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教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加强自己对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新学期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学期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团队、权利、义务”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负责的作出正确选择,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书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要学生认识一个人的“新的起点”,把握学习新节奏,引导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新的特点,珍惜学习机会。

第二单元“学会学习”,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学习方法,认识和理解进入初中后面临的压力和竞争。

第三单元在“成长中的我”,学习这单元是要引导学生从认识心理的角度认识自我,从了解青春的角度认识自我,从发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励学生创造新自我。使学生养成坚韧、果敢、自制、独立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忍耐力。

第四单元“人与人之间”,使学生通过了解、体验与自己生活中最贴近的人交往,来理解、领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学习、掌握在不断拓展的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艺术。

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本单元意帮助学生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理解学校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尊重规则,追求公正。认识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能负责的作出正确选择。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和学习机会,感悟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学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初步确立“尊重、关爱、团队、权利、义务”的价值目标。

四、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五、学情分析:

本期所教七_、七_两个班级,其中_班48人,_班46人。这届学生刚进入新的学校,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据了解学生的基础不一,但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 ,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4、搞好教学还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教学的基础。第二、分析透彻活动和材料,这是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第三、组织好体验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内化的手段。第四、指导好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七、教学进度:

第 1 周 课前教育及写本期学习计划

第 2 至 4 周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第 5 至 7 周 第二单元 学会学习

第 8 至 9 周 第三单元 成长中的我

第 10 周 期中考试

第11至13周 第四单元 人与人之间

第14至16周 第五单元 在分数的背后

第 17 周 时事教育

第18至20周 期末复习及考试

新学期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深化初中思品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我组政治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我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政治教学教研活动。

二、具体工作如下:

(一)、教学工作计划:

1、做好常规工作。每位教师应进一步强化教学的规范意识,备好课,上好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管好每堂课。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点,根据中等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教学,抓两头促中间,落实有效教学。必须按课程表上课,按时上下课,不提前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在备课、上课环节上下功夫。备课要精心,上课要精要。杜绝无教案上课现象发生,且教龄在5年下的青年教师要有详细教案。课堂教学结束后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全面进行反思,进行二次备课,以提高教学质量。

2、精心备课。由于我组廖泽芳和唐荣年轻教师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要注重课前的各种准备,包括例子以及安排学生自主预习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可以考虑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进行新闻播报,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是做到每节课都有反思。

3、集体备课。每个年级每周至少要有一次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争取每次教研和备课都做好记录。

4、各备课组的教学工作。

(1)、七年级备课组(备课组长袁孝玉),因为初一学生,教师要了解本年级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要逐步寻找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吸收各兄弟学校的经验,逐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逐渐适应初中生活。

(2)、八年级备课组(备课组长廖泽芳),既要抓进度,又要抓落实,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把握学生个性差异。初二时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要特别注意发挥政治课的优势,落实课标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3)、九年级备课组(备课组长郎廷明),要做好教学计划,抓好教学进度,争取在本学期4月份完成全册的内容,留更多的时间用于系统的复习。在抓好进度的同时,要广泛收集201_年的考试信息,并培养学生各种考试的能力,包括审题、规范、速度等。使备课更具有目的性和时效性。

5、多听课。根据教务处要求,老教师每周至少1节,年轻教师老师每周至少听2节课。本校为开放式课堂,希望我们每位老师都积极听课,而老教师要热心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青年教师更要抽时间多听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三、教师竞赛:

(二)、教研工作计划:

1、每位教师要多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

2、4月份参加校内第三届精品课大赛

3、本学期上公开课的安排:___。

4、其他常规工作按要求认真完成。

新学期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政治是一门初一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年八个班的政治教学任务。这些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现代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基础内容教育学生。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 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2.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点较突出。

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根据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选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

4.为了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材中编入了数页彩图和图表。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便于教和学外,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力求使学生愿读、易懂、有兴趣。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基本技能,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涌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加强政治用语的教学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政治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政治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政治的重要工具。

3、加强实践教学

政治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践的偏向。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 发展和社会发展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新学期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政治教研组将根据学校的教学指导方针,在教导处的具体领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反思课改、推进课改,落实教学常规,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使教师的工作有效地稳定发展,增强我组的整体的教学实力。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质。钻研学科课程的标准,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2、开展课型研究,对政治学科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时政课如何开展教学加以研究,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相关主题开设校级和市级研究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听评课和课后反思,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提高教学效益。

