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英语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习动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67-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同时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基础课程之一。多年来,由于这门课程的普遍性和其在教学实践中的特殊性,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一直是学习者和教师探讨不尽的主题。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关键性因素。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总是能获得学习上较大的成功。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级别英语学习者的心理过程、社会因素及个体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的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理想自我和努力程度也需要给予关注,也极具研究意义。
一 外语学习动机的理论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部力量和动因。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Dulay et al 1982),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Gardner (1972)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学习努力的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学习的态度。根据不同的角度,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其中,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最有影响的Gardner 和Lambert (1985)把外语学习动机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integrative motivation)“融入型动机”和(instrumental motivation)“工具型动机”。前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后者指学习为了某一种特殊的目的,如通过某一种考试,获得某一种职位等而学。这就相当于我国普遍认同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我国学者文秋芳将动机分为深层动机( deep motivation) 和表层动机( surface motivation)。深层动机是指深层次的非物质刺激而产生的动力,深层动机一般不与学习者的个人前途和经济利益发 生直接的联系,学习动力来自对语言或文化本身的兴趣,例 如由于兴趣、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等。表层动机是指为了表面的物质刺激而产生的动力,表层动机通常与个人前途直接相关,动力来自外部,例如为了好成绩、好工作等。
尽管对学习动机类型的划分方法存在不少争论,但从不同语言学家对动机的不同分类来看,学习者学习外语不是由单一的动机决定的,它往往由多种动机引发。学习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同时有不同的动机,这些动机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甚至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于不同的动机产生的推动作用不同,它极大地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二 我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一般状况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我校绝大多数学习者抱的是工具型动机。他们认为学习只是完成目标并得到社会承认的一种手段,一旦目标达到,学习便失去了意义。他们往往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目前或将来的个人发展。这种学习动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学习积极性,但也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满足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主动学习的,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喜欢接触英语文化,能主动融入到英语学习当中。
三 我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大学英语学业成绩的关系
调查表明, 工具型动机学习者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明显低于融入型动机学习者,大学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学习动机有很大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融入型动机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工具性动机则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由此可见,融入型动机能提供给学生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而工具型动机学习者因其为了某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学习英语。因此, 很容易在重压下产生逆反情绪,厌恶学习,反而极大的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四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生;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186—03
所谓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探讨缓解和消除学习倦怠的对策,以引起教师和学校的重视,来尽力避免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发生和蔓延,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南通大学不同年级的18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二)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变量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在读年级、专业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采用国内学者杨丽娴根据国内大学生实际情况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英语学院部分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效度和较好的结构效度,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采用现场施测、现场回收的方式,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76份,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为90%,符合社会调查学有关要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33﹪的学生存在着学习倦怠现象,62。6﹪处于不确定的中间状态,只有 4。4﹪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这一组数据可以显示学生学习倦怠情况已经较为严重。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群体角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不确定的中间状态,倘若学习倦怠状况继续蔓延,很显然会对国家教育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
