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贫困山区儿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留守儿童;成长成才
城镇化进程推进,山区校点撤并,导致大量农民托付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孩子。监护人大多远离家乡外出务工,对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在学校和托付人身上。而托付人大多没有文化、缺乏对孩子教养的知识,因而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行为,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所谓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我国学者左其沛等把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攻击型、压抑型和品德不良型四类。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有些是品行性的,有些是心理性的,而绝大多数是二者兼而有之,本文主要就社会品德方面问题行为中的厌学、逃学的成因、矫治谈几点看法。
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行为的诊断
(1)心理方面的因素。现在的初等义务教育基本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多数教师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上,让学生死读书,做“快餐作业”。学校教育没有灵魂,孩子身心畸形发展,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则被另眼看待,打入“冷宫”。部分功课不好的孩子,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孩子处在一种压抑和纠结中,久而久之,自我意识可能比较消极,在他们心中,自卑感和失落感也会加重。有的同学,可能为了一时的心理满足,在不良的诱因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而且,有的教师在看待学生时,有时可能爱用放大镜,批评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这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种下“仇恨”的种子,阻碍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有些学生,慢慢会由害怕过渡到对抗,有的甚至失去前进的动力,不再积极上进而自暴自弃。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部分差生可能会结成“同辈团伙”,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社会秩序,也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
(2)家庭、社会方面的因素。孩子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是他们飞翔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力量。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有时甚至影响其一生。纵观现在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家长因受社会的影响变得浮躁,在家长的不良思想的示范与影响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在潜移默化中扭曲。此外,大吃大喝、奢侈浪费、拉关系、走后门等社会不良风气,也会给敏感的学生带来影响,使学生心中的价值观出现失衡,有时会形成错误的认识,染上一些恶习,危害其自身的成长。
二、学习不良行为的“医治”
(1)双管齐下下“猛药”,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心里只要装着春天,孩子才会“竞相开放”,教师也才会陶醉在美丽景色的幸福中。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展示一张笑脸,给予激励的语言,师生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无论是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开展中,教师唯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平时,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营造一个温馨、平等、自由、积极、亲切、团结、向上的大家庭,让学校、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使每个学生都愉快地生活、学习和发展自己。我校近年来开展的“五欣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教育留守儿童学会欣赏学校、欣赏班级、欣赏自己、欣赏老师、欣赏父母,他们在夸奖自己、团队、老师长辈的过程中,增强了信心,心里充满了阳光,自然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对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细胞,和谐协调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幸福的象征。寻求家长的配合,改变教育的方法,是成功教育者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只有父母对子女深切的爱,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才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优良个性得以形成。我校开展的别开生面的“心与心的交流”家长会,让家长或托付人在听到孩子的声音,学到育人的正确方法。从目前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调查情况来看,没有厌学的现象,留守儿童基本养成了预习习惯,学会了听讲。
(2)方法作“药引”,熬制“心灵鸡汤”,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习惯,是较稳定的一种行为。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如果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学生会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自己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要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让孩子爱上学习,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优秀的学习成绩,来自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我们几年探索,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用以下几个“方子”:
①激发孩子“读书乐”的兴趣。教师若想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教师自己要读书。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个理,“润物细无声”,教师爱读书会示范感召孩子也爱读书,这叫“于无声处听惊雷”。我校四年级二班有十个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差。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太少。该班开展了“师生读书乐”的活动,教师满腹经纶,孩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再加之教师重点对那些留守儿童进行点拨启发,一些孩子自觉地加入到了读书的行列。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爱读书的孩子慢慢多起来。其中一位叫范莉的孩子,家里只有他爷爷一人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至于学习辅导的事不用提。但现在真的变了,她爱读书,成绩提高幅度很大。
②为孩子设计“读书乐”的氛围。教室里有读书名言的激励,有读书比拼过程的展示,有图书的陈设,有读书活动结果的评价,有经常和孩子讨论读书的问题的情景等。课余时间,可以与孩子一起玩耍,沟通感情,在此基础上,一起朋友式地谈论人生理想,谈论学习与读书。一开始,可以讨论一些简单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慢慢拓展到更深的层次。讨论的书籍,可以从孩子们平时爱看的动画书、动画电影、玩具切入,逐渐引导学生爱上名著,爱上那些营养丰富的读物,让学生感到读书的乐趣。
