年左右,伴随着中国最大的婴儿潮世代60后即将步入退休,90后和00出生低谷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负担加大,人口红利和伴随而来的资本红利开始出现消失。在推动经济的劳动和资本双引擎消失之后,短期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无法提升的前提下,GDP平减指数出现了负债,CPI出现阶梯式回落,地方财政出现塌陷,增速有跌破7%的危险,等等,各项指标断崖式下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急剧下降,中国经济进入艰难期、调整期和换挡期。如果中国继续保持这个态势,中国很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出现未富先老。面对着中国人口世代的更迭,即较大规模的世代进入退休,较小规模的世代依次进入教育市场、劳动力市场、婚配市场、住房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等等,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出现过的。面对此情景,有必要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口世代以及中国历史上宏观经济所发生的现象,寻找他们之间的逻辑通路,为未来应对中国超大规模人口世代的转化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冲击,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

 

有关人口世代的研究,如Mankiw&Weil(1989)在Poterba(1984) 的基础上仅考虑人口结构改变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婴儿潮一代(1946-1964)步入购房年龄是美国70年代住房价格上涨的关键。陆旸和蔡昉(2014)陈述了中国未来所面临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更多是由人口结构变化引致。杨华磊和周晓波(2015)对中国人口世代进行明确划分,界定了中国的婴儿潮和出生低谷,研究了中国人口世代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李银珩和李硕珩(2006)陈述了美国1946-1964代婴儿潮步入退休,会使得美国出现劳动力短缺,消费降低以及社会保障体系负担加重等问题。当然有关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世代的演进对其他的影响,如张春生和蒋海(2014)陈述美国婴儿潮一代对美国1980-1990年代股市的影响;对资本市场以及社会保障的考察可以参考Andrew(2003) 以及Brooks(2002) 的工作;婴儿潮进入老龄化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可以参考Reinhardt(2000) 的工作,当然还有考察人口结构转变对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的工作,等等。总之,婴儿潮或者人口世代更迭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已有研究工作,有的从经济增速视角,有的从储蓄角度,有的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角度,有的从社会保障角度,还有从国际贸易以及产业结构角度展开研究,等等。总之,这些研究工作大多从一个方面去理解人口世代更迭或者人口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整体上缺乏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及全局的高度去理解中国人口世代更迭对过去以及未来社会和经济方方面面的影响,特别随着婴儿潮一代及相继而来的出生低谷一代的成长,即教育、工作、结婚、消费、退休以及去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对相应的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这就是本文将要论述的主题。

 

二、中国宏观经济的人口学逻辑

 

(一)人口世代更迭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1979-1987年间出生人数逐年上升,1987-2003年间出生人数逐年下降,2003年之后出生人数维持在一个低水位上呈现轻微波动;中国存在一个1981-1993的婴儿潮世代1以及1993后的出生低谷世代。大体上,60年代存在一出生高峰,70年代的出生人数逐年下降,80年代存在一出生高峰,90后和00后为出生低谷,90年代出生人数逐年下降,00年代出生人数平稳地处在一较低的水平上。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如80后和90后以及00后依次进入劳动市场,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以及青少年数量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同时相对应的老年负担比、青少年负担比及总负担比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轨迹呢?未来各个年龄阶段上人口结构数据采用杨华磊等(2015)在维持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TFR维持在1.5左右)情景下的预测值。发现在2001-2030年间青少年人口数量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3.69亿下降到2030年的2.42亿;老年人口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2.02亿增加到2030年的4.79亿;劳动人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峰部为2016年,从2002年的6.87亿增加2016年的7.88亿,从2016年的7.88亿下降到2030年的6.31亿;同时老年人口在2015年开始超过青少年人口。基本上,在80后婴儿潮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中国劳动力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社会总抚养比逐年降低;90后和0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伴随着中国最大婴儿潮世代60后的退休,适龄劳动力数量开始减少,社会抚养比开始面临上升的压力,这也是当前很多专家所陈述的如今中国人口红利开始消失的时间段。

 

