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彼得与狼音乐

彼得与狼音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彼得与狼音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彼得与狼音乐

彼得与狼音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奥尔夫 学前音乐教育 运用策略

一、节奏朗诵儿歌、童谣

儿歌童谣是点缀幼儿七彩生活媒介,是陶冶幼儿幼小心灵的音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滋养心灵的作用是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它的语言简洁明了、节奏朗朗上口,富有童趣与韵味。它同时是母语的范本,是幼儿学习生活、认识社会最好的途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利用了这一独特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基本的节奏型。

如美育课例儿歌《啄木鸟》:

我是森林的好医生,每天从早到晚忙不停,这边听一听,那边敲一敲,用我那细细长长尖嘴巴。x?摇x?摇xxx?摇xx?摇x-;x?摇x?摇xxxx?摇xx?摇x-;xxx?摇xx?摇x-;xxx?摇xx?摇x-;xxx?摇xxxx?摇xx?摇x-。(踢踏)

这首儿歌《啄木鸟》不仅节奏鲜明,而且中间至少有三种基本的节奏型,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还了解到了啄木鸟的一些生活习性。

二、听赏故事,表演小幼儿剧

戏剧是人生舞台的浓缩,小孩子从自言自语的过家家就开始这种人生角色的体验,奥尔夫的综合性教学就把这方面内容囊括了,从简单的身体节奏对话(即兴)、用小型打击乐到音条乐器创作的小品,到幼儿神话、童话故事改编的小音乐剧,孩子们通过最容易学会的各种形式可以创造自己的故事,用语言和动作、敲击乐器表演和伴奏。

在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教学形式:

如童话剧《彼得与狼》中选用六段主题音乐表现不同的人物,每种主题音乐都凸显了这一形象鲜明的特点,这样一个童话音乐剧作品不仅情节曲折,富有童趣,而且在每段音乐的感染下都会启迪幼儿体会到角色的各自特点,从而即兴创编出适合表现的角色动作。同时每种角色都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如:

A.小鸟,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快速华丽的顿音和连音来表现,模仿了小鸟清脆而婉转的鸣叫。

B.小鸭,双簧管扁哨发出的装饰音来模拟鸭子那摇摇摆摆走路的形态,听上去就像是鸭子在嘎嘎嘎地叫。

C.猫,单簧管在低音区吹奏出的顿音,表现了猫上蹿下跳、活泼机灵的形态。

D.老爷爷,大管独特而又庄严、浑厚且慢速的音调,描述了老爷爷严肃而又唠叨的形象。

E.狼,三支圆号吹奏出刺耳恐怖的不协和的和弦,表现了大灰狼的凶残和阴森恐怖的气氛。

F.彼得,明快活泼的进行曲旋律以弦乐四重奏形式出现,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活泼、开朗、机智的少年彼得的形象。

G.猎人,木管和小号吹奏的进行曲曲调刻画了一个坚定的猎人形象。这样幼儿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奥尔夫乐器模拟表现。

《彼得与狼》这部童话音乐剧还有一定的教育寓意:彼得经过一番的搏斗,终于捉住了狼,但是他最终没有杀了狼,尽管他的鸭子被狼吃了,他心中充满怨恨,但是他在最后关头还是放走了狼,因为他有一颗包容仁爱之心,教育幼儿学会宽容别人,在他们的心里播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幼儿在幼儿期,对客观世界和自己身体的认知,主要通过感官的体验获得,这个时期逻辑思维刚开始发育,所以是训练身体协调能力的最好时期,通过律动进行音乐教育正是适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

三、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

如美育中课例:《可爱的小花狗》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

我爱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狗怎样叫?答:汪汪汪汪汪汪汪叫

据上述课例看出利用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不仅动作简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而且可以在此律动中更好地掌握基本节奏型。