从表1可见,大学英语学习倦怠总体情况并不严重,处于中间值,但也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倦怠。同时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其中行为不当这一维度的平均得分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在有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迟到、早退、上课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旷课等不良的学习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方面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另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得分在中间值附近,随着目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填报志愿时缺乏相关的认识和了解,部分学生的录取结果与志愿填报出入较大,导致他们在入学之初就对大学里的专业课程学习缺乏兴趣,这其中也包括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大学英语课程,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进校后很难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较高的学习成就感,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心理;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得分接近中间值,主要是由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对较高,部分学生认为即使成绩再好但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了学习情绪低落。
(二)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
通过表2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要比女生严重。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上,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成就感低维度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进入高校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对将来的就业考虑相对于女生来讲压力感要多的多,随着信息时代的信息的快速传递,学生对于将来就业的压力也了解的比较深刻,因此导致男生在情绪低落这一维度上要大大高于女生;在行为不当这一维度上,本研究认为一般情况下女生在学习态度,遵章守纪方面要优于男生,女生求胜心较重。这种差异与社会对男女生性别角色的不同期待有关,一般认为男生能力要强于女生能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用人单位选择时,更加倾向于选择男生,女生处于弱势,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在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同时,男生的社会交往诉求比女生更多,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分散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热情开始消退。因此在行为不当维度上女生明显要好于男生,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而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都高于中间值,这主要是由于男女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就感而造成的。
【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 大学英语
语言学习策略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历经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主要代表学者为文秋芳,程晓棠,郑敏等。研究者们开展了高分者与低分者的策略差异比较、策略对二语成绩的预测力和策略培训效果的测量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虽然研究视角不同,结果迥异,但人们普遍相信,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对学习者策略的研究能够对实际的外语教学和学习者学习过程起到启发和指导作用。
耿丹学院为三本院校,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是学习自觉性欠缺,学习不得其法,从而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但是很多学生又有学习的强烈愿望。基于此,笔者在自己的执教班级进行了相关的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希望能藉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四级通过率。本研究将语言学习策略培训融入到日常英语教学课堂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扎实掌握学习策略,从而指导学生将高效的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一、策略意识培训
这一阶段为了解和准备阶段。
第一步通过问卷调查测量学生入学时策略使用水平,了解学生总体策略意识。
第二步向学生介绍语言学习中的记忆策略,听力策略和阅读策略。记忆策略包括联想,利用声音和图像,勤复习等。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笔者确定了七种对学生进行培训的听力策略,即听前策略(预测、计划)、听时策略(选择性注意、背景知识的补充、笔记、推断)、听后策略(自我评估)。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为提高阅读效率,或解决阅读问题而采用的方法,技能或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成功的学习者在阅读中常常使用以下九种阅读策略:一、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段落大意,并用来预测文章意思;二、通过前后句子猜测生词的意思;三、通过回顾前文来理解生词;四、使用文章中的图表内容帮助增进理解;五、通过文章标题来推断文章意思;六、通过注释增进理解;七、利用事件之间的练习加强理解;八、通过常识来理解生词;九、跳过无关词汇。包括根据题目猜测文意,上下文猜测单词意思等。
第三步指导学生制定语言学习管理计划。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规划,管理和监控,以便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水平。学习计划包括自我评估,设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语言学习策略课堂融入
这个阶段笔者把策略培训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从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过渡到了解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考虑到可操作性,本研究只进行了听力,阅读和词汇记忆的课堂融入性训练。训练方法为在日常教学的听说读写中,随时指导学生使用相关学习策略,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它们。
