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院护理实习生个人总结

在院护理实习生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院护理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院护理实习生个人总结

在院护理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1中等专业护理实习生的特点

1.1学历层次低、理论知识不扎实中专的护理实习生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对专业及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较差,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点都不清楚,给临床带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年龄小、社会适应能力差初中毕业进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年龄多在17~20岁,且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重视度及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与社会接触较少,更谈不上承担社会责任,养成了唯我独尊、无视他人的毛病,很难适应社会。

1.3思维活跃、随意性强由于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一方面接受家庭学校的正规教育,另一方面也承受着复杂社会各方面的诱惑,如在实习期间能正确引导、严格管理,将对其一生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1.4思想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实习犹如工作,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陌生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等均加重了实习生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成长。

1.5法律意识淡漠、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实习生工作中不服从管理,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观察病情不细致;违反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等极易出现护理差错事故。所以学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是实习生自我保护的有力武器。

2带教措施

2.1制订科学合理的带教计划并落实第1w入科教育:学习各级各类规章制度、护士条例、法律法规等;强化基础护理知识的培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试、吸氧等工作;第3w后注重专科护理培训,如急诊急救患者的抢救配合、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以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等。帮助实习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在工作中,他们既想多做又怕做,怕出差错,许多操作对他们刚进入临床是做不来或是没有机会看见。对常见操作,如吸药、肌注、静脉输液,可先让他们用废弃的东西反复练习,熟练之后再在患者身上操作。对患者来说,大部分不愿意实习生操作,这就需要我们与患者或家属好好沟通,告诉他们没有实习生,谁来接这个护理工作接力棒。况且,老师在旁边,让他们尽管放心。一般选择病情较轻的教师及知识分子或文盲的患者给学生操作,他们都会配合得很好。如静脉输液,选择血管较好的患者穿刺,这样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实习生也增加了自信。如果操作不好或是失败,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怪,并向患者解释道歉,取得患者谅解。在整个带教过程中,老师一定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学生必须虚心学习,不懂多问,千万不能装懂,特别是做错了一定老实承认,才能采取来得及的补救措施。

2.2严格管理,科学教育实习生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医院形象,教育实习生遵守医院各项制度,严格考勤。掌握实习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增强法制观念。

2.3人性化管理,注重实习生个人发展对于实习生来说,人性化管理首先要给予他们关心与爱心,营造积极、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实习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了解满足实习生的需要,给予实习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2.4重视床旁教学,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实习生刚进入临床,思维能力差,操作不规范、不熟练,观察病情不仔细、欠准确。通过床旁教学,实习生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提高了实习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5教会学生处理各种关系①处理的是与实习生之间的关系。在同一个教学医院可能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层次的实习生,要搞好团结协作,不能有妒忌心理,攀比心理,消极心理,互相交流实习体会及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②让他们学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怎样处理好医护关系。医护关系和谐,可减轻工作中的压力,工作轻松愉快,减少或避免差错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③处理好护护关系,工作中既有分工又要有合作,不能斤斤计较,不能将家里的事情带到工作中影响工作,要乐于助人,这样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④处理好护患关系,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哪怕与患者或家属拉拉家常,他们也会觉得很舒服,很温暖,老师很平易近人。要做到一视同仁,这样,即使在操作中有一点缺陷或小小的过失,患者及家属也会体谅你。

3讨论

临床实习是实习生的关键阶段,通过创新带教方式,实习生正确学习意识明显提高,学习更加主动积极热情认真。在临床带教中,应让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角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临床护理教学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实习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临床实习是实习生的关键阶段,在临床带教中,应重视以下几点: 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真落实带教计划;②给予实习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提高实习生的护理综合能力,为其能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打好扎实的基础。首先,加强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结合临床病例,让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实习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中感悟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给予实习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提高实习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为其能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打好扎实的基础。护理临床实习是实习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护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实习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临床实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受着学生自身、带教老师、医院管理和患者等各方面多重因素的影响。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对今后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为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希望每位带教老师都能尽职尽责,帮助实习实习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认同,顺利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成为一名称职的护士。希望每位带教老师都能尽职尽责,帮助实习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顺利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成为一名称职的护士。