4、以电子稿形式整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等资料,实现办公信息化。

5、发挥整组力量,加强集备,做好期中和期末复习工作,备战中考。

6、做好市基本功竞赛的准备。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学科素养

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反思近几年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工作,推广先进的经验,改革思想政治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常规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集体备课、评课议课、质量分析等常规形式,拓展组内教师的学习渠道,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的研究,体会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讨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备课组为单位,整和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日常教研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评课、专题教研活动、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注重实效性,不流于形式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从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

毕业班老师做好初三毕业班政治学科的复习工作。首先,毕业班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不要有政治学科开卷考就易考的盲目乐观的想法。其次,毕业班教师要深钻教材,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真督促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争取出好成绩。

(四)积极参与市教研活动,包括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在平时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注重规范教学,发挥师徒结队实效性,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认真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围绕着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好公民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相关比赛,争取教有所获。

各年级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主题教育的内容,如七年级“诚信做人”八年级“尊纪守法”九年级“理想教育”等等。

(六)鼓励组内成员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

利用论文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鼓励组内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多思多写多投稿,围绕组内课题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和写作,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新学期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五

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思想品德教学应结合本省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本科目教学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学生情况简析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刚从小学六年级升上来,面对新的环境与成长还不甚明了,老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从所知信息了解,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生之间相互不熟悉。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问题,学生适应新的生活不会太顺利。

这一学期最重要的任务是:扭转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观念,培养学习思想品德科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面对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学生要明白书中所讲的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点解答简单的问题,能运用知识点分析自身的情况。并在学习后使自己的思想意识有所转变,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四、目标达成与教学进度

本学年的教材是新教材,尤其是对老师来说,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内容,要对新教材学习一遍,要边学习边摸索。老师与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合格率100% 优秀率50%

教学以学生的发挥为主,教师设计与学生参与为方式,完成知识学习与能力的增长、思维的开拓。

五、教材总体分析

新教材晚侧重学生的表达与探究能力,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较多。能过展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有帮助。本册书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多审查自己,反思自己,重新给自己定位,把握好新的自己。

六、教学注意

1.自学时的落实检查:同桌互助、组长查、老师巡堂指导、收齐书本检查

2.课堂上以问题形式呈现多一点,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每节课必有10名以上同学发言。

3.作业批改详细,有错误点标记,有错误及时叫学生当面纠正,有面批,有共性问题课前讲解。作业要注意书写与格式要求。

4、每节课必用多媒体展示案例

5、每节课必有不少于5分钟时间完成作业

6、要检查听课笔记

7、每节课表扬人数不少于5人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话式 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现代社会是以交流与沟通为主的社会,对话成为重要的沟通媒介,现代社会也围绕着对话意识展开,因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采用对话式教学方法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首先,我国现行的初中教学思想仍然以数理化为主,以应试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学校对于教师的考评也主要以教学成绩为主,因而导致其他学科不受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虽然也在中招考试范围之内,但由于所占分值较小,因而,成为冷门学科之一。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小组也未对政治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经费并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授课内容陈旧、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互动性差;初中思想品德所选教参与案例不有待更新,因而与时政相脱节;其次,广大偏远山区经济水品发展落后,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只能采取以教材讲授为主;再者,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问答式对话方式,学生普遍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上种种现象导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二、对话式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把握好对话式教学的课堂时间

对话式教学的应用在最初阶段会遇到诸多麻烦,一但养成习惯后,可以扩宽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习惯后的教学时间会大大缩短。因而,教师要尽量安排好课堂教学时间,在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增加对话式教学的比例,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交流中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例如,七年级《法不可违》一课,由于内容偏多,需要一至两个课时。教师需要在保证理论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综合把握和调控时间,将对话式教学方法引入其中。开始阶段,由于学生对于法律知识不了解、不清楚对话式教学的流程,会表现出一定的消极应对性,但随着法律知识的增加,对话式教学模式的熟悉,会逐渐扩展自己的思维,积极加入到对话式教学互动中。

2、提高师生对话互动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培养起师生对话及学生之间对话交流意识,师生主动交流和探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业进度和水平,以调整今后的课堂教学计划。此外,要建立起高水平的政治专业师资队伍,以教师渊博的知识、强大的人格魅力、高深的学术修养,引导和影响学生积极向学。例如,八年级《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任务,明确指出了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个人隐私意识,希望拥有自己的心灵空间,有自己的秘密,而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监督者、引导者,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会涉入到学生的某些隐私,这就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格局,才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而不致于侵犯学生的隐私。

