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人漫步

诗人漫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人漫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诗人漫步

诗人漫步范文第1篇

也许女儿在这方面太突出了,可难道她就这么点本事?

于是,不给她讲故事了。童话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五年来,小赞也听得够多的了,该歇歇了。

这一歇,就歇出了许多空闲时光。怎么办?出去玩:世界微缩景观公园、大洋海底博物馆、矛盾故居……都留下了我们一家的足迹。看着女儿兴奋地穿梭于游客之中,妈妈知道,出游的快乐会永远定格在她的记忆中。

但是,旅游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要视天气情况、赞赞的身体情况而定。拖着鼻涕、下着大雨,总不能再出去“疯跑”了吧。

许多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小赞只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说真的,现阶段,她可真难受。因为不识字,或者说识字太少,还不能独立阅读,只能求助于妈妈。

从闲聊中得知,最近她们幼儿园在介绍黄河、长江。于是,家里不失时机地挂起了中国地图,买来了地球仪。抽空给小赞讲讲这两条河流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市、两岸的风土人情。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与黄土高原的人们有差异,为什么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北方人的主食是馒头?讲农作物势必涉及到地形。于是,又买了一本地形地图册,索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个省一个省地挨着讲。当然,各地因气候不同,人们的穿着打扮也不一样,再引出我们国家的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分布、服饰、传统节日……配上画报、VCD一起讲解,更直观、生动,便于理解。反正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越说越多,越学越细。

我发现赞赞对地理知识同样抱以极大的热情。看来,妈妈以前总讲故事,是偏了点。刚有所醒悟,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说好的,那天是复习。妈妈声情并茂地朗读光未然的《黄河颂》。不过瘾,又唱起了《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小赞也很兴奋。通过前面的讲解,她完全能够把情绪融进歌里。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母女俩你一首、我一首开始背古诗。

“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女儿,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我想告诉那个爷爷,感到没劲的时候,就买份报纸翻翻。如果没钱,就和其他的老伙伴玩一会儿,说说话。因为想妻儿是没有用的。我刚上小班的时候,老想回家,韩老师就告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不知不觉,外公就会来接了。”

天那!出生于1995年的赞赞居然这样“演绎”杜甫的《春望》。也难怪,安史之乱毕竟太遥远了。如今赞赞看见的老年人不是在看报纸,就是和别人聊天,所以她建议杜老先生也照此办理。

“好吧,再听我唱首歌,它是宋朝的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妈妈,你好像很忧伤。”

“是,伤心。还有呢?”

“有人富,有人穷。”赞赞赶快说。

“你怎么知道?”再一问,女儿就顿住了。“那再听一遍。”

“里面在唱几家欢乐,还有人飘零在外头。”

“对,这首歌表现了劳动人民凄凉愁苦的生活……”

说了一大串,小赞就只有眨眼的份了。

晚上,全家赴宴。女儿胃口大开。搞得妈妈一会儿舀,一会儿剥,忙的跟机器人似的。末了,女儿跑到我跟前,指着一堆残渣振振有辞:“堆满虾壳者,不是食虾人。”

话一出口,各种各样的惊叹、夸奖、表扬又铺天盖地般地涌来了。

“谁教的?谁教的?”

诗人漫步范文第2篇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不用对绑架罪负刑事责任确实存在法律漏洞,但是可以通过将绑架罪认定为非法拘禁罪,再适用非法拘禁罪第二款中的法律拟制,让未成年人对并无杀害故意但是用暴力引起的被绑架人死亡的情况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直接或者间接造成死亡结果,以及使用残忍虐待手段迫使被绑架人自杀的,也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加以处罚。

关键词:未成年人;绑架罪;法律拟制;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 D92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6002906

一、立法带来的缺憾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之未成年人(如无特殊说明,文中的未成年人均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对8种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显而易见,这是立法者给未成年人以特殊优待而设立的封闭式的特权条款。但是,“采取封闭式的规定,由于立法者的认识水平有限而现实生活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会遗漏一些不追究刑事责任而显失公平的情况”[1]。这种刚性的、明确列举式的犯罪构成的规定剥夺了法官自由裁量之空间,无法满足不断变动中的司法实践需要,也无法保证个案的公正。

