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艺娱乐

学艺娱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艺娱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艺娱乐

学艺娱乐范文第1篇

1.注重导入措施,创设乐学情境

皮亚杰:“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乐学欲望是学好新课的前提和关键,新课的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良好的欲望,使学生开始就产生良好的乐学心理,直接关系着一堂课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效率。如:在教学《找规律》(周期规律)时,课前笔者先和孩子们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先出示一个正方形和圆形,让学生猜第三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孩子们一下来了精神猜什么的都有,接下来笔者出示了一个五角星,大多数孩子觉得很失望。于是笔者趁机又将前面这三个图形重复出示了一遍,这下再让孩子们猜后面接下来的图形,此时大多数孩子都能猜得出。不置可否学生在刚才的游戏中已经能够捉摸出老师今天的教学内容,而且表现出了对本节课极大的热情,于是笔者再一次告诉孩子:“像这样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这样的排列现象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可以想象得出因为这样的乐学情境的创设,外在的诱因已然通过自我调节作用转化成了个体内在的动因,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调动各种感官,增强乐学情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笔者在新课的教学时,针对孩子们抽象思维不发达、注意的广度和深度比较欠缺、对生活化的经验易于理解和接受等心理特点,注意尽可能地通过演示、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愉快地、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彩票问题比较感兴趣却又认识不足,于是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体育彩票摇奖”的环节,先让学生写下一个七位数,并且说:“如果摇到谁的号码,老师就奖励二百元。”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个孩子中奖。借助这一动态演示,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更好地理解、掌握了有关知识,做到以动促学、以乐促学。

3.巩固激励情境,活跃乐学气氛

学艺娱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94-01

教与学。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要培养,培养在于乐教。教学中,善教者使学生如乘轻舟,顺风。学生待听课为“乐事”;不善教者使学生如入沼泽,举步维艰。学生视学习为“苦差”。同样教材,讲得生动,学生如浴春风;枯燥乏味,学生呆如泥塑,事倍而功半。笔者结合自己 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提高讲课艺术的方法,现和各位教育同仁分享如下:

一、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原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推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方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在讲述硫酸根离子的鉴定时,做了这样的实验,在两个盛有硫酸钠和碳酸钠溶液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硝酸,其中一个试管内白色沉淀立刻消失,并产生气泡逸出,这时教师可风趣地说“怎么?受不住了?变成气体往外溜了,怎么和《封神榜》中的妖精一样,打不过就变一股烟逃掉了。”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各个听课精神抖擞;同时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也加深了。通过这些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二、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讲课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是一门神奇而又巧妙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捕捉时机,灵活而又分寸的因势利导,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可溶性碳酸氢钙,可供人体吸收后,指出人体所需的钙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饮用水。随之教师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饮用刚采出地面的矿泉水好还是饮用在水池里敞露了一段时间的矿泉水好?同学们对后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当讲授到碳酸氢钙极不稳定,受热便分解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时,教师又提出了一连串生活中的问题:煮沸过久的水为什么不宜饮用?水壶、热水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除掉它?同学们踊跃发言,用当堂所学理论知识解答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同学们尝到了学以致用的甜头,学习气氛更加高涨。

三、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选用一些引起学生熟悉,富有情趣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观,变深奥为简明。例如,在讲气体提纯时,学生对先洗气后干燥,颠倒不清,总不求甚解,时常答反。若以洗衣为例,小问一句;洗净晒干的衣服再放入水中,如何?学生必然会茅塞顿开,久记不忘。熟记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价都是一些数字,记忆起来枯燥乏味,非常难记,我就把常用的化合价编成顺口溜。如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这样学生记起来方便顺口、牢固难忘。在讲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可借助与之有关的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这个谜语儿童化,有趣味,学生爱听。增加了他们对空气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在开始学习化学第一章时就对这门功课产生了兴趣。这些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甚至让学生终生难忘。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必然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汲取知识营养。

