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受伤的燕子

受伤的燕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受伤的燕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受伤的燕子范文第1篇

春天,我们拥抱在温暖的阳光下,新的一年给予我们无暇的笑脸;夏天,我们徘徊在生机的树林里,独特的绿意赠予我们无忧的面貌;冬天,我们簇拥在小精灵的周围,天真的笑脸带给我们无愁的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惟独秋天,它让我们软禁在痛苦中,让我们沐浴在泪水中,只有辛酸。或许,秋天的方向就是一个悲剧,想抓住眼前的气息却没想到那还有荆棘。在疼痛的呐喊下,我只有一双受伤的手。

我曾经享受过人生,感悟过人生,在爱的海洋里生存,源源不断的流水挣扎着一切。泛滥的水花也无法改变我的情感,认为幸福能永随相伴,即便只有片刻的吮吸那也是美好的到来。我感谢过生命,认为它酝酿的美好会给予我永恒,等到岁月慢慢流逝冲淡改变所有的一切,让自己别无选择。才了解,人生还有酸辛,枯涩。其实一开始还以为这只是考验,但没想到事实证明一切,也许只剩下痛苦了吧!它让我所有的一切在惩罚中,让痛苦和孤独盘绕在我身边,让我不习惯去用一时的快乐来弥补它们。既然早已习惯了世事的尘埃,有何必让自己去难以理解人生呢?我们幼年时,没有烦恼,天真无暇,快乐得像一个天使,周围时不时有甜蜜的汲取。而如今长大了,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去面对,可为何自己不能勇敢些呢?既然自己又那么钟情这个季节,为何还要放弃它呢?

我多想呼唤所有的一切,让自己更逍遥。不想让自己叹息的身影去迷失那份童真,但是接踵而来的只有烦恼,快乐早已遗失。我一直坚信自己的拥有,因为它让我知道人生的真谛。确实,世界上每个人都戴上了面具,一味的用美丽的谎言去诱惑他人,赢得他人的心,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啊!好累。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我多么希望改变,想尝试去乞求命运,却没想到命运婉言的拒绝竟会使这片天不再因我而存留。

我用受伤的手支撑着自己,渴望自己能够像小鸟一样,有自己的自由,即便能够跨越生活,去寻找自己的天堂。于是我用受伤的手捂住眼睛,一个冲刺的姿势,飞向我的目标——地平线。

受伤的燕子范文第2篇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作用已日益为国内外研究者所关注。早期研究FDI对东道国经济,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作用传导机制主要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强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资本积累作用,如Rostow首先提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用外资可以改善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面临的资本短缺约束;依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哈罗德—多马模型,Chenery &Strout进一步提出了“双缺口”模型。然而,双缺口模型一个无法解释的事实是,对于像中国这种储蓄缺口并不明显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该如何解释流入这些国家的FDI仍然不断增加的现象呢?而且FDI的资本积累效应也难以解释近年来发达国家之间双向直接投资增多的事实。

    在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新增长理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开始集中于探讨被传统的双缺口模型所忽视的FDI技术外溢效应(Technology Spillover)。许多研究发现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对东道国企业存在着技术外溢效应,如Nadiri(1991)、Globerman(1994)、Imbriani & Reganati(1997)等。然而,FDI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假设检验结果则要复杂得多。Blomstrom & Persson(1983)、Blomstrom(1986)、Blomstrom & Wolff(1989)、Kokko(1994)、Kokko & Zejan(1994)、Sjoholm(1999)等人分别发现FDI技术外溢效应假设在乌拉圭、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成立。但是Blomstrom(1989)、Haddad & Harrison(1993)、Aitken &Harrison(1993)、Goldar(1994)、Haksar(1995)、Kokko(1996)对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检验结果却不支持FDI技术外溢假设,或者发现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采用的理论模型、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数据选取的差异必然会影响最后的实证结果。例如,同样是研究印度外商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Goldar(1994)采用计量分析方法,Basant & Fikkert(1993)、Haksar(1995)、Kathak(1989)则选用生产函数方法,得到的结果也各有差异:Basant & Fikkert(1993)发现FDI的确促进了本国技术进步;Kathak发现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只存在于科技含量高的行业;考虑到FDI对东道国技术外溢的时滞期,Goldar研究则表明FDI的技术外溢只在较长时期内存在;Haksar(1995)则表明FDI的技术外溢作用远远不及本国研发。

