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药人才培养

医药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药人才培养

医药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定位

纵观我国现有中医药院校,基本构建了以医药学学科为主体,兼顾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相比其他高等院校,中医药院校因其浓厚的医学学科背景,更容易为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背景与学科支撑。2010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提出,以及2015年11月“全国医药院校‘卓越营销师’培养联盟”的成立,更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然而,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人才培养上,在办学时间、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学科资助、学术沉淀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传统综合性大学。基于此,为了有效弥补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专业(如营销专业)办学的不足缺陷,需要重新思考其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借助医药学科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自身行业特色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重新思考中医药院校营销人才的培养定位,从营销职业技能培养、营销思维与方法培养等方面,不断挖掘卓越营销人才的职业发展潜力,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走出一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学机构的一种顶层理想设计,即把培养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要体现在目标、类型、层次、规格要求四个维度组合上(张德江,2011)。人才培养定位是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人才培养的前提。办学机构只有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才能清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以此确定与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与自身定位相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卓越计划”正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力度,探讨高校与企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弱势学科,必须在“大健康”理念的基础上,以健康产业需求为导向,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重新科学定位其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夹缝中生存”的、与众不同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之路。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纵观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培养模式比较陈旧,仍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与985、211综合性大学,以及财经类院校相比,中医药院校在营销人才培养上存在明显不足,在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更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上,作出新的定位。基于此,本文将中医药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医药行业卓越营销人才”,即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以医药为主”的实践性特点,将其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懂现代营销又懂中医药基础知识;既具有较强创新营销思维,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医药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上,首先需要了解市场对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层次。据调查,现有医药行业营销人才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基于此,中医药院校可以按照“医疗机构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等人才类型,来培养医药卓越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为了切实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的医药营销人才需求,中医药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中医药学科特色、医药专利研发优势,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优化现有课程体系。

(三)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人才层级结构性的根本依据。社会人才需求表现为不同职业的层次结构。然而因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扩招,不可避免地导致毕业生本科生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不仅造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结构性浪费,又造成了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社会所需人才结构的不匹配失衡。基于此种现象,中医药院校在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上,既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岗位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对医药应用型营销人才在不同层次分类上的需求规模,来确定其人才培养在层次上的量化比例。

(四)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合理的人才规格定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定位的基础。然而,现有许多高等院校一般是先设计办学定位,然后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由于定位顺序的混乱,加上受传统办学思维惯性的影响,绝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大多是仿照传统研究型大学而为,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特色。为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行人才规格定位。具体来说,围绕“中医药类营销卓越人才”的目标定位,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医药营销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路

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医药行业市场,尤其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进程中,除需要大量的医药技术型人才外,同样需要医药管理人才、医药营销人才。在满足满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培养医药行业营销人才、抢占医药行业市场方面,中医药特色型大学比其他院校开设的营销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遵循中医药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医药行业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可解决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可在管理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医疗机构服务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等,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培养既懂营销,又有医药知识的卓越营销人才。

(二)遵循“精化理论课、强化实践课”,重构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破除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同化现象,中医药院校可从自身医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行业特色需求出发,在保证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重构现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从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在医药营销工作中较少遇到的“营销工程”等课程,合并“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时数上给予“医药”门类、“营销”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必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学时总量限制,在实践教学时数上给予适当倾斜。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应围绕“卓越计划”,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基于此,一方面要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尤其在发挥实践教学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行业需求、结合行业资源、结合企业培养的“三结合”方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构建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三)遵循市场导向,优化卓越营销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熟知工商管理类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医药行业的相关知识,否则无法胜任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工作。基于此,为满足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学校应与地方医药行业、医疗机构等建立双向互通的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既具有营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四)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围绕“一切为学生、学生是一切、为学生一切”、“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树立“挖掘学生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在把握营销教育的共性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重实验与应用的培养特色,选择适合具体营销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小组讨论、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形式。

其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以“课内外联动”为导向,构建两阶段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本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校内课堂讲授、校外企业实践”的两阶段教学体系。理论知识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学校教师和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并共同组织教学。结合市场调查课程内容,合作企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拟定相关的调研任务,学生围绕调研任务开展实际调研工作,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在学生具体调研过程中,给学生传授营销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3]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医药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1现代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及对医药物流人才的要求