随着医学模式转换和护理学内容的日益更新,护理专业知识与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社会护理人才由量的需求转向质的需求。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必须做好临床带教工作。临床带教是完成护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医院、带教老师应重视并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

在院护理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教育实习指导的相关理论

早期的教育实习指导缺乏理论基础的研究,教育实习只是被看作科学知识的传承,“实践的知识”也被看作是科学研究的产物,指导教师的工作只是把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迁移给实习生。随着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反思理论研究的发展,教育实习的实践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开始总结教育实习实践活动的“规律”,尝试通过对教育实习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为各种教育实习活动提供理想性的引导。在诸多研究中,有四种教育实习指导理论较为突出,即情境学习理论、“单向”与“互动”实习教师指导理论、“交流轮”理论、科瑟根的教师培养模式(ALACT)。

(一)情境学习理论1991年,莱夫和温格(Lave&Wenger)提出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不仅是个体,更是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彼此差异资源为媒介的、参与性的学习过程。教育实习为实习生提供了参与教学实践,在指导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学习教学”的真实情境。因此,情境学习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实践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学徒制[12]充分反映了指导教师同实习生的密切关系。实践共同体,即实习生参加教育实习,参与到指导教师日常工作的真实情境中,尝试参加、融合到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去;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学徒制是指在“师徒”关系下,实习指导教师愿意接受实习生,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实习生的技能,而实习生也在指导教师的监督和帮助下,循序渐进地参与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增长教学知识与技能。可以看出,“参与”是情境学习理论的核心。教育实习中的“参与”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教师要积极调动和鼓励实习生“参与”真实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二是指导教师自身也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实习生的教学活动观察、对话,与实习生互动,解决真实环境中发生的各种教学和管理问题。

(二)“单向”与“互动”实习教师指导理论安德森等人于1998年从实习生的视角,提出单项实习教师指导理论,认为判断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三个条件分别是愿意接触实习生、渐进式指导方法和关心实习生。指导教师的工作就是与实习生建立互动关系,发挥指导教师的教学、辅助、鼓励和咨询等基本职能,把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技能传递给实习生,为实习生提供帮助。“单向”指导理论中,指导教师承担着“导管”的角色,把个人经验和教学知识传导给实习生,为实习生提供帮助。2006年,斯蒂尔(Steel)在“单项”理论的基础上,从互惠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互动”指导理论。斯蒂尔指出,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不是自上而下的传导关系,而应是相互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合作的互惠关系。指导教师不仅需要与实习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要接受和信任实习生的“自我意识”。指导教师要让实习生感受到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并要鼓励实习生积极主动地与指导教师分享经验,把指导教师看作是合作伙伴,共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13]

(三)“交流轮”理论2003年,帕杰克基于荣格的心理功能理论,结合已有的实习指导教师范式研究成果,提出了“交流轮”理论。荣格把人的心理功能划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功能。根据四种心理功能,帕杰克把个体教师的教学风格划分为四种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两种类型的教学风格,分别是:1)技术性模式,管理型和规范型;2)人文模式,护理型和统筹型;3)发展反思模式,理想型和自主发展型;4)原创性模式,解决问题型和探索发现型。四种指导模式在教育实习指导的目标、指导任务、指导过程与方法、指导的思想基础方面存在差异。如技术性模式的指导任务是发现和解决实习生遇到的现实教学问题;人文模式的指导任务是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发展反思模式的任务是为实习生“增权”;原创性模式是为了培养实习生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帕杰克指出,指导教师具有哪种教学风格,是非理性维度中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功能和理性维度中占主体地位的心理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无论指导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模式,其形成过程都和指导教师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并没有优劣之分。同时帕杰克认为,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保持相同或相似的教学风格,有利于实习生获得较好的实习效果。[14]