正因为如此,未成年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如何定罪便成了理论界的难题。我国刑法并不处罚14周岁到16周岁的行为人实行的绑架罪,这便意味着如果行为人没有故意杀害或者重伤被绑架人,便无法对行为人进行惩处,这显然形成了处罚漏洞,不利于保护法益。但是,从刑法第20条的特殊防卫权、第81条不得假释、第239条十年起的刑罚配置,都能体现出立法者已经明确意识到,绑架罪是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犯罪,为何在如此重要的地方,立法者竟然会遗漏了此类行为?有学者指出:“刑法列举上述几种犯罪,除考虑犯罪的严重性外,还考虑了犯罪的常发性,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通常实施的严重行为的范围。”[2]因为法律不理会琐碎之事,立法者认为对于并不是类型化发生的案件,没有必要用刑法加以规制。可惜的是,事与愿违,现实生活中许多未成年人仗着法条给予的特权,故意实施各类绑架行为,而司法者对于此类行为却受困于条文,不知道如何是好[3]。然而,罪刑法定是不可动摇的,笔者只能以解释学的方法,尽力将此类试图逃避法律追究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二、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类型化研究

何谓“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代表性的观点有:(1)指在绑架实施过程中因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伤亡或者因过失致人死亡[4]。(2)指在绑架过程中因故意杀害以外的原因(如暴力过重、窒息、饥饿、干渴、被绑架人自杀等)造成被绑架人死亡,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5]。(3)既包括在绑架实施过程中因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也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通常是在绑架过程中,行为人为控制被害人,使其不得逃跑而对其进行监禁、殴打、捆绑、麻醉、冻饿,过失导致其死亡。此外,被绑架人因不堪忍受痛苦、虐待等原因而自杀身亡,或者企图以任何方式获得自由,结果造成自己死亡的,也属于行为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6]。(4)此情形属于结果加重犯,限于绑架行为过失致人死亡,要求绑架行为与死亡之间具有直接性因果关系(如因被绑架而冻死、饿死)。绑架人在看守被绑架人时,随手扔烟头导致火灾,造成被绑架人死亡的,不属于绑架致人死亡,应以绑架罪与失火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被绑架人为了逃跑而翻窗、跳楼导致死亡的,需要具体分析。如果被绑架人的逃跑行为并不异常(如不逃跑就有生命危险,逃跑行为本身也不异常),应认定为绑架致人死亡。但是,在没有紧迫的生命危险的情形下,被绑架人从高楼跳下摔死的,不应认定为绑架致人死亡[7]。

通说认为,杀害被绑架人只能发生在绑架罪既遂以后(1),出于罪刑相适和刑法条文的协调性,笔者认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只能发生在绑架罪既遂以后,受篇幅所限其中理由就不在此详述。关键问题是,究竟有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从而进一步将死亡结果归责于未成年人。

据笔者初步归纳,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情形大致如下:(1)故意伤害致使被绑架人死亡;(2)非直接致伤的故意伤害致死;(3)被绑架人不堪虐待而自尽;(4)被绑架人逃跑途中因第三人无过失之行为(如逃跑途中遭遇车祸)而死亡;(5)无伤害故意的暴力殴打致使被绑架人死亡;(6)非暴力手段的过失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由于通说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已经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基于同样道理,故意重伤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并致其死亡的也应当以故意伤害(致死)罪论处。值得研究的是余下的几种情况。

(一)非直接致伤的故意伤害致死

此类致死原因是指被绑架人逃脱后,为了躲避行为人的追捕,慌忙之中从楼上跳下摔死、在阳台上躲避抓捕失足摔死等受迫性死亡的情形,由于其直接死亡原因并不是出于行为人的直接暴力,故笔者将之命名为非直接致伤的故意伤害致死。