1.1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化医药物流的主要标志。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准确及时地在上下游间进行信息传递。有效地加快物流的流转速度,降低经营成本。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包括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企业资源计划、全球定位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及办公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电算化和银行电子结算系统、intemet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等物流技术。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药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供应链管理知识等。

1.2规模化物流的魅力正在于其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走规模化的道路是现代物流的共识。因此,将来一个地区、一个省只有几个大型医药物流中心,中小型企业依附物流中心进行商品配送。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整体意识等。

1.3效率化降低成本是医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由于医药物流企业的储存方式、运送方式、人员操作方式不同.所消耗的物流成本差距很大,工作效率也不同。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掌握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医药物流技术与实务等知识和技能。

1.4网络化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和SFDA对药品电子交易的放宽.网上交易将会逐步发展,从而加快了医药物流的流通速度。同时物流企业外部网和内部网的建立.也将加快企业部门之间和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这就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掌握网络知识、医药电子商务等知识。

1.5现代化现代化是指与物流相关的配套设施的自动化。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较低,医药企业规模较小,因此目前大多数的现代化物流中心2007年第16卷第2期呈现半自动化的现状。从发展趋势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学会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无线射频拣选设备、激光扫描设备等。综合以上分析,现代医药物流人才应具备药学知识、药品储存与养护知识、网络知识、医药电子商务知识、国际医药贸易和药品通关知识、外语知识、物流管理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服务营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及一定的经济法知识和药事法规知识、医药物流技术与实务等专业知识,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职业基础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2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2.1应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调查中.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强调了医药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认为经验可以在工作中积累,而综合素质却决定其将来的发展。在人才综合素质中.企业将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放在了前两位,说明医药物流企业对人才职业基础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医药物流业的实践性较强.单纯掌握理论知识的人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医药物流人才,因此,医药物流专业的教师除了要精通医药物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各学校可以定期委派专业教师到医药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积累实践经验,同肘可以聘请医药物流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建设高素质的物流专业教师队伍。

医药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中医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标志,以知识、能力、素质的整合为基础,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的。

1 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1.1 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在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医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个体知识的融合、能力的整合、素质的综合,从而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德智体于一身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胜任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多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2 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一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医学纯治疗型模式将转变为预防、治疗、保健为主的新模式。[1]为此,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来适应这种转变的需要。二是中医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需要。但中医药具有浓厚的传统特点,它需要富有时代特征和现代科学品位,使之走向现代化、国际化。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将有赖于大批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完成。三是现代中医药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主要表现为:封闭性、重复性、记忆性、权威性。很明显,它和未来教育的开放型、创新型、思辩型与科学性、民主性的理念相违背。现代中医人虽然有发展理论的愿望,但仍是长于继承,短于创新,不能因材施教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中医药学本身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3 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

一是方向性原则。高等中医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医药学创新人才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二是科学性原则。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严格考察与分析社会发展水平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影响,医疗保健和服务模式的期望,要结合当今科技的发展等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是终身性原则医学教育的终身性尤其明显。为此,在制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强调培养自学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

转贴于

2 中医药创新人才的质量标准

2.1 中医药创新人才的特征

一是继承意识与创新意识较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保持探索中医奥秘的浓厚兴趣。[2]二是熟练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医学知识以及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知识。三是创新实践能力强。创新实践是创新人才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知识的能力[3],因为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对各个领域新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4]。

2.2 中医药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

一是普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二是医学专业知识包括现代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知识。三是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等。

2.3 中医学专业创新人才的能力结构

一是科学研究能力;二是自学的能力;三是综合能力[56]

【参考文献】

[1]王祥,李政平.认识医学模式的转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2):68.

[2]李英武.实施创新教育造就创新人才[J].东疆学刊,2007,(1):45.

[3]龙永红.论知识经济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7,(2):106.

[4]黎志华.创新人才素质特征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43.