日常上课时,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学习策略运用到具体语言实践中。笔者执教的财务12-2和公管12-2班在两周一节的英语阅读课上进行了推测策略培训。主要使用了一套英语阅读策略问卷和十篇阅读理解材料。另外还包括访谈和日记。在听力练习之前,笔者指导学生先阅读与即将听到的材料有关的文字,然后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和有可能问到的问题,以便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在听的过程中,保持大脑的高度兴奋,对有用的信息随手记录下来,对没有听懂的地方根据上下文大胆猜测,保持心态平静。听完后,整理思路,完成相应的听力理解练习,总结在听的全过程中,用了哪些策略,哪些策略的运用是成功的,还可以用到哪些其他策略。此外,笔者参照《语言学习策略:教师必读》中词汇记忆策略,制定了具体的词汇记忆策略训练方案。笔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个词汇学习困难,根据小组的研究目的找出对应的“元认知策略”。在学生进行单元生词学习之前,鼓励他们做一系列积极的准备,将词汇表中出现的生词与之前所学的单词进行意义归类,或者围绕某一话题绘制词树。在完成词汇学习之后及时与同伴交换经验。
三、策略培训效果
听力策略的培训结果表明:第一,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第二,策略使用频率的提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呈正相关关系。但学生普遍反映囿于词汇量不能够灵活运用听力策略。
阅读策略的培训结果表明:第一,阅读策略培训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而且是被学生所接受的;第二,阅读策略培训受到学生阅读习惯的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反映遇到生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记忆策略的培训结果表明:第一,学生在经过元认知策略培训后词汇量显著增加;第二,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为学生建立目标问题,指导、监督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元认知策略。
四、启示
本研究中的策略培训尚属探索阶段,可以给英语教学很多启示。
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策略培训是必要的,因为策略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语言。
同时,策略培训内容应有所侧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背景,程度,性别不同,会导致在培训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应更多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个性 惰性 课程要求 大语文
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这些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多是从理论、教材、教师等方面由上到下地进行的,对学习、接受过程的研究却相对短缺。同样的现象在专业外语的教学中亦有表现。本文试图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惰性,并籍此对未来的外语教学系统工程建设提出一些设想。
一
个性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有认为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及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个性决定了个体的需要、行为动机、兴趣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并决定它们的强度和作用时间。大学生多数是个性鲜明、强烈的个体,而且,在“等次”越高的高校,这种表现应该越是突出。
个性从诸多方面影响个体的学习效率,在大学生的外语(公共课程)学习中相对突出。大学生入学前学习英语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六年,对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因其亲身经历而不再有新奇的感受。作为教师,我们已不再可能、也非常不应该希望他们唯自己马首是瞻。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个性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可能有如下表现,或由相关因素而生并由于其反复作用而加强:
1.轻视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自己的全部学习任务,公共课程可以敷衍了事,要是没有毕业的麻烦,他们会选择不学。这种认知可能会保持到高年级阶段,它导致了新生参加等级考试容易通过,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反而不容易的怪现象。也有相当多的人在高年级阶段幡然醒悟:英语课程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专业课学习,并且可能波及他们的继续深造。但这时的醒悟已经使他们落后了他人一拍。
2.评判教师的授课风格和方法。大学生一般都自认为经验丰富的英语学习者。他们经历了大约六年甚至更长(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开始)的前期学习过程,与数位英语老师进行过相处,对常见的教学方法习以为常,倾向于把不同老师进行对比。在这样的对比中,大学老师往往不能占据优势。原因不外:a.大学英语授课集中,部分时段效率低下,部分学生甚至选择逃课;b.大学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短,与学生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沟通;c.公共英语课的学生性格各异,专业混杂,差异性远远大于中小学阶段,教师选择的折衷教学方法“得罪”不少人。
3.认为老师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而且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内容又与高中阶段重复,对自己的帮助相当有限。是故,他们即使尚未找到自己的有效方法,仍然可能置老师的指导于不顾。
在尼科尔斯研究过的十种听课坏习惯中,批评讲课者和认为课程单调乏味首当其冲。在尼科尔斯看来,这些行为多以无知为基础,容易使听课者心不在焉,失去重点。
4.认为自己有独到的学习方法,这套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老师的方法指导往往是苍白的。随着师资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大,即使是在偏僻的农村学校,优秀的英语教师大有人在,不合格教师已难觅踪迹。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早已摆脱了“土八路”时代,学生在此阶段形成的固定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们高级阶段的学习,他们不容易发现某种不良习惯潜在的负面影响。
5.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必须的学习资源,其数量及适用性可能超过学校所提供的。电脑、网络已经实现大众化,教学形式也日渐多样化。相当多的家庭拥有宽带连接,越来越多的家长本身就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策略。虚拟课堂教学形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已经开始家庭等场所发挥作用。这使得学生的视野大大开阔,可用资源大大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资源的能力更不容小觑,在某些情况下,学生提供的资源对教师来说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这使得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问题是占有资源与利用资源是两回事,自由并不总与效率相伴。从在校学生的课程安排等方面看,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时间和精力英国是相当有限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依然是相当重要的。
二
诚然,“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是不同的,研究的时候都要得到尊重,都应该注意到其独特之处。”但独特并不意味着优秀、出色。我们需要尊重差异,更要理性、冷静地对待差异。
