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锦结局

素锦结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素锦结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素锦结局

素锦结局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甘肃;金融资产结构;影响因素

从甘肃省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量有了很大提升,城镇居民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完善省内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使居民受益,凸显城镇居民在储蓄转化为投资方面的重要性,对于促进甘肃省经济发展有深远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外对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在财富收入水平、家庭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及偏好等方面都有不少研究成果。Mankiw和Zeldes(1991)、Haliassos和Bertaut(1995)及Heaton和Lueas(2000)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是很富有的人,也很少参与股票市场。并且,Heaton和Lueas(2000)强调,一些富人将资金完全用于投资私人资产而不是股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史代敏、宋艳(2005)的结论为:居民的金融资产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增加、也随着年龄的增大提高,而收入对金融资产总量并没有明显影响。潘旭(2008)研究了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并用计量模型对居民消费、居民收入、经济发展、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等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度量。徐梅、李晓荣(2012)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对宏观经济指标变动和外部冲击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而股票作为风险资产敏感性更强。在经济上行期宏观经济指标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影响作用会有所增强。

二、甘肃省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比较单一,基本只有现金和储蓄存款,随着甘肃省经济的发展,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种类日益丰富。现今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有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及储蓄性保险。有价证券包含各种股票,企业债券,国债及基金等。

金融资产种类增加的同时,金融资产的结构,即金融资产存量中各资产所占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一)现金比重下降。1981年,居民手中的现金持有量是人均13.38元,在人均金融资产存量中所占的比例为30.93%,2002年所占比重下降到22.49%,而到了2011年,这一比重降为16.92%。

(二)储蓄存款比重有所上升。在居民金融资产中,无论是总量还是相对占有额,储蓄存款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三十多年间,除了1985年和2000年低于60%,其它年份储蓄存款所占的比重都高于60%,且基本在70%左右浮动。

(三)有价证券比重一直较低。1988年,甘肃省城镇居民资产中开始出现有价证券,城镇居民有价证券人均拥有量为0.79元,占金融资产存量的比重仅为0.45%。从绝对数量来看,有价证券的人均拥有量变化不大,除了2007年是115.18元外,其它年份都少于100元,2011年为10.66元。而从有价证券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来看,这一比重一直在5%以下,最高曾达到4.14%,2011年有价证券的比重为0.18%。

(四)储蓄性保险比重小幅上升。1988年,甘肃省开始出现储蓄性保险。1996年之前,城镇居民手中储蓄性保险在金融资产中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1%左右。1996年之后,储蓄性保险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最高曾达6.04%。 2011年储蓄性保险的比重为2.74%。

三、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迅猛增长是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变动的先决条件。居民收入增长后生活水平提高,由此,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得平均消费倾向减少,导致居民可以有更多的储蓄投资多种类型的金融资产。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88.04元增长到2012年的17156.89元。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金融产品的投资热情增加,居民的收入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就会寻求各种渠道去投资,以增加其资产的增值性。

(二)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在资本市场上,由于风险的来源多种,理性的居民将财富分配在各种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上的时候要考虑分散化的问题。在对各种资产有充分的了解、评估以及可便利地购置该资产的时候,人民愿意选择投资于多种资产。然而,由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对金融资产的认识不同,导致投资偏好不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更快地了解和接受新兴的金融资产,从而在分散化上有更大的资产选择空间。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城镇居民人均金融资产存量越大。甘肃省城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在1981年至1990年一直保持增长,1991年暂时下降,之后持续增长,2005年之后呈平稳增长趋势。其中1981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中高中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9%,2012年增加至24.36%,增长幅度较大。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金融资产机构变化相适应。

(三)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甘肃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从1981年以来一直保持增长,1981年消费水平仅为460元,2012年增至15047.7元。分阶段来看,1998年以前,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幅度较小,2000年出现了小幅下降,降为4890元,2000年以后一直保持大幅度增长,2006年以后增长尤为迅速。居民的消费水平保持增长,但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又会对其消费水平的过度增长有制约作用。当居民的收入增加,并且收入量超过了居民的现期消费需要量时,就开始显示出对投资和储蓄的需要。虽然消费水平流量和金融资产流量整体都在波动中保持增长,但是1997年以后消费水平流量的增长速度低于金融资产流量的增长速度。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增加了,对金融资产的选择需求也日益凸显出来,其金融资产结构也趋向多元化。