四、趣味实验,乐中求知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便于学生寓知于乐,以趣教学。例如,在导入“碳酸钙”的教学过程中,我拿出半瓶清澈透明的“水”和一个“空瓶”,兴致勃勃地玩起“清水”变“牛奶”的魔术来。且饶有兴趣地说“我玩得手快,你看的就要眼快,欢迎同学们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揭这魔术的老底。”“清水”果真变成了“牛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清水”并不是一般的水,而是澄清了的石灰水,“空瓶”里是一瓶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碳,魔术的实质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起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物――碳酸钙和水。随即我明确地指出:生成物碳酸钙有些什么性质和用途?这是我们本堂课要研究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要求了解碳酸钙的究竟,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态度体验,引发了学习兴趣。还有在我讲解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时,我拿出了事先用酒精浸湿的棉布,用神秘的语气问学生“请问同学们,棉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会燃烧吗?”同学们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老师肯定会燃烧”。这时,我边夸张地挥动着手里的棉布,边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看好了,睁大你们的大眼睛,我可不是刘谦。但我能做出和刘谦同样效果的魔术噢”,这时同学们好奇心顿生,各个脖子伸的跟长颈鹿似的,都想看看老师到底要耍什么把戏?于是,我趁势点燃了酒精灯,并把棉布放在火上烧,结果棉布竟然安然无恙。同学们一阵惊呼,情不自禁地说“好神奇啊”。学生兴趣盎然,议论纷纷,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我趁势说“同学们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那就跟随老师进行一次神秘的燃烧和灭火之旅吧”。结果这堂课同学们,各个聚精会神,没一个开小差的,我们师生共同兴趣盎然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实践证明,趣味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会使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

学艺娱乐范文第3篇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质疑

教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思考和实验.不搞一言堂,给学生质疑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诚然,学生质疑还是需要勇气的,有的学生有一种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有价值问题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担心提出的问题与课堂主旨偏离,影响“课堂教学”,影响“老师的情绪”;有的学生担心提出的问题受到学生的嘲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增强质疑意识.告诉学生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只有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大的成就.

在质疑过程中,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出错误的原因,分析其思路加以引导,而不是横加指责.精心呵护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大胆探索、主动质疑、乐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学会质疑

1.教师努力提高提问的水平

教师的提问做到科学设计,精心安排,精益求精,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逐步学到质疑的本领.问题要言简意赅,指向明确,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岐义,造成思维混乱;要照顾不努力学习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态,难度适当;要符合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富有情趣;提问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2.引导学生找质疑“着眼点”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选择质疑的时机.比如,对某个知识点无法理解,对某个实验结果感到惊奇,对某种现象众说纷纭,出现认知冲突,这时就要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其他的意见敢于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重点和难点处,学生的疑惑往往也比较多.教师有意识地在重点、难点处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关键处引导学生质疑,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挥化学实验的功效,引导学生质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人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实验对学生具有无穷的魅力,利用实验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做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设计加热碳和碱式碳酸铜混合物的实验,让学生对即将做的实验提出自己的疑问、猜想,大家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大家做实验,让学生在思考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有疑可质,通过实验又能顺利释疑,对学生养成质疑习惯很有好处.

4.采用激励机制,使学生善于提问

能够主动提问的学生,一般都有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求知欲旺盛、学习效率高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质疑要给予鼓励与表扬,给他一片掌声,抑或是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提问”成功的乐趣.只有学生爱提问,其提问的价值才越来越大.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众多问题中,教师应选择那些富有魅力的、高质量的能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的问题进行重点讨论.浅了,表面活跃,效果不大;太深、太难,学生又理不出头绪,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思考和实践.让学生通过细细品味,深入钻研,逐步去获得新发现.

三、实现课堂有效“质疑”的保障措施

1.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留点空间,让学生质疑.预习中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引发质疑;教学过程中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能够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后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作业中,须设计新颖的、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练习,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恰当的点评

学生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化学知识、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探究获得,他们必然有许多的困惑与疑问.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加以恰当的点评,说出其提问的切入点、语言组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的优点,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指出需要加工的语言和内涵.当然,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要耐心地予以解答.

3. 引领与追问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组织课堂,引领课堂,在学生的质疑、答疑中,穿针引线,做好点评.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质疑平台,不放过任何一个质疑的机会,学生每一次质疑都应得到教师的认同与欣赏,都能赢得同伴的认可.久而久之,质疑就成为课堂学习的首先动作,近而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质疑当成是学生的作业,每讲完一堂课,一个知识点,我都要求学生能够针对这个知识点,加以反思与质疑.鼓励学生敢于追问,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四、释疑与质疑

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因为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

学艺娱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课堂;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爱说不爱说,都必须要求学生能说会说。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鼓励学生说。尤其对于那些不愿张嘴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叫醒他们的嘴巴。

一、巧设情境激起学生想说的愿望

巧设情境包括巧设课堂和巧设问题。巧设课堂关键在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说,有事能说,有事乐说”。巧设课堂时要把握时机。以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III Unit3)为例,在介绍卓别林前让学生谈谈他们喜欢的相声,小品,卡通等,学生有话“可”说,不论多么喜欢沉默的学生也会谈一谈赵本山,小沈阳......。在本节课结束时进行“角色转换”――换老师总结为学生总结,学生必定有话“能”说。课后要求学生准备下节课的以“我爱卓别林”为题的小演讲。从而使有话“乐'说。巧设问题时问题难度要有梯度,问问题时学生也要有梯度。了解学生的喜好,特长,学习程度等,让学生有“这个问题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嘴巴就被叫醒了。“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愉快,平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遨游。

