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吕氏春秋的作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声训体例 术语 无标志声训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58-02
注释材料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注释的体例,一个是注释的内容。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在研究注释材料时,我们不能忽视对注释体例的研究,注释体例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作者的语言观和社会观。张舜徽先生认为“古人著述不言例,而例自散见于全书之中,后人籀绎遗编,多为之方以穷得其例,信能执简驭繁,持类统杂。既以考明昔贤著述之体,亦可启示后人治学之方,故释例之作,为不可缓”。
我国大规模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而其重点大都集中在儒家经典方面。《吕氏春秋》高诱注首开注释子书的先河,而《吕氏春秋》高诱注(以下简称高注)又是高诱注释作品中最为成熟的一部。高诱曾经师从大儒卢植,那么高注是否会继承前代注经的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子书注释中?作为第一部子书注释作品,其注释体例又会对以后子书的注释产生怎样的影响?
声训,即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解被释词。高诱音注材料较为丰富,注音体式灵活多样。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研究《吕氏春秋》高注的声训:1.“读为”“读曰”“读如”“读若”等式的声训;2.特殊譬况术语;3.无标志的声训。
一、“读为”“读曰”“读如、A音B”等形式的声训体例
(一)数据统计
1.A读如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29例,大约占高注全部音注材料的35%。
2.A读曰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21例,大约占高注中音注材料的25%。
3.A读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13例,大约占高注中音注材料的16%。
4.A音B式
《吕氏春秋》高注中此类音注形式的材料共9例,大约占高注中音注材料的10%。
5.其他诸式
A读若B式。《吕氏春秋》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为B式。《吕氏春秋》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近B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3例。
A音曰B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同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与B音同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仅1例。
A读似B式。《吕氏春秋》高诱音注材料属于此式者4例。
通过上面的统计数据可见,高注音注术语较多,并且颇不一致。在这些术语中,高诱使用“A读如B式”频率最高;其次是“A读曰B式”;再次是“A读B式”;“A读若B式”“A读为B式”“A读近B式”“A音曰B式”“A,读××同式”“A与B音同式”这些音注形式都只使用一次。可见,高诱在选择音注术语时,并未统一使用原则。
下面我们将通过高注与同时代及不同时代注释材料的横向及纵向的对比,全方位解读高注声训体例对于前代的继承及后世影响。
我们选择汉代最有代表性儒学训诂大师郑玄的《礼记》郑玄注及《毛诗》郑注的声训术语进行对比,同时参考东汉赵歧《孟子注疏》、东汉王逸《楚辞章句》。通过这种比较,我们不仅可见看到高诱使用训诂术语与其他训诂学家的不同,同时也可以看到同时代有代表性注释作品因体例不同而产生的声训体例的变化。
唐杨倞注《荀子》、宋陆佃注《鹖冠子》都是有代表性的注释子书的作品,通过对比其与高注《吕氏春秋》的声训体例,并辅以比对《孔子家语》《水经注》《穆天子传》。通过这种纵向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吕氏春秋》高注对后代子书注释的影响。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在高注中使用频率仅为一次的“读为”却在郑玄注中使用频率较高。高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读曰”和“读如”在郑玄注中也被使用,而其他高注中使用的音注术语在其他注释文献中很少被使用(除“音”外)。
(二)下对高注及其他注释中均被使用的术语“读如”“读曰”“读为”“读”“音”详尽分析
1.“读如”
“读如”是汉代训诂学家在音注声训材料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术语。《吕氏春秋》高注中“读如”这个术语的作用主要有三:
(1)标识读音:当需要标注的字不是常用字时,高诱选用与被注字读音相同并且在社会上广泛常用的字来注音。这种标注只是表明读音,而被注音字与注音字之间没有任何音义上的联系。如《吕氏春秋·孟春纪》“蛰虫始振”高注:“蛰,读如《诗·文王之什》蛰伏之虫乘阳,始振动苏生也。”
(2)标识通假:在这种情况下,被注字与注音字之间是通用或假借的关系,其作用在于表明通假。《音律》“修法饬刑”注:“饬,读如敕。饬正刑法,所以行法也。”
