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第1篇

《古文观止》也选有该文,常见各版本注译对此句翻译主要分为两派:《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名家精译・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译注》,或译为“郦元的所见所闻”,或译为“郦道元所见到的和听到的”(其实相同);而《古文观止新编》译为“郦道元所看到的”。其他各版本的译法,多以前者为主。

对这两种译法,笔者不敢苟同。根据史料记载,郦道元一生没有到过石钟山,则“郦元之所见闻”,就不可能有“郦道元见到的”意思。

首先,我们看《石钟山记》原文:“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知也……”

由原文中“郦元以为下临深潭”“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句,可以推断苏轼也认为郦道元从未到过石钟山,直到唐代李渤才开始身临其境,访其遗踪,探寻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其次,《辞海》“郦道元”条记载: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一书,为有文学价值之地理巨著。而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关于郦道元的零星介绍为: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他很好学,历览奇书,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他的《水经注》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实际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他博采了汉魏以来许多山川土风、历史掌故的文献,并根据自己随北魏文帝巡幸长城、阴山,以及自己做冀州、鲁阳、颍州、东荆州等地的太守、刺史时“访渎搜渠”的调查记录,叙述了大小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山川景物和故事传说。由此时代背景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郦道元活动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北,而石钟山位于长江南(江西),在当时国家大分裂的南北朝战乱时期,官任北魏刺史的郦道元是不会不顾身份,以身犯险,前去千里迢迢外的江南,刺探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

再次,还有一条佐证。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也撰文考证,郦道元作为北方人,并未到过三峡,而三峡与石钟山相隔很近,假如郦道元去了三峡,不可能不去石钟山;反之,假如去了石钟山,不可能不去三峡。

因此,据此语境史实,此处“见闻”,并非一般汉语词典诸如《现代汉语词典》所注释的【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中,“见闻”义项虽有三个:(1)耳闻目睹。亦指看到和听到的事物。(2)知识,经验。(3)佛教语。谓目见佛,耳闻法。但意义也不符合本处语境。

那么,如何解决“见闻”的翻译呢?窃以为:此处“见闻”实为复词,复词通常有两种,一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周本淳《古代汉语》)这种偏义复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时常出现,直到现在仍然保留其遗迹,如“安危”、“好歹”、“国家”、“睡觉”、“缓急”、“利害”等等,仍广为使用。语文教材中,尤以《孔雀东南飞》为最,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④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⑤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即使《石钟山记》中,还有其他偏义复词现象: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偏“夜”)⑦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深”)因此,此处“见闻”可看作偏义复词,义偏“闻”(听到的)。

其实,此处“见闻”,还可看作同义复词。所谓同义复词,指的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构成同义复词的词语位置是并列的,其意义是相同的。古人也有称之为“重言”“复语”“连言”“连语”的。简言之,同义复词即同义字的重复。清代王引之《经传述闻》云:“古人行文,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旨。”古人用同义复词,一是为了强调,二是为了协调句中音节。诸葛亮《出师表》最为典型,如“崩殂”、“疲敝”、“危急”、“忠善”、“枉屈”、“卑鄙”、“驱驰”、“倾覆”等。

查阅《汉语大词典》,【见】(jiàn)义项共十七:(1)看见;看到。其(7)听说;听见;听到。《国语・周语中》:“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唐・杜甫《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前蜀・韦庄《村笛》:“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只将吩咐夫人,一路奔荣国府而来。”解释字义最为全面的《汉语大字典》(P1524)也大同小异。【见】jiàn,义项共十七。①看见;看到。⑨听到。唐王维《赠斐将军》:“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唐李白《梁父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旺儿见这话,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了。”

可见,在古代,“见”的义项比较复杂,既可以理解为“看见”,也可以理解为“听见”。因此,此处“见闻”,可以看作“见”“闻”同义,根据语境,也可以理解为同义复词。

综上,根据语境、史料记载,“郦元之所见闻”中“见闻”,非我们现在常见的“见闻”(“所见所闻”);不论是看作同义复词连用现象(“见”“闻”同义),还是看作偏义复词现象(偏“闻”),都应该理解为“听到的”。

【参考资料】

① 宋晶如注译本.《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北京市中国书店,1981.490

② 《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99.530

③ 《古文观止译注》.萧善芗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23

④ 钱伯城主编.《古文观止新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67

⑤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29

⑥ 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339

⑦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6048.6052

⑧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1524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第2篇

