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壤温湿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马铃薯是种植在土壤中的农作物,其产量和生长受到土壤温湿度的影响,从之前的马铃薯种植经验来看,使用不同的方式种植马铃薯,也能够使得土壤的温湿度得到调节,从而对马铃薯的产量产生影响。有些种植者使用小垄栽培来种植马铃薯,这种种植方法常常会使得土壤变得比较板结,使田间的水分不易保存,无法形成合理的垄沟环境和垄体,为中耕培土创造条件,最终影响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本文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对马铃薯进行种植,并探究了各种方法对于田间土壤温湿度以及产量的影响。
1 实验探究
1.1 实验的相关资料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马铃薯类型是黔芋一号,实验的时间是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验地点选取在一个村庄里,所使用实验区域的面积为30m3,实验区域的土壤主要是黄壤,肥力水平为中上等;试验区域的年平均温度是12℃,夏季的平均温度是23℃,年平均光照时间是1700h,年降水量约为1000mm左右。
1.2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会采取3种方式对马铃薯进行种植。地膜覆盖的方式:在播种后不使用化肥,而是用地膜覆盖。以绿肥为基的聚垄栽培方式:不使用地膜,播种后在马铃薯种子的上方和垄沟中施加绿肥。普通翻耕的方式:既不使用地膜,也不使用绿肥。上述3种不同的方法都采用单垄种植的方式,株距为35cm,垄距为60cm,紫云英是使用的绿肥,施用方案是6kg/hm2,并在月初播种,农用塑料膜为试验中使用的地膜,宽85cm,厚0.02mm。
1.3 实验测定
土壤的取样采取梯度的形式,接着使用取土烘干法,对各层土壤的含水量和水分进行监测。马铃薯植株的取样可在4个阶段进行,其分别是齐苗、盛花、封星以及成熟4个时期,取长为1m的样段,并计算产量和生物量。水分蒸发量以及萎蔫系数的计算使用有效辐射计算公式来进行,该公式是由国际马铃薯种植中心提供。
1.4 数据分析
实验人员可以使用excel来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则可以使用spss17.0并使用t法进行检验,当P
2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可是看出不同的栽培方式对土壤的水分、土壤的温度、块茎产量以及马铃薯不同阶段的生长动态影响比较大,下面分别对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土壤温度
上述3种马铃薯种植方法,除了第2种使用绿肥之外,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均出现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其中使用地膜的方法表现得更为明显,5月中~7月初,马铃薯的水分胁迫状况最为严重;3月末~5月末,马铃薯地面部分受到有限的阳光辐射,这时候的水分胁迫系数不能比较精确的计算出来。总之,土壤温度受水分胁迫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
2.2 土壤水分
从实验可以得出,地膜、绿肥和普通种植者3种方式利用水的效率逐次提高。其中地膜和绿肥的方式在3月末~5月末这段时间内,可以使得水分在土壤中的保存得到提高,而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末,含水率会降低。具体来说,马铃薯耗水量可以用来反映土壤吸收利用水的状况,马铃薯的耗水量在封行到成熟期最高,地膜栽培方式可以减少水的损耗。
2.3马铃薯的产量
上述的3种不同的种植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差异明显,其中,绿肥栽培的块茎产量最多,普通栽培其次,而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产量最少,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马铃薯干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积累量会因为3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而最终块茎的产量正是依靠干物质的积累决定的。
3 相关讨论
国际马铃薯种植中心已经制定出计算的模型来处理水分胁迫和马铃薯产量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可以为实验提供比较合理的参数,和其他的模型比较,该种模型的可操作性更强。这一方法也被使用在本文研究试验中,从而可以得出栽培方式的不同对土壤温湿度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地膜栽培和绿肥栽培的方式在每年的5月中期之前,其土壤中水分的含量高于普通种植法,而且差异比较明显,直接导致了温度也是前2者比较高;当5月中旬天气逐渐炎热后,普通种植法的含水量高于另外2种种植方法。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齐苗阶段对种植土壤进行水分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从土壤环境和马铃薯产量受栽培方式影响的细节角度来看,本文的实验还能得出这样的结果:地膜覆盖的栽培方式,对种植土壤温度的提高很有效果,对土壤湿度的保持和改善效果也比较明显,还能减少虫子、杂草、病害等得发生,土壤的养分也能够被马铃薯很好的吸收,但是,如同上文的分析结果所说,使用地膜栽培同样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春季播种的作物在其生长的中后期由于受到地膜的影响,其种植土壤不能够很有效的吸收水分。还可以从水分胁迫的角度来说明地膜栽培不利于马铃薯产量的问题:土壤根系层在20cm之内的马铃薯作物,采取普通栽培的方式,往往3月末~5月初土壤的水分胁迫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影响较大,而使用地膜栽培方式,该情况发生的时间会变为5月初~8月底之间。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种种植方式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因此,马铃薯的种植者要在充分了解种植环境的基础上,考虑到各类栽培方法的使用条件,合理使用各种种植方法,使得各种方法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劣势得到有效规避,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魏荣臻.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的实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11,04(12):
49-50.