笔者认为,被害人为躲避追捕在逃亡过程中死亡的行为属于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并且可以归责于未成年人。原因如下:首先,此类行为中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是由行为人的胁迫、暴力行为直接引起的。其死亡结果与行为人的追捕胁迫行为在刑法上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其次,被害人在此时已经失去了自由意志,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此时如果停止逃跑,必然被行为人抓住,遭到更为严重的暴力威胁,被害人之所以选择跳楼、跳水、横穿车来车往的马路等极端危险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赌这一线生机,也不愿意被行为人继续控制。换言之,此时在被害人心中,行为人对其生命的现实威胁已经超过了足以造成他们重伤死亡的跳楼、车祸。笔者认为,无论采取被害人的主观说,还是采取一般人观点的折中说(若采取客观说,则此时已经发生了被绑架人死伤的事实,更加可以归责于行为人),此时暴力威胁的程度已经达到了足以致人重伤死亡的程度,否则被害人断然不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以躲避并未发生的暴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并未造成被害人死亡,也完全可以将此类暴力评价为故意伤害罪的未遂,而此时既然已经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评价为致人死亡也实属合情合理。再次,逃生的恐惧心理将大大影响被害人正常的思维判断和体能发挥。在仓促逃生过程中,由于上述不利因素的叠加,被害人在逃跑过程中受伤的现实可能性大大提高,而且这属于完全在行为人的预见可能性范围之内。最后,德、日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均认为,被害人为躲避追捕在逃亡过程中死亡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2)。基于同样道理,被害人为躲避追捕而死亡的行为也应当属于致使被绑架人死亡。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出现过非直接致伤的故意伤害案例。

案例1:被告人持刀强行破门而入后,3名被害人因害怕从3楼窗户跳下,最终造成2死1伤的结局。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裁判理由是:被害人的所受伤害并非侵害人直接造成,而是在对方强烈暴力和精神胁迫下,为摆脱、解除危险而“自行”造成的,也构成故意伤害罪[8]。

案例2:被告四人持钢筋、铁撬追打被害人,被害人在无路可逃之情况下,被迫抓住正在修建楼房的脚手架想往下爬,不慎坠楼,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是因高坠造成多发性严重肋骨骨折,肺挫伤淤血,血胸致失血性休克和严重颅脑损伤而死亡。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虽然没有直接致伤被害人的身体,但被告人有故意伤害的行为,并致被害人死亡后果的发生,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9]。

笔者认为,两起案例中人民法院的裁判都是正确的。在判例1中,被告人伙同他人持刀闯入被害人府邸,在被害人因恐惧而到窗台上欲跳下去之时,仍欲持刀砍人,对于被害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持不管不顾放任态度,结合其客观行为以分析其主观心态,可认为其至少有伤害的故意。在判例2中,被告4人在狭小的施工工地持钢筋、铁撬追打被害人的行为,对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造成了紧迫的危险性,被害人在楼层中往多方向逃避均被被告人围堵无法逃脱时,从五楼南侧的脚手架想往下爬进行逃避,既是当时情形下被迫无奈的选择也是在当时具体情况下唯一选择的逃避办法,在此情况下,被害人坠楼身亡在当时特定条件下具有现实可能性。虽然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建筑施工人员从脚手架上往下爬坠楼死亡的可能性极低。但在本案的具体特定情况下,该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概率大大增加:首先,被害人在正在施工的楼面上多次狂奔无法逃避追打的情况下,仓促从脚手架往下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在此危急情况之下,恐惧的心理必然极大地影响被害人正常的思维判断和体能发挥,使得被害人从脚手架坠落导致身亡的现实可能性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本案中的因果关系的联系方式属于间接联系类型,即事实原因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介入了某些被害人的个人因素,但是被告人持凶器追打行为与被害人坠楼身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毫无疑问的,法院裁判并无问题。