一、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纵观全国各省市201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材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人物传记为主,历史事件次之

201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材,有个现象值得关注:人物传记和历史事件成为命题者青睐的对象。抽取包括全国各主要考区和课改区的100份试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将以《五柳先生传》《陈禾》等为代表的人物传记作为命题材料的计51个考区,将以《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晏子使楚》等为代表的历史事件作为命题材料的计30个考区,二者占文言文阅读选材的81G。这些材料,要么语言精练、用词典范,要么思想深邃、给人启迪,兼具选拔考试和延伸教育的双重意义。

2.选文内容浅显易懂,注重熏陶渐染

“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所抽样的100份试卷中,无论是从选材形式还是从所选材料上看,文言文阅读在选材时大多切合了“浅易”这一课标要求,即便呈现的是稍难的阅读材料,命题人也一般会在文后附上简明的注释。如山西卷的《慎终如始》一文,命题人在文后对“受图定鼎”“贻厥孙谋”“垂拱岩廊”“万乘”等较难理解的字句一一作了注释,从而降低了考生阅读文言材料的难度。

命题人在选材时,还特别注重所选作品对考生人生的指导和启迪。选文有表现自然风物的,如(北京卷、云南曲靖卷)《三峡》记述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考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有言物论理的,如(湖南常德卷、青海西宁卷、黑龙江齐齐哈尔卷)《河中石兽》启发我们“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有吟咏人文历史的,如(湖北黄石卷、湖南永州卷)《O权劝学》告诉我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抒写人生感悟的,如(贵州铜仁卷、湖南张家界卷)《鱼我所欲也》告诫我们“人应保持善良的本性,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3.课内课外并举,对比阅读比重增加

在所抽样的100份试卷中,文言文阅读语段中包含课外文言语段的考区为63个,其中以课内外对比阅读呈现材料的考区为43个,较之2015年随机抽样的100份试卷,两者分别增加了11个和8个。根据目前的选材情况,我们可以预见,这一“课内课外并举,对比阅读增多”的选材特点,在今后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中会进一步强化。

二、文言文阅读的设题及解题

近几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设题方式一直都趋于稳定,由过去的“言多文少”转变为现在的“言文并重”,考查方向从单一知识能力的考查转变为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即既考查“文言”也考查“文章”。从考查角度来看,对“文言”的考查,主要涉及正确划分朗读节奏,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等;对“文章”的考查,即考查对文言文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筛选与提取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感知情感态度、揣摩评价探究等方面。从题型来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拓展题等四种题型。下面以2016年云南昆明卷文言文阅读真题为例,探究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设题及解题规律。

【真题回放】

阅读下列两则文选,回答问题。

[甲]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①殊:根本。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再食 食: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

(4)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咸: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具体考点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解析】(1)“食”的本义是“食物”“粮食”,用在“再”(两次)的后面,“食”就活用为动词;也可以运用“语境推断法”,“日”和“食”两个名词连在一起用,“食”就作动词,意思为“提供食物”“给饭吃”。(2)理解“被”的意思,可运用“课文迁移法”,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字可类比得出,这里的“被”是通假字,通“披”,意思是“穿”。同样,第(3)(4)题中的“遗”“咸”,都可运用“课文迁移法”来释义,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字可推知“遗”是“给予”的意思,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的“咸”推知“咸”为“全”“都”的意思。解释“咸”字,也可用“成语印证法”,从“老少咸宜”“百废咸举”等成语来推知“咸”的意思。

【答案】(1)提供食物 (2)通“披”,穿 (3)给予,赠送 (4)全,都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以中有足乐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具体考查“则”“以”“而”“为”的用法和意义。

【解析】解答这类题时,应先通晓词语所处句子的意思,再推断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对“则”的理解,前一个可运用“语境推断法”,“则”表示“俟其欣悦”和“又请焉”之间的承接,也可运用“代入检验法”,由“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的“则”推断其意思为“就”;后一个可运用“语境推断法”,“则”前后内容之间为转折关系,“则”译为“却”。C项,对“而”的理解,可用“语境推断法”,观察“而”字前后内容的关系,判断出“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的“而”前后内容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的“而”前后内容为转折关系。D项,对“为”的理解,可运用“词性判断法”,“有司业、博士为之师”的“为”是动词,意思是“作为”,“其印为予群从所得”的“为”是介词,表被动。B项,两个“以”后面介绍的都是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都译为“由于、因为”。

