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篇伦理小说

短篇伦理小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短篇伦理小说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1篇

何故绿宋居寒是在《一醉经年》的49章,《一醉经年》为晋江原创网专栏作者水千丞创作于2015年的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爱情、家庭伦理篇、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来源:文章屋网 )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2篇

《柠檬撞奶糖》讲的是程沂和和丁珣的爱情故事。《柠檬撞奶糖》是连载于晋江文学网的一本爱情类小说,作者是卿玖思。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出自《庄子外物》。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爱情、家庭伦理篇、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来源:文章屋网 )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修辞叙事理论;伦理;叙事进程;阐释

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不仅是海明威自己非常钟情的一个作品,也一直是评论界解读与争论的焦点。而对这篇小说伦理维度的解读却较少涉及,本文旨在使用修辞性叙事理论对其进行伦理维度的探寻,讨论其叙事技巧如何引导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与伦理判断。

叙事修辞伦理研究注重研究文本通过何种技巧,去探讨某种价值观或者规范,揭示自身的伦理原则。早在其著作《我们的朋友:小说伦理学》里,文学批评家和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思就从作者、读者、作品三者的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小说的伦理学批评理论,使叙事伦理问题变成叙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Booth,1988)。而当今最有影响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通过注重作者、文本和读者在叙事进程中的相互作用,将修辞叙事理论运用到对作品的伦理解读上。他认为,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涉及作者主体、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循环往复关系,为阐释过程中的各种假设提供自我纠正的机制(费伦2008:2)。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叙述了美国人麦康伯与他妻子玛戈到非洲打猎发生的故事,时间跨度为两天,麦康伯在第一天的猎狮中吓得落荒而逃,玛戈对丈夫的怯懦十分不满,后与陪同的职业猎人威尔逊出了轨,而在第二天的狩猎野牛中,麦康伯突然摆脱了恐惧,在灌木丛中追猎一头受伤野牛,就在野牛冲向麦康伯时,玛戈开了枪,打死了麦康伯。

一、对文本的伦理阐释

为了探讨这一主题,本文将引入费伦的“进程”概念,“进程通过引入不稳定性――人物之间或内部的冲突关系,导致情节的纠葛……进程也可以产生于话语诸因素所发生的一切,即通过作者与读者或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张力或冲突关系――涉及价值、信仰或知识之严重断裂的关系。”(费伦2002:63)从定义可以看出,叙事进程包括两个层次――“故事”层面的不稳定性与“话语”层面的张力。修辞叙事方法强调读者参与的发展进程,即读者在叙事者的邀请下,对叙事隐含的主题、伦理思想规范、意识形态等做出恰当的归纳与反应(唐伟胜2008:7)。作者对叙事进程的操纵,揭示着自己的伦理原则;而实际的读者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伦理判断,并且可以通过文本的阐释与重新建构起该作品的伦理原则。

这篇小说的进程是由不稳定因素推动的,主要表现在麦康伯与玛戈的夫妻关系中,它推动着麦康伯这个人物历经一系列变化,从而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开篇叙述者就为麦康伯建立了一个“胆小鬼”形象,在读者并未了解全部故事时,仅凭叙述者的叙述,是很容易做出较为负面的判断,毕竟男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而妻子玛戈的一系列举动――“她没有一丝笑意,古怪地望着她的丈夫”;“快要哭了”;“她的肩膀在瑟瑟发抖”,明白地传递着对丈夫的失望与不满,正如福克纳所说:“我们是会同情这个可怜女人的处境的。”(O'Connor 1963:168),

叙述者在这里适时地插入了对麦康伯夫妇关系的定位――“有健全的结合基础”;“玛戈长得太漂亮了,麦康伯舍不得同她离婚;麦康伯太有钱了,玛戈也不愿离开他。”叙述者用了“健全”,非常“受人羡慕”及“始终经得起考验的爱情”等描述这种夫妻关系,充斥着讽刺意味。而读者对这种关系的突然了解与觉悟,对人物的价值判断势必产生冲击。麦康伯夫妻关系是由“现实的需要”决定的,这也正是其脆弱的地方。