[2] 陈惠阳.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12
(05):128-131.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32-02
1 引言
无论是在农业科学领域,还是在水文地理方面,土壤含水量的测量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温度,又一个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子,植物根部所进行的水分交换和营养物质的交换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土壤温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种子发芽和成长的好与坏,并最终影像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保持适宜的温度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在农业利用方面,土壤水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随着时空的分布和变化,对地气的热量平衡、土壤温度和农业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土壤水分对气候、农业、旱情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气候温度的变化,土壤含水量随之发生着变化,而不同的土壤原始含水量,在同一强度热源的辐射下,其温度变化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测量土壤含水量有很多种方法,本次试验采用直接测量法通过求取土壤的容重等属性,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测量。
2 土壤含水量对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
2.1 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烧杯16个、50ml量筒一个、电子温度计、计时器、胶头滴管、铁锹、取土袋、烘箱、2mm的筛子、钥匙、100瓦灯泡一只(其表面温度大约为170℃)。
2.2 实验步骤
(1)取土。实验小组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南面的树林中用铁锹取的表层土壤,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一周的自然阴干,这样土壤的含水量稍低一些,能改变含水量的范围更广。
(2)取15个烧杯分为3组,分别编号①、②、③、④、⑤,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烧杯的重量并记录。把阴干后的土壤碾磨过筛,用电子天平给每个烧杯准确称取100g。给剩下的第16只烧杯编号“0”,并称重,然后加入适量土壤并称重,记录,放入烘箱中烘干24小时。
(3)用同一型号的温度计测量所有烧杯中土壤的温度,为12℃。给编号为①、②、③、④、⑤的烧杯中分别均匀加入0ml、5ml、10ml、15ml、20ml水,待其温度都降到室温15℃后放在灯泡下开始加热,计时器开始计时。
(4)开始计时后,每隔1min用温度计测量所有烧杯中土壤的温度并记录,到温度变化减慢后延长测量间隔到2min。到所有烧杯中土壤温度稳定后停止观测。
(5)经过24小时以后,从烘箱中取出0号烧杯并称重、记录。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土壤初始含水量计算:0号烧杯重量m0=79.85g,加入湿土后重量m1=114.32g,烘干24小时后烧杯与干土的重量m2=109.29g。计算其初始含水量:
并分别计算①、②、③、④、⑤的含水量为:w1=17%,w2=23%,w3=29%,w4=35%,w5=41%。
从表2中能观察到,①组烧杯中土壤的含水量最低,温度变化最快,大约在第9分钟左右温度达到稳定;⑤组烧杯中土壤含水量最高,大约在23分钟后温度稳定。
2.4 误差分析
(1)在给编号为①、②、③、④、⑤的烧杯中加水过程中不能保证水能在土壤中混合均匀,土壤含水量处处相等,造成测量的温度存在一定误差。
(2)土壤加热不均匀,烧杯中的土壤各处的温度不同,单测量某处的温度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土壤的温度,所以在每次的测量过程中尽量取相同方位的确定深度的土壤。
(3)在用温度计测量所有烧杯中土壤的温度过程中,由于电子温度计本身分辨和敏感程度的误差。
(4)在测量土壤温度时候,由于人为操作,电子温度计测量的深度和位置不可能在达到完全相同,导致偏差。
2.5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土壤含水量对温度变化有着很大影响,含水量越高,土壤温度变化越慢,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所需的时间越长。从理论上分析认为,水的热容量比空气的热容量大的多(103倍以上),所以潮湿土壤热容量大,温度不易升高,是冷性土壤;而干燥土壤空气多,热容量低,温度容易升高。
3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在农业方面应用的思考
本实验采用100瓦灯泡模拟自然界中的太阳。他们的共同点是能不断地散发着光与热。太阳照射大地,从而使土壤温度发生变化;同样的,灯泡照射烧杯中的土壤样品,也使土壤温度发生变化。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体,由大小不等的微细土粒堆集而成,在固体颗粒之间是各种大小、形状各异的孔隙。土壤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即土壤水分,气相即土壤空气。由于不同组分的热性质相差较大,导致土壤的热容量变化也比较明显。
【关键词】房地产;土地出让制度。问题;措施
引言
土地出让在提供广阔的投资市场给房地产开发商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改革发展步伐。作为政府部门,在所开展的土地出让活动中必须根据相关规定办事,明确和开发商的合作关系后,要以合同的形式对双方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从而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具有的利用价值。本文首先指出了房地产土地出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1.现阶段,房地产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出让制度的不健全,诱发了地方政府部门的圈地风