日本的判例中,也曾出现过如下案例:(1)出于目的而施加暴行,在被害人为求救而从二楼跳下负伤的场合,法院判处致伤罪[10];(2)为了避免暴行,被害人自己跳入水中溺死,法院判处伤害致死罪的判例[11];(3)以的目的对女子施加了暴行,被害人为了求救从二楼跳下而负伤的,以及被害人被共犯人中的一人后,感到有被其他共犯的危险,用诈言逃离其场所,摔倒而负伤的,对这两起案件,法院均认为在其暴行与致伤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判处致伤罪[11]129。笔者认为,这几起判例均属于典型的非直接致伤的故意伤害案件,法院判决结果均十分准确。

(二)被绑架人不堪虐待而自尽

所谓虐待自尽,是指被绑架人因被虐待而痛不欲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自尽的情况。笔者认为,此类情况符合“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情况,但是必须确实达到了难以忍受的情况。暴力的程度应当采取客观说的观点,即行为人对被绑架人的虐待行为达到了一般人认为难以忍受、生不如死的程度,则应当认为属于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因为此时可以认为,被绑架人已经没有了自由意志,或曰意志已经完全被压制,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欲望。

为什么被害人的自杀行为也要归责于行为人的虐待行为?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更加符合罪刑相适的原理,因为如果严格理解故意杀人罪的要件,结果就有给被害人的保护造成障碍之虞。学界认为,完全被压制反抗时的自动交付财物的行为属于被迫交付财物,也应当认定为抢劫。但是在抢劫罪中,被侵害的法益是财产权,且并未达到压制反抗程度的暴力、胁迫之时,还可以适用敲诈勒索罪或者抢夺罪加以处罚,所以并不缺乏对被害人的保护。而在对被绑架人的虐待中,本来是以侵害比财产更应该受到保护的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为要素,却不存在敲诈勒索罪这种类似于抢劫罪的下位条款的补充性规定,显然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法益,所以与抢劫罪相比,有必要缓和其适用。故笔者认为,连被迫主动交付财物之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抢劫,在被害人被迫放弃生命之时,足见行为人虐待程度之严重,给被害人带来身心之煎熬,在此等程度的虐待之下,如果行为人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待行为,却并未造成伤害,而被害人因难以忍受自尽的情况下,竟然无法加以处罚,显然有违国民感情。因此,在外力压制足以影响被害人做出清晰判断,或极大干扰并压制被害人以健全理性判断的能力之时,应当认定为被迫自杀,属于“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日本学界也认为,在方法手段达到了剥夺他人意志自由程度的时候,可以成为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10]37。

值得探讨的是,在一般人看来完全可以忍受,而被绑架人忍受能力极差,致使在遭受正常人完全可以忍受的虐待行为时便因无法忍受而自杀的行为能否归责于行为人?笔者认为,既然以客观标准来判断是否达到了足以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程度,虽然实施的是通常情况下不足以导致他人丧失生存意志的虐待行为,但因被害人的特殊情况,而实际起到了致被害人自杀的结果的,判断时就应当考虑到被害人的这种特性;但是行为人对这种特殊情况并无认识的,就不应当认定为对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故此时虽然造成了被绑架人的死亡,但行为人不应当对此负责,从而不应当认定为“致人死亡”。因为此时未成年人实施的毕竟不是类型化的杀人行为,究竟能否最终被评价为杀人罪,还必须从规范的角度,考虑该虐待行为在主客观方面与故意杀人罪大致相同,即具有构成要件上的等价性。

何谓一般人的判断标准,笔者以为应当分为三方面。首先,应当根据被害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精神状态、身体素质等为根据综合判断,如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和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他们在一般人眼中的忍受能力必然不同;其次,应当考察虐待行为的样态、手段、持续时间等诸方面;最后,应当以当时行为人特别认识到的情况以及一般人能够认识到的情况为基础综合判断。如行为人明知一个彪形大汉心理脆弱、胆小如鼠,故意绑架之后对其采取了一般人可以忍受的虐待行为,却致使被绑架人自杀身亡,则此时也应当将此结果评价给行为人。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在行为人实施了正常人难以忍受的虐待行为,造成被绑架人自杀,或者行为人明知被绑架人的生理特性,仍然实施了虐待行为,尽管此时其行为看似轻微,但应当认为行为人是为了进一步控制被绑架人而有意为之,对被绑架人的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在致人死亡范围内达成主客观同一,故可以评价为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三)被绑架人逃跑途中因第三人之行为而死亡

