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卓越人生

卓越人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卓越人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卓越人生范文第1篇

肩负重任,与时俱进;把握全局,大胆革新;追求卓越,成效显著。朱杰1995年被破格提拔为长春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同年任长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1999年任处长。在任15年,作为基础教育的统管和领军人物,负责全市的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等工作。他开创了长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使长春的基础教育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同行纷纷到长春取经,一度引起轰动。简要地说,他领导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如下显著成效:率先在全国完成“两基”任务,与发达城市同时进入首批“普九”行列;最早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开创全国办学体制改革先河;首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成为全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举全市之力连续五年开展扶贫助学大行动,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全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步入正轨;挖掘教育内部潜力,农民工子女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中小学生辍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特殊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特殊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整合民族教育资源,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民族教育学校;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例居全国前列。朱杰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改革的魄力成就了长春基础教育的辉煌,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他也因为能够把握全局,追求卓越而获得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赞扬。

心系教育事业,回归学校管理;讲继承,求创新;谋发展,呕心沥血。2009年,朱杰完成了从基础教育处处长到全市屈指可数的名校——长春市十一高中校长的转身。这位长春市基础教育的掌舵人面临又一次人生转变和角色置换。作为新任校长,他能够与时俱进,为十一高中绘制新的蓝图,定下新的目标,带来新的发展。他提出,十一高中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发扬光大,十一高中的核心精神就是勤劳和智慧,十一高中的未来在全体十一高人的手中。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百姓信赖的丰碑”,他全面改进了十一高中的机构设置,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实践,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生活幸福指数,积极改进后勤工作、招生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挖掘十一高中的历史资源,充分发挥领导和教工的主人翁作用,为十一高中从一个发展高峰跃向另一个发展高峰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十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统招线全省第二,自费线全省第一,这是历史性的突破。2010年至2012年,十一高中统招和自费线连年位居吉林省第二名,创造了奇迹。特别是2011年以来,十一高中获得北京大学实名制推荐资格和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推荐资格,成为国内近80所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推荐基地,考入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及香港著名大学的人数连续两年达20人。十一高中日益发展壮大,各项指标名列省内前茅。十一高已经并且继续着它的辉煌,成为吉林省优质教育的一张名片。现在的十一高中,不但拥有了一流的新校舍,而且在物态文化建设和理念文化建设上都取得了成功。十一高中的高考、体育、文艺等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学校已经成为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十一高中的社会地位、品牌价值都大幅跃升。

朱杰人品好,自律严。凡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富有合作精神,对班子成员,对同事、对下属都以诚相待。同事们有什么难处,他几乎都帮过忙。他信奉“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热爱教育,孜孜以求,兢兢业业,始终如一。每天上班最早的是他,离校最晚的也是他。他的精神就是感召着6000多十一高人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热爱教育,无私奉献。

朱杰获得了诸多荣誉,但他从来不挂在口上。他为人谦和、低调,做事认真、高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他堪称教育界德才兼备的模范,是全省教育战线上敢于拼搏的领军人物,在他的带领下,不仅十一高中的事业会蓬勃发展,而且整个长春地区乃至吉林省的教育事业也会拥有它的方向!

卓越人生范文第2篇

以人为本学生生活卓越课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新课程应该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实践为原则的课程理念。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础,脱离学生生活,课程的基础就会发生动摇。可见,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深深扎根于学生生活。在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卓越课堂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因此,无论是对课程性质的新规定还是对卓越课堂的要求,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学习生活入手,综合运用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加深学生的认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回归学生生活的理念而打造高效卓越的课堂呢?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的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卢梭曾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的道理,你就用一种东西去表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们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创设生活情景,让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问题需要解决。在学习“情绪万花筒”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情绪达人秀”的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学生抽取老师准备的关于描述情绪的词语上台比划动作,其他成员进行猜测,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得越多越快的小组获胜。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踊跃参与;活动结束老师立即分别采访表演的同学和台下同学的心情,很多同学都谈到自己体会到紧张、着急、纠结、担忧、开心等不同的情绪。在学习“适应新生活”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讲述自己第一次独自乘车离家返校的经历、第一次过住校生活的感受、在参加军训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等。其中,一位学生谈到了自己因为实在太想爸爸妈妈了,就给妈妈打电话谎称自己生病了。接到这样的电话妈妈毫不犹豫就打了200多公里的出租车赶到学校,当见到妈妈的时候,他却说自己什么事都没有。看着妈妈的焦急、担忧,他觉得后悔了。在课堂上,我紧紧围绕学生生成的这个问题情景,让学生展开讨论:这位同学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当我们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很多同学都谈到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给妈妈添了这么多的麻烦,又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围绕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好方法,既帮助了同学也教育了自己。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解决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卓越的课堂。