一般在人口红利前期,死亡率逐年下降,出生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老年人口处在一个低水平上,此阶段为后来的经济发展,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积蓄人口红利;随着时间的推演,出生率开始出现下降,死亡率依然很低,在出生率很高的情景下出生的人口逐渐进入劳动市场,老年人口数量同样在一个低水平上,适龄劳动人口逐年增加,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和老年人口在低水平上稳定,最终由于出生率逐年下降和劳动人口的增加引致社会负担逐年降低,经济进入了人口红利期;随着时间推移,出生率稳定,死亡率依然很低,人口红利期出生的人口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人口红利前期出生的人口逐渐进入老年人口,引致劳动人口开始出现减少,老年人口急剧增加,青少年在一个低水位上稳定,进而社会负担开始上升,人口红利就转化为人口负债。在中国,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特别是80后、90后以及00后交替进入劳动市场时,中国经济表现为从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口负担,社会抚养比从逐年下降转化为逐年上升,在2002-2010年间由于中国的80后婴儿潮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60后婴儿潮还处在劳动年龄阶段,社会总抚养比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国处在人口红利阶段;随着9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由于9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还基本上大于或者等于55后陆续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故社会总抚养比基本上维持不变;2016年左右,伴随着95后出生低谷进入劳动力市场,婴儿潮世代60后开始步入退休,社会总抚养比呈现上升的趋势,人口红利随即转化为人口负债。

 

(二)人口世代更迭对储蓄水平的影响

 

人口世代的更迭如何影响储蓄呢?其一,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2000年初,80后婴儿潮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生产人口持续多于消费人口,中国经济从短缺转为过剩,过多的人口引致过剩的供给能力开始高于国内家庭消费能力,最终过剩的产能(由于当时处在国际产业分工,亚洲四小龙转移劳动密集以及资源密集型产业,根据中国当时的比较优势,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加上国际产业分工引致的国际产品需求,此时中国过剩的产能就可以出口2)造成持续的贸易顺差,大量的顺差引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最终引致国家的储蓄水平持续上升。其二,在人口红利期,出生率持续下降,老年人口增长缓慢,社会负担持续下降,赡养老人支出较小,加上过去十年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低,再加上生产人口多于消费人口,在消费水平稳定下,家庭部门将有更多的劳动报酬收入用于储蓄;同时由于采取相对严格的户籍制度,城镇化程度相对较低,还有较多的家庭没有享有社会保障,特别是广大农村、个体户以及私营企业的员工的养老更多是一种家庭养老,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家庭养老下会导致过高的储蓄率。

 

随着90后和0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国的储蓄率将呈现不同的特点。随着婴儿潮世代60后的退休,较小规模世代90后和0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短期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以及技术水平无法出现大的改观,随着婴儿潮退休,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以及津贴支出的大规模增加,在消费水平不变下,储蓄将逐年减少,进而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将变缓,随着婴儿潮时期积累下的资本快到期时的快速折旧,即表征为增量的储蓄变缓,存量快速折旧,储蓄率水平出现持续下降,故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本红利加速消失。总之,当婴儿潮一代持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增长缓慢,经济进入了人口红利期,经济前景变好,储蓄率和投资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消费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伴随人口世代的更迭,婴儿潮一代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同时规模更小的出生低谷人口世代进入劳动力市场,出生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储蓄率和投资率将呈现下降的趋势,消费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三)人口世代更迭对经济增速的影响

 

伴随人口世代的更迭,中国的80后婴儿潮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适龄劳动力人口逐年增加,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进而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引致生产规模逐年增大;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出生率持续下降,老年人口增长缓慢,劳动人口逐年增加的人口红利期,生产人口多于消费人口,消费率逐年下降,储蓄率逐年上升,即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景,仅通过家庭部门无法消费这些过剩的产品,表征为家庭部门消费率逐年下降,为了消化这些产能,政府通过购买,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政策的消费率逐年上升;政府支持和鼓励出口,引致大量贸易顺差和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进而企业储蓄不断增加,再加上人口红利期,社会保障支出较少,最终导致居民储蓄水平和储蓄率不断高涨;加上人口红利期引致较低的劳动力成本,长期的金融抑制引致国有企业较低的融资成本,企业留存利润较多,企业投资率也较高;人口红利引致较好的经济前景,较高的企业利润,给市场活动主体企业家和银行家以较高的经济预期,降低企业偿还银行借贷的风险,故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贷款,企业家愿意借款,最终助长了市场上的流动性的增长。总之,人口红利期,引致适龄劳动力人口逐年增加,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逐年增加,同时人口红利也会引致资本红利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减少,过剩的生产能力引致每年新增储蓄逐年增加,每年投资率逐年上升,最终引致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上升。

 