③给孩子“读书乐”的示范。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孩子生活在这样丰富多彩的世界,诱惑非常之多,即使大人有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何况自制力不强的孩子。他们往往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时间是有限的,同样的时间,若不用来学习或读书,则自然会被一些其他的因素如网络游戏侵占。我的观点:首先是带着孩子经常逛书店,这是一个好的举措。其次,教师特别需要把读书的魅力展现开来,比方我们讲到一个人物的案例,给孩子讲得特别动人,给孩子说这是哪本书里的案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给孩子讲优美、动人、有引导性的案例,但是不用讲完,给孩子留下悬念,让孩子主动地去探究案例的后半部分,勾着孩子的魂,引领他们主动地去看书。
④给孩子一个“读书乐”的理儿。现在我们有些家庭,特别是像我们“边、穷、少”农村地区,大多留守儿童的管护人还是文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资源,有的放失地开展一些班队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明白他们不要像老一辈那样生活,不要完全依靠父母,得靠自己,要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⑤给孩子一个“读书乐”的情。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信心、期望和热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和自强,一种受到老师爱护、重视的体验,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报答老师的爱护和期望;同时,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期望,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气氛中迅速健康成长,厌学、逃学的现象就很难在学生身上产生。因此教师一定要与留守儿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⑥给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真诚关心留守儿童,提供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创造机会,安排他们做一些擅长的工作。课堂上不要眼睛光盯着尖子生,有意识地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留守儿童回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老师不要吝啬鼓励的眼神和表扬的话语,就是那一句不经意的语言激起了他们创新的火花,这种鼓励和表扬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贫困山区 学前教育 现状 问题 建议
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没有上小学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或应对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健康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给将来的教育打下基础。所以,良好的学前教育对每个儿童来说都非常重要,是一个人教育和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许多乡镇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贫困山区也迎来了学前教育办学的春天。但是,由于这些幼儿办学点刚刚起步,需要政府和各级力量给予大量的资助和支持。
1.贫困山区学前教育现状
1.1 学校的学前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虽然在多数乡镇已建起幼儿园,但少部分乡镇还没有规范的幼儿园,甚至还没建幼儿园。儿童在5岁或6岁时进入学校,组成幼儿班或叫学前班。在条件稍好的学校,就独立组成一个班,由一个老师负责;在条件稍差的学校就得与另一个年级坐在同一间教室。这个班的老师上两个不同年级的课,即要从事学前教育,又要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一节课在教室的两头进行复式教学。学前班的学生读了一年就直接上小学一年级。可想而知,幼儿的潜能得不到更好的发展,何以在今后漫长的求学路上健康成长呢?
1.2 建起的幼儿园不规范。在乡镇和村级已建的幼儿园,一般由一个或两个老师担任。因为严重缺乏硬件设施,幼儿年龄层次不齐,教师待遇无法落实。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没有活力,没有质量。
2.目前贫困山区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山区学前教育管理不规范。对办园质量抓不够,对幼儿教师队伍管理不够,培训和日常监督考核抓得不够,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致使幼儿教师缺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压力和动力。
2.2 幼儿园的教学设备不齐全。园里没有标准的幼儿教室,没有足够的幼儿活动场地和设施,没有适合幼儿的桌椅,儿童只得用小学生的课桌;没有标准的卫生间,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更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没有教具,老师就凭着一张嘴和一本书,有时甚至 连一本书也没有,何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2.3 山区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底。在贫困山区的幼儿教师多数是从社会上招聘来的,不是在职教师,是地方政府靠财政收入支付,所以,幼儿园教师收入偏低,不稳定,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总想着跳槽,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难予以保证。
2.4 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贫困山区教师的待遇普遍比城区教师低,山里的很多骨干教师都往外调,而补充进来的是没有经验的或是老教师,多数不是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没有专业性的幼教和保育知识,甚至连基本的文化素质也十分欠缺。学校及县级教育部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加上教师工资低,提不起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组建正规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很有必要的。
2.5 就近入园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部分村子离幼儿园较远,因为经济困难,家长没钱送孩子到远处幼儿园,致使部分幼儿不能及时受到学前教育。即使这样,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于是千方百计在县城或乡镇租房住或借住在亲戚家里,把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幼儿园。
3.解决贫困山区学前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高度重视山区学前教育。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搞好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学前教育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具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对乡镇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的投入力度。
3.2 认真落实学前教育规划纲要和条例。山区乡镇要根据村子分布的情况,分片适当集中建立乡办校管,设施基本齐全,师资队伍强,教学质量高起示范作用的中心园。再在人口密集的村小学建几所幼儿园,能够使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对个体幼儿园依法进行审批、规范。对有规模、有实力、有生源的村小幼儿园给予政策扶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3.3 教育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当地教育局负责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山区幼儿园管理、监督和指导。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幼教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