(四)科瑟根的教师培养模式(ALACT)2010年,科瑟根结合反思理论研究,提出教师培养模式的五个步骤,认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行动、回顾、对重要元素的认识、制定新的行动方法以及检验五个环节。指导教师鼓励实习生开展自我探究式的实践活动,是帮助实习生获得教学经验的最重要手段。指导教师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提问、讲解和观察等方式,与实习生一起,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减少阻碍实习生反思活动的障碍,通过对实习生的肯定和移情,提高实习生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15]综合上述几种教育实习相关理论可以发现,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目的和指导任务、实施的指导方法以及践行的指导过程都是促进或制约实习生参与实践体验、积累个人经验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实习理论指导下的实习指导,是实习指导教师促进实习生成功地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获得“政府认定的教师资格”,创造充分自主的实习生实践活动平台,通过鼓励、辅助、互动、咨询、移情等方式,在课前、课中与课后为实习生提供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引导。教育实习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其理论意义也体现在研究者们对教育实习活动开展的大量研究之中。

二、实习指导教师研究的内容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实习指导教师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划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指导教师的角色、指导内容研究、指导策略研究、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指导教师工作的影响因素。

(一)指导教师的角色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从教育实习制度产生至今,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门问题。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角色进行的不同的建构。受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指导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会、高校、实习生对指导教师特殊身份的期盼,赋予指导教师“知识搬运工”、“导管”、“助手”、“占位符”、“合作者”等多样性的角色。奥戴尔(Odell)的向导论认为,指导教师是为实习生指明专业发展方向的明灯;[16]达奥茨(Daloz)认为指导教师是鼓舞者,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实习生树立从事教学工作的信心;[17]费曼-南瑟则把指导教师看作是实习生提高实践技能的助手;[18]罗宾森(Roberson)发现指导教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教学技巧大师和贴心人;[19]克拉克认为指导教师是实习生教学知识与技能运用情况的监督者;[20]格尔克(Gehrke)甚至把指导教师描述为给予智慧的人,因为优秀的指导教师能够影响实习生思考问题的方式。[21]虽然在指导教师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对于指导教师的角色认同,研究者并没有一致性的描述,但是无论指导教师承担哪种角色,其在帮助实习生融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传播教师行业文化,增强实习生工作幸福感,减轻实习生经历的“现实震撼”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实习指导的内容早期实习指导教师“导管”的角色,决定了实习指导的内容只是单一地输入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甚至有些实习指导教师只是教育实习中的“占位符”,并不明确如何指导实习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费曼-南瑟指出,无论指导教师如何看待指导工作的职责,指导教师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和指导内容。[22]因为明确的指导任务和内容,不仅有利于实习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有可能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技巧,把实习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转换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工具,否则,指导教师只会被动地把实习指导当作教学的一部分,倾向于“修复”实习教师的问题,而不是把发现的问题转换为教师共同成长的机会。从近三十年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引导、入职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引导、职业观与价值观的引导以及日常生活和情感的引导。奥戴尔认为,指导教师的职责应该包括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帮助实习生在教学岗位获得成功,为实习生提供示范、生活辅助和职业观培养,帮助实习生融入到学校和社区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中等内容。[23]除了上述内容,古德(Gold)认为,实习生的各种需求是制定指导内容的参考,并把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也纳入到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认为组织教学会议与小组讨论也是指导教师的一项工作职责。[24]伯林纳(Berliner)等研究者提出,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增强实习生对“教师身份”的认同,帮助实习生解决遇到的教学问题,为实习生提供探索空间、提问空间、创造改善空间和共享资源的空间,为实习生做示范以及帮助实习生融入真实的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25]指导教师的职责是为实习生提供情感支持和短期技术指导,帮助实习教师了解学生思考方式,组织合作教学,共同探究教育教学现象。豪布森(Hobson)于2002年总结了五项实习指导内容:实习生教学的指导;增强实习生对教师行业的热爱;言传身教,增强实习生的职业幸福感;使实习生满足教师入职标准;教育行业文化的传播。[26]