2015年左右,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60后婴儿潮开始步入退休且90后和00后出生低谷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引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开始出现减少,养老负担加大,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的劳动引擎熄火;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储蓄水平降低,投资水平降低,加上人口红利期的资本进入加速折旧期,故资本存量增长速度降低,进而人口红利引致的资本红利开始出现消失,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本引擎也将逐渐消失。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逐渐丧失比较优势;伴随较小规模世代90后和00后进入婚配市场,历年基础住房需求逐年下降,房地产业也开始呈现低迷;人口红利期政府为消化过剩的产能,政府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重工业以及能源部门,随着未来产能过剩的累积和政府债务的攀升,行业在未来将逐渐消化这些产能和去杠杆化;新的主导和支柱产业还未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以及人口素质短期内不能实现,所以在90后和0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会呈现一个急速下降的趋势。整体上,在8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期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峰值为2007年;伴随着90后和00后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期,中国经济增速呈现下降的趋势。

 

(四)人口世代更迭对国际贸易和政府行为的影响

 

在人口红利期,持续增加的适龄劳动力人口,生产人口多于消费人口,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由于过大的生产规模,劳动力同质作用较为明显,引致产品同质性明显,家庭部门无法消费这些过剩的产品,就只有靠政府消费和国外消费,引致在人口红利期,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储蓄率逐年上升。人口世代更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为,在人口红利期,也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期,如亚洲四小龙逐渐把许多劳动密集的中低端制造业以及加工业转移到中国,在世界产业分工的背景,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被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需求,面对人口红利期过剩的产能,政府为消化这些产能,鼓励支持出口,把产品卖给国外,搞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出口企业补贴和税务减免,刺激出口,引致中国外部市场失衡,持续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逐年攀升,人民和企业把外汇换成人民币,外汇占款引致的货币超发成为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关键原因。未来随着90后和00后陆续进入劳动市场,婴儿潮世代60后的退休,生产人口开始低于消费人口,适龄劳动人口开始出现减少,在短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人口素质提高不可能实现的情景,生产规模将出现缩小,人口红利期过剩的产能逐渐被消化,甚至不存在,同时伴随国际市场的恶化,储蓄率开始出现下降,家庭消费率开始出现逐年上升,政府通过鼓励出口,消化过剩的产能的动机将逐渐减少,贸易顺差将出现持续缩小,外汇储备持续减少,进口量将逐年增多。总之,在人口红利期,生产人口多于消费人口,中国为消化过剩的产能,产生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贸易顺差持续增加;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未来随着消费人口开始高于生产人口,贸易顺差将呈现缩小的趋势。

 

由于人口红利,生产人口多于消费人口,出现过剩的产能,面对过剩的产能,国内家庭部门无法消费,就转化为政府购买和国外消费,这就表现为人口红利期中国选择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的国内投资和对外出口。人口世代更迭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其一,国家凭借人红利期间积累的资本红利,通过银行负债和国有企业部门,搞基础设施建设,搞重工业和房地产,去消化生产人口过多引致的过剩产能。其二,在2008年之前,国际形势较好,大多以政府主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逐年攀升。随后国际需求形势的变差,东南亚拉美以及印度等国婴儿潮一代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启工业化征程,开始和中国具有相同的产业结构,产品竞争激烈。短期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不可能提升,特别是08年以后国内的过剩产能更多靠政府主导的高投资推动,就是人民生产的产品,政府买入,政府的钱是向人民借的。最终在人口红利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高负债、高投资以及高增长的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消费率逐年上升,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总之,人口红利期生产人口过多引致的产能过剩,加上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劳动人口就业的需求,政府主导了经济,推动政府购买行为的过分扩张,采取高负债,进行高投资。伴随着人口世代更迭,未来生产人口开始小于消费人口,适龄劳动人口出现减少,过剩的产能将慢慢被消化,过高的债务将去杠杆化,工业化将向着现代化迈进,城镇化的减速,政府主导经济的高负债和高投资发展模式将让位于家庭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消费率和储蓄率将出现下降,居民消费率将出现上升。

 

(五)人口世代更迭对产业结构选择的影响

 

当80后婴儿潮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人口持续增加,持续增加的劳动力使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加,政府在宏观目标方面也更多集中在就业方面,所以产业的发展更多着眼于劳动密集的中低端制造业。婴儿潮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阶段一般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都需要发展重工业、能源部门、采掘部门以及机械制造业。由于持续的城镇化,人口红利与城镇化过程吻合,80后婴儿潮人口向着城镇聚集,引致基础住房需求逐年增加,最终催生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在人口红利期,劳动力的成本较低,企业缺乏革新技术的动力,同时,教育资源有限,人口素质不高,综合制约着高端制度业以及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总之,在人口红利期,过多的劳动力竞争有限的机会,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成本低,掌握资本的企业利润较丰富,即使世界上存在较先进的技术,企业也没有动力采用和改进,而仅仅是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结合国家的政策目标,保证就业以及推进工业化和城镇,最终形成人口红利期的产业结构为劳动密集的中低端制造业、房地产以及重工业等行业。