(3)改读:一字有数义数音,义不同者,或音读不同。高诱以“读如”表明其在具体语音环境中的读音。《至忠》“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注:“怒,读如‘强弩’之弩。”
《毛传》郑玄注、《礼记》郑玄注等注释材料中,“读如”仅标音,使用目的单一,与高注不同。
2.“读曰”
高诱使用“读曰”与“读如”在表意上基本没有差别,“读曰”也可以用来表明读音、标识通假、表明其他不同读音。《礼记》《毛传》均只表通假。
3.“读为”
《礼记》《毛传》《荀子》中有大量用例,只有《荀子》中有一例拟音,其余均只表通假,其使用目的单一。“读为”在高注《吕氏春秋》中仅见一例,也表通假。在高注《淮南子》中也仅见两例,而其中《俶真》“设于无垓坫之字”注:“垓坫,垠堮也坫,读为筦氏有反坫之坫”此例以本字作音,并不是改字通假。可见,高注中的“读为”并不遵守“读为”只表通假的规律。
4.“读”
使用“读”与“读如”“读曰”目的无别。
5.“音”
其使用目的在于标音与明通假。《穆天子传》中用例较多与其使用目的相同。
对于“读如”“读若”与“读为”“读曰”等训诂术语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起到的作用是否相同?总结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段玉裁、郭在贻、王力等先生认为这几个术语在使用起来是有所差别的:“读为”“读曰”这两个训诂术语应该是使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读若”“读如”这两个训诂术语一般使用仅是标音。而洪诚等先生则认为在实际训诂术语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并不存在如此严格的界定和使用规则。
通过以上的资料分析,如果仅就高注的训诂术语使用情况来看,“读如”“读曰”并无严格区分,可见高诱在选择这些注释术语的时候并未遵循某些特定的规则。如此看来,一定要给这些术语划定一个使用界限的结论就值得探讨和商榷了。但如果我们通过其他注释材料的统计数据来分析,郑玄的注释术语的选择和使用有大体遵循了如上的原则,所以我们又可以认为这种术语分工使用的意见大体上又可以成立。可见,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加让人信服的答案需要更大规模语料的研究与考察,仅就某个个案来研究而对整个注释历史下某种结论是有失偏颇的,这也是我们研究语言材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特殊譬况术语
缓气言。《吕·慎行》:“崔杼之子相与私闀。”高注:“闀,斗也。闀,读近鸿,缓气言之。”
虽然在《吕氏春秋》注中仅见一例,但在《淮南子》注中可见“急气言”4例,“急舌言”1例;“急察言”1例;“缓气言”3例,“笼口言”2例,“闭口言”1例。下面各举一例,急气言:《淮·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高注:“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急舌言:《淮·说林训》:“牛车绝轔。”高注:“轔,读近蔺,急舌言之乃得也。”急察言:《淮·氾论训》:“相戏以刃者太祖拊其肘。”高注:“拊,挤也。读近萁,急察言之。”缓气言:《淮·修务训》:“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高注:“駤,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闭口言:《淮·俶真训》:“夫牛蹏之涔无尺之鲤。”高注:“涔,读延秳曷问,急气闭口言也。”笼口言:《淮·本经训》:“愚夫/妇皆有流连之心。”高注:“/,读近貯益之月主戆,笼口言之也。”
经过统计发现:《吕氏春秋》高诱注中“某,读近某”“某,读似某”的形式都在少数。而为数极少的“某,读近(读似)某”形式的用例中,有一半以上带有“急气言”、“缓气言”等。因此,平山久雄认为:“高诱注‘A读B’‘A音B’‘A读如B’‘A读曰B’的B与A完全同音,而‘A读近(似) B’的B正如字面所示,与A是近似发音。首先举出近似发音,然后说明如何修正该音才能正确发出A音,包含‘急气言’‘缓气言’的短句正是规定这种修正方法的。”而这些术语在其他典籍中均未见到。可见,高诱作注时十分重视音读,他在注音时对语音做了当时水平上较为精细的分析。
三、无标志声训
我们习惯将没有使用特殊术语来标识的声训统称为无标志的声训。无标志的声训无法从使用术语上加以特殊辨别,只能从被释词和训释词的语音关系上加以判断。在判断无标志声训时,一定要以注释者所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的音系为判断依据。高诱时居东汉,是声训发展最盛时代。本文按声同韵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声近韵近四个部分将其声训材料进行归类。声纽韵部主要依据王力上古声纽三十二,韵部三十及其相关的声韵理论。
在高注中声同韵同(同音),共17例;声同韵近(双声),共78例;声近韵同(叠韵)53例;声近韵近(音近)11例。通过这些材料,有助于我们研究古汉语同源词以及构拟上古的声韵部。
在研究注释材料时发现郑玄注中有大量以“某之言某”式的声训,在《荀子》注中也可见“之言”6例、《鹖冠子》注中“之言”7例。一般认为它是以声通义。从被注解词与注解词之间的语音关系考察,它可以表示同音、双声、叠韵、音近等。高注在表这些语音关系时,却选择了无标志方式,一方面它更加简洁,但它同时也增加了阅读者的判断难度。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高诱声训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注音注术语较多,形式多样,在使用上并无严格区分。郑玄、杨倞等在使用音注术语上标准比较统一;第二,高诱注释时非常看重音读,并以自己的分析方法做了相对精细的标注;第三,高诱的无标志声训材料有助于我们研究古汉语同源词及构拟上古声韵部。
【参考文献】
[1]张舜徽.郑学丛著·郑氏注经释例.齐鲁书社,1984年.