夫妻关系的伦理判断随着叙事进程一步步推进,捕狮当天夜里,玛戈钻进了威尔逊的帐篷里,并且被麦康伯发现后,毫无不安。从他们的谈话中,读者得知这并不是妻子的第一次出轨。如果说之前的阐释只是涉及对人物的认同度,那么这一情节的设置就会导致读者明确的道德判断――玛戈违背了夫妻关系基本的社会规范,而文本提供的惟一出轨理由就是丈夫的胆小。这一设置使作者的读者与叙述者的知识差距得到了缩小,当重新审视两人的夫妻关系时,麦康伯的胆小怯懦不仅表现在猎狮上,也在婚姻上。他面对妻子一次次的背叛,憎恨而又无奈。而玛戈的多次出轨,会使读者对这个人物的阐释进行调整,倾向于否定的伦理判断。设想如果作者没有将婚姻关系的实质与状况的叙事信息隐藏到狮子事件后,读者就会早点与叙述者知识同步,那么读者也就不会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麦康伯的怯懦,毕竟这种怯懦只表现在捕狮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婚姻关系上,麦康伯似乎在乞求妻子的忠诚,玛戈的“嚣张”和麦康伯的“软弱”形成的极不平衡的夫妻关系促使着读者对于改变的期待。

而接下来,麦康伯突然变得勇敢,这一变化是由他与妻子的关系引起的,妻子对他的屡次背叛迫使他必须在打猎场上找回尊严,而他的变化也推动着与妻子关系的变化,妻子对他的变化感到恐惧。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如果玛戈在捕狮时对丈夫的怯懦是失望的,当丈夫变得勇敢起来,她应该高兴,而不应感到恐惧。她的反常反应把读者引向对更深层的伦理判断,这是一个“觊觎丈夫钱财,但更渴望控制丈夫”的女人(Baker 1972:187),麦康伯的变化意味着她将要失去在家庭的主导地位,她憎恨这种变化。与此相对的,麦康伯的勇敢将要使他摆脱软弱,成长为一个男子汉,使他与妻子的关系得到纠正,这会迎合读者对于改变的期待,甚至引导着读者的认同。

而这种变化的结局却耐人寻味――麦康伯在实现转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尽管评论界在玛戈是否故意杀死了麦康伯说法不一,但麦康伯毕竟是在满足读者期待的同时死去,玛戈不可避免地成为读者伦理否定的对象。

二、建构作品的价值原则

在对文本进行阐释和做出伦理判断时,实际上读者也在试图了解甚至重构作品本身的价值原则。对于海明威有所了解的读者会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带到文本中去,做出阐释与判断,而理解威尔逊这一人物是关键。广受争议的是海明威是否着意把威尔逊塑造成英雄,他是否可以代表海明威眼中男子气概十足的理想形象,他的价值伦理判断是否代表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建构的伦理原则。

实际上,对威尔逊的理解引导着读者对隐含作者伦理观点的阐释与理解。当审视小说叙事视角时,读者会发现其叙事技巧突出特点是将全知视角的心理透视集中到了威尔逊身上,对他的心理描写有二十多处,且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对两夫妻的看法上;而对麦康伯的心理透视只有三四处,且主要关于打猎的心理;对玛戈的心理描写几乎没有。 这样的选择是在帮助调节叙事距离。“全知叙述者对某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示得越多,读者与此人物之间的距离就有可能会越短。”(申丹2004:230)也就是说,威尔逊有可能获得的读者认同度最高,而玛戈则相反,叙述者将她的内心几近封闭,连辩解的机会都很少给予。而威尔逊的心理活动常常用未加引号的直接思想来表达,采用这种人物思想表达方式相比于有引号的方式,会通过对视角的控制,引导读者不知不觉由叙述者话语进入到人物内心,读者对于叙述者的信任也很有可能转接到人物身上(Leech&Short 2001:340)。

通过对作者的了解,读者将会发现,这个人物似乎能从海明威那里得到认同,他是职业猎人,勇敢无惧,印证着海明威小说里反复塑造的硬汉形象。他的见解表达了海明威的“负伤理论”――“痛苦能使一个男人成为男子汉”(张薇1995:3),因此他对麦康伯的转变抱着肯定的态度,同时他轻视女人,包括玛戈,用侮辱性的语言形容她。在读者未了解玛戈之前,叙述者就用对他的心理透视影响着读者,相信她是“最冷酷、最狠心、最掠夺成性和最迷人的”。而这同样呼应着海明威在《短篇小说的艺术》一文中表示他把“玛戈从头到尾写成个坏女人,我创造了她,完全是从我见过的最坏的那儿照搬过来的。”(张薇1995:11)

