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街道绿化设计

街道绿化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街道绿化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街道绿化设计

街道绿化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街道;绿化;分析

一、我国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这个发展情况上看,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个关系难成比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烈。人们需要获得审美、游憩双重享受。这是一体化的精神文化建设,这在建设过程中理当实现统一。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过程中,我国对该绿化已经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该道路美化理当符合相关规定,应该在技术保障基础上执行工作。这是当前进行景观道路以及绿化过程之关键。拥有了建设园林、花园城市建设,这能推动城市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能够保障城市最佳形象。在进行园林创设过程中,理当从促进城市稳健快速发展作为建设根本出发点,从外观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二、城市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及应对措施

(一)片面绿化,不够人性化

进行绿化时,只是为了绿化而绿化,无法体现出绿化规范性和科学性,人性化程度不够。例如:在进行建设中应该将人与人这个和谐关系融入其中,这个原则要坚持落实下去。因此,需要根据该地段进行科学绿化,根据该路线线段,建筑物整体形象进行合理的绿化。

(二)使用外来物种

有的城市在进行绿化时,需要外来物种,这些物种不适应该地区气候,导致绿化成本提升。因此需要,做好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工作,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气候,种植合适本地区的植物,种植的面积以及种植量应该同城市规划相关,一般而言选择的树种都是本地区的树种,这样成活率比较高。对城市绿化起到的作用也比较突出,因为这些树木生长能力比较强,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够发挥出优势,而且这样的树种比较容易管理,投资也比较少。

(三)形式单一

有些地方就是简单绿化,公路两排就简单的种植上树种,没有整体艺术性,看上去也不是很美观。因此,需要在艺术性原则上进行绿化。这个原则把握对于开展后续工作有重要性作用,这个可以满足植物以及生态保护需求,又可以在艺术上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向人们呈现出生态美。因此,在进行建设时,应该坚持科学性以及艺术性原则。

(四)与整体环境不协调

园林建设要基于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开展,需要保障和道路形式相同、道路长度一致以及道路宽度符合。进行种植时,最好能够体现出节奏美,这才符合道路绿化需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根据最新研究表明,当车辆驾驶的速度逐渐提升时,整个视野会变得比较小,注意力集中的点范围比较大,产生的距离也会比较大。另外,在形成过程中,人有几秒钟的时间缓解才能清楚的看清前方物体。人的身体机能,从一个视觉点跳跃到另一个视野点时,这个过程中的视线都是模糊的。设计人员将路线作为视觉形态设计,主要是出于这一目的,这是一个设计对象,从提升视觉角度解析,从提升行车速度上进行限制和把握,驾驶人员在道路上,他们不会受到炫光的影响,这就是人们强调的以人为本原则。

三、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与功能

(一)展现城市魅力

众所周知,城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个产物质量、产物发展规模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扩建,当前我国对人为方式对环境进行改变,这种改变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有的时候,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从碳氧平衡、热平衡以及水平衡基础上进行改变。这些因素的改变势必对整个城市的外观有所改变,有的改变是往正确的方向改变,而有的改变是往负面方向改变。这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而言,这个产生的负面效果更加严重,而且表现力越来越突出。这是我国进行人类自然资源重点保护选择方式之一,这个方式是否获得良好的效果,这需要从自然环境入手解析,城市建设和自然发展处于统一状态下。

(二)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

肩负一座城市的交通疏散工作,这是进行城市化、现代化的标准体现。这些基础设施建立,标志了我国城市现代化道路建设已经逐渐实现,这些道路建设中,它们满足了交通运输需求之外。还需要进行道路绿化,而绿化最明显的作用是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可以起到防眩光以及调节心情的作用。而这一目的得以实现,需要道路绿化加以辅助和推行。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结束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舒适的道路绿化,这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理当得到重视和合理的管理。因为,进行道路绿化这不仅展现出景观实际效果,这还可以直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进行道路绿化也是一座城市发展基础工程,使用生态的方式进行绿化,这是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苏乐,王淮梁. 城市街道环境系统中的景观雕塑设计——以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设计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49-50.