四、优化甘肃省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建议

(一)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拓宽投资渠道

近年来,甘肃省的金融创新速度加快,网上证券交易、网上银行、股指期货、投资信托等金融工具及服务应运而生。但是,甘肃省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较短,金融创新的规模、深度和水平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创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不了城镇居民的理财需要,金融创新方面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新对金融资产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目前,甘肃省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较多,金融创新的发展前景广阔。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时机,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供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进行投资选择,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二)增强居民理财意识,提高理财水平

目前城镇居民的投资热情逐步提高,但理财观念缺乏、理财专业知识匮乏,通常是以投机的心态进行金融资产投资,缺乏风险意识,这种不理性的投资投资行为对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及调整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为此,建立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投资理财知识的宣传工作,从而引导居民理性投资,以优化其金融资产结构。

(三)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投资和消费能力

居民收入的增长是拉动消费和投资的源动力。首先,要调整工资增长机制,保持居民收入长期稳定的增长。其次,要加强收入的结构性调控,拓宽各个群体的收入增长机制,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最后,要建立居民的就业保障机制。近年来,随着就业弹性的下降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造成就业岗位缺乏,此时增加就业对扩大投资和消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政府可以投入一部分专项资金,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提高其吸纳能力;另外,要鼓励居民改变传统思想,充分运用民间资金,大力激发群众创业方面的热情,让群众的财富多渠道增长,最大限度增加居民的财富。

参考文献:

[1]Ricardo M.Sousa,Financial Wealth,Housing Wealth,and Consumption,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ISSN 1450-2887 Issue 19(2008).

[2]徐梅,李晓荣.经济周期波动对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影响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10):54-58.

素锦结局范文第2篇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驱动商业和管理创新的时候,国双科技会感到“存在感”越来越强烈。尽管,它还不能像空气和水一样主宰人的生命,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它能够给企业雪中送炭,用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开辟新的蓝海。

9年来,国双科技始终保持着倍速的增长,能够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他们在大数据领域的专注。“公司做的是木本生意而不是草本生意”,国双科技董事长兼CEO祁国晟一语道破公司之所以能够倍速增长的原因,“‘一岁一枯荣’的草本生意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做‘一锤子买卖”’。面对客户,国双科技首先会考虑:服务这个客户是不是符合我们长远发展的理念?

在祁国晟看来,国双科技已经不再只是通过分析和挖掘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是让已有的数据本身产生价值,将数据做到资产化,这才是下一步大数据真正能够产生的价值。去年,国双科技成立了“国双数据中心”,这正是祁国晟对“数据资产化”试水的计划。

“一张一弛”

倍速增长不是目的

“大数据”的定义,让国双科技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行业归属,这家专注于数据9年的公司很快借“大数据”的概念走到了潮头。

“我们的生意开始变得好做了。”祁国晟告诉记者,刚进入这个行业很难用一句话向客户介绍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感谢业界定义了“大数据”这个概念,如今,只要用“大数据”这个词就能让客户知道国双科技在做什么。节省了教育市场的成本,这让国双科技有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客户拓展上。

从Web Dissector网站分析工具到AdSuite全流程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国双科技的定位也从原来的数据分析公司逐渐变得更像一个“全程数字管家”。国双科技能够帮助客户在完善在线营销KPI(关键绩效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跨渠道、跨平台的整合,优化在线营销活动绩效。

对于客户来说,国双科技对他们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国双科技能够帮助他们实现KPI,而客户也会根据实施的效果付费。该模式为国双科技赢得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客户,更为其赢得良好的口碑。

与此同时,为了使公司和员工都保持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国双在知识产权建设上做出了不懈努力。“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成就一家长远经营的‘木本企业’。”祁国晟表示。国双科技目前拥有数十项专利技术,在数据分析相关的领域拥有广泛的产品。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加大了在线业务的投入,国双科技也因此获得包括东风日产、中国人保财险、飞亚达、可口可乐、央视国际、江苏卫视等在内的大量品牌客户。

“倍速增长不是我们的目标。”祁国晟认为,持续的高速增长证明国双科技在该领域远未触及到天花板,但是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来说未必能对持续的倍速增长进行“消化”。2012年,国双科技与国家信息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他们开始把自身的技术优势投向了电子政务。

