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数学教材

大学数学教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数学教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数学教材

大学数学教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史;大学数学教材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50-0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大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极限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方面,是其它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学课程中,大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是学生进行大学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保证。经济分析、工程分析等都离不开数学,当今社会也是数字化社会,大学数学的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它提供了许多观察问题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所以,大学数学也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基础。

因此,大学的大多数专业都会开设高等数学的课程学习。大一学生刚由高中到大学,数学教材的变化是很大的。而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一些西方数学家所认识。这一领域已经得到我国数学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数学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的研究是为了数学教育而研究历史,其目的是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相关材料,获取相关知识点(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启示。数学历史是一个宝藏,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的人们总是可以而且有必要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料,实证研究证明,使用数学史知识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是十分有效的。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振奋民族精神的价值、人文教育的价值、反璞归真的教育价值、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等等。历史上数学家们的曲折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具有无限的教育价值。重要的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它同数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学习数学就要领会其思想方法,包括体现数学发展规律的一般数学思想和一些作出过重大数学发现的数学家使用的典型的数学思想。

一、高中和大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及其对比

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新教材主要使用人教版2000年或以后编写的数学教材,主要有2000年版和2004年版。从2000年起,高中数学教材主要是使用2000年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以2000年10月的《数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例,教材《说明》中指出:“每章均配有章头图和引言,作为全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这一章的必要性;每章附有一至两篇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借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必修教材的第一册和第二册共有阅读材料15个,章头图11个、前言11个,第三册(以理科为例)共有5个章头图、5个前言、8个阅读材料和一个研究性课题。三册共计58处课外的数学史方面的内容。2004年编写的新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已经在部分地区实验,2006年起在部分省份全面使用,这个新教材对数学史的教育更加重视。在文中以该教材A版的必修1到必修5为例进行了统计。在这套教材中,数学名题有5处;数学家生平4处、对数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22处、中国数学发展中的优秀成果6处、必修1到必修5对以上内容各有侧重,合计522处,平均104.4处。与2000年的版本比较,在数学文化的内容上,数量成倍增长,涉及的面也更广泛了。

那么大学使用的数学教材在数学史方面又涉及多少呢?目前,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比如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第5版)上册和下册、中国人民大学的《微积分》等教材,大都没有专门的篇幅提及数学史,而是更加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在同济第五版的内容提要中编者写到:“这次修订更好地与中学数学教学相衔接,适当地引用了一些数学记号和逻辑符号,增加了应用性例题和习题……也更便于教学。”的确如此,教材比前几版更注重应用以及在知识上与中学的衔接,但是,教材的编写体例没有改变,没有把数学史融入教材。

对比高中和大学的数学教材,我们发现高中教材更加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和渗透,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对于高校的数学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数学史这们课,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则几乎没有机会了解数学史。而大学数学的教材也很少包含有数学史方面的内容,使许多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对大学数学的看法是抽象、严格、枯燥难懂,缺乏学习兴趣。大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的强烈反差,必然使学生非常不适应大学的数学学习。所以,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教育。

二、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学建议

1.可以编写数学史方面的讲义或者改编教材

大学数学教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例题

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北师大版本的教材一直具有更新速度快、应用广等特点,在国内小学教学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5年新版北师大数学教材沿袭了以往版本教材生活化的特色,尽可能地将课程知识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呈现。在下文的论述中,笔者将着重结合两道例题,就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进行大致的分析。

一、从例题来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

从最新版教材目录的安排来看,与之前版本差别较大的地方在于:新知识的引入有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缓冲期以及统一知识体系之间使用了交叉缓冲的手法,使教学能够得以交叉进行。

1.例题一

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的“折纸练习”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分数是如何来的,并且铺垫好分数加减的概念。在出示教学情境图后,引导例题提出了问题:图中两人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图略)此时教师一般会引入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折纸,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算出答案。最终的结果是笑笑和淘气共用去■张纸。在这一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始终都参与到答案和结果的探寻中,并且始终抱着较为积极的状态。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教材中没有配套相应的纸片材料,课堂中学生裁剪纸片也花去了部分时间,使教学环节之间出现了轻微的脱节情况,但教学效果依然是有目共睹的。

2.例题二

“星期日的安排”是2015年新版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中作为一个单独章节题目来呈现的,在这一章节中,包含了“星期日的安排”调查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立体的生活场景,然后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调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生去户外活动和去少年宫所占的比例,而男生、女生留在家中的比例都是未知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入“1”的概念,并带领学生完成这两个未知数据的解答,对分数及小数有初步的认识。

