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劝学译文

劝学译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劝学译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劝学译文范文第1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劝学白话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劝学译文范文第2篇

本文作者:施冰芸工作单位: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国内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的研究时下尚未深入到教育过程公平这一维度。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搜索结果为例,以“教育过程公平”为关键词搜索到在1990至1999年间发表的论文数为0,在2000至2012年间发表的论文数为21,其中从教育过程公平视角切入探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论文数为0,可见教育过程公平领域仍然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和研究前景。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首先必须承认、尊重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地把握其水平层次;其次,要为学生提供适切其水平层次的教学。大量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班级授课制下,越接近学生认知水平越便于实施教学,同时,也有助于减弱学生间的纵向比较,避免因差距太大而使部分学生丧失竞争的信心。因此,以水平等级为基础组建班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那么,应该依据什么将学生分层?又依据什么定位各层次班的教学呢?这是实施分层教学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也是决定分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试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等级,与之相对应的学生水平层次分别为C层、B层及A层。从理论上说,英语基础扎实,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宜划分至A层;英语基础知识稍欠牢固,存在较多知识盲点,经过一定量的操练能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予以理解和掌握,学习态度端正,兴趣平平,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有待优化者宜划至B层;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在词汇识记、语法运用、口语表达、听力理解等方面存在学习型障碍,英语学习屡遭挫折,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者宜划至C层。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较为科学的判断,而高职高专教育学制偏短,因此可以考虑在新生入学之初组织校内分层测试,将高考英语科成绩、分层测试成绩外加学生意愿综合起来,决定学生分属A,B,C中何种水平等级,不同水平等级的学生接受与其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就教学对象分层而言,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全体性。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从差异出发消灭差异”,确保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后进生适量吃少,颠覆了传统行政班级中“抓两头,带中间”的以牺牲某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换取其他学生发展的习惯做法。第二,动态性。动态性首先体现在学生层次班级调整的灵活性。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除了智力水平之外,还包括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笼统地根据数次考试成绩将学生进行分层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偏颇。因此,分层不宜一劳永逸,可以考虑以学期为单位,鼓励在此单位时间内学习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显著提高的B班学生转入A班学习,或者从C班转入B班学习,形成弹性竞争机制。同样道理,如果A班或B班中有学生跟不上所在班级的教学进度,也可以申请调至B班或C班,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其认知水平相匹配。第三,复杂性。差异不等于差距,差距只是差异的一种。差异指的是“不一样”,差距指的却只是“程度上的不一样”[11]。分数上的差距一目了然,但是学习策略、认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却需要用心去观察。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立足于群体考虑问题,又要善于发现个体的学习差异,因势利导。第四,主体性。不管是新生入学的分层,还是学期间学生的班际调动,都必须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教育的起点是选择自由,只有赋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为教育过程公平铺平道路[12]。