在祁国晟看来,国双科技发展的节奏是“一张一弛”,在主营业务爆发式增长时候,向其他领域的投入和试水有可能会发现新的增长点。

“对政府项目的投入已经见到成效,用不了多久,关于电子政务的业务就会成为国双科技另一个重要的发展引擎。”续扬是国双科技的高级副总裁,推进新媒体业务和政府业务是他的重要工作。

据续扬介绍,国双科技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成立了网络政府研究中心,双方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电子政务的新系统,基于国双科技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理念,网络政府研究中心以提升政务部门网上服务能力为目标,重点开展研究咨询、培训认证和报告等业务。

不过,比起传统业务的倍速增长和新兴业务的崛起,让国双科技更为兴奋的是,他们对新事业――数据资产化的开启。

“我们运用数据分析能力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一起把数据分析应用做好,这是国双科技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现在还在经历。但是,我希望数据能够产生价值,让它实现资产化。”祁国晟描述了国双科技面临的新课题――让数据本身产生价值。

“连横合纵”

与“巨人”共建生态链

如果仔细观察国双科技的成长轨迹,就会发现这家公司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一它不是在独自成长,而是牵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在这条产业链上,我们能够看到SEMPO(国际搜索引擎营销专家组织)、iCrossing、微软、百度等巨头,它们和国双科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一个产业的生态圈。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国双科技拥有一支内核强大的团队,每个人都是构建这个产业链的关键节点。

续扬刚刚连任了SEMPO全球董事和大中华区主席,这个身份让他很容易和世界500强的企业打交道。过去几年,利用SEMPO的会员企业iCrossing(美国一家数字营销公司)的关系,续扬促成了iCrossing与国双科技的合作,也让国双科技通过iCrossing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世界级企业。

“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就能让客户接受。”续扬还没有忘记曾经只用了2分钟时间,就让一个棘手的大客户选择了国双科技,国双科技不仅有数据分析的技术,也有让这些技术可视化的绝招。续扬当时给客户呈现了一张“热力图”,就像用红外线感应生命体迹象一样,“热力图”呈现了重要数据的分布情况。

与世界级品牌的合作,让国双科技积累了与大客户合作的经验,也让它积累了更好的口碑。从可口可乐到东风日产,诸多国际品牌都成为了国双科技深度合作的客户。

曾创立百度大客户部并担任总经理的李峰,自2009年来到国双科技,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自己亲手建立和培养起来的销售团队,全公司员工甚至祁国晟都喜欢称呼他为“峰哥”,除了帅气的外表,大家更钦佩“峰哥”那种谈客户“攻城拔寨”的魄力。过去几年,他为国双科技做大客户营销,并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对国双科技生态圈的构建中,李峰更是功不可没,他不仅拉近了国双科技与百度的合作,更为国双科技国际化创造了机会。

4月2日,国双科技宣布以百度北美总的身份,携手百度在美国旧金山和纽约举办路演活动,这意味着国双科技顺利地正式启动北美业务。“我们将继续携手百度,帮助更多北美企业及其品牌和服务被中国消费者认知、喜爱、选择,从而分享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李峰已经做好了为北美企业服务的准备。

微软是国双科技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其重要的客户之一。国双科技助理总裁许云是连接公司与微软的“纽带”,和李峰一样,他也是被国双科技的团队吸引,从“甲方”(微软)过来。

2008年,正是在许云的帮助下,国双科技顺利地成为了微软BizSpark(新创企业扶植)计划的成员。这项计划使得国双科技获得了三年内免费使用微软产品、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的权益。

“我们已经从BizSpark毕业一年了,现在进入了Microsoft Partner Network(微软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体系。”许云介绍,新的合作体系意味着加深了国双科技与微软的合作,也让微软成为了国双的客户。

“独当一面”

融合的多元文化

“国双科技的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作为公司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于国发是国双科技的“大管家”,主管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上上下下打理了一切。从HR到财务、法务、合同、行政、知识产权,以及公司实际部分运营的工作,包括办公室、协助CEO公司架构、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工作,他都上下兼顾并游刃有余。在他看来,国双科技的管理层都是有“资历”的。

年初,张鹏舍弃在美国投行的工作,投入国双阵营担任公司的CFO。上任第一天他就问于国发,国双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于国发只说了4个字“融入、担当”,简短的回答已经让张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国双的高层更容易理解这4个字的含义,他们能够放弃可能是更好的工作来到国双,本身就是对文化的认同。“提到国双,我们都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于国发表示,“国双不会用条条框框来束缚每个人的思维,反而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性。”