(三)指导策略指导教师指导的实习生和教学实践情境不断变化,新的教学问题不断涌现,而有效的指导策略能够降低不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促进实习生专业能力的快速提高。21世纪以来,研究者在对指导教师研究的反思过程中,尤其关注指导策略研究。帕杰克、斯蒂尔和科瑟根分别总结了实习指导模式类型、指导策略的构成元素以及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策略的构建模式。帕杰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出技术性指导、人文性指导、发展反思性指导和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本的原创性指导四种教师指导模式,并开发了指导教师教学指导风格量表。帕杰克认为,在搭配“师徒”关系时,指导教师的指导模式与实习生的教学风格的一致性应当给予考虑。斯蒂尔认为,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要由教学、辅助、鼓励、咨询和关怀五个元素构成,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之间是一种互惠的关系,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关心和关注是实习生获得成功的关键。这种关心不仅仅是引导和帮助的定义范畴,还包括同实习生建立亲密的关系,接受和信任实习生的自我意识。指导教师通过与实习生分享经验,相互合作,使实习生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知识能够得以体现。科瑟根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格式塔、模式和理论三个层面递进式构建个人教学策略。教师的个人体验与经历是其未来构建某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教师最初选择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经过真实的实践活动检验以后,通过反思,最终演化成教师个人的教学观。指导教师要想办法为实习生搭建促进教学实践和技能学习的反思平台。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指导教师要尊重实习生的个人体验,学会处理实习生由于个人经历、个性差异、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同而体现出的差异性,每个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实习生各自的教育以及生活经历构建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体验和差异都应该成为指导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能够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娴熟教学技能的教师承担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是促进实习生顺利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准备阶段,要做好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克拉克等研究者认为,指导教师的选拔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水平、人际交往能力、教学风格以及实习基地校长的意见。教学经验是选拔指导教师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选拔标准,如美国东南部地区,通常要求指导教师获得本科学位和教学资格,同时还要有三年的教学经验。交往能力是实习指导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娴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民主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沟通,减少工作中的矛盾。此外,指导教师要自愿参加实习指导工作,愿意同他人分享教育教学经验。[27]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科,对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要求可能存在差异,比如有研究发现,心理教育学科指导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比教学经验更为重要。[28]在培训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才开始受到关注。克拉克认为,接受过培训的指导教师,比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教师拥有“更加完善、有效的计划,更有效的课堂指导以及更加高效的实践反思能力”,更加擅长鼓励实习生的教学活动。实习指导工作不顺利,通常被认为是因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做好。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活动通常包括组织研讨会,通过“师徒”会话或指导教师间的沟通,调整和改善指导方法;或由大学或教育机构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鼓励实习指导教师学习丰富指导技能;引导指导教师反思,更新知识观和教学观,满足实习生发展需求和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要求。在培训课程开发方面,麦克唐纳(McDonald''''s)于2004年开发了以明确指导目的、指导风格、指导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合作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课程;[30]泰斯-斯普林斯(Thies-Sprinthall)于1984年设计了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培养指导教师分析能力的培训课程;克拉克开展了13周的指导教师自我引导培训课程,指导教师学会如何观察、利用教学活动的多种因素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在承办指导教师培训机构方面,由于高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提供理论指导,所以被认为是提供指导教师培训的理想机构。虽然研究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的必要性,但是在现实的操作层面却难以执行。在实习基地层面,美国的教师资源也比较紧张,尤其是近些年由于各地方政府削减教育经费,导致很多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离开教育岗位,能够承担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的教师人数有限,教师选拔自然难以实行;在高校层面,虽然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如何能够满足实习指导教师的实际需求,吸引教师参与教育实习指导培训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指导工作的影响因素开展实习指导工作的影响因素包括实习学校的教学工作秩序、指导教师的“原地位”以及繁重的教学任务。爱德华(Edwards)等人2004年指出,比起实习生教育和教师教育,教学是指导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很多实习指导教师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而只把实习指导工作看成是附加的、临时的工作。[33]寇纳(Koerner)也指出,任何脱离以学生为核心的活动都是学校和教育部门所不允许的,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生带来最小干扰的前提下,如何为实习生提供指导就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指导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着如何权衡学生和实习生利益关系的矛盾。寇纳发现,实习生会威胁到指导教师在班级中的“原地位”,即指实习指导教师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实习生在班级中承担的责任越多,指导教师会感到越不安,甚至是嫉妒,结果会导致指导教师压缩实习生的自主发展空间。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实习指导教师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希望参与实习生指导工作,为实习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又很犹豫,因为担心实习生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进度。高难度的教学任务或复杂的教学环境影响了教师承担指导教师工作的热情。可见,美国高校专门针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较长一段时间,研究内容丰富。教师教育机构和实习生的需求,实习基地学校组织环境因素、指导教师的个性化成长经历以及对实习生指导工作的认同都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但是,从实习指导教师产生至今的多项研究中,关于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实习生是教育实习活动的主体,研究者对实习指导教师评价的研究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实习基地与实习指导教师资源发展不均衡,如何制定既有鼓励性、又有制约性的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制度成为难题。此外,实习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而获得的个体成长,是反映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实习生个体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包括过去、现在并一直延续到未来的发展过程,脱离实习生的“前体验”,排除实习生个体因素,孤立地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实习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也增加了评价标准研究的难度。