其次,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现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生活体验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接、丰富、深刻、独特的认识,学生不但可以获得生动鲜活的知识,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而且可以丰富情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帮助学生回忆真实的情感体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抓住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例如,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常常会越来越多,如何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孝敬父母,对中学生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在学习化解“爱的冲突”时,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

活动一:《冲突故事我来写》

让学生写出自己与父母之间曾经发生过的冲突故事,围绕这些冲突故事,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和体会以及父母当时的态度和行为,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冲突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无论是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是互相的伤害。

活动二:《小小辩论会》

父母是多管好还是少管好?在辩论中,学生的思想观点与认知发生激烈的碰撞,思维的火花得到充分的发掘,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学生说“玉不琢不成器”需要父母的管教;有学生说他们现在是一匹野马,需要父母手中的缰绳加以驯服;有学生说到“孟母三迁”以及“慈母多败儿”的故事……整个辩论精彩纷呈,老师也从中深受启发。最后在老师的点评之下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父母多管、少管都源于对我们的“爱”,因此我们与父母的冲突是“爱”的冲突,这样学生的认识、情感都得到了升华。。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温馨而幸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也在这样的课堂中建立了。

第三,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在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规定要重视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注意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丰富体验、提高生活能力,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学习“化解与父母的冲突”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活学活用我最棒》:老师将同学们写的与父母的冲突故事随机抽取几个,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形成小组的解决方案,然后小组派一名同学走到那位同学的面前亲自告诉他解决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做一个“爱心活动计划”:送自己亲手制作的节日礼物给父母;收集家庭亲情照片制作《亲情相册》在班上进行评比展示。同学们把自己成长中点点滴滴的温馨画面放入相册,倍感自豪和温馨。

罗素曾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方向,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程和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把生活注入课堂,把课堂延伸到生活,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卓越人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专家咨询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51-02

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确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与素质,优化和完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岗位胜任力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为岗位需求,契合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五年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完善五年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的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1)评价指标的筛选。经过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理论分析等,初步确定五年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学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2)指标体系的修正。①确定咨询专家。分析与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1名临床医学专家进行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咨询活动。②编制专家咨询表。设计《关于构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表(第一轮)》,直接送达给21名专家进行评定。结合反馈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制作《专家咨询表(第二轮)》,进行再次评定,最后整理并分析结果。(3)数据处理。①专家权威度统计。权威系数(Cr)通常由两个因素决定,即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Ca)和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Cs)[4]。专家权威度计算公式:Cr=(Ca+Cs)/2,通常认为Cr≥0.70,结果可接受。②指标重要程度判断。本课题采用五等级评分法,专家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依次记5~1分。

2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②座谈讨论。通过与老师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框架。③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又名专家咨询法或专家意见法,该法通过多轮次的匿名专家问卷咨询,最终使专家意见基本一致,得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相对权威性的预测意见[5]。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

二、结果

1.专家积极系数。专家积极系数=回收问卷的份数/发放问卷的份数×100%。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

2.专家意见权威程度。专家对指标的平均判断系数Ca为0.81,对指标的平均熟悉程度Cs为0.81,专家的权威程度Cr为(0.81+0.81)/2=0.81>0.70。

3.专家打分结果。第一轮咨询21位专家对一、二、三级指标赋值的均值分别为4.55-4.85、3.95-4.85、3.75-4.65,变异系数分别为0.075-0.11、0.075-0.25、0.13-0.25。第二轮咨询21位专家对一、二、三级指标赋值的均值分别为4.35-4.80、4.00-4.85、3.80-4.60,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5、0.10-0.23、0.11-0.21。赋值均大于3.50,变异系数均小于0.25。另外在二级指标“职业素质”中增加“身体素质”这一指标,重要性赋值均值为3.95,大于3.50,变异系数为0.129,小于0.25。