 

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人口开始小于消费人口,适龄劳动力人口开始减少,老年人口增加,倒逼市场和政府去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让新型的产业结构去适应未来新型的人口世代,劳动力少且素质高,更多未来依靠智力,而非体力,故高素质的劳动力和老年人具有比较优势。最终日益缩小的人口规模、日益老化的人口结构以及日益提高的人口素质倒逼产业结构去升级。同样在未来,消费人口多于生产人口,产能过剩将被消化,工业化逐渐向着现代化转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购买和对外出口,也将慢慢被家庭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替代,居民消费率将呈现上升的趋势。需要说明的是,在人口红利消失期,短期产业结构无法升级,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提升都不可能在短期实现,所以为缓解60后婴儿潮的退休,为了保持中国进入发达国家7%的目标,短期需要这些传统行业支撑着经济继续运行,为新型产业形成以及新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形成赢得时间,同时国内也不会造成经济活动的瘫痪,传统企业还需要运行。但是与其同时,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形成,如大型机械设备、智能化以及机器人、互联网金融、医疗服务和器械以及电子商务等等,同时用现代技术,如互联网+传统行业,改进传统行业,迫使传统产业进行更新换代,当然也积极引导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适应时代的需求,适应未来新的产业结构。

 

(六)人口世代更迭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人口世代的更迭如何影响住房市场呢?其一,2003年左右,80后婴儿潮进入婚配,由于中国城镇化加速和人口红利期相对吻合,在城镇化每年加速情景下每年新进入婚配市场的人逐年增加,引致新增家庭数逐年增加,带来逐年递增的基础住房需求,在国内土地供给缺乏弹性,住房价格面临逐年上升的压力。其二,人口红利持续释放导致储蓄率不断上升,进而资本红利不断释放,人口红利生成资本红利,在金融抑制下以较低的存款利率使得大量资本通过金融中介和企业的留存利润转化为投资,金融中介具有顺经济周期的作用,人口红利下较好的经济形势产生较好的经济预期,使得对金融资产和房地产回报有过高的预期,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意愿增强,投资更愿意贷款投资,引致信贷扩张;人口红利期储蓄率高,资本积累速度快,经济增长速度快,故对货币等流动性资产需求旺盛,流通的货币持续增加;人口红利期,过剩的产能引致持续的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引致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外汇占款引致M2持续增加3,货币持续发行。综合上述几点,促使了市场上货币的大量供给,加上中国金融市场不健全,大量资金流入收益高的房地产行业,促使房地产价格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

 

因为房地产的相对恒久性,不像其他商品可以更新,当60后婴儿潮搬进更小的住房、养老院或者离去,这样较大规模人口世代的纷纷离去和住进更小的住房,同时较小世代的90后和00后逐渐进入婚配市场,新增基础住房需求逐年下降,故无需再为年轻一代建设新的住房,在某个时候住房市场供大于求,住房价格面临下行的压力。即在老年人或者逝者释放的住房逐年增加的情景下,建设新住房或者基础设施的需求将在数十年内被抑制,未来某个时点,随着死亡人数开始多于年轻一代的购房者,住房从基础需求面开始出现下降,在住房供给平稳下,住房价格面临下行的压力。总之,随着80后婴儿潮进入婚配市场,催生快速增长的基础住房需求,加上中国的快速城镇化与人口红利期近似吻合,人口红利阶段良好的经济形势预期和快速增长的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引致的低利率和前所未有的自由借贷,在土地供给、进而住房供给相对平稳和缺乏弹性下,住房价格面临上升的压力;当规模逐渐缩小的后续世代90后和00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婚配市场,引致基础住房需求逐年下降,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减少,经济增速呈现断崖式下降,中国急需变化产业结构,寻找新的战略产业,加上经济预期变差导致银行惜贷以及投资者怕债务,货币信用顺周期性引致的流动性紧缩,房地产等基础设施领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住房价格面临下降的压力。

 