介入第三人行为是指有第三人的行为直接造成被绑架人死亡的情形,此时亦存在行为人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之情况。此类案件多见于被告人在逃脱后慌不择路,逃至马路上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死之情况。笔者认为,此类情况其实也属于非直接性故意伤害致死中的一种,以被害人在马路上逃避追捕为例分析,从主观责任而言,在公路上追捕,被害人为逃生慌不择路,极易导致车祸伤亡事故,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行为人主观上对此明显可能的危害后果应当有所预见。从客观事实上判断,在此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被告人的暴力威胁是结果产生的巨大且唯一的推动力量,正是被告人的暴力行为迫使被害人出于求生的本能而仓惶逃生求救,并被高速行使的汽车所撞,产生了死亡结果,其追捕行为可谓被害人死亡结果得以发生的直接支配因素。在此危急关头,不能苛求被害人在生命遭到重大现实紧迫的威胁前仍保持理性和镇定。在这种极为特定情况下,即使没有司机驾驶因素的介入,照样存在被害人被抓住且伤害的可能性,司机只是被动而且偶然介入本案,其驾驶行为没有过失,只是碰巧将可能发生的行为人死亡的几率转化为现实,而这个巧合现象的发生完全是由行为人的追赶行为决定的,因此,将死亡结果归责于行为人不存在任何法律适用上的问题。

(四)殴打致使被绑架人死亡

由于刑法不处罚未成年人犯绑架罪,故没有伤害致死故意的殴打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一般而言仅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是这样的解释会造成极为不公平的处罚:即已满16周岁之人一旦实行此类行为,就将被判处无期徒刑,而未成年人却无法用刑法加以处罚。更为极端一点,在16周岁前一天殴打被绑架人致死将无罪释放,16周岁就将被判处至少10年以上的牢狱之苦,这必然有损法律的协调性。

笔者认为,因为绑架行为完全可以评价为非法拘禁行为,故使用暴力殴打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可以将其认定为刑法第238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定罪。这就必须解决刑法第238条第2款后段是法律拟制还是注意规定的问题。笔者认为,本条文属于法律拟制,即行为人不需要具有杀人的故意,只要客观上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就应当以相应罪名定罪(3)。但是笔者必须强调,此条法律拟制中的转化型故意杀人罪中的“致被绑架人死亡”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类型性地足以致人受伤的行为,即至少可以评价为足以造成伤害的行为,行为人对于死亡结果必须具有预见可能性;如果完全是出于偶然的意外地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则无论如何不能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未成年人没有伤害致死的故意对被绑架人使用暴力,对其拳打脚踢,不小心踢到了被害人的太阳穴,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因为拳打脚踢完全可以评价为伤害行为,即使并未造成伤害结果,也可以评价为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未成年人一巴掌将被绑架人打倒在地,导致其脑溢血发作而死,因打一巴掌无法评价为伤害行为,此时对其也只能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

(五)非暴力手段的过失致使被绑架人死亡

非暴力手段过失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包含了所有超出行为人预见可能性的致人死亡的情形。包括国内学者提到的丢烟头不小心点着稻草烧死、房屋倒塌被砸死[12]、不知被绑架人有低血糖,故意饿了他一顿导致被告人血糖过低而死、夜晚气温骤降导致被绑架人被冻死、不知被绑架人有心脏病致使其心脏病突发而死等情况。总之,因为行为人对其死亡结果没有预见可能性,此类行为虽然造成了死亡结果,但是都不能评价给行为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认识到了行为可能致被害人死亡,此时应当将此行为评价为杀害被绑架人,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明知被害人有心脏病而故意刺激,以致其心脏病突发而死,或故意长时间不给被害人吃饭、冬天故意不给被害人足以御寒的衣服等。