这一系列的呼应似乎在向读者印证着威尔逊与隐含作者观点的一致性,那么在玛戈开枪后,威尔逊这位旁观者说:“干得真漂亮,他早晚也要离开你的。”这句话就是隐含作者需要借威尔逊之口,提示读者玛戈枪杀麦康伯主观故意的可能性。而这其实也印证了在一次采访中,海明威表达自己赞成玛戈是故意杀害丈夫的阐释,这个结局就会使对玛戈的伦理判断进一步否定。

三、结语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将从作品形式和创作风格的角度,来探索自然主义在《海上扁舟》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自然主义; 海上扁舟

同时代的美国批评界认为,斯蒂芬.克莱恩的自然主义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主流中最为“纯正”的支流。他的作品不像其他自然主义作品,不含任何非自然主义的成分。他着意描写各种环境对人的命运的决定作用,排斥了任何人为意志选择的存在,彻底否定了道德的社会作用以及道德对人的命运的作用。斯蒂芬对传统价值观、传统道德观的态度是明确的。在他的早期小说中,社会道德伦理都是骗人、虚假的把戏,对人类的命运不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甚至还可能把人推向命运的深渊。而在后期的小说中,他则把道德视为虚无缥缈、不存在的假设;在人的命运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只有自然环境、无情的社会环境和人的各种活动。

一、在作品形式上的体现

克莱恩认为短篇小说《海上扁舟》是他的“所有作品之冠”,因为小说浓缩了他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完整而又系统地展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搏击以及力量对比,人的命运状况以及最终必然的失败,甚至人对命运失败的接受。据克莱恩自己在小说开头的标题上所说,《海上扁舟》是“根据事实创作的故事,是破沉的小汽船上四个人的真实经历”。当时是1897年,克莱恩身为记者在佛罗里达附近海域亲身经历了海难沉船事件。他根据这一亲身体验创作了短篇小说《海上扁舟》。在此小说中,作者采用了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手法,笔触时而超然,时而切身,多角度的表现了主人公们所面对的大自然的力量和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的反应,以及他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小说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自然拼搏的过程。小说一开始,自然界便与小船相机出现,浪花的狂暴,与小船的渺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在自然主义小说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即人类力量在广袤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小船的行进过程中,“每朵浪花都是很难克服的问题”整个搏击的过程都充满了死亡的恐惧。

对于水手们的悲观与诅咒,大海,乃至整个宇宙都是完全漠然的。自然主义者一向认为,自然界就像一座丛林,对于禽兽丛生,只有相互竞争、适者生存的规律,不存在任何感情或道德的力量。船长经过几次诅咒以后,才猛然发现,“自然界是必会把他当一回事的,即使把他们全毁掉,也不至于损坏宇宙的任何部分”。他非常清楚自己“可悲的情势”,只能依靠自己。在他们看来,大自然似乎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似乎非要毁掉他们不可。可是在克莱恩看来,大自然则是完全漠然的,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只是个无情的机制。在克莱恩的笔下,大自然并非人类力量征服和斗争的对象,而是超然于人类情感、不可驾驭的强大力量。在西方传统中,人生目的使命感以及赏罚正义观根深蒂固,但是在克莱恩对事件的自然主义表现中,人的位置需要重新定位。而故事的结尾句与开篇句正好呼应。这同时使开篇句有了更多的意义,对人与自然的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正是在“无情”的自然面前,就连老于世故的记者也在小船上体验到了“微妙的手足之谊”的纽带。记者通过与自然的直接对话感悟到生命的普遍意义和人类情感跨越个体和时空的共通性。同时,主人公沉着应对危机的勇气展示无余。当轮到记者自己一个人划桨,其他人睡觉时,鲨鱼的出现使他感到恐惧,但并不能使他惊慌失措,而是继续完成他的职责。在整个自救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时时面对死神,但他们却能有条不紊地工作,在一次次失望甚至绝望中,保持不懈的意志与冷静的头脑。