目标分层教学既是目的性的又是价值性的活动,常常以目标为基础。目标一般分为整体性目标(globalobjective)(又称目的aim),教育目标(educationalobjective)和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objective)[13]。整体性目标是比较宽泛、复杂的学生学习效果,需要大量时间和教学才能实现,而教学目标抽象性最低,多用于日常课程计划中,在此“目标分层”特指“教育目标分层”。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新生入学时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或者1600个(标准要求),同时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训练。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应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目标层次导优补差,如可以分为基础性、发展性及创造性三类目标,其中基础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以C层学生为主体;发展性目标要求大部分学生争取达到,以B层学生为主体;创造性目标主要针对A层学生,要求在完成前两项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训练[14]。以第一学年的“公共英语综合课程(必修)”为例。该课程结束后,参照《基本要求》,与上述三类目标层次相对应,A、B层学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相关量化标准,如A层学生应认知3400个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在语言材料难度适中的前提下,阅读速度每分钟70词,听力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写作速度为半小时80至100词,中译英译速每小时250词;B层学生要求认知2500个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在语言材料难度适中的前提下,阅读速度每分钟50词,听力语速为每分钟110词。而C层学生则要求在巩固入学水平的前提下,尽量向B层标准靠拢。口语能力方面,要求A层学生在语音语调基本正确的基础上,经简短准备后,能够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交谈、讨论和发言,B层学生能够进行简短的日常会话,而C层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最基本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基于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对于A层学生是“授之以渔”,对于B层学生是“授之渔兼鱼”,对于C层学生则更多的是“授之以鱼”。现以《高级职业英语读写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Unit1IntroducingaCompany第一课时的阅读理解课为例,将各层教学作如下比较:第一,课前预习。C层学生自学能力及学习自觉性较差,故课前预习不作统一要求;对于B层学生,鉴于重点词汇课本中已经给出(附中文意思及音标),任课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外熟悉生词读音并查阅consistof、engagein、playakeyrolein、standfor等重点短语的用法;而对于A层学生,除了熟悉生词读音、查阅重点词汇用法之外,还可布置课本的配套练习如正误判断和问答题等,从语言形式和阅读理解双管齐下。第二,课堂教学。A层学生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预习,教师授课时着眼于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采取启发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其思辨能力。如在讲解representation、priority、professionalism、operation、profitable、multinational等生词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相关词根并归纳派生规则;对于B层学生可先训练阅读技能即结合课本配套的正误判断练习进行快速阅读,接着将课后的问答题作为第二遍阅读的检查内容,再讲解课文内容和语言重难点;C层教学在详细讲解课文的同时,着重帮助学生学习重点词汇的读音、拼写及基本用法[15]。教学内容方面,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原则下,A层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应有所扩展,适当加大信息量。如讲解engagein时可说明engage还有“订婚”之意,以及简单介绍ExxonMobil埃克森公司和theForbesGlobal福布斯等背景知识,以扩大学生知识面;B层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辅以小部分补充材料。如讲解consistof和found时可补充近义短语bemadeupof及setup。C层教学则以教材为中心,紧扣课本内容即可,无须作过多发挥。同时,为了激发C层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尽量以新颖多变的形式呈现、讲授新知识,必要时可穿插游戏或竞赛等活动。如在导入环节中通过展示世界知名企业的商标图片让学生猜出具体企业名称,引出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这一主题;在检查课文配套练习时进行个人抢答或采用击鼓传花决定具体由哪位学生回答;在授课过程中播放小段难度适中的壳牌公司简介视频等等。第三,课后复习。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C层学生的作业宜侧重于识记,如划定典型句式如TheGroup,commonlyknownasRoyalDutchShellplc,orsimplyasShell,isamultinationaloilcompany.或者划定知识点较为集中的文段安排背诵,增加学生语言输入,培养语感;B层学生的作业应侧重于理解、运用,如根据该课重点单词或句型进行翻译练习;A层学生的作业侧重于综合运用,如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文相关句型从创建时间、员工总数、总部及分公司地点、产品、核心价值观及商标等诸多方面介绍某国际知名企业,要求制作PPT并在班上进行讲解展示。各分层教学过程的侧重点详见下表。在基于分层的高职高专英语差异教学中,不同层次班级之间存在群体间差,同一班级之内则存在群体内间差。因此,在各分层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课堂教学公平原则。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在微观教育领域的反映,一般认为,公平的课堂教学意味着学生具有平等参与课堂的机会和权利,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同等的重视[16]。不管群体内间差多大,都不能抹煞学生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格平等性,都不能抹煞我们对人性的敬畏和对平等人格的尊重。再者,为了消除间差,可以组织班内或班际弹性小组,即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任务类型等组成同质或异质小组,成员可以由教师指定,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抽签决定。弹性小组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强调发挥个人优势,既确保学生在特定的时间里有相似的学习需要,又促进了主体间差异性资源的良性互动。例如,可以安排A层学生帮教C层学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帮教者将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同辈解释信息的方式通常与教师的方式不同,有时对于被帮教者而言更易于理解,可谓一举数得。

评价分层差异教学承认所有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也断然不可能要求他们通过同一条跑道同时到达相同的终点。差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在朝各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任何进步和提高。可以说没有科学的评价分层,就没有成功的差异教学;没有科学的评价分层,教育过程公平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从终结性的量化标准看,A层学生要求在通过A级考试的基础上争取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冲刺;B层学生要求在通过B级考试的基础上,争取向A级考试冲刺;C层学生要求在通过校内毕业水平测试(难度略低于B级考试)的基础上,争取向B级考试冲刺。从描述性评价标准看,学生应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英语应用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活跃思维,展现个性,拓展视野。结语基于分层的高职高专英语差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也只有遵循整体公平、差别对待的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学对象分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及评价分层诸维度,让因天赋或能力不同的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有所差异,才有可能以最适合个体的方式切实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其获得相对于其自身的学业成功,谋得其自身的最佳发展,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公平,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劝学译文范文第3篇