4.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构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其中一级指标4个,分别为(1)个性特征:包含二级指标①成就导向(下设三级指标:积极主动、高标准、关注治疗和秩序)、②个性特质(下设三级指标:“责任心、诚信、自信心)、③社会适应能力(下设三级指标:应变能力、关注细节、情绪控制能力);(2)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包含二级指标①思想道德(下设三级指标:理想信念、维护医德)、②职业素质(下设三级指标:职业态度、医患沟通、团队合作、依法行医、身体素质);(3)理论知识:包含二级指标①基础知识(下设三级指标:数理化知识、预防医学知识、生物医学知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其他相关知识)、②临床知识(下设三级指标:诊断知识、内科知识、外科知识、其他相关知识);(4)临床技能:包含二级指标①接待能力(下设三级指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②临床思维能力(下设三级指标:一般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③学习与发展能力(下设三级指标: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三、讨论

1.专家的代表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本研究选择的21名临床医学专家76.19%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95.24%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80.95%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咨询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临床岗位的具体需求、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质量标准有着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本研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1,证明本研究具有较好的权威性。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反映了专家对本研究支持与配合。另外专家的意见比较集中,有较好的一致性。

2.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对于临床医学岗位胜任力的内涵,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研究认为应着重培养有效沟通的能力、适应与应对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的能力、管理的能力等[6],为本研究相关评价指标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本研究以卓越医师岗位需求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契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国内外有关经验,综合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抓住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指标,经过了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理论分析等多轮修正和筛选,确定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对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最高的是“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提醒今后的卓越医师培养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二级指标赋值较高的是“个性特质”、“思想道德”、“临床思维能力”,说明当前医疗环境下还应推动医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三级指标赋值较高的是“责任心”、“诚信”、“职业态度”、“医患沟通”、“诊断知识”、“病史采集”、“一般性思维”,充分体现了态度、临床技巧及思维能力对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性。考虑到临床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在第二级指标“职业素质”中增加“身体素质”这一指标,经过专家评分,符合纳入该评价体系的要求。

3.建立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研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胜任力构成,有助于临床专业学生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个人继续学习和专业成长,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自身水平,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拓宽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本校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定期考核工作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完善五年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的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DavidC,McCl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2]姜海燕.岗位胜任力评价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3]薛琴.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人才选拔[J].江苏商论,2007,(9):111-113.

[4]冯志英,王建荣.应用专家咨询法设计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6-8.

[5]孔金凤,张蕊鹂,郑梦丹等.德尔菲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浅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14-15.

[6]谢向辉,申昆玲,王爱华.关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6):58-5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Post Competency of Five-year Clinical Professional Excellent Doctors

WU Xue-qian,WANG Chun-ping,TANG Yun-feng,ZHANG Li-ping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Weifang,Shandong 261053,China)

卓越人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理想人格;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075-03

Fusion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deal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Application Excellent Engineers Mode//WANG Zhongce, XU Wei, ZHAO Minghui

Abstract As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touchstone mature and successful, the practice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our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s based on the proof of this reform measures are

effective, which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deal personality; application excellent engineer; tradi-tional culture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面向应用型方向办学的普本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数学、物理基础普遍薄弱,和重点大学相比具有很大差距,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决定了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这给普本院校本专业高质量办学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学生的数学、物理基本功普遍较差;另一方面,本专业对合格毕业生在数学、物理方面的要求又是刚性的。到目前为止,这个矛盾已经十分尖锐,长此以往,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将不能适应大众教育背景下的实际需求。

为解决这个实际课题,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凳ι在现有硬件条件下探索了以面向项目化教学实践为主线,结合日益普及的网络教育资源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深度应用,教师真正做到在课堂上答疑解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注重传统文化影响。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有效的,对应用型院校本专业办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体系[1]

知识结构

1)理论:掌握本专业学生所需基本理论知识,以有用够用为度,主要是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原理及专业核心课的基本理论。

2)实践:具有本专业培养方案所需的3个培养方向(电机与工业自动化方向;智能电器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在1~2个方向上都有较为系统的实践经历,同时至少在1个方向上满足自己的就业能力要求。

3)计算:计算能力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以数学为基础,尤其是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设计工具,引导学生应用MATLAB、AutoCAD和EPLAN虚拟仿真设计软件,体现了学生培养的基本设计能力要求。