[2]何娟. 浅议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以贵州都匀市街道绿化设计为例[J]. 现代园艺,2013,08:122-123.

街道绿化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镇街道绿化、树种配置、生态效应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的绿化水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在城镇街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应科学、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怡人、舒适、优美的街道环境,使城镇居民生活在生态优良的自然环境中,更有利于居民们体味生活的美好。

一、树种配置须有利于生态效益发挥。

城镇街道绿化不仅应重视绿化效应,还应顾及其综合生态效应的发挥,比如经济、人文、休闲、防护、美化等效益,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美化效应。针对不同特点的城镇街道,应巧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花期、颜色的树种进行绿化,使它们能生动展示不同特点街道的鲜明形象。另一方面,各种树种有序、合理布局可与街道中的山石水体、亭台楼阁等交互衬托,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街角景色,给城镇巨门以心旷神怡、静谧、放松之感。第二,生态效应。从有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郁闭度较高树种的配置在日常强度上比郁闭度较高公路低至少4klx;比郁闭度较低的公路低7klx,并且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也分别低0.6℃、1.5℃,相对湿度高0.5%、0.7%.通过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公路中央与两边的光线强度、相对湿度、空气湿度也都有较大差异。此外,调查发现如果在公路两侧种植15米面宽的灌木、乔木的话,能有效降低50%的噪音,特别是女贞、海桐、雪松等树种的降低噪音能力最好。第三,社会效应。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的科学、合理搭配,可发挥优良的色彩装饰与铺陈作用,让居民感觉到轻松与优雅感,为快节奏的生活创造休憩及愉悦的空间,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内涵,甚至因为绿化原因可将城镇知名度提升一个级别,使之发挥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大作用。第四,人文效应。观赏性树种的配置,可增强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热爱植物的意识。另外,对城镇街道绿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人们环境认知、思想境界的过程,更是一个潜移默化普及生态文明知识的过程。

二、街道绿化中树种配置的现状问题。

当前,城镇街道在绿化中对树种的配置,具有方法不当、原则缺失、认识不全面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在书中配置上忽略了生态效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忽略了树种间的关系。一些城镇在进行街道绿化过重中,多配置的树种过于单一,使与之对应的景观也十分单调;有些在绿化时随意将多种树种搭配,不恰当的配置使得树中间的生长竞争十分激烈,最终导致生态失衡。比如,某市在街道绿化时,将马尾松等针叶类树种与栎树、枫香、黄连木等大叶树种搭配种植,这两类树种间具有显著的生长竞争,针叶类树种处于生长劣势,其从1976年的40%降到2006年的9%,阔叶类树种处于生长强势,从1976年的11%升高到2006年的51%.第二、忽略了树种的生存条件。通常情况下,夏天不易种植树木,因为在夏季树木将大部分养分都疏松给了幼嫩的枝叶,如果在这个时候种植树木的话,就不易生根,并且在强烈的阳光下,疏密的养分、水分流失过快,需要对其进行喷水加湿、添加营养、遮阳避光等,这时的栽种成本比春秋要高出12倍左右。但是,即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确保栽种的树木能够成活,造成了绿化效果低下的状况。第三,引进树种的心理不正确。有些城镇街道绿化的设计者,单纯追求稀有树种,,过于强调树种的观赏性,而对树种的维护条件、功能、节水型、适应性等因素缺乏充分考虑,导致随意引进外地稀有树种的状况,例如,某城镇曾在1940年引进了原产日本的针叶类植物五针松,因为对该城镇的环境不适应,在几年后相继枯亡。第四,不重视本地树种开发。有些城镇街道的绿化不重视本地树种的选用与开发,例如北方的棠梨、构树、柳树、榆树、槐树等,调查发现这些本土树种在城镇绿化中所占比例低于3%,选择当地树种作为绿化树木的十分稀少,这就造成了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过于单一、季相色彩不足等问题。

三、提高生态效益的树种配置策略。

在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的配置情况对其生态效应有重大影响。因此,在配置树种时,必须坚持以生态效应为核心。