[2]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冯浩菲.中国训诂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1、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2、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夸美纽斯
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5、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7、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9、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鲁迅
10、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11、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2、古之学者必有师。
1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5、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捷尔任斯基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7、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8、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9、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2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5、没有大陆,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黑格尔
2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2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8、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2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3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32、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屠格涅夫
3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3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3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3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37、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39、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40、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41、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42、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4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44、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45、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4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8、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49、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50、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51、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52、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53、圣人无常师。——韩愈
54、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55、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
56、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6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6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62、疾学在于尊师。
63、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DD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64、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65、君子隆师而亲友。
6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67、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6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7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71、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
课后,我翻阅了一些鉴赏词典,发觉长期以来,人们对诗中的“六月”一词往往不加注。那么,在杨万里生活的南宋时期,六月是否属于四时之中呢?这涉及到了古代历法记时知识的演变。
中国古代对四季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古代的历史书多称为春秋,如《左氏春秋》《吕氏春秋》。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再后来才依时序调整为春、夏、秋、冬四时,亦可称四季。
后世对春夏秋冬四时还附会了许多政治的、伦理的以及法律的色彩。到了战国时期,阴阳五学家又将四时与五行四方干支相配合,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解释四时(春夏秋冬)。古人认为,春之神在东方,属甲乙木,其色青,即“春”对应“木”――春天万木复苏;夏之神在南方,属丙丁火,色赤,即“夏”对应“火”――夏天炎日似火;秋之神在西方,属庚辛金,色白,即“秋”对应“金”――金秋送爽;冬之神在北方,属壬癸水,色黑,即“冬”对应“水”――冬天万物冰结,冰,水为之。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同时也是循环往复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又对应四时的相生,即春夏秋冬循环。但我们从中发现,四时中少了一个季节用来和五行的“土”相对应。后在《黄帝内经》中发现,季夏(《黄帝内经》也叫“长夏”)对应中央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肠、三焦、膀胱者,……通于土气。”而《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可以看出,“脾主长夏”,“通土”,即所谓季夏(长夏)对应中央土。
那《黄帝内经》中所指的季夏又是何时呢?按夏历:一、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做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做孟夏、仲夏、季夏;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作为孟秋、仲秋、季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作为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同样,这里的季夏指的就应该是六月。
于是,“六月”就对应了木火土金水中的“土”,介于火(夏季)和金(秋季)之间,四时与五行的关系就演变为:春――木;夏――火;六月――土;秋――金;冬――水。《吕氏春秋》中,六月(季夏)即从四时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时节。
这种阴阳五行的说法虽属迷信,但对后世的文学作品及社会生活许多领域影响都较大。
关键词:“一字千金” 典故源流 典故变体 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2
引言
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先进文明的代表,繁荣昌盛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朝代如何更替,社会如何动荡,精美绝伦的文章都是人们所景仰和敬佩的,其中也不乏出现许多赞美这些诗文的典故,如“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妙笔生花”、“一字千金”等。勤劳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典故就是最炫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们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我们应当致力于其研究,让其所倡导之精神延续下去。
一、“一字千金”典故溯源
[一字千金]yi zi qian jin
[典源]“一字千金”语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盂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注引桓谭《新论》:“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刘安)。聘天下辩通,以著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又王献之曾写字给一老母卖,得钱千金,见王献之《自论书》。
一字千金,赞誉诗文精美绝妙,价值极高,或文辞极其精练。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也形容书法作品的珍贵。初唐诗人王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特意空了一个字,都督阎伯舆用千金求一字。唐代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唐代吴融《赠光上人草书歌》:“不系知之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亦作“一字值千金”。宋代戴复古《望江南》:“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清代戏曲家李渔《意中缘》:“‘一字值千金’是说文理值钱的意思。”《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一信》:“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的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慨,轻易是不肯写信的。”
“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对著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二、“一字千金”典故
典故一: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典故二: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这是来自战国末期一个故事。
在那时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典故三: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典故四: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三、“一字千金”变体形式考察
“一字千金”典故源于战国时期秦相国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使其众门客合著《吕氏春秋》,让人将书公布在秦都咸阳城门之上,并悬挂千金,宣称能删改一字的予以千金重赏的故事。后用此典称誉诗文精妙,不可更改,价值极高,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延伸了许多典型。
“一字千金”典故形成之初,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汉代王充所用“言金”,南朝用到“一字千金”。
言金由贵家起,文粪自贱室出。
陆机所拟之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唐朝时期,随着语言及文学体裁的发展,“一字千金”典故的使用日渐增多,使用频率远多于南北朝时期,并出现了“千金字”、“一字千金”、“金悬秦市”、“挂秦金”、“吕相金”“一字直百金”等变体形式。
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阳,陆生闻而罢笑。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孥肉屈强。
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宋辽金元时期“一字千金”使用不似唐朝广泛,但也有衍生出新兴变体形式,如“一字百金”、“唏价咸阳市”等。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不应太玄草,唏价成阳市。
明清时期是“一字千金”典故出现的又一高峰期,这期间“一字千金”典故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同样也出现很多新的变体形式,如“千金咸阳市”、“吕览千金市”、“国门悬吕览”、“金悬咸阳”、“秦市悬书”等。
岂有千金成市字,犹馀五石惠生瓢。
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成阳许座城。
从此国门悬吕览,听他辨舌骋仪秦。
辛卯荐贤书,金悬成阳市。
长门卖赋司马,秦市悬书吕韦。
言古诗,则日(十九首),亦知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乎?