医药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97-02

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保障居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为此,2009-2011年,笔者针对农村和社区的中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了系列调查,旨在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在江苏省内的南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13个地级市间展开,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786份,有效问卷736份。问卷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调查对象的年龄16~84岁,家庭人口数1~8人,学历从文盲到大学本科以上。其中居住地为自然村304人(41.3%)、乡镇210人(28.5%)、城市社区222人(30.2%),居住当地时间在15年以上506人(68.8%),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612人(83.2%)。

本次调查针对社区和农村居民的医疗现状、医疗选择、去或者不去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因而展开,并征求居民对农村和社区医院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

2.1 医疗现状

2.1.1 年医疗费用支出 针对“您家庭一年之内用于医疗的费用约多少”这一问题,在736份问卷中,选择“1000元以下”302人(41.0%),“1001~2000元”226人(30.7%),“2001~3000元”135人(18.3%),“3001元以上”只有73人(9.9%)。

2.1.2 医疗模式 针对“您的医疗模式是哪种”这个问题,“公费医疗”41人(5.6%),“医疗保险”274人(37.2%),“合作医疗”124人(16.8%),仍然有297人(40.4%)需要“自费医疗”。

2.2 医疗选择情况

2.2.1 中西医的选择 面对“您家庭看病一般选择中医还是西医”这一问题时,选择“西医”387人(52.6%),选择“中医”只有88人(11.9%),选择“无所谓”261人(35.5%)。这表明在农村和社区居民中,中医的医疗市场只有11.9%,如果

我们努力争取,可以达到47.4%(选择“中医”和“无所谓”两项之和)。

2.2.2 医院的选择 当问到“您平时有小病需要看医生时会选择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吗”,选择“总是首先到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去”179人(24.3%),“大部分时候都选择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312人(42.4%),“偶尔会选择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186人(25.3%),“从来没去过所在社区/农村的医院”59人(8.0%)。也就是说,92.0%的家庭都会有在农村或社区医院就诊的经历。

2.2.3 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 关于“您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选择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方便”621人(84.4%),“便宜”237人(32.2%),“服务好”137人(18.6%),“医疗水平高”53人(7.2%),“医疗设备先进”22人(3.0%)。在“其他原因请列出原因”有“熟悉医护人员,好讲话”、“可以赊账”、“晚上或急诊时方便,离家近便于家庭护理”等。

2.2.4 不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 关于“您不选择去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看病的原因”,选择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社区/农村医院有水平的医生太少”288人(39.1%),“社区/农村医院的就诊环境差”236人(32.1%),“不相信社区/农村医院的诊疗水平”223人(30.3%),“社区/农村医院的医疗费不能报销”79人(10.7%),“社区/农村医院并不比大医院价格便宜”89人(12.1%)。在“其他原因请列出原因”有“担心大病被耽误了”、“医疗设备差,技术和器具都不到位,不适合对潜在病因的诊疗”、“医生水平低,药品种类少”、“服务态度差,医生素质差”等。

2.3 医疗卫生人才状况

问及“您觉得自己所在社区/农村医院的医疗卫生人才如何”时,认为“非常缺乏”157人(21.3%),“比较缺乏”456人(62.0%),“正好”110人(14.9%),“数量充足”只有13人(1.8%)。

2.4 对农村和社区医院的建议和意见

问及“您觉得现有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机制应在那些方面加以改进”时,选择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经济待遇的政策保障”401人(54.5%),“培养方向定向化”322人(43.8%),“相关政策的长效化、法律化”285人(38.7%),“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281人(38.2%),“个人发展的政策保障”257人(34.9%),“家庭安居的政策保障”254人(34.5%)。在“其他原因请列出原因”有“建议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医院去”、“改进社区/农村医院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提高待遇,吸引毕业生到社区/农村落户”、“对社区/农村医院医生待遇应有政策保障,国家政策应给予倾斜”等。

3 对培养面向农村和社区的中医药卫生人才的思考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①大部分人都有在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的经历,但明确表示会选择中医看病的人只有11.9%;②虽然大部分人都有在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经历,但究其原因都是出于方便、便宜等“被迫无奈”之举,出于相信农村/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等主动方面原因的人数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居民尽管到农村/社区医院看病,但对农村/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疗设备心存疑虑。其中的原因,除了一些客观的因素外,“不相信农村/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卫生人才

在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预防、保健、养生显得尤其重要。而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其重视整体、防重于治等健康观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有着惊人的相似。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又是提供家庭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内容的主要机构。由此可见,大力培养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卫生人才不仅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农村/社区医院的要求,更是我国建立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但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在农村/社区医院就诊的居民中明确表示选择“中医”看病的人群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居民对中医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于中医的专科门诊在农村/社区医院的设置有限。