1、遵循树种配置的生态效益原则。

第一,统一与变化原则。不仅要在小范围凸显质地、树形、线条等的差异化,还要彰显绿化风格的特色。不管怎样配置树种,都应考虑树种之间的生长竞争,使之协调生长。第二,调和与对比原则。例如蓝、黄、红三种颜色,不管哪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都能展现出一热一冷、一暗一明的对比效果,当他们色彩并列在一起时,具有相互排斥的效果,能突显出鲜明跳跃的效果。第三,均衡与交错原则。在街道绿化中,把质地、体量各不相同的植物根据一定的排序形式,均衡、交错配置,可构成完整的景观效果,这样既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美化效益,还能体现出很大的生态效益。比如色彩浓郁、质地粗厚的植物可给人感觉到厚重之感,生态效应也很高;色彩淡雅、质地细柔的植物,会给人留下轻盈之感,生态效应也较弱。第四,节奏与韵律原则。在颜色调换、曲线起伏、高低错落等方面,应给居民以节奏、韵律感。

2、充分尊重树种的生存条件。

由于每种植物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在城镇街道绿化配置树种时,应充分依据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合理选择树种。可仿照当地植被、植物生长特点,进行街道绿化。比如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乔木,它们在美化、防护功能上能积极发挥生态效应。在配置树种时,应详细了解其对本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因为本地的树种对这里的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很强,也能彰显地方特色,所以应挑选一些具有欣赏价值,且生长能力强的树种。当然,也可适当选择一些水分需求小,观赏性高的,对该地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外地树种。在具体的树种配置时,应将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科学搭配。针对急需绿化的地区可多选择速生树种,以实现快速绿化的目标。但是由于速生树种一般寿命有限,不适合长期种植。所以,在栽种速生树种的同时,应积极培训一些慢生树种,在其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把它们移植到街道中发挥绿化功能。

总之,在城镇街道绿化中,配置树种应严格遵循植物的适应性原则,除了大力配置本地树种外,还应适当引进适合在本地生长的外地优良品种,使本地与外地树种都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进而改善城镇街道的环境,彰显出本地特色的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街道绿化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街道活力;网络数据;街道绿化率;上海五角场

1. 引言

街道是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是联系城市各种功能的纽带。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道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但在道路规划设计中,以机动车为主导的方式使得道路的交通功能越来越突出,反而忽视了人的使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引导下,重塑街道人本属性尤为重要,那么哪些要素会影响人群使用街道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0 世纪初,简雅各布斯认为长度短、行人多、功能混合、建筑多样是影响街道活力的4 个基本条件[1]。扬盖尔从功能混合、开敞空间等方面分析对街道活力的影响[2]。戈登卡伦认为城市街道空间的多样性将带来生机与趣味[3]。

国内学者基于大数据对街道活力作了相关研究,探索街道活力与各活力因子之间的关系,但研究尺度较为宏观,本文选择数据更为精细的人群定位数据,以及增加街道绿化率、街道可达性等量化分析指标,从中微观尺度探索影响街道活力的因子以及影响程度。

2. 研究范围与数据 2.1 研究范围

本文选择上海市五角场及周边区域为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北至殷行路、南达周家嘴路、西至逸仙路和曲阳路以及大连路、东临军工路,面积约35.08 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内有“江湾-五角场”商业中心,黄兴公园、杨浦公园,以及不同年代的居住社区,整体空间形态丰富、街道类型多样,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

2.2 研究数据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包括街景图片、互联网地图兴趣点(POI)、某互联网LBS定位数据、建筑轮廓及高度数据,数据时间为2019 年5 月。

(1 )道路路网

通过在线地图网站爬取研究范围内的矢量数据,并在Arcgis中经过制图综合与拓扑处理得到优化的矢量数据,然后结合百度地图对缺失的道路网进行补充,最终参与研究分析的道路路段有692 条。

(2 )地图兴趣点(POI)

