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王子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政策的利好和市场的不断升温,新能源成为众多投资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行业新宠儿。在郑州,就有这么一家公司,成为现今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一个市场缩影。
打造河南“特斯拉”
河南天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恩科技)董事长孙合会是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的研究生,提及其与新能源行业的结缘,则是源自孙合会对女儿的关爱。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频频爆发严重雾霾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郑州也不能独善其身,孙合会不愿意女儿生活在如此环境中,于是便萌发了进军新能源行业的想法,通过不断壮大新能源行业的队伍,从而改善身边的生存环境。
公司成立后,天恩科技把新能源的重心放到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上,“天赐能源,恩泽万家”,孙合会将最初对女儿的关心扩展到了对于社会厚重的责任感。近年来,天恩科技已经涉足建设、经营光伏发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太阳能广告、太阳能全自动灌溉系统、烘烤系统、光电建筑一体化恒温系统等多个领域,公司也初步形成了光伏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服务一体化的能力。
尽管天恩科技已经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孙合会并不满足于此,在对城市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的解读中,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一直为人所诟病。打造一款河南本土太阳能电动汽车的构想也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近年来,政府在雾霾的巨大压力下,频繁推出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这也给天恩科技打造太阳能电动汽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公司的一款新型太阳能产品,这款电动汽车也被赋予了更多新内涵。
“该款电动汽车除了具有一般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的优势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一是采用太阳能辅助充电,可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提供辅助充电;二是采用太阳能无机相变保温系统,将汽车轿厢保持24小时恒温系统,冬暖夏凉;三是采用高效的轮式动力技术,省去机械变速箱等传动机构,提升系统效率。”天恩科技工程部经理叶向阳介绍道。
在2014年12月5日-7日举办的“2014中国(郑州)三轮摩托车、电动车及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天恩科技携“飞帆”系列和“天恩小王子”两款电动车隆重亮相,吸引了现场众多参观者,很多有意向的顾客不断前来展台参观、咨询,甚至当场就要洽谈合作、经销、等事宜。
虽然产品获得了众多消费者与经销商的垂青,但天恩科技并没有盲目乐观,叶向阳表示, “飞帆”系列太阳能电动汽车并没有大规模铺向市场,而是选择了单式生产,“如果有消费者想购买的话,可以提前下订单,然后我们根据订单来进行生产,承诺多少天后交货,等车生产出来之后再走销售程序”。
目前“飞帆”系列电动汽车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70-220KM/220-270KM,百公里电耗仅为6.8度(夏季)至7.5度(冬季),不仅绿色环保,还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尽管如此,天恩科技仍在对“飞帆”系列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及外观形象进行完善升级,以便带给用户最佳的体验效果。
相较于“飞帆”系列与普通轿车相差无几的定位,“天恩小王子”紧凑两座的设计更像是一个家庭代步车,虽然外型小巧,但整个电动车完全按照汽车供应标准来做,由此保证电动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目前“天恩小王子”已经推向市场,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天恩科技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们采用的是以点为面的营销方式,主打的是乡镇市场。经过市场调查,乡镇市场属于新能源汽车的空白地带,缺乏有影响力的电动汽车品牌,说明这个市场还没有被撬开,如果我们前期去做这一块的话,潜力是非常大的。”天恩科技汽车销售总监刘小宝表示。
经过考察,天恩科技将突破口放到了新乡市原阳县、获嘉县及焦作市等地,究其原因,则是新乡市贵为 “中国电池工业之都”,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桥头堡,对于电动汽车的推广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
考虑整个市场的方向,天恩并没有花费巨额资金去打广告,而是踏踏实实地帮助经销商做一系列的终端促销方案,使他们站稳脚跟,打开市场,这也把很多实惠让利给经销商和消费者。
对于“天恩小王子”的未来前景,刘小宝也有着清晰的认识:“人对产品新鲜感是三五个月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他就会趋于理性了,所以天恩小王子盈利的时间是从今年到明年三四月份,到时候就会被我们公司的新型产品所替代。”
发力电动汽车
如今电动汽车的研发在全国各地进展得如火如荼,但很多品牌,包括美国电动汽车“特斯拉”品牌进入中国后也是一阵风光后便偃旗息鼓,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充电桩未能全面普及始终是各家电动汽车企业的一块心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充电桩的全面铺开,再大牌的电动汽车也只能望洋兴叹,而谋求布局太阳能充电桩则是天恩科技的另一个大手笔。
与一般意义上充电桩不同的是,天恩科技打造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则是依靠光伏发电系统与自动化计算机系统相结合发电的方式,来为充电桩提供电力来源,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充电成本。
谈及天恩科技在这方面的盈利模式,叶向阳算了一笔账,“一个一百千瓦的太阳能充电桩需要投入三百多万,三到五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太阳能充电桩的收益除了为电动汽车充电外,一部分电量也可并入公用电网。未来国家统一电动汽车的用电标准后,我们还可以为电动车提供直接更换电池服务,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太阳能充电桩属于一次性投资,后期基本上是无成本盈利”。
当前全国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兴起,充电桩的铺设也迫在眉睫,根据来自郑州市工信委的消息:计划2015年新建各类充电桩3700个,预计到2018年,能够满足两万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的基础设施将覆盖主城区。
[关键词]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41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面临学生词汇量少、阅读难度大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一、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兴趣
(一)故事分享
故事是小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教师如能每天给学生分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能增强学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感。愉悦的体验是学生保持持久阅读兴趣的原动力。教师给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结合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水平相适应的故事书,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例如,教师给学生分享《我只爱你》这个有趣的故事――小主人公尤希不满妈妈叫他起床而离家出走,去了朋友家、姑妈家住,但是他还是觉得缺了什么。“那究竟是缺了什么呢?”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总结让学生明白了无论在谁的家里住都没有自己的家里好,因为家里有妈妈独一无二的爱。这个有趣的故事调动了学生主动进行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又给学生布置《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
(二)组织表演
表演能将阅读的人物或情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动作表达出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阅读《圣诞节的大南瓜》一文,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让五个学生来分别扮演女巫、吸血鬼、木乃伊、蝙蝠、幽灵等角色。在表演前,让学生熟记自己表演人物的语言,并模仿他们的动作进行肢体语言的展示,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组织阅读活动,增强学生体验
