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幸福的样子

幸福的样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幸福的样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幸福的样子范文第1篇

我的每一天其实都很平凡:做家务,看望老人,做好工作,和朋友快乐相处……用微笑面对生活里的亲人和朋友,然后静下心写下自己的真实心情和网络里的朋友分享。日子真是平凡极了,但我已经习惯了,而且坦然接受了这样的平凡,我在平凡中感到了极度的满足和安慰,这些平凡的日子让我常常感到幸福。

常常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你的脸上一直有微笑,为什么你的心头一直是阳光,为什么很少看到你的忧伤,为什么一样的生活我没有你那样的快乐?为什么一样琐碎平凡的日子我没有你那样好心情?为什么一样的地位和经济条件而我却没有你那样的笑容……快告诉我诀窍儿。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是无言的笑,诀窍儿哪里有啊,其实我也只是一个很庸常的女子,没有倾国倾城之貌,没有什么大的抱负,没有过多的欲望和奢求,不求名利富贵不求金钱和地位,我只想过好每一天。

庸常的日子有太多幸福的时刻,亲人朋友平平安安,港湾里永远荡漾着和美温馨的氛围,这是多么的平凡,但又多么地令人心安。只要有心,幸福的时刻无处不在,每每沉浸其中,一股谢意就会从心底涌上来,不由感叹:庸常日子,祥和的日子,这是多么美。

昨天上班,等车的间隙,见一位盲人在路边拉二胡,悠扬的琴声在冬日的街道上回旋,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他神情专著,似乎全然忘记了身边的一切。

我站在离他不远的一隅,原本等车焦急的心情,在他婉转欢快的琴声中平静了下来,仔细聆听这清丽的乐声,双眸不禁潮湿,并从心底涌出一分感动!这样一位眼前黑茫茫的人,命运对他是多么残酷,可他用他的音乐,用他的努力和坚毅,带给自己、带给他人一分希冀和温暖……

也许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对生活和幸福的感觉早已麻木,很多的时候,听到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抱怨、疲惫和无奈。以至于忘却了,用一颗平和淡定的心,去感受身边的事物,就如我们所拥有的庸常的幸福。

电视剧《婆家娘家》里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不要羡慕别人,自己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她说的这句话其实大家都懂,可是人们在生活当中做的却不是很好。当周围的人成功时,或是发财时,总是嫉妒得要死,不是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本事就是埋怨自己的老公没能力,却从没有从自身找找原因,是否该努力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其实无端的攀比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幸福的样子范文第2篇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观的典范,是一种所谓安贫乐道的幸福。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有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幸福并不是生活的清贫所带来的,贫困本身并不幸福,这里的幸福乃是“以道为乐”、“与道合一”的幸福。尤其是在宋明理学中,“孔颜之乐”被理解为与天地同体、与理合一、顺心任性、性情合一等高妙的境界,这在无形中突出了“乐道”的一面而弱化了“安贫”的意义。而在孔子这里,“安贫”和“乐道”是德性幸福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孔颜之乐”是纯粹之德性幸福,主要地就是依据“箪食”、“瓢饮”、“陋巷”、“饭疏食”、“饮水”、“曲肱枕”的生活而言的。此种生活立场鲜明地摒弃世俗功利幸福而追求纯粹的德性幸福,“孔颜的这种境界将精神的升华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幸福不仅仅取决于感望的实现程度,从而进一步凸现了人不同于一般生物的本质特征。在理性对感性的超越中,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价值,也得到了更为具体的展示”。实现纯粹之德性幸福,感望的满足必须尽可能地降低,“安贫”不仅是达到纯粹德性幸福的途径,而且也是纯粹德性幸福本身,“乐亦在其中”。摒弃世俗功利幸福、降低感望要求,对常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在世人看来,孔颜境界固然高洁,但其实与苦行并没有多少分别。所以纯粹之德性幸福即使是儒家精英也少能企及,只是极少数圣人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但也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的理想境界清楚地展现着儒家幸福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排斥和摒弃功利幸福后,孔子的德性幸福纯粹地体现为“乐道”,以及由“乐道”派生出来的“乐学”,换言之,是“道之乐”和“学之乐”。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相对于“安贫”而言,孔颜境界把“乐道”作为德性幸福,具有更为终极的意义和价值。君子“志于道”,“道”可以说是个体人生的全部追求所在,“朝闻道,夕死可矣”。宋明理学也正是在“乐道”上大做文章,加以演绎和发挥,把“孔颜之乐”提升为与道合一、与理合一、性情合一甚至与天地同体的境界。