彼得与狼音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程教学 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1音乐欣赏与多媒体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手段更为丰富、灵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如欣赏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的教学, 用不同乐器和音乐语言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而单靠聆听,小学生难以理解音乐。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设计森林背景图或将电视片《动物世界》中的狮子、大象、天鹅等镜头进行剪辑,在音乐背景下播放出茂密森林里别开生面的动物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聆听+动画+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再如欣赏《彼得与狼》音乐作品,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故事情节是: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好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教学,每到一个故事情节都配上相应的图片,这样让学生通过聆听+图片+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2音乐欣赏与表演相结合

欣赏教学的重点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了解抒情与叙事结合的特点,并通过表演表达出乐曲,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地理解乐曲。

如欣赏《听妈妈将那过去的事情》歌曲,先要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既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歌曲,是几代儿童久唱不衰的优秀作品,歌词优美抒情,情境交融的描绘,全曲感情细腻真挚,表现了妈妈(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历尽苦难才盼来新社会、新生活。

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并熟悉歌曲后,指导学生表演歌曲,选取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妈妈、孩子、地主,选一部分学生扮演大树、谷堆、月亮、乌云、雨,再选一位学生旁白,老师负责音效。歌曲为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新社会农村的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倾听妈妈讲故事。曲调柔美、宁静,节奏较舒展。第二部分叙述了旧社会的痛苦生活,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音乐把人民又带回了现在。学生通过表演,感受音乐,聆听+表演+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3音乐欣赏与奖励机制相结合

课堂奖励,是教师们惯用的课堂激励手段,目的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欣赏《瑶族舞曲》,这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合编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作者充分发挥了民族管弦乐队特有的艺术魅力,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表现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学生在对主题旋律有深刻印象后,尝试提问学生“引子部分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并激励说:“回答正确有奖励。”那么,学生在欣赏时,听得就会很认真。生1:“中阮、大阮。”生2“大胡、低胡。”生回答正确后,全班鼓励,老师送给他们一份精美的小礼物,鼓励他们,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踊跃发言。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欣赏乐曲第一主题:第一遍高胡主奏,第二遍竹笛、笙、低音喉管主奏。第二主题:第一遍管弦乐合奏,第二遍弹拨乐器合奏。这样让学生通过聆听+奖励+想象,逐步领悟音乐之“妙”。

4音乐欣赏与生活相结合

彼得与狼音乐范文第3篇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对事物观察认识的持久性和专注性远不及成人。而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手段,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心理需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如我在上苏少版三年级上册《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先播放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片段,同时提问:杨丽萍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家,这段原创舞蹈描写的是什么鸟类呢?这段舞蹈让你想到了哪个少数民族?这种鸟类和我们想到的少数民族的联系为什么如此密切呢?设下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通过探求找到答案。在该过程中,我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和补充,这样很自然地,我们就把学生以前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这种氛围下的学习效果当然比以前好很多。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主体发展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创设声情并茂的场景,使学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言,心中有想。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发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我在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郊游”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柳树在河边迎风飘舞,鸟儿在树上快乐地唱歌,小伙伴们迎着美丽的春景踏入了郊游的行列……”与此同时播放《郊游》的歌曲与画面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与音乐主题相符合的意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情境所影响,走进音乐情境中,随着音乐感同身受地融入音乐学习环境中来。又如我在上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丽的星座》时,先播放一些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各类风俗习惯的影像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哪些自己的风俗习惯呢?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历史的积淀下,成为一家人呢?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使他们深深认识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组成了五十六个美丽的星座,组成了我们的共和国。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音乐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如我在上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爱的祝愿》时,对于乐曲的结构,学生往往难以记住。我在课堂上使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旋律的走向和乐曲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经过用线条和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乐曲的结构,这样收到了其他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又如我在上苏少版三年级下册《芦笛》时,对于歌曲的节奏,学生的掌握不是很牢固,我在课件中出示基本乐理知识先让学生回忆复习简单的,然后渗透进歌曲的附点节奏中,通过多媒体出示歌曲的基本节奏,将歌曲中的带附点基本节奏出示,这样一来,学生就顺藤摸瓜,比较容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三年级要求识谱,在熟悉歌曲基本节奏后,再通过课件出示歌谱,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对接下来的歌曲学唱奠定了基础,这样本课的重点也就解决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式教学应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我在上苏少版二年级上册《钻山洞》时,学生必须在《钻山洞》的歌声中做小兔跳,穿过“山洞”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用多媒体演示“钻山洞”的走向和游戏规则,老师作适当指导,让学生相互合作,最后被套住的“兔子”要为大家表演节目。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又如我在上苏少版四年级上册《彼得与狼》时,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彼得与狼》舞蹈剧,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奇妙之处,展示每个人物所代表的不同乐器,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去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演奏方式,学生能很快融入进来,自己也能模仿《彼得与狼》中的角色,与同学互相合作表演,感受童话故事中不同人物带来的音乐体验。