致使大量的良田被征收与征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由于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架构作为支撑,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直接的代表国家成为了土地所有权人与收益者。而在经济利益与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部分地方政府部门逐渐的演变为了贪图利益的“资本家”,并且土地出让金与有关税费的土地收入已经成为了多数地方政府部门的“小金库”。笔者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中看到,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收入中,土地的直接税收与城市扩张的间接税收在地方预算内部收入中占到了40%,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在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中更是占到了60%以上。所以,使得部分地方政部门对于本地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不管不顾,将卖地所得来的收入作为了日常支出的来源,超国民收入搞基础建设;同时,由于对土地开发成本难以进行准确的核实,多数地方都隐瞒、截留了土地出让收入,当前,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了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第二财政”,政府部门土地收益日渐增多,就像过去的“土财主”。在这样一种不合理的利益驱使下,他们违背了国家所制定的土地保护制度,非法乱用地。利用收地租的方式,以获取相应的利益,使得企业的二次成本不断增加,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1.2 土地利益分配失衡,使得失地农民与城市拆迁居民以及政府部门间发生了土地利益冲突
由于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缺陷,使得土地利益分配出现了失衡现象。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大部分地方政府部门都难以抑制住“以地生财”的冲动行为,而随着诸多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使得多数地方非农建设用地指标被突破,最终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发生,一个是土地征用后,农民无地可耕;一个是大量的土地被征收后不用,经常闲置在那里。近年来,地方和中央经常围绕土地出让金的博弈,致使大部分土地被征用的农民的权益难以真正的落实到位,失地农民现象普遍存在,当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时,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土地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以及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得诸多的中低收入阶层由于购房而对原本正常的生活消费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大量的失地农民与购房者,由于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因此,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缺乏必要的话语权,只能接受这样一种不公平的分配。
1.3 合同方面的问题
合同属于约束性的文件,对于政府部门以及土地使用者的出让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合同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主体不够明确,没有充分的规定土地出让后的使用情况,比如,使用范围及时间等;赔偿问题,其中,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拆迁、占用,没有对经济补偿做一番细致的论述。
2.政策性建议
2.1 打破政府部门垄断行为,引进市场机制
一方面,应将地方政府部门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行为打破,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全面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作用。不仅要对国有土地所有权进行保护,同时还要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加以必要的保护。合理的开放土地一级市场,准许农村集体土地直接的进入到一级市场中,将政府部门之前的“土地经营者”身份变为“市场监督者”。最近几年时间里,虽然价格低廉而大行其道的“小产权房”与当前的法律法规背道而行,但是却是广大群众在高房价压力之下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制度的一次新的深入探索。其有效的打破了政府部门垄断土地、开发商垄断商品房的行为,进一步缓解了高地价与高房价问题。广东省2005年颁布的《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已经准许了集体土地可以直接进入到一级市场中,至此 ,农业用地直接进入市场的局面得以形成。随着这一制度的创新,将原来土地出让市场中政府独揽的行为全面的消除了,对于稳定地价与房价有着重要意义。
2.2 健全“价高者得地”模式
虽然“价高者得地”这一竞争模式与经济学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相一致,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就是社会公平性。在对高额利润追逐过程中,房地产商更加注重的是用高价买来的土地建成高档住宅以及别墅等,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根本不具备实力承受这样的高房价。所以,笔者认为应在“价高者得地”这一原则下,设置部分具有人性化特征的附加条件,比如,对于主要用于经济适用房开发的土地制定地价上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控制了房价,使得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得到了良好的保障。比如,江苏省将以往中以“价高者得地”的招拍挂方式摒弃了,目前,正逐渐的以“价优者得”的土地拍卖方式为主,也就是说,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实行限房价和竞地价。先将房价限定之后再定地价,从而对房地产开发的利润空间进行了必要的挤压,将土地利用价值全面的发挥了。
2.3 协议
在和房地产开发商商议关于土地出让问题时,政府部门必须结合土地资源实际分配情况,科学合理的利用各环节的资源。双方商议合作之前应全面细致的考察开发商的市场资历,始终将企业的市场信誉、资金资产等规范作为主要考核对象,将宝贵的土地资源出让给实力较高的企业,进行承包使用。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作为政府部门,在所开展的土地出让活动中必须根据相关规定办事,明确和开发商的合作关系后,要以合同的形式对双方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从而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具有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世卿.房地产土地出让制度优化改进的措施[J].财会月刊,2011,(7).