三、美国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成果对我国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我国教育实习指导的确立和发展已经有百年历史,但目前由于受教师教育资源紧张、实习基地学校教学与管理压力大、指导教师指导任务不明确、指导工作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实习指导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实习指导工作上,有些学校还存在实习生无指导或指导不足的“自为”情况。美国实习指导教师研究取得的成果,对我国如何调动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加“师徒”互动,既做到同实习生分享积累的教学技能知识,缓解现实压力,又能够在实习指导工作中不断丰富个人教学体验,获得个人专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鼓励指导教师反思,转换指导教师的角色指导教师的角色一直都是美国研究者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受社会、学校和家长需求的影响,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多数还是放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上,参与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有些地区的实习生面临指导不足甚至是无指导的状态,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单一,不能满足预期的角色期待。为了使实习指导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成为实习生的榜样、启发者和领路人,就需要重新塑造指导教师的角色,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反思,如“实习生为什么会出现某一种教学问题”、“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否会适用于实习生”、“哪种教学活动方式更加有效”等。鼓励指导教师成为实习生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的中介”,通过个人反思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为了更好地满足实习生、高校教师教育机构和社会对指导教师的角色期望,呈现多样性的角色特征。

(二)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内容,建立考核和评价机制近三十年研究成果表明,明确的指导工作内容既有利于实习生的教学实践体验,又有利于指导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目前我国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效果考核与评价机制落后,其根本原因是缺少详细、明确的指导内容纲领性文件,指导工作考核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高校、教育部门和实习指导教师首先要一起设定详细的实习指导工作内容,对指导教师满足实习生各项需求进行客观性考核。还要设计主观性评价框架,建立长效的互评制度,由实习生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指导方法、工作态度等方面提供评价日志,并存入指导教师个人档案。把多年的、不同实习生的评价综合整理,作为指导教师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指导教师工作考核与评价不再无足轻重,而是要成为指导教师自我审视专业成长的一面镜子。

(三)倡导多元的指导方法,鼓励实习指导教师摸索个性化的指导方案达奥茨曾指出,每位实习指导教师的个人经历、个性差异、环境因素和教育背景都不同,教师们的教学风格会具有倾向性,并不能说某种教学风格优越于另一种,重要的是认识到教师之间确实存在这种差异。[35]指导教师的指导目的并不是改变或塑造实习生的教学特征,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要刻意地保持同实习生教学方法的一致性,而是通过发现不同实习生教学特征的差异,摸索适合不同实习生的个性化培养方式,走进实习生的教学世界和工作情境,通过归纳、概括、提炼的认知形式,对感知和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升华,并最终形成多元的、适合实习生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特点的、独特的指导策略。

(四)尝试建立实习指导教师选拔制度目前,我国实习指导教师主要是参加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尽管这些教师被默认为经验丰富,但是好教师不一定是好的指导教师,而好的指导教师一定是好教师,“一把抓”的选拔方法一定会影响实习生指导的效果。此外,“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同实习生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实习指导效果,需要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尽量在教学风格上保持一致性。”[36]虽然这种观点在我国的教育实习中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但是,建立实习指导教师个人档案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对师范院校和实习生而言,实习指导教师个人档案有利于了解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和风格,这些信息可以成为师徒关系建立的参考;对实习指导教师而言,个人档案能够显示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熟练程度,明确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对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可以了解实习基地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当地教育制度的制定和调节。