(一)组织古诗背诵比赛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教师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阅读价值的认同,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基础。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背诵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竞争意识。背诵活动以背诵古诗量多、正确率高为标准,选出优秀者,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其他学生多阅读。这样就能形成竞争性阅读的氛围。
(二)开展诵读活动
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异彩纷呈的艺术瑰宝。经典的古诗词是国学的重心,也是低年级诵读的主要内容。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应注意引导,组织开展诵读的活动,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例如,对《木兰诗》的诵读,由于其篇幅长且较难理解,需要教师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并将学生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预先进行解决,扫除学生的诵读障碍。为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教师通过颁发奖品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每当学生诵读并背诵一段时,教师就给学生一个奖励,这样就能保持学生诵读的持久性。
三、亲子阅读,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亲子同读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课堂上,还要延伸到家庭中。父母对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指导并开展阶段性的亲子阅读活动,这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例如,学校开展《小王子》的亲子阅读活动,由妈妈和孩子共同阅读,妈妈读一段孩子读一段,完成文章的阅读。这样,无形中锻炼了学生记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亲子故事会
开展亲自故事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会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由教师分享故事,并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景,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昆虫记》故事会中,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了解了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生存能力等。这样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积累了素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
一、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学科素养
在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通过读与做、做与读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就算是对普通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索的精神。目前就我国而言,各位教育工作者对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主要停留在理论性的描述上,普遍存在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的问题,缺乏理论教材与语文探究实践教学的链接。例如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通过PPT、音频等于演示方式足以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理解,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对于这些抽象、乏味的文字难以转换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因此,做好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工作是提升教育工作者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与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课外阅读的作文写作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够由浅入深、以小见大,把学习看作一个实验的过程,写作能力也因此达到一个新高度。而对于构建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课堂目的来看,要让学生清楚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分数,而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在每个单元都有语文园地开头,并在里面还涉及“读读写写”“日积月累”专栏。其中“读读写写”主要由名言警句、古诗词、成语等基础知识组成,以“读读写写”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里面的词语与句子进行词语大串烧,通过同桌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任选几个词语或成语进行造句,并开始小组接龙比赛。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二中,“阳光灿烂”、“芬芳扑鼻”都是表示美好事物的词语,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词语让学生根据某个场景造句,并结合课外阅读的作文训练环节,将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如《意林》、《读者》等引入教学课堂,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精彩、生动。同时,通过创设出契合学生情感需求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接班人。
三、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老师来说,课堂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地,还是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阵地。创造性思维与探究式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有力武器。因此,每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应把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和课文内容两者相联结,让老师在课堂上,除了充当教学者的角色,还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有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然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并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把学科中的教学内容渗透到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课堂之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倘若学校重视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课堂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会用所学知识引入作文写作中;另一方面,课外阅读的作文教学课堂的深入为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载体支撑。例如:很多学生对《小王子》这本书十分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课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一些视频或微动画的形式展现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运用,再恰当运用相关素材,进而展现自己的情感流露。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让阅读走向课堂,让写作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阅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阅读经验来提高写作质量,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阅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阅读是课堂之源!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意识发生改变,要从意识上充分的重视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的应用,在语文与各方面的联系下,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中做与做中学两者积极转换,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知识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琼.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00(008):110.