二、在写作手法及创作风格上的体现

在创作技巧上,克莱恩在小说中很明显地反映了自然主义的创作风格。船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海浪的每一次冲击,克莱恩都作了极其详尽的描述,甚至多次重复,俨然是文件似的记录,根据自然主义者的一贯说法,就是医生的病历记录。克莱恩还用大量的笔墨刻画船员的心理状态,以及每一次危险的到来,希望的升起及破灭的心里变化和反应。此外,克莱恩把故事安排在荒无人烟的茫茫大海之上,直接排斥了道德的力量、社会价值观对人类的命运的任何作用。在这里,人只能依靠遗传的力量,与自然作奋力的拼搏,才有生存的可能。

克莱恩对自然中的丰富色彩的静心表现也与主题相呼应,使大自然自身的时空呈现与人类抽象时空概念形成对比。此外,克莱恩的自然主义写作手法在不动神色的新闻报道式的语言与主观感情流露的穿插运用使主人公的经历更加显得惊心动魄,而故事结构在希望到失望,再失望到再失望的情节中展开主题。作者采取客观的立场,对自己所写的事件与人物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作品带有科学分析的色彩。他的文体中肯、多彩,而且其中不乏嘲讽。克莱恩对后起的海明威、福克纳等小说家都有过影响。在《海上扁舟》之中,细节准确,文体简介,嘲讽寓于结构之中,表现有力。此外,在这篇短篇中,语言继承与发展了美国小说口语体语言的传统。他大胆地进行语言上的实验,将自己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并实际运用的方言融入了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精神而充满粗犷的活力。

三、结语

斯蒂芬 克莱恩在《海上扁舟》这部短篇小说中深刻地探究了人的前途命运问题和人的生存状态,揭示出人类始终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克莱恩把人物放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让人的生存欲望达到极限,在希望和绝望的斗争里展现了自然主义这一主题。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为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使他得以把外部世界的自然力量和人物内心的神秘情感完美地加以结合。小说成功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然主义的主题,奠定了作者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史志康.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5篇

摘要:明末短篇小说集《型世言》在神魔小说的篇章中塑造了独特的妖怪形象,本文试从妖怪形象的文化内涵、文化功能以及对《西游记》神魔小说的继承方面分析《型世言》中的妖怪形象。

关键词:《型世言》;妖怪;《西游记》

《型世言》是明末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湮没四百多年后,重新面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古代小说的一枝奇葩。《型世言》是一部“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的小说,属世情小说,涉及忠义、公案、婚姻、节孝等方面。但除此之外,还有几篇涉及到妖怪的神魔小说,其中有第三十八回“妖狐巧合良缘,蒋郎终偕伉俪”,第三十九回“蚌珠巧乞护身符,妖蛟竟死诛邪檄”,第四十回“陈御使错认仙姑,张真人立辩猴诈”。《型世言》中的几篇神魔短篇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变化,本文试从小说的“妖怪”形象分析入手,探讨相关问题。

一、妖怪形象的文化内涵

妖怪形象本来是古代人们对大自然中出现的怪异、可怕、无法理解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理解。但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妖怪形象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妖怪形象包涵着丰富的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文化意蕴。

(一)社会意蕴

妖怪常常作为敌对的、邪恶的力量出现,它们常常站在人神的对立面,为了个体之私利,为所欲为,残害人类。但是,在《型世言》神魔小说中,妖怪也有与人为善的一面,并不危害人类,甚至于帮助人类,表现出妖怪形象的复杂性。第四十回中的猴精形象具有复杂性,她的身上既有恶的一面又有善的一面。在传统文化中,妖怪一直被认为是恶的化身,他们残害人类,为所欲为。但是在《型世言》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妖怪的形象发生了某些变化。晚明时期,官方所倡导的主流思想文化走向僵化。在这种情况下,一向被人们视为异己力量的妖怪身上的异质文化因素就被利用起来,历史地担当反主流文化这一任务。作者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试图维护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同时,作者也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作品中展现出晚明社会的千奇百态。

(二)哲学意蕴

妖怪形象除了具有深厚的社会意蕴,还有深刻的哲学意蕴。神魔小说无不“以编幻述奇为能事,形形的仙佛魔怪成了作品的主人公或重点描写对象,即使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也会变得亦人亦神,或亦人亦妖”,塑造了一批经典形象,它象征着神魔的标志性符号。《型世言》中,大别山妖狐、蚌珠、妖蛟、猴精或偶尔出现,或作为陪衬,与前期的神魔小说主角地位相比,已经是配角。三篇小说中,蒋日休、夏尚书、帖木儿、陈御史都占据了巨大篇幅,而大别山妖狐、蚌珠、妖蛟、猴精地位向人情故事倾斜,成为神魔的标志符号。在第三十八回中,大别山妖狐的故事只是整个故事的一段插叙。妖怪形象虽然只是配角,但是妖狐、蚌珠、妖蛟们神乎其技,为故事增加了一层神魔的奇幻色彩,也使故事更加曲折。

