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一、 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人数41人。年龄大多是8岁左右。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由于今年教材变动较大,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很长而且全部脱拼音了,对于刚上二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而且我班学生男女比例悬殊,男生比女生多十二人,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是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大多数是城镇居民子女或家庭环境较好的学生,总体素质较好,家长较重视学生的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校生活,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形象直观的作用,运用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语文科充满兴趣,加强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今后的学习下坚实的基础。

二、 本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

三、 全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落下、口笛、狂欢、荒野、放假、衣裳等词语。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学校,谁来说一下,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不光我们有学校,你们相不相信花儿也是有学校的,请跟我进入今天的课题——《花的学校》

2.

指名读词语,检查识记情况

PPT:阵雨、落下、互相、口笛、狂欢、双臂、碰触、急急忙忙、荒野、口笛、放假、衣裳

听写:荒野

跳舞

放假

双臂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得词句多读几遍。

(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边读边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分享读书收获。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分享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读好停顿、重音,把句子读正确。从有新鲜感的句子中,想象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花儿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3)

再读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边读边圈画词语“跳舞、狂欢、做功课、放假、冲了进来、急急忙忙、扬起手臂”

联系生活

实际想象体会,重点围绕“关门做功课”“放假”这些具有奇特想象的词句展开想象。

师引导:

关了门做功课是怎样的心情?

放假时是怎样的心情?最希望做什么?

花儿做的功课会有哪些?

他们放假了是怎样的情形?

引导学生对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融入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圈画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课文描写的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结合阅读提示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图书《榕树》。

1.划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1)有新鲜感的词语:

蓬头、差异、纠缠、挣扎、萧萧

(2)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

①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吗?

②你的大黑影边在水面上摇动,好像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2.反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雨来了,他们便放假了。你们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轻快的舞。

蝴蝶一来,他们…

…一来,他们…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文字体会

语言表达与文字体会包含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之一。然而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没有意识到语言表达与文字体会的重要性,造成一些小学生在文字应用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出现问题。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小学学校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放到了首位,让小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关注语言表达,体会文字精妙。

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学习信心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教学同时也是一门语言教学。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1.教师要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是小学语文中的两大部分,文字表达一般通过作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与文字表达相比,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机会相对较小。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自行组织语言,并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中,涉及了诗歌与记叙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这一单元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对语言表达、文字描述有所认识。在本单元课后练习中,教材安排了学用字词造句,教师应按照教材安排,带领学生进行词语的造句,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应用方法。在进行造句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可以通过课上即兴口头造句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

2.教师要针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

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教师应着重加强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而教师的鼓励是培养小学生自信心最好的方法之一。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秉承爱的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有益的鼓励,对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童话故事《三袋麦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对故事进行阅读,并在课上请学生讲故事。针对一些讲的生动、有趣的同学给予奖励,而对一些叙述存在问题的学生则要对其进行鼓励,指出学生自己问题的所在,并对其讲述过程中的优点进行表扬,告诉学生只要下次将缺点改进就一定会成功,增加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

二、注重分析文字含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不同的文字表达所体现出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小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有侧重地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字的精妙之处进行体会,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

1.教师要针对文字进行含义分析

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诗歌的语句简练,内容丰富,因此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对于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帮助。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应带领学生充分地对诗歌中的文字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诗歌《咏柳》的教学中,教师应先就诗歌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在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对诗歌中的文字进行讨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生动性,让学生对文字的表达形式以及文字的表达含义等进行挖掘,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出《咏柳》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2.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字分析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丰富教学手段,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例如,在学习《小稻秧脱险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进行PPT的制作,迎合学生的爱好将小稻秧的形象卡通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学习《三顾茅庐》等故事性强的内容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本内部进行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快速融入其中,加强学生对文中语言表达的理解。

三、积极培养教师团队,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教师是保障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课程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有关小学院校应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进行关注。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我国大多数小学院校的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课堂表现力以及课堂创新能力等都存在着不足,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例如,在对诗词《池上》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仅对诗词的背景以及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却忽视了带领学生对其中文字所营造的意境进行分析,并且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对文字表达的内涵进行探析,忽视了语文教学中语言理解的重要性。

