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比论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少版本的教科书将类比论证与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混为一谈,致使教学出现了意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很多人还不能识别类比论证,自然也就无从辨别类比论证与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不同。如柳宗元《传》,江苏版高二语文教材认为用的是类比,有的版本则认为用的是对比。
类比论证,是人类的第三种推理方式,是一种从个别推出个别的论证法。类比论证有类别项,类比项越多,越说明两事物相似,推出的结论也就更准确。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用的就是类比论证,试看其推理方式:
邹忌 齐王
A.妻私臣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妾畏臣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客有求于臣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受蒙蔽
结论:王之蔽甚矣
从上面的排列中可以看出,邹忌与齐王有三个共同的类比项,而邹忌另有独特的D项,由此推出结论:齐王也应该有D项。由此也可以看出类比论证的特点,它除了有双方共同的类比项外,一方还有独特的一项,从而推出另一方也该有这一项的结论。
不可否认,类别论证与对比论证有不少相似之处,尤其是一连串的对比,与类比项非常相似。区别在于类别论证从一个独有的类别项推出另一个事物也应该具有这一项,而对比则不存在一事物有独有的一项,也不推出另一事物也该有这一项。试比较柳宗元《传》。
嗜取者
A.行遇物,辄持取 A.遇货不避
B.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 B.不知为己累,惟恐其不积
C.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C.苟能起,日思高其位
D.至坠地死 D.以近于危坠
通过排列,可以看出两事物的相似点较多,倘若这些相似点是类比项,那一个事物一定有独特的一项,然后推出结论,另一事物也应该有这独有的一项。在上面的排列中,不存在一方独有的一项,也没推出另一方也应该有的结论。如此,《传》用的就不是类比,而是对比,它是通过两相比较来说明“虽其行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也有相混的地方,尤其是一连串的比喻,与类比项十分相似,试比较二者的区别。如梁启超的《少年之中国》,不少教科书认为用的是类比论证,其实是比喻论证。在文章里,作者用“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多忧患,少年常好行乐;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的性格不同,来说明“国之老少”的不同,作者最后说明老年人和少年人的这些区别,同样是国家老朽和年轻的区别,即“人固有之,国亦宜然”。不能否认,一连串的比喻论证,排列出双方的相似之处,这与类别论证的类别项非常相像,这也就是二者容易搞混的原因。但是,类别论证除了要求排列出双方的共同点以外,还要求一方有独特的一项,从而推出另一方也应该有这独特一项的结论。《少年之中国》没有排出“人之老少”所独有的一项,更没有推出“国之老少”也应该有这独特的一项,因此“人之老少”与“国之老少”不是类比的两个事物,用的也不是类比论证,而是比喻论证。
本文作者:马春雨工作单位: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实证分析
(一)相关指标的选取和处理一国汇率是影响其进出口的重要的因素。但是通过货币供应量M1与实际汇率指数的相关图可以看到,LnM1与实际汇率指数负相关。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部分代表实际汇率的变化。同时结合本文的需要,在模型中首先选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变量。对居民消费数据,我们用商务部的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衡量;对于货币政策指标,根据我国现行货币量的划分,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在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是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数据全部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统计见附表。关于样本数据的选择,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为了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的数据全部为月度数据,起止时间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由于对数据取对数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且可以消除异方差,所以本文对变量做对数处理。分别记作:LnRE:表示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的对数;LnM1:表示货币供应量(M1)的对数;LnM2:表示流通中的货币和准货币(M2)的对数。(二)序列平稳性检验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是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和分析的前提,所以我们利用Eviews6.0,采用Dicky-fuller检验(ADF)检验对变量LnRE、LnM1和LnM2进行单位根检验,变量LnRE、LnM1和LnM2均为不平稳数列,但LnRE、LnM1差分后为平稳数列,它们是一阶单整过程,LnRE和LnM2二阶差分后为平稳数列,它们是二阶单整过程。(三)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用来检验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LnRE和LnM1构造协整回归,然后对LnRE和LnM1回归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的残差在5%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数列是平稳数列,就是说LnRE和LnM1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下面对LnRE和LnM2构造协整回归,然后对LnRE和LnM2回归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的残差在5%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数列是平稳数列,就是说LnRE和LnM2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四)回归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后,分别对以M1和M2衡量的货币政策的模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所示:根据回归结果得M1货币模型方程:lnRE=0.971lnM1+CR2=0.94D.W=0.67F统计量=912t统计量=30.2根据回归结果得M2货币模型方程:lnRE=0.95lnM2+CR2=0.93D.W=0.65F统计量=837t统计量=28.9对不同货币口径M1和M2建立的两个模型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残差检验结果也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对模型残差序列的正态检验结果也表明回归残差序列满足正态性,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从以上模型的分析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与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都存在正相关,由于货币量是由当局货币政策决定的,也就是说,我国的居民消费与货币政策存在正相关性,与最初的模型设定是一致的。