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年级下册英语试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围绕教学目标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和评价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新课程改革以来,明确了小学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进行英语家庭作业的评价时,不但要重视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要重视方法、能力与情感态度方面的训练养成,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如在学习苏教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In class一节的内容之后,老师布置的英语家庭作业是表演类型的作业,即要求学生完成运用这一单元所学习的Open the door;Open the window.Close the door;Close the window.Stand up.Sit down.Come in,please.I anl sorry等这些短句,进行“speak and act"练习,下节课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对这种表演类型的家庭作业进行评价时,老师以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为依据,首先评价学生在英语知识、表达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然后对学生参与的态度等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存在被动学习,不愿意、不敢表演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由此看来,在对英语家庭作业进行评价时,需要按照小学英语教学目标,逐项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综合能力发展情况,通过家庭作业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应用综合评价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全面改革,在评价方法方面也进行了不断创新。在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评价中,也需要创新应用各种评价方法,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情况,借助家庭作业的综合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苏教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In the library一节的内容之后,老师设计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这一单元的重点句型“Would you like…?Don’t…”自行组织一段对话,不会的单词可以问老师。家庭作业布置之后,课间有很多学生在积极准备,有的学生设计了在公共场合的情境,当不会表达“大声喧哗”的意思时,遇到问题还专门来向老师请教。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后,进行评价时,老师不仅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英语句型的应用、发音的正确性、表达的流畅性进行评价,还对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过程中的做法作了点评,表扬了积极向老师请教的学生,及时地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由此可见,老师需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进行家庭作业评价方法的创新,灵活应用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情况,以评价促发展。
三、采取分层实施方式。真正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生活经历等方面都不同,能力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真正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进行英语家庭作业的评价时,需要因人而异,采取分层式的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爪.陛发展。
如在学习苏教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一节的内容之后,老师布置了一次单元自测题作为家庭作业。通过这次小测验,老师对学生这一单元的英语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检测,在对试卷进行批改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类,如听力、单词、句型、阅读等。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中存在的不足,并且与学生以往的表现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取得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由此说明,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英语家庭作业采取有差别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英语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满足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认识到家庭作业对学生英语学习和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作业对学生英语学习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促进作用,老师不仅要在家庭作业的设计布置方面进行完善,还需要不断优化对家庭作业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兼顾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懈努力。
第一步:听前(pre-listening)——阅读题干,预估题意
如果自己对题目了如指掌,答题时就会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不会因来不及读题而错过答题。因此,同学们应尽量利用“拿到试卷”到“播放听力录音”这段时间迅速预读题目(包括题干和选项),对可能设计的内容做出粗略的猜测和推断,同时也需进行联想,即可能会出现的内容与自己具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想介入到要听的内容中去。小学英语试卷中的听力题多数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同学们根据图片猜测图片中所蕴含的潜在信息进行预测。如图画中出现不同的人物、动物、数字、时间或动作,同学们要比较各个图画的异同,从不同点入手,预测听的内容,以便在听时抓住听取的关键信息。必要时也可以先对时间、数字等内容做一下标记以便在听录音的时候能够提高答题效率。
例如在做《PEP小学英语活动手册三年级下册》17页的listenanddraw时,我会让学生先数出图中所画的文具的数量,记下来,再听录音,这样学生一听到录音就能马上算出还需要再画几件文具,大大提高了答题效率。
第二步:听时(while-listening)——集中精力,听看想记
听音时思想要集中,但情绪不可过度紧张。在听音中要利用预测时得到的潜在信息把握听音的重点。听录音时,仅凭大脑的短时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借助笔记,简明扼要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听短文或较长的对话时更是如此。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听力测试中的记录应是速记,不是听写。因此考生在听时,只需要用自己认识的,最简便、最迅速的办法(例如:字母、缩写、符号、图示、甚至中文)记录下来要点以促进有效记忆。如:“January”可以简单记成“Jan.”,“fifteen”可以记成“15”,“schoolbag”可以记成“书包”。
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贮信息,还不能中断听的过程;既要集中精力听,又要注意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息词,连贯记忆主要信息。对于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这样,等反应过来时,录音的播放已经过了好几句,弄得顾此失彼。在听音过程中,必须眼耳并用,也就是一边用耳听,一边用眼浏览选择项进行分析和归纳,做到听与浏览相结合、听与思考及记忆相结合。这一过程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