[2]张文芳.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的增值、保值效果[J].管理世界,2OlO,(10).
[3]余凯.我国寡头垄断下的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4]蒋德军.研究土地资产评估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12).
关键词:ATmega128 多参数 综合测控
本文介绍应用ATmega128单片机,根据多参数综合测控系统的控制需求,进行软件系统设计,整个系统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较好地满足了农业多参数综合测控系统的需要。
一、系统程序结构
嵌入式多参数综合测控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八路叶层温湿度采集程序、冠层温度采集程序、风速采集程序、AD转换驱动程序和RS-485通信程序。
二、主程序
系统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化,通过各功能程序对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控制液晶显示,同时对外接按键进行检测,并通过按键控制来查看液晶显示的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本系统的总线通信采用RS-485接口。由于系统具有总线通信的功能,因此每一节点都应该有自己的地址,当本系统开始运行时,液晶显示器上提示设置节点地址。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没有设置地址,系统将采用系统上次使用的地址作为节点地址,当设置节点完成后,单击确定后系统自动存储节点地址,同时把地址存入EEPROM中,以防止系统非法断电后节点地址丢失。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三、八路叶层温湿度采集程序
八路叶层温湿度采集程序主要完成八路叶层温湿度的采集和处理。通过单片机控制CD4051八路模拟开关,分别选通每一路叶层温湿度传感,并通过单片机分别读取每一路的叶层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并对采集的温湿度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四、冠层温度采集程序
冠层温度采集程序主要完成冠层温度的采集和处理。通过单片机内部集成的SPI同步串行通信功能与红外测温传感器进行通信,当单片机PB7=0时,红外测温传感器开始测温,并对测量的冠层温度通过ISP通信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求和校验,校验成功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便计算出实际的冠层温度。
五、风速采集程序
风速采集程序主要完成植物生长环境的风速的采集和处理。本系统采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和计数器功能对脉冲信号进行采集,通过T0定时器进行定时中断,当定时到1s时关闭定时中断,同时计数器也关闭技术。此时计数器计数值为1s定时中的计数值,也就是输出脉冲的频率,通过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实际风速。
六、AD转换驱动程序
由于光照度、土壤温度和湿度、大气和叶层二氧化碳传感器输出是0~5V的模拟量,系统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为数据量传送给单片机,并把测量的数据转换为传感器测量的实际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
七、RS-485通信程序
RS-485通信程序主要完成系统节点与主站总线通信功能。每个节点在开机时会给主站发送该节点的地址并进入等待接收状态,当节点接收到主站发送的数据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校验;当确认接收的数据正确后,对应接收数据中的地址与该节点的地址是否相等,如果节点地址相等则把该节点测量的多个参数及时间打包,通过RS-485通信方式发送给主站。
考古发掘现场(以下简称发掘现场)动态监测系统由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系统和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平台两部分组成。
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平台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平台的作用是为发掘现场监测子系统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由发掘现场硬件平台和发掘现场软件平台两个部分组成。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硬件平台由传感器节点、中继节点和网关三个部分组成:布置在现场的数据采集节点负责采集实时环境数据(如大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尘和有害气体等),按照一定的路由规则将数据发送至通信范围内的父节点,然后通过中继节点的相互中继,将数据不断转发直至到达网关节点。网关节点通过远程通信方式,如卫星通信、Internet、GPRS等手段,将数据传送至远程客户终端。其中各个数据采集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跳数来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作为父节点,并以此在数据采集节点和中继节点间建立簇内星状网络拓扑结构,中继节点之间则根据RSSI值建立树状网络拓扑结构。每个传感器节点和中继节点在上电后自动加入网络,并定期将采集到的数据沿最优路由方向传送至网关。发掘现场实时监测软件平台则由中间件、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接口三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接口将接收到的实时监测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中间件的作用则是将数据库中保存的监测数据取出,并提供给用户和子系统。
