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冠心病的护理

冠心病的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冠心病的护理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1篇

冠心病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康复主要通过有氧训练和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工作、生活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康复治疗护理,阻止病变的发展,减轻冠心病的残疾程度和复发几率。现将我科10例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0~65岁,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3例,10例均病情稳定,能正常工作及生活。

2 主要功能障碍

2.1 心绞痛:患者活动后,心脏负荷、氧耗增加,造成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心绞痛的发生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影响了患者的休息,患者害怕活动后引起心绞痛而不敢活动,这种恶性循环将进一步导致患者外周循环系统和肌肉系统适应能力减退,活动能力下降。

2.2 制动的影响:长时间的制动对全身各系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相对增加;血流量较缓慢,血液黏滞性相对增加;横膈活动降低,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运动能力和耐力降低等。

2.3 心功能减退: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心功能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可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的减退,妨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2.4 心理负担加重:由于患者经常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同时伴有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存在,患者随时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这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出现情绪上的不稳定。此外,长期的卧床制动往往

增加患者的恐惧、焦虑和消极情绪,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3 功能评定方法

患者在急性期住院康复期间,主要通过血常规、心肌酶谱、血压监测、安静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康复人员可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作为判断患者活动能力的指标。随着患者活动能力的改善,可接受低水平心电运动试验,进入一期康复期,应定期进行症状限制心电运动试验,作为康复评估运动处方制定、疗效观察的依据,还要注意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检测(如血糖、血脂)。

4 康复治疗护理措施[1~3]

4.1 一期康复

4.1.1 临床应用适应证: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以内, 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

4.1.2 康复方案:开始康复训练时,必须在康复人员监测下执行,配合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护,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是对患者加强教育、心理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床边和床下日常功能活动。

4.1.3 注意事项:康复等程序应根据不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以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为原则,胸痛症状一旦消失,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时即可开始,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运动心率增加

4.2 二期康复

4.2.1 临床应用:适应证包括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劳累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患者,禁忌证与一期相似。

4.2.2 训练方法:室内散步、医疗体操、家庭卫生、厨房活动、园艺活动、在邻近区域购物、作业治疗,活动强度40%~50%,活动时主观劳累程度不超过13%~15%,一般活动无需医生监测。

4.2.3 注意事项: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度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或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头顶的活动均为高强度活动,应该避免或减少。训练时要保持一定的活动量,但日常生活或工作时应采用能量节约策略,比如制定合理的工作或日常活动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等,从而尽可能提高工作和体能效率,每周需要门诊随访1次,任何不适均应暂停运动,及时就诊。

4.3 三期康复

4.3.1 临床应用:适应证:临床病情稳定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隐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分流术和腔内成形术后、安装起搏器后。禁忌证:临床情况不稳定的患者,包括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或增剧型心绞痛、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肺水肿、全身急性炎性反应、发热、传染病、下肢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发作期、严重神经官能症。

4.3.2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确保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安全性、有效性的关键。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作业训练、医疗体操、气功等。运动强度:运动训练所规定达到的强度称之为靶强度,可用心率、心率储备、代谢当量、主观劳累计分等方式表达。靶强度与最大强度的差值是训练的安全系数。运动时间:指每次运动锻炼的时间,靶强度运动一般持续15~30分钟,在额定运动总量的前提下,训练时间与强度成反比,训练频率指每周训练的次数。多数采用每周3~5天的频率,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设定的运动训练方案见表1。

4.3.3 注意事项: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兴趣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反应的影响,如寒冷或炎热气候要求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运动时如出现胸部不适、无力、气短、骨关节疼痛应停止运动,及时检查处理,每次训练必须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

5 心理护理

5.1 纠正不合理认知的具体方法:帮助患者了解心脏的结构,冠心病的形成原因及常见诱发因素,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用药的一般知识,以便合理运用药物的心理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生理效应,克服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依赖心理。

5.2 稳定情绪:指导患者合理自我暗示,处理好各种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各种竞争,合理调整期望值,避免过大心理压力而引发消极情绪等。