如果听音材料读两遍的话,第一遍听大意,边听边记,记录要简明扼要,第二遍再做题。如果第一遍没听清,可在第二遍放音时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捕获相关信息。
第三步:听后(post-listening)——分析推理,修正答案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课;词汇;句型;语法;有效方法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在四年的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们除了不断接触、了解西方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学习到了很多的英语单词、句型和英语语法。这些知识是需要学生们认真吸纳并带到高一级的英语学习之中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就必须重视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地创造英语复习的方法,带领学生将所学全部知识进行整理,查缺补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复习单词、句型和英语语法等,从而保证学生们在英语复习课堂上轻装上阵、高效产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掌握得更加扎实。
一、词汇复习多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积累英语单词的欲望。
虽然小学生阶段的英语词汇量相较于初中英语而言是比较少的,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第二语言的小学生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词汇量了。这些英语单词是学生们阅读英语课文、书写简单的英语作文的基础,因此必须让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单词的正确拼写,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帮主、引导他们识记英语单词。我在日常的英语复习课堂上,最喜欢用的就是游戏法。我们都知道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英语老师只要充分利用这一天性,并将它转化为学生们积累英语词汇的巨大动力,那么那些枯燥的、无味的的单词就会变得生动、充满趣味。学生们的兴趣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比如说在学完基数词之后,为了让学生们熟悉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单词,我便设计了一个“我是算数小能手”的游戏。其实一百以内的算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如果用英语基数词来进行计算,一下子就增加了活动的难度。这个“英语基数词算术课”基本上分为两步:第一步,同桌互动。两个学生利用“How many is it ?”这一句型在一来一往之间将基本基数词复习一遍,先正音后拼写;第二步,小组内竞赛。小组内的几名学生分别在卡片上写五道由英语基数词组成的算术题,诸如twenty+eleven= fifteen+thirty-four= twelve+sixty-nine= ----,出完题后小组内的成员分别一次亮出自己的卡片,其他成员则进行抢答,并快速拼写出答案。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一个学生不仅复习了那些基本基数词,而且对基数词在拼写上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大大扩充了他们的词汇量。
其实,在日常的英语复习课中,能够帮助学生们记忆英语单词的游戏有很多,只要我们这些英语教师用巧妙的心思,让游戏花样倍出,学生们就会乐此不疲,兴趣盎然。除了上面提到的游戏外,我在复习词汇时,经常采用的游戏还有很多。下面就再给大家介绍几个我平时经常利用的游戏。
1、“咬尾巴”游戏。具体玩法就想我们经常玩的成语接龙游戏一样,一个学生先说出一个单词,比如nice,那么第二个学生就要说出一个以e为开头的英语单词,这样一个接一个“咬着尾巴”不断地接下去。当然,教师要告诉学生们不能说别人说过的单词。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们的大脑必须快速地搜索单词,记忆中的单词一遍又一遍地呈现,英语词汇便得到了充分的巩固。
2、“分类别”游戏。小学阶段的英语教材都是以单元形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每一单元中的英语单词往往同属于一个大的类别。比如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讲的都是家庭成员,因此,我就让学生们绘制一张“my family ”的家庭成员树形图,这样学生们就会非常自然地想到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son、 daught、uncle 、ant 等等这些与家庭相关的英语单词。借用这样的分类游戏,学生们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单词分成“FOOD GROUP”、“CLOUR GROUP”、“WEATHER GROUP”、“SPORT GROUP”等,这样的分类对于学生系统地识记单词特别有帮助。
3、“唱歌谣”游戏。这个游戏特别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充满韵律感而又朗朗上口的英语童谣或是歌曲,能让课堂充满活力,避免机械性操练给学生带来的厌烦情绪,让他们快乐地复习旧知。比如复习运动类词汇的时候,结合他们背过的儿歌Enjoy the day,他们很轻松地就掌握了swimming, fishing, jogging等词,并明白不同的季节可以进行哪些运动,孩子们疲劳的脑神经也得到了调整。
二、举行复习多用表演法,变难为易,帮助学生识记重点句型。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要想让学生顺利、流畅的进行英语交流,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好教材中涉及到的那些重点句型。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课上,我基本上是采用表演法来帮助学生们练习巩固那些重要的、在日常的英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句型。比如在期末总复习的时候,我都会涉及一个主题交流表演环节。首先让学生们在整本书的教学内容中选择一个表演话题,如: Shopping, family, Where’s…? I like….等,之后给他们一段整理、排练的时间,最后在全班师生面前进行汇报表演。表演完毕,学生之间互评,教师最后来进行总结,指出表演中存在的一些小瑕疵。这样的表演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到很多的东西,而且对于在表演中涉及到的那些句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容易遗忘。
语法复习多用思维导图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脑络图”。
在从事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电化教学手段于英语教学中,增强语言交际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浅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电化教育媒体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写和读而忽视说和听。随着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我认为有些偏颇。因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同时,通过听和说所获取的信息比读和写所获得的要多得多。据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的语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因此,听和说显得尤其重要。在我教学中,主要围绕着听和说的训练,培养学习交际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运用电教手段,明确教学目的,中心突出。
在我们电化教育媒体中,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电教媒体有:语言实际室、录音机、录影机(带)、幻灯机、广播与电视等。这些媒体都各具特色,其中录音机成为电教设备中的“常规武器”。受到英语教师的青睐,也是中学教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育发展的得力助手。录音机在我从事英语教学中成了心不可少的教具。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培养能力的侧重点不同,认真组织确定自己的电教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了不同的电教手段,不搞形式主义。多次地实践与组织,学生都保持着激昂的情绪,课堂气氛异常,全身心投入,电教课堂中,学生受益匪浅。