    然而,除了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外,对FDI技术外溢效应检验出现不一致结果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以上研究仅仅从外资企业的角度来考虑FDI对东道国国内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实际上,东道国国内企业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收FDI的技术外溢反过来也必然影响到FDI的技术外溢效果,即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对发达国家的实证检验发现存在着普遍的技术外溢效应,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假设检验却难以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因此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各国吸收能力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技术外溢效果。

    Borensztein et al(1998)首次运用人力资本作为吸收能力的指标将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具体量化,Borenszteinetal的研究结果表明FDI正是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结合起来对经济增长起着显着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一作用要远远大于单纯的资本积累作用。同时,FDI的技术外溢作用存在“临界水平”,即只有当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足够丰裕时,东道国经济才能吸收FDI的技术外溢。Borensztein etal的研究工作揭示了这一核心思想:单纯的FDI流入并不直接导致技术外溢效应,FDI是否能促进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进步,从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还取决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如何。沿着Borensztein et al开创的研究思路,一些学者从其它角度来解释东道国经济对FDI的“吸收能力”。Olfsdotter(1998)认为不仅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了吸收能力的大小,而且像经济开放度、政府政策(Henley etal1999)、人口增长率、基础设施状况(Stern 1991)乃至行政效率、知识产权保护度(Tortensson 1994;Mauro 1995)这类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大大拓宽了吸收能力所涵盖的概念范围。Alfaroetal(2000)则认为东道国的金融市场效率是影响其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由于东道国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必须要为利用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支付一大笔初始的固定成本(包括学习费用、谈判成本、购买关键技术以及设备的费用等),因此东道国内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将决定创业者是否能在有效时期内获得贷款以支付这笔固定成本。Markusen & Vanables(1998)用具有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与东道国内部门的链接效应(Linkage Effect)来考察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如FDI带来的国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互补性技术的发展等等。Goldsmith & Sporleder(1999)则在Markusenetal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前向链接(Forward Linkages)”和“后向链接(BackwardLinkages)”来考察FDI对国内经济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Kinoshita(2000)将研发的作用分为两部分:一是研发的创新作用;二是研发的学习效应,即东道国国内研发的增加将提高国内企业对FDI技术的吸收效果。Kinoshita对捷克制造业的研究表明国内研发的学习、增进吸收能力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创新作用,但对于合资企业而言当地企业并没有从其国外合作伙伴处获益。

    迄今为止国内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数不多。汤文仙、韩福荣(2000)提出了“技术缺口”这一概念,指出传统的双缺口模型并不适宜中国外资引进的实证研究,但其构造的“三缺口模型”对于如何测标、度量“技术缺口”这一核心的问题却缺乏应有的解释。秦晓钟(1998)对中国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9种行业的横截面回归分析;张诚等(2001)定性探讨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借鉴Feder(1982)的模型,何洁把生产部门分为国内生产部门与外商企业部门,用生产函数方法测算了我国工业部门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本文以Borenszteinetal(1998)的模型为基础,首次测算并比较了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

    二、基于人力资本的FDI吸收能力测算

    Borensztein et al(1998)提出了一个衡量FDI技术外溢效应的模型。在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往往被视为“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的结果,而后者又是以资本品种类数的增加为表示形式的(Romer 1990,Grossma n & Helpman 1991,Barro & Sala-i-Martin 1995)。Borenszteinetal考察的重点是资本品,尤其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如下的消费品生产函数:

    Y[,t]=AH[α,t]K[1-α,t]                (1)

    其中H代表人力资本,K代表物质资本,从上式可以看出资本积累实质上是资本品种类的扩张。其次,Borenszteinetal假定国内企业吸收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必须支付吸收成本F。F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①东道国外资企业数n[*]与其企业总数N之比n[*]/N,②东道国企业总数N与投资国内生产资本品的企业数N[*]之比N/N[*]。这两个比值近似代表了初始的技术缺口,而技术缺口又决定了吸收成本F。因此,我们有:

    F=F(n[*]/N,N/N[*])                    (2)

    且,即n/N[*]比值小,说明目前到该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少,国内由于缺乏向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学习机会而导致初始的技术缺口很大,因此国内企业也越有可能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

    假定国内市场对于内、外资企业都是自由进入的,引入拉姆齐模型的跨时消费效用决策方程式,由跨时消费效用最大化Borensztein et al构建了如下增长方程式:

    附图

    其中g是经济实际增长率,初始的技术缺口由n/N、N/N[*]这两个比值来度量。此外,A、H分别代表东道国的技术产出率及人力资本存量,σ、ρ是与跨时消费决策有关的两个指数。

    以Borensztein et al的理论模型为基础,我们发现,如果用FDI来表示上式的n[*]/N[*],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质上体现在两方面:首先,FDI度量了新的资本品被引入的数量,即资本积累效应;其次,从上式我们不难看出,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道国内人力资本存量越丰富(H值越大),FDI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越显着,即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越明显。

    为了比较流入中国FDI的资本积累效应与技术外溢效应,我们建立了如下的回归方程式:

    g=C[,0]+c[,1]FDI+C[,2]FDI×H+C[,3]Y[,0]+C[,4]A       (4)

    其中Y[,0]代表初始人均产值,A代表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变量。利用中国经济1980年~1999年共20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对FDI的资本积累效应与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实际测算比较。为了消除初始水平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均以1980年的数据值作为基期对以后年份的统计值进行了处理。

    回归结果如表1。

    表1 回归结果

受伤的燕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税收管辖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求,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的分配关系。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管理经济、调控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亚马逊2007年的营业额已经超过170亿美元,所售商品种类达几十万之多。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主导的商务模式,它不仅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并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商务模式,越来越成为市场重要的交易模式,其税收问题不容忽视。

一、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政策定位

世界上有关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有两种倾向: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免税派,认为对电子商务征税将会严重阻碍这种贸易形式的发展,有悖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二是以欧盟为代表的征税派,认为税收系统应具备法律确定性,电子商务不应承担额外税收,但也不希望为电子商务免除现有的税收,电子商务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导致不公平竞争。我国国家税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出于对税收中性原则和保护发展中国家税收管辖权力的考虑,我国将不会对电子商务实行免税政策。

造成各国在电子商务税收问题上的分歧是由于各国在税收制度和经济、技术发展上的差异造成的。电子商务征税与否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少数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通过免税政策可以获得更多利润。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坚持电子商务必须与其他贸易活动一样加以课税,以免其财政税款的流失。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够发达的基本国情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阶段等原因,我国必须对电子商务征税。

二、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逐步完善,电子商务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对传统贸易方式和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使得国家原有的税法显得力不从心。

(一)电子商务是否免税

国内关于电子商务是否免税的问题讨论较多,事实上,如果电子商务实行免税将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必将削弱国家的税收职能。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电子商务的存在及发展也需要国家政策、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因此需要承担纳税义务。另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贸易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它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各产业及其他贸易形式的协调配合,而且电子商务与其它贸易形势只是互补的关系。因此,从公平性的角度看,对电子商务应该征税。

(二)税收标准如何制定

在传统贸易活动中,出售商品需要征收增值税,提供劳务需要征收营业税,商品的跨国流动需要征收进口环节的流转税,对组织和个人的所得还要征收所得税。网络经济中,互联网服务商提供服务,存在供给与需求的买卖关系,因此,政府有充足的理由征税,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使税基受到威胁,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额难以统计,按交易额征税并不可行。因此,用什么样的标准征税成为税务机关和专家的难题。

(三)电子商务的纳税主体如何界定

传统经济活动中,营业机构所在地、合同缔结地、供货地管理机构及其他常设机构是认定营业所得、纳税主体的标准。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无需在他地建立常设机构也能进行交易,出售或购买其它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按传统的常设机构标准,并不能认定企业在它国设立常设机构,因而不能对外国销售商在本国的销售活动征税。常设机构的概念由于互联网的运用失去了意义。因此对于纳税主体的认定将是电子商务税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各国有关税收的法律标准

各国有关税收的法律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统一的监控措施。在基于网络的电子交易中,交易双方身处异国,而国与国之间有关电子交易的税法千差万别,这就使通过网络完成的电子交易要比传统的现实交易面临更为复杂的税务问题。由于征税国无法对发生在国外的银行付款进行监控,所以无法对本国公民通过网络购买外国软件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监督,征税更是无从谈起。