3、积极创建对话式课堂教学情景

对话式课堂教学情景要求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基于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对话,可以通过交谈、倾听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话式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更是师生间的相互接纳与包容,秉承的是尊重和理解的原则,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分享和交流,因而,这种教学模式所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收获与学习,更是高层次的精神领域的思想碰撞,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九年级的《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课中,就授课内容,提出问题:人与人不同,因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不尽相同,那么如何保证每个人都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因而,可以使用“答问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对话方式,营造出对话式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收到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效果。

4、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实现由单向教学模式向对话式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其转换的前提和基础。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话式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尊重价值主体的多元化特征,突破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局限,服务于新型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培养需求。例如,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七年级《新学校,新同学》的教学实践中,该单元要求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以更好地适应老师、同学、环境等方面的新变化;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与同学建立好新的友谊。这些知识目标的设定与实践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加强交流、沟通与互动的过程,进而确立起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参考文献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1.不能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品德的唯一标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思品教师往往专注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怎样提高学生试卷分数上,忽视了平时对学生品行的要求,甚至对一些“好成绩”学生出现的思想偏差比较纵容。而新课标明确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把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统一,更是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首要地位。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教师也应该转变观念,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量不停留在纸笔测试上,更需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调查、情景测验、师生谈话等,同时不再单一地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还提倡学生自身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评价相结合,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全面的考查,旨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公民,而不是一味地苛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让学生认为思品课只是一种“考试课”,而放松了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品行的要求。

2.转变思想政治的旧观念,侧重到品德上来。初中的德育课程在以前是称为“思想政治”的,而我们通常说的政治教育一般情况下都是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常识教育以及社会科学的教育,偏于成人化,这对于社会经验尚浅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思想品德”则更注重对学生人格品行的塑造,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行为方式上做出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也应改变旧观念,不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高空远”的理论知识,而是立足于学生本身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的选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创设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情景活动或者是生动有趣的活动,启迪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把书本理论内在化,提高修养。

3.突破教学地点只是教室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其所授的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如,七年级教导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树立自尊自信,热爱生命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八年级教导学生应该尊老爱幼等,这些内容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室内进行教学,还能够在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时候将所教知识进行传授。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忽视课堂外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思品教育应该从教室走向校园乃至社会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在教室内还是教室外都应该树立一个道德榜样,从侧面对学生的品德进行熏陶和培养。

二、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都有乐于模仿,参考教师的自然倾向,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因此,他们势必会把教师作为最直观的模仿对象,这就决定了思品教师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就必定要注意其一言一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课政策的实践现状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主要开展“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这几门课程,学校也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周课时3节课的课程设置完成授课计划。教学中,一年级至六年级一般是语文教师兼任思品教师,七年级至九年级是由专业教师专职担任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品德内容主要涉及一些最基本行为规范,同时也学习相关的其它的历史、地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从实际生活上加深同学们怎样进一步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习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了解国家的精神宗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政策和核心价值观念等等。高中的德育课程相比较而言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主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基本原理上,帮助同学们分析生活实践中所见所闻。

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是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角度出发,进行了有层次有深度的逐级推进,科学地为中小学德育课的开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按照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我们通过与部分中小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从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德育课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中小学生智育成绩比较优秀,德育知识丰富,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自私自利、爱慕虚荣、攀比、无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和谐现象,体现出在德育上的知行不合一,德行不一致的实效性低下的现象。

总体来看,中小学德育课对引导中小学生从人生之初,单纯的家庭生活走向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国家的政策方针、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小学德育课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德育课教学过程程序化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作业、巩固复习等传授理性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力求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程序仅仅有效地传授了德育理论的相关知识,但是完全违背了当前素质教学的教学目标,使得很多中小学生德育理论知识倒背如流,说起来都懂,但却难以付诸实践,成为行动上的矮子。

(二)德育课教学方法单一化

当前大多数中小学德育教师仍然沿用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受教育的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笔、一本书就可以完成一节课,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学生也不会积极的思考,难以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激发出来,更不会从情感上和心灵上去认同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甚至有时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实效性也难以提高。

(三)教学评价欠科学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德育课的成绩评定是通过试卷考试成绩,进行A、B、C、D等级来进行评定,学生只要在考试之前把书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拿到一个优秀的等级,因而造成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高,书本上的道理、口号、理论都能讲出来,但真正在生活中难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德育实践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也仅仅按照考试的相关内容把课本中的内容强加灌输给学生,学校对任课教师的考核也仅仅限于最终的考试成绩,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看到在德育课上高分而践行低能的孩子。