在院护理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 NLP; 护理本科生; 临床实习; 心理健康

【Abstract】 Quick and active psychotherapy refers to the theory to promote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quality,and it can be regarded as powerful,fast and implicit techniques.Quick and active psychotherapy should be applied in undergraduates’ nursing practice to help to correct their mode of thinking,since they are easy to receive ideological impact and fall into serious psychological defects.In the training process,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factors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regarded as the basi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which will draw positive influences on the education for nursing majors.

【Key words】 Quick and active psychotherapy; NLP; Undergraduate nursing majors; Clinical practice; Mental health

First-author’s address: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Kunming 650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36

本科护生作为未来的临床护士骨干力量,其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关系到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培养护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其今后尽快的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护士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护理专业教育尤其是在专业学习阶段的培养对其影响很大[1]。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桥梁,护生在临床实习前及实习期间,心理能否达到最佳状态,直接关系到实习效果、今后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职业信念[2]。然而,国内大量调查研究显示,在实习阶段本科护生实习适应不良,心理问题突出,需要护理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实施一些简单易行又确实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以帮助护生应对实习期间的种种困惑和心理难题。本文旨在借鉴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相关先进理论和有效干预方法,将其融入本科护理教育实践中,供护理教育工作者参考,为加强实习阶段的心理辅导,引导和鼓励护生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技巧去面对问题,适应环境,为改善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1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概述

1.1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与身心语法程序学(NLP)的关系 NLP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缩写,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加州大学Richard Bandler和John Grinder始创,前者主修程序学,后者是语言学博士,因为志同道和,逐一起研究发展NLP这门学问。N(neuro)即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L(linguistic)是指语言,是指从感觉信号的输入到构成意思的过程,P(programming)是指为产生某种后果而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因此NLP是研究大脑如何运作以及如何提高它的运作效率的学问。

NLP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可操作的模式和技巧,NLP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适用于广泛的精神卫生问题,临床应用于神经症、心身性疾病、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以及普通人群中的婚恋亲子关系、教育辅导、组织管理等[3],在护理领域,国内已有将NLP培训法应用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训练和护理人员情绪管理的报道[4-5],结果被证明是一套效果强大、快速和含蓄的技巧,能够使人在行为和能力方面有广泛和长久的改变。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受过NLP的短期培训,即可用来谋求改善的途径,减轻情绪和行为症状,提高积极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对于没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NLP可以帮助他整合内心能量,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丰富健康的压力应对策略,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发展,充分施展潜能,实现自我价值[6]。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由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先生创立,是一套提升自我心理素质以及帮助他人提升心理素质的学问。简快身心积极疗法在发展初期,主要以NLP为主,所以最初还被称为“NLP简快心理疗法”。

1.2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优势 简快疗法(brief therapy)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的一种心理治疗模式,因与以精神分析为主的传统模式相比所需的治疗过程更为简短而得名。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是简快疗法的一种,由李中莹先生经过多年实践与研究,结合本土化现状,在NLP理论上发展出来的[7]。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经过李中莹先生的不断发展,先采纳了大量NLP的概念与技巧,然后不断收纳快速有效的各种学问,从而发展出一套完整概念与技术框架的心理辅导学问,既适用于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更适用于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的维护。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是一套能够帮助心理辅导工作者更快取得效果的心理辅导学问,有多种直截了当、快速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在运用过程中,把辅导工作的焦点放在“解决”上,而不是“问题”上;不深挖受导者的“过去”,而是不断引导想要摆脱困境的受导致者创造美好未来景象;不代替受导者决定人生,只是引导他认识到更多的选择;不预设受导者“应该怎样”,而用“你想有怎样的结果”去推动他思考和决定;肯定受导者每一个部分的态度,找出它们的正面意义,强调受导者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能力,推动受导者获得更多、更好的正面动机。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方法实用,操作单,容易掌握,同时它也是一套积极向上的信念体系,它显示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其核心精神、有效性、发展性、系统性均符合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现状[8]。

