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假如时间流逝

假如时间流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假如时间流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假如时间流逝

假如时间流逝范文第1篇

甘肃省华池县柔远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何群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希望时间倒流到我上幼儿园的时侯。那时的我是那么天真,整天都是那么快乐,无忧无虑,从来都不用去想如何学习,只需要想如何玩就可以了。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希望时间倒流到所有我做过错事的时侯,那么我就有机会改正我的错误了。就象吃后悔药一样,那样我就再也不会为做过的错事而烦恼了。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希望时间倒流到所有美好的时刻,让我重新感到世界的美好,让我永远快乐,那是多么的幸福。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希望时间倒流到我的幼儿时期,幼儿时的我经常依靠在妈妈的怀抱中,没有任何的烦恼,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而且还可以随便玩。

假如时间流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事件;社会科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9-0035-03

当前我国课程改革面临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单一与多元的冲击,而社会事件的丰沛多元、鲜活及时、发人深省及其核心问题常常与课程培养目标息息相关等特性[1],使得社会事件融入社会科学课程成为必要和可行。社会事件融入教学是指以真实存在的社会事件为媒介开展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本文意在分析社会事件融入教学的价值与流程,以及在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教学改革与创新注入活力。

一、社会事件融入教学的价值

当前中小学社会科学课程偏重历史的、人文的内容,对于丰沛多元、鲜活及时、发人深省的社会事件却不够重视。在这个媒体无所不在、社会事件传播迅速及时的今天,身为教师,就应该和学生在对社会事件的探索、解读中,在批判意识萌芽、反思不断进行、意识渐进觉醒的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为能批判反思、独立思考的新世纪公民。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习兴趣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两种。前者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后者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间接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当一个人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随之产生。社会事件融入教学,通过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发掘教学形式的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效与愉悦。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传统的社会科学课程教材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常识。基本理论是对社会制度与社会实践的理想表达,它使学生了解到社会的积极面,但也会使学生对社会问题缺乏深度认识。而社会事件融入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通过对活生生的社会事件的深度剖析,让学生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社会图像,体会到社会问题的纷繁复杂,看到社会的消极面。透过教学,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压力与挑战,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可能空间,进而萌生为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义务与使命,就会逐步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强调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并不为学生所信奉。基于此,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学习者只有在认真思考它自己发现的问题,追求符合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力的答案时,才是真正地在学习。”[2]社会事件融入教学,就是要把隐藏在社会事件背后的故事与问题抛出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中,在师生的检讨与反思中,澄明事件的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经过自身的探索与合作获得的。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其批判反思、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

二、社会事件融入教学的流程

1.确认教学背景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认识教学背景。要明晰教学背景,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学生特性。学生是教学的真正主体。社会事件融入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动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紧张的智力活动,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批判。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特性的充分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2)选定与教学目标吻合的社会事件。社会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而生动的,要使这些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就应该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社会事件。(3)了解教学环境限制。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支持。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校以及班级教学的硬件与软件实力,摸清教学实施条件,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教学。

2.聚焦社会事件

教师选择好社会事件后,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呈现给学生,而需要对事件进行组织与加工。组织是将事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材料,确定呈现的先后顺序与重点难点;加工是将事件根据实际需要转化成一定的形式,如文字材料、音频材料、视频材料、图表、记忆信息等[3],以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聚焦社会事件,就是教师在对事件深度把握后,选择将材料以何种结构与形式呈现给学生,使之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科课程的教学。

3.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教师将社会事件呈现给学生后,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各抒己见,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当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教师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由的智力活动。“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那么权威的思想将深深地印在他们幼稚可塑的本质里,而几乎不可变更,而这样的学生将来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知道怎样自由地生活。”[4]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与各抒己见之后,他们的见解虽然有些是富有洞见的,但大多数可能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时候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协作学习,开展相互间的质疑、讨论与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教师应该提炼学生的不同观点,给予归纳、分类,并评价各个观点的可取和不足之处。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硬性强加给学生。

4.检讨与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检讨与反思,尤其要关注课堂教学效果与课堂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由于社会事件融入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发现问题所在,及时加以解决,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批判意识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事件融入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事件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