(七)人口世代更迭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人口世代更迭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呢?当婴儿潮一代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红利时期生产人口多于消费人口,社会负担变小,资本红利逐渐增强,储蓄率持续上升,引致有大量潜在的购买资产的资金,同时过高的储蓄率也给政府主导的高投资、高借贷以及银行积极放贷创造条件。其一,人口红利期间,社会负担小,储蓄率持续上升,投资率高和资本累积速度快,经济增长速度快,对交易的货币需求多,再加上投资者对宏观形势预测良好,人口红利期较低的存款利率和较高的投资回报,银行愿意贷款,同时人口红利期人口失衡引致的外部失衡:贸易持续顺差和外汇占款攀升,最终流动性过剩下较好的经济形势使得对资产回报过高的预期造成资产价格上升。其二,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随着婴儿潮一代进入劳动力市场,适龄劳动力人口急剧增加,就业问题显得急迫且重要,加上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和城镇化加速阶段近似吻合,促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使得对资产需求逐年增加,资产价格面临逐年上升的压力。总之,随着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红利不断释放的同时,大量劳动人口获得的劳动报酬不断生成资产,即不断地拿劳动去兑换资产,大量的劳动竞争稀缺的资本4,最终人口红利不断以资本红利的形式储存起来,人口红利持续增加的同时,对资本的需求也逐渐增强,故在资产供给平稳下,资产价格面临上升的压力,再加上人口红利期间产出增长速度快,经济基本面迅速增加,股市等资产价格是经济的反应器,特别是与经济基本面相符合的股市也呈现高涨。

 

随着婴儿潮一代的退休,更小规模的劳动人口世代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婴儿潮一代进入劳动市场扩大的生产设备逐渐闲置,加上人口红利期过度扩张的产能,使得在人口负债期慢慢消化这些产能,最终对资产需求逐年下降,故资产价格面临下行的压力。未来随着中国最大婴儿潮世代60后的退休,消费人口大于储蓄人口,由于他们在人口红利阶段积累了大量的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风险偏好的降低,以及退休之后养老医疗以及其他消费的支出,他们逐渐向规模较小的世代出售自己的资产或者风险较大的资产,来分配老年时期的社会产品,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孱弱的出生低谷一代,由于人口规模远小于婴儿潮世代,无法购进如此庞大的资产,在封闭的市场内,资产供大于求,再加上在人口负债期,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为社会产品在代际之间的合理分配,实现社会的长期发展,有降低资产收益的动机,资产价格面临下降的压力。总之,随着未来60后婴儿潮的退休,90出生低谷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红利开始转为人口负债,在资产供给平稳下,由于用于兑换资本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的下降将引致所要兑换的资产需求的减少,在供给平稳下资产价格面临下降的压力。

 

 

三、结束语

 

中国宏观经济的人口学逻辑表现为:当80后婴儿潮进入大学、劳动力阶段以及婚配时期等,大学生逐年增加,适龄劳动人口不断攀升,人口负担逐年下降,生产人口超过消费人口,中国经济进入人口红利期;面临过多的大学生源,高考竞争压力巨大,大学不断扩招,素质教育面临挑战;面临着过剩的产能,家庭消费不足,政府接过经济发展的接力棒,推进政府购买和对外出口,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低端制造业、重工业以及房地产业等,储蓄率持续上涨,国际贸易持续顺差,经济增速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不断加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面临80后婴儿潮不断进入婚配市场,城镇基础住房需求逐年增加,催生了房地产行业黄金的十年;面临着不断累积的人口红利,资产需求逐年增加,资产价格,特别是权益资产价格面临上升的压力;人口红利期,偏年轻的人口结构对医疗和养老社会保障需求较弱,养老负担较轻。

 

中级宏观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仿真;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适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初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以往的经济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机械教学法,它虽然对讲解经济学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学生很难准确深入掌握经济理论等。为了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各高校普遍开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基本理论模型的学习困难。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又开始尝试运用经济实验来辅助教学。经济实验是以微观经济系统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其特点在于以真实的人作为实验对象,较好的解决了在实验中对偏好的控制。经济实验在生产交易理论、信息与博弈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教学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经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而在课堂上组织大型的宏观经济实验比较困难,且实验对象个体的偏好差异会对宏观经济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实验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的作用。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及经济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都存在着局限性,笔者认为应该在综合运用以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仿真实验来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从而避免和克服其他教学方法的不足。

一、经济仿真实验及其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经济仿真实验简介

经济仿真是以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人行为的特点为原型,将经济系统抽象成为程序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运算,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方法。它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允许研究者建立非常复杂的虚拟经济系统,并分析经济主体在其中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科学研究无法重复实验的困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应用仿真实验的还不多,主要局限于证券市场、议价行为、拍卖行为、公共产品、演化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特别是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仿真实验的研究还非常缺乏。