(五)电子数据交换加大了税收征管和稽查的难度

传统的税收征管和稽查是以税人的真实合同、账簿、发票往来票据和单证为基础的,可通过对纸制凭证账册和各种报表的有效、真实性、逻辑性和合法性的审核,达到征管和征稽的目的。而电子商务交易的核心是电子数据交换(EDI),也称无纸贸易,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直接的数据交换,其数字化的商业文件、商业单据使税收征管和稽查失去最直接的实物凭据,从而加大了税收征管和稽查的难度。

(六)现行税务登记方法对电子商务无法适用

现行税务登记的基础是纳税人要事先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好注册登记,而电子商务下的交易活动目前还没有明确要求需经过工商登记的程序,因此,现行的税务登记方法无法适用于电子商务,无法确定纳税人的经营情况。

三、构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电子商务税收模式

电子商务产生的深远影响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完善电子商务税制问题上,必须同其他行业、领域密切配合,协调运作。

(一)改革与完善电子商务税收的相关立法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电子商务独特的运作方式向现有的商务规范模式提出了技术、财务和交易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挑战。电子合同的书面、签字,原件和数据的证据效力等问题不同于传统的合同,网络交易已经不适用传统的税收法律。因此,政府必须制订电子商务税收的相关法律。

(二)深化征管改革,实现税收电子化

确立电子申报纳税方式。除了传统方式的纳税申报外,允许纳税人采取电子申报方式。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使电子货币、电子发票、网上银行开始取代传统的货币银行、信用卡,现行的税款征收方式与网上交易明显脱节。税务部门应建立网上申报渠道,并建立银行联接,使纳税人可以通过税务部门的网站进行数据传送,并通过银行数据交换系统,进行税款的交割。

另外,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纳税人从事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的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填报有关电子商务税务登记表,提交企业网址、电子邮箱地址以及计算机密钥的备份等有关网络资料。税务部门应对纳税人填报的有关事项进行严格审核,在税务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赋予纳税人电子商务税务登记专用号码,并要求纳税人将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号永久地展示在网站上,不得删除。

(三)提高公民纳税的自觉性,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纳税的监督机制

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税务部门在新的形势下,应做好纳税宣传工作,增强公民纳税的意识。在监督上,可以考虑对每一个进行网上销售的公司的服务器进行强制性的税务链接、海关链接和银行链接,以保证对网上销售的实时、有效监控,确保国家税收的征稽。对于在本国从事网上销售的外国公司,均应要求其在本国注册,本国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付款将汇入其财务的账户,并以此为依据征收其销售增值税。

(四)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

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主要遵循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当两种管辖权发生冲突时,大多数国家都坚持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优先的原则。互联网的发展使发达国和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要求扩大属人管辖权,而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要求扩大属地管辖权。不同的利益关系使各国税收管辖发生了争议。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问题,实际上就是税收利益在国与国之间的重新分配。而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世界各国的税务部门只有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纳税人的交易信息,从而为税收征管提供翔实、有力的依据。因此,国际税收协调在国际税收原则、立法、征管、稽查等诸方面需要紧密合作,共同促进税收政策的良好执行。

参考文献:

1、杜志宏.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与对策[J].北京物资流通,2007(1).

2、郭学文.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法律保障[J].,2007(11).

受伤的燕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税收 税收征管 对策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电子商务中的相关税收问题越来越复杂,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子商务给原有的税收政策、制度与管理方式带来了新问题与挑战。例如:电子商务给税收征管带来困难,各税种在电子商务中难以确定,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出现问题,电子商务使避税问题日益严峻,针对以上的种种税收问题我们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应坚持的原则

1.税收中性和效率原则相结合

税收中性是指征税不应影响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之间的经济选择,不应该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构成阻力。电子商务贸易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税收效率原则则要求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应尽可能便利和节约,以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论,在我国信息产业还处于稚嫩时期,网址资源已相当紧张,加上我国企业经营方式落后、机制僵化、信息不灵,因而急需上网经营。如果我国税收政策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则会妨碍企业的经营发展。

2.公平税负原则

从长远来看,应保持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的税负一致。因为, 电子商务与一般商务活动比较,并没有改变交易的本质。另外,电子商务网站已经从过去的风险投资到现在向传统行业靠拢,电子商务依靠传统行业才是其发展的空间。因此,两者应保持相同的税率。

二、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应采取的措施

1.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电子商务交易的产品(数字化产品)是种无形商品,现行税制对其纳税存在一定困难。为了减少税收对电子商务的负面影响,可实现增值税的转型,适当扩大增值税的课税范围,对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数字产品征收增值税,使其与传统有形产品的税收待遇相同。 简化税率和调整课征环节,加强对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扩大所得税收入比重,达到既保持税收收入又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目标。