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

1.目的明确。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为此,在备课时,要备教材、方法、手段。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整体目标,研究如何实现整体目标。尤其是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跟学生的学习有关联。如我在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丽的星座》教学设计时,全课的立足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为了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五十六的民族举国欢腾的场景和画面,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深刻感受民族的团结和繁荣,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繁盛而努力学习。

2.科学设计。不管是制作单一的课件,还是设计媒体教学,都要做好准备,合理设计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实用性,不繁琐,利教利学,实现有效信息最大化。如苏少版五年级上册《步步高,新春到》一课,教材配有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视频《步步高》和广东音乐《步步高》民乐合奏,而后者包含了前者的内容,所以,从小学生认知角度考虑,我就省去了第一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只在课堂上展示了第二首,而将第一首的相关信息整合到了第二首中。这样,不仅避免了课件的重复繁琐,也便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感知。

彼得与狼音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潜能;策略

音乐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能力创造的前提很大部分来自于潜能的开发。人们具有的音乐潜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研究表明,高达84%的人都具有在交响乐团里演奏的潜能,而小学阶段,则是人类音乐潜能充分发展的重要时期。

但传统的音乐教学较多地忽视了学生音乐潜能的存在,很多时候都是用一种机械封闭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音乐潜能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义务教育音乐课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开发,都能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们每个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致力于挖掘儿童的音乐潜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兴趣,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点燃学生的音乐激情,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能呢?

一、利用音乐游戏,激活音乐潜能

音乐动手活动游戏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他们成长发展和学习过程中很有价值的一种活动。音乐游戏活动有助于增强儿童对音乐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经常从事音乐游虻暮⒆佣砸衾盅习活动既熟悉又愉快,能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中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如《粉刷匠》一课的教学:

一(2)班小朋友的音乐课,我让孩子们带上纸、画笔。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在律动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于是歌曲的学唱便是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凭着自己对“粉刷工序”的经验,在自主讨论中创编歌词,于是粉刷匠的工作马上变得丰富、有趣了,粉刷匠们变成了小画家。他们有的画蓝天、有的画小草、还有的画学校的风景……,一边画一边唱,并把自己画的都编成歌词唱出来。

“我是一个小画家,画画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画得很漂亮,画了蓝天画小草,还画学校,哎呀,我的新房子变呀变了样。”这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既动脑又动手,增强了音乐趣味性,鼓励学生拓展音乐思路,使学生对音乐理解得更深刻,学生们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潜移默化中画出音乐激情、显示音乐潜能。

二、整合美术课程、挖掘音乐潜能

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让孩子在音乐学习中首先欣赏图片,从图片中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发展到表现、创造美,能起到调动学生兴趣,进而开发学生音乐潜能的效果。