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一是将有关经济理论,经过初步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转化为经济数学模型。二是运用合适的仿真软件将经济数学模型转化为经济实验模块。三是将制作好的仿真经济实验模块运用于相应的教学内容当中。前面两个步骤由授课老师完成,而最后一个步骤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最后一个步骤中,教师首先要对实验模型进行解释和演示;然后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自由探索,通过亲自尝试来获得对模型运行结果的感性认识;待学生能够熟练操控实验模块之后,可以安排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观察修改模型结构和参数带来的结果的差异,并引导其进行解释;最后,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基于该实验模块设计更为复杂的模型,验证自己的猜想。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一是教学内容具体。教师可以用仿真软件将模型做成相应的实验模块,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为直观的教材。二是节约了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高存储容量两大特点,所以在经济仿真模型中可以实现一些多主体多周期的大型实验,而不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进行长时间的演算,节约教学时间。同时,大量的经济学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机以数据列表和图形曲线等方式展示和导出,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三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学生可以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并且可以通过修改模型的机构和参数获得对经济理论和模型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记忆与知识建构角度来说其对学习效率的影响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方法。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高等教育需要有效率地与广泛的运用信息科技。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财经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二是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上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宏观经济学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将信息科技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对教学新要求的需要。

(二)适应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授课对象是没有太多经济学背景知识的本科低年级学生。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一般是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有些高校甚至将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一年级新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大多未系统学习过经济类前期课程,而且年龄总体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由于受到知识结构的限制,只是单纯给学生进行经济理论的讲解与模型的推导,其所接受的刺激难以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因此,学生记忆、理解难度较大,难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灵活运用的能力也较差。

第二,课程内容抽象,且理论性较强。在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微观经济学的每一个原理,几乎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故事来形象地阐释。相比之下,宏观经济学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宏大叙事”对刚刚从应试教育的重围中杀将出来的大学生而言,大部分像“天方夜谭”,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和实质问题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常常要通过大量的图形、表格、数学论证来加以分析和说明,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

第三,理论中数学的支撑性强,模型多。数学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较强。而大多数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则相对薄弱,这一知识架构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方法不愿深入,对教学中的经济学案例感兴趣,而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学习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第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马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而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基本理论模型,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模型本身来说,帮助是有限的,而借助经济仿真实验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总之,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适应了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有助于低年级本科学生加深对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模型的理解,从而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符合授课对象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对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经济仿真实验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普及而使建构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应用的体现,符合了授课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情境”而言,经济仿真教学正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境,这个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将未知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就“协作”而言,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在利用仿真软件学习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诸如学习内容的布置,学习材料的分配之类的协作,在学生之间也会发生搜集资料,合作实验、分析问题的协作,也有老师对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协作,这些协作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就“会话”而言,在仿真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协作的存在,必然会因此而产生各种会话,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学生之间的会话,也包括学生和电脑之间和互联网之间的会话。这种会话,将加速意义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建构。就“意义建构”而言,在仿真教学中,通过创设的仿真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协作,逐步理解问题情境中的知识,达成意义的建构,也就是将新的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转化成个人的能力。

三、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兴趣

通过经济仿真实验将本来抽象的理论模型具体化为过程可操作、结果可直观的实验模块,让学生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生动的、可亲近的学问。

(二)有利于丰富理论教学的手段,深化教学内容

利用经济仿真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模型的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对模型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认知特点,从而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同时,在经济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参数的设置,模拟现实生活中某些经济变量的改变,观察和比较程序运行结果,从而加深对这些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学生多接受的是升学教育,接受的知识是灌输性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还有待培养和开发。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体性,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经济仿真实验不仅能对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获得了一种提出问题-正式表述-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一般研究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理论学习和开发性实践学习之后,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开发作品,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作品存储充实到教学资源库中作为后续教学的案例,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动态良性循环。

总之,经济仿真这一崭新的研究手段应该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士龙.借助经济仿真实验开展宏观经济模型教学的设想[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0).

2、任韬.实验经济学与经济仿真[J].理论与当代,2007(2).

3、.仿真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研究[DB/OL].