“融入、担当”也被国双科技作为衡量是否是与国双“一类人”的标准,于国发曾经和一位离职的高层面谈过,他告诉对方,国双不怕人犯错,更不怕你没有工作业绩。怕的是你面对问题不敢担当,没有对国双的一份责任。

过去几年,于国发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套员工培训制度,和其他公司培训不同的是,他邀请了国双科技所有VP成为培训导师。“‘导师们’很支持我的工作,不管多忙他们都能安排时间为新员工做培训。”

素锦结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解禁 聚苯乙烯 白色污染 化学教学

1999年1月,也就是14年前,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以下简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禁用,限期在2000年底前淘汰。多年以来,“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总是与“有毒”、“白色污染”等词汇如影随形,新闻舆论和学校教学也对其穷追猛打,让其臭名昭著。但是,在2013年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昔日的“有毒产品”变成了“安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并再次获得“合法身份”,已于2013年5月1日重新上市。一时间,社会上争论声、质疑声四起,沸沸扬扬。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解禁”事件同样波及校园,影响到当前的化学教学。“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问题,因为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众多,如“苯乙烯的性质”、“聚合反应”、“食品安全”、“白色污染”、“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等,一直以来(尤其自禁用时起)都是教学中津津乐道的必讲话题,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另外,在各种化学习题和各级各类化学考试的考题中,也是高频率出现的考查点和考试素材之一。在这些课堂教学、命题以及讲座、板报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持否定、批判和拒绝的观点和态度。现在突然要面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重出江湖”的局面,很多师生可能难以实现“脑筋急转弯”,只能尴尬应对或无所适从。所以,关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教学问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这里我们重新梳理一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严禁”到“解禁”的过程,从化学原理上解答对它的一些误解,并得出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1.“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的化学原理及其安全性分析

1.1“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的化学原理及其循环利用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石油化工的下游产品。石油化工企业首先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发生烷基化反应制得乙苯,然后再由乙苯催化脱氢得到苯乙烯。泡沫塑料餐具企业接着以石化行业生产的苯乙烯为原料开始生产,或者直接由下步的聚苯乙烯为原料开始生产。原料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聚苯乙烯(PS)颗粒,经过脱水、洗涤和干燥后,加入发泡剂制得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最后经过圆熟、成型和熟化等成型加工技术生产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其主要生产流程见图1。

使用过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如果随意丢弃,“白色污染”的惨剧将重演。而如果建立起有效的回收体制,强制回收,则可以实现废弃餐具的循环利用,符合资源节约方向(见图1)。“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主要有下列循环利用途径:①再生造粒:经分拣和清洗后,重新熔融法或溶剂法造粒,得到的聚苯乙烯再生料可以用于生产建材、保温板、文具等产品;②直接利用:废弃餐具经粉碎,掺入其他物料中制成轻质混凝土、仿木料、涂料、水包油乳液等;③改性利用:通过化学改性、共混改性或增强改性等制成离子交换树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材料等;④裂解回收:在无氧条件和高于330℃下裂解,可回收得到苯乙烯、苯、烷基苯等化工产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跟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必须使用“新料”,“再生料”不得再用于生产食品级的材料,所以要严控回收得到的聚苯乙烯再生料流向“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环节。

1.2“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性质、特点及安全性分析

因为缺乏对生产化学原理的了解,人们普遍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性质、特点一知半解,对其毒性问题忧心忡忡,误解重重。下面,我们结合其生产原理(见图1)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2.1从合成原料分析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原料的源头是石油化工产品乙烯和苯。正是因为这两种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决定了同其他餐具相比,“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每个餐盒仅6~7分钱左右),这也是14年的“禁用”也没能让其退出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人们曾寄希望于“可降解餐具”如纸浆模塑餐盒、降毹餐盒、植物纤维素餐盒、纸板复合餐盒等替泡餐具,但“可降解餐具”却因成本高出发泡餐具十多倍,推行起来步履维艰。在没有理想替代品的情况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其高性价比和方便快捷等优点受到青睐,出现了“淘”而不“汰”的状况。

有观点认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高温时会释放双酚A等物质,影响生殖发育并致癌。其实这是混淆了不同种类的塑料合成所用的原料单体所致:双酚A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单体,而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的合成单体是苯乙烯,二者的结构和元素组成都不相同(见表1)。所以发泡塑料餐具不会释放或沾染双酚A。