【答案】B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解析】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和特殊句式。解答本题先用“替换法”,把“媵人”替换为“仆人”,“汤”替换为“热水”,再用“对译法”,把“以”译为“用”,“乃”译为“才”,“和”译为“暖和”,然后一一代入句子再行翻译,尽量做到词句顺畅,表意清晰。

【答案】仆人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盖(我的)身体,(我)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4.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历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 句\&学习态度或方法\&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 \&甲文: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心向学\&乙文: B \&循序渐进\&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和对比阅读的能力。

【解析】本题相对简单,根据表格中左右两项的对应提示,很容易就能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提炼出相应的学习态度或方法。

【答案】示例:A.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B.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 C.勤奋刻苦(或:反复诵读)

理解文言文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步 骤\&解 说\&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信息是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弄清楚所筛选的信息与题干要求是否高度一致。\&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题干所给的信息是孤立的,但做题时不能孤立地妄加揣摩,而应带着题干信息回归原文,把握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以文推断,概括品性\&依据文章语句,透过故事情节、人物言行、议论评价等细节,把握人物形象,概括性格品质。\&]

5.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析】此类题一般要从写法、表现内容和表达情感或主题三个角度去分析。

【答案】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乙文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三、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策略

1.夯实文言基础,归类识别整理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既是理解和把握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实词释义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属基础等级考查的必考题型,考点包括常用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辨义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难点,常考的有“之”“而”“乃”“其”“为”“以”“因”“于”等,初中阶段考查的虚词虽然不多,但由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较为复杂,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进行大量的诵读。对课内所学的每篇文言文都要熟读,最好达到背诵程度,以培养文言语感;对所学文言文篇目的课下注解做到时读时记,以便形成积累。二是归纳、整理。对学过的文言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采用分课制作卡片的形式,一课一卡,帮助记忆。

2.善用联想迁移,学会以内养外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修辞;商榷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详,不厌其细。长期以来对它的教学,我们许多教师一直沿袭“扫描式”教学法,一字一字地讲,一句一句地译,一般只对字词句的理解,很少涉及文言文的修辞。因为不能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所以有很多地方理解不够准确甚至错误。本文将对中学文言文中的修辞进行商榷和探讨,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也以求教于方家。

一、修辞和特殊修辞的理解以及修辞的作用

1、修辞和特殊修辞的理解

修辞是指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情境而精心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修辞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修辞,一种是特殊性修辞,它时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使所写所说鲜明生动。而本文提到的特殊修辞指的是后一种,当然也包括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特殊修辞。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2、修辞的作用

古人说话写文章很注重修辞,不仅要合符语法规范,还要讲究修辞。因此我们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必须正确理解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修辞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提高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

二、特殊修辞举隅

1、互文

(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云:“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清)俞樾《古书疑文举例》云:“古人之文,有参互以见义者。”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在文言文中,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①中的“秦”与“汉”互文,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不可逐字逐句翻译成:秦朝时明月汉朝时边关;例②中的“主人”与“客人”互文,即“主人客人下马在船”,不能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例③中的“烟”与“月”互文,即“烟月笼寒水与笼沙”,雾气笼罩着河水也笼罩着沙地。例④中的“岸”与“汀”互文,即“岸汀芷,岸汀兰”。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中,曾注为:“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其实这里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意思是岸上和小洲上的小草和兰花。并不是说岸上只有小草而没有兰花,小洲上只有兰花而没有小草。这是因为不明互文而致误。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⑦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⑧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例⑤中的“将军”与“壮士”互文,即“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例⑥中的“受任”与“奉命”互文,即“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例⑦中的“东西”与“左右”互文,即“东西左右植松柏,东西左右种梧桐”,也即东西左右种植了松柏和梧桐。例⑧应理解成在东西南北各处叫嚣隳突。隳突,横行,骚扰的意思。

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例中两处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中的“物”与“已”互文,即“不以物已喜,不以物已悲”,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和自己得意而喜,不因外物不好和自己失意而悲。如果拘泥于字面,就会理解为不因外物好而喜,不因自己失意而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忧其民”与“忧其君”互文,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其民”,意思是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忧其君”“忧其民”。 这才跟上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下文的“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如果拘泥于字面,就会理角为在朝廷做官就忧其民而不忧其君,不在朝廷做官则忧其君而不忧其民。这样一来,人们就会产生疑问:在朝廷做官就忧其君吗?不在朝廷做官就忧其民吗?