中级宏观经济学范文第4篇

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对美国经济学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Siegfried et. al. ,1991)。[1]该调研指出美国经济学项目的改变仅在于对学生数学和技术层面训练的加深,而这些训练却未必能培养学生用经济学方法发现和解释问题的能力。调研认为当时的经济学教育并未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理性探寻真知的思想习惯的目标。Neilson(2010) 遗憾地指出,[2]尽管距调研已有20 年之久,Siegfried et. al. (1991)所指出的问题并未在美国经济学教育界得到根本的改变。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之声日盛,较为有特色的是2009 年10 月成立的新经济思维机构。该机构将经济学教育改革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资助了2013 年的经济学公开课程计划。该项目汇集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学者,共同探讨与改革本科生经济学教育,以期使经济学教育贴近现实,且兼具包容性与复杂性。

反观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虽然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教育模式,我国经济学教育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却少有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或关注西方自身的反思与批判( 张世春,2004[3];李俊慧,2012[4])。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西方经济学教育或对比中外经济学教育(王红(2005),[5]王淑梅、赵鑫和纪流河(2010),[6]丁刚和罗暖(2010),[7]齐晓辉(2011),[8]张文龙和余锦龙(2011),[9]高越(2012),[10]刘汉宾(2013)[11]等);二是基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现状探讨我国经济学教育本土化或改革( 李冬艳(2011),[12]程远(2012),[13]马先标(2012),[14]姬超和颜玮(2013)[15]等)。其中,较多文章仅为对国外经济学教育正面的概括性介绍,缺乏微观层面的调研或数据支撑,并且,对于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主要涉及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而非对其理论适用性的探讨。简言之,相对于学习西方教育的思潮,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之声式微。

由是可见,我国经济学教育界尚缺乏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有效评估,以及对国外经济学教育者的反思与批判的有益思索。鉴于评估与思索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了解之上,我们对我国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调研,以弥补国内此类文献的缺失。具体而言,课程结构包括专业学分安排和课程设置两方面,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三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定性课程。之所以未涉及数学和计量类课程内容的调研,是因为其内容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在调研中,我们力求避免价值判断,以期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教育现状。

因我国高校众多,本调研选择了985 或/和211 大学中的十二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调研专业仅限于经济学专业,其他授予经济学学位的专业不在调研范围之内。从统计意义上看,虽然所选大学相对于全国整体的经济学本科教育样本较少,但通过这些大学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学教育一般现状,做为评估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有益起点。调研资料皆来源于各高校近三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20]-[31]

在这十二所高校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皆按经济学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可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选择经济学作为专业方向。如南京大学的学生可在第一学年末从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和国际贸易五个专业中填报专业志愿。清华大学仅设置了经济与金融专业,并无单独的经济学专业,因此,我们将选择其专业中的经济学部分作为代表进行调研。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皆设置两个经济学项目,武汉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基地班;复旦大学设立了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方向专业;厦门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本科国际班。我们对这三所高校所开设的两个项目都进行了考察,因此本调研共涉及15 个经济学项目。

二、课程结构

(一)学分安排

各高校都对学生获得经济学学位设定了最低学分要求。为了便于学分对比,我们将各高校所设置的课程分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大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性/核心课程、专业与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类教学五类。表1 列出了各高校对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要求。大部分学校将数学类课程列为学科或专业基础课程,有些高校将其设置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在表1 中,我们用括号注明其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中所包含的数学学分。

十二所高校要求的学位学分均值为155. 5 学分(标准差为14. 2)。对获得学位总学分要求最高的是吉林大学;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除去实践类教学的学分,课堂教学学分的均值为142. 7 学分(标准差为10. 2)。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国际班)。

各高校对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数学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对专业必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浙江大学;最低的是武汉大学。对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武汉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的差异可反映出不同高校的学生安排自身课程结构的自由程度选修课学分越高,学生自由安排课表的程度就越高。

(二)课程设置

我们主要关注于除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设置。总体而言,各高校都较重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

第一学年: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政治经济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中级微观,中级宏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它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少量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大部分高校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也将会计学或/和管理学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

不同高校对宏微观课程的设置和时间安排会略有不同。如厦门大学将经济学原理安排为一个学期的课程,其他高校(若开设该课)皆为两个学期的课程。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并未单独开设原理课程。东南大学将两门课程都安排在第二学年,而复旦大学分别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只有浙江大学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一些高校将线性代数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且各高校对数学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经济学)要求C 类数学,其他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基地班) 要求A 类或B 类数学课程;(2)厦门大学(国际班)、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 和中山大学都开设了数学分析课程;(3) 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八所大学开设了数理经济学课程,其中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 有些高校还开设了其它数学类选修课程,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开设了随机过程、动态优化等课程;南京大学(学术型)开设了应用随机过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清华大学开设了实分析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实践课程。独树一帜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开设了大学物理C 课程,并被列为专业必修课。

除上述课程外,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多有重叠,主要差异体现在课程标签为必修或选修。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12 门;东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10 门;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开设了8 门;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 开设的最少,为4 门。大部分高校在第四学年仅开设1 门至3 门的专业选修课程。