1.2.2从结构特点分析

(1)化学键牢固,性质稳定

聚苯乙烯的结构属线型结构,分子链上交替连接着苯基,苯基较大的体积和它的无规则排列使得分子链变得刚硬且无定型。聚苯乙烯的结构中存在3种化学键:碳-氢键、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其键能如下:碳-氢键的键能约414.2kJ/mol,碳一碳键的键能约347.3kJ/mool,碳一碳双键的键能约610.9kJ/mol。由这一结构特点可以看出,聚苯乙烯化学键键能大、断裂困难。不过,其侧链苯基和主链上的a-H原子比其他部位稍显活泼,在剧烈的条件下能够发生苯环和a-H原子所能发生的特征反应。

总体来说,以聚苯乙烯生产的发泡塑料餐具化学键牢固,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其正、反两方面性质:

①因为键能大、断裂难,正常食品的温度不足以破坏这些化学键,对一定浓度的酸、碱、盐溶液以及醇类、植物油类等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种耐温性和耐油性,保证了这种餐具在正常条件下使用时的安全性。

一些有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低温就分解的观点流传甚广,有人认为,发泡塑料餐具在遇到热汤、热饭等高温时,会释放出苯乙烯单体并产生多种毒素,不经意间这些毒素就融化在食物中了。其实,聚苯乙烯的解聚温度需高达280℃以上,盛装滚烫的食品时就会解聚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还有观点认为,发泡塑料餐具在65℃以上使用,会产生强致癌物“二噁英”。二噁英和聚苯乙烯在结构和元素组成上相差很大(见表1),一般需要含苯环结构的物质与含氯(或溴)、氧元素的物质在370℃~440℃高温条件下焚烧,或者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才有可能产生。而“一次性发泡餐具”生产和使用过程都是无氯条件,不具备产生二噁英的可能性。

②从降解难度分析:因为键能大、断裂难,所以发泡塑料餐具丢弃后,经过长期日晒雨淋也极难分解,即使填埋也很难破坏其化学结构,自然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发泡塑料餐具使用后只有“焚烧”和“回收”2种办法。因为化学性质稳定,餐具使用后其结构、性能和成色变化不大,反而使其“回收再利用”的价值提高,这样既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又有经济回报,还可节约已日渐枯竭的石油资源(见图1),所以“难以降解”也并非坏事。显然,“回收”问题才是发泡塑料餐具当前最核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聚苯乙烯的结构中没有-OH、-NH2、~COOH等亲水基团,所以其耐水性和湿强度优于其他餐具,不会出现其他餐具易汤汁渗漏等情况。

(3)聚苯乙烯结构密度较小,经发泡后密度进一步减小,使得餐具质量轻、耗材少。一般发泡餐具的单盒重量仅为其他非发泡一次性餐具的1/4左右。耗材少就意味着它有垃圾产生量低、废弃物的处置压力小的优点,同时还有节约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优点。

(4)聚苯乙烯毕竟是有机物,因此它溶解于很多有机溶剂,所以日常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氯仿、二氯甲烷、甲苯等有机溶剂接触。

1.2.3从生产流程分析

聚苯乙烯生产流程中除单体苯乙烯以外,还使用多种添加剂,包括引发剂、分散剂、助分散剂和发泡剂等,很多人担心:这些添加剂都安全吗?餐具成品中会有苯乙烯单体和添加剂残留吗?

(1)引发剂:在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常常采用有机过氧化物(-O-O-)或偶氮类化合物(-N=N-)作为自由基引发剂。例如: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叔丁基乙酸酯等过氧化物,以及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化合物。

(2)分散剂:在悬浮聚合步骤中多使用有机和无机分散剂并用的方法,提高苯乙烯在水相中的分散效果。常用的有机分散剂为聚乙烯醇(PVA)或羟乙基纤维素(HEC),无机分散剂多为磷酸三钙(TCP)。

(3)助分散剂:加助分散剂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苯乙烯的分散效果。一般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钠盐等表面活性剂。