社会事件融入教学是指以真实存在的社会事件为媒介开展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将其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这样就窄化与异化了社会事件的内涵。社会事件融入教学,应该是一种真实的、自然的、隐性的融入,最终是要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比如,教师在进行关于环保主题的教学时,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环保知识,而且应该带领学生一起做环保,教他们在超市购物多用环保购物袋,教他们如何减少纸张、筷子的浪费,教他们如何让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持之以恒,最后变成他们内心的信念和一种生活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事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2.教师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与分享者

社会事件在真实、自然、隐性地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与分享者,而不是课堂教学的操纵者。学生在面对社会事件时,总会有诸多的感悟与困惑,这时候,教师不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盘托出,更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在学生困惑的时候给予引导,让他们在引导下思考,感受与经历豁然开朗的喜悦;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在分享中进步与成长。总之,教师需要做的是,与学生一起去发现、经历、分享,一起进步与成长。

3.学生应该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所有的社会事件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虽然不是全部,却是历历在目的真实[5]。在课堂中,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学生逃避社会丑态,对它们熟视无睹,而是让孩子们正视社会百态,学会澄清被混淆的价值,重建几近崩溃的信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真正主体,他们对社会事件进行讨论与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们在了解社会现状的表层之后,能试着去看背后的成因,进而慢慢积累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判断、对生命的尊重[6]。

4.讨论的场域与气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社会事件融入教学,不是为孩子们呈现社会事件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们积极面对社会事件,分析社会事件所反映的问题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并学会理性地面对和处理。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应该是不断交流、讨论与澄明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讨论的场域与气氛,让学生在讨论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参与教学,才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社会事件融入教学,师生在课前的准备、教学的进程以及课后的检视中,不断与社会事件、文化脉络和自我的意识形态进行对话和碰撞,见证他们在这绵密的交织、探索的历程中[7],寻找着转化社会、批判解放的路径。

参考文献:

[1][5][6][7]萧又齐.回顾与眺望――重说社会事件融入社会科课程的故事[A]∥明贞.叙事探究――课程与教学的应用[C].台北:心理出版社,2010.

[2]弗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50.

[3]罗祖兵.教育学问题教学:涵义、价值与操作[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6.

Social Event in Teaching: Value, Procedure and Problem

LI Ju-cai

(School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假如时间流逝范文第3篇

一、“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思路是如何定位的

兵团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农六师、五家渠市党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要把师、市建成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的增长极和隆起点,乌昌一体化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金三角中有分量的一角,兵团的第二个窗口、第二张名片,到2010年,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9万元,团场农牧工家庭纯收入8700元。师、市党委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工青妇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促进宏观层面上的和谐与小康,还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进微观层面上社会基本单元的和谐与小康,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微观结构。团场职工家庭既是一个经营主体、一个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基本单元,文明、诚信、技能、增收等内容是和谐小康家庭的应有之义,而创建活动的“爱国守法、勤劳致富、家风文明、和谐平安、环境良好”等五项基本条件则赋予创建活动新的时代内涵。

基于这样的发展定位,我们的创建思路一是突出了时代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要有生命力就要紧扣时代脉搏,以现代的思维、概念、范畴,在内涵、载体、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其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了示范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和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的新的辐射源。在创建活动中,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使更多的家庭成为最诚信的道德单元,最有效率的经营单元,最有品质的效益单元。三是增强了开放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机制是党委统一领导、工青妇具体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内容上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注重整合宣传、文化、政法、劳动、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系统资源,着力构建富有弹性和张力、开放互动的工作体系,通过工青妇牵头运作,保证了工作体系与外部环境的要素交流和能量交换,形成了集团化运作、品牌化发展、事业化推进的格局。

二、“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如何启动的

“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鲜活的事实,让更多的单位、部门学到创建方法,让更多的职工群众看到参与创建的好处,激发了参加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1、科学调研,把握趋势。今年上半年,为了解决对“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认识不清、底数不清、办法不清的问题,我们一是在团场、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职工家庭及各系统开展的以家庭为主体的创建活动调查。二是工青妇组成调研组深入团场、连队、街道、社区,与基层干部座谈交流,了解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深入职工家庭面对面访谈,掌握职工群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三是邀请上级工青妇组织共同归纳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创建活动的途径。四是分别听取工青妇、宣传、政研、财务、政法等部门、行业的意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创建活动的总体趋势,在于坚持解放思想、服务群众、找准载体、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建立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