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考虑,如何让中医药在农村/社区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作用?如何培养适应农村和社区需要的中医药人才?笔者以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应该从农村和社区的实际出发,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3.1.1 结合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区域中医药教育模式 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从各区域、郊县医疗卫生实际出发,结合中医药特色和学校的优势,设置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社区护理、社区助产、全科医生、中西医结合等相关专业。《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卫农卫[2010]7号)指出:“从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1]因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在提供社区学历教育时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为农村/社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同时,为已在农村/社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形成农村/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色。

3.1.2 “产教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高等院校可与各区域、郊县卫生院合作办学,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课

程设置、教学大纲等,发挥各自优势创造办学条件,共同培养农村/社区医疗所需要的人才。如此,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技术服务、实践实训条件等优势条件,农村/社区医院可提供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指导教师等便利,农村/社区医院与高等院校优势结合,按照农村/社区医院的岗位要求培养人才。

3.2 结合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实际,改革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临床技术和适应能力都很强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对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设立与基层需求相符的专业和配套课程,如强化妇幼保健学、预防医学、养生康复等知识,提供多样化的、适合农村/社区医疗实际的选修课程等。

3.3 通过政策保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

3.3.1 实行“大学生中医官计划” 参照“大学生村官计划”,推进实行“大学生中医官计划”。通过政策优惠和保障个人长期发展规划,鼓励优秀的中医药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医院去,既可以很好地完成农村/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康复治疗、预防保健等任务,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社区医院人才缺乏、人才队伍不足等问题。

3.3.2 继续做好“免费定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免费定向”医学生是解决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医药高等院校也参与了“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工作。但由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招生都是单列的,放低门槛,适当降低分数线[2]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保证“免费定向”医学生能“留得住”。

3.3.3 农村社区人才培养政策应当法律化、长效化 在笔者之前进行的医学生服务社区农村意向的调查中,“经济待遇”和“个人专业成长”是医学生服务社区农村的最大阻碍因素[3]。本次调查显示,农村/社区居民也有54.5%的人认为“经济待遇的政策保障”是当前农村/社区医疗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虽然目前政府对到农村/社区工作的医学生有适当补助和个人发展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的长久性和持续性是广大农村/社区医务工作者所担心的问题,因此,农村/社区医学生的经济补助政策、继续教育职称晋升政策、相关奖励、社保、退休、家属照顾等政策应当法律化和长效化,这是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卫农卫[2010]7号) [EB/OL].[2010-03-31].http:///gb/jsswst/index. html.

[2] 梁忆非,姚庆梅,高春英.对我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55-757.

医药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医学信息人才;医药学背景;计算机专业特色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专业提出了“规格细分,办出特色[1]”的发展战略,在办学定位上提出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细分类型。在医学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如何充分利用医药学行业的教学环境、资源优势,从培养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入手,形成具有医学信息技术特长的计算机专业特色,培养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计算机专业办出特色的重要标志。

为此,我们从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方法和培养过程等环节研究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规律,探索计算机领域知识、面向中医药和生物医药学领域信息化、兼顾通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在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组织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初步形成了医药学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学生就业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不断优化,构建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课程体系

基于医药学背景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厚基础、宽口径”之上的“Computer+X”培养模式,是指计算机技术与医药学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建立既符合计算机专业要求,又有医学信息基础的课程体系,这是医药背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医药行业教学环境、资源的优势,建立了平台加模块、后期分方向的课程体系[2],即构建了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三大平台;建立了信息技术与医药学领域密切相关的医学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医院网络设计和管理、医疗仪器软件开发和维护以及医学数字图像处理四个专业方向[3];采用“后期分方向”的培养方案,即在掌握三大平台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学科交叉渗透,构建计算机专业知识与相应医学信息知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有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又有一定的医药学背景知识,成为既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域有明显竞争优势、又能在IT行业从事计算机开发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我们以四个专业方向为抓手,开展学科建设和医学领域知识的交叉应用。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在教授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尽可能结合医药学应用的实际,在学生的大作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中体现出医药领域应用的特点;进而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能够围绕这些方向开展医学领域应用的实践。根据近三年的毕业设计统计,超过50%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中有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知识交叉项目。不少学生通过参与医药卫生信息化开发项目,从一点不懂医药学,到逐步了解一些,懂一点、会一点医药学相关知识,积累了相关的医药学背景知识。