由于本文中所用的是双对数模型,双对数模型的系数就是解释变量的弹性。所以,通过这两个模型的系数,可以看到我国居民消费的货币供应弹性。货币M1模型中M1的系数是0.97,指的是我国居民消费对货币供应量M1的弹性,就是说每当M1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就会相应地增加0.97个百分点。货币M2模型中M2的系数是0.93,值得是我国居民消费对货币供应量M2的弹性,就是说每当货币M2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就会相应的增加0.93个百分点。由于货币M1衡量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回归系数为0.97,而货币和准货币M2衡量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回归系数为0.93,可以看出,M1对进居民消费更有解释力,也就是说居民消费以M1衡量的货币政策更大一些。
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逐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公众预期逐步引导入正确并合理的轨道。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关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感,应努力减少。有关社会保障改革措施已提上日程或已列入计划者,应尽快明朗化、清晰化、政策化和具体化,住房、医改无不与民生息息相关,缩短民众心里期望和实际供给时间,提高民众幸福感。第二,有关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应逐步建立相关政策,建立相关社会保障体系和职能。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强国的理念是建立在民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关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应及时清理,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注意非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各种投资壁垒,形成社会各种经济主体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逐步扩大消费和有关投资。最后,消费环境的改善和居民投资意识的转变,才能够最终调整居民的信贷宽度和资产结构,改变居民个人资产过分集中于银行储蓄的被动的投资环境,对居民增收和调整货币弹性,最终使国家货币政策产生预期功效,也使民众生活更加宽裕和富足。
关键词:虚拟购买力 指数 货币政策 影响
虚拟购买力的形成
虚拟购买力实际上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而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对一国居民实物财富(物质生产或实体经济)的衡量尺度不同引起的购买力变化,这些变化是与实际购买力相比较而言的。
马克思认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次数),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马克思所说的货币指金银)。
在金银流通的条件下,虚拟购买力是不存在的,因为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实际购买力同步,而且,假如有最终的货币与实物财富的一次换,那么,居民拥有的全部货币数量等于全部的实际购买力。
如果商品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就会形成通货膨胀。而虚拟购买力却可以在商品流通中的纸币数量符合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时候形成,即在无通货膨胀的状态下形成。假如以第一年为基期,并且假定此时一国居民生产的所有实物财富全部参与交易,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始终为2,数量为500吨粮食和500套住房,在每吨粮食价格为5万元和每套住房价格为5万元时,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2500万元,而此时纸币数量为2500万元。
假定粮食的使用价值在一年后消失,住房的使用价值永远不变,并且生产规模不变,所有实物财富全部参与交易,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始终为2,在报告期第2年,有500吨粮食和1000套住房,如果价格仍然在每吨粮食价格为5万元和每套住房价格为5万元时,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3750万元,而此时纸币数量为3750万元。
如果报告期第2年情况发生变化,由于对住房价格的预期改变,这批住房以每套价格10万元成交,商品价格总额为12500万元,如果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速度(次数)不变,则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6250万元,而此时纸币数量可以为6250万元。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条件下,以6250万元货币数量去完成原来3750万元货币数量就可以完成的交易,只有在货币(金银)的价值降低到其原价值6/10的时候才有可能;而在纸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条件下,6250元万元纸币数量可以轻松地取代3750万元纸币数量(因为纸币仅仅是金的符号,本身无价值)。
基期的一国居民所有实物财富折合商品价格总额为5000万元,而现在(报告期),一国居民所有实物财富仅仅增加500套住房,却折合商品价格总额为12500万元纸币。此时,商品流通中的纸币数量符合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如果假定报告期所有实物财富仍然为500吨粮食和500套住房,那么用纸币计算的商品价格总额为7500万元,比基期的5000万元增加了1/2。
那么,虚拟购买力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上文的例子中,把一国居民所有实物财富设定为粮食和住房,其实,可以把一国居民所有实物财富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两大类型。在现达国家,必需品的价格比较稳定(如美国的牛奶价格长期不变),因为有国家的补贴,所以可以认为必需品的价格变动对于居民的购买力的影响应该忽略不计。那么,奢侈品的价格变动是造成纸币计算的财富增减的主要原因。