2、党政重视,加强领导。师、市党委常委会几次听取了“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思路、方案、计划的汇报,党委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师、团分别成立了分管常委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青妇、宣传、政研、政法、农业、民政、劳动等部门组成了工作机构,制定并出台了《农六师、五家渠市“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实施意见》、《农六师、五家渠市“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实施办法》,建立了上有目标、下有指标、上下联动、多方互动的工作机制,党政的重视与支持使创建活动得以顺畅运作,快速启动。

3、找准载体,注重实践。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中,我们以不设框框、不观望、不等待、不争论的理念开展工作,从具体工作人手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建活动的有效运转方式。今年是兵团撤除大宗农产品关卡第一年,也是师、市推进团场机制体制创新,落实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实行职工生产费用全额自理的关键之年,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职工如何诚实守信,按订单交售产品,是改革深入顺畅的关键所在。师、市工青妇抓住“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机遇,以一个重点、两项内容、三家联动、四个阶段,开展了“诚信职工”主题教育活动。一个重点,即以一线承包职工为重点。两项内容,即以依法维权、重合同守信用为重要内容。三家联动,即工会、共青团、妇联携手同抓。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今年5月至7月,师、团、连三级启动“诚信职工”主题教育活动;第二阶段,8月组织讲师团到团场、连队进行宣讲,开展了诚信知识答题竞赛;第三阶段,9月至10月引导职工积极履行合同,向团场交售产品;第四阶段,11月至12月评比表彰。

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中,围绕着家庭如何实现小康,工青妇组织开展了“增收行动”,主要内容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针对职工没钱种养、种养什么、怎么种养、产品如何卖向市场的难题,重点抓了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资金。在今年国家实行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金融政策,团场推行生产费用承包职工全额自理的内外部环境下,我们从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贷款2500万元,由师、市贴息200余万元,根据师、市畜牧业发展布局,由工会、团委按培育大户、扶持散户并重的理念,将贷款发放到了1948户职工家庭,用于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二是项目。团场职工长期从事大田生产,远离市场,信息不灵,师、团两级工会通过干部跑市场摸行情,网络联市场抓信息,有重点地向职工推介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适合当地种养的项目。三是技术。师工会发挥自营经济帮扶中心这个平台,建立了大户带散户、依托团场农技推广站和畜牧兽医站、师工会百名专家服务团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为职工无偿服务,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的难题。四是营销。师工会一抓产品注册商标创品牌,一手抓各种专业协会建设,一手抓市场,一手牵职工,初步形成了在市场的海洋中,由原来一家一户小舢板渡海,转变为千军万马航空母舰航海,解决了职工种植、养殖的产品如何卖、还能卖个好价钱的难题。“增收行动”既服务了结构调整的大局,又促进了职工增收致富,成为“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又一有形载体。

这两项工作既突出了工青妇有组织网络、有_T作队伍,与职工群众联系密切,发挥创建活动的第一推动力作用,又坚持了以人为本、以职工为本,充分尊重了职工的主体地位,

突出了职工的主体地位。“诚信职工,职工诚信”、“增收行动,职工增收”活动的开展使“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有了抓手和内在动力源。

三、“和谐小康家庭”创建资源是如何整合的

我们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中主要采取了“5+10”工作法。“5”即兵团“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五项基本条件,是我们开展创建活动的前提和依据。“10”即师、市开展创建活动的创诚信之家、创平安之家、创学习之家、创致富之家、创美德之家、创文明之家、创双合格之家、创绿色之家、创健康之家、创节约之家十方面标准及内容。

从年初调研情况看,师、市党委宣传部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政法委开展的“平安家庭”、工会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妇联开展的“双合格家庭”、计生委开展的“健康家庭”等创建活动,已多年运作,且行之有效。当前,兵团开展的“四抓四看”活动,首要一条是强化宗旨意识,强调服务职工群众。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尽管分工不同、性质不同、职责不同,工作对象和内容也不尽一致,但在服务职工群众这一点上,是高度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各部门、各系统开展的创建活动,理论武装、道德建设、文化技能、守法诚信、军事素质、增收致富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紧密结合的。在做好结合这篇文章过程中,我们坚持了五个对接:在创建内容上,各部门、行业的单项内容与“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十方面内容对接;在创建范围上,各部门、各行业特定的群体,与“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全覆盖对接;在创建标准上,各部门、行业各自的标准与“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标准的全方位对接;在创建主体上,各部门、各行业的“独唱”、“独奏”,与“和谐小康家庭”的工青妇牵头,各方协调运作的“大合唱”、“大齐奏”对接。