[2]王蕊.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课内外,2019(25).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阅读指导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03-01
个性化阅读的主要内涵是指由于学生个体的经验、学识、情感、价值观等不同,从而赋予文本以不同的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定义深刻揭示了阅读行为的本质。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认为应该着力引导学生对文本带有明显个性化的特点去解读,还要重视阅读行为活动记录和表现反馈,使评价处于开放的良性循环之中。
一 让思维不再拘束
学生在自主进行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疑难与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氛围来进行阅读体验的释放和碰撞。教师应创造这样的一个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由交流,无话不说,无题不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更易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与他人见解的差异,最终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
案例描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了整个故事的结果,是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高度概括,赞叹之情蕴于其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思考:这“13年”司马迁是怎样度过的?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就会通过对文本的搜索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进行思考。有学生回答:“司马迁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有学生利用关键语句来回答:“他尽力克制自己”、“写下一行行公正的隶书”。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司马迁当时生活的艰苦,使学生们理解这就叫做“发愤”,从而才能完成这本前无古人的巨著。这样使学生领悟“耗尽……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完成史书的宝贵精神是前人没有的。学生的感悟在读文、思辨、交流中逐渐深刻、升华,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 让指导不再拘泥
同一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由于每个学生课外学习内容的不同,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同时个性的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
案例描述:《梦圆飞天》一课中,有一段杨利伟在与家人通话时,描述眼中看到的太空中神奇美妙的景色的话:“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对拥有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理解本段内容并不困难,学习本文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次整理和提高,而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提出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一会儿是白天一会儿是黑夜?哪里来的金边?”教师要用尽量浅显的语言来解释,教师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 让阅读留下证据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很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量化评价,阅读摘录卡和阅读成长记录袋的运用可以给学生的阅读历程留下印迹,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阅读发展状况。阅读记录卡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自由的表达,把对已读内容的思考和已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定期整理记录卡,放入成长记录袋中,定期进行交流。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的历史任课教师,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加之珠海市历史科目是不记录中考成绩的科目,而只是参考科目,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不够,基础不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是专题式的,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历史基础。现在是高中的第二个学期,学生已经习惯了专题式的教材编排。某些同学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度也在增加。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本学期我认为自己在历史教学方面做的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主张快乐教学。
历史课绝不是听故事的课,但是在课堂中适当的补充一些历史故事,或者鼓励学生讲出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历史课堂更具活力。班上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课外看了很多和历史有关的书籍。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就会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榜样和带动作用。上开学初有一个学生在历史课上非常活跃,他在课上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历史史实,尤其是世界史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准确细致。我也借机给了他一个“历史小王子”的称号,在之后的历史课上勇于表现自我的学生就增加了不少。在历史课上通过分享式的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起,也让课堂快乐有活力。
二、对学生“低起点,高要求”,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本学期还未分文理科,所以历史学习的最重要目标仍然是抓基础。基础知识反复巩固和练习,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都要高要求。在课堂中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通过谈话,和设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增强其历史学习的信心。
三、注重学生搭建历史知识网络的能力。
在学期学习前就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的目录,了解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都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在每节课和每个单元结束时,由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包括几方面,相互之间有何关系。培养学生“大历史”的意识。
四、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个学期听了北大招生办主任秦春华在我校举办的讲座中讲到,如今中国的中学教育不重视情感教育,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有发生。这更加坚定了我在历史课上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心。
五、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多看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历史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双重属性。优秀的历史课堂应该传达有深度的历史思想,要达到这个高度,要依靠老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的热情和教学经验。我现在是热情有余,所以这个学期主要从后两个方面去努力,本学期看了《民主的细节》、《中国近代史纲要》风书籍,每周都去听一堂优秀历史教师的课,每周参加历史组的教学活动,向有经验的前辈们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有:
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后,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2、丰富历史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教的再好,都不如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的知识来的可靠。本学期是以此为目标的,但是做的还不够,还需继续努力。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2
我担任了高一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并任高一历史备课组组长,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学校制定的功勋目标。对本学年的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学期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点: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课时间短,而教学任务重也不算太多。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重难点,写出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从不上没有教案的课。努力把重点难点讲清楚,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再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方式选择,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课堂的导入花一两个小时去查资料去构思。可以说,课外花在准备教材及钻研题目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的时间,用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上40分钟的课,通常备课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
正因为如此,我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2、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消化和接受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注意主观题的训练。每一课结束以后,把课课练落实到位;每一周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周周练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判定等级和批改分数的方法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落实导师制。对我负责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来说,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又接踵而至,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我尽量去了解和鼓励后进生,在课外的时间辅导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一些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过来问我,还取了个意的名字“呼唤老师行动”。
每当看到他们拿着练习什么的来到办公室,我就特别的开心并耐心解答。在我的努力下,一些差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历史渐渐有个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信心。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努力抓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每次我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我都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尽量做好自己的练习题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开学初,同学们还没有上高一的紧张气氛,也许是暑假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点心不在焉,教室里有一段时间总静不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反复地强调,学生又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时间保持安静。
虽然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很难学习,要理解和记忆东西太多,但是我尽量宽慰他们,培养他们的信心,当我看到他们取得成绩时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他们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个和谐团结的科组,为了能够把科组建设的更好,为了能够让新老师更快的成长,我们历史组科组活动比较多。对于每一周一次的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我都一次不落的参加,对于集体备课活动也是积极参与。除此以外,我还尽量多的听备课组其它教师的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的课,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听一下。经统计,本学期我共听课至少40节,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
这些活动让我在上课时不断的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自我反思(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不足,在有些时候的教学活动没又能够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说联系的效果,有时候由于自习课时间太短而题量过大,有些学生为了能在下课的时候把作业交上来,就出现了“赶作业”的情况。
所以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要吸取教训,尽量能够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3
自新课程教学实施以来,我们教研组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教材以专题形式的编写体例、新颖独特的史学观点都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有很多困惑,时常感到一节课的内容难于按时完成,上课往往是忙于赶进度,无法很好地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抱怨课堂教学内容太多、教学速度太快、知识跨度太大,难以记忆和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新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也有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课堂教学的策略定位问题,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本学期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不断反思, 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1.有效地选择教学范围
我们认为对高一学生的课堂要求是大致性地了解历史知识的全貌,跨越式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而不必将知识面拓展得太宽、知识点挖掘得太深。在不违背新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
下,根据课时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化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课堂的学习的实际效果。在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里,分封制和宗法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认为在课堂上只需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大致情况,掌握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影响,以便学生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加以落实。而对它们的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这些繁杂的内容可一笔带过,甚至不予考虑。否则,即使教师详细分析了,学生也很难做到持久记忆,不仅没有实际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冲淡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所以在处理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范围时,我们要根据高一年级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选择,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2.有效地确定教学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