假定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增长和长期财富集聚,居民追逐着奢侈品,造成奢侈品的价格及其预期长期上升,那么,如果有一位在基期拥有一套住房的居民,其一套住房的实物财富折合5万元纸币,报告期实物财富则折合10万元纸币。假定该居民在报告期把实物财富全部换为纸币,则有10万元纸币的购买力。
如果过去和现在某居民购买必需品的支出均为1万元纸币,那么,基期该居民有4万元纸币追求奢侈品,而在报告期该居民有9万元纸币追求奢侈品,即报告期奢侈品的购买力为9/10,基期奢侈品的购买力为4/5,报告期为基期的9/8倍。
把因为纸币对一国居民实物财富(物质生产或实体经济)的衡量尺度不同引起的购买力变化用基本虚拟购买力指数来表示,基本虚拟购买力指数=报告期不变实物财富折合纸币对于某商品的购买力/基期不变实物财富折合纸币对于某商品的购买力。基本虚拟购买力指数的经济学意义在于,衡量实物财富不变时由于纸币数量变化造成的购买力变化。
虚拟购买力的发展
虚拟购买力的发展指在虚拟经济状态下基本虚拟购买力的发展,即建立在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基础上的购买力扩张或者收缩。由于扩张和收缩是方向相反的两面,所以本文先考虑扩张。由于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和货币符号化的产物,因此,可以认为,虚拟购买力扩张是信用制度在流通领域的延伸。
货币的符号化和实物(实体经济)的证券化是虚拟购买力扩张的根源。首先,货币的符号化使货币与黄金及实物财富脱钩,在布雷登森林体系崩溃后,在世界范围内货币与黄金脱钩使货币成为代表黄金的抽象符号,货币的创造变得容易。因为在货币创造中,存在以下因素: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机制,即银行准备的初始增加带来一系列的存款;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流入经济体系的货币;电子商务系统的推广使货币的流动速度增加,由作为代表金的抽象符号的货币高速在各个市场间流动,无形中创造货币。
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信用制度是国家为维持人们的信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信用制度产生了以下效果:一是使商品交换脱离货币流通而存在,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在虚拟购买力条件下实现商品价值。二是以虚拟购买力条件下形成的虚拟流通费用替代流通费用,从而节约流通费用。三是在信用制度基础上产生的金融资产,为人们在多变的实体经济运行中趋利避险提供了工具。
如果将资产证券化称作“一级虚拟”,资产证券化中的“再打包”业务,即将低信用等级的证券加入一些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做为抵押而发行新债券,则是“二级虚拟”。金融期货、期权、股票和债券的期货合同,属于金融衍生产品,它们的保证金制度形成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多倍创造机制,这些交易的杠杆特征造成投机性的虚拟扩张,称为“三级虚拟”。“三级虚拟”使虚拟购买力的扩张力达到了顶点。虚拟购买力扩大了交易的规模,由于建立在虚拟购买力基础上的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往往也就具有潜在价值变现的高度不确定性(例如股票帐面财富)。这就意味着,因为交易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交易双方在价格的预期上很难取得一致,基于此,虚拟购买力的扩张是不稳定的。
所谓的“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信息技术又使虚拟购买力的交易规模全球化,交易速度加快,交易次数上升。“新经济”在消除或者缓解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取决于虚拟购买力扩张的稳定性,虚拟购买力扩张的稳定性又取决于货币和证券的稳定性。
虚拟购买力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
(一)虚拟购买力的波动加大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的难度
虚拟购买力上升和下降使作为代表金的抽象符号的纸币的数量围绕着实物财富波动。当虚拟购买力上升时,企业和个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信贷需求上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保证实物财富流通所需要的金的数量,从而使通货膨胀压力始终存在;当虚拟购买力下降时,由于和顶峰时期的虚拟购买力相符的实物财富的销售速度始终赶不上消费者信心和股票帐面财富的下降速度,以及企业和个人债务的增长速度,从而使通货紧缩的状况加剧。由于虚拟购买力的波动与企业和个人的信心有很大关系,因此,特别难以控制,从而加大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的难度。
(二)虚拟购买力的波动使利率政策效果有限
如果处于不存在虚拟购买力的情况下,那么降息能够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样,升息能够有效地抑制投资。但是,由于经济繁荣时虚拟购买力可大于实际购买力,经济衰退时虚拟购买力可小于实际购买力,而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则虚拟购买力的收缩更加有力,造成资本现期收益和预期收益下降,其中预期收益下降更多,迫使收入更多的用于还债和弥补股票帐面财富的损失,从而使降息政策失灵:一方面,由于资本收益下降,使得储蓄在降息后仍然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资本预期收益下降,企业更关心自己的债务,即未来的还债能力,所以,虚拟购买力的存在影响降息的效果,常常不能使储蓄充分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不过,降息可以使股票帐面财富以及资本预期收益有所上升。
因此,笔者认为,降息可以使虚拟购买力得到部分恢复,降息仍然是有效果的,但是效果有限。同理,在经济繁荣时,虚拟购买力的扩张使经济中泡沫大增,则虚拟购买力的扩张更加有力,使升息常常不能够充分有效地抑制投资,升息效果也是有限的。
货币政策应对虚拟购买力影响的策略
(一)建立以黄金为基准的社会财富价值评价体系
虽然黄金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的功能已经被纸币所取代,但是,把社会财富的交易放在以黄金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的假想环境中进行考察,可以得到一个不受纸币数量以及企业和个人的信心影响的社会财富价值评价体系,该体系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虚拟购买力的扩张和收缩,从而对虚拟购买力加以控制。
首先找到黄金的价值。虽然黄金的价值由生产每单位黄金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是在生产技术条件和资源条件迅速变化的当代,已经无法确定生产每单位黄金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只能够以价格的中心线来近似地表示每单位黄金的价值,即用相当长时期的黄金的市场价格平均数近似地表示每单位黄金的价值。找到黄金的价值后,就可以找到每元纸币所代表的黄金价值(简称为纸币价值)为:
每单位纸币价值=1/每单位黄金的市场价格平均数
例如,假定每克黄金的市场价格平均数为人民币85元,那么,每元纸币价值为1/85克黄金。
(二)建立以成本为基准的社会合理价格测定体系
价格是影响人们对社会财富评价的重要因素,为剔除社会财富评价中的泡沫成分,建立以成本为基准的社会合理价格测定体系很有必要。