1.1日本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日本的医学教育有3种: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1,2]。在校教育学制统一为6年。虽然,家庭医学在日本还没有得到广泛认知,但早在1981年,日本就已经在医学院校开设了综合/家庭医学课程,目前全日本过半数的医学院校都设立此课程。综合/家庭医学课程主要包括家庭医学的理论课程(家庭医学概述、医学伦理、以家庭及社区为导向的看护、医疗决策等)及基础临床技能的教学课程(基本临床技能、应诊能力、循证医学实践等)。综合/家庭医学教育和实习在临床医学最后一年(第六年)开设此课程,但没有全科医学专业[3]。自从2006年日本家庭医学会制定了规范化的家庭医学后期培训项目,在临床医院及社区诊所开展相应的培训计划项目,为期3年[4]。要求培训人员在各个科室门诊及病房按照规定时间轮转。3年培训后,通过出诊时间及次数,接诊录像等方法作为回顾学习和考核的依据。考核评价方法有:培训医生的自我评价、指导老师的评价、以及终期的综合考核(理论及技能考试),考核合格后认定为家庭医生。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包括学会认定的继续医学教育(Japanese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以及进入研究生院继续博士课程的学习。日本的全科医学虽然起步较晚,目前也处于发展阶段,但已有约半数以上的医学院校建立了综合/家庭医学系,并形成了连续、系统的全科医学三段式教育。

1.2日本全科医疗服务特点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为日本国民提供了便捷、高品质、价格便宜的医疗服务[5]。日本医疗服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日本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日本社区医疗服务有以下特点:一是小而专的专科医院多,专科诊所聚集在社区并配备齐全,基本代替全科社区医疗,提供专业水平的社区医疗服务。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法律体系完善,国立、公立医院参加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三是日本的老龄化严重,老年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尤为重要,极其重视老年人保健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家庭医疗在日本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家庭医疗的概念及范畴界定还不严格。不过,随着近几年家庭医后期研修项目的规范化,日本家庭医学会的会员人数逐渐增加,年轻的家庭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3]。日本的家庭医服务对象包括成人、老年人及儿童,但不包括妇产科的医疗服务内容。在待遇方面,家庭医的收入不低于甚至超过某些医院的其他专科医生,但社会对其的尊重度远低于医院的其他专科医生。

2中国全科医学的教育模式

全科医学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引入中国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1999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正式启动。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方式有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转型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几种模式。在医学院校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既可促使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去从事全科医师职业,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又能提高现有全科医师的质量,是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安徽医科大学属于全国成立全科医学系、培养全科医生较早的高校之一,省、校两级高度重视全科医学专业学科的建设,2011年,学校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国家的政策,招收86名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免费的“订单模式”培养,并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希望这种订单模式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出一批“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全科医生,解决目前全科医生紧缺的困境,早日实现新医改所提出“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3思考与建议

由于我国和日本日均面临日渐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在基础卫生服务改革及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日本和我国,全科医学起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属于新兴学科,探索和发展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立达到全球标准的全科医疗服务。分析我国与日本的全科医学发展过程,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3.1提升全科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近年,随着日本政府的大力倡导,规范化的培训,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的全科医生。此外,公众逐渐对全科医疗服务的理解,意识的转变,全科医疗服务逐渐被更多的专科医生和公众所接受[7]。因此,要切实发展全科医学,必须提升全科医学的地位,强调公众对全科医学认识的重要性,以提升医患两个群体对该学科的理解度为立足点。

3.2改进全科医学教育与教学方法我国可引进

社区导向医学教育(community-orientedmedicaled-ucation),在医学本科教育中促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基础课程与临床科学有机整合、安排社区见习或实习。其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医学生社区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便于运用整体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解决健康问题,能更好地适应卫生保健服务[8]。

3.3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直接影响着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日本国内大中型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均设立综合诊疗科,除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外,还承担当地社区医疗的协调工作和对全科医生的培训。而我国目前医院中集医疗、教育和培训于一体的全科医学科仍然很少,特别是师资结构和质量上的缺陷、理论教师和专科专家为师资队伍的主体、经过长期历练经验丰富的社区医生很少的现象,已经成为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9]。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推动全科医学教育由“学院式”向“学徒式”过渡。以培养临床技能为重点,提高全科受训学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全科医疗服务的需求。