5.3 实施行为矫正:首先督促患者每天记录其主观的紧张或紧迫感;其次进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启发患者通过沉思冥想、放松心身的行为训练方式,通过训练使患者达到主观的安静状态,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逐渐产生安详和幸福的感觉,此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最后,教会患者降低紧张感的训练方法,如通过自我控制技术学会自控行为。自我控制技术分2个阶段:自我监督阶段,要求患者记录其紧张感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以及与什么因素有关等,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记录,使患者逐渐认识紧迫感对冠心病的危害性;自我强化阶段,通过自我奖励或惩罚,强化其适应行为,减弱其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

6 讨论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体质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戒烟酒及有规律的安排生活、学习和工作,适当进行有氧健身活动,消除紧张心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事物;定期到医院接受体格检查,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早期应控制病情的发展,积极参加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顼志敏.如何正确诊治高血脂[J].中国医刊,2000,35(4):25.

[2] 张正华,肖 蓬.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医疗保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12):706.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属慢性、终身性疾病,给予此类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避免症状反复,是治疗的关键[1]。本文重点探讨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5例,女性39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9.8±6.2)岁。

1.2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成立调查小组,调查糖尿病及冠心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潜在的护理问题,分析影响冠心病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设立护理重点;将患者的需求与感受列在考虑范围内,对临床护理相关的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岗位职责、服务标准进行优化;患者入院后给予热情接待,展开护理服务,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为其简单介绍医院环境及科室人员配备,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将患者安置在舒适、安静的病房内接受治疗,并为其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身体状况、基本需求及各阶段治疗效果),方便医生掌握患者预后,调整治疗方案。

1.2.2重视健康教育,避免患者认知受限,对疾病与治疗产生错误判定,降低治疗效效率。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文化层次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讲解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及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告知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与治疗要点,说明积极配合治疗的意义;发放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饮食常识、用药常识、运动常识及并发症预防常识,嘱咐患者或其家属阅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对于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并在实施各项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均加以解释,告知配合要点,消除患者的不安,提高配合度。

1.2.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程长,加上冠心病症状好反复,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又担心病情进展而危及生命,容易产生焦虑、暴躁、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给予足够重视。增加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尊重、理解患者的表达与释放并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需求;说明不良情绪对冠心病症状发作造成的影响,教会患者分辨非理性情绪,并指导其进行自我调节。

1.2.4加强基础护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嘱咐患者戒烟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给予用药指导,为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及用药效果,告知服药禁忌与副作用,说明按时、规范用药的重要性,若患者应用血管扩张类药物,可能出现头胀、头晕、面色潮红等表现,应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患者紧张;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说明冠心病与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教会患者控制饮食总热量,以高维生素、低胆固醇、低糖、低脂、低盐、低热量、的食物为主,遵循少吃多餐的因素原则,绝对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排便顺畅;指导患者适度参加运动,要求患者共同制定运动计划,并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步行、太O拳等,说明运动强度与运动频率同样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在病情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身体素质。

1.2.5加强症状护理,对于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并嘱咐其卧床休息,给予心电监护与吸氧治疗,静脉输注药物时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对于存在心肌梗死患者,需注意观察患者各项体征(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注意用药后患者的反应及血糖水平变化;对于存在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控制药液的输注速度及用药种类,注意评估患者耐受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血糖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本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接受护理前(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近些年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与生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此类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易造成心脏、眼部、血管、神经、肾脏慢性损伤,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阻塞血管腔,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脏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并发率与死亡率均较高[2]。对于患者来说,糖尿病与冠心病均属诱因较多的疾病,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更具有诸多不可逆的危险因素,两种疾病能够相互影响导致病情加重,稍有不慎即容易危及生命[3]。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均可成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多数患者对此明显缺乏认知,需要临床工作中采取有效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度、配合度与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获得最佳的预后[4]。

我科室护理人员通过确定护理重点,降低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帮助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并在健康教育、心理、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加强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用药、饮食、锻炼等方面依从性,进而降低冠心病症状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接受护理前(P

综上所述,重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恢复[5]。

参考文献:

[1]刘静.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9(31):26-27.

[2]马小萍.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9 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1(07):71-72.