社会合理价格=(成本价格+全社会平均利润)×每单位纸币价值
采用全社会平均利润作为社会合理价格的组成部分是为了剔除某些行业平均利润中的泡沫成分,这样可以得到: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价值总额=商品合理价格总额/同一纸币价值的流通速度(次数),商品合理价格总额=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商品社会合理价格水平
在建立以黄金为基准的社会财富价值评价体系和以成本为基准的社会合理价格测定体系后,假定同一纸币价值的流通速度(次数)固定,就可以把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购买力与黄金流通条件下的购买力进行比较。
虚拟购买力波动值=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价值总额×每单位黄金的市场价格平均数/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实际发行的纸币总额
如果虚拟购买力波动值1,虚拟购买力使经济中紧缩增加。如果虚拟购买力波动值=1,经济运行比较合理。
例如,中央银行在经济繁荣时决定升息,那么,在决定利率水平时,如果考虑到虚拟购买力波动值,而此时虚拟购买力波动值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的重点工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顺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己跟自己比,成绩非常显著,但是横向比较,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却是越拉越大了,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体现在 社会 发展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行政 割裂和政绩考核的不科学、以及财税体制的弊病,还会面临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亟待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曾明确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重点工作,如何扭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笔者希望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入手,探讨一下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
一、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最为相关,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与货币政策最不相关。
改革开放以前,受前苏联发展思路的影响,我国主要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道路。在全国“小而全、大而全”的 指导 思想下,尤其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很多 工业 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东中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有一定的缩小。
改革开放后,1984年
二、货币机制传导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区域 经济 发展的差异性:东部地区 金融 机构 较多,金融业务量大,其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发挥得较充分。相对来说,中西部地区 金融发展 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货币传导主体缺失,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也较差,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也相对不敏感。
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货币传导主体的缺位程度也不一样。
(一)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除了国有金融机构按省区设立分支行外,新兴的商业 银行 和外资银行多集中于东部地区。
东部城市商业银行机构数分别都是中部和西部的2倍多;东部外资银行代表处数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80倍和29倍,而外资 保险 机构几乎全部在东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新兴银行基本都只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全国惟一的两家 证券 交易所分别在东部的上海和深圳,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区域性的资本 市场 。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从资金盈利和安全性出发,略增东部地区的机构数,而纷纷精简中西部地区机构数。2002-2004年央行减少机构数43个,
在这方面,美国早在1935年就进行了尝试。美联储在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等地实行了较高的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6%;而在其他16个城市较大的储备城市 银行 实行的准备金率最高只为20%;在其余不发达地区如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等乡村银行实行的准备金率更低,其限额为14%。这一措施有利地促进了美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取得很好的 经济 效果。自1945年以来,美国法定准备金屡有变动,但依据不同地区银行设置不同准备金率这一原则依然如故。
我国属于新兴市场国家,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也承受着通货膨胀和货币升值的压力,针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政府逐步收紧货币政策,2010年10月以来央行连续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升息幅度达0.75%;201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2011年3月25日上调该指标的举措,预计大约冻结银行资金3600亿元,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也达到了20%的历史高位。国内外货币金融政策变化对我国劳工利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货膨胀加剧,使劳工利益受损