儒家认为“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既然“致其道”是全部生命的追求,那么“学”的意义自然也就彰显出来。这样,抽象的德性幸福就由“道之乐”派生出“学之乐”,“学之乐”也就成为抽象德性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论语》第一条语录就讲学习之愉悦,“学之乐”在儒家幸福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称赞颜回的“好学”时,很明显,“学”与“致其道”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安贫乐道的“孔颜之乐”中,“发愤忘食”的“好学”也是君子的幸福所在。

“曾点之志”是儒家幸福观的又一典范。《论语·先进》里记载,孔子让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子路表达了治理内忧外患的千乘之国的志向,用三年时间使国家强大、百姓明理;冉有以治理方圆六十里左右的小国家为志向,也用三年时间使国家富足、百姓知礼;公西华愿意从事宗庙之事,做个小司仪。而曾点的回答与子路、冉有、公西华大不相同。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曾点的志向让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从而成为儒者生活追求的又一方向。“曾点之志”可以作为儒家抽象德性幸福的经典表述。在抽象德性幸福中,功利幸福不是被排斥在外,而是被超越;不是不要功利,而是不言功利。抽象德性幸福不去理会“安贫”,不要求“箪食”、“瓢饮”、“陋巷”一类的生活,从“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兴致中甚至可以看到小康一类的富足生活,这与旗帜鲜明地摒弃功利幸福、要求安于贫困的纯粹德性幸福显然是有所区别的。抽象的德性幸福并不排斥功利幸福,这是“抽象”的一层意思;所谓“抽象”也是指不主张和推崇功利幸福,这是“抽象”的另一层意思。两层意思合起来,“抽象形态”就是不言功利、超越功利。对抽象德性幸福而言,有功利幸福或者无功利幸福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在这里,功利幸福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主体感受的幸福完全是“抽象”的,但“抽象”并不是没有内容或空洞无物,这种“抽象”的幸福仍然是一种德性幸福。

抽象的德性幸福突出了德性的存在论意义。德性在这里主要不是指道德个体的某个或某些品格,例如“孔颜之乐”中的安贫、乐道、好学,或者一般意义上的仁爱、宽厚、正直、刚毅等,而主要是指表征着人之存在的作为整体的德性。在这个意义上说,德性所表征的是人本质的存在,展现着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儒家孔子、曾点所要追求的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暮春时节,人在山水之间体验自然、人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是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一体;而整个“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景则展现了人之本真的状态、展现了人之存在与天地宇宙合一的境界。可以说,抽象的德性幸福不仅是超越世俗贫富的功利幸福的,而且是超越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的。德性幸福的抽象形态超越功利享乐,这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德性幸福是如何超越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的。德性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超越一方面表现为作为整体的德性对仁爱、宽厚、正直、刚毅等具体品格的超越,另一方面也是德性自身的存在论意义对于伦理学意义的超越。具此德性,人成为真正的人,个体成就自我,与天地万物一体,也就达到了终极的超越的幸福。因此,把“曾点之志”作为德性幸福的抽象形态,所谓“抽象”就包含着超越世俗贫富的功利幸福与超越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的意思。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仁者与智者的乐山、乐水、活动、沉静、快乐、长寿等诸种生活状态也可以看作是抽象的德性幸福。“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无关乎功利生活,也无关乎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知者动,仁者静”也是如此。“知者乐,仁者寿”似乎具有某些世俗功利幸福的色彩,但在德性幸福的意义上进行理解更为恰当,因为这里的“乐”、“寿”之德性幸福的意味更为强烈,“乐”、“寿”在这里同样具有超越性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关于德性幸福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张力,既有理想的层面,也有现实的层面。然而由于理想层面作为儒家典范的地位和意义,其强烈而眩目的光芒使得现实层面的内容黯然失色,这就导致德性幸福的现实形态往往被忽视,也就导致了孔子德性幸福的全貌往往不能完整地呈现。在孔子的德性幸福观中,不仅有纯粹的“孔颜之乐”、抽象的“曾点之志”,而且也有现实的“君子之禄”、“禄在其中”。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求禄之法”和“谋道不谋食”之论中,均出现了“禄在其中”的提法,实际上是考察了德与禄的关系,对众多儒家弟子乃至一般民众而言,“君子之禄”比“孔颜之乐”、“曾点之志”更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意义。