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大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变得非常复杂,且有可能在某些个体身上表现得相当隐蔽。虽然有研究表明,个性明显的个体更可能在学术领域做出重大成果,但在英语学习方面,我们还是要努力避免那种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为借口纵容了自己的惰性,或教师出于尊重个性而忽略其惰性的情况。惰性的起因或常见表现主要有:
1.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前者会因此而忽视课堂教学的作用,认为课堂教学信息量不足,难度太低,教材太过简单等,进而导致时间、精力支出不够,自信之后是自惭。后者对课堂教学、对教师、对课本的态度正好相反。他们单词要教师带着读,话要老师教着说,考试试卷不要出难了,题目不要出到课本外面去了。学习根本没有有主动性、自主性可言。
2.固守中小学阶段已有的学习经验不放,不能充分意识到大学阶段的不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畏难退缩。
3.固守四级考试底线,背的是四级词汇本,练的是四级模拟题,这种被动学习的结果是固步自封,即使四级堡垒成功攻克,与实际能力的提高帮助有限。同时,看到部分“浪里郎当”的人竟然“顺利”晋级,他们的内心会产生极其不平衡感,怀疑勤奋刻苦的实际作用。不敢开拓也是一种惰性。他们必须意识到,超越四级的框架,才能进入一片开阔的学习天地。此外,他们还要意识到,决定考试成败的偶然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4.破罐破摔。这样的学生不能从中学学习的失败体验中解放出来,英语学习已经是他们无法翻越的高坡。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也许是心理上的疏导。在部分高校实行得风风火火的分级教学让部分学生背上了“学困生”的黑锅,这不啻雪上加霜,使他们长时间生活在低人一等的阴影里。对于高级阶段学习心理的研究还是一片没有充分开发的领域。
三
针对个性、惰性的实际状况,要寻找既能充分利用个性、发展个性,又能克服惰性的、有针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实上,高校以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指标,迫使英语教学荒不择路,冲着提高学生的考分而“奋斗”,其结果也许会像直接冲着四、六级考试而奋斗的学生一样,其愿难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其作为工具,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是文化的载体。过分功利的教学使其文化承载的功能被剥离,剩下的只是词汇――句子――语法――篇章的几根筋,失去了血肉。是故,有论者论述了建设英语语文学科的必要性。这当然对实践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权宜之计,依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在高校做好“大语文”建设,并辐射中小学英语教学,才是解决英语教与学疲于应付的长效措施。部分高校把外语教学归于人文学院或学部统筹安排,当然是颇有远见的创举。此举从根本上提高了英语的“学科”地位,可谓出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打破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壁垒,确立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地位,使之成为大语文学科的一部分,或者英语学科的一部分,从此不要再有“课程”、“学科”之争。
实施双语教学可以认为是直接改进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第二个关键措施。双语教学对教学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备课过程就是一个改变和提高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认知的过程,因而,有可能使英语的学科地位从人们的意识深处得到提升,大学英语当然得益。从学的方面来看亦是如此,而且在学以致用中学生们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在学却不够用的痛楚中他们感受到危机。尽管大面积实施双语教学可能还为时过早,但这种努力的全局性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大学英语的教材建设是事关英语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现行大学英语部分教材只是以与考试大纲的结合、相容为卖点,与其他学科脱节;更新缓慢,与社会生活发展脱节;长篇累牍,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难度把握偏差太大,与学生实际脱节。但由于其“亮点”醒目,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进而成为了制约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瓶颈。而普通大学英语教师是罕有权力自由选择适用的教材的,自己选择教学材料亦受制于精力和胆量等多重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功利式的应试教学是最好交差、最容易见“成效”的方式,也是使英语教学不见长效的拔苗助长的手段。它使英语学习不再有乐趣可言,而且,教师们在把这种方式像接力一样一棒一棒地传下去的时候,无意中把自己内化了的错误认知传递给了学生。大多数学生已经难以接受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实践中遇到极大的阻力。学生的个性和自信是使教学效果提高的关键要素之一,但过度的个性和自信却使他们容易忽视自己的弱点却使他们钻进死胡同而不得脱身。比如,一提起听说练习就有学生反对,“没意思!”“学不到东西!”他们不知道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却有规律。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是一个需要共同发展的系统工程,哪一方面的欠缺都可能影响到整体水平的提高。已经有研究证实,语音辨识能力决定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阅读能力,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部分学生已经像患了强迫症一样,痛苦地做模拟题却一无所获但觉得时间没有白花,用虚幻的充实来打发时光。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果没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配套改革,没有中小学英语教师观念的革新做支撑,依然只是一厢情愿的美梦。这在二、三流的高校尤其如此。我们能够听到国内高校教师对新课程要求强调听说能力的提法提出的质疑之声。大学英语教学怎么改已经有深入的研究,但为什么要做好,如何做好大中小学这个系统工程的改革,却罕有成果问世。在我国当前英语教学的语境之下,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
在目前的形式下,我们还只能寄希望于渐进的改革能够慢慢改变英语的未来。且让我们平心静气地思考课程要求或教学大纲的修订。可以说,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每一次修订都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考虑英语教学的总体状况而进行的。我们还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即:学英语的目的在于满足应用的需求。说白了,英语教学离不开它的功利性。教学大纲、课程要求的目的都是要使英语教学活动更快、更好地达到功利目的。但是,实践中的英语教学已经把通过等级考试变成了其需要实现的功利目标,学生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学英语的目的,把等级考试证书视同择业的敲门砖,教师以学生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以及通过的等级作为自己评价教学成效的依据,这样,刚刚跳出中学应试教育怪圈的学生被重新拽入了考试的窠臼。那种拿着等级证书却依然张口词不达意、听英语无异天书、写文章生搬硬套的现象我们暂且还无暇问津。且让我们记住: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之一。显然,我们依然认为大学英语学习还是出于某种谋生的需要,还没有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还很依赖外部动力的驱动。这样的情况不改变,惰性就有其很大的存在空间,发展个性,克服惰性的话题就永远有研究的必要。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J].外语研究,2001,(2):1-4.