在双语教学方面,所有高校都不同程度设置了双语课程。此类课程开设最多的是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中山大学的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均采取中英文分班授课;厦门大学(国际班)在介绍中称采用全英文教学经济学本科。

三、课程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

各高校皆指出微观经济学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旦大学在课程介绍中写道: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 ,还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总体而言,各高校所讲授的内容较为一致,并且,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如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需求、厂商与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包括最优化的数学表达;经典的需求和生产理论;不确定下选择;一般均衡与福利分析;不完全竞争模型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外部性与公共用品。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六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哈尔R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经济学原理课程教材。各高校教材的使用也有所交叉,如南京大学将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参考教材,而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将其分别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参考教材和使用教材。

此外,有些高校也会使用其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分别采用刘东、梁东黎和史先诚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和李建琴、史晋川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

只有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有高校皆在第二、三和四学年开设有关微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比较普遍的课程包括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劳动力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此外,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法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开设了有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开设了卫生经济学。比较特别的课程是山东大学的品牌经济学,吉林大学的创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非赢利性组织机构经济学,以及复旦大学的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各高校对宏观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安排较为一致。中国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加入了经济学流派的介绍。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思想更具有多元性。如清华大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介绍中写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具有争议,最为紊乱,但也是最具有兴奋点的学科。. . . . . 在不同答案的背后,则是不同框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一方面与微观经济学课程相同,是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不同高校对不同宏观经济思潮的侧重。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都偏重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但比重安排略有不同,而浙江大学则主要侧重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和数理模型的训练。

此外,宏观经济学更注重政策分析。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指出经济学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不应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如复旦大学写道:尽管宏观经济学已具有很多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它归根结底是一门社会科学。各国的经济运行千差万别,. . . ,因而简单地照搬西方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南京大学也强调了在课程中应加强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理解,能够使学生建立初步顶天立地的研究思维,并在课程中加入了中国转型经济专题以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的案例分析。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也开设了有关当代中国经济的课程或研讨课。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七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

相异于微观经济学,更多的高校采用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复旦大学使用袁志刚、欧阳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分别使用叶航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程》和何樟勇、宋铮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南京大学采用了梁东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教材。

与微观经济学教学安排相同,除了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外,其他高校在第二、第三和第四学年皆开设有关宏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较为普遍的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研讨类课程,如厦门大学(经济学)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和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国现行经济政策与理论探讨课。

(三)史学类及其它定性类课程

首先,各高校对史学类课程(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名著导读类课程) 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对史学类必修课程要求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皆开设了四门必修课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未开设史学类必修课程。另外,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二门至三门的选修课程。中山大学开设的史学类课程最少,只有一门经济史的限选课程。

从内容上看,除了《资本论》导读明确指明所授内容外,各高校对于其他课程的内容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在于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主讲教师。以中国经济史为例,中国政法大学所讲授内容的时间跨度为自秦汉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则将课程的重点放于近代。

在史学类课程中,复旦大学的外国经济思想史和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较具特色。复旦大学的课程主要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并且在课程中加入了我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经济思想影响的探讨,将无为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的思想相联。北京大学的课程主要探讨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对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的永恒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包括先秦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子以及商家学派等经济思想,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经济思想。

在其它定性类课程方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 和中山大学皆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其中厦门大学(经济学)将该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武汉大学(经济学)开设了社会学、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的选修课程。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经济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经济学方法论的选修课程。所有高校皆未开设经济哲学课程。

从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对不同项目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定量课程要求的提高会伴随着定性类课程的缩减与淡化。该趋势在西方经济学教育中也有所体现。

四、结论

本文调研了我国十二所高校15 个经济学项目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各学校对学生获得学位的最低学分要求存在差异。获得本科学位总学分要求的均值为155. 5,课堂教学学分(除去实践类教学)要求的均值为142. 7。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为157学分;最低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为125 学分。总体而言,各高校对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中级宏观经济学范文第5篇

一、个人简介。邓宏乾,1964年出生,湖北松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房地产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任湖北省政协委员

二、主要社会兼职。国家住房与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政府特邀土地监察专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专家组成员,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房地产估价师学会专家组成员,武汉市土地招标委员会成员,湖北省工程本文由收集整理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房地产与建筑经济组组长,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客座研究员。

三、研究领域。城市经济、房地产经济。

四、主要学术成果。承担了《中国财政主体财源问题研究》等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住房保障问题与改革创新研究》;承担省部科研项目9项,横向合作项目10多项。先后在《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经济体制改革》、《江海学刊》、《开放时代》、《中国房地产》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主要有:

1、《中国城市房地产收益分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中国房地产税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房地产金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房地产金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