三、对可能质疑观点的反驳

也许有人认为笔者观点存在间接评价的问题,即将原本不处罚的“致死被绑架人”的行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有违罪刑法定原则。但是间接评价指的是以刑罚处罚并不属于刑法规制范畴内的违法行为,而且通说认为,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既然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又没有规范障碍,那么就完全应当为此付出代价,至于如何评价他的行为以做到罪刑相适,则是法官的法律评价问题,而非事实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上述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恰恰相反,正是为了维护刑罚的正义性,才做出了如此解释。理由如下:(1)如此解释,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协调性。法谚云:“使法律之间相协调是最好的解释方法。”如果不将未成年人绑架致人死亡的情况依法处理,则会出现成年人一旦实行此类行为,就将被判处绝对死刑,而未成年人却无法用刑法加以处罚的奇异景象,如此巨大的反差必然损害法律的协调性。(2)如此解释,并不会造成罪刑不相适应的结果。成年人致被绑架人死亡的,将处以绝对死刑,而即使认定未成年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也可以对其适用总则中“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而且司法解释明文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4)。众所周知,“司法实践中好像没有了司法解释,我们的法官就会寸步难行,司法解释俨然替代了刑法典本身而成为法官裁判定案的主要依据。”[13] 考虑到此时行为人并无故意杀人的故意,几乎必然可以减轻处罚,如此一来,对未成年人的判罚必定轻于成年人,这也符合我国立法者设立对未成年人设立减轻条款的初衷。(3)最为重要的是,此类扩大解释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笔者能预想到可能的批判是:“刑法,当然以文字为载体,不可能包含不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因为那对于立法者来说是荒唐的,恰恰是‘不利于立法者的假定’。”[14]但是,当某种行为看似并不处于刑法用语的核心含义之内,但具有处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时,应当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刑法用语作扩大解释。因为“科学的定义要比词语的通俗意义狭隘得多,因而实际上也不精确得多、不真实得多。”[15]故“解释的实质的容许范围,与实质的正当性(处罚的必要性)成正比,与法文通常语义的距离成反比。”(5)所以,不能只考虑行为与刑法用语核心含义的距离远近,也要考虑行为的违法性与有责性程度;处罚的必要性越高,对与刑法用语核心距离的要求就越缓和,作出扩大解释的可能性就越大。既然此时行为人的行为完全符合暴力的范围,为了罪刑相适与刑法的正义,就必须以实质解释论的观点将之纳入解释范围。因为“正确的解释,必须永远同时符合法律的文言与法律的目的,仅仅满足其中一个是不够的。”(6)

关于未成年人犯绑架罪能否适用无期徒刑,学界也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争议。否定说认为: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刑法第49条又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得适用死刑,两个条文可以同时适用。否定说则持相反意见[16]。基于罪刑相适原则,笔者认为,对于手段极其残忍的“致被绑架人死亡”案件,可以对未成年人适用无期徒刑,理由如下:(1)对其适用无期徒刑,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刑法只明文规定了对未成年罪犯不得适用死刑,并未规定不得适用无期徒刑,这已经体现了对其从宽发落的政策。如果再不得对其适用无期徒刑,似乎并不符合立法原意。(2)从罪刑相适的角度看,对于部分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犯,如果不适用无期徒刑,恐怕难以做到罪刑相适。(3)就算是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犯,法官也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决定是否适用无期徒刑。而且即便适用了无期徒刑,对其也可以进行减刑,并不必然导致在牢狱中度过一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成年人应当对绑架罪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如下:(1)故意伤害、杀害被绑架人并致其重伤、死亡的,以相应的罪名定罪处罚;(2)被绑架人为抗拒抓捕而受重伤、死亡的,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3)使用令人难以忍受的酷刑迫使被绑架人自杀的,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4)被绑架人在逃跑途中由第三人无过失的行为造成死亡结果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5)在绑架过程中或绑架罪既遂以后没有伤害致死故意的殴打被绑架人并致其重伤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8条第2款的法律拟制,以故意伤害、杀人罪处罚。

