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十一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十一天范文第1篇

胡同里吆喝声连连,刚出炉的包子热气腾腾地散发出香味,卖冰糖葫芦的老人在给孩子们唱着悠长的曲儿。坐在木制的小凳儿上,点上一盘小包子,一杯浓郁的豆浆冒着热气,梳着长辫子的老板娘微笑地盛上一碗肉粥,操着本地口音说这个不要钱。一个人流浪第四天,刚刚苏醒的小城伴着美食的香味变得活跃起来,巷口的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正在嬉戏,暖暖的冬日阳光洒在大地上,像极了那些年肆无忌惮的青春。

闪烁着霓虹灯的大街上,重金属的音响声、路边小吃摊的吆喝声、酒杯交错的清脆声和一些不知名的嘈杂声混在一起,震耳欲聋。一个人流浪第七天,街边的路灯把一个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角落里一个抱着破吉他的流浪歌手哑着嗓子唱着沧桑的老歌。仿佛这世界和他无关,热闹不属于这歌声,灯光不属于这歌声,只有空旷寂寥的黑夜任它四处流淌。

坐在街角一家名叫时光的咖啡店里,一杯拿铁,一段悠闲的好时光。午后的阳光照进桌子,装着水的玻璃花瓶折射出斑斓的彩虹色。一个人流浪第十四天,就这样静静地沉沦在安静的午后。窗外走过几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倩丽的马尾像美丽的蝴蝶张扬地跳舞,年轻的脸上笑靥如花。咖啡店里正放着那首《盛夏》,突然有点想念十六岁时的夏天,而十六岁时身边的人早已不在身边。

走着很长很长的街道,张开双手试图拥抱所有的阳光,心底的一片冰寒慢慢融化,复苏的蝴蝶蠢蠢欲动想要展翅高飞。一个人流浪第十九天,开始相信太阳可以驱走阴霾,月光会唱摇篮曲,云端深处必然住着天使。

一个人流浪第二十一天,送给自己一束绽放的雏菊,踏上青青的石板桥,脚下是清清的河水被阳光晒得闪着金光。乌蓬小船悠悠地在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惊飞几只嬉戏的白鸟。这里没有喧闹,没有繁华,没有沉重的心情,只有无边无际的悠闲时光。晒着阳光睡了一场没有梦没有闹钟的长觉,一觉睡到夕阳西下。

二十一天范文第2篇

“叮叮。。。。。。快起床了,快起床了。”哎,我的家庭机器人邦邦又在催我了,真想多睡会儿。但没办法,只得迅速的起来洗脸刷牙。要不,邦邦的声音会越来越大,直到我醒来为止。一切准备完闭,邦邦又端来了早餐,对我说:“主人,早餐要吃好,所以,我为你准备了牛奶面包,请慢慢享用。”我恭敬的对他说了一声谢谢,他最喜欢这句话了,幸福的尖叫了一声,便高高兴兴的做家务去了。

我一切准备完毕,已经8点了,我急急忙忙的赶去上班。我现在是社科院的一位科学家助理。我的奋斗目标是:在40岁之前,当上社科院院院长。我助理的那位科学家姓周。周教授今天交给了我一个任务;写一份癌症的基因数据报告。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我打开电脑,从里面取出我近几天收集的基因数据,然后整理好,射入一只兔子的脑袋中,我分析了这只兔子的大脑,顺利的完成了论文。中午,我把论文交给了周教授,周教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我说:“小刘,干的不错,继续努力。”我心中大喜。呵呵,我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看看我的多功能表,天哪,已经11点一刻了,我今天还约了小学同学在家吃饭呢!我坐着专车一路狂飞到了到了我家屋顶,房屋检查我的指纹后,让我进入了家里。

二十一天范文第3篇

2027年10月9日,又是新的一天,我的私人机器人—罗米把我从香甜的梦中叫醒。罗米是我自己研发的一种无需能源的机器人,她的外形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比平常人还漂亮。罗米是我的私人助理兼形象设计师,我和她就像亲姐妹一样。

吃过早餐后,罗米开着我的豪华太阳能汽车把我送到“护球”公司门前,当然我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护球的意思就是保护地球。我走进公司,罗米向我汇报了今天的行程:9:30世界研讨会;13:30飞往日本;17:00飞往印度;21:00飞往非洲……

9:30我跨进会议室的大门,派去各大洲的大使逐一向我汇报工作。亚洲:我们已经把日本北海道大面积鱼亡的事件调查清楚,是由于众多日本民众与游人进行的非故意破坏造成的海水污染所致,针对这一事件我们采取了打捞垃圾,重新播撒鱼苗,向海水冲氧三项措施。目前,海洋环境正在逐步恢复。美洲:我们对美洲的久旱地区实施了大面积人工降雨。非洲:我们在非洲的各个地区建立了大规模生态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了大熊猫养殖基地……

二十一天范文第4篇

1、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13年3月19日将每年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2、这次会议除了达成“北京宣言”:创立“国际爱耳日”(为促进全球听力保健的行动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作准备)。每年国际爱耳日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围绕其开展大范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大家对听力保护的重视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

(来源:文章屋网 )

二十一天范文第5篇

孩子代表大多数人向老者提出种种关于天坛的疑问,其中包括建筑结构为何是圆形,为什么用蓝色的琉璃瓦,为什么蕴涵很多声学现象等等,同时他也象征着古代人,对苍天,对自然提出疑问,而老者一一为他解答。这是一条人文线索,可以夹杂感情和评论,但作为一部写实的纪录片来说,光有这条线索是不够的。

在我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天坛三次重要的变迁与三位皇帝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而这三位皇帝对天坛的修建与改造有着相同的目的。于是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以这三位皇帝为线索,阐释天坛的发展过程。

有了这两条线索,结构基本成形,资料方面也没有太多的障碍。二稿出来后很快定了导演,拍摄此片的导演姓朱,与当年建造天坛的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姓氏,长相与朱元璋有几分神似,他与朱元璋有没有关系我并不知道,但与其看做一种巧合,不如当做种天意更为有趣。

手忙脚乱像在打仗――《神坛烟云》摄像陈杨

2007年9月的一天,接到朱昱东导演的电话,邀请我一同参加《天坛》的拍摄。二话没说,就决定要参加这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