(4)发泡剂:发泡剂有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多种,我国较多使用前者。早期的PS发泡餐具以氟利昂做发泡剂,对臭氧层危害较大。目前发泡剂已被低沸点的烷烃如丁烷、液化石油气等或二氧化碳替代,不仅成本较低,而且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从以上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①化学成分:尽管各个厂家使用的添加剂不尽相同,但都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为主;②使用量与残留量:添加剂的使用量一般都较小,并且在聚合反应完成后都有洗涤、纯化步骤,其目的就是降低添加剂的残留量,以免影响产品色泽和质量;③严格的卫生标准:围绕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的生产,我国相继制定了“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2-19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1988),以及“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100-2003)等相关国家标准,这些国标都专门设定了成品中残留有机物(即添加的引发剂、分散剂、助分散剂和发泡剂,以及未聚合的苯乙烯单体等)溶出量指标,送检的餐具样品分别用水、乙酸(4%)、乙醇(65%)和正己烷在60℃下浸泡2h,用这4种溶液模拟餐具接触水、酸、酒、油等不同性质食品的情况,要求不同浸泡液中有机物的溶出量达标。所以,严格按这些国家标准生产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其单体和添加剂残留在食物或器皿中的机会微乎其微,其质量和安全性是稳定、可控的。

1.2.4从“绿色化学”的原理评估、分析

由图1和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①生产用料省,耗材少,节约资源;②“原子经济性”高,污染低;③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无危害;④产品用后其废弃物可回收再利用、再资源化。“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具的这一循环过程,既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又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同样也达到了“生命周期评价(LCA,即产品从摇篮起至坟墓)”的准则。所以说“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绿色、环保包装材料”是有道理的。在我国因发泡塑料餐具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最重要的成因是行业管理不善,国民素质不高和环保意识不强,以及回收和再利用体系不健全等造成的。

2.“禁用”与“解禁”原因的对比分析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合理使用

2.1“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禁用”与“解禁”原因的对比分析

一种化学产品“禁用”还是“解禁”,仅仅考查其化学原理方面的原因是不够的,还要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做出全面和科学的决策。关于发泡塑料餐具“禁用”和“解禁”的原因,国家主管部门分别给出了五大原因(见表2)。在“禁用”的五大原因中,涉及生产环节的只有1条(前已提及,氟利昂发泡剂现已停用),涉及使用环节的1条,涉及回收和处理环节的有3条。而在“解禁”的五大原因中,也都集中在使用、回收、处理3个环节。所以,社会因素才是决定发泡塑料餐具“禁用”还是“解禁”的主要和核心原因,而非聚苯乙烯材料本身之过。

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国内和国外的不同遭遇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无“禁令”,相反这类产品还呈现多样化、人性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态势,这些国家都享受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带来的实惠,并未受到“白色污染”等负面问题的困扰,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对比表2中的“禁用”和“解禁”原因、结合前面所做的分析,不难看出,发泡塑料餐具“解禁”是大势所趋。

2.2“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面临的问题及其合理使用

“解禁”并不意味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万事大吉,目前在生产、销售、回收、中转、运输与处置利用等全过程,还面临着不少棘手的问题。

(1)违规掺杂问题:为了节省成本,有些企业以次充好,向聚苯乙烯新料中掺杂废塑料或再生料;同时,为了让餐盒表面光滑、洁白,还私自添加滑石粉、荧光增白剂等。这些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违规行为,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严格“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行业准入门槛,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

(2)国内低端产品居多,竞争乏力:由于我国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禁用了14年,使得这一领域投资热情不高,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滞后,与并未“禁用”的国外的同行业相比,我国已经落后很多距离。目前国内发泡塑料餐具低端产品居多,在高端产品领域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乏力,尤其在贴合、淋膜、彩印、抗氧化、耐高温等技术方面有待提高。

(3)废弃餐具回收机制还不成熟、不完备:对于大多数废弃物尤其是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是通行政策,但回收的效益高低和技术难度却不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质轻、体积大、清洗难、运输和储存费用高,使得不少企业回收热情不高。加上目前的回收渠道还不通畅,回收网络不完备,回收产业链不成熟,因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复出将再一次考验民众的环保意识和我国的废弃物回收机制。

(4)民众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认可和信心仍需恢复、提升:对于“解禁”事件,民众普遍疑虑未消,支持者有之、担忧者有之,争论激烈。“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只有再次赢得民众的认可和信心,被更多消费者选用,才能激活市场需求,从而带动餐具的研发、生产、回收等整个产业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另外,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科学使用也非常重要。尽管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化学键牢固,性质稳定,添加剂残留微乎其微,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随心所欲的滥用。任何产品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这类餐具:①不适用于微波炉加热;②不适于在沸水或蒸屉中蒸煮;③不宜盛装高温和高油量的食品;④尽量避开食醋和料酒等物质,特别注意不能与有机溶剂接触;⑤避免长期与光、氧气和热作用,引起餐具老化、发黄、失透或产生裂纹等。