子张也是孔门弟子中才学出众的一位,对从政有着浓厚的兴趣,直言不讳地向孔子询问获得官职俸禄的方法。这可以理解为以子张为代表的儒家弟子对功利幸福的追求,但孔子仍然坚持了德性原则,要求做到多闻多见,慎言慎行,提出言语的错误少、行为的懊悔少——这些要求实际上是内在德性外化为德言、德行——那么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所谓“禄在其中”也就是“禄在德中”。孔子所讲的“求禄之法”在性质上已经不是指向功利幸福而是指向德性幸福,其“求禄之法”的本质是追求德性完善,是在德性的完善中产生了功利幸福,而且对德性的追求并不是服务于实现功利幸福的目的。“求禄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实已经不是“求禄”,而是“求德”,是“由德而禄”、“禄在德中”,完全可以说“禄”是“求德”的副产品。因此,尽管子张提出的是关于功利幸福的问题,但是孔子作出的却是关于德性幸福的回答,只是这种德性幸福的回答开始趋近于功利幸福,可以称之为德性幸福的现实形态。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论述清楚地展现着孔子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也清楚地表明孔子坚持的仍然是德性幸福。但孔子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在言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同时,说出了“学也,禄在其中矣”。在孔子的幸福观中,“禄在其中”是一种不同的声音,也许并不十分的响亮,甚至常常被人忽略,但与“孔颜之乐”、“曾点之志”的主音是那样的不同,却又是那样的协调。“禄在其中”使孔子的幸福观具有了另外一种品格,既坚持了德性的原则,这是与“孔颜之乐”、“曾点之志”协调一致的一面;又使德性幸福贴近社会现实,成为儒家弟子和一般民众可以企及的生活追求,这与“孔颜之乐”、“曾点之志”显然是不同的。

德性幸福的现实形态虽然没有“孔颜之乐”、“曾点之志”那样显赫,尤其是儒学的后期发展中,由于宋明理学过于注重理想境界,现实之德性幸福渐渐为世人所淡忘,但是,现实之德性幸福在孔子的幸福观中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使孔子的德性幸福观具有了重现实的品格,正是这种现实品格拉近了德性幸福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得德性幸福不仅能够为儒家弟子所接受,而且也能够为一般民众所承认和接受。儒家德性幸福能够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当是与德性幸福的现实形态有密切关系的。孔子以后,儒分为八,“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盂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韩非子·显学》),“子张之儒”为儒家八派之首,后学众多,兴盛一时。“子张之儒”得以兴盛,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是可以推想,重现实的品格、追求现实的德性幸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纯粹之德性幸福——“孔颜之乐”,抽象之德性幸福——“曾点之志”.现实之德性幸福——“君子之禄”、“禄在其中”,三种形态的德性幸福统一起来就是孔子德性幸福的完整形态。只有完整形态的德性幸福才展示着孔子德性幸福观的全貌,过于渲染其中的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必然造成偏狭的理解。就孔子的德性幸福观而言,人们讲得最多的莫过于“孔颜之乐”,以致造成把德性幸福等同于“孔颜之乐”的错觉;“曾点之志”由于其境界的高妙也倍受儒家学者的推崇;而“君子之禄”、“禄在其中”却逐渐为世人所淡忘。这种对孔子德性幸福观的误读随之必然造成德性幸福的“悬置”,“孔颜之乐”、“曾点之志”境界固然高妙,然而即使是儒家精英也难以达到,普通百姓就更难以落实了。实际上,孔子的德性幸福不仅“可敬”,而且“可信”、“可行”,这就需要在完整的意义上理解和把握德性幸福。

德性幸福是与功利幸福相对而言的,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区分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各自对于功利幸福的态度。纯粹德性幸福排斥功利幸福,要求尽可能地降低感望需要;抽象德性幸福不言功利,既不排斥功利幸福也不追逐功利幸福,是对功利幸福的超越;现实德性幸福为功利幸福留下了地盘,功利幸福被作为德性幸福的副产品。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区分的另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各自的内容特质。纯粹德性幸福在排斥功利后纯粹地表现为“道之乐”、“学之乐”;抽象德性幸福突出德性的存在论意义,表现为超越性和终极性的人生境界;现实德性幸福立足社会现实,主张“君子之禄”、“禄在其中”,在德性的完善中同时获得功利幸福。