假如时间流逝范文第4篇

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

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流动人口管理的网络的确得到了完善,组织也得到了健全。就我镇而言,上有领导组织,中有专职管理机构,下又有管理服务站,三级管理网络已基本到位,但实际运作中,工作“脱节”的情况依旧存在。暂口办与派出所,暂口办与村管理服务站之间,一些专管员与责任区民警、村干部之间职责关系不明确,各自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各自为营,工作形不成合力。“两张皮”、“多张皮”现象还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公安对暂住人口管理上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认为现在外来人口管理是政府部门的事,与公安无关了,导致公安民警特别是责任区民警对本责任区的暂住人口管理意识淡漠,有的甚至置之不闻。客观上,又由于市委[2001]18号文件规定,各镇成立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本镇的外来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并隶属于镇政府,再加上原来公安对责任区民警考核中的一块暂口管理内容,单独切出来考核到派出所,即使涉及到的一些内容也进行“粗化”,更显得与责任区民警没有直接的关系,从而导致责任区民警存有暂口管理工作与我无关、非我所为的偏面认识;二是暂口办的指导、协调职能未能很好发挥。一方面按4‰配备村级暂口专管员,他们的经费还有60%是由村支付,故受村支配的其他事务性工作较多,“专管员不专”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由原来的村级夜防队转化过来,人员好多是村干部的亲朋好友,老爷架子较重,人员的总体素质较差。同时,我们暂口办同志本身所具备的素质也不高,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及组织协调能力还有待于提高,难以承担指导、协调、督促的工作职责;三是我们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我们制订了一些考核办法,但仅仅流于形式,内容不细、要求不高、力度不足。没有对村暂口管理服务站、专管员、责任区民警实行联动考核,没有联动派出所参与、把暂住人口的管理责任真正落实到责任区民警及专管员身上,没有将专管员报酬奖金与工作实绩挂钩,使其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责任性难以真正落实。

为了彻底改变工作“脱节”,指导“不力”、机制“不活”的现象,一要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切实提高对暂住人口管理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努力克服在公安责任区民警中“非我可为”、“与我无关”的片面认识,导致出现“淡漠”、“放任”、“弃而不管”的现状。派出所作为暂住人口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责任区民警作为暂住人口治安管理、户籍管理方面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明确暂口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正确处理好派出所与暂口办,责任区民警与专管员的职能关系,通过强化责任落实,使责任区民警切实担负起对村暂口管理服务站和专管员的具体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确保管理措施操作到位。二要理顺管理机制,提高队伍素质。首先要明确村暂口管理服务站是镇暂口办下属的一级管理机构,村级暂口管理员受聘于镇暂口办,受暂口办直接领导,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市、镇两级全额负担,其次配足配强专管员队伍,按4‰配足专管员,并对现有的这支专管员队伍进整顿,对那些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识贫乏或工作吊儿郎当、出勤不出力者予以辞退,把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各方面素质好、热心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及时充入到管理服务站。同时,要加强相关理论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邀请上级业务部门领导来指导上课、发放有关法律、法规业务资料、跟班培训及走出去“取经”等途径和方法,来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办法。抓紧实施“二级捆绑式考核”,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和健全,为彻底改变责任区民警与暂口管理工作“脱节”,镇暂口办同志坐量办公、监督指导不力,村暂口管理员做好做坏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大窝饭”状态。我们在借鉴兄弟乡镇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镇实际,出台了“二级捆绑式考核”办法,以此来缓解和改变这一现状。所谓捆绑式即我们把责任区民警、责任区协警、镇暂口办同志、村暂口专管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联动考核,每月一次,同工资、奖金挂钩。镇暂口办同志按一定比例划定管理区域,明确每位同志的暂口管理责任区(与责任区民警的责任区相对应),所以一个暂口管理责任区的责任人有一个责任区民警、二个协警、一个镇暂口办同志及若干个村级专管员。所谓“二级”,即镇里专门成立考核组,考核到每个暂口管理服务站,而责任区民警和暂口办同志根据本责任区的实际情况,再考核到每个专管员。通过这种“二级捆绑式”的考核,可以充分调动民警、暂口专管员的工作责任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打破了原来的“大窝饭”机制,使每个同志都感到有危机感和压力感,从而增强每位同志工作的责任和动力。