注释:

(1)参见王志祥:《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新论》,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第18页;张明楷:《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研究》,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 3期,第19-20页。

(2)参见陈洪兵:《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110页。[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王绍武、刘明祥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92-195页。[日]山口厚:《刑法各论》(第2版),王绍武译,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版,第275-279页。

(3)参见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42-644页;吴学斌:《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第49-54页;陈洪兵,《刑法分则中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区分》,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10卷第3期,第70-72页。

(4)参见2006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日]前田雅英语,转引自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第51页。

(6)C・Roxin语,转引自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第55页。

参考文献:

[1]付立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之法律适用[J].人民检察,2007,(9):54.

[2]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34.

[3]林亚刚.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规定[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131.

[4]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第五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77.

[5]曲新久.刑法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414.

[6]周光权.刑法各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3.

[7]张明楷.刑法学[M].第四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795-796.

[8]黄小明.非直接致伤之故意伤害罪的认定――北京市二中院判决陈智勇故意伤害案[N].人民法院报,2007-06-11(5).

[9]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钦刑二终字第24号刑事裁定书[EB/OL].(2013-10-10)[2014-06-12].http:///public/detail.php?id=2332.

[10][日]大谷实.刑法各论[M].新版第2版.黎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5.

[11][日]大V仁.刑法概说(各论)[M].第三版.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

[12]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947.

[13]杨兴培.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司法解释质疑――兼论司法解释的现实得失与应然走向[J].政法论坛,2007,(6):133-134.

[14]邓子滨.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87.

[15][法]基佐.欧洲文明史[M].程洪逵,沅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7.

[16]王威,王珍.未成年犯罪人不宜适用无期徒刑[N].检察日报,2008-02-25(3).

A study of the Death Conviction of the Kidnapped

Person of Minors Who Fourteen Years Old to Sixteen Years Old

WEI Chao

(Law School,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China)

诗人漫步范文第3篇

镜头一:怕医生批评

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一位负责人说:在门诊中,碰到比较多的是一些中青年病人,平时不加节制地大量抽烟、酗酒,他们明知道这样对心血管有危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不加以控制。在医生询问病史时,他们不敢承认这些生活习惯而隐瞒。

有一次,门诊来了一名40来岁的高血压病人,说血压不知怎么老是降不下来。在医生询问病史时,刚开始他说很少抽烟和饮酒,后来在医生的追问下,才说他其实有二三十年的抽烟史了,而且每天饭局不断,酒桌上都会喝下五六瓶的啤酒。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而言,抽烟、酗酒是两大危险因素。特别对于高血压病人,如果长期抽烟、酗酒的话,血压就很难降下来,即使服药后,降压效果也不理想。

镜头二:考考大医院

某医科大学附院超声影像科一名主任医师介绍说,他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做B超检查时,有些病人往往抱着这样的观念:我不告诉你病史,看你的检查准不准。有一次,有位病人在B超检查前,没有向医生提供相关病史,在医生询问时,也没有详细告知。但就在检查结束后,当他站起来整理衣服时,才慢悠悠地抛出一句话:上次他在当地的基层医院里查出患有肝内胆管结石,这次怎么会没有发现呢?听了他的话,医生为了慎重起见,只得又让他重新躺下来查一遍。结果B超检查发现肝脏除了已经显示的钙化点,并无肝内胆管结石。而肝脏钙化点往往是以往疾病留下的痕迹,并无明显症状,对身体没有伤害,一般情况下无须治疗。

其实,病史是重要依据。这位超声影像科主任医师认为,在B超检查中,检查等候的病人很多,往往不容许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为某一个病人的检查上。