3.4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贫困山区学前教育。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发展学前教育的意义,发展贫困山区幼儿教育,造福后代出钱出力,多做贡献;动员建立基金,资助贫困山区失学的儿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山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贫困山区中学;德育教育;问题;对策虽然马山县贫困山区农村风貌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土地资源贫瘠 ,集体经济薄弱;另外也受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居多,隔代教育的缺失,子女教育非常滞后,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问题。
德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形成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因此 ,学校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格是起至关重要作用的。
1当前贫困山区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学校未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应试教育中,往往德育偏离首位。德育偏离首位是一般山区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基本问题,表现为:①重分轻德,把分数线当成绩榜。②德育工作机构人员的配备明显欠缺。缺少专业德育工作者,大多数是临时兼任老师。③一些教师未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德育只是靠班主任、分块领导单兵作战,全员德育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问题之二:学校易受社会不利和消极因素影响,削弱学校德育效果。在整个浙江经济和社会变革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贫困山区中学也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利的消极因素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也因之大受影响。由于生源特殊,层次不一,学生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奋斗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行为失范等问题。受社会一些负面的影响和教育上重“分”轻德、盲目追“ 分”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德育脱离了自身规律的要求,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德育体系,其效果不理想 ,出现了学生中明显地分化:一部分忙功课、忙升学。而另一部分则不思进取、自我放弃,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在社会上游荡的地步,导致问题学生增多。其表现为:校同早恋,无故旷课 、打架斗殴、厌恶学习、迷恋网吧、校园暴力等,有的学生还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问题之三:家庭和家长教育欠完善,加大学校德育工作难度不少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复杂,有些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处于“工学矛盾”旋涡之中,家庭经济条件太差;有些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家庭教育或有缺失;复杂的家庭背景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攀比、亲情饥渴、逆反等不健康心理,可能出现更多的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等不良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成长。同时,由于学生家长普遍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些家长在教育中容易产生误解,踏入误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度不够。
问题之四:隔代教育影响贫困山区中学生德育教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农村出现了“9961”部队,在农村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成人都大城市里务工。据调查表明,80%以上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时监护,形成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对孩的德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接受隔教育的留守学生,学校需要付出更多关爱和教育,然而现状却是由于沟通监管的原因,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足,他们的心理健康疾患得不到及时效地疏导, 从而产生了“问题少年、问题学生”,甚至导致有些学生人性扭曲的现象。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这些现象大量的存在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无法促进贫困山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进而影响贫困山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贫困山区中学德育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剖析
造成贫困山区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是山区地理条件差、居住分散、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环境陶冶受制约、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不高以及学校应试教育等综合因素所致 。
(1)重养轻教。贫困山区农村经济落后,父母为养家糊口而奔波。外出打工,将孩子寄养于他人,忽视对子女行为习惯的矫正培养。
(2)不注重言传身教。部分家长说话粗鲁、满口脏话、抽烟、酗酒、赌博 、不讲究饮食及环境卫生,不关心孩子读书。
(3)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部分家长常以“粗暴教育”为唯一的教育手段,导致青少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压抑心理。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与人交往不断增多,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相应受地方落后习俗干扰。多数学生不懂得礼貌用语,不注重使用普通话交际。见不良行为不敢斗争,明哲保身。
(5)受经济浪潮的冲击,为了金钱,少数人开设黑网吧、电子游戏厅、赌场等,致使自控力及辨别力差的学生误人歧途。
(6)管理力度不够。教育部门对精神文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宣传不力,致使学生健康成长没有良好的环境。
(7)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有待不够。部分老师忙于校外做家教搞创收,对学生教育不正面疏导。遇到学生失误就体罚、变相体罚、甚至赶出校门,不与家长取得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致使学生流浪社会,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3贫困山区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路