如《我的小骑兵》欣赏教学中,我用了六幅画提示了乐曲的内容。这些壮丽生动的图画帮助了学生从直观感知出发,充分感受美,并主动去感受音乐所表达的马蹄声、风雨中小骑兵的前进步伐,雨过天晴后小骑兵的喜悦心情以及马蹄声渐渐远去,消失在蓝色天边的情景。这节课中我还让学生边听、边动,让学生创造性地表演小骑兵欢乐的歌舞,并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等,通过让学生主动参加简单的创编活动,这样把音乐和美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可以使学生的视听觉感知互相沟通、转化,实现整体的感知体验。在活动中我注重情感的中介作用,通过对音乐的来源,背景,表现形式的讲解,引导学生体味音乐旋律中的情绪变化,并以视觉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赏出音乐激情、引发音乐欣赏潜能。

三、听出音乐激情、激发音乐潜能

彼得与狼音乐范文第5篇

在我任教的音乐学科中,由于存在大量的音乐赏析,所以多媒体设备使用频繁,借助这种媒体,不仅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新转变,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

我目睹了“班班通”工程的前进步伐,更切身体验到这项工程所带来的教学快乐。我们的音乐课以前都是以唱歌为主,欣赏为辅,有时候甚至将音乐欣赏跳跃过去,学生们对音乐的概念就是会唱歌就行了,根本不了解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而造成这样原因很大程度是受媒体设备的制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用琴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乐曲的片段,虽然这种方法能让学生重视和了解音乐欣赏的重要性,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如学生对一些影像资料了解不深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电子白板”的出现,不仅扭转了音乐课欣赏上的窘境,更鼓舞了学生精神。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电子白板”,就缺少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左右手”,而只有通过“电子白板”这种媒体形式,才真正的让学生们更生动形象的了解音乐,懂得音乐,它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成败。

值得一提的是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并且方便多了。

在装备了电子白板的班级,电子白板课魅力毕现、活力四溢,令师生精神亢奋,喜形于色,感受到与传统课堂迥然不同的境界。班班通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育平台,使丰富的主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同时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眼间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本学期音乐课我打算继续巧用电子白板,以促进音乐课教学。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电子白板的使用对我们音乐课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无论是器乐教学还是唱游课、欣赏课,电子白板的使用都可以使学生直观的通过课件了解乐器的演奏姿势与技巧,通过动画更深一步的掌握歌曲的情绪,通过图片与讲解了解欣赏曲的意境。

五年级音乐教材倾向于欣赏课,特别是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占了整一单元的课时,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取材于俄罗斯的民间故事,谱写成管弦乐曲《彼得与狼》,这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故事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制伏大灰狼的故事。作曲家普罗科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和管弦乐队,特地采用了童话故事这种轻松直观的方式。我在这课的导入与教授中充分利用班班通,加上形象直观的动画和故事的图片,积极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相信学生们能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

“电子白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加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更新,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了好的学习氛围,更提高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教学效率。作为“电子白板”的受益者,我们应该更好的将它完善,并不断的利用起来,但在实际运用中好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学习。

教师需要有意识的选择和发掘交互白板各种功能及其作为一个交互平台所蕴涵的教学策略,也就说,教师不仅要对电子白板的各功能熟练操作,还应有意识的在教学中融会其功能,甚至发掘在这种交互平台的技术下组合的教学策略。

(二)丰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

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里,确实有许多教学资源,但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学者,都有其特有的设计,因此,丰富电子白板的教育资源是势在必行的。除了教师进行资源的建设,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交互白板的资源建设。这也是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方法。

(三)演示与操作要相结合:

引入交互电子白板后,与以往通过投影仪播放PPT讲义、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情形相比,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调控方面需花些功夫。以往教师会通过PPT 或课件“演示”教学活动中必要的内容,学生处于“观望状态”,但在引入交互电子白板技术后,教师应适当放手,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操作,由“观望者”转为“操作者”。让电子白板发挥其最大优势,为教学服务。

(四)、功能与目标要相结合

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是使用电子白板又一重要原则。有的老师欣喜于多媒体呈现的形象化、便捷性,课前用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PPT讲义,上课时,大部分时间花在使用感应笔“点击式”呈现上,教师沿着课前结构好的顺序,主导着课堂。

相关期刊更多

设备监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世界美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