2.加强听的练习,注重听的效果,增强语言交际能力。
听力是一种领会能力,在我教学中,主要采取听音辨音和听音会意两种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促进说的能力发展,从而使之得到提高,达到增强交际能力。我们外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使自己能听懂别人所说的英语,同时听到别人说英语时,能觉察出他在语音、语调上有什么特色,以及分辨出他在发音上的正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再者,自己说的英语能让别人听懂与领悟。我想,要提高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必须对听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听的训练中,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听力材料,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以达到能自我表达的程度。听音练习和发音练习是学生获得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音标和单词在读音上易混淆,学生时而发音不准,甚至会错。听音一是采取听录音机播放的音;二是听老师发出的音。为了提高学生纠错能力,播放读音成对的两对辅音音标[p―b],[k―g],[1―d],让学生领会并识别清辅音与浊辅音在发音上的不同。然后,播放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元音音标[i:―i],[u:―u],[e―e],[ei―e]等。让学生懂得发短音与短音在口形与声带上的变化。通过反复训练以及辨音练习,学生能够区分长音和短音,清辅音和浊辅音。从而自觉地加强模仿与练习。
二、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电化教学设备与直观教具和有机结合,增强语言感染力。
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使得外语教学具有可听性和可视性,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学生易理解,加深了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另外使用电教手段,应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以艺术增加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强化教学效果。在讲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Section A.Period 1这节中,运用简笔画绘制的投影片就略有夸张,甚至有点象漫画――形象、生动、幽默,一两笔就能使画面妙趣横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兴趣。在编制电教片时,注意利用视距和角度的变化,节奏的张驰、形式的交替、字幕交换、动画演示、特技切换、音乐、音响、画外音的处理等各种艺术手段,不断给学生以变化的信息、新的刺激,使声音和画面结合,语言和情景结合,学生置身于外语环境之中,增强语言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幻灯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既能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又能发展学生的口语。电教媒体中只要我们潜心揣摩,用心设计,充分利用电教工具,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增强以及胜利完成教法内容有着重要意义,使教学得心应手。
2、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只有对某门学科形成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并产生学习动力。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是流水线式或填鸭子式教学方法给学生讲授知识,解答难题,势必落入俗套,平淡如水。所任初三年级英语时,充分利用电教设备,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血液。记得进入复习阶段以及最后冲刺阶段时,各门学科的教师都给学生沉重的压力,数不清的试卷,做不完的作业。学生的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考虑到该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恰到好处地采取轻松大脑,以求效率,记得《Yesterday once more》这首歌曲,成了学生耳熟能详的事儿。在平常的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上课情绪的弱点,每当此时,就给予轻松愉快优美的歌曲,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大脑得到休息,同时提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缓解了课堂抑郁者,增强了学习气氛。毕业出去到高一年级就读的学生中,时而不时写信说及我教学中乐事,有的还称赞道:“教学上,你真有自己的一套,真服了你。”
关键词:品德 兴趣 生活 人情 实践
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是什么味?可能有人会说:“说教味,灌输味,枯燥乏味。”这样的回答对于每位思品教师来说,与其说是讽刺,倒不如说是悲哀。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满堂灌”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夺取“考试高分”的捷径,忽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思品课的德育功能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思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开拓教育视野,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势,努力让思品课变得有滋有味,以其独特的味道来吸引学生。
一、目标确定重视“品德”味
“品德味”强调的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思品课立足于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人更本质的东西,是思品课的教学目标和落脚点。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应试这一目的出发,教师往往更重视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而忽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在上“敬人者 ,人恒敬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一课时提问:谁是你崇拜的偶像?说说你的理由。学生1:我崇拜周杰伦。(下面一片应和的声音)师:为什么?学生1:理由太多了,他的歌唱得好,有才,还非常酷。师:还有谁是你们崇拜的偶像?刘翔?杨利伟?(一位学生举手,老师示意他回答。)学生2:我崇拜的偶像是希特勒。师(有些不自在):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2:希特勒很有政治抱负,而且有军事才能。学生3:我赞同。希特勒从小家庭贫困,他一直不断地奋斗才有后来的成就。师:……谁再来谈谈你的偶像。
案例中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偏差拿不准是否该处理,对学生思想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引领,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不是靠一种教导,而是靠一种熏染,需要通过体验来感悟和内化,从而进行道德认知和践行的。作为思品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走好人生之路。
二、课堂设计要有“兴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有的思品教材在内容上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教材变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改变,那么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会消失。教师如何使学生对思品课从“苦学、厌学”中脱离出来而变得“乐学、善学”呢?