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
早在远古时代,诽谤是受国君欢迎之事。关于尧、舜两位帝王求谏纳谤的美丽传说,散见于诸子的书中。《管子・桓公问》有:“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矣;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覆,而贤者进也。”《邓析子・转辞》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吕氏春秋・不苟论》有:“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武王有戒慎之。”所谓“进善之旌”,是将旌悬挂在大路边上,让提意见的人站在旌下议论朝政的得失;所谓“诽谤之木”,是指定桥梁柱或拦板,供人书写批评意见;“戒慎之”,是供进谏者摇响的小鼓。“谏鼓”,则是供谏者敲击之鼓,与后世的登闻鼓相似。“总街之亭”、“灵台之覆”,均是纳谏的场所。通过史籍记载的这些道具说明,尧、舜乃至商汤王、周武王,都有求谏纳谤之举。
谏,是臣民向君主、长上正式提出批评或建议;谤,是臣民对君主、长上私下议论批评。二者表达的方式不同,动机与目的也有区别,谏以救正事情为主,谤以宣泄情绪为主。但均有利于君主修德善政,如师旷所言,可以“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因此,明智的君主均将谏、谤看做国家的福音,求之唯恐不得。
《国语・周语》记载了周朝天子听政的场面:“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公卿、士人、史官、聋子、瞎子、近臣、皇亲、老叟、百工、小民,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朝政的看法,有的献诗,有的献曲,有的献书,有的进箴言。近臣对君王的过失尽力进行规劝,内亲外戚对君王尚未明察的事加以弥补,聋子史官可以对君王进行教诲,七八十岁的老者可以对朝政提出修正意见,连百工都可以进谏,小民都可以将下层社会对朝政的种种议论传递上来,然后君王对大家所提供的批评和建议进行斟酌。这种听政场面,真是一次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的大会。而君主不怕麻烦,不怕听刺耳之言,召开听政会的目的,是使“事行而不悖”。由此看来,那时的君王如果定谁诽谤罪,一定舆论大哗,引起一场臣民齐起抗议的风波。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子产先生辅政时,对朝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小民一时不能适应,对他推行的那一套政策很有意见,咒骂他的歌谣也开始流传,甚至有人声称:谁要是杀子产,我一定参加。但子产从不对歌谣的作者进行追查。又有一些士民游说于乡校,在那里议论朝政的是非,于是有马屁精向子产报告,并郑重建议他干脆取缔乡校,让那些妄议朝政的人没有市场。不料子产先生不但不理睬马屁精的建议,而且发表了一通令人佩服的高见,子产先生曰: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这段高论译成白话即是:“人们早晚闲暇时出游,到乡校议论朝政的得失。他们所赞扬的,我便实行,他们所批评的,我便加以修改。为什么要把它毁掉呢?我只听说忠善可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过靠权势的威力可以防止怨恨。我可以立即制止他们的议论,但制止这些议论,就像防川,将会造成大的决口,伤害的人也必然很多,让我无法补救。与其这么干,不如进行疏导,也不如我听到朝政的失误而及时予以修正啊!”
子产先生将“立谤政”作为改革措施之一,允许民众议论朝政的得失,使他的改革在三年的时间里取得很大成功,结果咒骂他的歌谣不再流传,国民反过来赞扬他推行的善政。正如他所言:“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远古时代的君王,还设置了专司进谏的官员。据《吕氏春秋・自知》记载,商汤时有“司过之士”;《周礼・地官》记载,周朝有“保氏”之官,其职责是“掌谏王恶”;《尚书・舜典》记载,舜任命一个名叫龙的人为“纳言”。其职责是“听下言以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也属谏官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