发掘现场环境监测系统由于监测系统需要对发掘现场的内外环境同时进行监测,因此发掘现场监测子系统由环境监测子系统和气象监测子系统组成。环境系统检测子系统主要是针对文物所处环境参数,如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文物表面温度、文物表面湿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有机挥发物总量等参数进行监测。气象监测子系统主要是针对发掘现场所处小环境的气象参数,如光照度、紫外线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监测系统的目的在于对文物所处环境的各种参数进行数据挖掘整理,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的环境参数,实现对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的检测分析以及文物出土环境参数的采集,建立环境参数历史数据库,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并为文物保护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研究
凤栖原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凤栖原张安世墓葬遗址属于西汉宣帝时期的重臣、被封富平侯的大司马将军张安世。张安世在西汉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墓葬的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出土的很多随葬品都属于西汉皇帝御赐物件。根据发掘现场实际状况及需要,目前已部署七个监测点,监测时段大约在八个月左右,监测点部署图如下(图4)。数据记录及分析3月份期间,凤栖原张安世墓葬遗址气象站监测数据存在较大波动(图5)。其中3月19日-3月21日期间,环境温度基本保持在4℃左右,环境湿度基本保持在100%,波动均不大,光照变化范围也缩减至0-2000lx之间。结合当时的天气变化,3月天气刚刚由寒转暖,气候变化较频繁,3月19日-3月21日是降雨天气,持续阴天,光照度较低,导致空气中水分蒸发较少。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光照开始恢复,环境湿度逐渐下降,气温也逐渐回升(因水分挥发缓慢,恢复的较为迟缓)。总体来看,3月份气象站的大气温度变化为0℃到23℃之间,大气湿度在16%到75%之间,每天的照度变化最大范围0lx到8500lx内,气象站数据与环境数值较一致,温度、湿度、光照度也保持合理的变化趋势。环境变化正常,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查看这一段时间82号监测点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遗址坑内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波动较大(图6),其中3月19日-3月21日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升高(由4.34%上升至4.65%),土壤温度也随之逐渐降低(由10.5℃下降至5℃)。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3月天气变化频繁,3月19日-3月21日为降雨天气,室内土壤虽然不直接受到降雨给监测数据带来的骤然变化,但由于受到外界土壤水分的渗透作用,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也随之以相同的趋势逐渐变化。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土壤水分含量逐渐下降,土壤温度也逐渐回升。总体来看,土壤温度在5.2℃到13℃范围之间、土壤含水在4.3%到4.65%范围之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查看这一段时间90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3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7)。其中3月19日-3月21日,大气温度由10℃骤降至1℃,大气湿度由41%骤升至98%,变图4监测点部署图化显著。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3月19日-3月21日为降雨天气,大气温湿度受到直接影响带来的突然变化。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大气温度逐渐回升,大气湿度也逐渐回落,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总体来看,大气环境温度在1℃到22℃范围内、大气环境湿度在20%-98%范围内保持着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查看这一段时间92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3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8)。其中3月19日-3月21日,大气温度由10℃骤降至0℃,大气湿度由50%骤升至100%,变化显著。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3月19日-3月21日为降雨天气,大气温湿度受到直接影响导致突然变化。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大气温度逐渐回升,大气湿度也逐渐回落,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总体来看,大气环境温度在0℃到22.5℃范围内、大气环境湿度在20%-100%范围内保持着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总结对比4个监测点的数据变化,监测点的传感量数据变化和环境变化保持一致,并且与当时的天气环境较一致,说明数据正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
高陵张栋家族墓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数据分析2011年陕西考古研究院专家在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发现一处罕见的完整明代家族墓园。据墓志记载,墓主人张栋生前为秦藩王府知印。这一发现对研究明代墓葬制度、风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发掘现场实际状况及需要,目前已部署十一个监测点,监测点部署图如下(图9)。说明:100号监测点:自动气象站--监测外界环境。52、53、54、55号监测点: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其中53号监测点监测墓室底部到地表中间部位的环境,其他监测点监测墓室中的环境。61、62、63、64、65号监测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传感器--其中65号监测点监测墓室底部到地表中间部位的环境,其他监测点监测墓室中的环境。