2.解决“常设机构”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是完全建立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上,大多数产品或服务提供并不需要企业实际出现,而仅需一个网站和能够从事相关交易的软件,而这些软件和信息是无形的,不符合常设机构的概念,但是网站的物理依托是服务器,服务器是硬件,是有形的,它具备了构成常设机构的物理条件。这样,存放网站的服务器就是一个营业场所,如果它不被经常变换地点,就构成了“固定的营业场所”。所以,只要企业拥有一个网站/服务器,并通过它从事与其核心业务工作有关的活动,那么该网站/服务器应被看成常设机构,对它取得的营业利润征收所得税。

3.对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选择

世界各国在对待税收管辖权问题上,有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原则,有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原则,不过,很少有国家只单独采用一种原则来行使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往往是以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公民有大量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能够从国外取得大量的投资收益和经营所得,因此多坚持居民地管辖权原则为主来获取国际税收的管辖权;而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收入较少,应通过坚持实行地管辖权原则为主来维护本国对国际税收的管辖权。根据我国目前外来投资较多的实际情况,在行使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上,应坚持以实行地管辖权原则为主,居民地管辖权原则为辅。同时使用将有效解决居住国与收入来源国不同而造成的无法征税的情况。两者相结合可以完善公司网站或是个人网站提供的商务服务,以及国内外网上贸易的征税依据。

4.避税问题的解决方案

由于电子银行的出现,电子货币可以在税务机关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纳税人之间的付款结算业务。因此, 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网络经营者的资信状况核发数字式身份证明,并要求参与者在交易中取得对方数字身份的资料,以确定交易双方的身份及交易的性质。通过建立数字身份证制度,可以有效控制由于“电子货币”支付而产生的偷逃税现象。另外,还可以规定, 每次通过电子商务达成交易后,必须开具专用发票,并将开具的专用发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往银行,才能进行电子账号的款项结算。同时,纳税人在银行设立的电子账户必须在税务机关登记,并使用真实的居民身份证以便税收征管。

三、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我国经济的进程也不断加快,但在税收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传统的税收原则、税种确定、税收征管稽查等方面在现代电子商务中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我们要重新制定新的税收原则、立法、征管稽查制度以适应现代的电子贸易。另外,我们还应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些措施以满足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电子商务日渐发达的今天我们要顺应国际发展的趋势,不断规范电子交易市场,完善税收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吕延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3

受伤的燕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珠宝首饰; 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 F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26-02

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以及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方式。市场营销于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它分别经历了以生产为导向、以产品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和社会营销等五个阶段的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沟通和产品销售渠道,Internet改变了企业所面对的营销环境。网络营销正是在这种新的营销环境中应运产生的。

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的各个环节,而网络营销注重的是以Internet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的宣传和推广,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而是为促成交易提供支持,因此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电子商务可以被看作是网络营销的高级阶段。企业在完全开展电子商务之前,可以开展不同层次的网络营销活动。

二、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一)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随着政策的放开,珠宝首饰业发展迅速。近年香港珠宝业出现了大幅“北移”,生产能力快速增加,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珠宝加工国,并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珠宝消费市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刺激了消费者购买珠宝首饰的需求和欲望。但是,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珠宝首饰整体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珠宝首饰企业意识到,随着国内珠宝首饰市场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要想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忠诚于自己的品牌,必须不断探索和升级市场营销理念。

(二)珠宝首饰行业营销特征以及问题所在

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行业,珠宝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市场营销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是做好珠宝行业市场营销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在定价方面,高中低档三类珠宝首饰产品的定价方式是各有特点的。高档珠宝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一般采取高利润的定价方法;中档价值的珠宝面对中等收入的普通消费者,商家一般是尽力营造物美价廉,物有所值的良好印象;而低档珠宝首饰商品,利润率一般反而要高过中档的珠宝首饰类商品,精美的设计新潮的款式才是真正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这种利润率两头高而中间低的定价特征是珠宝首饰类商品的独特之处。

在销售渠道方面,目前国内主要有大型商场和商家进行联营,以及开珠宝首饰专卖店这两种,还有一些新兴的营销渠道也在发展和创立。这些新兴的营销渠道将在未来逐步蚕食目前主流的商场和专卖店的销售份额并且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珠宝首饰销售的主流渠道。比如电视购物和网络销售。