[3]J Panzanduli,V Coulic,D Willems,et al.Influence of bedside blood insulin measurement 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hways[J].Critical Pathways in Cardiology,2011,10(4):185-188.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3篇

蒙自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蒙自市 661199

【摘 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至2013 年1 月收治40 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运动量的减少,该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且通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 随着我国心脑血管发病率的提升,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在临床的发病率也随着升高,其中在老年患者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2]。 目前,对高血压的治疗也仅仅处于及时治疗及规范用药上,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让患者了解该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式, 这对其战胜疾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都极为重要[3]。本次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 年9 月至2013 年1 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0 例,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1 例,女9 例,平均年龄(58±4.2)岁,平均病程(3±1.2)年;实验组男10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59±3.5)岁,平均病程(4±2.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即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1.2.2 实验组

(1)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控制食用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多吃水果蔬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用药护理: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需向其患者解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换药、停药。

(3)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指导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加患者支持系统。

(4)健康教育:护士定时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知识,告诫患者控制情绪,防止血压骤升,戒烟戒酒,定期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其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收缩压控制在120-129mmHg,舒张压控制在70-80mmHg;有效:收缩压130-140mmHg, 舒张压80-90mmHg; 无效:血压较之前高,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发展,严重危害着患者重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4]。冠心病是高血压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引起了心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优质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对患者全面舒适的护理,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5]。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向患者进行了优质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等综合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多面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跃军.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3):403-404.

[2] 赵莉, 张莉.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2014(07):260-261.

[3] 宋苏娟.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J]. 医药前沿,2014(21):134-134.

[4] 王庆霞.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53 例的护理干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3):69-70,73.

[5] 唐志霞.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 医药前沿,2014(31):308-309.

[6] 潘英文, 汤玉蓉.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护理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204-205.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 精神病人 冠心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80-01

我科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名合并冠心病的老年精神病人入院调查及查体结果分析,发现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了解很少,加上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发作期间因受精神症状支配,不配合饮食,且拒绝药物治疗,极易导致原有症状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精神病合并冠心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现报告如下:

本组病例31例均为近2年来住院病人,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病例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60~73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24例,心绞痛型7型,其中包括陈旧性心肌梗塞2例。

1 收集患者健康问题,确定健康教育方式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并查阅门诊病历,对照本次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书面、卡片与口头讲解、提问、讨论、自学等。

2 加强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处于精神疾病发作期及对自己所患疾病相知甚少,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心神不定,易怒,睡眠明显减少,情绪低落等,容易使原有病情加重,尤其是老年患者,常有着恐慌心理,非常担忧自己的冠心病复发,担心突然病情发作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对医生的治疗措施形成依赖性,不相信其他医生的治疗方案。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预防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以主动热情、诚挚温和的态度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治疗、护理、饮食方面的相关要求,不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

3 确保治疗及时到位

有的病人因为受精神疾病的影响,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药物治疗,经常藏药。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嘱,故做好服药工作很重要,关系到他们病情的稳定。首先,按序服药,请依从性好配合服药者起表率作用,将服药困难者留在最后服,服后检查口腔、舌下,证明咽下后方可离开。其次,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如尿潴留、便秘、性低血压等,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耐心解释,不要影响他们的情绪加重对服药的抗拒。对于不合作的病人应耐心细致的讲解已取得配合,必要时给予强迫治疗,以保持医嘱的顺利执行,从而较好的控制病情。

4 加强饮食和运动的护理

冠心病人应进行适量锻炼,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天气变化时,应在室内活动。运动因人而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可而止。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的功能,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合理搭配膳食,控制体重,因肥胖可以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提倡少食多餐,七八成饱,粗细粮搭配。应坚持低盐、低糖、低脂、低刺激饮食,过多摄入高脂饮食,对于冠心病是大忌,应避免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或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5 睡眠及休息的护理

对患者讲解合理的睡眠和休息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意义,满足患者不违反原则的睡眠习惯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