目前我国社会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如果生产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公众合理使用、不随意丢弃、相关部门做好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建设,我们完全可以趋利避害,乐享“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带来的实惠。

3.“解禁”事件对化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1)坚持从化学原理上分析问题本质,不盲从,不误导

对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是非功过,有些化学教师的信息来源也是非专业性媒体,如电视、网络、报纸和期刊等,并未亲自查阅高分子化学方面的文献资料,未能从其生产过程的化学原理上追根溯源,进行深层次的本质分析,导致在讲课、命题等环节人云亦云,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专业性的观点,也导致了学生的盲从和误解。特别是当前有些媒体一些不实宣传,误导不了解详细化学原理的公众,化学教师理应对此类信息有一定的鉴别力。类似“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有争议性的化学问题还有很多,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多深人调研,多查阅权威文献,多从化学原理上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保持理性,不随媒体或传言左右摇摆。

(2)以“与时俱进”的态度看待化学问题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严禁”到“解禁”、从“有毒产品”变为“绿色产品”,反映了塑料工业的曲折发展和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公众思维观念的更新以及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再利用技术不断提高,使得其重获新生。其实,类似的化学问题还很多,化学的发展从未停步,化学物质数量在不断地刷新,很多化学方法或功能化学品都经历了从高毒到低毒或无毒、以及更新换代的发展历程。因此,化学教师要始终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关注化学问题,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化学问题。只有这样,遇到象“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这样的老话题时,才能理清其发展的脉络,常讲常新。

(3)重塑化学学科形象,凸显化学学科价值

化学本是造福人类的学科,本应是受人们喜爱的形象。但近些年,化学产品引发的中毒、危害或污染事件频发,例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社会大众把这些事件的责任都强加给了“化学”,使得“化学”背负的偏见和误解也越来越沉重,化学的学科形象一落千丈,几乎变得面目狰狞。

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严禁”到“解禁”很具典型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艰难回归,反映出公众离不开化学带来的诸多实惠,重新体现其独特价值,可以为化学“正名”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需要“正名”的又何止“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一个呢?许多化学问题或化学物质都需要重新“正名”,其中也包括“苏丹红”、“三聚氰胺”等,这些物质实则是因为被滥用而丑化,埋没了它们原有的价值。化学教学要注重消解学生和公众的误解和偏见,重塑化学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亲民”形象,凸显化学无可替代的学科价值,使化学学科重新赢得学生的兴趣和喜爱。

素锦结局范文第4篇

关注生机、生态、生命,传播科技、艺术、文化,2014年5月12日下午,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像素与声音”课程汇报展成功举行,2013级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全体学生参与了此次展示,解读了各自对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思考。这次展示的目的在于通过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人文幸福感。这也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办学思想融八课程教学的成功实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是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大尝试。

“像素与声音”是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主干课程,其分组式教学、主题作品创作和课程汇报均体现了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将价值取向植入课程教学,通过教学强调文化坚守和文化融合,培养具有独创性、创新意识及创造力的现代复合型艺术人才。在此次展示中,学生自由组合,形成10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团队,拍摄动态影像并进行艺术处理,如配音、中英文字幕处理、影像处理及剪辑,用Photoshop、Premiere和After Effect等软件进行创作,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而展示以“中西方文化交融”为主题则意在打开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大家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角度,带着中国立场、东方文化的观念走出国门,赴英留学。YICHI小组从具体案例出发,深人解读中西方文化背景,发人深省;圆曲小组关注中国文化储备,借用日常事物进行创作,将看似一般的生活用品升华到中西文化;25小组强烈的创新性完美地诠释了艺术的特征,从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中找寻创新点;壹volution小组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同时也非常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红双喜小组的作品充满正能量;茶叶蛋小组则从小小的“囧”字插座切入重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必要性,利用虚拟互动、动静结合等方式,通过制度、文化、习俗等板块突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从中寻找创新点,同学们都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立场,坚持面对面、平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理性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表达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