三、中小学德育课政策的努力方向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及内容层次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首先应该是自下而上,逐渐加深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但这样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逻辑关联的,所以我们应根据中小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设置合理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切忌空话、套话,不符实际的远大理想等等,建构自下而上、大众化、生活化并稳步提升的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德育课程教学观

中小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德育课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用正确的德育观融入整个德育过程,真正实现德育课程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德育观念的正确建立,首先应该坚定正确方向,以理论为德育观建立的唯一指导思想,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德育课教师应根据环境变迁建构新型的德育观。德育课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学科,是一门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以人为本的学科,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德育课教师应建构适应时代背景,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征的德育观,贴近儿童自身的生活,转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者角色,达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使德育课教学真正能够落地、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三)优化德育课教学环境

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多元文化引发的价值冲突渗透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给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校园中充斥着社会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追求物质享受、功利主义等不好的市侩风气,使得中小学学生、甚至某些德育课教师在不经意间偏离了正确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塑造优良的学风、班风、校风,塑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增加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为增强德育课实效性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四)创新德育课教学方法

德育课中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是实现德育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正确选择、创新适合德育课教学方法,才能正确贯彻实施德育政策、彰显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真正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德育课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采用理论灌输、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的方法,我们还需根据当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德育课中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体性,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提升同学们对德育课的兴趣,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把外在的德育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心中的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最终践行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至今学术界对其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198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书中指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这个课堂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有酬性的活动等等。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第一课堂是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而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一切与学生教育相关的活动。例如课余理论学习、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

第二课堂以育人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展开系列开放性活动,备受广大同学的欢迎和喜爱。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在这种教育理念的要求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努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具体举措有:

一、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现在正在进行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结构,突出主体地位,注重自主学习,强化课堂训练,重在能力生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高效教学。基本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全民参与体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展现自我,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超越自我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以点滴成功鼓励其上进,增强自信心。

二、课间十分钟,是我和孩子交流的第二课堂

有一次上课,课的内容是复习课,布置了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不会时可以翻翻书和问一问前后桌的同学,但不允许照抄别人的答案。学生认真做题,我在教室里巡视。我巡视过程中,就发现一个叫王冬燚的学生答题特别认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而且还有好几道他都能做对了。这对他来说,可以说是相当不易了,因为他是本班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智力不太好。我低下头,悄悄地对他说:“有几个题做对了,继续往下做”。他听了之后,脸上露出笑容。

是啊,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赞同的微笑,可以让孩子们更自信,更有勇气去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下课后,我对他的认真思考、独立完成的做法表示肯定,鼓励他继续发扬下去,会学有所获的,简短的话语使他的自信心增强,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上课我订正上节课的答案时,当着全体同学表扬了这位同学。因为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都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相信这位同学今后学习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自信心会更强,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学有所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使用激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作业批改时,批试卷时,如发现个别同学出现错误较多时,我会利用下课时间,找其谈话,当面指出错误和不足,今后如何补救,让其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求得更大的进步。

三、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在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中,孩子们在集体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一天早晨,我刚上班,我们班的学生就告诉我,男生柴俊田和七年级(2)班的学生昨天下午放学回家动手打架。经了解得知,七年级(2)班的学生总是欺负我们班的女孩子揣雅红,他出于气愤,这才动起手来。为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为此我借这件事情在班上开了班会,让同学们就此事发表自己的观点,目的是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

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有的同学说,柴俊田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帮助自己的同学,免得受他人的欺负,是见义勇为。

有的同学说,柴俊田想帮助自己的同学,不让其吃亏,出发点是对的,但采取的方式不对,不应该动手打架,因为如果动手给别人打坏了的话,会给自己的父母添很多的麻烦的,会带来很多的经济损失,应该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反映这种情况,由班主任处理此事。

经过热烈的讨论,最终同学们达成一致的观点,同意第二个同学的观点,明确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怎样做才是正确,并也从中吸取了教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综合实践活动是孩子体验的第二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在这种教育理念的要求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努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与人交往,培养他们关心周围事物,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平时经常开展一些读书、绘画、体育活动、科技制作方面的比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许短期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从长远看,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同时,又能使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又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增加了知识量,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

结合地方实际,我班组织了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讲述烈士的动人事迹,使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由衷钦佩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使其认识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学有所长,将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此外,我班还组织了游览长城的活动,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晶,让其更加热爱劳动人民,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