3.4制定有效的职业相关政策保障全科医学人才

劝学译文范文第4篇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权益施行现状,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层面对教育日益重视,再加上人们对权利本位的关注,大学生对学习权益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强,其在学习实践中的自由与个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学习权益内涵、外延的发展有所拓宽,促进了当前我国方兴未艾的科学教育事业。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大学生学习权益方面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大学生及教师对学习权益的认知度不够

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位或缺位现象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师生调查发现,对学习权益有比较清晰认识的比例中,教师占比为46.9%,而学生则仅有31.7%的比例,总体来说相对较低。

(二)高校教育评价机制比较单一

目前各高校一般按照《学生课程考核办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式主要是笔试,对一些社会学方面的课程也进行了一些案例考核和口语考试,但真正与实践联系较紧的技能操作考核方面的评价方式,目前运用得还比较少,从而造成了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所脱节。

(三)现行教育方式很难让学习自由进行选择

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一般来说,学习自由包括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不作过多干预,给予其充分的发展自由;而积极自由则是指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1]。但目前的现实却是,我国大学生课程教学几乎全部由教师来控制,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其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基于高校资金匮乏和管理受限

大学生学习权益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各高校校舍、图书馆、实验仪器建设良莠不齐,一些不太知名的高校图书馆规模很小,连最基础的实验仪器有时也没有配备到位,从而导致大学生没有条件去进行自主地学习,限制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拓展和发挥。

(五)我国目前没有形成具体明确的学习权益保障和救济体制

学生很难进行有力地权利诉求和主张经笔者归集发现,我国还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对学生的学习权益进行明确规定,有的仅是根据“受教育权”来进行相应地引申和发展,大学生相关的学习权益保障和救济更是无从谈起。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学习权益关注还不多,因此在这些方面的司法和行政救济应用还很少见,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权利意识的发展,未来这方面的实践案例必然会日趋增多,并且会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议题。

二、大学生学习权益受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经笔者归集,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师生个体方面的,也有教育体制和法制建设方面的,需要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行为,进行分析和应对。

(一)从师生个体层面来看

基于学习权益意识的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学习权益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学习权益从认知、认同到提出要求、权力救济,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顺从和服从,教师对学生的命令和权威,目前仍在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思维模式。据笔者在大学生中调查发现,他们对学习权益缺乏良好的认知,大多数学生均认同“老师所传授知识的正确性、老师教育学生的权威性”,而他们对学习权益受损很难识别,自然也无从进行权益主张和救济。与此同时,笔者对教师群体也进行了相应访谈,由于我国现代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真正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还相对较少,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考量到学生的学习权益并进行有益的教学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有比较多的高校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较少运用启发式和创造式教育,长期以往,大学生个体为了迎合教育体制的要求,迎合教学考核的需要,自然也对学习权益有所漠视或忽视了。

(二)从学校教学管理层面来看

由于教学管理体制僵化和各种软硬件的相对不足,造成了大学生学习权益缺乏良好的体制跟进和物质支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也一度甚嚣尘上,教育产业化作为其中一个典型代表,由于其与教育公益性价值取向不相匹配,后来就逐渐退出了官方的发展规划。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在教学体制改革方面,迟迟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而素质教育一时也很难真正树立起来,由此造成了包括学习权益在内的一些现代教育新理念,迟迟没有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充分体现,尽管高校相对要好一些,但由于我国教育经费的相对不足,真正的“大家”“大师”相对匮乏,再加上高校一直也没有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教育成果与社会认可度、社会评价体系没有进行有效接轨,由此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学生学习权益的构建和发展[2]。

(三)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

权利入宪和依法治国的具体跟进措施没有及时地体现到具体法律法规中,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学习权益受损后,在寻求相应的权益保障和救济时却无法可依。前文述及,我国法律法规没有为学生的学习权益进行科学设计,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并没有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可否认,在目前高校的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很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口号,但在具体落实上难尽如意。笔者一直认为,与我国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若能在具体条文中给予学习权益以必要的关注,并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来推进,不仅有利于“依法治教”政策落到实处,也会进一步推进包括大学生学习权益方面在内的我国社会主义民利进程。