小结:在折纸练习中,学生碰到的问题是“同分母加减”,而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学生碰到的是“异分母加减”的问题。这两个例题的提出都是基于实际的实践操作或是生活情景之中,能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之中,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吸收相关知识。这样一种生活化、循序渐进式的改变在新版北师大版教材中随处可见,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同时还为教师教学创造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及平台。

二、新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有效运用措施

从以上两道例题中,我们大致可以对新版北师大教材的优点进行初步的认识,但是在新版教材中,我们仍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改革,那就是章节内容的交替排版。这样一种排版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但是也不得不面临打破传统教学节奏,削弱知识连贯性的风险。针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围绕其有效应用措施提出以下几点拙见,以供参考。

1.充分发挥特点,拉近学生心理距离

在新版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之前的生活化特色进行了重新上色,使教材例题本身的操作性和情景感更强了。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容易就跟上教师的思维,并且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示下,操作起来也没什么难度,能够很轻易地掌握例题背后想要揭示的知识点。因此,在新版教材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新教材这一“接地气”的特点,尽可能地将例题中涉及的生活场景进行还原,为学生打造一个立体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尽可能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去,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正确过渡交叉,避免教学脱节

除生活化明显、可操纵性强的特点外,新版北师大小学数学还有“交叉”的特点,基于这样一种革新和调整,如果教师无法进行合理的过渡,则可能出现较大的教学脱节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章节之间的过渡上下足功夫,充分发挥“交叉教学”优势的同时,增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联性,尽可能避免教学脱节情况的出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新版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最大限度地沿袭了旧版教材生活化、可操作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放大,在不断突破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交叉教学”的特点,对于北师大教材的不断更新和突破,我们始终给予肯定和支持,并且不断调整步伐,以跟上教材革新的频率,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效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仍需不断努力和探索、学习和进步。这不仅是某一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同时还是整个教育领域面临的共同议题。

参考文献:

大学数学教材范文第3篇

教师上课离不开教材,一本教材的编写编排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更影响教学实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谈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实践。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思想来设计编排的,将数学知识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进行排版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各知识点都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小数乘法这一部分知识,过去的教材几乎是把这部分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三大部分进行教学,并且分别总结出三个计算方法。然而小数乘法的关键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北师大版教材在本单元教材编写打破了这样的编排顺序,安排了"小数点搬家",让学生观察三种商品价格:6.00元,0.60元,0.06元,通过三种商品的价格的小数点位置不同,进行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街心广场"这一知识传授,是通过计算三个平面的面积。1、广场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2、花坛的面积:3×2=6(平方米);3、地砖的面积0.3×0.2=0.06(平方米)。由于本知识点的数目比较小,大部分学生容易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如果通过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转换成分米计算;也可以利用图解,算出得数。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只要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法。通过这两个教学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知识范围过于狭隘。

2.北师大版学校数学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

2.1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教学安排。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实际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完成小学数学学习。例如"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以元、角、分为单位的钱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如赛跑、身高、体重、住房面积等。通过对这些例子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从学生过去学习的"元、角、分和小数"引入,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数。然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出示课本中的六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意思,读一读里面的小数。通过这六幅图的启发,让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和同学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所找到的小数的机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小数表示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树立起学生的小数观念,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先讲解小数的意义,由难及易,步步深入。

2.2把课堂当作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结合教材要求,开展一些与数学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激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游戏教学,在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这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材中采用数形结合的形式把小数和十进分数联系起来,认识小数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从实际情境、直观模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小数的意义。如,除了利用直观模型得到0.1与1/10的关系外,还可以借助商品价格等情境,进一步体会0.1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通过直观模型的方式认识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重要方面,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小数数位概念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关系。

2.3认真研读教材意图,营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在教学中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研读教材编排意图,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北师大版低年级教材就采用图文并茂,处处联系实际,教材中有许多充满欢乐情趣的游戏,让知识回归生活。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是很难在小学生心底引起共鸣,是难以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只有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实现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和谐发展。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大学数学教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类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 课程模块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68-02

1 引言

钱学森提出“要建立跨学科教育理念,探索适应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对于艺术类的学生来讲,除将少数学生培养成极其专长型人才外,对于大众化的艺术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行业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保证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应变社会发展的能力。(钟安华:2009)