采用百度地图API功能,通过编程进行网络爬取,获得与城市街道活力相关的兴趣点,总计10381 个,涉及餐饮、体育休闲、公共设施等不同类型。

(3 )街景图片

本文采用百度地图街景数据,利用网络爬虫方法对同一条街道每隔50 米的间隔,进行东、南、西、北4 个方向街景图片的抓取,图片像素大小为850*490 ,共抓取有效图片7716 张。

(4 )某互联网LBS定位数据

数据来源于某互联网公司人群出行LBS(Location-Based Service)数据,数据空间尺度为25m。该数据记录人群的位置信息,可以用来表征街道活力。通过爬虫技术获得2019 年5 月11 和5 月12 日的数据,这两天分别为周六和周日,天气晴朗,适宜外出。考虑到上海居民周末外出习惯,本文选择这两天14 :00-19 :00 时间段每隔1 小时的人群定位数据。

(5 )建筑轮廓及高度数据

建筑轮廓及高度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的矢量建筑信息,通过数据爬虫抓取,获得研究范围内共计17164 栋建筑矢量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指标体系构建

街道活力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街道上开展活动的人的数量多少以及开展活动的丰富程度,其外在特征为某条街道人口密度的大小,内在因素是影响人群聚集活动的构成要素。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数据可用性与街道特征,利用互联网定位数据表示街道活力,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交叉口数量、街道特征(宽度、长度)、街道绿化率、周边土地开发强度、街道功能密度、街道功能组合和交通可达性。

3.2 指标体系量化方法 (1 )街道人口密度

街道人口密度反映街道活力,本文选择休息日14 :00-19 :00 每隔1 小时的数据取平均值来反映街道人口密度。具体做法是将每条街道一定缓冲区范围内,不同时间段人口数量的平均值除以街道长度,以去除街道长度对结果的影响。

(2 )街道类型

街道两侧兴趣点类型代表着街道的功能,本文对街道中心线进行100m缓冲区分析,统计每条街道不同类型兴趣点数量占比。若某类设施占比超过50%,则定义该类设施类型为街道的主导功能;若设施占比均未超过50%,说明该街道主导功能不明显或功能较少,则为其他街道。按照上述规则可分为生活型街道、商业型街道、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型街道、其他街道。在计算之前需要对各类兴趣点进行数据处理,处理方法是将某街道该类兴趣点总数除以研究范围内该类兴趣点总数。

(3 )街道交叉口密度

街道交叉口密度表示一个街区道路相交的数量,反映了街区尺度大小。其计算方法首先是将每条道路相交的点计算出来,然后计算每条道路一定范围内相交点的数量,最后除以每条道路各自范围的面积。

(4 )街道绿化率

街道绿化率可以反映街道品质。本文借鉴郝新华关于街道绿化的研究,通过 python 编程计算街景照片绿色像素点数量与总像素数量的比值,从而得到街景照片的绿色比例。

(5 )街道功能密度

首先计算出每条街道两侧缓冲区范围内兴趣点总数,再者计算每条街道的长度,然后利用兴趣点总数与长度比值来表示街道功能密度。缓冲区距离结合研究范围内的街道宽度确定为50m。

(6 )街道功能混合度

街道功能混合度指街道周边不同类型兴趣点混合程度,可以采用信息熵公式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DI=-∑P(i)log(2,P(i)) (i=1,2,..n),式中n表示本次研究兴趣点类型总数,P(i)表示某类兴趣点占所在街道兴趣点总数的比例。在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对各类兴趣点进行数据处理,处理方法是将某街道该类兴趣点总数除以研究范围内该类兴趣点总数。

(7 )周边地块开发强度

周边地块开发强度是指街道两侧地块开发强度,本文采用街道两侧150m缓冲区范围内建筑总面积除以缓冲区面积表征该项指标。

(8 )交通可达性

交通可达性包括两个指标,一个是从街道中点到最近的地铁入口的距离,另一个是街道内公交站点密度。

4. 研究结果

4.1 街道活力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1)街道人口密度分布

基于互联网LBS定位数据得出休息日14 :00-19 :00 每隔1 小时的人口分布密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五角场商业中心、控江路紫荆广场、国和路中原城市广场人群聚集度较高,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居住社区公共中心的人群聚集度次之。在Arcgis中采用空间相交聚合的方法将人口分布密度连接到对应的街道,得出街道人口密度分布图。