三、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学习权益的保障对策和提升措施

(一)加强培育大学生与高校教师个体良好的学习权益意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明晓自身的学习权益,并将其与个人素质提升、学习竞争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争取应有的学习权益,全力培育自身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事物的系统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从而确保在大学毕业前打造出过硬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社会发展能力,为大学阶段及毕业以后的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益,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大学生灌输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理念,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学习时,要将学习权益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健康、有益的学习观念,实现大学生个性发挥与教育教学规范的辩证统一,使大学生在现行高校教育大框架内,能够尽最大努力地提升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形成科学、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根据斯克里文有关评价学说的理论,目前大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3]。但笔者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目前对大学生的评价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尽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为了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当前应将学生的主动参与纳入到学习评价体系的核心地位,努力在构建科学、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中有所着力。

(1)注重形成性评价。高校教师要将注意力放在大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提升方面,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做法,通过高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在大学生学习结束后形成总结性的评语,提出大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使大学生对自己掌握某一门课程的情况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明晰今后持续改进的方向并保持信心。

(2)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高校大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中,其对象是大学生,而要想使评价结果让大学生真心接受,吸引大学生参加其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就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在大学生自我评价中,教师的指导和其它学生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对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结果,理应纳入教师的最终学习评价报告中。

(三)加快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大学生学习权益的载体建设

大学生毕业后,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符合社会要求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机制,是我国当前提升大学生学习权益的重要内容。

(1)“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建议在大学生课程设计中,增加有关的社会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尽早向“社会人意识”方向转变。

(2)以实践性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尽快扭转我国大学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明确要求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合适比例,特别是一些职业技术类院校,更是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教学考核的核心[4]。

(3)在教学考核体系设计中,还应结合课程要求,帮助大学生设定一个合适的门槛,不宜太高,也不宜过低,让大学生通过切实有效的努力,以及积极的学习力,顺利完成量身定做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将学习权益纳入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完善权益保障和救济途径

从现代法治社会构建上来看,学习权益作为人权的基本内容,理应体现在相应法律法规中,并通过明确而具体的权益内容规制,以及相应的权益保障和救济,从而发挥出学习权益良好的法律效能。

(1)对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增加或修订大学生学习权益相关条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大学生学习权益的具体内容,从大学生、教师、学校、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等层面进行规范设计。

劝学译文范文第5篇

大学生勤工俭学法律问题权益保障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查

(一)大W生勤工俭学背景

当今社会,大学生兼职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大学生有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基本保证,众多中小型商户也因此将目光投向了劳动力素质较高而又相对廉价的大学生。通过兼职,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再者可以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社会,为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兼职过程中,包含有各类信息资源的兼职网站、QQ群、APP等中介平台在为大学生兼职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不乏部分商家借此钻营取利,使得不少学生陷入圈套,大学生因此遭受损失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损害到了国家安全。与正规、长期的用人单位不同,兼职的短期性使其没有必要签订相关合同,这又导致其法律保护难度较大,效果甚微,在兼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如何有效证明个人付出、获得自己应得变得尤为困难。

如何把握住大学生“以学业为主”的首要任务,不在兼职上花费过多精力而本末倒置,如何寻求自身更合理化、科学化地提升,而不仅仅局限在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实现财富积累?怎样选择兼职工作,获得更多的经验,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这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鉴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兼职情况,希望能给对兼职感兴趣的同学一定的帮助。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基本涉及到我校各个院系,我校男女生比例大概为3:7,此次调查中女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5.9%,与学校总比例相匹配。其中大一学生占到54.6%,大三大四的学生仅占到10.2%,问卷中,63.2%的同学表示做过兼职,在选择兼职时,85.9%的学生认为不会以自己的专业为标准。当被问及兼职所得的用途时,有52.9%的学生会用作自己的零花钱。兼职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认真负责的工作。通过兼职,进70%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当被问及权益被侵犯的问题时,近半数的学生都遇到过,但只有10%左右的学生想过用法律来解决,不少学生会选择和雇主理论的方式。因此,82%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在这方面设立专门的机构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及原因

(一)校内兼职信息不畅通且途径大多不正规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大学里有过兼职经历的学生占到63.2%,由此可见,在大学里做兼职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不够,经验不足,在寻找兼职的过程中往往轻信兼职信息,一些不法商家也正是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这一特点对学生兼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商家抱怨招聘信息贴出去很难真正找到合适的人。很多学生也反映校内兼职岗位信息太杂乱真假难辨,在校内公厕里经常能看到例如校园贷等小广告,这让很多大学生深受其害。并且电线杆上、路边橱窗里、房屋墙上兼职广告随处可见但真伪却有待考究,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兼职的一个原因。并且我们发现,学生在进行甄别兼职信息真伪时,往往寻求同龄人的意见而非家长老师,兼职信息的获取也大多是同龄人的介绍或者中介机构。这些无疑加大了大学生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