在上“学会与人合作”(苏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组织四个活动小组进行比赛,每组5位学生,在一个小口瓶内放入5个小球,看哪组最快拉出。游戏的设计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了赢得比赛,小组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通过比赛体验这种直观的感受更好地理解了怎样与人有效合作。笔者也曾对初三年级一百多名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具有幽默感的老师。的确,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对有趣的情景记忆深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灵活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会使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有趣、有效。
三、教学内容融入“生活” 味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理念。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空间。
在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课)一课时,将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呈现于课堂;讨论诚信问题时,将社会上关于面对跌倒的老人要不要扶的争论引入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的重要。一旦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探索,在体验、感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充满“人情”味
教育的本质在育人。教师应饱含深情、富于激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达到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情明理的目的。
充满人情味的课堂必须是学生能真实、自由地表达他们观点的课堂。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激励学生探索的欲望,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也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鲁教版)是初三思想品德的第一课,如何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开个好头,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前笔者也预设好了几个方案。下午第二节笔者到初三(2)班上课,快到教室门口时,却听到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甲,而学生甲满口不服气,声音比班主任还高。原来,班主任老师收到德育处的整改通知书:因学生甲乱扔废纸到别班包干区(废纸上有他的名字),扣1分。但学生甲说这不是他扔的,老师的批评对他是不公平的。因为快 上课了,班主任老师让学生甲下课后再到他办公室。上课铃声响了,但笔者想如果学生甲真是冤枉的,这节课他肯定不会有心思上,而且公平不就是今天笔者要上课的主题吗?
接下来笔者没有按预先设计的方案上课,而是对学生甲说:“既然你说这张废纸不是你扔的,那么老师给你一个向全班同学申诉的机会,如果是冤枉的,老师应该向你道歉。”学生甲申诉了两点理由:一、这张纸(英语小半张试卷)虽然有他的名字,但肯定不是他的,可以查字迹;二、他的英语水平不好,除了几个简单的单词外,其他都不会,上面的阅读理解题,他是绝对做不出的。从他说的两点理由来看,这张纸确实不是他的,看他委屈的样子可能真是被冤枉了。抓住这一事件,笔者对学生甲和全班同学说:“事实证明这件事可能不是学生甲所为,那么你们说老师对学生甲的批评公平吗?有同学故意扔废纸,却让别人背黑锅,这对别人公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这一课。”这节课完全打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公平的观点被非常自然地引出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观点和教育。
有人情味的课堂要求教师要充分投入并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
五、课堂延伸增加“实践”味
实践性是思品课程的一个特征。 现有课程的设计和编排上,在每一课之后都设计了课外实践活动栏目,内容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建议、活动方案等。课外实践活动的功能在于通过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扩展和延伸教材,以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教育和影响学生,增强德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块内容形同虚设,有的教师只是布置一下,没有检查和落实;有的教师干脆不上,没有作为教学任务纳入教学范畴。主要原因就是考试中不会考,不考就不教,就不学。但是我们知道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渴望去了解,不再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了解当今社会生活实际。而在思品课程中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好这一栏目,把社会作为思品课教学的大课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知识、受启迪,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要在方式方法上动脑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考评中从单一的个体评价向团队协作评价转变,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考虑到校外活动的特殊性,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将活动与学校的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努力把学生从“学校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