小学学校应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培养,并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与文字体会,积极地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的进步。例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时,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要义进行学习,同时,还应对文章中带有描述性的语句进行赏析,让学生对文字的精妙、语言的表现力进行体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有效保证小学语文课堂内容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充分保证教学计划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以及文字体会等方面的教学制订出完善的教学方案,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保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应从多个角度入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进行完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字运用能力等进行有效的促进。

参考文献:

[1]操德胜.语文教学应做足“语言”文章[J].基础教育研究,2012(14).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阅读;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方法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传统的阅读课堂上,教师无法把握众多的教学内容,不分重点、难点,导致教学过程繁杂,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师讲得十分辛苦,学生听得十分厌倦,这必然导致了课堂的低效或无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语文教学理念出现了革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也在由低效走向高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对实现阅读高效课堂进行了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一、用心解读,合理利用、开发教材,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上好一堂阅读课的前提是教师充分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合理地开发。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心理等发展特点,适当取舍,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重难点进行加工、整合,让教学的方法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多元化解读文本,从不同角度欣赏文本,评价文本。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二、转换方式,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利于实现快乐阅读,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改变过去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从繁琐、沉闷的分析中走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巧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从而为深入理解文本打好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如,在阅读《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月球上充满奥秘,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传说呢?学生纷纷说出“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亮、玉兔捣药”等。这样学生对阅读课文充满了兴趣,然后教师再顺势抛出问题:“事实上月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将学生引入课文学习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其次,教师可以营造感染学生的学习气氛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和文本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情感,陶冶情操。

三、优化课堂提问,启迪思维 ,增强自信

提问是语文阅读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调动学生思维的方式之一。问什么、怎么问是提问的关键问题,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优化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回答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打造小学语文快乐阅读高效课堂。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科学创设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数量也要恰到好处。再次,提问要分层次、有梯度,面向全体学生,层层设问,步步深入。问题应由易而难,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回答,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时,先提出较简单的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向谁借箭的故事?故事中还有谁?”对中等生提出问题:“通过读课文,你认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周瑜印象如何?”对优等生提出:“诸葛亮是怎样巧妙布阵的?这样布阵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回答问题,并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交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把握好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的内容,选择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这样阅读课学生才有兴趣参与合作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组内,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互助提高。其次,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学生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收获较高的学习效果。再次,讨论的内容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参考,突出价值。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最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整体感知文章:文中出现了几次掌声?同学们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为英子鼓掌的?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什么?通过这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学生理解了文章主题和内涵,认识到了要关心和鼓励他人,并珍惜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这样,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为此不断努力,打造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红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07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识字教学不仅能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因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制订教学计划,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文通过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分析,做简单的阐述。

一、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枯燥的心理,从而逐渐失去识字的兴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率,并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带来滞后性的发展。因此,在现阶段的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性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识字思维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可以设置游戏性的教学模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性格十分活泼,对于一件事情不会过于专注。所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打压学生的积极性,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建立猜字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青松》一课时,在学生们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设置猜字谜游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卡片的形式出示字谜和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而言,教师与其在教学过程中传授教学内容,不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基本的内涵就是让学习的人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低年级识字教学并不是单指读写汉字,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技巧,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识字能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而为汉字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之后,将简单的字形作为识字的基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他的字。如学习“森”字时,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森”字是由哪个单独的字组成的,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联想,树木多了就形成了森林。教师也可以通过增减偏旁组成新字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提供充分的保障。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识字技巧,全面挖掘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识字意识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汉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课程。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做到“走到哪,学到哪”。例如,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识字能力相对较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名字用卡片记录的形式贴在桌子上,在课间或是课上让学生介绍自己,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随时可以看见的地方,形成习惯性的思维意识,或是将不认识的汉字贴在相关的实物上,通过与实物的结合使学生形成形象化的思维模式。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教师可让学生每天记录一个陌生的词语、成语或优美的句子,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内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的时间相对较长,这就要求小学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通过教室板报、告示牌以及文化橱窗的建立,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在校园文化的建立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在校园的草坪中可以设置标语:“别踩我,我怕疼!”或是在水龙头处设立标语:“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能力,也能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想形成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模式,就应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展现新时代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内容的制定,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萌.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和策略[J].教育学文摘,2012,2(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