2强化动手,建立“一、二、三课堂”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通过课堂教学、课内实验,学生要学好、学精各类专业课程,特别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是很不够的。为此,我们从抓好第一课堂的实践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的校内科技活动和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企业实习三个环节入手,形成了三个课堂互相促进、互相弥补的实践教学模式。

2.1整合资源,完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校内第一课堂的主要环节,建设好校内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支撑。围绕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进行了有机整合,并被省教育厅立项为医学信息技术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医学信息技术中心主要由基础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三大模块组成,下设有微机实验分室、电子技术实验分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分室、图形图像实验分室和物理实验分室等16个分实验室,形成了完善的课内外实验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针对医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我校建立了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满足了计算机专业和全校信息类课程、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外开放实验的环境和设备。

2.2自我管理,建立学生校内科技创新平台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学好计算机专业的关键。在医药背景培养中,我们在抓好第一课堂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作用。学生第一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需要课外第二课堂的有效配合。所以,我们通过课外开放实验室、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以科研项目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拓展工程。

我校建立了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配合指导为辅的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园。学校给予场地、设备支持,并且为学生牵线搭桥,将医药卫生信息化公司引入创业园。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开发,提高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创业园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平台,有2/3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了创业园的各项课外科技活动和培训。近三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立项资助学生科技项目有49项,其中省级项目15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项目20余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医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资源,利用各合作医院的教学资源,对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知识的交叉领域有了更多认识。很多学生在开发和研究医院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一部分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学习效果显著。例如,计算机专业的20余名学生直接参与了教师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的开发,分组参与了相应模块的设计,实践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学生直接参与开发和运行管理的省中医药科研管理系统,也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我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的申报和评审中,受到了使用单位的充分肯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引导了一批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进而带动了学风建设。

2.3校企合作,建设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人才实践基地

计算机是知识更新变化最快的领域之一,学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一直是计算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建立校企互动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加强与医药卫生IT企业和医院的合作,改变单纯以学校为主的培养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构建学生与企业的直接交流通道,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规划,是培养具有医药背景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4]。在实践基地建设中,我们着重与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医院和医疗卫生领域的IT企业合作,形成了校企、校院联合培养具有医药学背景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在校期间,学生就去专业对口的医院、公司实习,帮助自己定位,为走向社会作好准备。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我们与医院、医药卫生信息化开发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例如,我校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建立了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五年来,已开设了五期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培训班,有230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并有60余名学生在假期进入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参加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化项目开发实践。

我们坚持贯彻以“专业劳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为主线的第三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年暑假,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参加专业劳动和暑期社会实践,作了周密的部署和指导;在暑假社会实践中,三年级学生根据今后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单位。据近三年的数据统计,在50余个实习点中,80%以上的单位有潜在的就业岗位,约有30%的学生在毕业实习单位就业。我们还尝试后期面向医疗卫生信息化企业的订单人才培养方式。例如,学校与创业软件公司共同开设了为期8个月的创业软件班,选拔了25名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能力锻炼。

3精心组织,把现代教育思想渗透到课程教学活动中

教学计划的实施是通过每门课程的教学环节实现的。所以,做好课程建设,上好每一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生源的共同特征是第一志愿少,服从志愿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巩固。为此,抓好课程教学,特别是早期启蒙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几年的学习状态。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每门课程的教学,更要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此,我们围绕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程序设计能力、软件工程素养、医学信息工程技能”的递进培养目标,以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软件设计类课程群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式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1研究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内在联系,构建软件设计系列课程群

程序设计能力由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分析开发能力四个基本要素组成,是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能力,也是检验计算机类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标准。一般来讲,程序设计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启蒙入门、发展提高、开发应用三个阶段,需要有明确的系列课程构成相应的教学和实践系统。为此,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我们选择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的课程,建立了以下课程群。

1) 启蒙入门阶段。包括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

2) 发展提高阶段。包括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方法、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等。

3) 开发应用阶段。包括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实践、医学信息学、信息系统设计、医学图像处理等。