能力层次

1)工程分析。对专业领域相关的工程项目,学生能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现有的工程进行剖析。说得通俗点儿,学生能看懂别人做的项目,至少能达到本专业本科生基本能力要求。

2)系统工程。本专业学生具有项目实践经验和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较为简单实用的项目,达到独立完成小项目和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完成典型项目的知识能力要求。

3)产品工程。让学生在产品性能取舍、产品友好性设计和产品包装设计方面受到基本熏陶,达到能理解最终用户需求,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调整设计方案的知识能力要求。

素质 这个问题可能很大,但归根到底一句话――责任心,有了责任心,一个人就会成为有素质的人。

3 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具体思路

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能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命运,捍卫国家尊严荣誉,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成才意识。但是在肯定大学生发展积极因素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影响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性,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也存在诸多矛盾。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主体意识不强,厌学情绪明显;2)道德认知能力强,道德行为习惯较差;3)意志薄弱,自我调控能力不高;4)独立意识强,但独立能力差。

办专业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只是“教书”,同时要“育人”,为此与相关教学部门配合,切实落实学生理想人格培养方案,具体思路:让学生了解与熟悉传统文化;理工科学生应具有一定人文素质,且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整体需要;使学生达到或提升修身的自觉性,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氛围中更显重要;让学生能切实感觉到理想人格对生活与工作的指导意义;国家现代化要求人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素质与观念的现代化;传统理想人格与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不矛盾;人才是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对不同类学生要注意分类指导;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三省吾身,是修身自觉性体现的切实方法,是对个人修养提升的高度自觉;觉察学生困惑的主动性呈现,教师可按理想人格培养目标进行疏导;教师要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注意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以上述内容为主线,让相关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和负责本专业“两课”的教师尽可能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影响。

4 实施步骤

具体指导思想与进度把握 古人“十年磨一剑”来源于《礼记・学记》中人才成长的论述,实施过程与本科教育4年8个学期和毕业后1年相当于2个学期共10个学期相结合。

借鉴“十年磨一剑”思想的具体过程,第一年(第一学期,大一新生入学),离经辨志;第三年(第三学期,大二第一学期),敬业乐群;第五年(第五学期,大三第一学期),博习亲师;第七年(第七学期,大四第一学期),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第九年(毕业后前半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

反;第十年(毕业后一年),“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此类比标准给学生讲述时得到学生认可。当然,让毕业后的学生达到大学之道的终极目标,可能有些理想化,但作为一个努力方向和阶段性自我评价尺度,还是值得借鉴的。

专业能力培养实施 以中央专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实验平台和省专项教学实验平台为硬件载体,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先有感性认识,以实践为主线,理论知识的积累以满足阶段性实践需求为标准,强化实践过程考核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实践中强化能力),实践为明线,理论为暗线(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具体措施如下。

1)利用专业实验室资源相对丰富优势,在每个实验室内配有与本实验室相关的操作视频课件和在网上下载的与具体实验室相关的视频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资源按照学生实践教学认知过程进行分类,学生通过看视频就可以形成对相关知识的基本掌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智翔教育集团项目化教学的典型模式,基于项目模式的五步教学法:①演示(演示本项目达到的效果);②分解(说明项目所需的背景知识);③模拟(模拟所演示项目的开发过

程);④实战(对类似项目能进行实施);⑤拓展(考虑到项目功能的完善,还需考虑的因素和应采取的措施)。涉及理论部分的疑惑,由教师在答疑课上统一解决,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与学习,共同进步。在工业自动化认知实训等课程中尝试应用此五步教学法,得到学生认可。

2)强化实践过程考核力度,对实践成绩进行严格打分,同时适当增加设计性题目的考核力度,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

让学生熟悉将来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掌握相关应用技能和工具,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希望学生利用教学实验平台实现实践、思考、验证、改进、创新一系列过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素质。

王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积极意义与探索 在现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受教育者很难发挥其主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入脑入心等。关于王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积极意义与探索在高校已经多有研究,这一点通过查阅知网就可见一斑[2-7]。竺可桢先生的《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影响了浙大,也影响了广大中国大学生,尤其是其强调知行合一(竺可桢,《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观点与目前大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值得强调的是,他的理论体系兼顾本体论(心即是理,主客观统一)、认知论(格物至良知)、实践论(知行合一)和超越论(圣人境界)的统一,在大学生中融入可感同身受、可操作性强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贴近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共鸣,在尝试过程中受到学生普遍好评。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理想人格形成,都有积极意义,达到学生自我完善与社会需求的完美统一。