[2]陈坚林.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9):374-378.
[3]李超.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改进[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120-122.
[4]许朝阳,王志芳.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估模式[J].河北大学学报,2007,(3):140-141.
[5]端木义万.外语教改与教材更新[J].外语研究,2001,(4):20-22.
[6]王世意.心理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243-244.
[7]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4.
[8]Allport, qtd. in Robert R. Holt. Individuality and Generalization in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62.377-404.
[9]Stephen J. Dollinger et al.Photographic Individuality, Breadth of Perspective, and Creativ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9,(8): 623-644.
[10]刘向政.略论建设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16-118.
[11]辛广勤.大学英语是不是一门学科?[J].外语界,2006,(4):13-20.
[12]王林萍等.农林院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双语教学认知及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5):86-91.
[13]Wilma Jongejan and Ludo Verhoeven, et al. Predictors of Reading and Spelling Abilities in First-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er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7,99(4): 835-851.
[14]刘向政.略论建设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16-118.
【关键词】大学英语 学习动机 强化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英语水平也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同时我国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英语学习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只要个人付出一定的努力,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事实也证明,很多大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十分优秀,也考取了四六级证书。但现实中却无法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听不懂外国人表达的意思。根本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过于功利性,把英语学习当做继续升学或者就业的敲门砖,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要学习目的,忽视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认为,个体学习成效除了受智力因素、外部条件等制约之外,还与性格、意志、动机以及信念等内部动机有很大关系。其中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变量之一。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维持学习者精力投入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情感因素,学习动机强烈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长时间的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如果学习者不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将无从谈起。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大学生摒弃传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学生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强化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下,很多大学生根据考试安排和课程设置等来制定学习计划,往往会陷入题海战术,以死记硬背等学习方法来短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大学生英语课程要求》中将大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级别,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提高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为最终学习目标,尤其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有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具体而详细,最好分别到每一周、每一天的具体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督促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学习计划是动态调整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习者发现学习效果和学习计划有所出入时,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学习计划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三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过于简单,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和决心。如果过难,则会打击学习者的动力和信心。
2.加强情感驱动。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对学习活动最好的刺激莫过于兴趣,兴趣能使一个人的努力到达惊人的程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提出,情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首先,创设期望情感。教师和鼓励和期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要摒弃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思想,而是走进学生,和他们做朋友,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习后进者或者偶发性学习不良者要及时鼓励和引导,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及时解答。并帮助他们找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克服心理焦虑和不安情绪,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创设稳定情感。所谓稳定情感是指在英语学习中保持一贯的高效的学习动机,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冲击,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和持续的,并不会因为英语课程的结束、证书的考取等因素而结束。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学习伴随终身,毕业入职之后也要继续加强学习,因此要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富有生气的内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大学生有激情和活力,个性张扬,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大学生学习成绩止步不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负责布置任务,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模拟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学习。这里教师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教学任务的选择要与所讲授的内容相契合;二是教学任务不要紧紧局限于教材,最好和学生的专业方向相适合,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场景;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予以指导和评判,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既意识到各自的问题,又能看到别人的问题,从而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这就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提高了要求,英语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要了解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特点,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前沿。
总之,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适时纠正其消极动机,并及时强化其积极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