幸福观常被作为人生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例如把人生观细化为生死、义利、理欲、荣辱、公私、人性、理想、幸福等诸多方面,幸福观被作为人生观、价值观的下位概念,但似乎幸福观更宜作为人生观、价值观同一层次序列的概念。因为幸福观同时涵盖了生死、义利、理欲、荣辱、公私、人性、理想、幸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幸福同时也是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幸福观同样也发挥着价值导向的作用。孔子的幸福观以德性完善作为首要价值和最高价值,把德性完满作为人生之根本幸福,确立了儒家德性幸福观的基本格调。它以德性的原则来解决人生重大问题,涉及义利之辨、天人之辨、成人之道、理想人格等诸多相关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特质。

孔子德性幸福的多样化形态而不是单一形态,对于确立儒家正统的德性幸福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作为德性幸福的完整形态出现的时候,就显示了孔子德性幸福观的张力和魅力。一种缺失典范和榜样的德性幸福正统是不可思议的。“孔颜之乐”、“曾点之志”就道德修养而言是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就人生幸福而言是纯粹的、抽象的德性幸福,是儒家极少数圣人才能获得的幸福。尽管众多儒家弟子和普通百姓难以企及,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典范和榜样的意义。正因为其纯粹和抽象,它更清楚地展现着孔子思想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作为典范和榜样,它不仅成为儒者生活的价值导向,对普通百姓的生活追求同样也具有导向的意义。纯粹的、抽象的德性幸福塑造了“圣人境界”,为德性幸福的“圣化”提供了理论准备,这对于德性幸福成为儒家正统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缺失普遍性和有效性的德性幸福正统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德性幸福的纯粹形态、抽象形态塑造了“圣人境界”,使德性幸福成为高高在上的榜样和典范;那么德性幸福的现实形态则提供了“贤人标准”,使德性幸福回归于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涵盖了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既有理想层面的“孔颜之乐”和“曾点之志”,也有现实层面的“君子之禄”、“禄在其中”,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的原则。孔子德性幸福三种形态的统一树立了儒家德性幸福的榜样和典范,同时也使德性幸福获得了普遍性和有效性,从而奠定了儒家德性幸福的基本格局。

[论文关键词]孔子;德性幸福;功利幸福;纯粹形态;抽象形态;现实形态

幸福的样子范文第3篇

1、幸福无时没有,幸福无处不在。儿时,你的幸福就是当你跌倒失声痛苦时,母亲抱起你,拍打着你背时的那句“别哭。”;成年时,你的幸福就是在你结婚时你身旁的那位拉起你的手问你的那句“你愿意吗?”;老年时,你的幸福就是在椅子背后孙子的那句“奶奶我帮你敲背!”。家庭中,幸福是一家子的和乐融融;学校里,幸福是同学间的互相竞争;赛场上,幸福是队友间的默契配合。

2、用自信之泉浇灌感恩的土壤,用无私的阳光照耀,我们看到幸福的大树上开出绚丽的花朵,馥郁芬芳。

3、有人认为有钱、有势才是幸福,但是我却认为幸福是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感觉。它就像妈妈唠叨的话语,它就像是老师认真的为我们讲解的一道习题,就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幸福,它时刻都伴随着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地去感受,就会发现它的存在!

4、劳动换来丰收,丰收带来喜悦,喜悦意味着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受,似在找到了自已追求已久的东西。它并不与魔术师的帽子同步,因为,魔术师的帽子里只是一种幻觉,而寻找幸福的追求,经过劳动可以使幻想变成现实。幸福是劳动,幸福就是用自已的双手和智慧让别人或自已活得快活。无数的事实证明,幸福在于忘我劳动,幸福在于辛勤地创造。

5、幸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是人们不善于发现。缺少发幸福的眼睛。只要用心,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6、不同的人对什么是幸福都有着不同的见解,这些简单的普通的想法,其实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你有你的理想,你有你的愿望,如果能实现你的理想或愿望,便会有一股激流涌上心头,这就是幸福。幸福就是这样的渺小,但又让很多人被这样的幸福所感动着。

7、幸福是一架天平,你在这一头放上你对家人的爱,另一头也会出现家人对你的爱。两样中和,天平的两头都会感到幸福。上帝永远是公平的,你付出了,便会得到回报。佛家说,因果因果,有因才有果。家人感受到了你的爱,那么,他们也会爱你。

8、有一种东西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的人为了找到它,拼命的工作,认为有钱了就能得到它,然而有钱之后并没有得到它;有的人认为住到了大房子里就能得到它,所以到处借钱买了一座大房子,然而住进去之后并没有得到它,于是就认为它很难得,它就是幸福。