5 创新性

1)给学生打开崇高理想之门,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全方位的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并切实具有可操作性。

2)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尤其是对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多渠道入学的普通本科学生教育,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个解决方案。

6 总结

通过上述改革举措,达到基础宽厚、扎实,确保学生在电机与工业自动化、智能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一个或几个方向上有初步的专长,初步具备运用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基本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电气工程领域有发展潜力,下的去、上的来,达到结合专业进行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所要求的水平,让学生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学习做人,完善理想人格,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较全面需求。

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办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一起迎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模式的成熟,为伟大的中国梦添彩,为高等教育梦筑基,为每一名大学生圆梦。■

参考文献

[1]刘西拉.二十一世纪的工程人才[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2]黎燕.王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2014.

[3]周辉.基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德育实效性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4]王鹏飞,曾勇屏.王阳明环境育人与三维模式德育环境[J].求索,2009(12):150-151.

[5]王路平.王阳明“龙场悟道”对现代人精神追求的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9-41.

卓越人生范文第5篇

自我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在大学阶段实现卓越的自我管理将对大学生人生产生重要影响。可对于处于思想和能力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实现卓越的自我管理具有挑战性。通过对卓越自我管理的充分分析,大学生实现卓越自我管理具有可培养性。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管理;目标;特长;决策

大学生曾被誉为天之骄子,他们享受着国家、家庭为他们创造的美好环境,在象牙塔中汲取知识,努力成长。成为一名“卓越管理者”是多数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似乎只有在工作之后才可能实现。其实不然,在他们的求学之路上,他们依然可以成为一名卓越的自我管理者。

1.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与挑战性

管理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大学是一个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重要可塑阶段,需要在这里打下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据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2500万,自2001年以来毕业的大学生人数7313万,如果在大学阶段他们能够成为卓越自我管理者,必将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人口的急剧膨胀,市场竞争的激烈,学习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科技知识的迅猛发展,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分散化,要求人们必须实施卓越的自我管理。体、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三者的统一,即自己是自我管理的主体;自我为管理的对象(感知、想象、思维等);自我管理过程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去进行管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学习管理、技能管理、品德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健康管理和目标管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客观地认识自我,科学地制订计划目标,激励自己,挖掘自身的潜力,有原则地控制监督自我,有效地实现人生目标。因此,大学生实现卓越的自我管理是一项挑战性工作。

2.大学生实现卓越自我管理的必要因素

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想获得丰硕的成果,必须成为卓越自我管理者,因此需要做到管理目标、善用时间、发挥特长和正确决策四方面。(1)管理目标。目标是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期望成果。对于大学生而言,目标人生的方向塔,是信念的源泉,对目标的正确管理决定着一切行为和思想所能实现的高度。管理目标不仅仅指设立目标,还包括在执行过程中的自我激励、修正与反思。

(2)善用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重复性;同时,它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它是做任何事情的必要保障。因此,善用时间是实现卓越自我管理的核心。时间管理的重点是理清时间消费并进行改进。

(3)发挥特长。自由思考、自由表达,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和灵魂。在卓越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每个学生都在某些方面(包括艺术、言谈、体育、组织能力、耐力、记忆力等)具有特殊的天赋或天然的素质,他们充分认识自我,找到擅长的方面;提出擅长方面的自我训练方案,并严格执行,使擅长转化为特长;在后期学习与生活中找到值得做的事,在事情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解决别人感到困难的事情,创造自身的贡献,并形成良性循环,使自身终身受益。

(4)正确决策。管理的核心是做决策,它不单纯是就事论事地解决常规问题,而是居于高层次的思想和认识对个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与一个部门、地区的兴衰产生实质的影响。学生应结合事件的特殊性,列出事件需要考虑的所有要素并根据综合重要性(即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四类)进行先后排序,遵守要事优先的原则处理问题。充分利用资源(包括家长、老师、同学和朋友等)提出高质高效解决方案,并结合自身与他人特长对事件执行进行合理分工,并高效执行。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