6 加强卫生宣教

病人出院后康复训练的继续,家属的配合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如生活日程的安排,按时服用维持药量等。用简单易懂的话对病人及家属讲解精神疾病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了解疾病发生的病因病理以及诱发因素,能有助于科学安排患者的饮食、运动、睡眠以及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恢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5篇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研究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和指导,切实让人们了解冠心病的危害和预防,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方法:通过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用药、日常防范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观察教育前后中老年患者认知情况的改善和掌握程度。结果:患者在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后,对冠心病的认识、急性情况处理知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都明显提高了,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疾病的发生。结论: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饮食;活动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余少明,性别:男,年龄:71岁。主诉:晕厥5次,伴胸闷十余年。现病史:患者于十几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倒地,伴意识丧失持续约2分钟后意识清醒,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收入我科。既往史:既往20年前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1.2 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1.2.1 冠心病的分型

心力衰竭型、心绞痛型、隐匿型、猝死型、心肌梗死型、

1.2.2 发病机制

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1.2.3 典型症状

部位:胸骨后;向下颌、左上肢、左肩;性质:为压迫性不适或紧缩、发闷、阻塞、烧灼感,无锐痛或刺痛,偶濒死感;持续时间:3-5分钟不超过15分钟;缓解方式:休息、舌下含化硝酸酯类3-5分钟。

1.2.4 辅助检查

a)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b)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c)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肌显像可明确心肌缺血区的部位和范围。

d)超声心动图:心绞痛发作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探测到缺血区心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显像,可显示血管壁粥样硬化病变。

2.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下面介绍我科室护理的近二十位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和体会:

2.1 评估

患者入院时询问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及此次发病的症状和感受;评估患者胸痛、胸闷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频率、诱因、缓解方式;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并及时通知医生。

2.2 休息和

介绍科室及病房环境,协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胸痛发作时严格卧床。

2.3 吸氧

必要时给予2―4L/min。

2.4 病情观察

a)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b)必要时持续心电监护,注意心电图的变化

c)严密观察胸痛的发作与缓解

d)若为急性心梗病人,配合医生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2.5 药物护理

遵医嘱给予扩管、抗凝、调脂、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使用扩管药物注意监测血压,使用抗凝药物注意有无出血倾向,使用调脂药物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如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1~2min起效,或硝酸异山梨醇5~10mg舌下含服,2~5min起效。硝酸甘油主要有头痛,血压下降,面红及心悸等不良反应。

2.6 输液护理

一般输液速度为30-60滴/min,静脉使用扩管、升压特殊药物要用输液泵精确控制滴数。

2.7 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2.8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很多,只要遵医嘱服药、按时用药、不自行减少剂量或增加剂量就可以,这样可以减少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和不良反应的机会。例如:心绞痛发作时,嘱咐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嚼碎后继续含服,应在舌下保留一些唾液,以利于药物为唾液迅速溶解而吸收。

2.9 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冠心病病人多为中老年患者,大多数心理压力大,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多,常容易产生恐惧感,情绪变化大,我们护理人员就要从主观上帮助他们,可通过引导患者与那些比他们患病更严重的人进行比较,列举康复患者事例,引发患者的积极情绪,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另外对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所疾病的认识、治疗、护理计划的了解,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0 饮食指导

注意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清淡为原则。血脂高偏胖者,应适当限制脂肪和高热量食物;血脂不高、体质又较瘦弱者,不必限制脂肪,可吃些营养较高又易消化的食物;病情较重伴有水肿、尿少者,应严格限制食盐;高血压和心衰的病人,还应限制食盐的摄入,吃东西时不宜太咸;有尿酸增高的人,应限制豆制品的摄入。适当补充纤维素,多食水果蔬菜,少量多餐,进食宜七分饱,以防增加心脏负担。控制饮食;不吸烟、节制饮酒、少喝咖啡或浓茶。

2.11 冠心病的预防保健要点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前提是在不发生任何不舒服的情况下,如头晕、心慌、心悸等症状),注意劳逸结合;季节的变化也会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保暖;老年人要随身携带常备急救药物或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以便随时服用。

3.结论

经过在心血管内科的两个月的进修和学习和亲身经历的护理过程的总结,我体会到临床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经过实践考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完整,通过医院临床学习,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71491

[2]胡大一.冠心病与并存疾病,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2009.7894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5118。

[4]陶璐萍.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11,16(9):106107

相关期刊更多

福建质量管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心血管康复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科急危重症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