(2 )街道类型分布

根据兴趣点的分析,研究范围内包括四种街道类型,其中居住型街道数量最多,占比71.12%,主要分布在各居住社区的周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型街道占比7.5%,主要分布在几所高等院校周边以及新华医院、长海医院周边;商业型街道占比21.24%,主要分布在五角场商业中心、江湾体育场、紫荆广场周边;其他街道占比较少,主要是五角场商业中心的商住混合街道、江湾体育场周边的体育与居住混合街道,以及高等院校周边教育与居住混合的街道。

4.2 街道活力构成因素分析

为研究街道活力构成因素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程度,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参与分析的街道为设计时速小于等于40km/h的生活型街道、商业型街道、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型街道。回归计算公式如下:LNpi=β0+β1* denroai +β2* visgrei +β3* gondeni +β4* gonpi +β5* farroai +β6* busdesi +β7* len i +β8* wid i,式中回归变量LNp为某条街道LBS定位人口密度的自然对数,因变量中busdes表示可达性、denro表示街道交叉口密度、farroda表示周边地块开发强度、wid表示街道宽度、visgre表示街道绿化率、gonden表示街道功能密度、len表示街道长度、gonp表示街道功能混合度,i表示第i条街道。

总体而言,街道功能混合度和功能密度以及交叉口密度对不同类型的街道活力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周边土地开发强度和交通可达性对街道活力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街道绿化率对街道活力呈现负影响作用,原因可能是商业中心及商业广场需要更多的硬质铺地供人们驻足,以及新江湾城道路整体绿化率相对较高,但人群密度较低。

5. 结语

本文采用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对影响城市街道活力的因素进行逐一评价,通过数据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各因素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街道功能密度、街道功能混合程度和街道交叉口密度对城市街道活力有很大影响,这符合“小街区、密路网”的理念以及土地使用的功能混合,在规划设计中营造开放式、混合功能的街区将有助于提升街道活力。

参考文献

[1]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50th anniversary edition)[M]. New York: Sources Toronto Canada, 2009.

[2] 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M]. Covelo: Island Press, 2003.

[3] 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街道绿化设计范文第4篇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动力,以村民自筹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制度,深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建设原则

1、坚持农民自愿,量力而行;

2、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

3、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4、坚持强化管理,规范操作。

三、建设任务

2013年,全镇拟建设村级公益设施财政奖补项目16个,总投资1870万元,分别是:

1、村道路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107万元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3.5万元,自筹资金53.5万元。

2、村街道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5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7.5万元,自筹资金27.5万元。

3、村街道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103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1.5万元,自筹资金51.5万元。

4、村街道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69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34.5万元,自筹资金34.5万元。

5、村道路硬化、文体活动场所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11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5万元,自筹资金55万元。

6、村道路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69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34.5万元,自筹资金34.5万元。

7、村道路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54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7万元,自筹资金27万元。

8、村道路硬化、排水沟建设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184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协调帮扶单位84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

9、村道路硬化、文体活动场所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172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协调帮扶单位50万元自筹资金72万元。

10、村道路硬化、文体活动场所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109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9万元。

11、村道路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51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6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

12、村道路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35万元,自筹资金35万元。

13、村道路硬化、街道排水沟及村庄绿化美化项目,总投资79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39.5万元,自筹资金39.5万元。

14、村道路硬化、街道绿化美化及文体活动场所项目,总投资359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309万元。

15、村道路硬化、街道绿化美化及排水沟项目,总投资102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2万元。

16、村道路硬化及街道绿化美化及排水沟项目水利改造项目,总投资177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127万元。