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医院有16台B超仪器,平均每台每天要检查60个病人,算起来每天的B超检查人数达1 000人次。受各方面的影响,医生难免会出现偏差,尤其是一整套检查(包括甲状腺、乳腺、肝、脾等部位)下来,费时半个多小时。检查时,医生会先抓“重点”。但如果病人不提供病史及过去已有的检查资料,有些不典型的小病灶就难免会有漏诊,如小的肌瘤、肝内结节、乳腺结节等,医生不能保证一次性就能查出来,如果病人提前告诉医生,那么医生就会在检查时少走“弯路”,更有的放矢。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精力,也降低了误诊的发生率。

目前各家医院对于病例资料的保存是非常重视的。检查时,医生可以调出患者之前的检查结果,结合当前的检查进行对比,这样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这也说明了病史对于辅助医生检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人漫步范文第4篇

我妻由乃,《未来日记》的女主角,粉红长发梳成两股辫子在脑后,是成绩优秀,长相端丽的美少女。

我妻由乃是“病娇”的典型代表角色。本来是主人公天野雪辉的同学,心中暗恋他到达了偏执和痴狂的地步,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跟踪狂。由于这种爱,她也成为了未来日记所有者之一。为了天野雪辉,我妻由乃可以牺牲一切东西,甚至包括自己。也正是她病态的执着和对雪辉的爱,让天野雪辉一次次渡过难关,并除掉一切挡在面前的敌人。结局最后,雪辉为了拯救三周目的世界和三周目的由乃,主动要求一周目的由乃杀了自己,但由乃在最后并没有选

(来源:文章屋网 )

诗人漫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工作;策略;探讨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成的,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调查显示: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在管档意识、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上与新《条例》对干部工作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㈠管档意识滞后。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于全面地了解干部,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具有重要意义!从事干部工作的许多同志,干部档案意识是比较强的,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是明确的。但也应清楚地看到,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内部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的、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有的同志常常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同志认为,现在使用干部重在现实表现,干部档案没有多大作用;还有的同志认为干部档案工作是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也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讲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却不够重视,这些情况表明,相当一部分人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识还是不强的。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部分的管档人员对新《条例》一知半解,在对干部工作的服务上不与时俱进,因而不可能以新《条例》来指导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管档意识上的滞后,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新《条例》不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㈡管理机制滞后。

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制度,“计划”色彩浓厚,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机制滞后,已不能适应干部工作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档案材料收集制度过分“行政”化。材料收集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这项工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材料收集范围和如何对进档材料进行鉴别等各项制度与新《条例》对干部考察任用时需提供材料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新《条例》对干部个人经历和基本情况的要求更加明确和细化。另外,对离任审计、任前公示等材料应如何收集,收集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在制度上没有明确,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㈢管理方法滞后。

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局限于“看堆式”的管理。重管理,轻服务,方法繁锁,不易操作,反应较慢,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滞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干部考察任用对干部个人经历和个人基本情况主要依据是干部档案所记载的,这就要求干部档案在管理上要主动适应干部工作的要求,不能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档案方法的繁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档案工作本身的繁锁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必须改进档案管理方法。现实昭示:造成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成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体制上的问题。因此,必须围绕新《条例》的要求,适应形势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档案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管档人员队伍的培训,为干部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更新思想观念。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改革还落后于干部工作发展的需要,当今处于信息化时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已提上日程。因此,从领导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要跟形势的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深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更好地跟上干部人事工作的飞速发展。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为党的干部管理和中心工作服务,是个新课题,要实现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要冲破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管理模式,立足于干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变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陈旧观念,调整宏观思路。

二、健全工作制度。

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就会使我们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应围绕新《条例》对干部工作的要求并结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三、改进管理方法。

保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一定时期有它的科学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干部工作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变化,就会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干部工作的需求,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1、实现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鉴别的规范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重要一条就是要及时收集和补充档案材料,而材料收集、归档、鉴别是否规范化将直接影响进档材料的质量,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炼,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限期纠正再归档,对于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及时退给有关单位,做到不散失、不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