目前,我国艺术类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专业化教育模式”向“通识教育”或向“通识教育”和“专业化教育”相结合的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按照国家“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基本原则,在艺术类人才培养中,首先应确立艺术类大众化人才的通识教育基础平台,然后进一步规划艺术专业方向。实际上,通识教育有助于知识整体性的形成与知识结构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宽口径教育的内涵。(钟安华:2009)

2 大学英语教学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作用

从知识领域看,艺术专业教育课程涉及通识类知识、观念类知识、方法类知识、规则类知识、技能类知识等。例如服装专业知识禀赋指标体系包括绘画与造型知识;款式、面料、色彩知识;结构、裁剪、缝制知识;服装设计、历史知识;20世纪服装设计大师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其他知识。(钟安华:2009)从这个禀赋要求可以看出外语教学是服装专业知识禀赋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指的应该是英语的“本职工作”属于语言交际层面的知识,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个性”功能。而服装设计、历史知识以及20世纪服装大师知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大学英语与艺术类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可以分担的“共性”任务,是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兼顾的职能。

吴鼎民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文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简而言之,就是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的溶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吴鼎民:2005)因此,不能狭隘地把大学英语教学理解为单一职能的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它在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艺术类人才培养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够从多方面辅助、促进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效开拓学生未来的工作与深造,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很多困境,还未能有效促进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培养,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改革。

3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英语学习学科氛围缺失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困境。艺术类学生对各自的专业课程学习十分认真投入,但是对于公共课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因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基本不需要公共课提供直接基础和前提,公共课对他们专业的学习没有直接助益,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动力,大部分学生目前的思想认识水平还达不到意识到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度。他们普遍存在着重“技”轻“道”的思想,意识不到公共课在构建自身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自身的人文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方面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和长远影响,因此,对公共课的学习态度较为被动。(肖莉:2009)对于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艺术类学生在问卷调查中给出如下反馈:60%的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应付考试,还有6%的学生表示不检查就不学习就算检查也应付了事。65%的学生表示英语学习的时间投入只是用来完成作业,5%的学生表示专注专业课学习所以根本不投入时间学英语,甚至1%的学生还表示经常逃课。

从学生的角度我们找到了大学英语教学得不到重视的原因,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上面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受益并认可大学英语教学在其专业课学习、整体素质提高以及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呢?在我们抱怨英语学科氛围缺失,大学英语教学得不到学生重视的同时,是否审视过我们的英语教材有没有真正根据艺术类学生的需求在进行编写呢?我们的英语课程设置中,有哪个课程照顾到了艺术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能够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专业要求以及学生日后职场发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很多事情都是互为因果的,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忽视了艺术类学生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艺术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忽视,而学生的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又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举步维艰。为了摆脱这种教与学的现状,根据艺术类学生专业学习的素质要求和学生个人对于英语学习的需要及时调整、建构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大学数学教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闽台;高校;重彩画;教学方法;观念

0 引言

本文笔者将以自身学习经历,将两所学校重彩画方面的课程做一个对比,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三下学期工笔重彩画课程与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二年级书画材料学课程进行对比研究。笔者在学习期间,发现两校在教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从研究中得知,两校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同,引申出材料使用的异同、追求的画面效果不同,表明了大陆与台湾的艺术态度与观念存在差异。

1 大陆与台湾学校在重彩画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差别大

1.1 大陆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彩画课程安排的内容是壁画临摹。临摹这一观念来源于南齐谢赫《六法论》中的“传移模写”。然而,为何要选择临摹壁画呢?这则是中央美术学院叶浅予教授在60年代提出的“三位一体”中的观点。“三位一体”分别是临摹、写生、创作,[1]首当其冲就是临摹,这一点与传统六法相结合。福建师范大学也不例外,选择的是元代山西永乐宫壁画进行临摹。在重彩画课程临摹的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上多次强调的是一种绘画技术,如壁画在制作时应注意勾线填色,线条与画面结合需要营造斑驳的感觉,形与形之间的分割以及形象的塑造,都是墨线起着关键作用。除此之外,色彩的运用以及壁画与其他画种的各自特点更好鉴别,最重要的是能进一步了解古代宗教文化对绘画的影响,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现代重彩画。[2]