四、建设期限

全镇16个建设项目拟于2012年3月开工建设,2013年12月底全面竣工。

五、工作措施

1、深化政策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村级基础公益设施建设惠农政策是广大群众期盼的好政策,全镇上下要在政策宣传上花气力,在动员群众参与上下功夫。利用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等形式,宣传一事一议政策,使广大群众了解一事一议政策,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2、完善工作制度,确保项目实施。制定项目实施质量进度检查办法,制定项目实施考核奖罚工作制度。通过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项目操作,确保议事和审批过程、奖补项目的申报、资金的使用管理透明公开,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街道绿化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街道;景观设计;植物造景;云南玉溪

“创园林城市,建美好家园”是云南省玉溪市政府生态立市的目标,在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活动中,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中街道景观设计作为“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该文从街道绿化设计、街具人性化设计和街景特色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1街景现状评析

影响街景规划的因素包括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路网、绿地系统设计、历史文化、居民活动特征等。地理位置:红塔区平面形态呈北宽南窄不规则三角形,区境四面环山,市区中心海拔约1 630 m,市土地面积1 004 km2,为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景色宜人。交通路网:市区东西向干道主要有龙马路、玉兴路、凤凰路、红塔大道;南北向干道主要有太极路、珊瑚路、明珠路、南北大街、东风路;城郊干道有玉江大道、环山路、抚仙路。次干道与主干道垂直相交,平面布局呈井字形,规整有序,宽窄相间。文化特色:享有“三乡”美誉——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玉溪因其绿色经济的发展和休闲宜居的环境成为西南边陲一颗耀眼的绿宝石。

1.1植物造景评析

街道景观是通过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于街头道旁栽植花草、配置园林雕塑小品而成,为行人提供了一条可游可憩的绿色景观带。行道绿化是街景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乔灌木的栽植、地被植物的铺设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通常在行道两侧以一定间隔栽植乔灌木,铺设地被,形成绿色景观轴线,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滞尘降噪、净化空气、指示交通等功能[1]。据调查,红塔区行道绿化乔木可分为3类:一是温带、亚热带落叶乔木:豆荚决明、栾树、悬铃木、樱花、白兰花、杜英。二是温带、亚热带常绿乔木:香樟、肉桂、女贞。三是热带乔木、大灌木:棕榈、鱼尾葵、高山榕、小叶榕、黄葛。行道绿化灌木及地被主要有花叶锦带、火棘、金叶女贞、红花继木、鹅掌柴、八角金盘、红叶石楠、水鬼蕉、迎春、金边蔓长春、紫萼、杜鹃、唐菖蒲。

近年来,红塔区街景绿化实现了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公园绿地“点、线、面”的无缝连接,但由于气候环境条件、施工管理、后期养护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以下问题:

(1)街道绿化模式单一。乔灌草模式、边路绿化模式未得到广泛运用,生态效益低,道路景观缺乏层次感。

(2)街道景观色彩单调。观花观果类植物多见于公园绿化,运用于行道绿化的观花类植物仅有豆荚决明、白兰花、樱花,色叶类植物仅有栾树、杜英,种类少,特色不鲜明。

(3)种植设计忽视了植物生态习性。绿化带缺乏联系,种类繁杂,景观效果差,生态效益极低。

(4)街道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不紧密。城区行道树主要以小径阶的树木为主,平均胸径小于12 cm,平均冠幅小于5 m,绿化垂直投影面积小,遮荫效果差;不同道路、行道树的叶面积量分布不均匀,降尘滞噪能力低;同一路段株距不均,树形差别大,间植树种色彩、株形对比度小且不具规律性,景观效果不佳。

(5)植物根系生长对道路铺装损毁严重。由于树木与行车道距离过近且缺少树基保护和完善的排水浇灌设施,随着植物生长会使基干周围铺装损坏,土地胀裂,影响车行和人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道路、广场、建筑评析