另外,当前珠宝行业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产品同质化竞争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商家,缺乏诚信风范,买卖信息严重不对称;珠宝行业营销渠道成本太高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内珠宝行业面临国际大品牌的强力冲击;行业封闭,管理水平落后。

三、电子商务给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由于作为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的信息网络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等优点,所以电子商务将大大地提高营销的效益和效率。特别对珠宝首饰这个特殊的行业,其优势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拓宽营销渠道,增加商业机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库存,化减风险;加强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中国经济的崛起,消费者购买力的迅速上升,世界第一保有量的网民数量为珠宝行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珠宝行业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的内外环境都已经完全成熟。网络营销和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我国的热点,大量拥有购买力的网民正在成为珠宝行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潜在消费群。如果珠宝行业能成熟地运用电子商务手段进行全球化营销,可以很乐观的说,珠宝行业将很快成为我国在国际上最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四、珠宝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

(一)珠宝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具体解决思路

第一,要基于电子商务手段的定制营销,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各品牌同质化竞争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之间的矛盾。

第二,使用网络营销消除买卖信息不对称。电子商务营销手段是打破珠宝行业信息壁垒,消除买卖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最有力武器。

第三,通过网络渠道开展直接营销。借助基于电子商务手段的网络营销,珠宝企业可以无须借助各类中间商就可直接将产品出售给最终用户。对于珠宝企业来说不仅是丰厚的利润,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更好的了解终端消费市场需求,也可以对终端消费者提供比中间商更加专业的售后服务,从而建立更高的客户忠诚度,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渠道的稳定性。

第四,渠道创新和增值服务。针对珠宝行业目前的单一价格战问题,我认为电子商务手段带来的渠道创新和不断完善的增值服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提供增值服务的前提是先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它的核心是承认市场中消费者对珠宝首饰审美的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商品和服务。

第五,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全球化营销。面对国际大品牌的强力冲击,国内的珠宝企业除了要在款式、品质和服务上在本土市场上与这些大鳄们展开正面的较量之外,还可以迅速通过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全球化营销的契机开展全球化营销。

(二)推进珠宝行业电子商务运用的具体步骤

第一,建立信息展示网站,推广企业核心产品和服务。对于中国珠宝企业来说,推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第一步应该从最基础的建立信息展示型的网站开始。网站上主要是放一些公司简介、产品简介、联系方式之类。它们是珠宝企业迈向全面电子商务运营的第一步。有了这种信息展示型网站,就等于在广阔的互联网世界里向世界打开了一个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展示窗口。所以珠宝企业在建立这种最基础的信息展示型网站时,必须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将网站建成完全面向客户的友好型信息展示网站。

第二,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建立初级电子商务网站。建立信息展示网站是珠宝企业迈向全面电子商务化的第一步。这些新增的来自网络的商机将会促使珠宝企业进一步向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和建立初级电子商务网站的方向前进。为了实现这些电子商务功能,企业将会很自然的根据这些外部的电子商务各功能模块的要求逐步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信息化的整合,将采购、库存、销售、物流配送、客户管理和内部办公系统等多个模块进行整合,渐渐的趋向企业资源管理(ERP),实现更好的企业资源集约式管理。其实,现在已经涌现出了很多大型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它们针对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功能需求已经开发出了现成的平台。珠宝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整合利用这些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提供的技术平台就可以实现初级的电子商务功能。至于产品、订单查询和会员管理功能模块,由于技术实现的难度本身就不大,市面有很多可供租用的电子商务软件包提供了完整的功能。

21 世纪的中国珠宝首饰产业,将迎来一个空前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网络经济时代的新的行业环境和新的竞争格局,中国的珠宝首饰产业必须抓住机遇,借助电子商务技术手段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 实现管理水平和营销策略的双重创新。伴随着网络经济时代不可逆转的迅速来临,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珠宝首饰行业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的空间,利用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将从根本上促进珠宝首饰产业的顺利转型。因此,在现阶段,我们一定要利用发展珠宝首饰产业电子商务的大好机遇,将中国的珠宝首饰产业改造成具有管理和营销策略双重创新能力的全球性竞争优势行业。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刘鲁川.电子商务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菲力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相关期刊更多

劳动保护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现代青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海南省委

中外文摘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期刊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