国际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李志强教授在总结中表示,他今天深受鼓舞,非常感动,大家都站在国际化的立场上去思考了文化融合。如何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如何使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交融,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每一位成员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如何让艺术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课题。今后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仍将立足于全球化发展视野,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吸纳英国优秀的艺术教育资源,实现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以跨界融合的国际化艺术教育观和人才观,培养体现中国立场、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交融的艺术使者。李院长还对此课的指导教师王中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素锦结局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产程标准;临床应用;母婴结局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7.048

科W、合理、正确的产程处理可减少产程干预, 保障分娩安全性。随着产科医疗设备的发展, 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递增趋势, 降低剖宫产率已成为产科临床重点的研究课题, 而正确合理的产程处理干预是减少剖宫产最为有效的方法[1]。为更进一步加强分娩安全, 提升产妇及新生儿预后, 本研究对本院产科1100例产妇实施新产程标准, 旨在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5月产科分娩产妇1100例作为对照组, 另选2015年8月~2016年4月产科分娩产妇1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3~31岁, 平均年龄(27.45±3.11)岁;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39.41±1.21)周。观察组年龄24~31岁, 平均年龄(27.11±2.87)岁;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77±1.43)周。两组均为单活胎, 无羊水异常, 未合并妊娠综合征, 无并发症, 胎儿无畸形。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产程标准:产妇宫口开至3 cm为潜伏期;宫口扩张>3 cm为活跃期;宫口开全直至胎儿分娩为第二产程。产程异常标准:潜伏期延长:潜伏期时间>16 h;活跃期延长:活跃期>8 h;第二产程延长:宫口于活跃期停止扩张>4 h, 第二产程>2 h, 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速度1 h, 总产程>1 d。观察组使用产程新标准:宫口开至6 cm为潜伏期;宫口>6 cm为活跃期;宫口开全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异常产程标准:①潜伏期>20 h;②活跃期宫缩停止≥4 h或宫口停止扩张>6 h;③不存在硬脊膜外阻滞, 第二产程>3 h;④存在硬脊膜外阻滞, 第二产程>4 h或初产妇>3 h。处理办法:潜伏期与第一产程延缓, 却存在进展, 视为可不行剖宫产;破膜后使用缩宫素>12 h可判断为引产失败;活跃期停滞需实施剖宫产;若胎头位置异常, 评估其方位, 可进行徒手胎头转正, 失败后再考虑阴道助产或剖宫产。

1. 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会阴切开率, 比较两组母婴结局, 包括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21.00%、催产素使用率6.36%、会阴切开率10.00%均低于对照组29.18%、9.09%、13.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1954年Friedman提出产程进展图协助分娩, 几十年来, 该产程标准一直应用于协助临床分娩[2]。然而, 近几年, 针对自然分娩产程变化的医学数据越来越多, 这些数据均显示, Friedman作为旧的产程标准已经不适用于当前产科临床[3]。因此, 对传统的产程进展标准加以整顿改进极为必要。

王静敏等[4]研究指出, 不论是经产妇还是初产妇, 产妇宫颈口由4 cm扩张到5 cm用时基本>6 h, 宫口由5 cm扩张到6 cm用时基本>3 h;在宫口扩张至6 cm之前, 初产妇与经产妇所用时间无差异, 而当产妇宫口开到6 cm后, 初产妇的分娩进程明显较经产妇慢, 对于初产妇而言, 若未使用硬脊膜外阻滞, 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中位为2.8 h, 若使用硬脊膜外阻滞其时间为3.6 h。因此, 在新产程标准中明显将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延长, 然而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核实。本研究对观察组1100例产妇分娩时利用新产程标准, 结果显示, 观察组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新产程标准在减少剖宫产发生的同时, 不会增加产妇产后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指出, 观察组会阴切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新产程标准的使用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 且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 有力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漆洪波. 新产程标准的推广.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1):12-14.

[2] 王艳琴, 席亚娟, 张泽华. 新产程标准下产程管理的探讨. 中国医刊, 2016, 51(8):110-112.

[3] 刘清, 幺宏彦.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临床应用探讨.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3):4999-5001.

[4] 王静敏, 武璁, 汪素坤. 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5):603-604.

[5] 田晓辉, 麦赞, 邓妮, 等.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临床应用探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 36(5):734-738.

[6] 石琪, 漆洪波. 推广新产程标准促进阴道分娩.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31(4):253-255.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烧伤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