由此可见,对于运用了互文修辞方式的句子,是不能拘泥于字面去理解的。

2、合叙

是指在行式上是一套语法关系,而在内容上却包含两套或两套以上的语法关系,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①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中的“风霜”与“高洁”这两个联合短语的成分应分别搭配,构成两个主谓短语,即“风高霜洁”。例②中的“陟罚”与“臧否”这两个联合短语的组成成分应分别搭配,构成两个述宾语,即“陟臧罚否”,它的意思是“奖励好的,惩罚坏的”,即奖优罚劣。

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如果不懂得这是合叙的修辞,就不好理解。这句的意思是: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也就是“如果不是中午就见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见不到月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我们很多老师给学生这样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渚上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其实应当分别相承地译作:何况我和你在江上打渔,以鱼虾为伴侣,在渚上砍柴,以麋鹿为朋友。渚,水中陆地。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一般老师都会把这句话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只是可能没告诉学生这里运用了合叙的修辞,所以该句也应该分别相承地这样翻译:不知句读则从师,小的方面学到了;不能解惑却不从师,大的方面遗失了,我看不出他的聪明啊!

⑥耳目聪明。(范晔《后汉书?华佗传》)

意思是“耳聪目明”,即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分明。

⑦夏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原《中学语文》注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各种景物的影子。“此释恐欠确,实乃合叙,一动一静,富有层次感,行文有多变的艺术效果。应该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各种景物的影子。”

⑧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课文的注释只是对词语作了诠释,而没有对所用的辞格作出说明。实际上这里运用了合叙手法,“淑”与“均”分承并陈述“性”与“行”;“性行淑均”应理解成“性淑行均”。性,性格;淑,善良;行,行为;均,公正。性格只能说是:“善良”,说“公正”则不妥;行为只能说是“公正”,说“善良”也不妥。由于不明修辞手法,大多数学生将“性行淑均”释译为“性格行为善良公正”,这显然是犯了句式套叠而搭配不当的语病。

也许有人却认为这两者很相似,难以辨别,其实互文是上下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彼此渗透,并提是一句中前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分别相应;互文是“一分为二”,并提是”合二为一”。

3、连及

是指说甲事物时又连带说及与甲事物有关的乙事物,但其意只指甲事物,这就叫连及。连及可分为同类连及和反类连及两类。同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质与甲事物质属于相关或同一类别;反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与甲事物属于相对或相反的类别。

①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孔雀东南飞》)

②是芙蓉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李渔《芙蕖》)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陟罚臧否,不宜异也。《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中的“父母”是说母而连及父,“兄弟”是说兄而连及弟。例②中的“耳目”是说目而连及耳,这两例都是同类连及。例③中的“存亡”是说亡而连及存。例④中的“异同”是说异而连及同。这两例都反类连及。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句中的“作息”是说作连及息,翻译时,具体取何义,必须根据语境分析取舍,如果一味“直译”,就会出错。

⑥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西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例⑥中的“禹决渎”,课本释为“和禹挖河(泄水)”,教学参考书则译作“和禹(挺身率领百姓)疏通河道”。如此将原文中的“禹”照搬到释文译文中去,是很不妥当的。先秦诸多典籍中均有关于以堙治水无功、禹导治水告成的记载,韩非子在《显学》中叙述此事时就曾有过“昔禹决江浚河”的句子,而未提及;至于在《五蠹》中言“禹决渎”,其本意也并非真的是说、禹两人皆用疏导之法治水,此乃言“禹”连类而及“”而已。这便是运用了所谓“连及”的修辞手法。被连及的“”自然不是正意所在,而只起陪从作用。这里之所以用连及修辞,是因为“”与“禹”义类相关(系禹之父),再者“禹”并举,又同下文“桀纣”、“汤武”、“尧舜”等相对称,便能求得音节和谐、词句整饬之功效。明乎此,释译文字中理所当然地是不该提及“”的。倘若对此连及修辞有所忽略,则出现如上列举的误释误译也许便是在所难免的了。

参考文献:

[1]易国杰,姜宝琦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2]中学文言文教学应重视修辞知识的传授[J].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