我们梳理课程群中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并且按“点―线―面―体”的结构研究课程群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即从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入手,把主干课程的教学形成有机衔接,串成“线”、相关课程群“面”、形成课程的体系“体”(课程群体系),来构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各门课程的教学规范和培养目标,突出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和课程间的相互衔接,使学生串联大学四年的程序设计类课程,顺序渐进,潜移默化,切实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3.2应用混合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BL)[5-7]是面对面课堂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其本质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群中引入混合式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研究混合式学习的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教学评价四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5]。例如,针对新生启蒙阶段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围绕基本知识点训练编程思路、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入门;在活动组织方面,侧重以班集体为单位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时结合程序设计竞赛、课程设计、大作业等开展课外编程学习;在学习支持方面,除了教师面对面或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辅导与帮助外,同时开设了每周两个晚上的集体定点定时辅导答疑;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检查平时程序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和程序代码的数量和质量,检查期末的现场程序设计实验考试,进行学习成绩综合评价等。通过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应用在线程序设计平台,建立任务驱动的课外程序设计激励机制

任务驱动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大作业、小项目的课程设计任务,促使学生课外学习。通过提升课内大作业、课程设计的难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任务驱动,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并建立一套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配合的激励机制,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程序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我们通过研究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重点、课程设计的衔接以及课程设计的逐步深化步骤,建立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如学生科研项目考核评测制度、课外程序设计考核评价制度等。我们从课程群角度统筹规划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在线学习资源,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ACM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课内外编程实践,变学生“被动实验”为“主动训练”、变“教”师为“导”师,加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4培养效果分析

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医改”的深入进行,社会对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通过医药背景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初步形成了具有医药卫生信息化背景与特色的教学方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顺应了社会对医药信息化技术人才需求的趋势。很多医药卫生IT企业、医药企业、医院主动来我校招聘。

我校近三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据统计显示,平均每年都有30%左右的学生被医药卫生IT企业录用,很多毕业生在医药卫生IT企业就业。由于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他们既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了解一定的医药背景知识,具有掌握医疗行业业务知识快、结合医药领域知识能力强的特点,深受医药卫生IT企业、医药企业、医院的欢迎。

5问题与反思

办学特色与背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文化积淀和社会认可。在基于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办学探索中,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和培养方法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题。

医药信息化领域有着类似的专业,例如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避免与这些专业雷同,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无论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等本质上,计算机专业与这些专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在制定实施培养方案和目标时,要抓住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关键技能,培养特色人才。在计算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化方面,教学要突出计算机专业的优势;但在应用上,又要突出交叉融合,使计算机工具真正在领域应用中发挥作用。总之,如何区别与界定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与医药信息化相近专业,仍然是突出特色的一个重要难题。

要培养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师资队伍的知识交叉融合是关键。近年来,我们注重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师资引入,同时强化现有师资医药背景知识的提高,通过参加培训班、攻读学位、参加科研项目等方式,计算机专业的师资也尽快了解了医药卫生信息化知识。但是,医药背景知识的建立有个过程,教师要提高课堂内结合医药卫生领域开展教学的能力,并非短期之功,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人才培养中的一大瓶颈。

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密切接触医药卫生行业的平台。仅靠学校实验室,是很难做到与医院信息化的实际发展相一致的。为此,学

校加强与各大医药卫生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虽然在一些课程中安排学生去医药实地见习,但由于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方式不便于大规模开展。因此,扫除这一障碍,仍然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6结语

目前,计算机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开办数量最多的专业。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利用学校的优势,办出特色,一直是计算机专业办学的热点。我们近几年开展了培养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或许对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有所启示。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特别是作为非主流专业,计算机专业如何在医学院校快速发展,仍然是一大困惑,我们期望有进一步的研究经验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海舜,刘师少,黄建波. 基于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C]//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13.

[3] J H Van Bemmel,M A Musen.医学信息学[M]. 包含飞,郑学侃,译.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4] 朱志辉.构建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4(11):59-61.

[5] 黄荣怀,周跃良,王迎.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2-48.

[7] 王军,徐宁,付宝岩. 浅谈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3): 110-112.

Training for Computer Professional Based on Medical Background

WANG Haishun, LIU Shishao, HUANG Jianbo, LI Zhimin, JIANG Weiw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