9、幸福像一束温暖的阳光,在清晨洒满人间;幸福像一阵清新的空气,每时每刻荡漾在你身边;幸福又像一丝丝轻柔的风儿,在你没觉察的时候飞来……

10、在快乐时,能让人感到幸福;在悲伤时,更能让人反思幸福。人生时时刻刻都有幸福,需要我们用心体验,人生处处都有幸福,需要我们努力抓住。()

11、幸福是什么?奶奶说,幸福是健康平安吃饱饭;妈妈说,幸福是努力工作和谐社会;我说幸福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伴着朗朗书声好好学习……

12、幸福要开自己去创造。只有胸怀远志的人。只有愿意用汗水去辛勤劳作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幸福。

13、妈妈为我播种了幸福!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快乐,我必将象妈妈那样把幸福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一生也伴着幸福同行!

14、有人说幸福就是有钱;有人说幸福就是有权;有人说幸福就是有势。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闭上双眼,用心感受,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15、幸福是一种信仰,只有相信幸福的存在,你才会感到幸福。相信幸福,相信别人对你的爱,你会感到无比快乐。幸福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身边,虽然肉眼不能见,但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16、幸福是什么?蜡烛告诉我,幸福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自己的一点热来温暖人们,尽自己的一点光来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骏马告诉我,幸福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地奔跑。雄鹰告诉我,幸福就是展翅高飞博击长空,朝着自己的梦想一点点地飞近……哦,原来幸福就是奉献,就是自由,就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17、幸福在哪里?幸福就蕴含在微笑里。幸福可以让人感到温暖,幸福可以让人充满信心。以后,让我们用一个个微笑来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吧!

18、幸福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衡量、用心观望……因为幸福不是物品,所以不能用金钱的标准衡量。幸福永远无法用钱和权交换,但你可以通过爱他人,来为自己获取幸福。

幸福的样子范文第4篇

1、幸福无时没有,幸福无处不在。儿时,你的幸福就是当你跌倒失声痛苦时,母亲抱起你,拍打着你背时的那句“别哭。”;成年时,你的幸福就是在你结婚时你身旁的那位拉起你的手问你的那句“你愿意吗?”;老年时,你的幸福就是在椅子背后孙子的那句“奶奶我帮你敲背!”。家庭中,幸福是一家子的和乐融融;学校里,幸福是同学间的互相竞争;赛场上,幸福是队友间的默契配合。

2、用自信之泉浇灌感恩的土壤,用无私的阳光照耀,我们看到幸福的大树上开出绚丽的花朵,馥郁芬芳。

3、有人认为有钱、有势才是幸福,但是我却认为幸福是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感觉。它就像妈妈唠叨的话语,它就像是老师认真的为我们讲解的一道习题,就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幸福,它时刻都伴随着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地去感受,就会发现它的存在!

4、劳动换来丰收,丰收带来喜悦,喜悦意味着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受,似在找到了自已追求已久的东西。它并不与魔术师的帽子同步,因为,魔术师的帽子里只是一种幻觉,而寻找幸福的追求,经过劳动可以使幻想变成现实。幸福是劳动,幸福就是用自已的双手和智慧让别人或自已活得快活。无数的事实证明,幸福在于忘我劳动,幸福在于辛勤地创造。

5、幸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是人们不善于发现。缺少发幸福的眼睛。只要用心,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6、不同的人对什么是幸福都有着不同的见解,这些简单的普通的想法,其实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你有你的理想,你有你的愿望,如果能实现你的理想或愿望,便会有一股激流涌上心头,这就是幸福。幸福就是这样的渺小,但又让很多人被这样的幸福所感动着。

7、幸福是一架天平,你在这一头放上你对家人的爱,另一头也会出现家人对你的爱。两样中和,天平的两头都会感到幸福。上帝永远是公平的,你付出了,便会得到回报。佛家说,因果因果,有因才有果。家人感受到了你的爱,那么,他们也会爱你。

8、有一种东西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的人为了找到它,拼命的工作,认为有钱了就能得到它,然而有钱之后并没有得到它;有的人认为住到了大房子里就能得到它,所以到处借钱买了一座大房子,然而住进去之后并没有得到它,于是就认为它很难得,它就是幸福。

9、幸福像一束温暖的阳光,在清晨洒满人间;幸福像一阵清新的空气,每时每刻荡漾在你身边;幸福又像一丝丝轻柔的风儿,在你没觉察的时候飞来……

10、在快乐时,能让人感到幸福;在悲伤时,更能让人反思幸福。人生时时刻刻都有幸福,需要我们用心体验,人生处处都有幸福,需要我们努力抓住。()

11、幸福是什么?奶奶说,幸福是健康平安吃饱饭;妈妈说,幸福是努力工作和谐社会;我说幸福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伴着朗朗书声好好学习……

12、幸福要开自己去创造。只有胸怀远志的人。只有愿意用汗水去辛勤劳作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幸福。

13、妈妈为我播种了幸福!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快乐,我必将象妈妈那样把幸福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一生也伴着幸福同行!