1.2 台湾学校:台湾艺术大学

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的书画艺术学系,在教学内容上则是让学生自行选择喜好的内容来绘制。教学方法更是与大陆大相径庭。重彩画对于台湾来说,是一个不到百年历史的画种,因此在课程的开始时老师会对这门课做非常详细的介绍。首先,讲授重彩画中最重要的构成――矿物质颜料。台湾从事重彩画教学的老师大多都从日本留学归来。日本从唐代就承袭了中国的传统重彩画,从唐代之后,日本开始自行研究并发展。台湾在受过日本殖民后,教予的内容自然是日本气息更重。在台湾艺术大学的第一节重彩画课,老师将所有矿物质颜料全部展现出来,如于非在《中国画颜色研究》一书中讲到的朱砂、赤铁矿产出赭石、赤铜矿产石青以及绿松石、白垩、蛤粉,还有罕见的玛瑙、珊瑚、琥珀等。[3]这些矿物质颜料知识的普及,为学生之后的艺术创作做铺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课程中使用的材料异同

在重彩画这一课程中,两校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同样使用了颜料与胶,并且都是以矿物质颜料为主,这一原因无非是重彩画必须使用这两种材料。然而,在挑选材料或材料的使用中才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地方。材料的选择包括纸张、颜色、胶液等,本文选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矿物质颜料与胶的使用两点来研究。

2.1 矿物质颜料

重彩画之所以称之为此名,正是因为“重彩”二字是指其所使用的颜料,重彩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岩彩画,即是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色彩,是我们使用的矿物质颜料,也就是国画中俗称的石色。蒋采萍曾在《工笔重彩画与传统颜料》中讲述过,“没有矿物质颜料,就没有重彩画。反之,重彩画如果不使用矿石颜料,也就不足以成为重彩画”。[4]

颜料的使用这一方面最能直接体现两岸不同的绘画观念与艺术态度的差异。重彩画中最重要的即是颜料,对于颜料,我们却缺乏严谨性。相比之下,台湾为何在课堂中如此重视颜料的介绍也就一目了然。一开始,大陆对于矿物质颜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蒋采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1998年开始自行研制高温结晶颜料,在使用矿石颜料的同时,研制更多可替代的产品,这是需要所有画家或科学家共同完成的。

2.2 胶的使用

胶在绘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在作画中说到,三矾九染,其中的“矾”常与胶一同使用。想让绘画色彩鲜艳明快、历久不变,除了上文说到的选择颜料,就非胶矾莫属了。尽管是不溶于水的原料,但是同样可以利用胶矾固着在画面上。上文矿物质颜料就是属于无胶的半成品材料,在使用时必须调胶才可使用。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完成一幅好作品,必须先拥有好工具。对于材料使用这一方面的差异,笔者认为两校或两地区更多体现出的是在传统认知上有所不同。大陆虽然临摹古代壁画,看似向传统学习,却缺乏对于传统材料的延续。而胶彩画作为日据时期之后才再次受日本影响产生的新物种,虽无悠远的传统历史,但是二者根源是相同的。因此,更加体现大陆偏重画面上的技术,而台湾侧重整体技术。

3 结语

3.1 两地艺术态度与观念之间的优劣

大陆尊重传统,在重彩画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仍以史为鉴,启蒙学生从古人学起,拥有了扎实的传统根基,再从中演变发展,正是所谓的“借古开今”。台湾则是缺少了文化的沉淀,直接以西式思想先入为主,学习日本绘画方式并融合西方绘画。虽说日本从唐代开始将中国的传统技法传承,但根源上也同属于中国。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就曾在其著作《中国绘画史》中提及,日本绘画的母体来自于中国绘画,如果不懂中国绘画,还执意研究日本绘画,这是相当无理的要求。[5]但是长期发展下来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方式,再加上台湾的美术发展受日据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才促使了台湾胶彩画以当今所呈现的形势发展。

大陆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不能停留于画面上的技术,材料的来源与使用同样属于传统,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台湾侧重整体技术,即对材料的延续和发展情有独钟,却缺乏了绘画上传统意识,传统意识在绘画中是不可摒弃的。

3.2 重彩画未来的发展空间

重彩画在两岸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一次的崛起在当今中画坛唤醒了一些新的观念。强化色彩、讲究媒材、推崇技法、重视制作这几点作为中国画坛的一道指路灯。正如季羡林所指出:“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文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6]

二者之间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但不能说完全保留优点舍弃缺点。两校在之后的学习中,应该相互取长补短,既要注重传统,也要开放眼界。否则,传统被窄化,而开放可能带来深度的缺失。

参考文献:

[1] 蒋采萍.关与中国画教学体系的思考[J].艺术沙龙,2009:30.

[2] 林宜耕.工笔人物画技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9.

[3] 于非.中国画颜色的研究[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3-12.

[4] 蒋采萍.工笔重彩画与传统颜料[J].美术,19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