二、赞扬的艺术让学生充满说的渴望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流行语已经的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什么时候夸,怎样夸,夸到什么程度,仍然是需要教师好好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不但要善于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还要善于赞扬提问的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必定是自信乐观的似火一样的学生,但提问的,尤其是在课下提问的学生尤其需要在课堂上赞扬和认可。让他们了解提问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赞誉,不断的认可自己,从而懂得“讲出来”比“不讲”好百倍的道理。笔者有一个学生,平时沉默寡言,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下课后我从他身边走过,他突然站起来小声的说:老师,帮我看看这道题。我仔细给他讲解后,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想让你明天在全班展示一下好吗?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犹豫,我又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老师差一点都遗忘了,你能找出来说明你学好英语的潜力很大。你一定可以讲好的。第二天,当这名同学在课堂上用不怎么流利的英语为全班讲解了那道题目后,我和其他同学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从那次以后,这名同学不但课后提问的多了,课堂上也经常提问或回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鱼与熊掌”的兼顾,让英语课堂的“说”变得有滋有味

目前,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中,英语课堂也要多采用“讨论-研究-生成”的方法进行。但是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除了课堂容量很难把握外,还出现学困生吃饱,而学优生饥渴的状态。因为“A兵教B兵”时,容易使B兵提高却不易使A兵有更多更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煮好“鱼”,还要烹好“掌”。例如,在分组讨论时,可以将教师作为一员分到学习基础较弱的一组里,这些学生就是“鱼”。因为经常被比较,所以心里往往更脆弱,更需要关注!当他们看到老师成为他们的一员而不是其他优秀的孩子时,自尊心得到的保护。并且老师就在身边,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不是只注意优秀的学生而是更关注他们。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很大程度的调动起来,自然也就敢说,能说了。在生成部分,他们有一些比优秀的学生表现的还要好。而所谓“熊掌”就是指那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他们对于基础题目问题较少,要求他们首先给各自组内的其他同学指导,然后以教师的问题为基础在组内生成新的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学优生的研究精神,同时较大程度的帮助他们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给这部分学生一些提高类问题,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在他们展示成果时,这些学生会常常因为产生很多美妙的火花而激动不已。而此时,他们想说的话就会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教师成功的让讨论和质疑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样无论是“鱼”亦或是“熊掌”的嘴巴都被成功的叫醒了。

四、教师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使叫醒嘴巴更富有价值

学艺娱乐范文第5篇

一、活动前推荐,为一起作业探寻切入点

在游戏中教学知识能够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掌握知识。“一起作业”也就是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学好英语!小学生最喜欢玩游戏,如果让学生在“一起作业”的游戏中做作业,他们非常乐意参与。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开展此项活动已有近两年了,该网站的页面设计生动有趣,易于操作。首页上就很明显地呈现出了活动要求――作业、测验、互动课堂、班级管理、听力材料、资源以及教师论坛,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如获至宝。在我们教师的发动和宣传下,让学生和家长参与注册、登录、运用已非难事。就这样,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走上了网络英语作业的快乐之旅,转眼间,我们的学生英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利用这个平台,我们找准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切入点,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满足了学生们的期待。

二、活动中同行,为一起作业建立支撑点

小学生的年龄小,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做事情缺少恒心和毅力。如果缺少经常性的交流指导,就不能在活动中及时地收获乐趣和体验成功,也会渐渐失去对一起作业网的兴趣。因此,学生在进行一起作业网的活动时,需要我们家长的陪伴与老师的指导。“一起作业”上面有许多游戏,从单词、句子的识读、翻译、再到拼写,都有意识地设计和布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符合学生所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课堂上我也经常利用“一起作业”给学生们展示如何利用这一平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通过孩子们不断坚持,他们的口语水平提高很快。这个平台真正地让孩子们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我也经常利用家长会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让家长参与指导学生进行“一起作业”英语学习平台的游戏。如“大灌篮(发音)”、“打地鼠(中英翻译)”、“垂钓高手(听写)”、“拆弹专家(句型)”,从单词发音、翻译、再到拼写,让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三、活动后分享,为一起作业营造欢乐点

学生通过“一起作业”活动,希望做有所得,学有所乐。他们在得到奖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家长的赞许,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从而满足自身的成就感。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或者编辑测试的时候,要经常性地变换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一起作业”上的新功能版块,为我们提供了听力材料TTS、互动课堂、阅读绘本和语音引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分享一起作业网上获得的成功,体验一起作业网带来的快乐。

相关期刊更多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翠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

服饰导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纺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