二、转变观念,强化服务

管理与服务是我们暂住人口管理工作中的两个方面。管理应寓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切实改变登记、做证、收费等原始操作,调整单纯的“为管而管”的工作思路,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不难发现,我们暂住人口管理上还仍滞留于登记、做征、收费这几个简单环节上,镇暂口办似乎视登记、做证、收费为主要工作职责。上半年登记、做证忙完之后,下半年基本无所事事,各村的暂口管理服务站,则主要负责暂口的登记和照片的收集,同时村管理服务站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则是收取暂住人口的卫生费,看似这支队伍一年四季忙忙碌碌,但都是简简单单的为收取每人每月6--8元的卫生费。除了这些登记、做证、收费工作之外,镇暂口办、村管理服务站谈不上有其他服务的功能和职责,所以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切实突出对暂住人口实现“人性化”管理。首先,要在我们这些管理者的认识上转过弯来,树立管理应寓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的工作思路,克服管理就是登记、做证,就是收费的片面理解,应充分认识到暂住人口管理这项工作具有的广泛的工作内涵,我们无论是从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角度,还是从暂住人口管理工作的本身要求,都要求我们做好服务这篇文章。其次,在具体管理中,大力倡导“人性化”、“本地化”管理,一方面我们要从政治上关心外来务工者,结合现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提倡、培养和吸收外来务工者中的先进者入党、入团,在平时的组织生活中,要吸纳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参加,引导他们主动向党、团组织靠拢,使他们也同样感受到组织大家庭的温暖,经常性召开外口代表座谈会,倾听意见,收集建议,切实体现民主与平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从生活上关心外来务工者,我们要经常上门走访,聊聊家常,问问寒暖,尽力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和不便,如适时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幼托、入学问题,作为政府,我们要宏观调控、合理布局,鼓励和扶植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要尽快建造暂口公寓,尽力改变暂口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成立信息中介机构,帮助外来务工者解决就业、租赁等实际困难。成立投诉中心,认真做好维权工作,切实保护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还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服务上门,要充分考虑外来务工者的生活、作息规律,有时他们做一本证要请好几次假,所以我们要采用一次性解答,延长工作时间、主动上门做证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来切实方便外来务工者。

三、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暂住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管理领域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众多的工作中,我们不能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学会弹钢琴。当前,我们在理顺体制、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根据本镇实际,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着重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对暂住人口居住点的管理

暂住人口居住点的管理,是我们整个暂住人口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积极探索暂住人口居住点管理的思路和模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暂住人口居住点,目前可分二类:一类是集中居住点。如公寓楼、厂企业集体宿舍,对这一类的管理,我们一定要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严格按照“谁投资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管理思路,政府则做好管理业务的指导、管理责任的监督,具体事务管理则由受益单位来履行;另一类是出租私房的管理。这是整个暂住人口居住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人多、量大、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出租私房管理工作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致力于这项工作。当前,在对出租私房管理中,我们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已摸索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如“六统一”的定位管理“一册、一图、一卡”的旅社式管理,在实际工作也应该说是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同有序管理的要求尚有差距。为切实服务于现实斗争,本人认为,出租私房的管理应该从源头管起,从源头上来堵住出租私房的无序化。一方面,以村为单位建立信息介机构,各村欲出租房子的房东在出租前先向本村的信息中介机构提出申请,并进行登记,填写欲出租房屋的间数、面积、可容纳人数,提交房产证或其他有效证明,然后,引导欲租赁出租房的暂住人员到该信息中介机构先来登记,提出申请,中介机构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合理的中介安排;另一方面,采用定向居住方式,在目前,集中居住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由用工单位出面“承包”某一区域的出租私房,确定这一区域为该企业的宿舍区,这样既可以有序管理出租私房,方便申请、登记、介绍、出租等程序规范有序外,也使我们对出租私房的情况、底数一目了然,同时也可实行双向管理,企业与村、房东共同管理,使用工单位和房东切实履行起“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管理责任。