道路与广场或建筑的有机组织,构成城市园林的脉络,其组织关系、形态构成、人流走向等因素将直接影响街道的使用情况和景观效果。红塔区内位于学校、居住区、企事业单位附近的广场既有不规则几何式,也有自然式,服务半径依据使用功能大小不等,铺装形式多样,色彩丰富,与环境相协调。道路与几何式广场呈环状放射形、十字型、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对于自然式广场,道路的规划和设计按照人流走向,有效的利用空间与地形进行设计,植物造景丰富,街道景观设施多样,整体效果良好,例如在玉江高速公路城区段、河滨路、出水口生态公园打造的“十里柿花树,两湖大瀑布”特色生态景观。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不容忽视的问题:位于商业区、主要道路交汇口或建筑物前的广场服务半径小,形状规则,铺装形式、色彩单一,设施简单;道路形式有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与广场呈十字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行道绿化模式单调,建筑立面色彩杂乱,混淆景观焦点,街道景观设施利用率不高或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景观效果不佳,如南北大街、小庙街。

2街景规划设计

街道景观不仅是城市外在形象的直接体现,而且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街道景观不仅要有洁净美观的绿色环境和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还要体现出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除了合理配置植物和街具,还应从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化本土园林景观内涵,凸显别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形成多树种、多色彩、多空间、多文化的带状游憩绿地[2]。

2.1绿化设计

在进行街道景观绿化设计时,要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运用乡土树种搭建城市绿色框架,并根据气候条件和设计需要引种特色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3]。例如,上木选择黄葛榕、高山榕、枫香、尖叶杜英、柿子、枇杷、白兰花、滇朴、云南樱花等乡土树种,构成各具特色的街道绿化景观带。这类乔木适宜本地栽植,生长迅速、叶面积大、遮荫效果好且各具特色,如白兰花枝叶繁密,清香,长势良好;香樟可分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抑菌素,冠大荫浓,常年积绿;柿子和枇杷果形奇特,颜色鲜艳,枝干舒展,易于成景。下木搭配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火棘、杜鹃、锦带等观花观果类中小灌木作为林下防护绿篱或特色模纹。这些灌木耐修剪、易造型、花期长、果色鲜艳。地被铺栽白三叶、红花酢浆草、常春藤、太阳花、紫萼等形成连续绿带。这些植被大多耐旱、速生、繁殖快、绿期长、成坪时间短、养护投入小,种植在乔木下,不仅可以减少裸露地面,涵养水源,丰富景观层次,也可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不断繁殖分栽,为园区绿化提供更多的植物材料。根据气候条件,适当引种热带植物使植物景观多元化,如龙牙花、大花紫薇、鱼尾葵、红花羊蹄甲、紫荆、合欢等。

2.2街具设计

为丰富街道景观,满足行人游憩需求,可在街边结合植物景观配置雕塑小品、标志牌、文化景墙、花坛、座凳、草坪音箱等,通过细部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较宽的散步道可设计为弯曲交错的林荫路,道路交汇口可设置小广场,修建凉亭座椅,布置健身器材、儿童游戏设施等供行人休息和娱乐。市区人行道路则可沿街设置一些艺术造型的果皮箱、电话亭、阅报栏、座椅和自行车停靠装置,以提高城市的内在功能与文化品味[4]。

2.3空间设计

(1)平面设计。道路、广场、建筑、街道设施对街景的规划设计很重要。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应考虑广场使用情况、建筑朝向,充分利用空间组织来缓解人流、交通问题。通过行道绿化构成街景主要绿化轴线,再深化细部,营造特色景观。建筑布局应根据周围环境和使用功能,使造型与功能有机协调,在构思与施工图设计中体现出其办公与服务的功能。

(2)立面设计。广场、道路设计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高差变化,丰富空间,引导人流。临街建筑可处理成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小高层,立面可利用方与圆、大与小、虚与实的对比,将折线与直线、横线与竖线进行交错变化,同时考虑建筑与环境的色彩,形成一个富于变化、特色鲜明的有机整体,给行人一种爽朗、愉快、清晰的感觉。街道环境设计除了植物、道路等视觉景观设计,还包括不可见的管线综合设计,如城区的供电线路应避免高空架设,杂乱且存在安全隐患,宜改造为地下铺设的电缆、光纤等传送设施,不但利用了空间,还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参考文献

[1] 聂桃君.城市街道景观与园林植物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236.

[2] 马光军.论现代化城区的植物造景[J].科技经济市场,2006(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