71号监测点: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测墓室中二氧化碳含量。数据记录及图形分析查看这一段时间52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5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10)。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湿度维持在82%-93%之间,温度在17.5℃-22.5℃之间,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的水平,昼夜温差和湿度差较小;5月11日-5月12日温度湿度和光照度骤变,湿度由62%升至88%,温度由25℃降至最低17℃。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5月为春季末尾,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并偶尔伴随降雨。5月1日-5月3日、5月11日-5月12日是降雨天气,湿度很大,气温较低。无降水期间,光照逐渐充裕,环境湿度逐渐下降,气温也逐渐回升并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当月大气环境温度在16℃到35℃范围内、大气环境湿度在20%到98%范围内保持着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进行对比)。查看这一段时间71号监测点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5月期间遗址环境的二氧化碳含量波动较大(图11)。以5月9日为分界,5月1-9日二氧化碳含量在200-450ppm之间波动较大且均值偏高,5月9-20日二氧化碳含量在200-330ppm之间波动较小且均值偏低。经调查,5月1-9日,71号监测点放置于M4考古发掘现场,现场白天有大量工作人员活动,白天由人体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夜晚则恢复至正常水平;5月9日之后,为防止因挖掘工作破坏监测设备,工作人员将其挪至无人活动的M5内,并以不透气薄膜覆盖,给71号监测设备营造出密闭的微环境,故而二氧化碳含量偏低且波动较小。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二氧化碳含量在300-430ppm之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水平。经分析,因期间有降雨,空气流通不畅,故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波动较小。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并且三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进行对比)。查看这一段时间53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5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12)。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湿度维持在60%-100%之间,温度在16-28℃之间,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的水平,昼夜温差和湿度差相对较小;5月11日-5月12日温度湿度和光照度骤变,湿度由62%升至100%,温度由25℃降至最低17℃,之后的3天内,湿度的最高值均能达到100%。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5月为春季末尾,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伴随偶尔降雨。5月1日-5月3日、5月11日-5月12日是降雨天气,湿度很大,气温较低。无降水期间,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结合监测点的布设位置(53号节点布设在墓底部和地表中间位置),且通风不畅导致湿度在降雨之后的3天内并没有立即回落,而是逐渐降低且较其他监测点数据高。总体来看,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环境变化正常。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查看这一段时间65号监测点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坑内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波动较大(图13),5月1-11日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20-43%之间,土壤温度变化范围维持在18-21℃之间;5月12日土壤水分含量由15%突升至42%,土壤温度峰值也由29℃大幅降至23.5℃,之后逐渐恢复至平均水平。经调查,5月1-11日监测设备放置于墓室内,故而受外界降雨等影响较小且缓慢,5月12日之后设备被挪至墓室外环境,由于当日有降雨,室外湿度较大,所以监测数据突增。总体来看,土壤温度在19.5℃到29.5℃之间、土壤含水率在15%到43%之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5月份期间,高陵张栋家族墓遗址内气象站监测数据存在较大波动(图14)。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湿度维持在82-100%之间,温度在15-23℃之间,照度在0-5000lx之间,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弱光照的水平,昼夜温差和湿度差较小;5月11日-5月12日温度湿度和光照度骤变,湿度由60%升至100%,温度由22℃降至最低12℃,光照度变化范围也缩减至0-4200lx。结合当时的天气变化,5月为春季末尾,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并偶尔伴随降雨。5月1日-5月3日、5月11日-5月12日是降雨天气,持续阴天,光照度较低,气温降低。无降水期间,光照逐渐充裕,环境湿度逐渐下降,气温也逐渐回升并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气象站的大气温度在12-32.5℃之间,大气湿度在18%-100%之间,照度变化最大范围为0-9000lx,气象站数据与环境数值较一致,温度、湿度、光照度也保持合理的变化趋势。环境变化正常,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总结对比4个监测点的数据变化,监测点的传感量数据变化和环境变化保持一致,并且与当时的气候环境较一致,说明数据正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