2 实习阶段本科护生实习适应不良、心理问题突出不容忽视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转化的过程,更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关键步骤。临床实习适应不良是指实习护生在保持自身与临床环境之间的和谐而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地改变自身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能力不足,以至于在短时间内对临床学习环境的变化出现一系列适应不良的现象[9]。近年来,国内外对护生研究表明,临床实习护生或多或少都经历实习适应问题,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不同教育层次之间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差异性[10]。与专科护生相比,本科护生职业期望度高,到临床实习心理落差严重,思想冲击强烈,心理问题突出,目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护生实践技能弱心理压力大[11];(2)工作环境特殊,护生社会适应能力差[12];(3)人际关系聚变,角色转变跨度大,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弱[13];(4)护士社会地位低,护生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严重脱节[14];(5)求职竞争激烈,护生对未来充满忧虑[15-16]。这一系列问题导致护生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出现内心的紧张与烦忧,甚至迷失方向、否定自己,感到人生彷徨,这对其专业发展和人生定位是危害深远的。因此,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一方面要加强对护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取得临床医务人员的和患者的认同,从而提高护生的自信[17],另一方面更亟需预防性心理干预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来帮助护生构建积极行为模式和提升心理健康。

3 采用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辅导本科护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初探

心理健康是指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有效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护生实习压力,激发护生正性应对能力,提升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护生向职业护士的顺利过渡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及重大意义[18-19]。根据实习护生心理特点,联系实习、生活、人际交往的实际,可采用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在实习前为护生集体进行预防性心理干预,也可针对实习过程中心理问题突出的个别护生进行心理辅导,来引导、协助护生真正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至于可以克服内心的困扰和心理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

3.1 教会护生“接受的态度” 运用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技巧实施心理辅导不用从“你/你们应该怎样”去推动护生,而用“你/你们想有怎样的结果“去推动他们做出思考和决定。因为人从来都是受内心的感觉推动,就算多么“正确”、“应该”的事,如果没有配合的感觉去推动他们,护生就算做了也只是敷衍,亦不会持久。尊重护生的内心感受,是实施有效心理辅导的前提,辅导过程不像以往专业教育那样过分强调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命和奉献,而是引导护生学习“接受”,接受选择护理专业的事实,接受临床护理工作的繁重,接受就业竞争的残酷等等,在此基础上依据每个护生都想拥有更好明天的内心,让他们看到从事护理工作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这样护生就不会不断的埋怨别人、埋怨环境、陷入困境之中,相反会自动调整人生的动力,转向更好的明天。

3.2 帮助护生“创造未来景象” 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因此,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价值上下工夫,思考“他在乎些什么价值”和“怎样往要他做的事里增加这些价值”。推动或者激励一个人,就是要找出他在乎的价值,并且创造、增大和转移这些价值在他要做的事情里面。这样,这个人便对那件事情有兴趣,会自动地、积极地和认真地去做。

在实习过程中产生困扰的护生,常把自己整个沉静在困境里,他说不出想要什么,脑子里没有未来,所以心理辅导要引导护生以制定目标为基础在脑海里创造出一个未来的景象。在此辅导环节,可有效整合高等院校人力资源优势,聘请校内外护生信服的优秀护理教师、专家现身说法,通过心理体验激发护生积极情绪,引导护生本人创造自己的未来景象,作为有价值的目标吸引和推动护生自己去尝试和突破。

3.3 运用“五步脱困法”帮助护生摆脱实习困境 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加上态度,统称为信念系统,简称“BVR+A”(Beliefs,Values,Rules,Attitude),这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是所有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信念系统操纵着个人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决定因素,态度是BVR的表征,只有当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有所改变时,他的态度才会改变[20]。