根据以上贫困山区中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3.1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德育工作效果的最大化。首先,作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学校,应该在贫困山区中学生德育教育中起主导地位,在实施过程当中,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其次,家庭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的阵地。霍姆林斯基说 :“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极其细微的艰巨工程。”每个家庭虽不都想“望子成龙”,但都希望子女成才。尽管家长的素质有不同性、家庭的背景有多样性,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地方,它同样担负着培养道德品质的责任,家庭环境对贫困山区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营造一个和睦、温馨、充满爱心的家庭坏境,这样才有利于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青少年犯罪往往与严重缺陷的家庭坏境有关。因此,在贫困山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大背景下,贫困山区中学生德育教育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家长不要只停留在物质、分数的关注上,而是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子女的思想动态,促进小孩健康人格的形成。再次,社会要营造和谐的外在环境。一个和谐的大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净化社会环境,让农村中学生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也让学校、家庭的德育教育在和谐的社会环境里能得以延续。 因此,构建学校、 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
3.2村、居共管。学校所属学区范围内的村委会、居委会、街道 和学校距离近,与学生、与学生家庭关联多。经常保持与村、居的 沟通联系,齐抓共管,对促进学生德育工作很有必要。①村、居委员会利用有关会议及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宣传关心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意义、方法 、先进经验等。②和村、居一起举办联谊活动。如雏鹰假日文明活动,组织学生上街打扫卫生,维护交通秩序,为五保孤寡老人送温暖等。以及让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编写村、居新人新事,为村、居文化宣传栏设计编排展览,使学生从中受到锻炼。③请村、居协助,监督学生在社会上言行表现。如发现“网吧”有未成年人进入,发现有黄色书摊摆街头诱惑青少年,村、居干部就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及时共同予以教育、查封、打击。
3.3榜样示范。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论中指出:榜样作用在品德影响中处于重要地位。他认为,榜样中有权威性的容易模仿。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其言谈举止对学生影响最大。凡是学生要求做到的,老师必须模范做到,同时在学生中树立好示范班级、标兵学生等,以点带面,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4环境陶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指出: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这意味着学校要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净化、美化、绿化、亮化,让学生有一种规范性体验,培养学生美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教室内挂名人名画,张贴名人名言警句,“守则”、“行为规范”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运动会、科技、文体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与家庭、社会取得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会监督职能作用,使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品格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夏立坤.论当代农村中学生德育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2]石青云, 胡秀利.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探讨[J].科学咨询,2010(02) .
[3]王祥.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镇江高专学报,1995(01) .
[4]任富民.如何做好农村中学德育工作[J].甘肃教育,2007(01).
[5]高振军.前夕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08).
民生,当我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便会想到身边的感人事例。比如:“希望小学”,那是为贫困儿童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在教育这一方面上,国家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让那些在贫困山区没有上过学而渴望上学的孩子们点亮了前进道路上那一盏明亮的指路灯。也是这一项民生教育政策,让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的眼睛里重新看到了希望,对未来也从满了憧憬。因为民生政策,为那些孩子们插上了一对可以足够让他们飞上蓝天的翅膀。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学会用自己的实力感谢祖国的帮助。
那些贫困山区得到国家帮助的孩子们,在他们可以背上书包,踏进校园学习的那一刻起,我相信在他们的心中就会立下誓言,要努力学习去感谢祖国。而祖国就是我们全中华人民的母亲。当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高高兴兴得去上学时,她的心里一定很激动,而孩子也会看见母亲对她的爱。
学会感恩,学着去感恩,民生政策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去感谢它-民生工程,因为有了它,我们贫困的孩子才可以更好地去学习。我们衷心的感谢你--祖国。学会感恩,将爱心回报我们命运的恩人。
你们好啊!我来自山东省济南市。我是一名boy,我今年11岁了,上五年级了。你们现在的生活好些了吗?
我们班有些同学提出建议说:“我们一起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捐款吧!”有好多同学都同意。我想:不久的将来,你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和我们一样的。
我告诉你,我们淮北市有个相山公园,我最喜欢到那里玩了。每逢节假日,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那里玩。相山公园里有儿童乐园、动物园、相山庙、电视塔和将军亭等地方。
我经常去儿童乐园。那里有好多好玩又刺激的游戏。我坐过摩天轮,当到达最高地方的时候,放眼望去相山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人工湖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儿童乐园还有好多其他的游戏。有些游戏在空中旋转180°,在上面玩的时候感觉还好,但是,一到地面上来,立即就感到头昏脑胀或上吐下泻的。
动物园里也是挺好玩的。有机灵的猴子;凶猛的老虎;漂亮的孔雀;恩爱的鸳鸯。总之,这里的动物应有尽有,我也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虽然,儿童乐园和动物园里都好玩。但是爬山还是我最喜欢的。因为爬山可以锻炼身体。
我每次爬山都是先爬将军亭,然后从将军亭绕一大圈到电视塔。在爬山的过程中,你会看到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植物。如果是春天去的话,在山上的阶梯旁,会有一些迎春花,有时还会碰见一些白色的,好像茉莉花似的,白白的,小小的,一摇树,就像下雪似的。走在哪里都会看到一簇簇漂亮的花儿,在山脚,还有一片桃树,开花时,许多人都来赏花。没有一个人不夸这桃花开的漂亮。
从电视塔上下来,就是人工湖了,这湖是工人们一点一点挖出来的,水也是清澈见底。时不时的还能看见一两条小金鱼呢!湖面上有几条小船。一阵风吹来湖面上荡起层层涟漪。
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这里风景如画,如果有空的话,欢迎你们来做客啊!
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