美联储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面临很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极大地影响我国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效果。根据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CPI指数长期居高不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16个月保持增长态势。我国为了应对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是以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的,但是这种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由于受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的加剧,会导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人民生活成本增加,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就业状况更加严峻。
(二)人民币升值,使劳工利益出现行业分化
美国等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人民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使劳工利益出现行业分化。2010年6月19日我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态势不减,人民币升值使得人民币在国外的购买力增强,使用人民币在国外购买商品的企业和个人获得了好处。同时,这使得我国出口面临巨大的压力,出口企业和职工收入受损,许多出口企业停产或者倒闭,失业职工的人数增加。总体来看,据有关资料,出口的受损程度要大于进口的受益程度,职工失业人数的增加要大于就业人数的增加。
(三)国际游资涌入使劳工利益受损的风险加大
我国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走势不明的环境下,投资中国显然能够对国际游资带来汇率上升、相对高利率的附加收益,而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也为国际游资提供了绝佳的“避风港”。虽然我国仍然实施着较为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外资不能随意地出入我国,但是通过多种变通方式,实际上大量的外资已经“潜伏”入境。涌入国内的国际资金,所到之处会产生资产泡沫的风险,例如:近年来我国由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引领的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和国际游资有关。这些游资就像定时炸弹,在不断加剧我国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泡沫的同时,随时可能由于国际时局的变化而引爆我国资本泡沫,导致巨大的潜在风险。一旦风险爆发,会导致这些行业的职工利益受损,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当前,受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也开始出现放松的态势,国际游资出逃的可能性加大,一旦这些资金在短期内大规模流出,将会使我国劳动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四)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2005—200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4.2%下降到4%,但是从2007—2010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4%上升到4.3%由于口径的不同,城镇实际失业率大大高于登记失业率,有些机构称我国的实际失业率在10%左右。例如:中国社科院的《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称,我国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实际失业率可能接近10%。我国的失业率这么高与货币金融政策有着重要的关系,高利率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很多民营企业倒闭,高通货膨胀率对居民财富又是一种掠夺。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隐性失业显性化、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危机。
二、关于货币金融政策保障劳工利益的建议
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当前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者们往往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第一目标,对于劳工利益的考虑较少或根本不予考虑,而劳工利益受到损害往往会妨碍货币金融政策的效果。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这样才有利于达到政策目标。具体的政策建议主要有:
(一)货币金融政策要以保障劳工利益为重要目标
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作为货币金融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以劳工利益的保障作为货币金融政策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能简单的以为经济增长就会带动就业的增长,还要看到社会的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劳动者的利益保证不了、劳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引发社会矛盾,这样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增长。我们只有努力平衡经济增长和劳工利益的关系,才能获得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加强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性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今天,很难有国家脱离其他国家而独立发展,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最终也会伤及自身的利益。我国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调性,国际组织之间也要加强协调性,如:IMF、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多边机构要加强国际协调。当前IMF被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操纵,其金融救助的规则反映的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意志,而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制约了国际金融机构全球协调作用的发挥。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加强国际协作,及时掌握信息,预防国际货币金融政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三)货币金融政策要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