五步脱困法是一个快速、轻巧、用语言帮助辅导对象摆脱困境的说话技巧[21]。实习过程中护生常因自身能力不足产生挫败感,很多护生内心的困境,其实是个人一些错误的信念造成的,以下五个步骤能够通过运用说话的方式和语言将护生陷入困境的心态转变为积极进取的心态,使之有更清晰的行动目标和行为途径。

以下是一个例子,护生说他做不到某一件事(X),运用这个技巧,辅导老师可以引导护生经历以下五句话,每一句话都会处理护生一些局限自己的信念。

第一句,困境:“我做不到X。”

第二句,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做到X。”

第三句,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Y,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尚未做到X。”(Y必须是护生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情。)

第四句,假设:“当我学会Y,我便能做到X。”

第五句,未来:“我要去学Y,使我能够做到X。”

以上的五个步骤,能让护生放下能力不足的包袱,有意识地发现途径,改变行为,以弥补自身不足。

3.4 设计“自疗”作业,强化护生自我教育环节 单靠语言进行心理教育,y以改变护生的心理行为,因此必须强化实践性教育环节[22]。自我价值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核心,包含三个元素:自信、自爱和自尊,是每一个建立成功快乐人生的本钱。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所以自信的基础是能力,能力的基础是经验,经验的基础是尝试,尝试的基础是感觉,感觉就是想去尝试的内心状态,也就是自信的最基本原动力。简单的描述就是: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被肯定)自信自爱自尊。

在实习过程中帮助护生建立自我价值的方法,简言之就是鼓励护生多做,进而做到更多,最终因做到而得到更多肯定。辅导老师可以适当给实习护生布置家庭作业,内容应重视行动性而避免理论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例子:

每天睡觉前,想想当天自己做过最满意的三件事情是什么,把它们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每次在实习过程中得到别人的肯定时,都把它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每周总结一次,在笔记本上记录过去七天里得到的教训是什么,如何在以后七天里把获得的经验运用出来。

每周与临床带教老师或同学讨论一次,问问大家在过去七天里对你的观察心得。

通过以上的作业,引导护生将临床实习中每件事情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与事情带来的负面情绪分开,鼓励护生积极尝试,将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保留,不断获得肯定的经验,培养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4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运用于护生心理干预的展望

将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中一些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渗透进本科实习护生的教育实践中,针对实习阶段本科护生实习适应不良、心理问题突出的现状,重视预防性心理干预,加强实习期间的心理辅导,引导护生修正思维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关注积极的心理因素,并将其作为开展教育的心理依据,势必会对护生的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素花,刘桂萍,韩慧.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2,10(4):870-872.

[2]曹海华,王欣鹃.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11):34-38.

[3]杨晓云,温宝荣,杨丽珠.NLP简快心理治疗的模式整合及其优势[J].医学与哲学,2007,28(3):62-63.

[4]刘军,杨爱红,尹娜,等.NLP培训法在护理高职生临床沟通能力训练中的应用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138-139.

[5]张晓玉.神经语言程序在护理人员情绪管理与沟通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学,2012,9(11):492-494.

[6]夏春燕,崔丽霞.NLP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172-178.

[7]韩丹.NLP身心语法程序学评述[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6):66-69.

[8]刘淑华.简快身心积极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2(251):7-10.

[9]雷洁.护理学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的评估和相关影响因素[D].苏州:苏州大学,2013.

[10]王军辉,贾翠评.护理实习生压力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37(3):207-208.

[11]许芳,王昱,常大川.护生实习后期的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37-139.

[12]隋树杰,朱雪梅,郑淑梅.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16,20(23):2095-2096.

[13]王金花.实习护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带教对策[J].当代护士,2015(2):168-169.

[14]卫淑静,陈晓玲,尹丽芝.实习护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934-935.

[15]郭玉芳,张娜,张静平.基于积极心理学改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2):94-96.

[16]邱映明,叶小青,皱晓波.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85-87.

[17]光春贤.本科护生不同实习阶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15(4):94-96.

[18]张燕,梁慧敏,张华.护生临床实习分阶段心理干预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94-530.

[19]韩志红.心理干预对实习护士临床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15):158-159.

[20]李中莹.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76-109.

[21]李中莹.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90-9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云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