二、妖怪形象的文化功能

妖怪形象作为神魔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之一,具有文化功能,在表现小说惩恶扬善的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凸显惩恶劝善的主题

《型世言》是明末钱塘人陆人龙撰写的,其兄陆云龙作题、序、引并评。《型世言》以劝善惩恶、为世树“型”为宗旨,如评者在回末评和回首“小引”中所言:“纪之以为世型”,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树立,达到劝世教化的目的。三篇神魔小说中,大别山妖狐、蚌珠、妖蛟、猴精,除了蚌珠之外,都被作者摆在善的对立面,尤其是妖蛟,更是恶的代言人。在小说中,人成为正义的一方,与妖怪相对立,他们降妖除魔,惩恶劝善。作者在这些人身上赋予了崇高的道德品质,如夏尚书是修治水利、造福一方的忠臣。作者让他们拥有战胜妖怪的神奇力量,寄托了作者正义战胜邪恶的思想,并希望通过对真、善、美的张扬,来恢复明末沦丧混乱的社会秩序。

(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型世言》中,妖怪形象在小说中叙事功能的作用逐步凸现,成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如第三十八回,小说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叙述蒋日休对熊汉光女儿文姬一见钟情,后部分叙述蒋日休设计文姬发病,并为文姬医病,最后二人结为伉俪。大别山妖狐的出现,使故事情节发展更加曲折。妖狐相对于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事件的破坏者,但相对于后半部分,是事件的推动者,使故事情节曲折奇幻,生趣盎然。

三、《型世言》对《西游记》的继承

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西游记》,对神魔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型世言》中的三篇神魔小说在许多方面受到了《西游记》的影响,《型世言》在妖魔形象的塑造、小说情节等方面继承了《西游记》的创作特色。

神魔小说中经常出现妖怪变幻成美女蛊惑人类的场景,《型世言》中,第三十八回妖狐变化成美女文姬蒋日休,第四十回猴精变换成美女蛊惑帖木儿。在《西游记》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故将《型世言》与《西游记》进行比照。《型世言》中猴精变化美女惑帖木儿的情景:“冰肌玉骨傲寒梅,淡淡霓裳不惹埃。坐似雪山凝莹,行时风送白云来。除却眉发,无一处不白。”《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白骨精化作美女惑唐僧的情景:“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悄,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秀。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两处场景对于美女的外貌的描写极其相似。

神魔小说中少不了出现一些妖魔打斗的场景,《型世言》第三十九回蚌珠、妖蛟之间的大战可谓异常激烈,《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打斗场面不可缺少。在《型世言》中,第三十九回里写前溪妖蛟欲贪蚌珠,妖蛟与蚌珠之间发生了一场激战:“乌贼搴旗,鼍兵挝鼓。……妖鳗飞套索,怪鳄用挠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西海龙王太子摩昂与鼍龙怪两支兵马之间的一场激战:“虾与虾争,蟹与蟹斗。鲸鳌吞赤鲤,鲠起黄。”两方水族之战可谓异常激烈,描写生动有趣。《型世言》中,猴精先后变成美女、老妇人惑人的情节、蚌珠与妖蛟激战的情节,都与《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有相似之处,《型世言》显然受到《西游记》的影响。

《型世言》中的神魔小说塑造了独特的妖怪形象,妖狐、蚌珠、妖蛟、猴精,这些妖怪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身上体现了晚明这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意蕴和哲学意蕴。妖怪形象对于作品惩恶劝善主题的凸显,故事情节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晚明时期,《型世言》的创造受到了《西游记》的影响,在妖怪形象的塑造、小说情节发展等方面继承了《西游记》的创作特色。(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胡胜.论衰蜕期的中国神魔小说[J].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5期,(总第124期).

[3]陆人龙.型世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短篇小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市委宣传部

南方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桂林市委员会

青海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