2、突出重点人口,实行分层次管理

要在日常登记做证工作以及坚持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暂住人口遵纪守法表现和工作生活情况,按照“列得准,管得牢”的要求,划分不同层次对象,合理确定比例,落实不同管理措施和责任,全面推行暂住人口分层次管理。第一层次,有过违法犯罪前科及犯罪嫌疑人的暂住人员,由责任区民警为主列管,坚持公安机关函调联系制度,实行旅馆式管理,形成重点管控,运行有效手段实施控制、发现、打击和遣送。第二层次,工作不固定、社会关系复杂、暂住地经常变动的暂住人员和“三无”盲流人口,在责任区民警指导下,由暂口专管员为主,通过经常性上门走访,做到“人来登记,人去注销”;第三层次,其他暂住人员本着“谁用工、谁负责”和“谁留宿、谁管理”的原则,通过签订治安、计生责任书,落实用工单位业主和出租私房房东的管理责任,尝试实行托管制由村管理服务站专管员履行管理责任,房东承担应尽义务。同时,对出租的私房也实行分层管理,按居住人的表现、居住时间及房东的自我管理意识来分成一、二、三层次,有违法犯罪嫌疑且房东自我管理意识淡及责任性差的列为一层次,要求专管员每天都要上门检查;人员进出及变动频繁且房东自我管理意识也比较谈薄的,列为二层次,要求专管员每星期上门检查一次;把长时间居住、人员稳定,而且房东责任性强的,列为三层次,专管员只需例行性检查。通过对暂住人口和出租私房的分层次管理,使我们的工作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实行信息互动,资源共享版权所有

假如时间流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软镜 超声 前列腺增生 支架植入 配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173

资料与方法

收治老年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34例,年龄67~94岁,包括60~70岁4例,70~80岁17例,80~90岁12例,94岁1例。患者中无合并症18例,有合并症16例,其中合并冠心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例,直肠癌术后1例,94岁老人并右骨骨折1例,高血压糖尿病5例,1次植入2个支架4例。

器械设备:选用潘太克斯尿道输尿管软镜1条(型号p2tnx-p3),包括(电动吸引器,冷光源1台),常规消毒后备用,超声仪,记忆合金支架及推送器、导丝。

术前准备:①术前心理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患者介绍情况,耐心解释术中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问题但不做承诺,使患者以较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由于高龄患者反映和记忆力较差,要多次说明。术前排空小便。②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暴露手术部位,进行会阴冲洗,消毒。常规铺无菌洞巾,准备1%丁卡因甘油混合液。

术中配合:①协助医生给患者进行局麻,内镜医生及超声医生判明狭窄部位及点后,协助医生经膀胱镜置入导丝,退镜,将需要的记忆合金支架检查后递给医生,然后医生将支架经推送器在经腹超声实时监视,膀胱充盈的条件下送到指定的部位,此时一定要让患者配合,不动或减少呼吸力度及频率的情况下,一次性释放支架,退出推送器及导丝,再次用镜子观察支架的位置及复张情况,完成手术过程。②检查患者排尿困难改善情况及有无尿失禁的情况,协助患者排小便,有5例患者因尿潴留的时间长,已出现尿道炎,所以术后置入尿管引流,定时开放3~5天后拔管均能自解小便。

结 果

效果:记忆合金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均能自解小便,所有病例均无观察期间的排尿困难,解除了梗阻,实现了患者按需原位排尿的愿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增多,但通过对34例支架植入手术过程中的正确配合、观察、预防感染等措施,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为以后工作积累了经验。

不良反应:有5例患者因尿潴留时间长,需在术后置入尿管引流尿液,定时开放3~5天,拔出尿管后均能自解小便,无不适。有4例没有留尿管的,术后3~5天内有尿频及尿痛情况,有2例夜间少量尿失禁,经抗炎、对症、多饮水等处理后症状消失。

讨 论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增多的情况下。该病治疗方法较多,也较成熟,但由于老年人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等原因,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上述方法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存在的记忆合金支架植入的一些缺陷,表现出它的优越性。①有效的应用了现有设备,弥补目前记忆合金支架植入中存在的标志性技术参数的不足及缺陷。联合应用软镜及超声经腹检测使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无误,而使支架植入部位准确,起到支架的理想效果;②临床操作更方便、更省时,对老年病人刺激小,尿道损伤小,术后恢复好;③综合利用简单的设备,能有效解决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按需尿位排尿问题,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及创新。

参考文献

1 郭应禄,主编.腔内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 经浩,刘定益,编著.泌尿内腔镜摄影图谱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