(二)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薄弱,权益受到侵害屡见不鲜

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侵害,每当开学季各大新闻都会爆出不少大学生假期兼职被骗被困现象。在对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数据显示有47.7%的人合法权益曾受到过侵害,这一比例确实让人唏嘘不已。而进一步调查我们得知,只有26.8%的人会选择用法律途径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通过法律成功解决问题的人竟只占10.6%,这一数据值得我们深思。当代大学生兼职的心愿迫切,但是自身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却很薄弱,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原因,社会更应负其应有的担当。

(三)兼职工作多为体力劳动,能力提升空间有限。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从事的兼职多为派单员,服务员,超市收银员,理货员等纯体力劳动的工作,充当廉价劳动力,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报酬微薄,但还是有很多大学生选择出卖自己宝贵的时间从事这些低收益的兼职,真正做与自己专业能力有关兼职的同学为数只有14.09%,相应的能力提升也十分有限,只有14.78%的大学生认为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有以下两点:首先,大学生专业能力不完备,许多大学生能力达不到要求以致无法从事相关有含金量的兼职;其次,多数大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不敢勇于尝试。

(四)社会,学生未足够的健全大学生兼职保护权益制度

《劳动法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为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上的很多商家,利用这一条规定,与学生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最终学生的权益受损也无合同这一有力证据来证明,根据调查结果,24.74%的学生会选择隐忍,任由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在2007年由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勤工俭学活动由学校同意组织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从这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相关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是大学生在外兼职的一大问题。

三、大学生勤工俭学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加强相关法律的出台

从分析的数据上来看,大多数同学兼职的目的是赚取生活费或零用钱,社会可以增加更多公益组织和相关公益人士对于贫困大学生实行的学业资助。

其次,社会和政府应加强规范,完善,优化打工市场,改变市场盲目无秩序的状态,能够基本保障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能够切实保护大学生这一群体。

并且,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所以,我们的教育部和劳动部应该联手出台一个专门关于大学生勤工学的方案,通过他来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让侵犯勤工俭学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遭到严厉惩罚。

(二)学校应组织针对大学生兼职的实践教育

学校可以适当多邀请一些相关专业的专家,例如法律相关专业人士或者是企业家等来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来告知同学们社会上可能会致使他们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警惕性以及法律意识,让学生即使遇到类似的情形,不至于惊慌失措,知道如何更高效的保护自身。

其次,学校及各学院可以适当的加强对于兼职学生的管理,及时的了解各同学的兼职情况,并对于他们的兼职适当的提有效意见,让同学可以做到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三)大学生提高自身提高警惕性及法律意识

首先,勤工俭学要端正目的,可以适当地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但不能急功近利地将赚钱作为勤工俭学首要目的,否则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不把赚钱作为首要目的,也有助于我们在勤工俭学中坦然地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现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校园贷、裸贷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因为缺少零用钱,而选择及其不正确的道路,最后在债主的逼迫下,有的退学,有的一走了之,这些人的前途必将陷入一片混沌。所以,若缺少钱,可选择勤工俭学的道路,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积累社会经验,切记不可走违法的道路。

其次,上述中也提到过,现如今的社会太复杂,提供给大学生兼职信息的路径也层出不穷,很多信息都是由非正规路径发出,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所以往往不能很好的识别或者是明白商家套路,导致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在提供很好的防范措施的同时,大学生自己更是应该提高警惕性,不要因为一点私利而缺失了防范意识,找兼职时多寻求老师及身边经验丰富的人的帮助,不要盲目决定。

最后,应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的工种,尽可能找与专业相近或自己有兴趣的工种,这样才能缩短自己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把握好分寸,安排、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做到勤工俭学与学习两不误。

以上,我们对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在大学生提高自我警觉度的同时,整个社会提供更健全的保障制度,不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因为勤工俭学而受到不法侵害。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权益保障.百度文库,2016-2-22.

[2]金晶.大学生勤工俭学之法律问题研究.中国知网.

[3]鲍志伦.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问题初探.中国知网.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生作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