14、有人说幸福就是有钱;有人说幸福就是有权;有人说幸福就是有势。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闭上双眼,用心感受,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15、幸福是一种信仰,只有相信幸福的存在,你才会感到幸福。相信幸福,相信别人对你的爱,你会感到无比快乐。幸福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身边,虽然肉眼不能见,但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16、幸福是什么?蜡烛告诉我,幸福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自己的一点热来温暖人们,尽自己的一点光来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骏马告诉我,幸福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地奔跑。雄鹰告诉我,幸福就是展翅高飞博击长空,朝着自己的梦想一点点地飞近……哦,原来幸福就是奉献,就是自由,就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17、幸福在哪里?幸福就蕴含在微笑里。幸福可以让人感到温暖,幸福可以让人充满信心。以后,让我们用一个个微笑来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吧!

18、幸福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衡量、用心观望……因为幸福不是物品,所以不能用金钱的标准衡量。幸福永远无法用钱和权交换,但你可以通过爱他人,来为自己获取幸福。

幸福的样子范文第5篇

我认为幸福有时像氧气,它会无时无刻弥漫在身体周围,只是我们常常察觉不到。如果没有弥漫在身边的幸福,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目标,生活就会失去动力。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早已看清残酷的事实,把大把大把的金钱看作是幸福的终点。我对这一观点感到十分无奈,再有钱的人也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他们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根本挤不出宝贵的时间去感受他们所谓的幸福。

可是许多的人还是感受不到幸福,为什么?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幸福吗?不!并不是这样。其实幸福就像花儿一样,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颜色和芳香,幸福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虽然,我们有时侯似乎感受不到幸福,其实并不是幸福不存在,而是幸福在孕育的过程中。

其实幸福也可以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感受到的——父母的关心、老师的教导……哪一个不是蕴含着幸福的?并且这些都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静谧铺天盖地而来,看着窗前的玫瑰节节拨枝,我也忍不住伸着懒腰。花啊,纵情炫耀你的风采吧,让沉睡一季的身子和着风摇曳,唱出春的乐曲。

捧着散发古香的《史记》研读,突然一个清脆的拍打声引走了我的神,只见一只硕大的黑斑蝴蝶正努力用肥厚的翅膀拍打着窗子,细长弯曲的须,油亮发黑的色,我的心怦然一动,好美丽的生命!看它的样子想进屋,于是,怜香惜玉的本能使我轻轻地打开了厚重的窗子,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小东西刹那间停止了动作,胆怯地呆在那里,盯着我这个庞然大物。我习惯性地呆在一旁,屏息凝视,生怕打搅了它的一江。

我小心地盯着这个精灵,它幼小的身体怎么能发出如此大的震撼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我想象着微小的毛毛虫正努力挣脱壳的束缚,忍着娇嫩的身体冲破坚硬锋利的壳的刺痛,一下,两下,终于,变成了眼前的美丽仙子。

精灵扑棱了一下翅膀,接着,在一瞬间消失了。我定了定神,收回思绪,抬头只看到一个身影向太阳努力飞去,让周围一切变得如此逊色。我沉重地叹了一口气,也许,这就是挫折,也是幸福。

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蝴蝶尚懂得蜕变,人呢?幸福无时无刻不在引我们追逐,而幸福又是需要代价的,需要挫折之水来浇灌。想着那次半夜起床攀上楼顶看流星雨,虽然要抵挡刺骨的寒风,但当看到流星划破寂静的夜,拖着长长的思念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一颗小石头,可以绊倒行人,但也可以当作路上的一道风景;有时觉得自己的路太坎坷,但当努力跨过路的暗礁时,却发现自己已蜕变得更成熟、更稳重。

所以,正如蝴蝶的降临,不经意间,幸福唾手可得,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当中国的封建学子们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为之奋斗终身时,吴敬梓则用他的笔给我们绘出一个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幸福就是如此吗?我怀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认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